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甄嬛傳—宜修158
綜影視涼月的慢穿之旅 作者:洺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見涼月笑意盈盈,不禁歎了口氣,涼月考慮的不無道理,隻是甄氏入宮後想要得寵隻怕是難了。
長了一張與柔則相似的臉,無論嫁給何人,都會導致皇帝的臉上無光。
還不如收進後宮,雖然不得寵愛,總好過出家或者病逝來的好。
要怪也隻能怪甄氏命該如此,怨不得旁人。
思慮一瞬,眼神落向已經跪地的孫妙青身上,想到此女的出身,蘇州織造與年家走的頗近,若讓其進宮免不了壯大華妃一脈。
太後有心要為難於她,可還不待她開口挑刺,涼月就已經做主將她留了牌子。
“孫氏既是功臣之妹,理當留用。”
隨著孫妙青謝恩起身,秀女全部選閱完畢,涼月扶著太後回到寧壽宮,這才忍不住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開口道:
“甄氏留牌子就算了,你說的不無道理,可孫妙青是蘇州織造孫株合之妹。
孫家與年家多有來往,華妃本就勢大,哀家提議選秀本就有意打壓華妃。
你倒好?竟如此大度,生怕華妃爬不到你頭上,你真是糊塗呀!”
涼月為她順了順氣,這才開口解釋:
“正因如此,侄女才會讓她留牌子。
織造署織造雖為五品官,可因為是欽差,實際地位與一品大員之總督、巡撫卻也是相差無幾的。
孫株合的地位說來本就與年羹堯相差無幾,您說孫氏入宮會甘心屈居華妃之下嗎?
更何況皇上早就有意將蘇州織造換上自己人,臣妾這也是為皇上考慮。
您想啊,讓孫株合的妹妹進宮,一來可以暫時讓孫家放鬆,卸下防備,給欽差李衛爭取機會,搜羅孫家不法的證據。
二來孫妙青入宮,華妃尾大不掉,侄女兒便能坐山觀虎鬥,如此既不會髒了自己的手,還能穩坐中宮豈不更好?”
太後這才明白過來涼月的算計,這分明是一石三鳥,一來幫了皇帝,二來牽製了華妃,三來皇後之位更穩。
太後也不禁感歎涼月的城府,她到底是老了,年歲上來了,也不再為了先帝的寵愛頻頻算計於人。
沒曾想多年不曾算計,竟也手段生疏了不少,一時竟還不如自己這個侄女兒看的長遠。
這一刻她不得不服老,同樣心底還有無盡的欣慰。
有她這個侄女兒在,家族的榮耀哪怕是她百年之後,也再無後顧之憂。
“皇後不愧是皇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太後感歎,語氣裏盡是滿滿的得意。
翊坤宮。
華妃素手翻看著入選的秀女名冊,不屑、又酸又妒的眼神一一掃過上麵的人名,最後又落在孫妙青的名字上麵,眼神一凝,不禁出口詢問頌芝。
“這個孫妙青如何能入選?你們這幫狗奴才是幹什麽吃的?早說讓你們早做防備,你們倒好,事都辦不明白?”
頌芝連忙跪地請罪。
“娘娘恕罪,孫妙青是皇後娘娘做主留下的,皇上選閱完甄氏就回了養心殿,後麵的連看都沒看。
皇後娘娘聽太監唱完名,覺得家世不錯,根本無心問話,就做主留了牌子。”
頌芝越說聲音越小,忐忑不安的抬頭看向華妃。
華妃冷哼一聲,傲氣的扔掉手上的名冊。
“哼!皇後這是想幹什麽?難不成是想利用孫妙青牽製本宮嗎?憑她也配?”
頌芝連忙出聲安慰:
“娘娘別生氣,娘娘風華絕代,量她小小一個孫妙青,翻不起什麽風浪,她就是進宮又能如何?還不是要看娘娘的臉色行事!”
華妃聞言,勉強壓下心中的怒氣,保養適宜的臉上緩緩綻放一絲冷笑。
“既已留用,那就放在眼皮子底下,好好教教她宮裏的規矩,壓壓她的銳氣,以免將來不把本宮放在眼裏。
倘若她識時務,本宮也不必為難於她,倘若她不識時務……”
華妃的話雖未說完,可眼裏的狠絕一閃而過,伺候多年的頌芝自然也明白了華妃的意思,忙不迭的應下。
長了一張與柔則相似的臉,無論嫁給何人,都會導致皇帝的臉上無光。
還不如收進後宮,雖然不得寵愛,總好過出家或者病逝來的好。
要怪也隻能怪甄氏命該如此,怨不得旁人。
思慮一瞬,眼神落向已經跪地的孫妙青身上,想到此女的出身,蘇州織造與年家走的頗近,若讓其進宮免不了壯大華妃一脈。
太後有心要為難於她,可還不待她開口挑刺,涼月就已經做主將她留了牌子。
“孫氏既是功臣之妹,理當留用。”
隨著孫妙青謝恩起身,秀女全部選閱完畢,涼月扶著太後回到寧壽宮,這才忍不住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開口道:
“甄氏留牌子就算了,你說的不無道理,可孫妙青是蘇州織造孫株合之妹。
孫家與年家多有來往,華妃本就勢大,哀家提議選秀本就有意打壓華妃。
你倒好?竟如此大度,生怕華妃爬不到你頭上,你真是糊塗呀!”
涼月為她順了順氣,這才開口解釋:
“正因如此,侄女才會讓她留牌子。
織造署織造雖為五品官,可因為是欽差,實際地位與一品大員之總督、巡撫卻也是相差無幾的。
孫株合的地位說來本就與年羹堯相差無幾,您說孫氏入宮會甘心屈居華妃之下嗎?
更何況皇上早就有意將蘇州織造換上自己人,臣妾這也是為皇上考慮。
您想啊,讓孫株合的妹妹進宮,一來可以暫時讓孫家放鬆,卸下防備,給欽差李衛爭取機會,搜羅孫家不法的證據。
二來孫妙青入宮,華妃尾大不掉,侄女兒便能坐山觀虎鬥,如此既不會髒了自己的手,還能穩坐中宮豈不更好?”
太後這才明白過來涼月的算計,這分明是一石三鳥,一來幫了皇帝,二來牽製了華妃,三來皇後之位更穩。
太後也不禁感歎涼月的城府,她到底是老了,年歲上來了,也不再為了先帝的寵愛頻頻算計於人。
沒曾想多年不曾算計,竟也手段生疏了不少,一時竟還不如自己這個侄女兒看的長遠。
這一刻她不得不服老,同樣心底還有無盡的欣慰。
有她這個侄女兒在,家族的榮耀哪怕是她百年之後,也再無後顧之憂。
“皇後不愧是皇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太後感歎,語氣裏盡是滿滿的得意。
翊坤宮。
華妃素手翻看著入選的秀女名冊,不屑、又酸又妒的眼神一一掃過上麵的人名,最後又落在孫妙青的名字上麵,眼神一凝,不禁出口詢問頌芝。
“這個孫妙青如何能入選?你們這幫狗奴才是幹什麽吃的?早說讓你們早做防備,你們倒好,事都辦不明白?”
頌芝連忙跪地請罪。
“娘娘恕罪,孫妙青是皇後娘娘做主留下的,皇上選閱完甄氏就回了養心殿,後麵的連看都沒看。
皇後娘娘聽太監唱完名,覺得家世不錯,根本無心問話,就做主留了牌子。”
頌芝越說聲音越小,忐忑不安的抬頭看向華妃。
華妃冷哼一聲,傲氣的扔掉手上的名冊。
“哼!皇後這是想幹什麽?難不成是想利用孫妙青牽製本宮嗎?憑她也配?”
頌芝連忙出聲安慰:
“娘娘別生氣,娘娘風華絕代,量她小小一個孫妙青,翻不起什麽風浪,她就是進宮又能如何?還不是要看娘娘的臉色行事!”
華妃聞言,勉強壓下心中的怒氣,保養適宜的臉上緩緩綻放一絲冷笑。
“既已留用,那就放在眼皮子底下,好好教教她宮裏的規矩,壓壓她的銳氣,以免將來不把本宮放在眼裏。
倘若她識時務,本宮也不必為難於她,倘若她不識時務……”
華妃的話雖未說完,可眼裏的狠絕一閃而過,伺候多年的頌芝自然也明白了華妃的意思,忙不迭的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