大抵是有頭一個進府的情義在,以至於讓後來聖上後宮逐漸充盈的時候仍舊顧念她。
因著賢太後沒出麵,給新來的眾人立規矩一事就隻得暫且擱置。
隻不過這於旁人倒是沒什麽,最多不過蕭旼的麵上下不來台。
朝中留了一堆爛攤子來不及蕭旼收拾,現下就因為一個周寸方,他的母妃竟要同他這般計較,兩次三番下他麵子。
她就不曾想過,周寸方若是不死,他新帝繼位,如何堵住朝臣悠悠眾口,平息眾怒跟質疑。
如今情形荊州同蕭闕勢必會有一戰,這一戰決定成敗榮辱,也決定最後坐上這個位置的人是誰。
他清楚,若是沒有鄰國的援兵相助,以現在大齊剩下的兵力,恐怕真的支撐不了多久。
隻是他既已經坐上了那個位置,就絕不會輕易下來,他需要援兵,和親一事勢在必行。
他知道輕塵是母親故意放走的,到底也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他便就當作不知真相,大齊能派出去和親的公主,也不止輕塵。
正思索間,外頭內侍來稟,說淩瑤公主來了。
方才正好想到這件事,她人倒是來的巧。
他將翻開的書頁合上,看著一身素縞的人進來。
雖說是兄妹,但畢竟是同父異母,平素隻是點頭之交,兩人算不上是熟絡。
自己麵前這個妹妹可不是個善類。
輕塵幾番因她之故牽連,包括這次輕塵被送往和親。
“拜見皇兄。”淩瑤入內,恭恭敬敬朝著人行了個臣子該行的大禮。
無事不登三寶殿,她今日來,或許同他方才所想的事是一樣的。
他不露聲色慢慢抬眼,叫人起身說話。
淩瑤卻不肯起,埋下頭又叩首,恭敬姿態拿了個十成十,行過禮隨即才開口道:“我今日來是有一事相商,若皇兄不答應,我實在不敢起。”
“哦?”他揚唇,心裏有數卻故意不說破,不慢不緊地同她打起了太極。
淩瑤咬咬唇,知道他不過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隻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
“和親之事,如今輕塵下落不明,皇兄預備如何?”
“我正好也想問問你的意思。”蕭旼笑道。
此話一出,還有什麽不懂,輕塵才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向著輕塵無可厚非,隻是她費盡千辛萬苦,甚至不惜得罪賢妃,才將這件事情推到輕塵身上,如今又怎肯心服。
“和親之事,求皇兄放過淩瑤。”她哀求道。
她知道輕塵下落不明,一定同賢妃脫不了幹係,甚至他,也定知道輕塵下落,隻現在就是考慮親疏有別的時候,她一個外人一定會被推出去。
果不其然,隻見他開口:“現在形勢如何,想必皇妹也清楚,貴為公主,皇妹吃穿用度從未緊過,也該為了大齊出上一份力了。”
“先前就定好是輕塵,若是隨意更改,隻怕會失信於鄰國。我知如今蕭闕以及他身後的瑞陽大軍是皇兄最大的絆腳石,隻是皇兄剛一繼位,身邊得用之人少,我母家雖然不及荊州勢大,但是在軍中也有些威望,現下於皇兄而言,也大抵是能派上些用場。
我母家願一心一意輔佐皇兄,鞍前馬後,凡能做到都在所不辭。如此,也算作是我身為公主,為皇兄出的一份力了。”
…
淩瑤走後,蕭旼很晚才出了興慶殿。
殿外候著幾個各宮派來送湯,送藥膳的宮女。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幌子,為的不過是在他麵前露露臉,爭寵的手段。
他累得厲害,沒瞧見蘇落雪宮裏的人,知道過去又要吵,隻還是沒管住腳,朝著她宮裏走。
自從她掉了孩子之後,待他倒是冷了臉,再沒了平日裏的熱切,可是他卻像是魔怔了一般,才覺出她曾經的好。
或許是因為看著那日她流一身血,張皇無措,卻不叫自己再碰她一下,或許是對那個未出生的孩子的內疚,亦或是對她。
他思忖著抬腳向著她宮裏頭去,卻撞見母妃身邊的嬤嬤,請他去敘話。
接連幾日,便就是去請安,母妃都沒有露過麵,如今來請他,定是因為淩瑤方才來找過他的事傳進了她耳中,為了輕塵來的吧。
他默默,沒什麽表示,依言去了未央宮。
過往的是是非非,萬憐亦是知曉一點,永曦帝欠先帝的,欠瑞陽王的。
現在看來,隻怕是永曦帝死了,那糾纏的恩怨也不會因此了斷。
尤其是這個兒子還逐漸表現出來的野心勃勃。
她了結完自己的恩怨,至於旁的,她勸不住,也插不進去手,隻盼著那個心思單純的女兒能逃出這個漩渦,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日淩瑤同你說了什麽?”她看著麵前這個穿上龍袍的兒子,也不知為何,覺得有些陌生。
她將心裏的那種不安的感覺壓下,看著來人。
“如今的形勢遠比之前所想要糟糕,我根基尚不穩固,需要盛家全力相助。”
他如實回答,以為會換來母妃的理解,畢竟現在她可以依仗的人也隻有自己。
是自己繼位,她才能從父皇駕崩那件事中脫身,甚至是坐上今天的高位,若是他敗了,不單是他,她甚至是整個萬家的或許都會被蕭闕的人馬踏成肉泥。
萬憐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再瞧向他時,悲憤交加,還有失望。
“淩瑤三番兩次設計陷害輕塵,你竟還信她,現在連你也要逼你妹妹嗎?”
蕭鳴譏誚笑笑,對她的置問並不苟同。
“她一個堂堂金尊玉貴的公主,同太監有首尾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己,想過你我,她是昏了頭同太監私奔也不肯做皇妃,我替她做正確的選擇怎就是逼她?”
他話音剛落,屋中隻傳來一個清脆的巴掌聲。
萬憐顫著將手收回,才方知這利欲熏心也不一定分人,但凡嚐過這大權在握的滋味,能守住本我的人有多難能可貴。
末了,她才垂眼看了看掌心通紅的手:“你喜歡這個金堆玉徹的籠子,頭破血流也想往裏鑽,可是有的人對此避之不及,想要自由。這件事我不評對錯,隻是血脈相連,你也不該用這些話來說她。鄰國君王年老殘暴,宮中妃嬪不知幾何,輕塵年歲小,性子也耿直,在那種地方如何活得下去。”
蕭旼仍舊覺得麵頰劇痛,隻覺臉麵也跟著丟淨,對母妃的軟話無動於衷,隻拂手起身:“我會好好想想的,母妃好生歇息,兒臣告退。”
萬憐看著他欲言又止,忐忑不安收回想伸手去攔人的手。
另一邊蕭旼沉著臉往外走,朝著緊跟在身後的內侍吩咐:“賢太後身子抱恙,即日起,沒有我的令,未央宮任何人不得進出。
...
永曦帝駕崩消息傳來的時候,蘇苑音才剛一到廣漢,隨之而來的便就是周觀主被蕭旼當即斬殺的消息。
她依稀記得曾經在天一觀,周觀主說同她父親是故交,能專門為此建一個長明殿,點長明燈,若沒猜錯,這其間的情誼並不是三兩句能說得完。
所以這次想來也是特意為了她枉死的父母報仇的吧。
於是她去了離得此處最近的道觀,暫時隻得先替他供一塊牌位,燒一炷香,先叫人安息。
從道觀回來的時候,才知薛家接到了蕭闕發來的調令,要舅父即刻出兵攻打上京。
永曦帝生前手上沾染的鮮血太多,人人都恨不能除之而後快,這人人中就有數蕭闕為首。
如今以這種方式被別人捷足先登,大抵是蕭闕如今已有些不快。
蕭闕本是也不算是善茬,哪裏會想叫他死了一了百了這麽爽快,應當是在謀劃著一點點蠶食永曦帝的勢力,慢慢折磨著將人逼至絕境,所以西邊的軍馬已經摩拳擦掌多時卻一直沒有任何指示。
如今永曦帝已死,他又快打到荊州,加上舅父的人馬匯合,照著現下的局勢,蕭旼若是遲遲等不到援兵,那最後不過就是苟安一隅,抵抗不了多久。
舅父都已經等了許久,如今總算是等到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將筆墨紙硯都統統丟到了一遍,日日天未亮就起來耍槍,精神何其抖擻。
這次外祖父也不再勉強,隻放手讓舅父自個兒帶兵去接應蕭闕,旁的人皆都留下,等著傳來的好消息,準備著蘇苑音的親事。
見外租父說得一道一道的,哪裏有什麽臨了要出征的緊迫感,隻圍著蘇苑音打趣。
蘇苑音哪裏應對得了這場麵,當即也將在一邊瞧戲的薛鳴岐來了進來。
他要比蘇苑音更年長些,至今連親事都沒敲定,好不容易跟洛蔓笙重逢,卻也不知如今是個什麽情況,半點進展也沒有,洛蔓笙來尋他,被氣走的時候卻居多。
有時候甚至連舅母都忍不住啐他一身呆子。
蘇苑音也覺得奇怪,薛鳴岐究竟有多聰明,她此前同他在廣漢守城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
他就算是不懂風月,於感情一事上也不至於這般木訥。
況且能為了洛蔓笙做到那般,差點將命都豁出去,哪裏能有什麽清白可言。
蘇苑音總覺得他許是有什麽苦衷,隻是不及細問,輕塵從南洋托人送來的信到了,她急著看信,先告了退。
輕塵已經在南洋安頓好,跟繁欽也已經拜了天地,兩個人之間相處都同尋常夫妻無異,繁欽待她很是照顧跟遷就,南洋人的都熱情奔放,她極喜歡那個地方雲雲。
想來她許是還不知上京出的事,不過已經決定要拋下過去重新開始,她自是也不會跟輕塵主動提及,隻挑了份賀禮,托南下的商隊一並帶給她。
隻是還替她高興不過一晚,次日本該是舅父一人帶兵前往卻臨了被外祖父攔下,神色凝重地叫薛鳴岐一同前往,氣氛也再不似昨日的那般輕鬆。
作者有話說:
第155章
蘇苑音起先不知,去了薛照年的屋子才知曉,為何臨了要讓薛鳴岐也一並去。
原是上京遞來的消息,說輕塵公主身子已經大好,和親事宜繼續。為表重視,鄰國皇帝親自派人來接親,已經連日出發,不日就可抵達了。
對於輕塵又被帶了回去的事,蘇苑音蹙眉猶不肯信,昨日分明還收到了她的信,那時她分明還一切都好,字裏行間也都是不能看出的喜悅。
她心裏本還存一絲希冀,畢竟輕塵到底也是賢妃所出,如今人又遠在南洋,若是未得他們的默許,恐怕連宮中都出不去。
可直到在南邊先前被她派去暗中相護輕塵的人來了急信,說是上京的人已經帶回了輕塵,來人身手都不俗,他們攔不住,如今繁欽落了海,生死未卜。
這信到廣漢本就要耗時兩天,如今已經不知是個什麽光景。
不知這其中是賢妃的意思,還是蕭旼,既然能輕而易舉找到她的蹤跡。
那就是毋庸置疑,輕塵是被至親給推出去的。隻是如今卻出爾反爾,又將她帶回去做那個犧牲品是何意?
蘇苑音其實心裏一直有準備,在上京時她也曾同蕭旼打過交道。
他不像是會乖乖束手就擒的人,更何況他對麵對的人還是蕭闕。
向鄰國借兵的事蕭旼大抵是不會放棄,她本以為如今輕塵已經離開了那是非之地,若是蕭旼想要繼續,或可能會讓淩瑤去,畢竟還剩下的選擇也不少。
現下這個局麵,倒不知賢妃可知曉此事,若是起先不知,現在隻怕大抵也受不了。
而鄰國皇帝本以為大齊新皇繼位,不肯將自己胞妹送來,想要毀約才百般推脫,如今見大齊新皇這般有誠意,也大悅,隨即大手一揮,提前調遣了援軍來相助,所以荊州一戰隻怕要提前,形式也在不似先前那般好應對。
外祖父舊傷未愈,不再適合疾行奔襲,明眼人都知道,薛鳴岐在軍有自己獨有的優勢,畢竟行軍途中既講自身本領,但也看計劃謀略。
因著賢太後沒出麵,給新來的眾人立規矩一事就隻得暫且擱置。
隻不過這於旁人倒是沒什麽,最多不過蕭旼的麵上下不來台。
朝中留了一堆爛攤子來不及蕭旼收拾,現下就因為一個周寸方,他的母妃竟要同他這般計較,兩次三番下他麵子。
她就不曾想過,周寸方若是不死,他新帝繼位,如何堵住朝臣悠悠眾口,平息眾怒跟質疑。
如今情形荊州同蕭闕勢必會有一戰,這一戰決定成敗榮辱,也決定最後坐上這個位置的人是誰。
他清楚,若是沒有鄰國的援兵相助,以現在大齊剩下的兵力,恐怕真的支撐不了多久。
隻是他既已經坐上了那個位置,就絕不會輕易下來,他需要援兵,和親一事勢在必行。
他知道輕塵是母親故意放走的,到底也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他便就當作不知真相,大齊能派出去和親的公主,也不止輕塵。
正思索間,外頭內侍來稟,說淩瑤公主來了。
方才正好想到這件事,她人倒是來的巧。
他將翻開的書頁合上,看著一身素縞的人進來。
雖說是兄妹,但畢竟是同父異母,平素隻是點頭之交,兩人算不上是熟絡。
自己麵前這個妹妹可不是個善類。
輕塵幾番因她之故牽連,包括這次輕塵被送往和親。
“拜見皇兄。”淩瑤入內,恭恭敬敬朝著人行了個臣子該行的大禮。
無事不登三寶殿,她今日來,或許同他方才所想的事是一樣的。
他不露聲色慢慢抬眼,叫人起身說話。
淩瑤卻不肯起,埋下頭又叩首,恭敬姿態拿了個十成十,行過禮隨即才開口道:“我今日來是有一事相商,若皇兄不答應,我實在不敢起。”
“哦?”他揚唇,心裏有數卻故意不說破,不慢不緊地同她打起了太極。
淩瑤咬咬唇,知道他不過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隻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
“和親之事,如今輕塵下落不明,皇兄預備如何?”
“我正好也想問問你的意思。”蕭旼笑道。
此話一出,還有什麽不懂,輕塵才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向著輕塵無可厚非,隻是她費盡千辛萬苦,甚至不惜得罪賢妃,才將這件事情推到輕塵身上,如今又怎肯心服。
“和親之事,求皇兄放過淩瑤。”她哀求道。
她知道輕塵下落不明,一定同賢妃脫不了幹係,甚至他,也定知道輕塵下落,隻現在就是考慮親疏有別的時候,她一個外人一定會被推出去。
果不其然,隻見他開口:“現在形勢如何,想必皇妹也清楚,貴為公主,皇妹吃穿用度從未緊過,也該為了大齊出上一份力了。”
“先前就定好是輕塵,若是隨意更改,隻怕會失信於鄰國。我知如今蕭闕以及他身後的瑞陽大軍是皇兄最大的絆腳石,隻是皇兄剛一繼位,身邊得用之人少,我母家雖然不及荊州勢大,但是在軍中也有些威望,現下於皇兄而言,也大抵是能派上些用場。
我母家願一心一意輔佐皇兄,鞍前馬後,凡能做到都在所不辭。如此,也算作是我身為公主,為皇兄出的一份力了。”
…
淩瑤走後,蕭旼很晚才出了興慶殿。
殿外候著幾個各宮派來送湯,送藥膳的宮女。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幌子,為的不過是在他麵前露露臉,爭寵的手段。
他累得厲害,沒瞧見蘇落雪宮裏的人,知道過去又要吵,隻還是沒管住腳,朝著她宮裏走。
自從她掉了孩子之後,待他倒是冷了臉,再沒了平日裏的熱切,可是他卻像是魔怔了一般,才覺出她曾經的好。
或許是因為看著那日她流一身血,張皇無措,卻不叫自己再碰她一下,或許是對那個未出生的孩子的內疚,亦或是對她。
他思忖著抬腳向著她宮裏頭去,卻撞見母妃身邊的嬤嬤,請他去敘話。
接連幾日,便就是去請安,母妃都沒有露過麵,如今來請他,定是因為淩瑤方才來找過他的事傳進了她耳中,為了輕塵來的吧。
他默默,沒什麽表示,依言去了未央宮。
過往的是是非非,萬憐亦是知曉一點,永曦帝欠先帝的,欠瑞陽王的。
現在看來,隻怕是永曦帝死了,那糾纏的恩怨也不會因此了斷。
尤其是這個兒子還逐漸表現出來的野心勃勃。
她了結完自己的恩怨,至於旁的,她勸不住,也插不進去手,隻盼著那個心思單純的女兒能逃出這個漩渦,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日淩瑤同你說了什麽?”她看著麵前這個穿上龍袍的兒子,也不知為何,覺得有些陌生。
她將心裏的那種不安的感覺壓下,看著來人。
“如今的形勢遠比之前所想要糟糕,我根基尚不穩固,需要盛家全力相助。”
他如實回答,以為會換來母妃的理解,畢竟現在她可以依仗的人也隻有自己。
是自己繼位,她才能從父皇駕崩那件事中脫身,甚至是坐上今天的高位,若是他敗了,不單是他,她甚至是整個萬家的或許都會被蕭闕的人馬踏成肉泥。
萬憐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再瞧向他時,悲憤交加,還有失望。
“淩瑤三番兩次設計陷害輕塵,你竟還信她,現在連你也要逼你妹妹嗎?”
蕭鳴譏誚笑笑,對她的置問並不苟同。
“她一個堂堂金尊玉貴的公主,同太監有首尾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己,想過你我,她是昏了頭同太監私奔也不肯做皇妃,我替她做正確的選擇怎就是逼她?”
他話音剛落,屋中隻傳來一個清脆的巴掌聲。
萬憐顫著將手收回,才方知這利欲熏心也不一定分人,但凡嚐過這大權在握的滋味,能守住本我的人有多難能可貴。
末了,她才垂眼看了看掌心通紅的手:“你喜歡這個金堆玉徹的籠子,頭破血流也想往裏鑽,可是有的人對此避之不及,想要自由。這件事我不評對錯,隻是血脈相連,你也不該用這些話來說她。鄰國君王年老殘暴,宮中妃嬪不知幾何,輕塵年歲小,性子也耿直,在那種地方如何活得下去。”
蕭旼仍舊覺得麵頰劇痛,隻覺臉麵也跟著丟淨,對母妃的軟話無動於衷,隻拂手起身:“我會好好想想的,母妃好生歇息,兒臣告退。”
萬憐看著他欲言又止,忐忑不安收回想伸手去攔人的手。
另一邊蕭旼沉著臉往外走,朝著緊跟在身後的內侍吩咐:“賢太後身子抱恙,即日起,沒有我的令,未央宮任何人不得進出。
...
永曦帝駕崩消息傳來的時候,蘇苑音才剛一到廣漢,隨之而來的便就是周觀主被蕭旼當即斬殺的消息。
她依稀記得曾經在天一觀,周觀主說同她父親是故交,能專門為此建一個長明殿,點長明燈,若沒猜錯,這其間的情誼並不是三兩句能說得完。
所以這次想來也是特意為了她枉死的父母報仇的吧。
於是她去了離得此處最近的道觀,暫時隻得先替他供一塊牌位,燒一炷香,先叫人安息。
從道觀回來的時候,才知薛家接到了蕭闕發來的調令,要舅父即刻出兵攻打上京。
永曦帝生前手上沾染的鮮血太多,人人都恨不能除之而後快,這人人中就有數蕭闕為首。
如今以這種方式被別人捷足先登,大抵是蕭闕如今已有些不快。
蕭闕本是也不算是善茬,哪裏會想叫他死了一了百了這麽爽快,應當是在謀劃著一點點蠶食永曦帝的勢力,慢慢折磨著將人逼至絕境,所以西邊的軍馬已經摩拳擦掌多時卻一直沒有任何指示。
如今永曦帝已死,他又快打到荊州,加上舅父的人馬匯合,照著現下的局勢,蕭旼若是遲遲等不到援兵,那最後不過就是苟安一隅,抵抗不了多久。
舅父都已經等了許久,如今總算是等到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將筆墨紙硯都統統丟到了一遍,日日天未亮就起來耍槍,精神何其抖擻。
這次外祖父也不再勉強,隻放手讓舅父自個兒帶兵去接應蕭闕,旁的人皆都留下,等著傳來的好消息,準備著蘇苑音的親事。
見外租父說得一道一道的,哪裏有什麽臨了要出征的緊迫感,隻圍著蘇苑音打趣。
蘇苑音哪裏應對得了這場麵,當即也將在一邊瞧戲的薛鳴岐來了進來。
他要比蘇苑音更年長些,至今連親事都沒敲定,好不容易跟洛蔓笙重逢,卻也不知如今是個什麽情況,半點進展也沒有,洛蔓笙來尋他,被氣走的時候卻居多。
有時候甚至連舅母都忍不住啐他一身呆子。
蘇苑音也覺得奇怪,薛鳴岐究竟有多聰明,她此前同他在廣漢守城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
他就算是不懂風月,於感情一事上也不至於這般木訥。
況且能為了洛蔓笙做到那般,差點將命都豁出去,哪裏能有什麽清白可言。
蘇苑音總覺得他許是有什麽苦衷,隻是不及細問,輕塵從南洋托人送來的信到了,她急著看信,先告了退。
輕塵已經在南洋安頓好,跟繁欽也已經拜了天地,兩個人之間相處都同尋常夫妻無異,繁欽待她很是照顧跟遷就,南洋人的都熱情奔放,她極喜歡那個地方雲雲。
想來她許是還不知上京出的事,不過已經決定要拋下過去重新開始,她自是也不會跟輕塵主動提及,隻挑了份賀禮,托南下的商隊一並帶給她。
隻是還替她高興不過一晚,次日本該是舅父一人帶兵前往卻臨了被外祖父攔下,神色凝重地叫薛鳴岐一同前往,氣氛也再不似昨日的那般輕鬆。
作者有話說:
第155章
蘇苑音起先不知,去了薛照年的屋子才知曉,為何臨了要讓薛鳴岐也一並去。
原是上京遞來的消息,說輕塵公主身子已經大好,和親事宜繼續。為表重視,鄰國皇帝親自派人來接親,已經連日出發,不日就可抵達了。
對於輕塵又被帶了回去的事,蘇苑音蹙眉猶不肯信,昨日分明還收到了她的信,那時她分明還一切都好,字裏行間也都是不能看出的喜悅。
她心裏本還存一絲希冀,畢竟輕塵到底也是賢妃所出,如今人又遠在南洋,若是未得他們的默許,恐怕連宮中都出不去。
可直到在南邊先前被她派去暗中相護輕塵的人來了急信,說是上京的人已經帶回了輕塵,來人身手都不俗,他們攔不住,如今繁欽落了海,生死未卜。
這信到廣漢本就要耗時兩天,如今已經不知是個什麽光景。
不知這其中是賢妃的意思,還是蕭旼,既然能輕而易舉找到她的蹤跡。
那就是毋庸置疑,輕塵是被至親給推出去的。隻是如今卻出爾反爾,又將她帶回去做那個犧牲品是何意?
蘇苑音其實心裏一直有準備,在上京時她也曾同蕭旼打過交道。
他不像是會乖乖束手就擒的人,更何況他對麵對的人還是蕭闕。
向鄰國借兵的事蕭旼大抵是不會放棄,她本以為如今輕塵已經離開了那是非之地,若是蕭旼想要繼續,或可能會讓淩瑤去,畢竟還剩下的選擇也不少。
現下這個局麵,倒不知賢妃可知曉此事,若是起先不知,現在隻怕大抵也受不了。
而鄰國皇帝本以為大齊新皇繼位,不肯將自己胞妹送來,想要毀約才百般推脫,如今見大齊新皇這般有誠意,也大悅,隨即大手一揮,提前調遣了援軍來相助,所以荊州一戰隻怕要提前,形式也在不似先前那般好應對。
外祖父舊傷未愈,不再適合疾行奔襲,明眼人都知道,薛鳴岐在軍有自己獨有的優勢,畢竟行軍途中既講自身本領,但也看計劃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