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可曾聽說過……白蓮二字?
大明:開局氣瘋朱元璋,死不登基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零一章:可曾聽說過……白蓮二字?
“……”
兩人彼此都沉默了一下。
朱剛沒有率先開口去詢問畢氏為何知道自己的身份,隻是回想著自己是否有什麽地方有紕漏。不過思來想去也確實沒有發現,這麽說來問題可能不在自己這邊。
果然見朱剛神色疑惑,畢氏解釋道:“王爺既然知我是練武之人,那自當知道這練武之人五感敏銳。”
“兩位姑娘在洞中居住,無意間提起過此事,老身也隻是不慎聽聞,還望王爺不要怪罪,此事隻有老身一人知道。兩位姑娘也隻是說了些悄悄話,若是換做旁人是萬萬聽不到的。”
朱剛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隻是老身好奇為何當朝王爺會流落到這小小的好漢寨之中?”
畢氏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她明知道問出這句話會讓朱剛心裏不快,卻還是問出了口。
並且她隨即感歎道:“我這個兒子是個憨貨,他爹死的早,沒教到他什麽功夫,老婆子我的功夫他又練不得,所以這麽大年紀了還是一事無成,但好在為人還算仗義,在江湖中行走最需要的就是這份仗義。”
“王爺您是天上的大人物,我們這些在山裏討生活的,跟您八輩子也扯不上關係,不敢攀您的高枝。”
“按理說您是官,我們是賊。您抓我們也是天經地義,更很快這裏如今還是朝廷的地界,但老婆子能保證,我這兒子沒行過什麽貪贓枉法的事,殺的那些人也都是富商雇傭的打手,手底下個個血債累累。”
“隻求王爺……,能讓老婆子這個傻兒子……活下來。”
朱棡心頭微顫。
此時此刻,他對這個老人有些佩服。佩服她對自己兒子的疼愛,更佩服她那顆無愧於自身的內心。她大可選擇暗中布局除掉他們四人,將他這個晉王徹底給留在西北大地。
可是她並沒有。
她選擇用的是最直白,最果敢的辦法來直麵朝廷。
有罪認罰。
“老夫人是覺得本王是來剿匪的?”朱棡輕聲詢問。
畢氏疑惑:“難道不是?”
朱棡沉默了一下,隨後道:“那老夫人認為,這西北之地,朝廷有沒有能力徹底統一?”
“徹底統一?那就是說,王爺確實是想要將這百裏大山給肅清了?”畢氏歎了口氣,目光遙望廳外的大山,道:“一個百裏大山又如何能夠滿足得了王爺您的胃口,您要的,怕是整個西北之地才是。”
朱棡拱手,誠懇道:“請賜教。”
畢氏苦笑搖頭:“不敢當,不敢當!”
“這西北之地太大,王爺想要的東西也太多。您選好漢寨做一個起始,是好漢寨這四十多口子人的福氣,一個平定漠南擊敗蒙古大軍的王爺,又豈會隻布局於小小的大山之中?”
朱棡默不作聲。
大山內消息閉塞,畢氏所知道的,也隻是前年朱棡平定漠南的事情。
殊不知,漠北如今也在大明的統治下。
“王爺,您可知西北之地,什麽東西最重要?”
朱棡稍微沉思,便聲音有些低沉的道:“鹽!”
不錯,鹽!
西北之地,鹽水湖眾多。
在這個時代,海鹽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掏錢購買,因為雜質太多,口感不好。並且由於攤曬海鹽需要相當大的地皮,海鹽產業並不發達。
真正產量大,賣得起價的,是沒有汙染品質好的井鹽以及產量大,質量也不錯的池鹽。
華夏大地的池鹽極為廣泛,幾乎在東南西北之地都有分布。
但是!
這些地方之中,有許多地方道路難以通暢,人口稀少,難以形成產業。
而這些地方之中,有且隻有一個西北是人口最多,產量最大,並且道路最通暢的!雖然西北民族眾多,存在生活差異,但到底是華夏大地,經過漢唐的發展,這裏的道路體係以及人口分布已經十分成熟。
西北之地,自古以來是華夏龍興之地,千萬不可小看了這片黃土地。
在後世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陝西,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鹽湖,多如繁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池,以及青海茶卡鹽池、甘肅吉蘭泰鹽池。
光是這三個大鹽池,就可以滿足十二億人口食用四千年。
而說這些,隻是為了證明西北乃產鹽之地。
再說價值。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無鹽不成市’
再說當年張士誠起兵,為什麽在起兵之初就可以打下興化、高郵兩座大城?歸根結底,人家有錢!有錢就有糧。而他的錢,就是因為他是私鹽販子。
鹽的價值太高了,而私鹽更是!是足以讓人無視鍘刀的那種利益。
在大明如今這樣的國策下,百姓稅收不高,商稅未曾開放,加上海上貿易的禁止,還要負擔那麽多的軍費支出以及國政支出,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基本上三四成的稅收都是靠的鹽課以及茶課。
好在如今民生淳樸,朝廷還能支撐著走。再過幾十年,到底是個什麽光景,怕是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
而大明現如今還沒有騰出手來肅清西北,西北之地的私鹽販子絡繹不絕的將西北鹽場的私鹽運出關中。而這些人之中,有多少是和朝廷有關係的?朱棡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私鹽的盛行,就是敲了大明朝廷的竹杠,動了朝廷的利益。
販賣私鹽,就是和朝廷爭利!大明如今百萬大軍,每年軍費支出是一個天文數字,在這樣的情況下,鹽就是重中之重。
但是大明在私鹽管製上,太稀鬆了。
若是能夠將西北完全掌控,百姓吃得起好鹽,便宜鹽,朝廷的稅收也會更多一些。
朱棡第一時間說出這個字,就明白了畢氏的意思。
想要動西北,就要從鹽入手!
“不錯,鹽!”畢氏點頭,歎息道:“西北有鹽,正是因為有鹽,所以來此販鹽的亡命之徒無數!王爺想要肅清,就不得不直麵這個問題。”
“隻是,這背後到底站著什麽人,哪些人,連老婆子我也不太清楚。”
“不過有件事王爺應當是感興趣的。”
朱棡轉頭,好奇的問道:“哦?什麽事?”
畢氏緩緩道:“王爺可曾聽說過……白蓮教?”
“……”
兩人彼此都沉默了一下。
朱剛沒有率先開口去詢問畢氏為何知道自己的身份,隻是回想著自己是否有什麽地方有紕漏。不過思來想去也確實沒有發現,這麽說來問題可能不在自己這邊。
果然見朱剛神色疑惑,畢氏解釋道:“王爺既然知我是練武之人,那自當知道這練武之人五感敏銳。”
“兩位姑娘在洞中居住,無意間提起過此事,老身也隻是不慎聽聞,還望王爺不要怪罪,此事隻有老身一人知道。兩位姑娘也隻是說了些悄悄話,若是換做旁人是萬萬聽不到的。”
朱剛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隻是老身好奇為何當朝王爺會流落到這小小的好漢寨之中?”
畢氏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她明知道問出這句話會讓朱剛心裏不快,卻還是問出了口。
並且她隨即感歎道:“我這個兒子是個憨貨,他爹死的早,沒教到他什麽功夫,老婆子我的功夫他又練不得,所以這麽大年紀了還是一事無成,但好在為人還算仗義,在江湖中行走最需要的就是這份仗義。”
“王爺您是天上的大人物,我們這些在山裏討生活的,跟您八輩子也扯不上關係,不敢攀您的高枝。”
“按理說您是官,我們是賊。您抓我們也是天經地義,更很快這裏如今還是朝廷的地界,但老婆子能保證,我這兒子沒行過什麽貪贓枉法的事,殺的那些人也都是富商雇傭的打手,手底下個個血債累累。”
“隻求王爺……,能讓老婆子這個傻兒子……活下來。”
朱棡心頭微顫。
此時此刻,他對這個老人有些佩服。佩服她對自己兒子的疼愛,更佩服她那顆無愧於自身的內心。她大可選擇暗中布局除掉他們四人,將他這個晉王徹底給留在西北大地。
可是她並沒有。
她選擇用的是最直白,最果敢的辦法來直麵朝廷。
有罪認罰。
“老夫人是覺得本王是來剿匪的?”朱棡輕聲詢問。
畢氏疑惑:“難道不是?”
朱棡沉默了一下,隨後道:“那老夫人認為,這西北之地,朝廷有沒有能力徹底統一?”
“徹底統一?那就是說,王爺確實是想要將這百裏大山給肅清了?”畢氏歎了口氣,目光遙望廳外的大山,道:“一個百裏大山又如何能夠滿足得了王爺您的胃口,您要的,怕是整個西北之地才是。”
朱棡拱手,誠懇道:“請賜教。”
畢氏苦笑搖頭:“不敢當,不敢當!”
“這西北之地太大,王爺想要的東西也太多。您選好漢寨做一個起始,是好漢寨這四十多口子人的福氣,一個平定漠南擊敗蒙古大軍的王爺,又豈會隻布局於小小的大山之中?”
朱棡默不作聲。
大山內消息閉塞,畢氏所知道的,也隻是前年朱棡平定漠南的事情。
殊不知,漠北如今也在大明的統治下。
“王爺,您可知西北之地,什麽東西最重要?”
朱棡稍微沉思,便聲音有些低沉的道:“鹽!”
不錯,鹽!
西北之地,鹽水湖眾多。
在這個時代,海鹽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掏錢購買,因為雜質太多,口感不好。並且由於攤曬海鹽需要相當大的地皮,海鹽產業並不發達。
真正產量大,賣得起價的,是沒有汙染品質好的井鹽以及產量大,質量也不錯的池鹽。
華夏大地的池鹽極為廣泛,幾乎在東南西北之地都有分布。
但是!
這些地方之中,有許多地方道路難以通暢,人口稀少,難以形成產業。
而這些地方之中,有且隻有一個西北是人口最多,產量最大,並且道路最通暢的!雖然西北民族眾多,存在生活差異,但到底是華夏大地,經過漢唐的發展,這裏的道路體係以及人口分布已經十分成熟。
西北之地,自古以來是華夏龍興之地,千萬不可小看了這片黃土地。
在後世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陝西,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鹽湖,多如繁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池,以及青海茶卡鹽池、甘肅吉蘭泰鹽池。
光是這三個大鹽池,就可以滿足十二億人口食用四千年。
而說這些,隻是為了證明西北乃產鹽之地。
再說價值。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無鹽不成市’
再說當年張士誠起兵,為什麽在起兵之初就可以打下興化、高郵兩座大城?歸根結底,人家有錢!有錢就有糧。而他的錢,就是因為他是私鹽販子。
鹽的價值太高了,而私鹽更是!是足以讓人無視鍘刀的那種利益。
在大明如今這樣的國策下,百姓稅收不高,商稅未曾開放,加上海上貿易的禁止,還要負擔那麽多的軍費支出以及國政支出,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基本上三四成的稅收都是靠的鹽課以及茶課。
好在如今民生淳樸,朝廷還能支撐著走。再過幾十年,到底是個什麽光景,怕是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
而大明現如今還沒有騰出手來肅清西北,西北之地的私鹽販子絡繹不絕的將西北鹽場的私鹽運出關中。而這些人之中,有多少是和朝廷有關係的?朱棡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私鹽的盛行,就是敲了大明朝廷的竹杠,動了朝廷的利益。
販賣私鹽,就是和朝廷爭利!大明如今百萬大軍,每年軍費支出是一個天文數字,在這樣的情況下,鹽就是重中之重。
但是大明在私鹽管製上,太稀鬆了。
若是能夠將西北完全掌控,百姓吃得起好鹽,便宜鹽,朝廷的稅收也會更多一些。
朱棡第一時間說出這個字,就明白了畢氏的意思。
想要動西北,就要從鹽入手!
“不錯,鹽!”畢氏點頭,歎息道:“西北有鹽,正是因為有鹽,所以來此販鹽的亡命之徒無數!王爺想要肅清,就不得不直麵這個問題。”
“隻是,這背後到底站著什麽人,哪些人,連老婆子我也不太清楚。”
“不過有件事王爺應當是感興趣的。”
朱棡轉頭,好奇的問道:“哦?什麽事?”
畢氏緩緩道:“王爺可曾聽說過……白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