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火,對於荒野求生有多重要,按某著名2.5d生存冒險沙盒遊戲《撐得慌》(《don''t starve》)的基礎設定,沒有光源的夜晚就是死路一條。


    “你嚐試生火,我去試著收集搭建庇護所的材料。”墨穎然準備往樹林方向簡單探索一番。


    熱帶島嶼的叢林可以說危機四伏,即使是前特種兵的大小姐也不可能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貿然深入,隻是在叢林外圍走走看看。


    暫時還不能確定這裏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帶還是熱帶季風氣候帶,雖然對海島來說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不顯著。


    至於為什麽讓狄阡負責生火,是因為她們猜測,成功生火能獲得係統經驗值。


    “升級、技能,真有一種在玩遊戲的感覺。”狄阡搓著附近找來的枯葉和枯草,腳邊還有些棕櫚樹皮和椰子皮,“但誰能告訴我,哪個生存遊戲的生火要從手搓火種開始的?”


    這也太硬核了。


    市麵上哪個生存遊戲不是背包裏有草有樹枝有木頭就能燃起來的?


    擱這裏,含水量太高的草葉還不行。


    好在下午的太陽足夠毒辣,暴曬一會就能烤幹水分,溫度也能上升到四十多攝氏度。


    勉強達到燃點的四分之一。


    要說取火,華夏人下意識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鑽木取火」。


    配上一幅插圖,一根削成鉛筆狀的木棍,懟在掏出小孔的木板上,小孔裏麵和周圍灑上火種,然後兩隻手夾住木棍的上端來回搓…


    就這麽個搓法,手掌搓禿嚕皮了也不見得能起火好不好?


    狄阡想到鑽木取火的進階版,弓鑽取火。


    原理就是用韌性強的樹枝和細繩做一張簡易弓出來,用「弓弦」纏繞木棍旋轉,代替手搓,更為省力也更加高效。


    “樹枝是不難找啦,可是…”狄阡從頭到腳檢查了一下自己,鞋帶、皮帶,連頭繩都沒一條。


    無論作為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這也太不精致了吧。


    身上沒有的話,隻能找找有沒有大自然的饋贈了,狄阡四處張望起來。


    該說不愧是熱帶叢林,藤蔓是一點也不缺,稍微往林地走兩步就能找到無論是長度還是粗細都令人滿意的藤條。


    “就是粗糙了一點,看來不適合做旋轉運動。”試著戳了一下,發現沒有滲出什麽汁液,狄阡開始收集起來。


    與可以利用的豐富資源相對的,就是有毒有害的生物和物質也很多,萬一碰到什麽毒藤蔓就糟了。


    不知道係統的屬性加成能不能幫她提高毒抗性。


    腦子裏想些有的沒的,手上按部就班地準備好了生火的材料:幹燥開裂的稍大塊枯木、一米左右長的藤條、少量的火種。


    將絮狀易燃物卡在枯木裂縫處,藤條緊貼在上麵,一隻腳踩住固定,雙手抓住藤條兩端左右抽動。


    有種在反向擦皮鞋的感覺。


    由於固定枯木隻需要體重,雙手也隻用肱二頭肌輪流發力,這種生火方式並不怎麽累人。


    女孩子也可以輕鬆駕馭。


    木材是熱的不良導體,這就意味著熱量可以在局部地區快速累積,簡單加工成絮狀的火種更容易達到燃點,與空氣充分接觸的幹燥纖維能更快產生明火。


    機械地來回運動三分鍾後,狄阡嗅到了木頭燒焦的氣味;又再接再厲了兩分鍾,黑煙就冒出來了。


    扔下發燙的藤條,小心地攏住焦黑飄煙的火種,像是守護什麽脆弱生命一樣地注視,目不轉睛。


    直到火苗的出現。


    『野外生火,經驗+1


    達成成就「燧人氏」:首次野外生火成功,經驗+10


    當前經驗值:13\/40』


    哇這係統也太摳門了吧。


    從1級到2級,升級需要的經驗值直接翻了兩番不說,她搓了這麽久的火,得到的經驗居然和拿小石子砸椰子一樣。


    狄阡一邊抱怨一邊添加燃料助長火勢,然後拿大石塊圍成一個篝火。


    “等會兒要然然好好誇誇我才行。說起來這都快半個小時了吧,然然是去幹…”


    某白毛蘿莉還在自言自語,轉頭就看到樹林裏麵的一棵樹,當著她的麵,轟然倒下了。


    原來是去幹樹了!


    不小的動靜驚起一陣鳥鳴。


    姐!哪怕是真的史蒂夫,擼起樹來也不是一棵一棵擼的吧?


    不多時,狄阡看到墨穎然像個金剛芭比似的,一左一右拖著兩根長度二米左右,直徑超過十五厘米的原木,緩步走來。


    密度按0.9克每立方厘米估算,重量已經超過140斤。


    “然然,這是,什麽…”狄阡驚訝得合不攏嘴。


    “我猜是巴勞木,檀木的一種,不錯的建材。”墨穎然回頭看了一眼,語氣有點不確定。


    “那啥,我想問的是,你弄來這個的原因是什麽?”狄阡重新組織語言。


    “蓋房子,不然呢?”墨穎然疑惑地反問。


    狄阡皺著眉頭瞅了眼營火,嗯,還是很原始人的;再看看兩根圓木,嘶,是不是有點跳躍了?


    流落荒島的第一天不應該是搭個簡易帳篷,湊合著過夜的嗎?


    墨穎然見對方一言不發,便轉身準備再次離去,“沒重要的事就等我回來再說,我還要搬兩趟。”


    “不是不是等一下!”狄阡下意識地抓住大小姐的胳膊,結果差點被當成圓木拖走,“咱們剛上島就蓋房子,是不是有點不尊重「遇難」的設定了?而且說不準明天就等到救援了呢?”


    怎麽感覺,她打一開始就想著長期鬥爭了?就這麽沒有獲救的樂觀預期嗎?


    “你說的對,我隻是想給你做個床。”墨穎然遲疑了一下,“如果篝火沒問題的話,你可以去海邊看看有沒有魚或者其他貝殼螃蟹之類的食物。”


    “啊?可是現在的海鮮不是…”


    “我們有得選嗎?”


    “好吧。對了,我可以睡地上的。”


    “我不可以。”


    …


    記得是她們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扶桑國無視全世界的呼聲和全人類的共同長遠利益,擅自向太平洋排放核汙染水。


    往後十多年,狄阡這代的華夏孩子再也沒吃過天然海鮮。


    何其諷刺,如今健康無害的seafood(海產食品)居然產自大陸內陸地區。


    “沒想到我也會有像蛙蛙一樣吃核食的時候。”狄阡心情複雜地來到海灘,想象著清澈碧藍的海水裏有多少放射性同位素,“希望係統的體質增益能與時俱進,多少也給我點核汙染抵抗力。”


    紫外線四舍五入一下也算核輻射,能抗核輻射理應就能抗核汙染,沒錯。


    就是不知道然然能不能抵抗核汙染,畢竟是金貴的大小姐。


    此時,某位金貴的大小姐又拖了兩根圓木回來。


    距離傍晚的漲潮還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狄阡在灘塗上尋找起來。


    也就是俗稱的趕海。


    當年,來到海灘邊玩的人最喜歡捉的就是牡蠣、蜆子和蟶子等貝類,運氣好的話挖到個象拔蚌能開心好久。


    灘塗上有些造型別致的氣孔,下麵往往就是貝類的家。


    比如「8」字型的孔,往孔裏撒入點食鹽,很快就能嚇出一隻蟶子。


    不過對於動機是求生的狄阡來說,貝類食物能提供的能量還是少了些,她寧可遇上更能填飽肚子的大螃蟹。


    雖然在家和帝王蟹苦戰的悲慘回憶曆曆在目,但那天吃的也是真的飽。


    她現在好餓。


    “如果還有既視感,能告訴我哪裏可以大豐收就好了…嗯,那邊的是?”


    盤算著再找不到螃蟹就撿貝殼的狄阡,發現了沙灘盡頭的礁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轉學生開始的交錯時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幾何時的緋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幾何時的緋夜並收藏從轉學生開始的交錯時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