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瓏月與李氏重歸於好,連原先心結也打開了許多。
她重新搬回李氏的小院裏住著。
郗珣便隻能再次送小孩兒過去,隻是這回卻裏外加派了人手,秘密安插去了常府之中。
下毒之事還在眼前,常府一個未出閣的姑娘都有這等心思,郗珣對著常府其他人自然都警惕起來。
沒幾日,正在李氏房中用早膳的瓏月便得到一個於她來說再好不過的好消息。
謝玄之升遷入京。
謝玄之是瓏月的姐夫,他入京,便也意味著郗愫同她的小外甥終於要入京了。
這事兒,瓏月可是盼了許多年的。
瓏月盤腿坐在羅漢榻上翻著信,糖豆兒則是絲毫看不出那日病懨懨模樣,精氣十足的立在她的肩膀上玩瓏月的頭發。
今日便是連常岱與常禎也來一同用早膳。
隻不過氣氛總有幾分冷漠,李氏與常岱彼此間一句話也沒有。
瓏月才不管旁人如何,氣氛怎樣,她歡喜給李氏看她的信:“我阿姐信裏說,我的外甥會說話了,他會喊我了。”
“你說他是不是神童呢?那般小就會說話?”
瓏月已經充分發揮炫外甥狂魔,她眼珠子一轉,故作深沉的開始胡說八道:“上回我見到那誰誰誰家的孩子,六七歲了都說不清楚話,可我外甥才兩歲就會說話了,由此可見啊我外甥比他聰明的多。”
李氏與李鸞見此都不由得好笑起來。
李氏聽著瓏月這幾日時常談起以往的事,心生幾分欣慰。
菡萏最先回府時,雖與她這個當娘的親熱,卻也總隔著些,許多話都不同她提起,尤其是問起她以前生活時,菡萏總是不肯說。
而如今這幾日,菡萏倒是沒有隱藏,時常自己便說了起來。
瓏月回憶起以往,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意:“我小的時候住在朔州的王府裏,我就住在阿兄院子裏,阿兄住正院我住後罩房,與阿娘這邊一般模樣呢!不過阿兄的院子可大了,裏頭有一個池子養著許多蓮花,還種著許多竹子,我跟錦思拂冬幾個每年都回去釣魚拔竹筍,我最愛吃筍了,朔北的筍與這裏的不同,沒有苦澀味,可好吃了.......阿姊就住在另一個院子裏,阿兄出去了我就去找她玩兒,她對我可好了,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我,還有我二哥,比我還喜歡哭......”
瓏月話一敞開說,上幾日幾夜都說不完。
李氏見此不由得柔和了眉眼,她上回還是頭一次見到燕王,也就是小姑娘口中的阿兄。
以往常府是皇帝肱骨大臣,與這等權臣府邸自然隻能遠遠觀望,可如今兩府因為菡萏,自然而然的就走近了幾分。
李氏原以為的燕王,是一個五大三粗,留著胡子的武將模樣,不想那日所見,驚鴻一瞥竟叫李氏也不由得驚為天人。
是以如今對菡萏口中時常出現的阿兄生了許多好感來。
李氏見到瓏月願意敞開心扉,便溫聲問起:“聽說是燕王殿下親自將菡萏帶回朔州王府的?”
瓏月點頭,她笑道:“我問我阿兄,見到我的時候是什麽模樣?他說他遠遠見到一個竣黑的小孩兒,一把手攥著他的衣袖,他雪白的袖口上全都黑了,當時他心裏可煩我了,道:‘這是誰家的髒猴子?’哈哈啊,氣死我了竟然說我是髒猴子?!怪不得我小時候不聽話他總嚇唬我說要把我丟掉呢,不過我才不信,他不會打人也不會罵人隻會嚇唬人的。”
瓏月說這話時,沒有半點擔憂亦或是什麽後怕,仿佛就真的是與母親嫂嫂話家常一般。
談起那段父母缺失的童年時,她也不會像其他人一般痛哭流涕,甚至埋怨不止。
瓏月年輕明豔的麵上,是對那段記憶深處的坦蕩與好奇。
那雙清澈的桃花眸中閃爍著亮光,氤氳著初晨春水般的笑意。
李氏一時忍不住將她攬入懷裏,嘴裏默念著菩薩保佑,“我的兒有福運啊,更是王爺心善,救了我們一家.......”
李氏也難免好奇,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是怎麽養孩子的?
原本她隻以為是王府的夫人們養育瓏月長大的,不想竟是燕王.......
瓏月卻不以為意,阿兄說什麽不聽話就將她丟掉,自然隻是嚇唬她的罷了。
她知曉阿兄如何也不會丟下自己。
自己這般可愛聰明的妹妹,還是和他偷偷親了嘴的小娘子呢。
他要是丟下了自己,他可去哪兒再找他的娘子去?
不過這話,瓏月沒敢與母親說。
她知曉這話在外人看來可能是大逆不道,可能是齷齪至極,隻怕如今這般和平相處的模樣都會變了。
她不怕阿母對自己失望,她怕阿母對阿兄生出厭惡來。
瓏月如今明白了許多道理,就像長公主對自己一般,原先對她也可好了,可知曉她與阿兄間的事後,說生氣就生氣了......
她與阿兄是在胡鬧麽?
當然不是的,瓏月一門心思認真的對待這份感情,雖然連阿兄也嗬斥過自己胡鬧,阿兄每次被她偷親了明明眼裏都是笑,還偏偏裝成生氣的模樣罵她......
瓏月光是想想,就覺得六神無主又惴惴不安。
她覺得自己的這份心意沒有錯,可難道要一直瞞著阿娘嗎?什麽時候才能叫阿娘接受?
瓏月與父母兄長嫂子用膳的功夫,也沒將這件事忘卻,一頓早飯吃的她難以下咽。
天氣越來越寒,她已經穿上了李氏給她新作的襖裙。
屋子裏燃燒著紅蘿炭,暖融融的叫瓏月吃完飯就不自覺地打起了瞌睡。
兄嫂用膳後就走了,瓏月不想對著不肯走的常岱,就跑去李氏的內室榻上躺著休息,隱約聽著母親與父親在外室裏說著話。
似乎是商談起她嫁妝的事。
“菡萏也十六了,你看看可有什麽合適的門生,朝堂上那些品行好的後生.......早日給她留意著。”
李氏麵上溫溫柔柔,說話聲音也溫婉清和,叫人聽著心裏都能舒坦幾分,與瓏月離開常府的那些時日判若兩人。
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位端莊高貴的尚書夫人,與常岱維持著表麵和諧的夫妻。
就連常岱也怔了,過了他去官署的時辰,他也沒有說什麽,隻頷首應下。
“倒是有好門生,自她一回來我便替她留意著,隻是.......”常岱語氣中的微微停頓,與他同為夫妻二十餘載的李氏自然明白其意。
女兒少時走丟過,這在上京早已不是傳聞,世家皆知。
女兒的容貌無需多提,奈何唯一欠在過往上。
雖有個郡主的名頭,可世家大族間豈會看重這等虛名?
出身名門為其一,這其二便要身家清白,連遭遇退婚的大家娘子都難再覓良人,更何況是她苦命的女兒......
且世家更看重的是德言容工,更是賢惠柔順,是要娶一位日後能幫襯夫君撐起門楣的女子。
而這些,縱是溺愛女兒的李氏,也知曉自己的女兒做不到。
將自己的寶貝女兒下嫁寒門子弟?
李氏眼光並不高傲,也並非輕視寒門,可到底本身便是出身權閥世家,以世家為榮的,更是知曉世家為了打壓寒門子弟耗費多少心血,寒門想出人頭地難於登天——
她如何願意自己女兒下嫁。日後的外孫們前程艱難......
“你尋好人選,我抽空去筵席間打探消息。還有你女兒的嫁妝,這些年你沒養過她,都是燕王府養的,如今你這個做父親若是有良心,便該都依著嫡長女出嫁的份例,萬萬不能委屈了她,別再叫孩子寒了心......”
常岱輕歎一聲,側眸望了李氏一眼,聽聞她話語中隻字不提自己,似乎明白了李氏的決絕。
他麵上不顯,隻低聲道:“嫁妝之事我早已備好無需你多提,隻是她還小,又是才尋回,便留府邸養幾年再說。若是....也不是不能退而求其次,尋個贅婿,日後百年後還能歸於祖墳。”
不料李氏一聽這話竟是無端的厭惡起來,她難掩厭煩的皺眉:“且不說老太太同意與否,便是這常府的祖墳,活著都這般重的規矩,死了隻怕也不輕快。我的菡萏在這府邸裏是待不慣的,你暫且先尋著,若是尋不到我書信去我母家族中,看看可有合適的子弟。”
常岱便隻能應:“前朝那些年輕的後生,我會慢慢留意的,一切......你放心便是。”
李氏聞言,便不再想看他,隻又叮囑幾句讓他留意人選,便想叫他走。
卻聽女兒奶聲奶氣的喚自己。
“阿娘?”
瓏月連忙繞過花壁自內室跑出來,麵上帶著困惑,“你們是在談給我找夫婿的事兒?”
這般直白發問,叫李氏有些窘迫不知如何回答,常岱略沉著臉:“此事不是你該過問之事。”
瓏月絲毫不退讓,“既然是給我選夫婿,我自然能過問。”
瓏月毫不害怕的直視著常岱:“我不要你給我選。”
李氏約莫不想女兒的童言無忌惹了古板的常岱,便打趣道:“菡萏怎生還紅了臉?你莫不是有心上人了不成?”
瓏月聽母親這般問,依著她的性子自然不想否認,可奈何總歸是心虛無比的。
她紅著耳朵悄悄搖頭,心虛起來:“才沒有心虛呐,”
“但是不要阿爹阿娘給我找,我要自己給我自己找。”
果不其然,常岱又訓她:“胡鬧,哪有姑娘家自己給自己找的?你又知曉要如何挑?”
各派勢力錯綜複雜朝廷衰微的節骨眼神,挑郎婿不能挑最出挑的,要挑今時不顯,日後能封侯拜相的好苗子。
就連李氏也頭一回不讚同瓏月的胡鬧。
“年輕的姑娘總喜好俊俏的郎君,被一兩句甜言蜜語哄騙了去。其實這等婚姻之事總要上了年紀才懂得,才懂得如何辨人。相貌都是身外之物,要看人品才學,更要仔細父母雙堂家中的規矩。菡萏還太小,隻怕還才不會挑.......”
瓏月板著小臉,鄭重其辭:“我會挑!”
“我會挑一個天底下舉世無雙的夫君。”
“他既要生的最俊朗,人品才學也要最最好,還要眼中隻有我,心裏隻有我,永遠隻有我,沒有跟別的姑娘親過嘴。”
瓏月這句話剛落,就見常岱氣的通紅的一張臉,一副要起身來教訓她的模樣。
“胡言亂語,究竟還有沒有規矩?!”
瓏月連忙跑去李氏身後,仍繼續說:“不僅是嘴,還有手,敢跟別人姑娘牽過手的,哪怕是天仙我也嫌棄啊,髒!”
.......
郗珣此時正在壽安宮中看望太後。
太後一場風寒過後身子便總是時好時壞,月餘功夫才去了風寒。
可以往健朗的身子骨此後卻差了許多,時病時好,湯藥總不能離身,連太醫看過都連連搖頭,話裏話外皆道是太後上了年紀,如今隻能靜養慢慢熬著。
兒孫媳婦兒日日前來伺候問安也沒能問好這位老人。
小姑娘的那番胡言亂語,沒多大一會兒,便有人將話原封不動的傳來了郗珣耳裏。
郗珣聽聞眼中氤氳上笑意。
太後也是見郗珣這個外孫來,才起了些精神,正與他隔著帳幔老生常談那些話,全程這個外孫麵色溫潤的聽著,卻也不見他能答複自己一句。
瓏月與李氏重歸於好,連原先心結也打開了許多。
她重新搬回李氏的小院裏住著。
郗珣便隻能再次送小孩兒過去,隻是這回卻裏外加派了人手,秘密安插去了常府之中。
下毒之事還在眼前,常府一個未出閣的姑娘都有這等心思,郗珣對著常府其他人自然都警惕起來。
沒幾日,正在李氏房中用早膳的瓏月便得到一個於她來說再好不過的好消息。
謝玄之升遷入京。
謝玄之是瓏月的姐夫,他入京,便也意味著郗愫同她的小外甥終於要入京了。
這事兒,瓏月可是盼了許多年的。
瓏月盤腿坐在羅漢榻上翻著信,糖豆兒則是絲毫看不出那日病懨懨模樣,精氣十足的立在她的肩膀上玩瓏月的頭發。
今日便是連常岱與常禎也來一同用早膳。
隻不過氣氛總有幾分冷漠,李氏與常岱彼此間一句話也沒有。
瓏月才不管旁人如何,氣氛怎樣,她歡喜給李氏看她的信:“我阿姐信裏說,我的外甥會說話了,他會喊我了。”
“你說他是不是神童呢?那般小就會說話?”
瓏月已經充分發揮炫外甥狂魔,她眼珠子一轉,故作深沉的開始胡說八道:“上回我見到那誰誰誰家的孩子,六七歲了都說不清楚話,可我外甥才兩歲就會說話了,由此可見啊我外甥比他聰明的多。”
李氏與李鸞見此都不由得好笑起來。
李氏聽著瓏月這幾日時常談起以往的事,心生幾分欣慰。
菡萏最先回府時,雖與她這個當娘的親熱,卻也總隔著些,許多話都不同她提起,尤其是問起她以前生活時,菡萏總是不肯說。
而如今這幾日,菡萏倒是沒有隱藏,時常自己便說了起來。
瓏月回憶起以往,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意:“我小的時候住在朔州的王府裏,我就住在阿兄院子裏,阿兄住正院我住後罩房,與阿娘這邊一般模樣呢!不過阿兄的院子可大了,裏頭有一個池子養著許多蓮花,還種著許多竹子,我跟錦思拂冬幾個每年都回去釣魚拔竹筍,我最愛吃筍了,朔北的筍與這裏的不同,沒有苦澀味,可好吃了.......阿姊就住在另一個院子裏,阿兄出去了我就去找她玩兒,她對我可好了,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我,還有我二哥,比我還喜歡哭......”
瓏月話一敞開說,上幾日幾夜都說不完。
李氏見此不由得柔和了眉眼,她上回還是頭一次見到燕王,也就是小姑娘口中的阿兄。
以往常府是皇帝肱骨大臣,與這等權臣府邸自然隻能遠遠觀望,可如今兩府因為菡萏,自然而然的就走近了幾分。
李氏原以為的燕王,是一個五大三粗,留著胡子的武將模樣,不想那日所見,驚鴻一瞥竟叫李氏也不由得驚為天人。
是以如今對菡萏口中時常出現的阿兄生了許多好感來。
李氏見到瓏月願意敞開心扉,便溫聲問起:“聽說是燕王殿下親自將菡萏帶回朔州王府的?”
瓏月點頭,她笑道:“我問我阿兄,見到我的時候是什麽模樣?他說他遠遠見到一個竣黑的小孩兒,一把手攥著他的衣袖,他雪白的袖口上全都黑了,當時他心裏可煩我了,道:‘這是誰家的髒猴子?’哈哈啊,氣死我了竟然說我是髒猴子?!怪不得我小時候不聽話他總嚇唬我說要把我丟掉呢,不過我才不信,他不會打人也不會罵人隻會嚇唬人的。”
瓏月說這話時,沒有半點擔憂亦或是什麽後怕,仿佛就真的是與母親嫂嫂話家常一般。
談起那段父母缺失的童年時,她也不會像其他人一般痛哭流涕,甚至埋怨不止。
瓏月年輕明豔的麵上,是對那段記憶深處的坦蕩與好奇。
那雙清澈的桃花眸中閃爍著亮光,氤氳著初晨春水般的笑意。
李氏一時忍不住將她攬入懷裏,嘴裏默念著菩薩保佑,“我的兒有福運啊,更是王爺心善,救了我們一家.......”
李氏也難免好奇,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是怎麽養孩子的?
原本她隻以為是王府的夫人們養育瓏月長大的,不想竟是燕王.......
瓏月卻不以為意,阿兄說什麽不聽話就將她丟掉,自然隻是嚇唬她的罷了。
她知曉阿兄如何也不會丟下自己。
自己這般可愛聰明的妹妹,還是和他偷偷親了嘴的小娘子呢。
他要是丟下了自己,他可去哪兒再找他的娘子去?
不過這話,瓏月沒敢與母親說。
她知曉這話在外人看來可能是大逆不道,可能是齷齪至極,隻怕如今這般和平相處的模樣都會變了。
她不怕阿母對自己失望,她怕阿母對阿兄生出厭惡來。
瓏月如今明白了許多道理,就像長公主對自己一般,原先對她也可好了,可知曉她與阿兄間的事後,說生氣就生氣了......
她與阿兄是在胡鬧麽?
當然不是的,瓏月一門心思認真的對待這份感情,雖然連阿兄也嗬斥過自己胡鬧,阿兄每次被她偷親了明明眼裏都是笑,還偏偏裝成生氣的模樣罵她......
瓏月光是想想,就覺得六神無主又惴惴不安。
她覺得自己的這份心意沒有錯,可難道要一直瞞著阿娘嗎?什麽時候才能叫阿娘接受?
瓏月與父母兄長嫂子用膳的功夫,也沒將這件事忘卻,一頓早飯吃的她難以下咽。
天氣越來越寒,她已經穿上了李氏給她新作的襖裙。
屋子裏燃燒著紅蘿炭,暖融融的叫瓏月吃完飯就不自覺地打起了瞌睡。
兄嫂用膳後就走了,瓏月不想對著不肯走的常岱,就跑去李氏的內室榻上躺著休息,隱約聽著母親與父親在外室裏說著話。
似乎是商談起她嫁妝的事。
“菡萏也十六了,你看看可有什麽合適的門生,朝堂上那些品行好的後生.......早日給她留意著。”
李氏麵上溫溫柔柔,說話聲音也溫婉清和,叫人聽著心裏都能舒坦幾分,與瓏月離開常府的那些時日判若兩人。
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位端莊高貴的尚書夫人,與常岱維持著表麵和諧的夫妻。
就連常岱也怔了,過了他去官署的時辰,他也沒有說什麽,隻頷首應下。
“倒是有好門生,自她一回來我便替她留意著,隻是.......”常岱語氣中的微微停頓,與他同為夫妻二十餘載的李氏自然明白其意。
女兒少時走丟過,這在上京早已不是傳聞,世家皆知。
女兒的容貌無需多提,奈何唯一欠在過往上。
雖有個郡主的名頭,可世家大族間豈會看重這等虛名?
出身名門為其一,這其二便要身家清白,連遭遇退婚的大家娘子都難再覓良人,更何況是她苦命的女兒......
且世家更看重的是德言容工,更是賢惠柔順,是要娶一位日後能幫襯夫君撐起門楣的女子。
而這些,縱是溺愛女兒的李氏,也知曉自己的女兒做不到。
將自己的寶貝女兒下嫁寒門子弟?
李氏眼光並不高傲,也並非輕視寒門,可到底本身便是出身權閥世家,以世家為榮的,更是知曉世家為了打壓寒門子弟耗費多少心血,寒門想出人頭地難於登天——
她如何願意自己女兒下嫁。日後的外孫們前程艱難......
“你尋好人選,我抽空去筵席間打探消息。還有你女兒的嫁妝,這些年你沒養過她,都是燕王府養的,如今你這個做父親若是有良心,便該都依著嫡長女出嫁的份例,萬萬不能委屈了她,別再叫孩子寒了心......”
常岱輕歎一聲,側眸望了李氏一眼,聽聞她話語中隻字不提自己,似乎明白了李氏的決絕。
他麵上不顯,隻低聲道:“嫁妝之事我早已備好無需你多提,隻是她還小,又是才尋回,便留府邸養幾年再說。若是....也不是不能退而求其次,尋個贅婿,日後百年後還能歸於祖墳。”
不料李氏一聽這話竟是無端的厭惡起來,她難掩厭煩的皺眉:“且不說老太太同意與否,便是這常府的祖墳,活著都這般重的規矩,死了隻怕也不輕快。我的菡萏在這府邸裏是待不慣的,你暫且先尋著,若是尋不到我書信去我母家族中,看看可有合適的子弟。”
常岱便隻能應:“前朝那些年輕的後生,我會慢慢留意的,一切......你放心便是。”
李氏聞言,便不再想看他,隻又叮囑幾句讓他留意人選,便想叫他走。
卻聽女兒奶聲奶氣的喚自己。
“阿娘?”
瓏月連忙繞過花壁自內室跑出來,麵上帶著困惑,“你們是在談給我找夫婿的事兒?”
這般直白發問,叫李氏有些窘迫不知如何回答,常岱略沉著臉:“此事不是你該過問之事。”
瓏月絲毫不退讓,“既然是給我選夫婿,我自然能過問。”
瓏月毫不害怕的直視著常岱:“我不要你給我選。”
李氏約莫不想女兒的童言無忌惹了古板的常岱,便打趣道:“菡萏怎生還紅了臉?你莫不是有心上人了不成?”
瓏月聽母親這般問,依著她的性子自然不想否認,可奈何總歸是心虛無比的。
她紅著耳朵悄悄搖頭,心虛起來:“才沒有心虛呐,”
“但是不要阿爹阿娘給我找,我要自己給我自己找。”
果不其然,常岱又訓她:“胡鬧,哪有姑娘家自己給自己找的?你又知曉要如何挑?”
各派勢力錯綜複雜朝廷衰微的節骨眼神,挑郎婿不能挑最出挑的,要挑今時不顯,日後能封侯拜相的好苗子。
就連李氏也頭一回不讚同瓏月的胡鬧。
“年輕的姑娘總喜好俊俏的郎君,被一兩句甜言蜜語哄騙了去。其實這等婚姻之事總要上了年紀才懂得,才懂得如何辨人。相貌都是身外之物,要看人品才學,更要仔細父母雙堂家中的規矩。菡萏還太小,隻怕還才不會挑.......”
瓏月板著小臉,鄭重其辭:“我會挑!”
“我會挑一個天底下舉世無雙的夫君。”
“他既要生的最俊朗,人品才學也要最最好,還要眼中隻有我,心裏隻有我,永遠隻有我,沒有跟別的姑娘親過嘴。”
瓏月這句話剛落,就見常岱氣的通紅的一張臉,一副要起身來教訓她的模樣。
“胡言亂語,究竟還有沒有規矩?!”
瓏月連忙跑去李氏身後,仍繼續說:“不僅是嘴,還有手,敢跟別人姑娘牽過手的,哪怕是天仙我也嫌棄啊,髒!”
.......
郗珣此時正在壽安宮中看望太後。
太後一場風寒過後身子便總是時好時壞,月餘功夫才去了風寒。
可以往健朗的身子骨此後卻差了許多,時病時好,湯藥總不能離身,連太醫看過都連連搖頭,話裏話外皆道是太後上了年紀,如今隻能靜養慢慢熬著。
兒孫媳婦兒日日前來伺候問安也沒能問好這位老人。
小姑娘的那番胡言亂語,沒多大一會兒,便有人將話原封不動的傳來了郗珣耳裏。
郗珣聽聞眼中氤氳上笑意。
太後也是見郗珣這個外孫來,才起了些精神,正與他隔著帳幔老生常談那些話,全程這個外孫麵色溫潤的聽著,卻也不見他能答複自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