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永遠無法暫停的,當人陷入忙碌的時候,時間也會被加快腳步。


    1874年的下半年對西班牙政府來說是相當忙碌的,這也讓時間飛快流逝,並且很快的來到了1875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1874年的十月底,索菲王後終於懷孕了。


    西班牙王室即將迎來第一位王子或者公主,卡洛的心情也是相當美好的。


    卡洛和索菲王後在1872年結婚,為什麽直到1874年年底才懷上第一個孩子呢?


    最大的原因還是卡洛對於索菲王後的保護。這個時代的生產條件是沒那麽發達的,生孩子也代表著相當高的風險。


    到1874年年底確定懷孕的時候,索菲王後已經接近20歲,算是比較合適的懷孕時間了。


    索菲王後的懷孕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僅驚動了西班牙王室,同樣也驚動了意大利王室和奧匈帝國皇室。


    卡洛的父親意大利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親自發來了電報,話語中充滿了欣喜和開心,並且表示在孩子出生後會親自來西班牙。


    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對此也相當激動。畢竟索菲王後是他的長女,肚子裏的孩子可是他第一個外孫/外孫女。


    從西班牙王室和意大利王室以及奧匈帝國王室的關係就能看出,這個還沒有出生的小家夥,未來定當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


    不管是王子還是公主,都能得到三個國家王室的寵愛,一出生就領先了絕大多數人一大步。


    對於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卡洛的心情也是相當激動的。


    雖然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好幾年的時間,但卡洛對於這個世界的歸屬感並沒有那麽強烈。


    即將擁有自己的孩子,也讓卡洛對於這個世界的歸屬感不斷的增高。如果說之前的卡洛目標隻是讓西班牙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如同玩遊戲般完成自己的目的的話,那麽現在的卡洛的目標就是給自己的後代創造更好的條件,讓他們擁有一個無比強盛的西班牙帝國。


    卡洛和索菲王後都還年輕,將來肯定會擁有更多的孩子。不管是王子還是公主,卡洛對他們的安排都不會差。


    就算能力不足,也能確保他們安安穩穩的當一個無比富裕的貴族,開開心心的度過一生。


    除了索菲王後懷孕這個好消息之外,其他的好消息有很多,包含了各方各麵。


    隨著時間進入1875年,西班牙也即將進入新的時代。


    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殖民統治已經初步穩固,調遣到東印度群島的那個殖民地守備師將繼續留在東印度群島,準確的來說是加裏曼丹島,幫助東印度群島更好的進行殖民開拓。


    未來東印度群島的殖民擴張方向有兩個,其一是向南占領布隆岸蘇丹國,和荷蘭控製下的庫台蘇丹國接壤。


    其二就是將目光放到麋鹿加群島和更東麵的新幾內亞島上,荷蘭人在這裏的殖民統治並不穩定,有許多荷蘭人勢力範圍之外的土著蘇丹國可以攻略。


    更東麵的新幾內亞島還有大片的土地屬於空白區域,缺點是要和荷蘭、英國甚至德國進行殖民競爭。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東南亞這片土地也就這麽大。目前大部分土地已經被英,法,荷蘭占據,西班牙也隻能從夾縫中尋找這些空白的土地殖民。


    不過新幾內亞終究是備選,西屬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首要任務還是在加裏曼丹島占領更多的地方。


    為了照顧懷孕的索菲王後,卡洛並沒有參加1874年年底的政府年度總結報告會議。


    但普裏莫首相還是在會議結束之後向卡洛報告了完整的政府工作內容,並且就1875年政府新的發展計劃向卡洛尋求意見。


    伴隨著時間的發展,卡洛的王權也是日益鞏固的。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普裏莫首相已經越來越重視卡洛的態度了。某些地方要是卡洛明確反對的話,普裏莫首相還真不一定能夠繼續推行下去。


    目前王權和相權隻能友好的互相合作,一旦雙方之間展開競爭,或許隻有兩敗俱傷的局麵。


    畢竟普裏莫首相是支持君主製的,西班牙王國之所以能夠繼續維持下去,普裏莫首相的努力居功至偉。


    對於普裏莫首相,卡洛的態度是尊敬的。雖然王權和相權之間的競爭無可避免,但普裏莫首相確實為西班牙做了很多。


    甚至卡洛的王權之所以能夠膨脹到如此地步,和普裏莫首相的退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凡普裏莫首相當時的野心再大一點,卡洛都不一定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權力。


    根據當時西班牙政府的情況來看,普裏莫首相隨時可以架空卡洛,甚至把卡洛變成一個什麽權力都沒有的吉祥物。


    但普裏莫首相並沒有這麽做,這也是卡洛願意等待普裏莫首相功成身退之後再去爭奪更多的權力,而不是直接和普裏莫首相爆發衝突的原因。


    西班牙能夠在這個時代誕生普裏莫,絕對是西班牙人的榮幸。而卡洛能在自己的統治初期麵臨普裏莫這樣不貪戀權力的政治家,同樣也是卡洛的榮幸。


    好消息是,普裏莫首相的改革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第一次五年發展計劃取得了圓滿成功,第二次五年發展計劃也在順利進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普裏莫首相能夠在第二次五年發展計劃結束之後功成身退,他和卡洛的十年合作,以及兩次五年計劃帶給西班牙的成就,或許能成為西班牙流傳許久的一段佳話。


    這並不誇張,甚至目前已經有報社在宣傳這樣的事情了。


    有的報社將普裏莫首相和卡洛稱之為西班牙的威廉一世和俾斯麥首相,將普裏莫首相和卡洛這段合作稱之為西班牙的偉大複興。


    之所以有這樣的新聞,和卡洛當時提出的口號“讓西班牙再次偉大!”也有一定的關係。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當然能分辨出國家是否在向好的一麵發展。目前的西班牙並不強大,但對於西班牙人來說,卡洛加冕西班牙國王以來,普裏莫首相執政以來的這段時間,對西班牙來說就是偉大的。


    “陛下,過去的一年裏,我們取得了難以想象的成績。”1875年1月1日,普裏莫首相帶著一份完整的整理好的政府工作報告走進了馬德裏皇宮,帶著一臉喜悅的笑容,向卡洛匯報了這個好消息。


    對於西班牙在1874年的巨大提升,卡洛是已經預料到的。


    畢竟從國外購買了那麽多的東西,要是這些東西帶給西班牙的提升就是巨大的。更別說西班牙還加強了發展計劃,加大了對於各部門的投入。


    毫不誇張的說,光是1874年修建的鐵路,就已經超過了西班牙在1870年到1871年兩年修建鐵路的總和。


    卡洛很自然的接過了這份匯報表,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的表情,仔細翻看著匯報中的內容。


    沒過多久,卡洛就露出了比較滿意的笑容,整個人也放鬆了起來。


    1874年對西班牙來說是跨越發展的一年,也是拉近和列強國家差距的一年。可以這麽說,1874年對西班牙來說就是一道分界線。


    1874年以前的西班牙隻能說是百廢待興,是一個衰弱到極點的列強,甚至是不是列強都不好說。


    但在1874年結束以後,西班牙現有的工業和經濟規模以及軍隊規模可以確定西班牙是一個強大的列強國家。


    除了英法德俄奧五個歐洲傳統列強相較於西班牙來說還有優勢,其他的像美國和意大利這樣的列強國家,相較於西班牙的優勢並沒有那麽大。


    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規模確實龐大,人口也更多。但目前的美國並不是一個軍事強國,哪怕經曆了南北戰爭的曆練也是如此。


    在南北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的陸軍總規模隻有兩萬多人。雖然南北戰爭時期總參戰士兵人數高達數百萬,但這些士兵的組成部分可想而知。


    或許南北戰爭能夠曆練出來一部分精兵,但目前也過去了十來年的時間,這部分精兵還能保持多少戰鬥力未嚐可知。


    意大利自然不用多說。雖然意大利目前還沒有誕生什麽名場麵,但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一直不強。


    意大利之所以能夠統一,和加裏波第關係很大。加裏波第的紅衫軍才是戰鬥力真正強悍的意大利軍隊,但這支軍隊並不掌握在意大利政府的手中。


    其實也是意大利政府和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忌憚加裏波第的原因。


    哪怕加裏波第本人並沒有什麽野心和想法,但紅杉軍這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實在可怕,意大利政府不進行防備是不可能的。


    和意大利相比,西班牙就沒有這方麵的困擾了。當初反抗伊莎貝爾女王的革命軍都已經被改編成了王國政府軍隊,這支王國政府軍隊又改革成了新的皇家陸軍,處於西班牙政府的掌控之下,自然沒人會擔心。


    回歸正題,西班牙在1874年的發展速度有多麽迅速呢?


    得益於購買的工業設備,西班牙在工業方麵取得了重大進步。


    這一點工業大臣卡諾瓦斯早就提前向卡洛匯報過了,還得到了卡洛的表揚和鼓勵。


    工業部門的政績越多,卡諾瓦斯所能獲得的聲望就越多。卡諾瓦斯的聲望越多,他在下一屆內閣政府的選舉中競選首相的機會也就越大。


    這關乎到普裏莫首相退休之後內閣政府的輪替,卡洛對此還是相當重視的。


    別忘了,目前西班牙的最大黨派是進步黨。雖然在普裏莫首相的領導之下,進步黨並沒有表現出太過激進的態度。


    但誰能保證普裏莫首相離開政壇之後,進步黨不會在其他人的領導下變成激進的黨派呢?


    讓卡洛有這樣的想法的原因,自然是目前進步黨的二號人物魯伊斯的態度了。


    魯伊斯本來就是個比較激進的家夥,隻不過因為他對改革的大力支持態度以及他在革命軍隊中的威望,才讓普裏莫首相任命他為工業大臣。


    在擔任工業大臣的時候,魯伊斯表現出了極高的能力,並且徹底坐穩了進步黨二號人物的地位。


    卡諾瓦斯成為工業大臣之後,魯伊斯就徹底的站在了卡洛的對立麵。雖然並沒有明確反對卡洛的王權,但他的態度已經相當明顯,那就是並不讚成卡洛獲得權力,希望加強立憲製度,將權力集中到內閣政府和議會的手中。


    如果未來普裏莫首相退休的話,首相的爭奪很有可能就是魯伊斯和卡諾瓦斯的爭奪。


    當然,如果塞拉諾大公想要參選首相的話,他也能算一個。


    目前西班牙有資格參選首相的也就這三個人,除此之外,其他人的威望確實都差一些,威望可不一定能夠鎮壓其他人。


    1874年一年,西班牙的工業總規模相較於1873年提升大約30%。


    這一水平是相當誇張的,畢竟西班牙在第一次五年發展計劃之後,工業規模已經有了不小的增長。


    雖然當時的西班牙算不上工業強國,但工業規模也是有一定的體量的,至少比那些中小國家強多了。


    能夠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提升接近三分之一,除了經濟危機中購買的各國工業設備和生產資料發揮了大作用之外,政府加大了對工業部門的投入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這麽多的錢砸下去,工業要是沒有大規模的增長那才奇怪。


    畢竟西班牙對歐洲來說並不特殊,各國的工業可沒有什麽封鎖。現在的情況就是隻要西班牙政府願意砸錢,工業規模就能獲得巨大的提升。


    為此有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好消息是,購買的大量生產設備和生產資料還有很多沒有用上。


    等到將這些設備和生產資料完全利用,西班牙的工業規模還能獲得更進一步的增長。


    壞消息是,1874年西班牙政府負擔了太多的開銷,這樣的財政支出也隻能維持一年。


    要是1875年繼續進行如此巨大的財政開支,西班牙政府將麵臨較為嚴重的負債危機,這是普裏莫首相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1875年之後,工業部門除了購買的那些工業設備和生產資料之外,其他所能依靠的也就隻有自己了,想要靠政府再進行砸錢是不可能的。


    工業規模的提升還代表著一件事,那就是西班牙工人總規模的提升。


    雖然農民仍然是西班牙的大多數,但工人已經是西班牙無法忽略的一個群體。


    好消息是,西班牙相當一部分的工人都在王室的企業工作。在卡洛的特意吩咐之下,王室企業的福利待遇相較於私營企業來說是比較好的,和那些資本家形成了天然對比。


    目前根據工人間的輿論來看,王室企業的工人對於卡洛和王室企業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卡洛給他們提供了比私營企業更加豐厚的報酬和其他的福利待遇。


    在西班牙的私營企業仍然堅守11小時工作製的前提下,王室企業和部分政府的企業已經宣布在旗下所有企業中實行十小時工作製。


    這可不是歐洲國家宣傳中的十小時工作製,是嚴格執行並且沒有一絲差誤的十小時工作製。


    雖然歐洲國家實行十小時工作製的時間更早,但目前十小時工作製並沒有在全歐洲普及。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政府實行了十小時工作製,但資本家還是有很多的手段讓工人“自願”留下來加班。


    在西班牙的王室企業,這種自願是根本看不到的。哪怕隻是最普通的一名員工,也可以享受十小時工作製外加月休兩天的待遇。


    這也讓王室的企業每次招聘都要麵臨相當火爆的場麵。王室企業的員工工作時間更低,收入反而比一些民營企業的收入要高。


    每一個能夠進入王室企業的工人對卡洛隻有感恩戴德和愛戴,畢竟他們知道他們現有的工作環境是誰提供的。


    在王室的企業和工廠,每隔一段時間還會組織一次大範圍的討論交流和集體活動。


    這不隻是讓工人們緩解工作的疲憊,同樣也是趁此機會和他們交心,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對他們進行洗腦,讓他們接受忠君愛國的思想。


    對於西班牙現有的工人群體來說,洗腦他們還是很容易的。自卡洛加冕為西班牙國王以來,工人們的薪資和工作環境都是在不斷提高的。


    他們對於忠君愛國的思想也並不排斥,畢竟卡洛的到來確實讓他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這是根本無法反駁的事實。


    在諸多工人和西班牙政府的努力之下,西班牙的工業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截止到1874年年底,西班牙的年鋼產量已經突破20萬噸,這一目標也是工業部門當時製定的計劃。


    生鐵產量更多,已經接近60萬噸。鐵路的建設加大了西班牙國內的鋼鐵需求,鋼鐵廠也不斷的在工業基地建立,並且迅速擴張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總規模超過80萬噸的鋼鐵產量中,王室旗下的鋼鐵廠就貢獻了超過四分之一的產量。


    這些鋼鐵廠有著不同的名字,但他們都有著相同的前綴,那就是皇家二字。


    王室的鋼鐵廠遍布西班牙,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在巴塞羅那工業基地建設的皇家巴塞羅那鋼鐵廠。


    不過皇家塞維利亞鋼鐵廠和皇家馬德裏鋼鐵廠的規模也差不了太多,這些鋼鐵廠共同貢獻了接近20萬噸的鋼鐵產量,也是王室在工業布局方麵的重要一環。


    卡洛對於西班牙王室現有的資產規模已經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了。


    並不是卡洛不關心王室產業的擴張情況,而是目前王室在各行各業的布局太過誇張,已經無法進行詳細的統計。


    光是這些鋼鐵廠的資產就高達數千萬比塞塔,每年創造的收入已經過千萬,這是曾經的王室根本無法想象的。


    鋼鐵廠隻是王室在工業方麵的布局之一,還有許多相關的工廠、鐵路公司、礦業公司、石油公司等等。


    再加上兩大銀行和農業方麵的公司、企業等等,這些企業每年帶給王室的收入就已經接近1億比塞塔。


    除了鋼鐵產量方麵,西班牙在煤炭產量方麵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其實說白了,煤鐵是不分家的。鋼鐵產量的提升也就代表著鐵礦和煤礦開采量的提升,畢竟隻有煤礦和鐵礦才能提煉出鋼鐵。


    不過相較於鋼鐵產量的增長來說,煤炭產量的增長並沒有那麽巨大。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導致煤炭的價格大幅度降低。


    歐洲各國煤炭的出口價格已經和西班牙煤礦的開采價格差不多了,就沒有必要再額外進行開采了。


    畢竟西班牙國內的煤礦儲量並不多,還是要省著點用的。在兩者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卡洛更願意從國外進口煤礦,而不是開采西班牙國內的煤礦。


    普裏莫首相遞給卡洛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接近上百張紙,光是工業部門提交的內容就高達幾十張紙。


    工業部門在1874年的成績太過耀眼,各方麵的提升都相當迅速。卡洛看完這份報告都用了很長的時間,不過在看完工業部門的報告之後,卡洛臉上滿意的笑容變得更加璀璨。


    工業部門獲得如此巨大的成績,王室其實也有不小的功勞。


    比如工業部門所提交的在造船業方麵的成就,這實際上是皇家瓜尼佐造船廠進行擴建之後取得的成果。


    皇家瓜尼佐造船廠在經曆了漫長的衰弱之後,保留的最大船塢僅能建造6200噸的中大型軍艦。


    但偏偏造船廠設計出來的軍艦遠遠超過了這一數字,這也代表著皇家瓜尼佐造船廠必須要經曆一輪新的擴建才行。


    造船廠對於西班牙未來的海軍擴張來說非常重要,卡洛對此也是相當重視的。


    實際上在軍艦設計圖紙沒有出來之前,卡洛就已經決定對皇家瓜尼佐造船廠進行擴建了。


    投資了大量的資金之後,皇家瓜尼佐造船廠擁有了兩個可以建造萬噸巨艦的巨型船塢,以及一個建造7500噸中大型軍艦的大型船塢。


    如果說之前西班牙建造一艘鐵甲艦還需要2到3年的時間,那麽在兩個萬噸級別的船塢同時開工建造的情況下,建造一艘接近萬噸的鐵甲艦也隻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當然,這也不是簡單的疊加就能夠完成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廠需要更多的熟練工人以及相關方麵的軍艦設計師和工程師,對人才的需求更多,並且極其稀缺高級人才。


    所幸王室在經濟危機中購買了英國的一家造船廠,通過接收這家造船廠部分優秀人才的方式,倒也能緩解皇家瓜尼佐造船廠的人才空缺。


    除此之外,工業部門在其他方麵也有很多成績。


    但這些已經不用再提,總之工業部門絕對是1874年西班牙政府中取得政績最多的內閣部門。


    除了工業部門之外,其他部門在1874年也有很大的成就,就比如卡洛比較關心的教育部門。


    當然,和工業部門的巨大成果相比,教育部門更像是穩紮穩打取得的部分成果。


    1874年全年,西班牙接受掃盲教育的人口超過百萬人,這也是西班牙自進行掃盲教育以來接受掃盲教育人口最多的一年。


    至於原因嘛,除了政府加大對教育部門的投入之外,還有就是人們的收入提高,導致有大量的適齡兒童和青年重新回到了學校。


    目前的西班牙人相較於革命爆發之前來說生活已經好了太多,自然也不需要這些本該上學的兒童和青年繼續進入工廠賣苦力了。


    也正因為如此,西班牙的文盲率已經正式降低到了40%以下,準確的來說是39%以下。


    雖然沒有太過精確的比例,但可以確定的是,西班牙的文盲群體已經不足700萬人,大部分西班牙人都是接受過簡單教育的。


    伴隨著掃盲工作的進行,掃盲的困難性也是在不斷降低的。一開始的西班牙還比較缺少掃盲工作的教師人選,但目前已經不缺掃盲教育的老師了。


    以前的西班牙隨處可見的是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農民,但目前在小型村鎮當中,那些接受過教育的文化人才是隨處可見的。


    真正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要麽一直呆在工廠賣苦力賺錢,要麽就在進行著農業工作,他們也實在沒什麽時間去接受教育。


    雖然文盲人口不斷降低是一件好事,但伴隨著掃盲工作的進行,遲早也會進入一段瓶頸期。


    畢竟不是所有的文盲人口都能接受教育,有些是老人和兒童,有些則是必須要去賺錢的家庭頂梁柱。


    在進行了繁忙工作之後,這些人確實也沒有什麽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掃盲教育。卡洛對此也是理解的,所以西班牙對於掃盲教育的工作目標一直不是清零,而是降低到20%以下。


    對於那些實在無法進行掃盲教育的,政府也隻能就此作罷。不過在教育他們的下一代方麵還是要進行更多的努力,這一代的西班牙人有些已經不適合接受教育了,但下一代的西班牙人都會有足夠的機會去接受教育。


    掃盲教育能夠進行的如此順利,有一大原因是因為西班牙在這段時間並沒有接收太多的移民人口。


    教育部隻需要盯著國內一千多萬的西班牙人。工作壓力其實沒有那麽大。


    要是每年都有大量的移民流入,那對於教育部門來說就是沉重的負擔。畢竟大部分移民都沒有接受太過良好的教育,這些移民又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有的根本聽不懂西班牙語,掃盲教育的普及是很困難的。


    相對於掃盲教育來說,西班牙大學的建設也是相當迅速的。


    目前西班牙的所有大學加起來,每年招收的大學生數量已經超過7000人。


    而且相較於一開始選擇物理化學有關專業的人才不足1000人的局麵,目前西班牙的各所大學已經相當重視物理和化學有關的專業。


    根據教育部門對各所大學錄取人數相關信息的統計,1874年這些大學招收的超過7000個大學生中,報考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專業的大學生數量就超過了3000人。


    建築工程方麵的大學生數量也超過了千人,畢竟西班牙在大發展的階段還是很需要建築工程方麵的大學生的。


    以前的西班牙對於國內的大學並沒有太過有效的管理,導致大學建設的專業是根據學生的報考意願決定的。


    當時的學生更喜歡報考文學和藝術,這也導致西班牙大半的大學都是有關文學和藝術的,其次是建築工程和醫療方麵。


    目前的西班牙大學已經從建設學生想要的專業變成了建設國家想要的專業。數理化相關專業已經成了西班牙大學生報考最多的專業,原因就是西班牙缺少這方麵的人才。


    卡洛對於大學的態度也很簡單,那就是西班牙的大學應該為西班牙政府和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大學培養的應該是自己國家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其他國家需要的人才。要是自己國家的大學隻想著為其他國家培養人才的話,那麽要這種大學又能幹嘛呢?倒不如直接廢除,重新建立國家所需要的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皇家科學學院的建立並沒有幾年時間,但目前已經成了西班牙鼎鼎大名的大學之一。


    畢竟是王室重點建設的學校,再加上邀請了許多歐洲著名的科學家和相關的科研人員,在西班牙國內出名是輕輕鬆鬆的。


    甚至皇家科學學院在歐洲範圍內也有一定的名聲,吸引了少量非西班牙的學生報考。


    目前光是皇家科學學院每年為西班牙培養的數理化人才就有很多。其中大半都是實踐型的實驗人才,也有很多是專注於理論方麵的人才,這些都是西班牙欠缺的。


    為了幫助一些有天賦但出身不好的學生,卡洛在西班牙的所有大學建立了皇家助學金。


    隻要滿足西班牙公民、學習優秀和家境貧寒三大條件,就可以申請皇家助學金。


    目前西班牙的所有大學在校生加起來一共隻有兩萬多人,而卡洛所建立的皇家助學基金每年都能提供超過2000份助學金,每份助學金的額度超過100比塞塔,相當於一個普通西班牙人大半年的工資。


    實際上這並不多,所有助學金每年的開銷也隻有20萬比塞塔。


    但這帶給卡洛的名聲是非常大的,畢竟每十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能夠獲得助學金,這樣的幾率還是相當大的。


    雖然卡洛有能力為絕大多數大學生甚至每一個大學生提供助學金,但這麽做並不是一件好事。


    助學金這種東西隻能作為部分貧困大學生的助力,同時也是讓所有人明白助學金的寶貴。


    要是大多數人都有的話,自然也就沒人珍惜助學金了。畢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寶貴的,也隻有少數人才能獲得助學金,還能體現出助學金的珍貴以及提供助學金的卡洛的仁慈。


    其實除了這筆助學金之外,王室在教育方麵的投入並不低。


    每所大學都建設的有大學食堂,王室對大學生的一日三餐有著額外的補貼。這些大學生可以花費更少的錢吃到更加豐盛的餐飯,這也是卡洛在大學拉攏人心的手段之一。


    大學生群體對西班牙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在大學通過助學金和餐補的方式,可以讓這些大學生對王室以及卡洛充滿好感。


    這些大學生中將來會有走向國家高層的,也會有進入各行各業,成為各種各樣職位的。


    但不管他們未來是什麽樣的,隻要他們在大學中對卡洛充滿好感,未來就更有可能支持卡洛的統治。


    8600字三合一章節求支持!


    (5600字正文二合一章節加3000字加更樓加更一共8600字,跪求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崛起:西班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藝炯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藝炯龍並收藏帝國崛起:西班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