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明初士人多不仕
大明:開局氣瘋朱元璋,死不登基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五十九章:明初士人多不仕
張玉回來了,帶著老夥計盛庸一起。
朱棡進宮的路上,遇到了老四朱棣。
朱棣還穿著那身錦衣衛的狗皮,也不知道他喜歡的是這件衣服,還是這件衣服背後的含義。
“上來!”朱棡對著朱棣招了招手。
朱棣還未等馬車減速,一個縱身就躍了上來,隨後還騷包的朝著朱棡一挑眉:“三哥,我靚不靚?”
“你問爹去。”朱棡白了朱棣一眼。
聞聲朱棣臉色一苦。
這話,得多厚的臉皮問的出來啊。
朱棣鑽進馬車,振奮道:“三哥,河南的事有眉目了。”
“哦?說來聽聽。”朱棡笑道。
“河南開封府官衙,連續倒賣糧庫存糧萬餘石,並且勾結糧商,控製河南一些鄉鎮米鋪,抬高糧價,讓百姓以銅鐵換取糧食。”
“開年之後,開封府知府陶謙以糧庫之中陳年爛穀過多,上奏父皇請旨賣出陳穀。”
“父皇心係百姓,所以嚴令以六成的價錢售賣陳穀,但不得任何商號購買。”
朱棡眼眸微寒:“他賣的是幾成?”
朱棣給了個手勢,十八。
“當地百姓沒有怨言?”朱棡問。
朱棣冷笑:“那老混蛋給百姓們做了動員,說朝廷洪武五年征戰調走了洛陽糧倉的儲備,所以會持續售賣五個月的高價糧食,五個月後,糧食價格就會下調到原來的七成。”
聽到這,朱棡還是要感歎一聲聰明人。
開封府官倉有多少糧食他不清楚。
但是打個比喻,有三萬石。
他賣一半高價糧,得十八。
賣一半低價糧,得六!再說全部的糧食都賣的低價糧,那就是十二。
十八減去十二,這個六,就是平白多出來的。
“他賺錢賺的盆滿缽滿,朝廷背負罵名!”朱棡露出一個有些怪異的笑容。
“最關鍵的是,他這種方式,不去仔細查,是查不出來貓膩的。”
朱棣拿起旁邊食盒裏麵的一個蒸的米糕,這是剛剛上馬車的時候,徐妙雲擔心朱棡進宮忙的太晚,餓肚子。
特意塞進來的。
有老婆真好。
“而且這老小子特娘的可真會玩,他幾個外室都養在自己義子的家裏,平日裏沒事就去自己義子家中,聲稱是給孫子授課。”朱棣笑道。
朱棡也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
看來港片也不是全亂拍。
還是有曆史依據的嘛!
“三哥,你說咱爹這回會怎麽處置這些人?”朱棣問道。
朱棡看了他一眼,淡笑道:“殺人,敢不敢?”
朱棣點了點頭:“敢!”
不得不說,朱棡還是佩服老朱的。
朱棣適合當一把刀,一把,鋒銳無比的刀!
兩人到了禦武殿,剛到門口就感覺到一抹沉重的氣氛。
朱棣走在前麵,陡然膀胱一顫,隨即轉身鑽到了朱棡身後。
“哥……你先走!”
朱棡啞然一笑,兩人進了禦武殿。
“王伴伴……。”
“兩位殿下,快進去吧,陛下等著呢。”王景弘弓腰道。
踏進禦武殿,便看到在一側的帷幕後,朱元璋正在叉著腰看著一旁的壁畫。
“兒臣參見父皇。”
兩人走到近前,異口同聲道。
朱元璋擺了擺手:“找地兒坐。”
老朱的聲音還是洪亮如鍾,即便是最正常的聲音,也讓人覺得振聾發聵。
“宣張玉!”
王景弘尖細但並不刺耳的聲音響在殿外。
不久後,張玉進殿。
躬身道:“卑職錦衣衛千戶張玉,參見陛下,聖躬安!”
朱元璋轉身,揮袖‘嗯’了一聲道:“朕安!”
“說事!”朱元璋擺了擺手。
張玉點頭,隨即將自己在開封府的探查結果說了一遍。
錦衣衛懷疑開封府暗藏玄機的起源也是有些詭異,來自於王保保交出來的探馬軍司。
探馬軍司在起初是北元人的情報機構,但到了後麵,逐漸演變成為了組織,並不是單一都是由北元人組成,即便是漢人,也有不少。
王保保將探馬軍司整個交給朱棡,是兩人在草原時就達成的條件,朱棡可沒那麽簡簡單單的就和王保保達成這種相當危險的約定。
得到探馬軍司之後,朱棡讓張玉去主持探馬軍司合並錦衣衛的事情。
而在合並之中,探馬軍司之中有人將河南漕糧的蹊蹺匯報給了張玉。
而張玉得知之後,領命出發前去河南,並且也不忘提攜老夥計盛庸,帶著一起去查案。
而查探的結果也和朱棣所說相差無幾。
河南官員利用職務之便,和當地糧商聯合一起抬高糧價,以朝廷名義先出售了幾個月的高價糧,而後又以市價六成的價格拋售了三個月。
並且根據探馬……不,根據錦衣衛的情報,這種事情,怕也不隻是河南才有!
畢竟,朝廷清庫倒賣陳穀,一直以來是國政。
穀子麥子在倉庫裏麵存放幾年,各種損耗都會有。
尤其是開封府這種水災重地,在洪武年初就定下了三年一輪更換儲糧的國政,確保開封年年有糧,不讓百姓無糧可吃。
這一點是朱元璋是農民皇帝出身,知道自然災害給百姓帶來的影響,所以早早地就將此事落實了下去。
“開封府知府陶謙,暗中斂財數萬貫,所得銀兩與當地糧商分成!並斥巨資為自己義子打造府邸,暗藏數十姬妾於義子家中。”
“家中仆役繁多,極盡奢侈。其兒媳更是手筆巨大,斥巨資開設香坊,染坊。利用自己職務之便,雇傭當地罪民免費為其勞作,期間更是致數十罪犯暴斃……。”
觸目驚心。
經由張玉所說,朱棡對開封府的事情也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就是陋習。
陶謙確實犯了大罪。
但是平心而論,若是在管理較為鬆散的北元,這家夥的這種操作方式,根本不算是什麽大事。
朱棡的目光挪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他想起了在前世自己看過的一些評論,裏麵明確的說了在洪武初年的一個現象,就是‘明初文人多不仕’。
意思就是不少文人根本不願意做朱元璋手裏的官,甚至以死相逼。
而留在朝廷做官的,要麽是貪圖錢財,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柄和油水。要麽就是真的以修身治國為己任。
而肉眼可見的,朱元璋負手而立的身形變得有了幾分沉重和遲緩。
張玉回來了,帶著老夥計盛庸一起。
朱棡進宮的路上,遇到了老四朱棣。
朱棣還穿著那身錦衣衛的狗皮,也不知道他喜歡的是這件衣服,還是這件衣服背後的含義。
“上來!”朱棡對著朱棣招了招手。
朱棣還未等馬車減速,一個縱身就躍了上來,隨後還騷包的朝著朱棡一挑眉:“三哥,我靚不靚?”
“你問爹去。”朱棡白了朱棣一眼。
聞聲朱棣臉色一苦。
這話,得多厚的臉皮問的出來啊。
朱棣鑽進馬車,振奮道:“三哥,河南的事有眉目了。”
“哦?說來聽聽。”朱棡笑道。
“河南開封府官衙,連續倒賣糧庫存糧萬餘石,並且勾結糧商,控製河南一些鄉鎮米鋪,抬高糧價,讓百姓以銅鐵換取糧食。”
“開年之後,開封府知府陶謙以糧庫之中陳年爛穀過多,上奏父皇請旨賣出陳穀。”
“父皇心係百姓,所以嚴令以六成的價錢售賣陳穀,但不得任何商號購買。”
朱棡眼眸微寒:“他賣的是幾成?”
朱棣給了個手勢,十八。
“當地百姓沒有怨言?”朱棡問。
朱棣冷笑:“那老混蛋給百姓們做了動員,說朝廷洪武五年征戰調走了洛陽糧倉的儲備,所以會持續售賣五個月的高價糧食,五個月後,糧食價格就會下調到原來的七成。”
聽到這,朱棡還是要感歎一聲聰明人。
開封府官倉有多少糧食他不清楚。
但是打個比喻,有三萬石。
他賣一半高價糧,得十八。
賣一半低價糧,得六!再說全部的糧食都賣的低價糧,那就是十二。
十八減去十二,這個六,就是平白多出來的。
“他賺錢賺的盆滿缽滿,朝廷背負罵名!”朱棡露出一個有些怪異的笑容。
“最關鍵的是,他這種方式,不去仔細查,是查不出來貓膩的。”
朱棣拿起旁邊食盒裏麵的一個蒸的米糕,這是剛剛上馬車的時候,徐妙雲擔心朱棡進宮忙的太晚,餓肚子。
特意塞進來的。
有老婆真好。
“而且這老小子特娘的可真會玩,他幾個外室都養在自己義子的家裏,平日裏沒事就去自己義子家中,聲稱是給孫子授課。”朱棣笑道。
朱棡也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
看來港片也不是全亂拍。
還是有曆史依據的嘛!
“三哥,你說咱爹這回會怎麽處置這些人?”朱棣問道。
朱棡看了他一眼,淡笑道:“殺人,敢不敢?”
朱棣點了點頭:“敢!”
不得不說,朱棡還是佩服老朱的。
朱棣適合當一把刀,一把,鋒銳無比的刀!
兩人到了禦武殿,剛到門口就感覺到一抹沉重的氣氛。
朱棣走在前麵,陡然膀胱一顫,隨即轉身鑽到了朱棡身後。
“哥……你先走!”
朱棡啞然一笑,兩人進了禦武殿。
“王伴伴……。”
“兩位殿下,快進去吧,陛下等著呢。”王景弘弓腰道。
踏進禦武殿,便看到在一側的帷幕後,朱元璋正在叉著腰看著一旁的壁畫。
“兒臣參見父皇。”
兩人走到近前,異口同聲道。
朱元璋擺了擺手:“找地兒坐。”
老朱的聲音還是洪亮如鍾,即便是最正常的聲音,也讓人覺得振聾發聵。
“宣張玉!”
王景弘尖細但並不刺耳的聲音響在殿外。
不久後,張玉進殿。
躬身道:“卑職錦衣衛千戶張玉,參見陛下,聖躬安!”
朱元璋轉身,揮袖‘嗯’了一聲道:“朕安!”
“說事!”朱元璋擺了擺手。
張玉點頭,隨即將自己在開封府的探查結果說了一遍。
錦衣衛懷疑開封府暗藏玄機的起源也是有些詭異,來自於王保保交出來的探馬軍司。
探馬軍司在起初是北元人的情報機構,但到了後麵,逐漸演變成為了組織,並不是單一都是由北元人組成,即便是漢人,也有不少。
王保保將探馬軍司整個交給朱棡,是兩人在草原時就達成的條件,朱棡可沒那麽簡簡單單的就和王保保達成這種相當危險的約定。
得到探馬軍司之後,朱棡讓張玉去主持探馬軍司合並錦衣衛的事情。
而在合並之中,探馬軍司之中有人將河南漕糧的蹊蹺匯報給了張玉。
而張玉得知之後,領命出發前去河南,並且也不忘提攜老夥計盛庸,帶著一起去查案。
而查探的結果也和朱棣所說相差無幾。
河南官員利用職務之便,和當地糧商聯合一起抬高糧價,以朝廷名義先出售了幾個月的高價糧,而後又以市價六成的價格拋售了三個月。
並且根據探馬……不,根據錦衣衛的情報,這種事情,怕也不隻是河南才有!
畢竟,朝廷清庫倒賣陳穀,一直以來是國政。
穀子麥子在倉庫裏麵存放幾年,各種損耗都會有。
尤其是開封府這種水災重地,在洪武年初就定下了三年一輪更換儲糧的國政,確保開封年年有糧,不讓百姓無糧可吃。
這一點是朱元璋是農民皇帝出身,知道自然災害給百姓帶來的影響,所以早早地就將此事落實了下去。
“開封府知府陶謙,暗中斂財數萬貫,所得銀兩與當地糧商分成!並斥巨資為自己義子打造府邸,暗藏數十姬妾於義子家中。”
“家中仆役繁多,極盡奢侈。其兒媳更是手筆巨大,斥巨資開設香坊,染坊。利用自己職務之便,雇傭當地罪民免費為其勞作,期間更是致數十罪犯暴斃……。”
觸目驚心。
經由張玉所說,朱棡對開封府的事情也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就是陋習。
陶謙確實犯了大罪。
但是平心而論,若是在管理較為鬆散的北元,這家夥的這種操作方式,根本不算是什麽大事。
朱棡的目光挪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他想起了在前世自己看過的一些評論,裏麵明確的說了在洪武初年的一個現象,就是‘明初文人多不仕’。
意思就是不少文人根本不願意做朱元璋手裏的官,甚至以死相逼。
而留在朝廷做官的,要麽是貪圖錢財,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柄和油水。要麽就是真的以修身治國為己任。
而肉眼可見的,朱元璋負手而立的身形變得有了幾分沉重和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