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甄嬛傳—宜修124
綜影視涼月的慢穿之旅 作者:洺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夫妻二人的對話沒隔幾日就傳進了宮中,被康熙所知曉。
康熙對於胤禛和涼月夫妻恩愛,很是欣慰,涼月雖然後院得寵,卻從來不獨占恩寵。
他這幾個成年兒子的後院,唯有老四和老八的後宅女眷了了幾個。
可偏偏老四的後宅平靜和睦,老八被他那個福晉搞得烏煙瘴氣,懷一個流一個,人人著稱推舉的八賢王連家都治理不明白,還妄圖大誌,簡直不知所謂!
反觀老四重情至性,忠君孝父,哪怕對待老九,老十的算計也隻做弟弟調皮,暗自吃悶虧,等待君父發現處理,從不落井下石。
老四福晉單不說與國之功,僅憑治家手段與勸諫之能便也與太子妃不相上下,甚至比之太子妃還要強上三分,當得起國母之責。
太子終究是他親手培養的,哪怕是將來再次廢黜儲君,他也舍不得胤礽成為新君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也不年輕了,這兩年時常生病,縱觀全局,似乎也隻有老四為君尚有轉圜的餘地,隻是老四的子嗣到底薄了些。
想到此處,康熙免不了挑了兩個格格賜下,讓人帶去了圓明園。
馮格格和曹格格入園,胤禛各寵幸兩日後便將人拋之腦後,待安撫一圈女眷,獻身過後便聽從鄔先生的建議前往京郊建寺立宇,訪僧參禪,做他的避世閑人去了。
好在側福晉李氏所出的四阿哥剛出生不多久,一個陪伴多年的格格也被診出了身孕,還是個男胎,這讓康熙頓時欣慰了不少。
畢竟,自涼月成為嫡福晉以來,但凡胤禛後宅懷的上的,就沒有半路流產的,這也是胤禛後院難得安生的根本。
涼月初為嫡福晉就曾對後院眾人說過,不動孩子是她的底線,誰敢越線,就退還本家,是死是活自己掂量。
又有甘氏和苗氏的前車之鑒在,這些年府裏又沒有進新人,自然前院胤禛收房的侍女不算,隻要沒懷孕,就不算是後院之人。
雖然偶爾為了胤禛的寵愛和偏心有個爭風吃醋,也不過是小打小鬧,頂多擰個帕子,翻個白眼,強幾句嘴罷了,多了就沒有了。
就是砸個瓷器擺件,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拿錢補不補的上。
畢竟涼月製訂了規矩,誰打碎了誰出銀子更換。
為了避免被人說成小家子氣,涼月直接從自己的莊子上定製了各式花樣兒的琉璃擺件,茶具,餐具替代了原本的瓷器。
不拘身份地位,各個院子都是配套的。
要砸就砸自己的去,私下裏用什麽,砸什麽她管不著,但東西都是在胤禛跟前過了明路的,中間要更換或者損壞也要是要請示的。
畢竟琉璃在眾人看來並不便宜,更何況還是配套的,按自己喜好的花樣兒燒製的,壞一個便要花費不菲的銀子,有時候去補還不一定能補的上,自然沒人敢摔東西撒氣。
日子就在眾女子的和平相處中過了兩年,轉眼已是康熙五十三年。
無論是京中還是他處再無人提雍親王府當初的“子嗣單薄”的言論。
因為如今府裏已經有三個阿哥兩個格格,而且嫡福晉年過三十多歲,時隔多年老蚌懷珠,竟然被診出了喜脈。
涼月一懷孕,胤禛當即拋下了剛剛進府不久又一向受寵的年側福晉。
凝輝院。
後院的女人都在,眼含羨慕的看著上首涼月的肚子。
尤其是已經被冊封為側福晉的齊月賓更是嘴裏發苦,想要孩子都想瘋了。
伺候胤禛這麽多年,她一次也不曾遇喜。
一向恩寵不及她的李側福晉兩兒一女不說,由侍妾升上來的呂格格也有了爺的長女。
就連體弱的耿格格都生了個小阿哥,雖說身體不算很好,一直在圓明園養病。
現在,就連已經確定不能生了的福晉都再次遇喜,再耗下去,她年歲上來,不知道有沒有福晉這般好命?
看來不能再如此了安靜度日了,也該走動走動,讓爺多留宿幾次,說不定……
齊側福晉隱晦的撫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腹無限遐想。
康熙對於胤禛和涼月夫妻恩愛,很是欣慰,涼月雖然後院得寵,卻從來不獨占恩寵。
他這幾個成年兒子的後院,唯有老四和老八的後宅女眷了了幾個。
可偏偏老四的後宅平靜和睦,老八被他那個福晉搞得烏煙瘴氣,懷一個流一個,人人著稱推舉的八賢王連家都治理不明白,還妄圖大誌,簡直不知所謂!
反觀老四重情至性,忠君孝父,哪怕對待老九,老十的算計也隻做弟弟調皮,暗自吃悶虧,等待君父發現處理,從不落井下石。
老四福晉單不說與國之功,僅憑治家手段與勸諫之能便也與太子妃不相上下,甚至比之太子妃還要強上三分,當得起國母之責。
太子終究是他親手培養的,哪怕是將來再次廢黜儲君,他也舍不得胤礽成為新君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也不年輕了,這兩年時常生病,縱觀全局,似乎也隻有老四為君尚有轉圜的餘地,隻是老四的子嗣到底薄了些。
想到此處,康熙免不了挑了兩個格格賜下,讓人帶去了圓明園。
馮格格和曹格格入園,胤禛各寵幸兩日後便將人拋之腦後,待安撫一圈女眷,獻身過後便聽從鄔先生的建議前往京郊建寺立宇,訪僧參禪,做他的避世閑人去了。
好在側福晉李氏所出的四阿哥剛出生不多久,一個陪伴多年的格格也被診出了身孕,還是個男胎,這讓康熙頓時欣慰了不少。
畢竟,自涼月成為嫡福晉以來,但凡胤禛後宅懷的上的,就沒有半路流產的,這也是胤禛後院難得安生的根本。
涼月初為嫡福晉就曾對後院眾人說過,不動孩子是她的底線,誰敢越線,就退還本家,是死是活自己掂量。
又有甘氏和苗氏的前車之鑒在,這些年府裏又沒有進新人,自然前院胤禛收房的侍女不算,隻要沒懷孕,就不算是後院之人。
雖然偶爾為了胤禛的寵愛和偏心有個爭風吃醋,也不過是小打小鬧,頂多擰個帕子,翻個白眼,強幾句嘴罷了,多了就沒有了。
就是砸個瓷器擺件,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拿錢補不補的上。
畢竟涼月製訂了規矩,誰打碎了誰出銀子更換。
為了避免被人說成小家子氣,涼月直接從自己的莊子上定製了各式花樣兒的琉璃擺件,茶具,餐具替代了原本的瓷器。
不拘身份地位,各個院子都是配套的。
要砸就砸自己的去,私下裏用什麽,砸什麽她管不著,但東西都是在胤禛跟前過了明路的,中間要更換或者損壞也要是要請示的。
畢竟琉璃在眾人看來並不便宜,更何況還是配套的,按自己喜好的花樣兒燒製的,壞一個便要花費不菲的銀子,有時候去補還不一定能補的上,自然沒人敢摔東西撒氣。
日子就在眾女子的和平相處中過了兩年,轉眼已是康熙五十三年。
無論是京中還是他處再無人提雍親王府當初的“子嗣單薄”的言論。
因為如今府裏已經有三個阿哥兩個格格,而且嫡福晉年過三十多歲,時隔多年老蚌懷珠,竟然被診出了喜脈。
涼月一懷孕,胤禛當即拋下了剛剛進府不久又一向受寵的年側福晉。
凝輝院。
後院的女人都在,眼含羨慕的看著上首涼月的肚子。
尤其是已經被冊封為側福晉的齊月賓更是嘴裏發苦,想要孩子都想瘋了。
伺候胤禛這麽多年,她一次也不曾遇喜。
一向恩寵不及她的李側福晉兩兒一女不說,由侍妾升上來的呂格格也有了爺的長女。
就連體弱的耿格格都生了個小阿哥,雖說身體不算很好,一直在圓明園養病。
現在,就連已經確定不能生了的福晉都再次遇喜,再耗下去,她年歲上來,不知道有沒有福晉這般好命?
看來不能再如此了安靜度日了,也該走動走動,讓爺多留宿幾次,說不定……
齊側福晉隱晦的撫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腹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