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初雨過後
從轉學生開始的交錯時空 作者:曾幾何時的緋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嘩啦嘩啦嘩啦…”
看到由遠及近的連天水幕,狄阡和墨穎然多少有點連滾帶爬地躲進帳篷屋。
壞消息是雨下得跟潑水似的,錢江市的台風天也鮮有這種程度的降水。
好消息是沒有台風雨必備的狂風,而且閃電和雷聲也沒有想象中的炸裂,狄阡討厭的那種電影熒幕上典型的「末日景觀」並沒有在現實中上演。
當然,僅僅是今天沒有上演。
天色沒有陰沉到可怕,透過棕櫚葉的縫隙,可以看到海天之間的雨幕隨著風蕩起陣陣「漣漪」,畫出一道道介於寫實派和印象派之間的波紋。
就像狄阡總是感覺自己在現實和幻想中徘徊一樣。
“然然,你說這麽大的雨,就算救援隊來到附近,也沒辦法找到我們吧。”適應了暴雨後,雨點打在棕櫚葉上的動靜變成白噪音,狄阡聽得有些出神。
“這種天氣,直升機可不敢起飛。”墨穎然坐在帳篷屋的門邊捏著陶碗,黏土幹燥了就伸手出去接兩滴雨水。
整整四層棕櫚葉的遮蓋,防雨效果真沒得說。
“隻希望如果救援隊的船經過這個島能上來仔細看看,至少繞著島轉一圈。”狄阡也抓了把黏土開始捏起來,眼睛卻一直瞟向外麵。
海灘上的兩處「sos」標記,她每天趕海的時候都會檢查一下,如果有損壞就趕緊補好,確保救援經過時能一眼認出。
之前拿椰子殼擺的部分,疑似被螃蟹搬走,之後就全換成深色石塊了。
下雨為數不多的好處就是可以接一些淡水,正好再泡一道木薯,最早泡下的那幾個滿打滿算泡了五天五夜,可以開吃了。
是直接蒸熟吃好呢,還是做成薯粉,或者幹脆做成西米吃好呢?
雖說最早的西米真是從西米棕櫚的木質部裏提取的;但在後工業化時代,市場上的所謂「西米」,絕大多數都是以木薯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好在味道和營養價值差不多,所以就不計較了。
“說起來,上一次這麽認真地聽雨聲,還是在然然家裏?”狄阡忍不住回憶。
墨穎然在濱海區的住所,名字就叫「聞雨閣」,是行家設計、匠心建造的聽雨聲好去處。
隨著不同季節的植物生長,雨聲也是四季分明。
盛夏的「聞雨閣」,雨聲多是荷葉演奏的,大珠小珠落碧葉,清脆躍動,率真颯爽。
閉上眼睛,一幅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我超,好刺眼的光頭。
“等回去了,多來「聞雨閣」坐坐吧。”墨穎然低頭淺笑,不知道是在對身邊的人還是在對其他人如此邀請。
「聞雨閣」不止有每周訓練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還回得去嗎?連墨穎然自己也不確定。
…
似乎隻是「預警」性質的,這場雨才下了半個小時就匆匆結束,很快就雨過天晴了。
午後的陣雨並沒有帶來一絲清涼,反而在陽光的蒸發作用下格外悶熱,正是最容易中暑的時候。
不過狄阡沒所謂,再毒辣的午後豔陽也阻止不了她趕海的步伐。
雖說真相是陽光沒法對她造成傷害了。
忍不住對「體質」加到10點開始期待,以至於她看著係統頁麵的『可用屬性點:3』,有些蠢蠢欲動。
囤著的屬性點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隻有加到特定項目上之後才是自己的。
“算了,還是給「敏捷」留著吧。人在荒島,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做了一番思想鬥爭後,狄阡甩甩腦袋走向海邊。
不出所料,「sos」標記被雨水衝刷得麵目全非,花了幾分鍾時間修複。
“呦,「安傑羅」,精神著呢?”不愧是海洋生物圈的高級捕食者,生命力十分頑強。
比起連續的晴天,雨後更適合趕海;隻是相對的,渾濁的海水就不適合下水了,慣例的進度因此加快不少。
按照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規律,雨季的荒島可能每個農曆月都有一半的日子不適合趕海,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多撿一些海產品回去囤起來。
舊營地附近的「sos」標記更慘,幾乎蕩然無存,隻有記憶和零星的幾個陷在泥砂中的深色石塊,才證明了幾個字母曾經出現的位置。
“人類花了這麽多心思、時間和精力所達成的文字、「文明」,在大自然的洗禮下甚至撐不過半小時嗎…”狄阡苦笑著重新擺出「sos」。
即使不需要統計學知識,她也再清楚不過,得到救援的概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快速下降,放在坐標係裏就是一條無限趨近於零的反比例函數曲線。
“沒想到還有切身體會到「被放逐」的機會,真是人生無常。”望著翻滾不止的汙濁潮水,雙腳竟然有種灌了鉛一樣的沉重感。
壞了,離舊營地越近,心態就越糟糕,趕緊忙完今天的「每日任務」回去吧。
地上掉了不少椰子,倒是省得打了,雖然狄阡蠻想再用左手試試看的。
她左手握筷子還挺靈活的,握筆寫字也頗為清秀,偏偏在投擲上精準度被右手完勝。
“所以答案就是,「陌陌」為了讓我符合左撇子的人設,花了十年的時間練習左手的日常動作,忽視了平時用不著的地方。”
無論是過去半年在墨家的戰鬥訓練,還是年底在「越宇號」上的決戰,「他」都是用右手握的武器。
——「弟弟」,為什麽要做到這種程度呢?
…
回到「金字塔」基地,一切都差不多恢複到了下雨前的模樣。
緊急挖的排水渠盡職地發揮了它的作用,營地很快就恢複了幹燥;篝火在熄滅了半小時後重新生起,多虧了然然保留的火種和幹柴;田地上的作用比想象中的堅強,不愧是在荒島上自然生存留下來的生命;同理的還有小野豬,發現暴雨打在身上也不疼後開始擺爛,該吃吃該睡睡。
真·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狄阡意識到自己還是怕孤獨的,就算記憶中的她一個人在水印禦景的家裏住了兩年多。
“怎麽又去看了一眼「安傑羅」?出發的時候不是剛看過嗎?”墨穎然見某白蘿從礁石方向返回,有些不解。
“這不是還有他的老伴嘛,第一趟走得急沒注意。”狄阡笑著抓抓腦殼。
明明一周沒用洗發水洗頭了,頭發還是這麽絲滑柔順,都分不清是天生麗質還是體質加成無微不至了。
“該說你心善呢,還是無聊呢。”墨穎然微笑著評價,“下午再試一次燒陶吧,往後下雨的日子和時間都要變多了。”
從下午兩點到傍晚六點,精準的四個小時。
等待陶器燒製的過程中也沒有浪費時間,各種設施該修繕修繕,該加固加固。
第一批木薯也終於放進蒸籠,蒸熟之後去皮再蒸一輪,最後才能少量試吃一點。
所幸,試吃的結果,這些木薯是俗稱的「甜木薯」(氫氰酸含量低於5毫克每100克),加熱熟透之後就能放心食用。
擴大木薯種植麵積的積極性強了不少。
荒島菜譜再加一頁。
等石臼完成後,木薯就能加工成澱粉,不僅可以做成麵和粉這類主食,還能試著做西米露和芋圓等小甜點。
“今天…時間有點來不及了。明天吧,進林子觀察一下雨季的特征,以及采集更多的木薯回來泡上。”
“可以拿棕櫚葉做蓑衣,劍麻纖維做成細線竄起來穿身上…哇然然,我們真要變成野人了。”
“身處野外,現代人是無法生存的,隻有變成野人才能活下來吧。”
“好吧,你說的對…”
看到由遠及近的連天水幕,狄阡和墨穎然多少有點連滾帶爬地躲進帳篷屋。
壞消息是雨下得跟潑水似的,錢江市的台風天也鮮有這種程度的降水。
好消息是沒有台風雨必備的狂風,而且閃電和雷聲也沒有想象中的炸裂,狄阡討厭的那種電影熒幕上典型的「末日景觀」並沒有在現實中上演。
當然,僅僅是今天沒有上演。
天色沒有陰沉到可怕,透過棕櫚葉的縫隙,可以看到海天之間的雨幕隨著風蕩起陣陣「漣漪」,畫出一道道介於寫實派和印象派之間的波紋。
就像狄阡總是感覺自己在現實和幻想中徘徊一樣。
“然然,你說這麽大的雨,就算救援隊來到附近,也沒辦法找到我們吧。”適應了暴雨後,雨點打在棕櫚葉上的動靜變成白噪音,狄阡聽得有些出神。
“這種天氣,直升機可不敢起飛。”墨穎然坐在帳篷屋的門邊捏著陶碗,黏土幹燥了就伸手出去接兩滴雨水。
整整四層棕櫚葉的遮蓋,防雨效果真沒得說。
“隻希望如果救援隊的船經過這個島能上來仔細看看,至少繞著島轉一圈。”狄阡也抓了把黏土開始捏起來,眼睛卻一直瞟向外麵。
海灘上的兩處「sos」標記,她每天趕海的時候都會檢查一下,如果有損壞就趕緊補好,確保救援經過時能一眼認出。
之前拿椰子殼擺的部分,疑似被螃蟹搬走,之後就全換成深色石塊了。
下雨為數不多的好處就是可以接一些淡水,正好再泡一道木薯,最早泡下的那幾個滿打滿算泡了五天五夜,可以開吃了。
是直接蒸熟吃好呢,還是做成薯粉,或者幹脆做成西米吃好呢?
雖說最早的西米真是從西米棕櫚的木質部裏提取的;但在後工業化時代,市場上的所謂「西米」,絕大多數都是以木薯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好在味道和營養價值差不多,所以就不計較了。
“說起來,上一次這麽認真地聽雨聲,還是在然然家裏?”狄阡忍不住回憶。
墨穎然在濱海區的住所,名字就叫「聞雨閣」,是行家設計、匠心建造的聽雨聲好去處。
隨著不同季節的植物生長,雨聲也是四季分明。
盛夏的「聞雨閣」,雨聲多是荷葉演奏的,大珠小珠落碧葉,清脆躍動,率真颯爽。
閉上眼睛,一幅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我超,好刺眼的光頭。
“等回去了,多來「聞雨閣」坐坐吧。”墨穎然低頭淺笑,不知道是在對身邊的人還是在對其他人如此邀請。
「聞雨閣」不止有每周訓練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還回得去嗎?連墨穎然自己也不確定。
…
似乎隻是「預警」性質的,這場雨才下了半個小時就匆匆結束,很快就雨過天晴了。
午後的陣雨並沒有帶來一絲清涼,反而在陽光的蒸發作用下格外悶熱,正是最容易中暑的時候。
不過狄阡沒所謂,再毒辣的午後豔陽也阻止不了她趕海的步伐。
雖說真相是陽光沒法對她造成傷害了。
忍不住對「體質」加到10點開始期待,以至於她看著係統頁麵的『可用屬性點:3』,有些蠢蠢欲動。
囤著的屬性點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隻有加到特定項目上之後才是自己的。
“算了,還是給「敏捷」留著吧。人在荒島,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做了一番思想鬥爭後,狄阡甩甩腦袋走向海邊。
不出所料,「sos」標記被雨水衝刷得麵目全非,花了幾分鍾時間修複。
“呦,「安傑羅」,精神著呢?”不愧是海洋生物圈的高級捕食者,生命力十分頑強。
比起連續的晴天,雨後更適合趕海;隻是相對的,渾濁的海水就不適合下水了,慣例的進度因此加快不少。
按照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規律,雨季的荒島可能每個農曆月都有一半的日子不適合趕海,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多撿一些海產品回去囤起來。
舊營地附近的「sos」標記更慘,幾乎蕩然無存,隻有記憶和零星的幾個陷在泥砂中的深色石塊,才證明了幾個字母曾經出現的位置。
“人類花了這麽多心思、時間和精力所達成的文字、「文明」,在大自然的洗禮下甚至撐不過半小時嗎…”狄阡苦笑著重新擺出「sos」。
即使不需要統計學知識,她也再清楚不過,得到救援的概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快速下降,放在坐標係裏就是一條無限趨近於零的反比例函數曲線。
“沒想到還有切身體會到「被放逐」的機會,真是人生無常。”望著翻滾不止的汙濁潮水,雙腳竟然有種灌了鉛一樣的沉重感。
壞了,離舊營地越近,心態就越糟糕,趕緊忙完今天的「每日任務」回去吧。
地上掉了不少椰子,倒是省得打了,雖然狄阡蠻想再用左手試試看的。
她左手握筷子還挺靈活的,握筆寫字也頗為清秀,偏偏在投擲上精準度被右手完勝。
“所以答案就是,「陌陌」為了讓我符合左撇子的人設,花了十年的時間練習左手的日常動作,忽視了平時用不著的地方。”
無論是過去半年在墨家的戰鬥訓練,還是年底在「越宇號」上的決戰,「他」都是用右手握的武器。
——「弟弟」,為什麽要做到這種程度呢?
…
回到「金字塔」基地,一切都差不多恢複到了下雨前的模樣。
緊急挖的排水渠盡職地發揮了它的作用,營地很快就恢複了幹燥;篝火在熄滅了半小時後重新生起,多虧了然然保留的火種和幹柴;田地上的作用比想象中的堅強,不愧是在荒島上自然生存留下來的生命;同理的還有小野豬,發現暴雨打在身上也不疼後開始擺爛,該吃吃該睡睡。
真·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狄阡意識到自己還是怕孤獨的,就算記憶中的她一個人在水印禦景的家裏住了兩年多。
“怎麽又去看了一眼「安傑羅」?出發的時候不是剛看過嗎?”墨穎然見某白蘿從礁石方向返回,有些不解。
“這不是還有他的老伴嘛,第一趟走得急沒注意。”狄阡笑著抓抓腦殼。
明明一周沒用洗發水洗頭了,頭發還是這麽絲滑柔順,都分不清是天生麗質還是體質加成無微不至了。
“該說你心善呢,還是無聊呢。”墨穎然微笑著評價,“下午再試一次燒陶吧,往後下雨的日子和時間都要變多了。”
從下午兩點到傍晚六點,精準的四個小時。
等待陶器燒製的過程中也沒有浪費時間,各種設施該修繕修繕,該加固加固。
第一批木薯也終於放進蒸籠,蒸熟之後去皮再蒸一輪,最後才能少量試吃一點。
所幸,試吃的結果,這些木薯是俗稱的「甜木薯」(氫氰酸含量低於5毫克每100克),加熱熟透之後就能放心食用。
擴大木薯種植麵積的積極性強了不少。
荒島菜譜再加一頁。
等石臼完成後,木薯就能加工成澱粉,不僅可以做成麵和粉這類主食,還能試著做西米露和芋圓等小甜點。
“今天…時間有點來不及了。明天吧,進林子觀察一下雨季的特征,以及采集更多的木薯回來泡上。”
“可以拿棕櫚葉做蓑衣,劍麻纖維做成細線竄起來穿身上…哇然然,我們真要變成野人了。”
“身處野外,現代人是無法生存的,隻有變成野人才能活下來吧。”
“好吧,你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