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之後的結果怎麽樣,在現在的卡洛看來,和奧匈帝國聯姻絕對是最正確的選項之一。


    奧匈帝國是傳統的歐洲五大列強之一(英法德奧俄),在經濟和工業方麵都具備相當強大的底蘊。


    雖然幾年前被普魯士所打敗,但強盛的法國也敗在了普魯士的大炮之下,這麽一對比就知道此時的奧匈帝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差。


    其實說起法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之間的幾場戰爭,普魯士克虜伯大炮的強大也並非是一開始就擁有的。


    早在1859年的時候,歐洲大陸火炮技術最強大的國家還是當時的法國。一場意法奧戰爭讓奧地利帝國看到了法國火炮的強大,並且洗心革麵建造新的更強大的火炮。


    而奧地利帝國換裝的火炮在幾年後的普奧戰爭中發揮了作用,讓普魯士軍隊飽受奧地利大炮的困擾。


    如果不是奧地利軍隊在步槍方麵和普魯士軍隊有著較大的差距,恐怕這場普奧戰爭也不會這麽輕易結束。


    當時的普魯士軍隊已經開始裝備裝填速度更快的後膛槍,而奧地利軍隊仍然采用紙包彈的前膛槍。


    在射擊速度方麵,奧地利的火槍手每開一槍,普魯士那邊的軍隊就能反擊4到5槍。


    再加上老生常談的排隊槍斃戰術,奧地利的失敗其實已經是必然。


    因為排隊槍斃戰術讓奧地利帝國承受了大量的傷亡,法國政府甚至都沒有幹涉的時間,奧地利政府就已經向普魯士請求了和談。


    正因為在奧地利這邊吃到了火炮的苦頭,普魯士軍隊才對火炮技術進行了改革,並且大規模的武裝了新的鋼製火炮。


    結果也很顯然了,在去年的普法戰爭當中,普魯士新製造的克虜伯鋼炮給予法國軍隊致命一擊,也讓強盛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瞬間瓦解。


    從這段曆史中就能夠看出,這個時代德法奧三國的綜合實力差距是沒有那麽大的。德法奧三國的軍事工業都是這個時代的頂尖水平,對於西班牙來說都是極大的助力。


    既然已經決定了和奧匈帝國進行聯姻,卡洛自然沒有什麽好猶豫的。


    不管索菲女大公到底怎麽樣,隻要她背後的奧匈帝國能夠給西班牙提供幫助,卡洛的目的也就已經達成。


    如果索菲女大公的性格是自己喜歡的,那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就算不是自己喜歡的,卡洛也能養幾個自己喜歡的情人,保證不虧待自己。


    至少索菲女大公的顏值是絕對說的過去的。就算沒有感情基礎,這段婚姻對卡洛來說至少也是可以接受的。


    要是對方的顏值不太過得去,卡洛可不一定願意接受這場政治聯姻,畢竟顏值可是會遺傳到下一代的。


    1871年3月25日,在奧匈帝國政府的邀請之下,卡洛宣布對奧匈帝國進行外交訪問,促進西班牙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經濟合作。


    在平民的眼中,這隻是兩個國家之間正常的外交訪問。西班牙雖然不是什麽列強國家,但好歹也是老牌殖民國家,在歐洲非列強國家當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這樣實力強大的兩個國家經濟之間進行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在兩國民眾之間也沒有什麽異常的反應。


    而在其他國家王室和政府高層的眼中,這就不是那麽一場簡單的外交訪問了。


    因為普通的外交訪問是根本不會出動國王的,這更像是兩國王室之間的一場會麵。


    因何而會麵呢?當然是因為王室之間的一些合作,就比如之前引起整個歐洲王室關注的卡洛的婚姻大事。


    其實卡洛本人沒有那麽重要,一個國王的婚姻大事理論上是吸引不了所有歐洲王室關注的。


    但如果是西班牙這個級別的國家的話,吸引一些列強王室的關注也就不奇怪了。


    絲毫不誇張的說,英國,德國,奧匈帝國以及俄國的王室都在關注卡洛的婚姻大事。如果再加上卡洛的父親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話,那就相當於歐洲所有列強國家都在關注這件事。


    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卡洛,而是因為卡洛背後的西班牙王國。


    西班牙王國的實力並不弱,而地理位置可太重要了。英國自然不願意德國和俄國與西班牙聯姻,因為這很有可能會破壞自己在地中海的戰略布局。


    法國人也在關注著這一點,畢竟誰又願意自己被兩麵夾擊呢?要是德國和西班牙的王室走到一起,被德國和西班牙夾在中間的法國可就不好受了。


    俄國雖然沒有那麽強烈的和西班牙聯姻的意向,但要是能給英國人下點絆子,俄國人也是願意去做的。


    僅剩的奧匈帝國自然也是願意和西班牙聯姻的。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的處境一樣,海岸線全部在地中海沿岸。


    這也代表著奧匈帝國這個強大的列強想要發展海軍的話,一定會受到英國的牽掣。


    奧匈帝國的海軍想要出地中海都要看英國人的態度,這對於同樣是列強的奧匈帝國來說怎麽能忍?


    如果交好西班牙的話,未來一旦發生重大的事情,奧匈帝國的海軍也是有希望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的。


    對於卡洛這次外交訪問,各國的態度也明顯不同。不過考慮到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實際上這場聯姻也是可以接受的。


    對於大英帝國來說,西班牙和奧匈帝國的聯姻總比和德國或者和俄國好的多。


    而對於法國來說,避免了被兩麵夾擊的局勢,也算得上是個好消息。


    一路上經過海路和陸路,幾經輾轉之後,卡洛等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奧匈帝國的權力中心,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前往意大利王國雖然隻是卡洛正常的出行遊玩,但更像是一次正規的外交訪問。


    有大量的官員跟著卡洛一同抵達了意大利,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間也達成了一定的合作協議。


    而這次名義上的外交訪問反而沒有攜帶那麽多的官員,跟著卡洛的除了幾百人規模的近衛軍保護卡洛的安全之外,也就隻剩下一些仆人和少量的外交官員了。


    卡洛剛剛抵達奧匈帝國國境,就受到了奧匈帝國政府的熱烈歡迎。一支奧匈帝國的軍隊跟隨卡洛一行人提供保護,確保卡洛的這場訪問不會在奧匈帝國境內出現任何問題。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有著一些比較激進的人的,各種刺殺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主要針對的就是政府高層和王室人員。


    卡洛畢竟是西班牙的國王,要是在奧匈帝國的領土上出了問題,對奧匈帝國和西班牙來說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因此,卡洛的安全絕對是奧匈帝國政府最重視的話題之一,也是奧匈帝國直接動用一部分軍隊進行保護的原因。


    火車一路抵達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卡洛也見到了奧匈帝國的政府高層和王室成員。


    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大陸上比較特殊的二元君主製國家,帝國政府也是比較特殊的。


    奧匈帝國完全可以看作是兩部分,一部分由原本的奧地利帝國組成,另一部分由擁有高度自治權的匈牙利王國組成。


    作為奧匈帝國的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是奧地利帝國的皇帝,同時也是匈牙利王國的國王。


    雖然看上去像是一個整體的國家,但奧匈帝國的政府被分為了兩部分,分別是奧地利帝國政府和匈牙利王國政府。


    一個國家兩種政府,這也代表著目前奧匈帝國最大的問題,也就是作為帝國主體的奧地利人和渴望更高自治權的匈牙利人之間的矛盾。


    奧地利人作為帝國的主體,再加上奧地利帝國擁有更加強大的工業和經濟,自然是有些看不起匈牙利人的。


    而匈牙利王國則擁有強大的農業,這些農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又被運輸到奧地利帝國供給給奧地利人。


    這也導致匈牙利人並不是那麽平衡,自己這邊種的糧食被運輸到奧地利,大農場主們甚至還得不到太多的補償,這難道不是欺人太甚嗎?


    關於匈牙利王國政府和奧地利帝國政府之間的各種矛盾,也導致了未來奧匈帝國在戰敗之後直接解體,被分割成了包括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內的多個小國家,歐洲五大列強的奧匈帝國也就此成為曆史。


    其實從普奧戰爭就能看出奧地利帝國的衰弱了。奧地利帝國的法統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曾經的疆域可是統帥著整個德意誌地區和大半個意大利地區的。


    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掌管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當時的奧地利公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最強大的邦國之一。


    但伴隨著普魯士王國的崛起,奧地利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也逐漸麵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在來自強敵法國的威脅之下,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得不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改稱為奧地利人的皇帝,這也是奧地利帝國成立的由來。


    之後的曆史就比較熟悉了,奧地利帝國在和普魯士的競爭中徹底失敗,他們也徹底的被排除在德意誌之外,目送普魯士這個競爭者成為德意誌的主宰。


    雖然和匈牙利共同組成了奧匈帝國,仍然維持著作為列強的實力。但奧匈帝國主體民族德意誌人並不多,有大量的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以及匈牙利人等等。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奧匈帝國,如果無法解決的話,奧匈帝國的體內如同埋藏著一枚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引起整個帝國的解體。


    現任奧匈帝國首相是久洛·安德拉希,他之前的職位是匈牙利王國首相,據說還是茜茜公主的情人。


    當然,這樣不知道出處的傳聞暫且不提,匈牙利首相擔任奧匈帝國首相這已經代表著奧地利帝國不得不重視匈牙利人的意見,他們已經無法在形成之前對匈牙利人的壓倒性統治。


    簡單的和奧匈帝國政府官員進行會麵之後,卡洛就在奧匈帝國皇室成員的帶領下前往了歐洲最大的宮殿之一,維也納美泉宮。


    維也納美泉宮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743年,當時的瑪麗姬·特雷西亞女王下令在維也納西南部地區修建一座宮殿。


    因為宮殿附近有一處泉水,飲用泉水之後心神清爽,此處宮殿也被命名為美泉宮,是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皇室的避暑皇宮,也是皇室一直以來的居所之一。


    整座美泉宮十分龐大,不愧是歐洲最大的宮殿之一。整座宮殿擁有大約1400個房間,因為曆史悠久的原因,也擁有各種各樣的建築風格,甚至還包括東方古典式建築,主打一個奢華大氣。


    在美泉宮內,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為卡洛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不管卡洛此行的目的是怎樣的,作為西班牙的國王,他都有資格享受奧匈帝國政府和皇室舉辦的盛大歡迎宴會。


    西班牙雖然衰弱了,但那也是相較於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的時期。現在的西班牙王國仍然是歐洲較為強大的國家之一,相較於比利時,荷蘭這樣的中小國家來說,西班牙王國明顯更值得奧匈帝國的尊重。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歐洲所有國家當中,除了英法德俄奧意這六個國家之外,西班牙應當排名歐洲第七,至少在所有歐洲國家的眼中是這樣的。


    當然,卡洛受到熱烈歡迎的原因之一,還有他來自奧地利貴族的那一半血統。


    雖然卡洛的母親阿德爾海德女大公已經不在了,但那來自於奧地利貴族的血統是做不了假的。


    歐洲的貴族本來就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一家人,不管是西班牙國王還是薩伏伊王朝成員,亦或者是奧地利貴族的血統,都足以引起哈布斯堡家族的重視。


    弗朗茨·約瑟夫也出現在了對卡洛的歡迎宴會上,不過和卡洛隻有簡短的交談,隨後就以政務繁忙的理由離開。


    卡洛也樂得自在,在哈布斯堡皇室的陪同下享用了一頓晚宴,隨後進入早已安排好的房間休息。


    四千字第一更,求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崛起:西班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藝炯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藝炯龍並收藏帝國崛起:西班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