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望著瓏月那張俏麗的麵龐, 總覺得一種難以言說的熟悉之感。
心中想著這是哪家的姑娘,生的這般的好容貌......
許是李氏眸光太過直白,瓏月察覺到了她的視線。
瓏月不是頭一回瞧見旁人如此直落打量她的眼神。
這本也怪不得旁人, 瓏月知曉自己生的貌美,許多第一次見自己的人都喜歡暗戳戳打量來著。
瓏月早已習慣這些, 也沒覺得有受到冒犯之意, 她便沒再理會這眸光,將這座殿中四處都逛過一遍。
瓏月對神佛沒什麽敬畏之心, 來此卻知曉其中的規矩。
殿中安靜清幽,依稀幾位女眷都在虔誠跪拜, 她便也整理著裙擺, 跪坐去了李氏一旁竹篾蒲團上。
瓏月仰頭,好奇打量著四處。
殿內諸多尊菩薩, 天王殿正中供奉著一尊高約三尺通體黃金的彌勒菩薩, 兩旁另外供奉四尊形態各異的菩薩。
像菩薩, 又有兩尊怒目低垂,神情猙獰。
莫不是羅刹?佛廟中供奉惡魔?
瓏月很是心驚,微微瞪大眸子,小聲倒吸一口涼氣。
她忽的聽一旁拜佛的女人溫柔內斂的聲線,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
“姑娘切莫驚擾, 這側中四尊乃是四大天王。左手第一尊起, 乃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 皆是佛寺中常供奉的菩薩罷了。”
李氏溫和與她解惑, 聲音溫柔而堅定, 如這佛殿內給人沉靜心安的感覺一般。
瓏月注意到眼前這位夫人穿戴素雅,雖算不得年輕,奈何麵相生的十分好看,慈祥帶笑,臉皮也是罕見的白皙幹淨。
李氏笑起來時眼角浮現些許細紋,但那種歲月沉澱的韻味,反倒使得她看起來格外親切秀麗。
第一眼印象,瓏月便十分喜歡這位漂亮溫柔的夫人。
瓏月聽罷驚喜起來,“夫人懂得真是多,我看來是少見多怪了。”
李氏也淺笑起來,“多來幾趟自然就懂了。”
她那雙清明的美眸又不禁落於瓏月麵上,李氏含蓄笑起:“這是姑娘第一次來大相國寺不成?”
瓏月點點頭,她雖跪坐著,卻並不老實,一會兒便要換一個姿勢,想必心思全然不再其中。
“我以前很少來寺廟,不是很懂這些......”瓏月兩眼灼灼的望著殿中長案上擺放的香爐和貢品,她改跪坐為禪坐,這般倒是能安靜了些。
“姑娘莫不是京中人士不成?”
京中人,自小到大旁處不敢說,這大相國寺總歸是少不了跑的。
這話算是問的有幾分出格,若是旁人瓏月不一定會回答,偏偏此人瓏月生不出討厭來。
瓏月點頭,烏發上別著的粉紅珠瓚隨著輕搖,“是啊,我不是京中人士,我家祖上是朔州的,我是才來京城的。”
李氏有些驚訝道:“姑娘竟是朔州人氏?這可真是半分看不出來。”
瓏月聽了有些羞赧,朔州處於北地,朔州人身量較之上京人,高壯了幾分,拂冬便是一個典型的朔州姑娘。
顯然這位夫人是覺得她身量不高?
瓏月有些害羞,她為自己挽尊找補,說:“我是實打實的朔州人呢,我身量其實也不低,大約是因為我如今是坐著的,就顯得有幾分矮。我阿兄可高了......”
瓏月將自己腰板挺直,讓自己看起來勉強高了些。
李氏眉眼中都為小姑娘的話顯現出幾分笑意來,“姑娘若是常來這佛寺,莫說是這四尊天王,便是那寶光殿裏擺放著的四百多尊羅漢相,定也一個個也能辨認。”
瓏月聽了眼中升起了欽佩來,她忽的想起一事,側頭問起李氏:“夫人如此熟悉這佛法,那可會解簽文?”
李氏今日也不知如何,總想著與這孩子多說幾句話,她謙讓道:“不敢說精通,卻也有幾分熟能生巧。”
瓏月一聽,當即從袖兜裏將那個簽文拿了出來,遞給一旁的李氏,她笑的滿臉狡黠。
“我剛得了一個簽文,夫人能否幫我看一看?”
李氏接過那被攥了許久甚至有些發熱的簽文一看,詫異不已。
“姑娘這、這是子息簽文?”
莫怪李氏震驚,實在是這姑娘生的如此好看,瞧著年歲也小,頭發梳的還是未婚娘子的鬟髻。
如何也該是來求姻緣來的才是。
怎麽直接繞過了姻緣,來求子息來了?
瓏月見她如此吃驚,瞧著一圈附近沒有人,這才朝著李氏說:“夫人切莫告訴旁人呀,這是我趁著那大師為我兄長解簽時去偷偷篩的。你說是不是叫人惱火?母親今日偏偏要帶著兄長來算姻緣子息,兄長不願意來算,可我卻是願意來的!結果不願意的被母親逼著去算,我也想去算一算的,偏偏旁人都說沒嫁人的小娘子不能推算子息,都不準我去算——”
瓏月拉長了腔調,一聽便是萬分的不滿意,她眉毛蹙著,滿臉不能理解,“兄長也沒成婚,他能卜算我卻不能?這究竟是何道理?!”
李氏聽了這通話,頭一回回過頭反思起自己這些年的認知。
以往不覺得有什麽,如今被這小姑娘一說,竟覺得她說的很有幾分道理。
李氏半眯起眼睛望著殿外的日光,比起方才的明亮刺眼,如今倒是有幾分暗了,她和善道:“興許眾人覺得未婚女子談及子嗣,有幾分避諱罷了。”
瓏月卻不理解這些的,她隻覺得奇怪,既然都是未婚,那還分郎君與娘子?
娘子談起這個就避諱,郎君就不避諱了?
這又是何道理?
瓏月實在是想不明白,便不提這個,隻得意至極的挑眉,道:“是以,方才我便也偷偷給自己擲了一簽,這有什麽?大不了就不要他們和尚解簽便是。”
李氏被這番童言童語的模樣惹得有幾分震驚,轉眼卻又想笑,她強力才忍住了。
她拿著帕子輕壓著唇角,不禁心中暗道,這是誰家的姑娘,養成了這般膽大妄為的個性?
跑去偷偷篩了子息簽文?
她常年吃齋念佛確是精通經文,這日又拒絕不了眼前小姑娘的要求,心中朝中佛祖菩薩默念了一聲勿怪,便看起那支簽文來——
那支約莫五寸長的竹製簽文,上用隸書寥寥刻著幾字。
言:中簽亥宮,冠帶臨官。
李氏見狀,淺笑道:“一共一百二十求子簽文,這簽文可是上上簽,姑娘你是好福氣。”
瓏月聽罷,自然歡喜。
她眉目間泛著與李氏如出一轍的淺笑,精致的桃唇揚起,“是何等好福氣?”
對著未婚娘子,說起日後子嗣來到底是有幾分不妥的。
李氏隻含糊道:“簽文上言,你有天作良緣,日後得顯貴三子。”
這簽文上道是天作良緣,必然是夫妻美滿感情和睦的,又有三子女膝下做樂,想必這位小姑娘日後一生,順嘴美滿。
竟然叫李氏有幾分豔羨起來。
李氏正同這位姑娘講解著,忽的聽這位姑娘小聲嘟囔道:“才隻三個孩子麽?”
話裏是說不出的嫌棄,似乎是嫌棄少。
李氏思及己身,不由地感慨道:“三個倒也不少了,這簽文沒合八字,未必做的準。”
瓏月卻十分不知半分害羞,“想必是做不得準的,我可喜歡小孩兒了,我想要有很多孩子呢,至少......”
她濃密的睫羽顫了顫,這回還並不知生小孩兒是多麽不容易,隻以為成了婚送子娘娘就會挨家挨戶的發。
那當然是越多越好。
小姑娘便胡亂道,“要有八個,不,十個!這樣多才好玩兒呢。”
李氏聽了笑的肚子都有些疼,她眉眼中泛起多年不見的真誠笑意,“哈哈,你這憨傻的姑娘呀!”
“這可不是想有幾個便能有幾個的!”
***
屋外一庭風露,內廳簾籠半卷。
禪房正中立著一尊半尺高鎏金香爐,升騰嫋繞著如雲似霧的檀香。
薄煙彌散,內室清香。
禪房之內,一室古樸清簡,隻一炕榻一案幾,一香爐。
滿麵白須麵目和藹的了空大師,與燕王,晉陵長公主對麵盤膝而坐。
晉陵長公主入大相國寺,特意脫去往日的綾羅錦衣,隻著深褐紺衣,烏發作垂髻,上素淨不著一物。
至於郗珣,來此倒是同往日無異。
他一身玄青袍衫挺拓的襯在身上,氣質內斂,眉眼淡漠。
晉陵長公主知曉她們母子二人間的冷淡情分,倒也不多做強求,這日郗珣能依著她的話前來大相國寺,她已是難得滿意。
這日前來是為兒子的子息一事,晉陵長公主縱然往日性子清冷,今日也生出幾分著急。
她連方才小童沏的茶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
隻迫切想追問方才兒子抽出的那根簽文。
奈何了空大師年紀已高,行動緩慢,便是晉陵長公主心中再是急迫,也不好再三催促這位得道高僧。
了空大師不急不緩,早早叫郗珣篩了簽,卻放於一側,半日都沒看。
反倒是招待這二位貴客來喝茶清談。
郗珣對此自是漫不經心,他斂目,與了空大師二者無言相對飲茶,若非晉陵長公主在一旁焦躁的神情,隻怕二人能喝上一日。
最終,了空大師緩緩放下茶水,朝晉陵長公主和藹笑道:“貴主不飲茶水?可是喝不慣此茶?”
晉陵長公主道:“他不肯成婚沒有一兒半女,這世上哪個做母親的不著急!?”
郗珣麵色不變,眉眼柔和道:“叫母親操勞了,此事卻是急不來。”
晉陵長公主麵色更加難看,她金枝玉葉自然是不會動口罵人,隻不去看那叫自己心煩的孩子,繼續去追問了空大師,“大師倒是先給解那簽文,不知我兒方才抽中的那簽文,究竟是何意?本宮如今不強求我兒姻緣,隻想問問我兒子息一事。”
了空大師聞言淡淡一笑,見這位貴主確實心急,便不再賣關子,他卻是未看那簽文,隻將郗珣麵上觀摩一番。
“貴主莫急,王爺有尚好姻緣。”
晉陵長公主聽聞,身子都不由得坐直了幾分,“既然有尚好姻緣,這姻緣何時到?”
了空大師一副仙風道骨,撫須而笑:“姻緣已至。”
心中想著這是哪家的姑娘,生的這般的好容貌......
許是李氏眸光太過直白,瓏月察覺到了她的視線。
瓏月不是頭一回瞧見旁人如此直落打量她的眼神。
這本也怪不得旁人, 瓏月知曉自己生的貌美,許多第一次見自己的人都喜歡暗戳戳打量來著。
瓏月早已習慣這些, 也沒覺得有受到冒犯之意, 她便沒再理會這眸光,將這座殿中四處都逛過一遍。
瓏月對神佛沒什麽敬畏之心, 來此卻知曉其中的規矩。
殿中安靜清幽,依稀幾位女眷都在虔誠跪拜, 她便也整理著裙擺, 跪坐去了李氏一旁竹篾蒲團上。
瓏月仰頭,好奇打量著四處。
殿內諸多尊菩薩, 天王殿正中供奉著一尊高約三尺通體黃金的彌勒菩薩, 兩旁另外供奉四尊形態各異的菩薩。
像菩薩, 又有兩尊怒目低垂,神情猙獰。
莫不是羅刹?佛廟中供奉惡魔?
瓏月很是心驚,微微瞪大眸子,小聲倒吸一口涼氣。
她忽的聽一旁拜佛的女人溫柔內斂的聲線,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
“姑娘切莫驚擾, 這側中四尊乃是四大天王。左手第一尊起, 乃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 皆是佛寺中常供奉的菩薩罷了。”
李氏溫和與她解惑, 聲音溫柔而堅定, 如這佛殿內給人沉靜心安的感覺一般。
瓏月注意到眼前這位夫人穿戴素雅,雖算不得年輕,奈何麵相生的十分好看,慈祥帶笑,臉皮也是罕見的白皙幹淨。
李氏笑起來時眼角浮現些許細紋,但那種歲月沉澱的韻味,反倒使得她看起來格外親切秀麗。
第一眼印象,瓏月便十分喜歡這位漂亮溫柔的夫人。
瓏月聽罷驚喜起來,“夫人懂得真是多,我看來是少見多怪了。”
李氏也淺笑起來,“多來幾趟自然就懂了。”
她那雙清明的美眸又不禁落於瓏月麵上,李氏含蓄笑起:“這是姑娘第一次來大相國寺不成?”
瓏月點點頭,她雖跪坐著,卻並不老實,一會兒便要換一個姿勢,想必心思全然不再其中。
“我以前很少來寺廟,不是很懂這些......”瓏月兩眼灼灼的望著殿中長案上擺放的香爐和貢品,她改跪坐為禪坐,這般倒是能安靜了些。
“姑娘莫不是京中人士不成?”
京中人,自小到大旁處不敢說,這大相國寺總歸是少不了跑的。
這話算是問的有幾分出格,若是旁人瓏月不一定會回答,偏偏此人瓏月生不出討厭來。
瓏月點頭,烏發上別著的粉紅珠瓚隨著輕搖,“是啊,我不是京中人士,我家祖上是朔州的,我是才來京城的。”
李氏有些驚訝道:“姑娘竟是朔州人氏?這可真是半分看不出來。”
瓏月聽了有些羞赧,朔州處於北地,朔州人身量較之上京人,高壯了幾分,拂冬便是一個典型的朔州姑娘。
顯然這位夫人是覺得她身量不高?
瓏月有些害羞,她為自己挽尊找補,說:“我是實打實的朔州人呢,我身量其實也不低,大約是因為我如今是坐著的,就顯得有幾分矮。我阿兄可高了......”
瓏月將自己腰板挺直,讓自己看起來勉強高了些。
李氏眉眼中都為小姑娘的話顯現出幾分笑意來,“姑娘若是常來這佛寺,莫說是這四尊天王,便是那寶光殿裏擺放著的四百多尊羅漢相,定也一個個也能辨認。”
瓏月聽了眼中升起了欽佩來,她忽的想起一事,側頭問起李氏:“夫人如此熟悉這佛法,那可會解簽文?”
李氏今日也不知如何,總想著與這孩子多說幾句話,她謙讓道:“不敢說精通,卻也有幾分熟能生巧。”
瓏月一聽,當即從袖兜裏將那個簽文拿了出來,遞給一旁的李氏,她笑的滿臉狡黠。
“我剛得了一個簽文,夫人能否幫我看一看?”
李氏接過那被攥了許久甚至有些發熱的簽文一看,詫異不已。
“姑娘這、這是子息簽文?”
莫怪李氏震驚,實在是這姑娘生的如此好看,瞧著年歲也小,頭發梳的還是未婚娘子的鬟髻。
如何也該是來求姻緣來的才是。
怎麽直接繞過了姻緣,來求子息來了?
瓏月見她如此吃驚,瞧著一圈附近沒有人,這才朝著李氏說:“夫人切莫告訴旁人呀,這是我趁著那大師為我兄長解簽時去偷偷篩的。你說是不是叫人惱火?母親今日偏偏要帶著兄長來算姻緣子息,兄長不願意來算,可我卻是願意來的!結果不願意的被母親逼著去算,我也想去算一算的,偏偏旁人都說沒嫁人的小娘子不能推算子息,都不準我去算——”
瓏月拉長了腔調,一聽便是萬分的不滿意,她眉毛蹙著,滿臉不能理解,“兄長也沒成婚,他能卜算我卻不能?這究竟是何道理?!”
李氏聽了這通話,頭一回回過頭反思起自己這些年的認知。
以往不覺得有什麽,如今被這小姑娘一說,竟覺得她說的很有幾分道理。
李氏半眯起眼睛望著殿外的日光,比起方才的明亮刺眼,如今倒是有幾分暗了,她和善道:“興許眾人覺得未婚女子談及子嗣,有幾分避諱罷了。”
瓏月卻不理解這些的,她隻覺得奇怪,既然都是未婚,那還分郎君與娘子?
娘子談起這個就避諱,郎君就不避諱了?
這又是何道理?
瓏月實在是想不明白,便不提這個,隻得意至極的挑眉,道:“是以,方才我便也偷偷給自己擲了一簽,這有什麽?大不了就不要他們和尚解簽便是。”
李氏被這番童言童語的模樣惹得有幾分震驚,轉眼卻又想笑,她強力才忍住了。
她拿著帕子輕壓著唇角,不禁心中暗道,這是誰家的姑娘,養成了這般膽大妄為的個性?
跑去偷偷篩了子息簽文?
她常年吃齋念佛確是精通經文,這日又拒絕不了眼前小姑娘的要求,心中朝中佛祖菩薩默念了一聲勿怪,便看起那支簽文來——
那支約莫五寸長的竹製簽文,上用隸書寥寥刻著幾字。
言:中簽亥宮,冠帶臨官。
李氏見狀,淺笑道:“一共一百二十求子簽文,這簽文可是上上簽,姑娘你是好福氣。”
瓏月聽罷,自然歡喜。
她眉目間泛著與李氏如出一轍的淺笑,精致的桃唇揚起,“是何等好福氣?”
對著未婚娘子,說起日後子嗣來到底是有幾分不妥的。
李氏隻含糊道:“簽文上言,你有天作良緣,日後得顯貴三子。”
這簽文上道是天作良緣,必然是夫妻美滿感情和睦的,又有三子女膝下做樂,想必這位小姑娘日後一生,順嘴美滿。
竟然叫李氏有幾分豔羨起來。
李氏正同這位姑娘講解著,忽的聽這位姑娘小聲嘟囔道:“才隻三個孩子麽?”
話裏是說不出的嫌棄,似乎是嫌棄少。
李氏思及己身,不由地感慨道:“三個倒也不少了,這簽文沒合八字,未必做的準。”
瓏月卻十分不知半分害羞,“想必是做不得準的,我可喜歡小孩兒了,我想要有很多孩子呢,至少......”
她濃密的睫羽顫了顫,這回還並不知生小孩兒是多麽不容易,隻以為成了婚送子娘娘就會挨家挨戶的發。
那當然是越多越好。
小姑娘便胡亂道,“要有八個,不,十個!這樣多才好玩兒呢。”
李氏聽了笑的肚子都有些疼,她眉眼中泛起多年不見的真誠笑意,“哈哈,你這憨傻的姑娘呀!”
“這可不是想有幾個便能有幾個的!”
***
屋外一庭風露,內廳簾籠半卷。
禪房正中立著一尊半尺高鎏金香爐,升騰嫋繞著如雲似霧的檀香。
薄煙彌散,內室清香。
禪房之內,一室古樸清簡,隻一炕榻一案幾,一香爐。
滿麵白須麵目和藹的了空大師,與燕王,晉陵長公主對麵盤膝而坐。
晉陵長公主入大相國寺,特意脫去往日的綾羅錦衣,隻著深褐紺衣,烏發作垂髻,上素淨不著一物。
至於郗珣,來此倒是同往日無異。
他一身玄青袍衫挺拓的襯在身上,氣質內斂,眉眼淡漠。
晉陵長公主知曉她們母子二人間的冷淡情分,倒也不多做強求,這日郗珣能依著她的話前來大相國寺,她已是難得滿意。
這日前來是為兒子的子息一事,晉陵長公主縱然往日性子清冷,今日也生出幾分著急。
她連方才小童沏的茶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
隻迫切想追問方才兒子抽出的那根簽文。
奈何了空大師年紀已高,行動緩慢,便是晉陵長公主心中再是急迫,也不好再三催促這位得道高僧。
了空大師不急不緩,早早叫郗珣篩了簽,卻放於一側,半日都沒看。
反倒是招待這二位貴客來喝茶清談。
郗珣對此自是漫不經心,他斂目,與了空大師二者無言相對飲茶,若非晉陵長公主在一旁焦躁的神情,隻怕二人能喝上一日。
最終,了空大師緩緩放下茶水,朝晉陵長公主和藹笑道:“貴主不飲茶水?可是喝不慣此茶?”
晉陵長公主道:“他不肯成婚沒有一兒半女,這世上哪個做母親的不著急!?”
郗珣麵色不變,眉眼柔和道:“叫母親操勞了,此事卻是急不來。”
晉陵長公主麵色更加難看,她金枝玉葉自然是不會動口罵人,隻不去看那叫自己心煩的孩子,繼續去追問了空大師,“大師倒是先給解那簽文,不知我兒方才抽中的那簽文,究竟是何意?本宮如今不強求我兒姻緣,隻想問問我兒子息一事。”
了空大師聞言淡淡一笑,見這位貴主確實心急,便不再賣關子,他卻是未看那簽文,隻將郗珣麵上觀摩一番。
“貴主莫急,王爺有尚好姻緣。”
晉陵長公主聽聞,身子都不由得坐直了幾分,“既然有尚好姻緣,這姻緣何時到?”
了空大師一副仙風道骨,撫須而笑:“姻緣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