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捅刀子、你們腦子有問題?
大明:開局氣瘋朱元璋,死不登基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八十三章:捅刀子、你們腦子有問題?
“王爺!”
酒館旁邊的一家麵鋪子裏,書生將遮擋門麵的簾子掀開走進去,隨後走到左邊角落的桌子前抱拳拱手,恭敬的低聲行禮。
坐在麵鋪子裏吃羊肉麵片的朱棡抬頭,見來人便擺了擺手:“坐下說。”
書生坐下,神色坦然且淡定。
“張玉應該跟你說清楚京裏的情況了吧?”
“是,張指揮使已經交代清楚了。”
朱棡點了點頭:“父皇調你回京,你不要有心理壓力!你在大同做得很好。”
而此時,這個書生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正是新學的開創者,吳伯宗。
吳伯宗搖頭:“下官隻是覺得,當今天下之學問,確實如同王爺當初所說的那樣,老舊不堪,陳冗詬病!再用在大明這樣的新朝上,還是會走上前麵朝代的老路。”
“治國之念的革新,是刻不容緩的!”
吳伯宗有些激動。
這一年多,他的內心積攢了太多的話語想要跟晉王說,想要將自己所想的那些東西一一道出,他認為當今天下,除了晉王以外,真的很難有人能夠明白他的心中理念。
“昔日範仲淹發現了趙宋王朝的陳冗舊病,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立誌要推動北宋革新,雖新政受挫,但多少警惕了不少大臣。”
“若是大明沿用那以儒生治世的老路子,難免走入黨爭的老路!想要推陳出新,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陛下英明,國家安定……。”
朱棡愣住了。
他看著麵前興奮的吳伯宗。
良久良久才感歎了一句。
“伯宗,若有一天本王出了事,怕是都是拜你所賜啊。”
膽子太肥了。
吳伯宗的臉有些漲紅。
朱棡沉默了一下,心裏想的還是後世那些學問對於古代的衝擊,吳伯宗的新學可以說是源於他,但真正要走上正道,卻要靠他自己。
“罷了,這口鍋,我給你背了。”朱棡歎了口氣。
吳伯宗神情陡然嚴肅且激動起來,目光堅定的看著朱棡。
“雖千萬人吾往矣!”
吳伯宗堅定的道。
朱棡話鋒一轉,問道:“我給你種的那玩意,你種出來沒有?”
朱棡交給過吳伯宗幾顆土豆。
ps:這裏還是涉及到係統,但是係統我不打算寫了,你們知道有這麽個東西出現過就行了,下一本我求了編輯很久,我終於可以不用寫惡心的係統小說了,我很反感係統!很反感!
吳伯宗點頭:“已經種出來了,按照王爺所說,已經盡數挖掘了出來,不日便可送達。”
吳伯宗不解的問道:“王爺,那東西模樣醜陋,有何用處?”
朱棡微微一笑:“醜歸醜,這可是能造福億兆百姓的好玩意。”
……
吳伯宗作為風雲人物,在京師受到的關注不小,尤其是在文臣那邊,更是將其看做是掰倒晉王的勝負手。
而緊隨著吳伯宗進京之後,孔希文也進京了。
八月初的大朝會,朱棡也被傳旨參加。
奉天殿外,百官還在等候開朝。
明初的朝廷文武分家並不明顯,武將也會跟一些老臣湊到一堆聊天扯皮。
最大的那一堆,是以翰林學士李敏、禮部尚書陶凱、以及其餘那些文官為首的一群朝廷清貴,這些人多數是進士秀才出身,因為得到朱元璋賞識而平步青雲。
他們湊到一堆,自然少不了議論當下的朝局。
而對當下朝局最好的解釋就是:晉王勢大,該即刻就藩!
而推動晉王就藩,就必須要先把秦王朱樉給弄來就藩。
所以今日這場朝會開局,就要以秦王就藩一事作為開局。
其次,要淡化孔希言一事對於孔家的影響,首推就是燕王朱棣,要將燕王朱棣領兵征伐一事的危害放大,最終所指責自然也是晉王。
孔希言可以死,但孔家不能斷了傳承。
事到如今,文官這邊也學會了斷尾求生。
淮西這邊,胡惟庸站在首位,身後站著禦史中丞陳寧。
陳寧抱著手,微眯著眼睛看著文官那邊,幽幽道:“跟晉王的矛盾越大,局麵就越明朗。”
胡惟庸沒有說話。
隻是眼神裏按奈不住的出現精光。
“晉王還沒來?”
“說曹操曹操到。”
陳寧轉過頭去,輕笑著道。
隻見百官末尾,一個身著朝服的年輕男子輕飄飄的走來,神色淡然,腳步輕快。
剛剛還在激烈議論的眾人全部沉默,都各回各自的位置站定,權當做沒有看到這位晉王的出現。
“誒,剛剛不是聊得挺歡快的,怎麽見了孤就不說話了?”
朱棡懷中抱著笏板,笑意盈盈的看著他們。
首當其衝的,就是對著李敏問道。
李敏胡須都氣的抖了起來,倔強的偏過頭去,哼了一聲。
朱棡又轉頭問下一個:“聊什麽呢?這麽有趣?”
光祿寺少卿訕笑不已,拱了拱手:“恭喜王爺添丁,恭喜恭喜。”
說完,也轉身站定,不再搭話。
這晉王臉皮也是真的厚,明知道眾人不待見,偏偏還跟狗皮膏藥一樣挨個挨個的去問,硬是把後麵站著的那些個侍郎或者少卿給問的尷尬不已。
“剛剛看大人笑的如此之蕩,莫不是想到了家裏新納的小妾?”
“誒,本王聽聞大人家中遭了賊,大人可曾驗過血脈,這重臣的血脈不可混淆啊!”
“這位大人,莫走莫走,本王聽聞您這段時日為了長子的學業憂心不已,不去送來咱們新學的學校吧?如何?保管給您教的是個頂個的優秀!”
朱棡的話如同一把把刀刃插在那些大臣的心窩子裏。
同時他們也更為忌憚和憎恨。
這晉王,完全將他們家裏的情況給摸得一清二楚。
很難不懷疑這家夥是別有用心啊!
一旁的武官們都憋不住笑了。
損啊!
真特娘的損啊。
那個納妾的,新婚之夜馬上風抽過去了,早就是有心無力。
那個遭賊的,坊間都傳聞是他媳婦偷漢子,隻不過礙於臉麵才說是遭了賊。
至於另外的那個,那就更是家門不幸,家裏長子跟人在醉夢樓爭花魁,結果喊了個天價,人家收錢他來個打欠條。
晉王這幾問,當真是給人往心窩子裏捅刀子啊!
眼看著朝會氣氛開始詭異起來,這時候,奉天殿的殿門打開了。
在幾通鑼聲之後,殿外響起鼓樂。
朱棡也笑意盈盈的走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就在大哥朱標的側手方,斜對著百官站立。
朱元璋和朱標不多時就一起從殿內走出來,朱元璋昂首闊步,朱標緊隨其後。
“朝議!”
司禮監太監高呼一聲。
百官齊刷刷的躬身相迎,高呼龍體聖安。
“咱安!都平身吧。”
朱元璋坐在殿門口正中間擺放的軟榻上,一手扶著扶手擺了擺手。
“謝聖恩!”
百官直起腰背,隨後便等待著必要的禮數程序。
大太監站在朱元璋身側,高喊道:“使者覲見!”
很快,來自於大明周邊國度的使者也從下麵走上來,這些使者基本都是常駐於鴻鵠寺的,每個月的大朝會都會跟著百官一起上朝,一般來說,也隻有每個月的今天,他們有機會向大明的皇帝陛下參拜,並且說出自己國家國君的吩咐。
“高麗使臣,見過大明長生帝……。”
“哈密使者,拜見大明長生帝……。”
“暹羅……。”
“琉球……。”
“占城……。”
“安南……。”
“爪哇……。”
“渤尼……。”
來此參拜並且有資格上朝會的,基本都是大明周邊的不征之國,大致是十五個不征之國。所謂不征之國,就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初期的時候,為了確保邊境安定,為了安撫人心所創造的一種說法。
也就是已經建交且保持友好往來的國家。
其中,以高麗、大小琉球、爪哇、真臘等國家關係最為友好,每年基本都是朝貢不斷。
朱元璋吩咐平身之後,使者這才入列。
而這邊,剛開局,高麗前來的永華公主便先行上奏。
而上奏的事情也是出乎眾人的意料。
“請大明賜予我國優質的兵器和火器,祝我們抵禦海盜的襲擊!”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有些意外。
朱元璋凝眉問道:“海盜?高麗這麽大的一個國家,為何會受到海盜侵擾?”
永華公主微微咬唇,十分委屈的道:“回長生帝陛下,在高麗,很多百姓都是沿海居住,靠水吃水,但這兩年,倭國的海盜日益猖獗,多次襲擾我們國家的百姓,已經殺了上千百姓!”
“父王十分憂心,因為我們的國家缺少火器,更沒有船隻抵禦海盜,所以萬不得已隻能向大明求援!還請大明看在高麗臣民的一片誠心之下,贈與我們兵器,保護我們國家的臣民!”
百官們都沉默了下來。
雖然這個公主說話有些把人架在火上烤,但這確實是大明該做的。
因為在不征之國的合約之中寫的很清楚,下屬藩國隻要受到大的災難跟變故,大明是有義務伸手援助的!
這個條件聽起來似乎對於藩屬國沒有什麽好處。
但有一條,他們根本不需要考慮就會答應。
大明所支持的藩屬國,是以簽訂協議的國君為血脈正統的藩屬國,一切外人以篡權奪位的方式成為國君,不征之國的協議就會廢除。
大明也會派軍,重新將協議簽訂者的子嗣扶持為該國的君主。
這個條件,他們不會不答應!
曆史上,朱棣就曾因為安南有人篡權獨立,而派兵攻打,並且舉兵八十萬!以‘吊民伐罪’的名義攻打,不到一年就徹底將安南給打了下來。
所以這個條件,周邊國家的國君沒有不動心的。
就算是自己操作不慎覆滅了,背後還有老大哥支持重開。
光是這個條件,他們幾乎可以忽視前麵的那些協議。
而現在,這高麗公主顯然就是將大明給架了起來!
朱元璋也有些抹不開麵子,微微沉吟了一會,轉頭看向了胡惟庸。
中書省宰相自然讀懂了皇帝眼神裏的意思,站出來問道:“永華公主。”
永華點了點頭,微微行禮。
胡惟庸眼神裏有些遲疑的問道:“高麗作為下屬國,遇到災難我大明作為宗主國確實不能置之不顧,但海盜襲擾,這些海盜從何而來?能夠殺害千人百姓,難道貴國沒有守軍?”
永華公主臉色有些慚愧的道:“丞相大人,這些海盜的由來來曆不明,但說的都是倭國的話,而且看穿著打扮,幾乎都是倭國的浪人!”
永華抬起明亮的眸子,模樣十分可憐的道:“他們武藝高強,且持有兵器,並且船隻速度很快,往往是夜襲陳鎮,在得手之後掠奪財物快速離去!”
“我國的守軍駐守在城中,但他們專挑沒有守軍的村落下手,所以……。”
高麗沒有明確的禁海令,漁民居住在海邊不遠的地方,畢竟是個三麵環海的國家,如此豐富的海洋資源利用自然不會太少。
倭國?
胡惟庸臉色一變。
這時候,倭國的使者走了出來,十分不滿的道:“啟稟大明陛下,這絕對不是我們國家的人!”
這話之中透露著強烈的不滿。
朱元璋挑眉,道:“你們國家每年驅逐那麽多的武人,難道隻是驅逐了他們,他們就不是你們國家的人了?”
朱標此時也站了出來:“去年,一夥浪人在我大明沿海屠殺了一個二百人的村莊!此等血仇,不可不報!”
朱標話音剛落地。
淮西人那邊頓時炸開鍋。
馮勝獰笑著,眼中滿是殺氣騰騰的道:“奶奶的,讓我逮到這些人,老子給他們抽筋扒皮!”
對於淮西人來說,朱標就是未來的希望,就是家族昌盛的密碼。
護好朱標,就是護好了將來的鐵飯碗。
所以,朱標的命令,他們是無條件且無異議的落實。
“咱看啊,也別等以後了,現在就把這幫倭寇抓住,那他們的血肉來祭旗!”
那肥胖的倭國使者嚇得臉色煞白。
忙求助一樣的看向朱元璋,道:“大明皇帝陛下,我國與你們乃是友邦,我們國君也很仰慕大明的文化,特意讓我向大明求取一些醫書跟書籍!”
朱元璋眉頭舒展了一些。
“你們要書作甚?”
“自然是……是為了瞻仰大明的文化,讓我們的大臣也學著大明一樣!大明強盛,是……值得我們國家學習的!”
文官那邊頓時喜笑顏開。
李敏撫須,昂頭道:“沒想到區區彈丸之地倒也明白我大明天朝的強盛!”
“我大明文化傳承數千年,你們這些小國怎會明白其中深意!”
朱棡站在一旁。
聽著文官的話,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這些文官。
在眾文官沾沾自喜,在倭國使者麵色漸緩,在永華公主麵色難堪之下。
朱棡有些詫異的開口問道:
“你們腦子有毛病?”
“王爺!”
酒館旁邊的一家麵鋪子裏,書生將遮擋門麵的簾子掀開走進去,隨後走到左邊角落的桌子前抱拳拱手,恭敬的低聲行禮。
坐在麵鋪子裏吃羊肉麵片的朱棡抬頭,見來人便擺了擺手:“坐下說。”
書生坐下,神色坦然且淡定。
“張玉應該跟你說清楚京裏的情況了吧?”
“是,張指揮使已經交代清楚了。”
朱棡點了點頭:“父皇調你回京,你不要有心理壓力!你在大同做得很好。”
而此時,這個書生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正是新學的開創者,吳伯宗。
吳伯宗搖頭:“下官隻是覺得,當今天下之學問,確實如同王爺當初所說的那樣,老舊不堪,陳冗詬病!再用在大明這樣的新朝上,還是會走上前麵朝代的老路。”
“治國之念的革新,是刻不容緩的!”
吳伯宗有些激動。
這一年多,他的內心積攢了太多的話語想要跟晉王說,想要將自己所想的那些東西一一道出,他認為當今天下,除了晉王以外,真的很難有人能夠明白他的心中理念。
“昔日範仲淹發現了趙宋王朝的陳冗舊病,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立誌要推動北宋革新,雖新政受挫,但多少警惕了不少大臣。”
“若是大明沿用那以儒生治世的老路子,難免走入黨爭的老路!想要推陳出新,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陛下英明,國家安定……。”
朱棡愣住了。
他看著麵前興奮的吳伯宗。
良久良久才感歎了一句。
“伯宗,若有一天本王出了事,怕是都是拜你所賜啊。”
膽子太肥了。
吳伯宗的臉有些漲紅。
朱棡沉默了一下,心裏想的還是後世那些學問對於古代的衝擊,吳伯宗的新學可以說是源於他,但真正要走上正道,卻要靠他自己。
“罷了,這口鍋,我給你背了。”朱棡歎了口氣。
吳伯宗神情陡然嚴肅且激動起來,目光堅定的看著朱棡。
“雖千萬人吾往矣!”
吳伯宗堅定的道。
朱棡話鋒一轉,問道:“我給你種的那玩意,你種出來沒有?”
朱棡交給過吳伯宗幾顆土豆。
ps:這裏還是涉及到係統,但是係統我不打算寫了,你們知道有這麽個東西出現過就行了,下一本我求了編輯很久,我終於可以不用寫惡心的係統小說了,我很反感係統!很反感!
吳伯宗點頭:“已經種出來了,按照王爺所說,已經盡數挖掘了出來,不日便可送達。”
吳伯宗不解的問道:“王爺,那東西模樣醜陋,有何用處?”
朱棡微微一笑:“醜歸醜,這可是能造福億兆百姓的好玩意。”
……
吳伯宗作為風雲人物,在京師受到的關注不小,尤其是在文臣那邊,更是將其看做是掰倒晉王的勝負手。
而緊隨著吳伯宗進京之後,孔希文也進京了。
八月初的大朝會,朱棡也被傳旨參加。
奉天殿外,百官還在等候開朝。
明初的朝廷文武分家並不明顯,武將也會跟一些老臣湊到一堆聊天扯皮。
最大的那一堆,是以翰林學士李敏、禮部尚書陶凱、以及其餘那些文官為首的一群朝廷清貴,這些人多數是進士秀才出身,因為得到朱元璋賞識而平步青雲。
他們湊到一堆,自然少不了議論當下的朝局。
而對當下朝局最好的解釋就是:晉王勢大,該即刻就藩!
而推動晉王就藩,就必須要先把秦王朱樉給弄來就藩。
所以今日這場朝會開局,就要以秦王就藩一事作為開局。
其次,要淡化孔希言一事對於孔家的影響,首推就是燕王朱棣,要將燕王朱棣領兵征伐一事的危害放大,最終所指責自然也是晉王。
孔希言可以死,但孔家不能斷了傳承。
事到如今,文官這邊也學會了斷尾求生。
淮西這邊,胡惟庸站在首位,身後站著禦史中丞陳寧。
陳寧抱著手,微眯著眼睛看著文官那邊,幽幽道:“跟晉王的矛盾越大,局麵就越明朗。”
胡惟庸沒有說話。
隻是眼神裏按奈不住的出現精光。
“晉王還沒來?”
“說曹操曹操到。”
陳寧轉過頭去,輕笑著道。
隻見百官末尾,一個身著朝服的年輕男子輕飄飄的走來,神色淡然,腳步輕快。
剛剛還在激烈議論的眾人全部沉默,都各回各自的位置站定,權當做沒有看到這位晉王的出現。
“誒,剛剛不是聊得挺歡快的,怎麽見了孤就不說話了?”
朱棡懷中抱著笏板,笑意盈盈的看著他們。
首當其衝的,就是對著李敏問道。
李敏胡須都氣的抖了起來,倔強的偏過頭去,哼了一聲。
朱棡又轉頭問下一個:“聊什麽呢?這麽有趣?”
光祿寺少卿訕笑不已,拱了拱手:“恭喜王爺添丁,恭喜恭喜。”
說完,也轉身站定,不再搭話。
這晉王臉皮也是真的厚,明知道眾人不待見,偏偏還跟狗皮膏藥一樣挨個挨個的去問,硬是把後麵站著的那些個侍郎或者少卿給問的尷尬不已。
“剛剛看大人笑的如此之蕩,莫不是想到了家裏新納的小妾?”
“誒,本王聽聞大人家中遭了賊,大人可曾驗過血脈,這重臣的血脈不可混淆啊!”
“這位大人,莫走莫走,本王聽聞您這段時日為了長子的學業憂心不已,不去送來咱們新學的學校吧?如何?保管給您教的是個頂個的優秀!”
朱棡的話如同一把把刀刃插在那些大臣的心窩子裏。
同時他們也更為忌憚和憎恨。
這晉王,完全將他們家裏的情況給摸得一清二楚。
很難不懷疑這家夥是別有用心啊!
一旁的武官們都憋不住笑了。
損啊!
真特娘的損啊。
那個納妾的,新婚之夜馬上風抽過去了,早就是有心無力。
那個遭賊的,坊間都傳聞是他媳婦偷漢子,隻不過礙於臉麵才說是遭了賊。
至於另外的那個,那就更是家門不幸,家裏長子跟人在醉夢樓爭花魁,結果喊了個天價,人家收錢他來個打欠條。
晉王這幾問,當真是給人往心窩子裏捅刀子啊!
眼看著朝會氣氛開始詭異起來,這時候,奉天殿的殿門打開了。
在幾通鑼聲之後,殿外響起鼓樂。
朱棡也笑意盈盈的走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就在大哥朱標的側手方,斜對著百官站立。
朱元璋和朱標不多時就一起從殿內走出來,朱元璋昂首闊步,朱標緊隨其後。
“朝議!”
司禮監太監高呼一聲。
百官齊刷刷的躬身相迎,高呼龍體聖安。
“咱安!都平身吧。”
朱元璋坐在殿門口正中間擺放的軟榻上,一手扶著扶手擺了擺手。
“謝聖恩!”
百官直起腰背,隨後便等待著必要的禮數程序。
大太監站在朱元璋身側,高喊道:“使者覲見!”
很快,來自於大明周邊國度的使者也從下麵走上來,這些使者基本都是常駐於鴻鵠寺的,每個月的大朝會都會跟著百官一起上朝,一般來說,也隻有每個月的今天,他們有機會向大明的皇帝陛下參拜,並且說出自己國家國君的吩咐。
“高麗使臣,見過大明長生帝……。”
“哈密使者,拜見大明長生帝……。”
“暹羅……。”
“琉球……。”
“占城……。”
“安南……。”
“爪哇……。”
“渤尼……。”
來此參拜並且有資格上朝會的,基本都是大明周邊的不征之國,大致是十五個不征之國。所謂不征之國,就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初期的時候,為了確保邊境安定,為了安撫人心所創造的一種說法。
也就是已經建交且保持友好往來的國家。
其中,以高麗、大小琉球、爪哇、真臘等國家關係最為友好,每年基本都是朝貢不斷。
朱元璋吩咐平身之後,使者這才入列。
而這邊,剛開局,高麗前來的永華公主便先行上奏。
而上奏的事情也是出乎眾人的意料。
“請大明賜予我國優質的兵器和火器,祝我們抵禦海盜的襲擊!”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有些意外。
朱元璋凝眉問道:“海盜?高麗這麽大的一個國家,為何會受到海盜侵擾?”
永華公主微微咬唇,十分委屈的道:“回長生帝陛下,在高麗,很多百姓都是沿海居住,靠水吃水,但這兩年,倭國的海盜日益猖獗,多次襲擾我們國家的百姓,已經殺了上千百姓!”
“父王十分憂心,因為我們的國家缺少火器,更沒有船隻抵禦海盜,所以萬不得已隻能向大明求援!還請大明看在高麗臣民的一片誠心之下,贈與我們兵器,保護我們國家的臣民!”
百官們都沉默了下來。
雖然這個公主說話有些把人架在火上烤,但這確實是大明該做的。
因為在不征之國的合約之中寫的很清楚,下屬藩國隻要受到大的災難跟變故,大明是有義務伸手援助的!
這個條件聽起來似乎對於藩屬國沒有什麽好處。
但有一條,他們根本不需要考慮就會答應。
大明所支持的藩屬國,是以簽訂協議的國君為血脈正統的藩屬國,一切外人以篡權奪位的方式成為國君,不征之國的協議就會廢除。
大明也會派軍,重新將協議簽訂者的子嗣扶持為該國的君主。
這個條件,他們不會不答應!
曆史上,朱棣就曾因為安南有人篡權獨立,而派兵攻打,並且舉兵八十萬!以‘吊民伐罪’的名義攻打,不到一年就徹底將安南給打了下來。
所以這個條件,周邊國家的國君沒有不動心的。
就算是自己操作不慎覆滅了,背後還有老大哥支持重開。
光是這個條件,他們幾乎可以忽視前麵的那些協議。
而現在,這高麗公主顯然就是將大明給架了起來!
朱元璋也有些抹不開麵子,微微沉吟了一會,轉頭看向了胡惟庸。
中書省宰相自然讀懂了皇帝眼神裏的意思,站出來問道:“永華公主。”
永華點了點頭,微微行禮。
胡惟庸眼神裏有些遲疑的問道:“高麗作為下屬國,遇到災難我大明作為宗主國確實不能置之不顧,但海盜襲擾,這些海盜從何而來?能夠殺害千人百姓,難道貴國沒有守軍?”
永華公主臉色有些慚愧的道:“丞相大人,這些海盜的由來來曆不明,但說的都是倭國的話,而且看穿著打扮,幾乎都是倭國的浪人!”
永華抬起明亮的眸子,模樣十分可憐的道:“他們武藝高強,且持有兵器,並且船隻速度很快,往往是夜襲陳鎮,在得手之後掠奪財物快速離去!”
“我國的守軍駐守在城中,但他們專挑沒有守軍的村落下手,所以……。”
高麗沒有明確的禁海令,漁民居住在海邊不遠的地方,畢竟是個三麵環海的國家,如此豐富的海洋資源利用自然不會太少。
倭國?
胡惟庸臉色一變。
這時候,倭國的使者走了出來,十分不滿的道:“啟稟大明陛下,這絕對不是我們國家的人!”
這話之中透露著強烈的不滿。
朱元璋挑眉,道:“你們國家每年驅逐那麽多的武人,難道隻是驅逐了他們,他們就不是你們國家的人了?”
朱標此時也站了出來:“去年,一夥浪人在我大明沿海屠殺了一個二百人的村莊!此等血仇,不可不報!”
朱標話音剛落地。
淮西人那邊頓時炸開鍋。
馮勝獰笑著,眼中滿是殺氣騰騰的道:“奶奶的,讓我逮到這些人,老子給他們抽筋扒皮!”
對於淮西人來說,朱標就是未來的希望,就是家族昌盛的密碼。
護好朱標,就是護好了將來的鐵飯碗。
所以,朱標的命令,他們是無條件且無異議的落實。
“咱看啊,也別等以後了,現在就把這幫倭寇抓住,那他們的血肉來祭旗!”
那肥胖的倭國使者嚇得臉色煞白。
忙求助一樣的看向朱元璋,道:“大明皇帝陛下,我國與你們乃是友邦,我們國君也很仰慕大明的文化,特意讓我向大明求取一些醫書跟書籍!”
朱元璋眉頭舒展了一些。
“你們要書作甚?”
“自然是……是為了瞻仰大明的文化,讓我們的大臣也學著大明一樣!大明強盛,是……值得我們國家學習的!”
文官那邊頓時喜笑顏開。
李敏撫須,昂頭道:“沒想到區區彈丸之地倒也明白我大明天朝的強盛!”
“我大明文化傳承數千年,你們這些小國怎會明白其中深意!”
朱棡站在一旁。
聽著文官的話,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這些文官。
在眾文官沾沾自喜,在倭國使者麵色漸緩,在永華公主麵色難堪之下。
朱棡有些詫異的開口問道:
“你們腦子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