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思衡趕緊搖頭:“別,我對狩獵有點不愉快的回憶,還是在這處咱們一家人聊聊天說說話,多溫馨愜意……等等,阿慈呢?”
轉眼間,卓家的帷廬裏就剩下他們兄妹二人。
“八成是去找虞家妹妹玩了。”慧衡笑道,“算了,他們年輕愛動的,怎麽會願意同咱們坐在此處,不過哥哥,你不去找雲小姐見上一麵麽?”
“這裏人多眼雜,還是算了。”卓思衡似乎真的認真思考後才給出答案。
慧衡暗自想了想,隻一笑帶過不再言語,舉起茶盞道:“那……就隻好由我這個懶怠的妹妹陪哥哥以茶代酒共賞半夏風光了。”
卓思衡笑道:“果然還是阿慧最貼心。”說罷也將盞中茶一飲而盡。
風吹起帷幕,遠處可見高台之上,皇帝早已就座其間。
然而今日,坐在他身側的不是皇後也不是羅貴妃,而是宣儀長公主。
看來自己所期盼的事今日就會有結果了。
卓慧衡順著哥哥的目光也看見了高台之上微妙的座次變化,她沉吟後幽幽歎道:“哥哥,我不擔心長公主,她是必然會應允的,畢竟此事她所受益無出其右……我想這也是長公主一直以來的夙願。但……官家真的會應允麽?此事若有人拿什麽外戚黨錮那些事來大做文章,怕又是一起風波惡……”
“能不能成此時已不在你我,而在長公主了。”卓思衡低聲道,“權力會驅使人去竭盡全力爭取。像長公主這般地位,一旦有染指更高更大權力的可能,是斷然不會輕言放棄的。當年鎮定二公主不也是如此麽?可惜她們之後難有人繼,今日,或許真正的二位公主政理德念的繼任者才方出現。”
卓慧衡望著哥哥仿佛參透一切的神情,問出了壓抑已久的那個問題:“那哥哥你呢?你……會為權力做到哪一步呢?”
她靜靜等著回答,最後卻隻等來一句比帷幕還輕飄的四字話語:
“我不知道。”
……
“咱們去哪?”卓悉衡看著楊令顯和楊令儀帶他騎行越來越遠,於是問道。
“當然是去林子裏射鹿了!”楊令顯自馬鞍上解下弓箭扔給卓悉衡笑道,“咱們家的蜜汁鹿脯可是最好吃的,今日咱家也帶了廚子來,咱們獵一隻回去,進上的那些剩下的就一起吃!”
“四哥,你是不是窩在太學都忘了怎麽騎馬啦?這樣慢!”楊令儀已打馬跑遠,在林邊的橋上招呼道。
卓悉衡在家中行四,楊卓兩家關係走得近,故而彼此之間要麽直呼姓名,要麽親昵些就叫排行輩數,他叫楊令儀一句四妹,楊令儀稱呼他一句四哥,兩人已是自許久以前便習以為常。
楊令顯和卓悉衡對視一眼,俱是含笑,二人也催馬追趕,三人如電逐風,穿過林地,徑直衝入林中。
除去他們,也有幾家少年攜仆令從好大架勢往林苑裏去,楊令顯怕被人搶了先,就摧著馬朝深處去,眼見身後之人越來越少,他才放下心慢催坐騎,搭弓在手,與卓悉衡和楊令儀一道慢行林間。
三人屏息凝神之際,剛巧見一斑鹿自右側躥出,楊令顯眼疾手快射出一箭,卻被靈巧小鹿閃避而過,眼看它正要溜走之際,卓悉衡的箭應弦而發,不偏不倚正中鹿頸。楊令儀正要叫好,卻幾乎同時有另一支羽箭破空而來,眨眼間隻在卓悉衡的箭命中須臾瞬間同時射中鹿肩。
“還有人和咱們搶獵物不成?”楊令顯扯住馬韁四顧,仿佛隨時要下去和人拚命的架勢,“是誰!出來!”
卓悉衡倒是很冷靜得跳下馬並拴在附近樹上,去檢查已斃命的鹿,但見自己的箭沒入一半幾乎隻留後杆與尾羽,另一個箭則隻有箭簇中入鹿肩。
這支後來的箭有著光滑且堅韌的樺木杆,桐油潔亮,尾紮隼羽,在前端刻有一個行小字,卓悉衡看清後猛地愣在當場。
不會這麽巧吧?
此時馬蹄聲漸近,原本影影綽綽的人如今穿過密林清晰不少,隻見一對朱色獵裝的青年男女領隊在前,其後幾位禁軍打扮的軍士緊隨。
楊令顯一看到來人,立刻翻身下馬,沒了剛才要幹架的莽撞勁兒,規規矩矩行禮道:“參見太子殿下。”
楊令儀是第一次見太子,也跟著哥哥不敢多看,卓悉衡倒不是第一次……可是上次那一見還是幾年前的大相國寺,眼下重逢,太子和身後的同樣穿著以皇室貴胄朱色服飾的少女他卻從未見過。
“不必多禮。”太子也跳下馬來扶起楊令顯,可他看到卓悉衡後,立刻本能得退後一步,方才的溫文爾雅禮賢下士的儀態也不見了。
楊令儀好奇暗道,怎麽太子見了我四哥好像見了鬼一樣?
卓悉衡這次總算明白太子看見自己的反應是何緣故。他們家早就被大哥提醒過與任何當今皇帝直接的親屬都要保證除公事外少私交的距離,尤其是太子,更要慎之又慎。並不是他們家要以先前為戒聞風而動,而是眼下太子的身份與救過太子的大哥之間過於尷尬,少些往來對自家和太子都更多好處。
於是卓悉衡略理了理裝束再拜太子,卻始終站在亡鹿之側,沒有朝前走半步。
太子劉煦意識到自己反應太大,對比卓悉衡的冷靜自持,他頓時自慚形穢,心道不愧是卓侍詔教養的親弟弟,一舉一行都有家門風範,自己與之相比實在是不值一顧。
此時劉婉也瞧見卓悉衡,她隱約覺得此人有些麵善,但又想不起來,行至兄長身邊想探問,但又見到兄長神色不大對,她未免場麵窘迫,率先言道:“此鹿是你們先射中的,我同太子哥哥便不奪人彩頭了,哥哥,獵物還多的是,咱們去別的地方轉轉。”
劉婉通身天家公主的氣派與姿儀,卻毫無驕橫無理,聲音也輕妙和緩,她人如其名清揚婉兮,楊令儀見她風姿不凡,又稱“太子哥哥”,便知道她乃是當今青山公主,又回憶起之前自己代哥哥去私下為卓悉衡傳話之事。
大嫂也曾提醒過他家的兄妹幾人,不要隨意與聖上的幾位子女過多接近,隻是當初之事為幫卓家,也顧不得許多,楊令儀聽著公主開口,感激她給雙方都找了個好順路。
眼下相遇與其說驚喜不如說尷尬,太子聽了妹妹的話趕快接道:“是了,我的箭也未射到要害,獵物該是誰的便是誰的,咱們走。”
偏偏這個時候,愣頭青楊令顯開口叫住了太子和公主:“太子殿下!你們要是空手回去是不是也不太好?不然這鹿……咱們就見者有份一分為二?”
卓悉衡很是不知道該說自己這個直心腸的朋友什麽話好,但一想若不是摯交實心實意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己當初哪裏得到那樣機要的消息?
他也不好再沉默,主動說道:“不敢與太子爭鋒,請太子分鹿。”
太子不是愛炫耀爭強的個性,聽了這話他隻會誠實得感覺困擾,但眼下如果自己真一走了之,好像顯得像是落荒而逃,況且還有父皇為保護他二人安全親點的禁軍跟從,也不是私下自行,傳出去也是難聽。
他迫使自己冷靜下來稍加思索,很快想出個解決的辦法來:“我既射中鹿肩,那便隻割此處好了。”
聽得此話,太子身後戴甲侍衛中走出一人,上前去使貼身環首佩刀將鹿肩兩刀斬下,用準備好的油布裹住,獻至太子麵前。
而太子接過鹿肩肉卻並未掛佩馬鞍處,他捧著鹿肩走到楊令顯麵前道:“這肉你們先代我保管。”
楊令顯一臉茫然接過鹿肩肉,回頭看了看卓悉衡,又看了看自己的妹妹,猶豫道:“這……”
“隻是代為保管烹調,待到進上時一並為父皇獻上,也是可表的心意。我不通烹調,卻知道鹿肩是鹿身上最佳的美味,你們既選鹿獵,便是有把握調製出美味佳肴來,我不過是經過路過不想空手而還隨意一射罷了。美味當獻於父皇,我怎麽敢擅自割走享用?”
太子說這話時有雍容大雅之感,個性直率如楊家兩兄妹當場信服,直道鮮明。卓悉衡卻覺得震驚。
素來隻聽說太子庸懦軟弱,且遇事沉默寡言不知變通,可麵前的少年人卻從容自若,既能周全臣子的收獲和麵子,又替自己以孝義理為先,樹好安全的庇護。
這和他聽說的太子完全不同。
太子……當真是那個為人所熟知的太子麽?
還是吳下阿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卓悉衡一時難以分辨。
而此時太子已然帶著妹妹青山公主劉婉上馬,與三人作別,輕騎離去。
第137章
“哥哥,咱們真的要空著手回去麽?”
沿林中道路並肩慢馬而步,青山公主劉婉憂心忡忡問道。她的哥哥,當朝太子劉煦已經一言不發一箭未射許久了。
“這個時候,大概像樣的獵物都沒了,此地林苑又小,不比太蒼原,咱們轉了一圈沒有收獲,那就隻能空手而還了。”劉煦無奈笑笑。
“母後當然不會苛責咱們,但父皇如果挑你的不是可如何是好?”劉婉眼珠一轉,先警惕得看看身後十幾步遠的殿前司禁軍,確認這個距離他們聽不見再悄聲道,“不如一會兒我假裝墜馬,你就說急著送我回去,所以耽誤了追獵,這樣父皇就不會怪你了!說不定還會嘉獎你呢!”
“胡鬧!”太子雖說是斥責妹妹,但他的語氣根本和原意沒有任何關係,“卓侍詔要咱們兄妹珍重自身,你這就忘了?你這墜下去如果真的傷到,我如何向母後交待?你老老實實坐好!”
劉婉無奈歎氣,隻道:“是是是太子殿下,遵命。”
看妹妹略顯沮喪的樣子,劉煦忙出言安慰道:“其實空手回去也沒什麽不好。母後不是和咱們說這次水龍法會不要顧著出風頭,這滿朝文武和親貴功勳全都伴駕而來,咱們要是太出挑,顯得未免有點刻意賣弄,做好自己本分也就夠了。”
“母後的話確實沒錯,可咱們是連本分都沒做成呀……”劉婉忿忿道,“哥哥你沒看二弟出發前耀武揚威的樣子,還說大聲說要獵熊給父皇享用,生怕別人聽不清似的……我看這次法會的風頭都讓給他好了,就算不讓,他也都搶了去。”
“你和弟弟計較什麽,再說二弟從來都是這個樣子,他個性肆意隨性,父皇也誇獎他不拘謹夠灑脫有古豪士風範,咱們又去爭這個做什麽呢?”太子說話和做事總有種細嚼慢咽的舒緩勁兒,勸人更是如此,“好了,我們沿途看看是否有小的獵物,最好……還是別空手回去吧。”
劉婉也不再負氣,重新振作道:“好!實在不行,咱們去河裏摸魚好了!”
“那倒也不必如此吧……”劉煦實在不想再泡進水裏,想到當年秋狩的變故,他就覺得渾身發冷。
此時,青山公主已經打馬衝了出去,叫他趕緊跟上,二人又重新開始尋覓獵物。
……
卓思衡狠狠得打了個噴嚏。
“哪有人六七月打噴嚏的?你是不是這幾天在國子監沒日沒夜累找了?”佟師沛停下腳步問道。
卓思衡搖搖頭,說道:“這幾日事情少得很。大概是水邊清涼些,不比方才咱們帳子裏。”
佟師沛一家在卓思衡和卓慧衡正聊天時前來拜訪,趙蘭萱正要同自己的好姐妹說些體己話,於是兩個男人就被趕去河灘上漫無目的散步了。
“我想也是,眼下不管是太學還是吏學,國子監各項各事都已井然有序,聽說禦史台和巡檢司前幾日將第一次學政考課的歸齊折子交到了中書省,官家是否有閱我尚且不知,然而你看這幾天裏風平浪靜,中書省半點消息也沒有,可見事情一切順利。你也沒什麽好再擔心的,今日不如好好輕鬆輕鬆。當然,如果沒被傳召的話。”佟師沛生怕卓思衡提醒自己來掃興,趕忙給自己的話加個特定適用範圍。
卓思衡搖頭笑道:“你在中京府管些遠郊近縣的瑣碎事,怎麽這些機要都知道得這麽清楚?我事情再忙,也沒你這位置多煩操心,你啊,不必替我去打聽,先做好自己的事,也好讓佟伯父放心。”
“他過了這個冬天後精神好得很,我女兒才多大?他就想教孩子讀書了,天天捧著本千家詩抱著孩子讀來讀去的,美其名曰先熏陶一二,我看他眼下是半點也不擔心我,隻想含飴弄孫。”自從佟鐸身體好轉,佟師沛的心情也轉好許多,有了女兒的他好像還是當年那個閑逸少年,說話透著與生俱來的鬆弛輕快感,“對了,他吏部那些故交隔三差五來想找他訴苦,我爹拿身體差當幌子全都拒之門外去了,你記得對外別說他大好的事。”
“這我知道。怎麽那些人還去找他?吏部的事情還沒完?”卓思衡奇道。
佟師沛詭秘一笑,湊近卓思衡低聲道:“你是不知道如今吏部鬧成什麽樣子了。自打上次我中京府治下桃蘭縣的知縣將吏部借中察考課苛待地方官吏的事麵陳聖上後,好些衙門的官吏都去告禦狀,甚至連渾天監察院的官吏都有聯名上折子的。”
卓思衡知道前麵,但不知道後麵,為求避嫌,他一直努力讓自己在風波後離吏部遠一點,一個是確實不該牽扯,畢竟窮寇莫追,以免過猶不及引起皇帝猜忌,一麵是他答應過沈相不去落井下石,那瓜田李下的事他自然要少沾惹。可事情怎麽會鬧到渾天監察去?那不是替皇家觀星和天氣預報的地方麽?
他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個中緣由。
“吏部急著做出中察的成績來證明自己沒有隨意弄權,所以各處吹毛求疵,他們不敢挑揀京畿要務衙門來處置,便去找那些沒權沒錢清水衙門的麻煩來給自己充場子找麵子……”
佟師沛道:“可不是,渾天監察院是倒了黴,咱們官家不比先帝,除了節慶祭祀和駕行這類慣例的事,幾乎不召見渾天監察院,也不是那樣看重星宿之事,這才讓吏部覺得人家是好拿捏的,弄得渾天監察院一共上上下下才七個人,竟有六個考課不過,你說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這確實是有點欺人太甚。
“但縱然官家不召見,可渾天監察院卻有職權能直抵天聽,他們官祿雖微,按照祖製可以直行上奏聖上報請天象異動。”卓思衡覺得這屆吏部真的不行,鄭鏡堂一走,立刻就不成樣子,連點盤算都沒有。
“所以呀,前幾日中察剛結束,渾天監察院就以天象為名上奏啦!”佟師沛意味深長眨眨眼,“說是月接連犯畢大、牛宿和建星,揭示了國之憂患乃是臣子相謀的下犯上之相,還說,熒惑逆行入太微,國將不安,太白見晝,有強臣惑主。”
卓思衡雖然大概猜到渾天監察院的說辭,但真正聽完還是震撼了:“不過幾日當中能有這麽多如此複雜的星象?”他對天象星宿這套是完全不通的。
“這你就不懂了,人家渾天監察院說了,這是自中察開始以來陸續出現的星象呢,他們起初覺得不過一個,沒什麽必要小題大做,可到中察結束,誰知已積累這樣多喪亂之相,他們是‘微末官吏’無有‘擅專之能’,所以就很是‘惶恐不安’地稟告聖上,請求聖斷。”佟師沛用自己陰陽怪氣的語調去轉述渾天監察院陰陽怪氣的上書,別有一番風味。
卓思衡差點樂出聲來,隻是往來偶有行人,還多是他認識的,總得見麵打個招呼,實在不敢太誇張的表情,可他心中是真的好久沒這麽歡樂了。
真是惡人自有強人磨。
“那吏部怎麽說的?”
“說他們挾私報複,以星宿之說讒妄朝政。”佟師沛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可這個表奏上完,立即蹦出好些江南府和寧興府的地方小官聯名請奏說此次考課苛而濫癰,所以說吏部說的讒妄立刻就不攻自破了。”
就像堤壩被鑿刻開一道縫隙,多年來鄭鏡堂坐鎮吏部以此挾製各方的積弊狂湧而出一發不可收拾,將裂隙衝成缺口,再想堵上卻是難了。
隻是可惜沈敏堯希望朝局太平的想法終究沒有持續多久。
“沈相想必四方奔走定然很忙碌了。”卓思衡似是歎息般說道。
“你沒說錯,沈相這次還跑去那些中京府報奏吏部失職的地方上,要去看看實情,聖上也準奏了。沈相至今仍未歸來,聽說家裏妻子還病著,哎,其他的我也就不知道了,能幫你的隻有這麽多。”佟師沛說著笑了,“但大哥你贏得是很漂亮的,眼下吏部再不敢找你麻煩,不,是整個官場都沒人敢觸你一點黴頭。”
卓思衡正想開口問那是不是自己這個卓閻王的管轄範圍又大了不少,忽聽一陣喧囂刺耳漸漸逼近,好像狹小居所湧進數十隻雀鳥一般吵鬧。
佟師沛也同他一起朝聲音來的前方看去,隻見一群子弟擁簇同走,他們當中最顯眼的便是一位身著華貴朱衣的十七八歲少年。
卓思衡二人沿著河道散步已行至行營外沿,此地沒有那麽寬闊,隻能看見帝駕所在高台的一個尖角。雲集周圍岸邊多是勞作采集的侍女和一些攜家人友人漫步至此的官勳,或是三兩華衣少女架廬鬥草飲茶,消閑時光。
轉眼間,卓家的帷廬裏就剩下他們兄妹二人。
“八成是去找虞家妹妹玩了。”慧衡笑道,“算了,他們年輕愛動的,怎麽會願意同咱們坐在此處,不過哥哥,你不去找雲小姐見上一麵麽?”
“這裏人多眼雜,還是算了。”卓思衡似乎真的認真思考後才給出答案。
慧衡暗自想了想,隻一笑帶過不再言語,舉起茶盞道:“那……就隻好由我這個懶怠的妹妹陪哥哥以茶代酒共賞半夏風光了。”
卓思衡笑道:“果然還是阿慧最貼心。”說罷也將盞中茶一飲而盡。
風吹起帷幕,遠處可見高台之上,皇帝早已就座其間。
然而今日,坐在他身側的不是皇後也不是羅貴妃,而是宣儀長公主。
看來自己所期盼的事今日就會有結果了。
卓慧衡順著哥哥的目光也看見了高台之上微妙的座次變化,她沉吟後幽幽歎道:“哥哥,我不擔心長公主,她是必然會應允的,畢竟此事她所受益無出其右……我想這也是長公主一直以來的夙願。但……官家真的會應允麽?此事若有人拿什麽外戚黨錮那些事來大做文章,怕又是一起風波惡……”
“能不能成此時已不在你我,而在長公主了。”卓思衡低聲道,“權力會驅使人去竭盡全力爭取。像長公主這般地位,一旦有染指更高更大權力的可能,是斷然不會輕言放棄的。當年鎮定二公主不也是如此麽?可惜她們之後難有人繼,今日,或許真正的二位公主政理德念的繼任者才方出現。”
卓慧衡望著哥哥仿佛參透一切的神情,問出了壓抑已久的那個問題:“那哥哥你呢?你……會為權力做到哪一步呢?”
她靜靜等著回答,最後卻隻等來一句比帷幕還輕飄的四字話語:
“我不知道。”
……
“咱們去哪?”卓悉衡看著楊令顯和楊令儀帶他騎行越來越遠,於是問道。
“當然是去林子裏射鹿了!”楊令顯自馬鞍上解下弓箭扔給卓悉衡笑道,“咱們家的蜜汁鹿脯可是最好吃的,今日咱家也帶了廚子來,咱們獵一隻回去,進上的那些剩下的就一起吃!”
“四哥,你是不是窩在太學都忘了怎麽騎馬啦?這樣慢!”楊令儀已打馬跑遠,在林邊的橋上招呼道。
卓悉衡在家中行四,楊卓兩家關係走得近,故而彼此之間要麽直呼姓名,要麽親昵些就叫排行輩數,他叫楊令儀一句四妹,楊令儀稱呼他一句四哥,兩人已是自許久以前便習以為常。
楊令顯和卓悉衡對視一眼,俱是含笑,二人也催馬追趕,三人如電逐風,穿過林地,徑直衝入林中。
除去他們,也有幾家少年攜仆令從好大架勢往林苑裏去,楊令顯怕被人搶了先,就摧著馬朝深處去,眼見身後之人越來越少,他才放下心慢催坐騎,搭弓在手,與卓悉衡和楊令儀一道慢行林間。
三人屏息凝神之際,剛巧見一斑鹿自右側躥出,楊令顯眼疾手快射出一箭,卻被靈巧小鹿閃避而過,眼看它正要溜走之際,卓悉衡的箭應弦而發,不偏不倚正中鹿頸。楊令儀正要叫好,卻幾乎同時有另一支羽箭破空而來,眨眼間隻在卓悉衡的箭命中須臾瞬間同時射中鹿肩。
“還有人和咱們搶獵物不成?”楊令顯扯住馬韁四顧,仿佛隨時要下去和人拚命的架勢,“是誰!出來!”
卓悉衡倒是很冷靜得跳下馬並拴在附近樹上,去檢查已斃命的鹿,但見自己的箭沒入一半幾乎隻留後杆與尾羽,另一個箭則隻有箭簇中入鹿肩。
這支後來的箭有著光滑且堅韌的樺木杆,桐油潔亮,尾紮隼羽,在前端刻有一個行小字,卓悉衡看清後猛地愣在當場。
不會這麽巧吧?
此時馬蹄聲漸近,原本影影綽綽的人如今穿過密林清晰不少,隻見一對朱色獵裝的青年男女領隊在前,其後幾位禁軍打扮的軍士緊隨。
楊令顯一看到來人,立刻翻身下馬,沒了剛才要幹架的莽撞勁兒,規規矩矩行禮道:“參見太子殿下。”
楊令儀是第一次見太子,也跟著哥哥不敢多看,卓悉衡倒不是第一次……可是上次那一見還是幾年前的大相國寺,眼下重逢,太子和身後的同樣穿著以皇室貴胄朱色服飾的少女他卻從未見過。
“不必多禮。”太子也跳下馬來扶起楊令顯,可他看到卓悉衡後,立刻本能得退後一步,方才的溫文爾雅禮賢下士的儀態也不見了。
楊令儀好奇暗道,怎麽太子見了我四哥好像見了鬼一樣?
卓悉衡這次總算明白太子看見自己的反應是何緣故。他們家早就被大哥提醒過與任何當今皇帝直接的親屬都要保證除公事外少私交的距離,尤其是太子,更要慎之又慎。並不是他們家要以先前為戒聞風而動,而是眼下太子的身份與救過太子的大哥之間過於尷尬,少些往來對自家和太子都更多好處。
於是卓悉衡略理了理裝束再拜太子,卻始終站在亡鹿之側,沒有朝前走半步。
太子劉煦意識到自己反應太大,對比卓悉衡的冷靜自持,他頓時自慚形穢,心道不愧是卓侍詔教養的親弟弟,一舉一行都有家門風範,自己與之相比實在是不值一顧。
此時劉婉也瞧見卓悉衡,她隱約覺得此人有些麵善,但又想不起來,行至兄長身邊想探問,但又見到兄長神色不大對,她未免場麵窘迫,率先言道:“此鹿是你們先射中的,我同太子哥哥便不奪人彩頭了,哥哥,獵物還多的是,咱們去別的地方轉轉。”
劉婉通身天家公主的氣派與姿儀,卻毫無驕橫無理,聲音也輕妙和緩,她人如其名清揚婉兮,楊令儀見她風姿不凡,又稱“太子哥哥”,便知道她乃是當今青山公主,又回憶起之前自己代哥哥去私下為卓悉衡傳話之事。
大嫂也曾提醒過他家的兄妹幾人,不要隨意與聖上的幾位子女過多接近,隻是當初之事為幫卓家,也顧不得許多,楊令儀聽著公主開口,感激她給雙方都找了個好順路。
眼下相遇與其說驚喜不如說尷尬,太子聽了妹妹的話趕快接道:“是了,我的箭也未射到要害,獵物該是誰的便是誰的,咱們走。”
偏偏這個時候,愣頭青楊令顯開口叫住了太子和公主:“太子殿下!你們要是空手回去是不是也不太好?不然這鹿……咱們就見者有份一分為二?”
卓悉衡很是不知道該說自己這個直心腸的朋友什麽話好,但一想若不是摯交實心實意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己當初哪裏得到那樣機要的消息?
他也不好再沉默,主動說道:“不敢與太子爭鋒,請太子分鹿。”
太子不是愛炫耀爭強的個性,聽了這話他隻會誠實得感覺困擾,但眼下如果自己真一走了之,好像顯得像是落荒而逃,況且還有父皇為保護他二人安全親點的禁軍跟從,也不是私下自行,傳出去也是難聽。
他迫使自己冷靜下來稍加思索,很快想出個解決的辦法來:“我既射中鹿肩,那便隻割此處好了。”
聽得此話,太子身後戴甲侍衛中走出一人,上前去使貼身環首佩刀將鹿肩兩刀斬下,用準備好的油布裹住,獻至太子麵前。
而太子接過鹿肩肉卻並未掛佩馬鞍處,他捧著鹿肩走到楊令顯麵前道:“這肉你們先代我保管。”
楊令顯一臉茫然接過鹿肩肉,回頭看了看卓悉衡,又看了看自己的妹妹,猶豫道:“這……”
“隻是代為保管烹調,待到進上時一並為父皇獻上,也是可表的心意。我不通烹調,卻知道鹿肩是鹿身上最佳的美味,你們既選鹿獵,便是有把握調製出美味佳肴來,我不過是經過路過不想空手而還隨意一射罷了。美味當獻於父皇,我怎麽敢擅自割走享用?”
太子說這話時有雍容大雅之感,個性直率如楊家兩兄妹當場信服,直道鮮明。卓悉衡卻覺得震驚。
素來隻聽說太子庸懦軟弱,且遇事沉默寡言不知變通,可麵前的少年人卻從容自若,既能周全臣子的收獲和麵子,又替自己以孝義理為先,樹好安全的庇護。
這和他聽說的太子完全不同。
太子……當真是那個為人所熟知的太子麽?
還是吳下阿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卓悉衡一時難以分辨。
而此時太子已然帶著妹妹青山公主劉婉上馬,與三人作別,輕騎離去。
第137章
“哥哥,咱們真的要空著手回去麽?”
沿林中道路並肩慢馬而步,青山公主劉婉憂心忡忡問道。她的哥哥,當朝太子劉煦已經一言不發一箭未射許久了。
“這個時候,大概像樣的獵物都沒了,此地林苑又小,不比太蒼原,咱們轉了一圈沒有收獲,那就隻能空手而還了。”劉煦無奈笑笑。
“母後當然不會苛責咱們,但父皇如果挑你的不是可如何是好?”劉婉眼珠一轉,先警惕得看看身後十幾步遠的殿前司禁軍,確認這個距離他們聽不見再悄聲道,“不如一會兒我假裝墜馬,你就說急著送我回去,所以耽誤了追獵,這樣父皇就不會怪你了!說不定還會嘉獎你呢!”
“胡鬧!”太子雖說是斥責妹妹,但他的語氣根本和原意沒有任何關係,“卓侍詔要咱們兄妹珍重自身,你這就忘了?你這墜下去如果真的傷到,我如何向母後交待?你老老實實坐好!”
劉婉無奈歎氣,隻道:“是是是太子殿下,遵命。”
看妹妹略顯沮喪的樣子,劉煦忙出言安慰道:“其實空手回去也沒什麽不好。母後不是和咱們說這次水龍法會不要顧著出風頭,這滿朝文武和親貴功勳全都伴駕而來,咱們要是太出挑,顯得未免有點刻意賣弄,做好自己本分也就夠了。”
“母後的話確實沒錯,可咱們是連本分都沒做成呀……”劉婉忿忿道,“哥哥你沒看二弟出發前耀武揚威的樣子,還說大聲說要獵熊給父皇享用,生怕別人聽不清似的……我看這次法會的風頭都讓給他好了,就算不讓,他也都搶了去。”
“你和弟弟計較什麽,再說二弟從來都是這個樣子,他個性肆意隨性,父皇也誇獎他不拘謹夠灑脫有古豪士風範,咱們又去爭這個做什麽呢?”太子說話和做事總有種細嚼慢咽的舒緩勁兒,勸人更是如此,“好了,我們沿途看看是否有小的獵物,最好……還是別空手回去吧。”
劉婉也不再負氣,重新振作道:“好!實在不行,咱們去河裏摸魚好了!”
“那倒也不必如此吧……”劉煦實在不想再泡進水裏,想到當年秋狩的變故,他就覺得渾身發冷。
此時,青山公主已經打馬衝了出去,叫他趕緊跟上,二人又重新開始尋覓獵物。
……
卓思衡狠狠得打了個噴嚏。
“哪有人六七月打噴嚏的?你是不是這幾天在國子監沒日沒夜累找了?”佟師沛停下腳步問道。
卓思衡搖搖頭,說道:“這幾日事情少得很。大概是水邊清涼些,不比方才咱們帳子裏。”
佟師沛一家在卓思衡和卓慧衡正聊天時前來拜訪,趙蘭萱正要同自己的好姐妹說些體己話,於是兩個男人就被趕去河灘上漫無目的散步了。
“我想也是,眼下不管是太學還是吏學,國子監各項各事都已井然有序,聽說禦史台和巡檢司前幾日將第一次學政考課的歸齊折子交到了中書省,官家是否有閱我尚且不知,然而你看這幾天裏風平浪靜,中書省半點消息也沒有,可見事情一切順利。你也沒什麽好再擔心的,今日不如好好輕鬆輕鬆。當然,如果沒被傳召的話。”佟師沛生怕卓思衡提醒自己來掃興,趕忙給自己的話加個特定適用範圍。
卓思衡搖頭笑道:“你在中京府管些遠郊近縣的瑣碎事,怎麽這些機要都知道得這麽清楚?我事情再忙,也沒你這位置多煩操心,你啊,不必替我去打聽,先做好自己的事,也好讓佟伯父放心。”
“他過了這個冬天後精神好得很,我女兒才多大?他就想教孩子讀書了,天天捧著本千家詩抱著孩子讀來讀去的,美其名曰先熏陶一二,我看他眼下是半點也不擔心我,隻想含飴弄孫。”自從佟鐸身體好轉,佟師沛的心情也轉好許多,有了女兒的他好像還是當年那個閑逸少年,說話透著與生俱來的鬆弛輕快感,“對了,他吏部那些故交隔三差五來想找他訴苦,我爹拿身體差當幌子全都拒之門外去了,你記得對外別說他大好的事。”
“這我知道。怎麽那些人還去找他?吏部的事情還沒完?”卓思衡奇道。
佟師沛詭秘一笑,湊近卓思衡低聲道:“你是不知道如今吏部鬧成什麽樣子了。自打上次我中京府治下桃蘭縣的知縣將吏部借中察考課苛待地方官吏的事麵陳聖上後,好些衙門的官吏都去告禦狀,甚至連渾天監察院的官吏都有聯名上折子的。”
卓思衡知道前麵,但不知道後麵,為求避嫌,他一直努力讓自己在風波後離吏部遠一點,一個是確實不該牽扯,畢竟窮寇莫追,以免過猶不及引起皇帝猜忌,一麵是他答應過沈相不去落井下石,那瓜田李下的事他自然要少沾惹。可事情怎麽會鬧到渾天監察去?那不是替皇家觀星和天氣預報的地方麽?
他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個中緣由。
“吏部急著做出中察的成績來證明自己沒有隨意弄權,所以各處吹毛求疵,他們不敢挑揀京畿要務衙門來處置,便去找那些沒權沒錢清水衙門的麻煩來給自己充場子找麵子……”
佟師沛道:“可不是,渾天監察院是倒了黴,咱們官家不比先帝,除了節慶祭祀和駕行這類慣例的事,幾乎不召見渾天監察院,也不是那樣看重星宿之事,這才讓吏部覺得人家是好拿捏的,弄得渾天監察院一共上上下下才七個人,竟有六個考課不過,你說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這確實是有點欺人太甚。
“但縱然官家不召見,可渾天監察院卻有職權能直抵天聽,他們官祿雖微,按照祖製可以直行上奏聖上報請天象異動。”卓思衡覺得這屆吏部真的不行,鄭鏡堂一走,立刻就不成樣子,連點盤算都沒有。
“所以呀,前幾日中察剛結束,渾天監察院就以天象為名上奏啦!”佟師沛意味深長眨眨眼,“說是月接連犯畢大、牛宿和建星,揭示了國之憂患乃是臣子相謀的下犯上之相,還說,熒惑逆行入太微,國將不安,太白見晝,有強臣惑主。”
卓思衡雖然大概猜到渾天監察院的說辭,但真正聽完還是震撼了:“不過幾日當中能有這麽多如此複雜的星象?”他對天象星宿這套是完全不通的。
“這你就不懂了,人家渾天監察院說了,這是自中察開始以來陸續出現的星象呢,他們起初覺得不過一個,沒什麽必要小題大做,可到中察結束,誰知已積累這樣多喪亂之相,他們是‘微末官吏’無有‘擅專之能’,所以就很是‘惶恐不安’地稟告聖上,請求聖斷。”佟師沛用自己陰陽怪氣的語調去轉述渾天監察院陰陽怪氣的上書,別有一番風味。
卓思衡差點樂出聲來,隻是往來偶有行人,還多是他認識的,總得見麵打個招呼,實在不敢太誇張的表情,可他心中是真的好久沒這麽歡樂了。
真是惡人自有強人磨。
“那吏部怎麽說的?”
“說他們挾私報複,以星宿之說讒妄朝政。”佟師沛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可這個表奏上完,立即蹦出好些江南府和寧興府的地方小官聯名請奏說此次考課苛而濫癰,所以說吏部說的讒妄立刻就不攻自破了。”
就像堤壩被鑿刻開一道縫隙,多年來鄭鏡堂坐鎮吏部以此挾製各方的積弊狂湧而出一發不可收拾,將裂隙衝成缺口,再想堵上卻是難了。
隻是可惜沈敏堯希望朝局太平的想法終究沒有持續多久。
“沈相想必四方奔走定然很忙碌了。”卓思衡似是歎息般說道。
“你沒說錯,沈相這次還跑去那些中京府報奏吏部失職的地方上,要去看看實情,聖上也準奏了。沈相至今仍未歸來,聽說家裏妻子還病著,哎,其他的我也就不知道了,能幫你的隻有這麽多。”佟師沛說著笑了,“但大哥你贏得是很漂亮的,眼下吏部再不敢找你麻煩,不,是整個官場都沒人敢觸你一點黴頭。”
卓思衡正想開口問那是不是自己這個卓閻王的管轄範圍又大了不少,忽聽一陣喧囂刺耳漸漸逼近,好像狹小居所湧進數十隻雀鳥一般吵鬧。
佟師沛也同他一起朝聲音來的前方看去,隻見一群子弟擁簇同走,他們當中最顯眼的便是一位身著華貴朱衣的十七八歲少年。
卓思衡二人沿著河道散步已行至行營外沿,此地沒有那麽寬闊,隻能看見帝駕所在高台的一個尖角。雲集周圍岸邊多是勞作采集的侍女和一些攜家人友人漫步至此的官勳,或是三兩華衣少女架廬鬥草飲茶,消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