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青菱郡主見來人,笑迎了上了。
屋子裏的貴女們見到大長公主,紛紛躬身相迎,宋姝也同樣與晏長歌作禮。
“本宮聽說雍王妃將近日落時分方姍姍來遲,這著急忙慌的是要往哪裏去?”
宋姝微微抬頭,見晏長歌薄唇淺笑,輕睨她一眼,一身氣勢不怒自威。
不愧是陪大聖皇帝見過腥風血雨的皇家公主,隻需往那兒一站,便是一派神武天威。
宋姝眉頭微皺,隱約感覺到這位大長公主似乎是來者不善,可她細細回想,卻似乎從未與晏長歌結過仇。
她微微垂眉,心下生疑,麵上卻沒顯出半分,笑答道:“本宮聽說這郡主府的垂枝碧桃是從劍南千裏迢迢移栽過來的,心下好奇,這方著急去瞧瞧。”
宋姝笑意盈盈,晏長歌正欲說些什麽,一旁的德喜卻率先開口:“雍王妃在未央宮什麽奇花異草不曾見過,真是說笑。”
一年不見,德喜再不負當日宮中時的張揚,仿佛又變回了大聖皇帝在世時那般簡樸模樣,頭頂的東珠不見了蹤影,一身淡色素裙,隻有手腕間一對翠玉繩紋鐲子彰顯著佩戴者曾經的身份顯赫。
“德喜公主,好久不見。”
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德喜,宋姝斂容,心裏忽然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晏長歌,晁昭悅,再加上德喜,這一場鴻門宴今日當真是衝著她來的。
她轉頭看向鬱婉娘,表情抱歉道:“本宮今日怕是不能同你賞花了。”
鬱婉娘本就聰慧,見這陣仗,也知道今日這賞花宴邀宋姝怕不是為了賞花來的。
她抿了抿唇,卻沒從宋姝身邊走開。
宋姝見狀,眼下閃過一絲詫異,安慰似的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站遠一些,也免得一會兒出什麽變故,傷及無辜。
安撫下鬱婉娘,她周身的氣勢渾然沉了下去,臉上再不複方才笑意溫柔。
“既然今日各位邀本宮前來不是為了賞花,那不妨打開天窗,咱們說亮話。”
說著,她雙目微眯,目光掃視過晁昭悅,德喜,最後落在了晏長歌身上。
晏長歌威容棱棱,目光銳利。
兩人對視片刻,宋姝先開口道:“大長公主,本宮敬您是長輩,何故也要摻和到我們這些小輩之間的小打小鬧?”
聽她話,晏長歌掀起唇角冷笑一聲:“小打小鬧?本宮覺得,雍王妃倒是會大事化小。今日之事,事關皇室血統清譽,本宮怎能無視?”
晏長歌字字鏗鏘,死死咬在“皇室血統”這四個字上麵。
宋姝頓時明白她們發難的由頭,心裏咯噔一下。
蘭幽見狀,朝著守在門口的拂珠使了一個眼色。拂珠明白白了她的意思,趁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宋姝身上時,神不知鬼不覺的退了出去,一路朝著王府而去——
王府書房內,晏泉眉眼微垂,目光落在隴西的兵防圖上,心緒卻始終無法集中。
檀木書桌上,今早送來的食盒被打開,五色點心裝在蛟紋紅瓷盤裏,剛剛吃了一半。
門外傳來三聲叩門聲,昆侖去而複返,臉上神色有些緊張。
他低頭稟道:“殿下,今日王妃去了青菱郡主府赴宴,拂珠回報大長公主與德喜公主一群人似乎正對王妃發難。”
隻聽“嘩”的一聲,晏泉合上了手中書頁,問道:“你說……王妃正在青菱郡主府?”
昆侖點頭:“今日青菱郡主宴請京中高門女眷赴宴賞花,似乎是來者不善……”
晏泉沉默片刻,忽道:“平西王世子前日進京述職,你去請他同本王一同入宮麵聖!”
青菱郡主府
大廳內氛圍越發緊張起來,因為晏長歌的話,周圍已經傳出了不少竊竊私語。自從宋姝回京後,關於這位雍王妃的謠言八卦就沒斷絕過。
宋姝站在人群之中,感受到四周打量目光卻並不懼怕。
她非但沒有退後,反而朝前走了兩步,走到了晏長歌身前,問她:“不知道大長公主所說‘皇室清譽’究竟所謂何事?”
晏長歌沉默了一瞬,沒有開口,一雙清淩淩的眼卻凝視著她,似乎是在透過她,看什麽人。
半響,她開口道:“你的眼睛,倒是和他長得很像。”
”大長公主在說誰?”
晏長歌看著她,像是在看著一隻垂死掙紮的兔子,忽然笑了,道:“自然是你親生父親,叛軍逆賊孫青書!”
晏長歌話落,一石激起千層浪,周圍一下子炸開了。
攝政王妃竟然是清光太子的親生女兒,晏無咎的同胞妹妹?
眾人一下子聯想到當初那張賜婚聖旨,臉色忽然變了。
混淆皇室血統,違背人倫綱常。
那一條提出來,不是要殺九族的罪過。
宋姝還未說話,一旁的鬱婉娘倒是忍不住了。她覺得晏長歌的指控太過荒謬,快步起身走到了宋姝麵前,道:“ 口說無憑,娘娘將如此大的罪過加在王妃身上,可有憑證?”
話音一落,全場的注意力頓時又從宋姝身上轉回到了晏長歌的身上。
德喜這時候再也忍不住,也往前兩步,大聲道:“說得好!娘娘既然今日指證你宋姝混淆皇室血脈,敗壞倫常,自然是有憑證的。”
說著,她轉頭看向晏長歌,如願地見她從懷中掏出了一塊玉佩,還有一遝書信。
當初嚴客雖然在暗獄被尤淖誅殺,死之前卻早已從宋文棟的好友方昝手中取得了證物。
這一年多來,當年晏如惠和沈流珠交換的書信和那塊信物般的玉佩一直被晏長歌握在手裏,隻等著今日發難。
晏長歌緩緩地打開泛黃的書信,遞到了宋姝麵前,冷聲道:“你看看,當年清光太子妃和沈流珠的密謀偷天換柱,在孫家抄家之時將你換了出來。物證鑿鑿,你有何抵賴?”
宋姝掃了一眼那封信,上頭沈流珠的筆跡她再熟悉不過。
這是死證,她無法抵賴,也不想抵賴。
她的命,是晏如惠以死相護,是沈流珠冒天下之大不韙救下的。這份情,她怎能抵賴?
因此,站在眾人之中,站在她親娘和養母的書信之前,她沒說一句話,卻伸出手輕輕地拂過了上麵的梅花小楷,似乎是想感受一下兩人留在字句上的餘溫。
“……取佳美之意,故我兒名‘姝’。為其母,吾唯願其一世安樂太平,福壽康寧……”
讀到這裏宋姝方知,原來她名字裏這“姝”字是晏如惠取的。
可惜事與願違,她這一生與安樂太平,福壽康寧相去甚遠。
見她垂頭不語,晏長歌忽然發難:“來人哪,將這叛賊逆女給本宮拿下伏誅!”
晏長歌話音落,身邊忽然竄出來了數個守衛,將宋姝團團圍住。
蘭幽見狀,趕忙將宋姝忽在身後,大聲道:“攝政王妃乃是聖上欽封的一品國夫人;你們光天化日之下以下犯上,你們有幾個腦袋砍?還不快退下!”
宋姝也沒料到,晏長歌竟然如此猖狂,在郡主府後院設伏。
她看了看周圍護衛明晃晃的刀刃,明白晏長歌是想來一出先斬後奏。屆時她有書信與玉佩,而自己這叛臣之女的罪名坐實,晏長歌殺她便是清君側,有理有據。
她皺了皺眉,望向晏長歌,卻不知她對自己何來如此大的殺心?
晏長歌長目微眯,眉宇間透出一絲她從未見過的凶光。
“大長公主,我乃當朝一品國夫人,即使是要判我的罪,那也該是大理寺的差事,還輪不到你私設刑堂,你就不怕屆時攝政王問罪,聖上問罪?”
“本宮助攝政王清君側,誅殺叛國罪女。事急從權,今日有諸位貴女為本宮作證,即使到了含元殿上,本宮也問心無愧!”
她點點頭,公主府的死衛蜂擁而上——
四婢將宋姝護在中間,拂珠卻還未歸來。
梅落臉色煞白,卻還將宋姝護在身後,拽著她的袖子,一雙手握得青白。
她道:“殿下的劍侍方才已經回王府報信,若是王妃有個三長兩短,待攝政王前來,定將你們千刀萬剮!”
宮變當晚,晏泉的羅刹凶名便已經傳遍了京城。聽了梅落的話,那些死衛的頭領,公主府的管家看向晏長歌,麵帶遲疑。
若是晏泉發難,他們這些人死不足惜,可若是傷了晏長歌,那便得不償失了。
晏長歌正要開口,德喜卻又搶先一步,幸災樂禍似的高聲道:“京中誰人不知因為你宋姝行為不端,攝政王冷待於你,數月不曾與你同室而處。今日在此將你誅殺,攝政王改日可能還會朝娘娘登門道謝。”
德喜這話說得傷人,但是那管家聞言,臉上的疑慮卻小了許多。
晏長歌又道:“你這等叛臣賊子,攝政王眼明耳清,若知真相,自當不會姑息養奸。”
“手腳利索些,給本宮將她拿下!”
死衛持刀步步相逼,四個婢女卻半步都不曾離開宋姝。
就在刀鋒即將落到蘭幽身上之時,廳外傳出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而後是一聲雷霆怒喝:“我看誰敢!”
話音剛落,宋姝的視線便被一個玄色的身影擋住。
她隻聽到一聲清脆的響聲,“撲哧”一聲,然後是沉重的物體墜地的聲音。濃重的鐵鏽氣息彌漫在空氣中,讓人不寒而栗。
哀嚎聲旋即在大廳內炸破開來——
一切發生得太快,大廳裏的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見到一個熟悉的玄色身影出現在了宋姝麵前,為她擋住了四濺的鮮血。
晏泉手中長劍仍在滴血,寒光四射,眼神中透著冰冷的殺意。他緊握著長劍,整個人都散發著凜冽殺氣,令人心驚膽戰。
大廳的空氣瞬間凝結,讓人呼吸都有些困難。
“晏泉,你……”晏長歌驚恐地看著他,顯然沒有料到他會出現在這裏,更沒想到他會如此凶狠地出手。
“本王的王妃,也是聖上親封的誥命夫人,你們這些人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她動手?”晏泉的聲音冰寒而有威勢,所有人都不敢作聲。
晏長歌見狀,臉色微微一變,但仍強撐到:“晏泉,宋姝混淆皇室血統,這是大不敬之罪,按照律法該當殺頭。”
晏泉雙眼微眯,寒聲道:“王妃的身世本王一早已稟明聖上,聖上感念清光太子妃愛女心切,平西王府自私凋零,已然赦免了王妃。”
他話音一落,眾人察覺到氣氛的轉變,紛紛垂頭退下,唯恐被晏泉的怒火波及。
晏長歌的臉色陰沉如鐵,怒火和失落如同一張交織連綿的大網將她覆蓋。她深知,晏泉及時出現,自己的計劃已然失敗,而現在,她再也無法向宋姝下手了。
她的眼中閃過一抹寒光,似乎在想著下一步的計劃。但是,望著晏泉寒冰似的臉,腦海裏卻空空如也,毫無頭緒。
她的手指緊緊握著那隻玉佩,卻感覺不到絲毫力氣。
她知道,如今的晏泉不是她能夠輕易對付的人,而自己恐怕是再也沒有對宋姝出手的機會了。
“大長公主今日所為,本王自會稟明皇上,讓他定奪。”晏泉冷冷地說道,然後轉頭看向宋姝,寒鐵似的目光終於軟了一瞬,卻也隻是一瞬。
“你沒事吧?”他問。
生死之間的體驗讓宋姝的思維有些遲鈍,心中的恐懼和緊張使得她的手指微微顫抖,但是她的身體似乎已經變得比思維更為敏銳,她先一步抓住了晏泉的袖子,緊緊地握住。她的聲音哽咽:“沒事,多虧了你。”
話落的一瞬間,晏泉緊繃的身體稍緩,他上前環住她的腰,輕聲道:“我們回家。”
屋子裏的貴女們見到大長公主,紛紛躬身相迎,宋姝也同樣與晏長歌作禮。
“本宮聽說雍王妃將近日落時分方姍姍來遲,這著急忙慌的是要往哪裏去?”
宋姝微微抬頭,見晏長歌薄唇淺笑,輕睨她一眼,一身氣勢不怒自威。
不愧是陪大聖皇帝見過腥風血雨的皇家公主,隻需往那兒一站,便是一派神武天威。
宋姝眉頭微皺,隱約感覺到這位大長公主似乎是來者不善,可她細細回想,卻似乎從未與晏長歌結過仇。
她微微垂眉,心下生疑,麵上卻沒顯出半分,笑答道:“本宮聽說這郡主府的垂枝碧桃是從劍南千裏迢迢移栽過來的,心下好奇,這方著急去瞧瞧。”
宋姝笑意盈盈,晏長歌正欲說些什麽,一旁的德喜卻率先開口:“雍王妃在未央宮什麽奇花異草不曾見過,真是說笑。”
一年不見,德喜再不負當日宮中時的張揚,仿佛又變回了大聖皇帝在世時那般簡樸模樣,頭頂的東珠不見了蹤影,一身淡色素裙,隻有手腕間一對翠玉繩紋鐲子彰顯著佩戴者曾經的身份顯赫。
“德喜公主,好久不見。”
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德喜,宋姝斂容,心裏忽然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晏長歌,晁昭悅,再加上德喜,這一場鴻門宴今日當真是衝著她來的。
她轉頭看向鬱婉娘,表情抱歉道:“本宮今日怕是不能同你賞花了。”
鬱婉娘本就聰慧,見這陣仗,也知道今日這賞花宴邀宋姝怕不是為了賞花來的。
她抿了抿唇,卻沒從宋姝身邊走開。
宋姝見狀,眼下閃過一絲詫異,安慰似的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站遠一些,也免得一會兒出什麽變故,傷及無辜。
安撫下鬱婉娘,她周身的氣勢渾然沉了下去,臉上再不複方才笑意溫柔。
“既然今日各位邀本宮前來不是為了賞花,那不妨打開天窗,咱們說亮話。”
說著,她雙目微眯,目光掃視過晁昭悅,德喜,最後落在了晏長歌身上。
晏長歌威容棱棱,目光銳利。
兩人對視片刻,宋姝先開口道:“大長公主,本宮敬您是長輩,何故也要摻和到我們這些小輩之間的小打小鬧?”
聽她話,晏長歌掀起唇角冷笑一聲:“小打小鬧?本宮覺得,雍王妃倒是會大事化小。今日之事,事關皇室血統清譽,本宮怎能無視?”
晏長歌字字鏗鏘,死死咬在“皇室血統”這四個字上麵。
宋姝頓時明白她們發難的由頭,心裏咯噔一下。
蘭幽見狀,朝著守在門口的拂珠使了一個眼色。拂珠明白白了她的意思,趁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宋姝身上時,神不知鬼不覺的退了出去,一路朝著王府而去——
王府書房內,晏泉眉眼微垂,目光落在隴西的兵防圖上,心緒卻始終無法集中。
檀木書桌上,今早送來的食盒被打開,五色點心裝在蛟紋紅瓷盤裏,剛剛吃了一半。
門外傳來三聲叩門聲,昆侖去而複返,臉上神色有些緊張。
他低頭稟道:“殿下,今日王妃去了青菱郡主府赴宴,拂珠回報大長公主與德喜公主一群人似乎正對王妃發難。”
隻聽“嘩”的一聲,晏泉合上了手中書頁,問道:“你說……王妃正在青菱郡主府?”
昆侖點頭:“今日青菱郡主宴請京中高門女眷赴宴賞花,似乎是來者不善……”
晏泉沉默片刻,忽道:“平西王世子前日進京述職,你去請他同本王一同入宮麵聖!”
青菱郡主府
大廳內氛圍越發緊張起來,因為晏長歌的話,周圍已經傳出了不少竊竊私語。自從宋姝回京後,關於這位雍王妃的謠言八卦就沒斷絕過。
宋姝站在人群之中,感受到四周打量目光卻並不懼怕。
她非但沒有退後,反而朝前走了兩步,走到了晏長歌身前,問她:“不知道大長公主所說‘皇室清譽’究竟所謂何事?”
晏長歌沉默了一瞬,沒有開口,一雙清淩淩的眼卻凝視著她,似乎是在透過她,看什麽人。
半響,她開口道:“你的眼睛,倒是和他長得很像。”
”大長公主在說誰?”
晏長歌看著她,像是在看著一隻垂死掙紮的兔子,忽然笑了,道:“自然是你親生父親,叛軍逆賊孫青書!”
晏長歌話落,一石激起千層浪,周圍一下子炸開了。
攝政王妃竟然是清光太子的親生女兒,晏無咎的同胞妹妹?
眾人一下子聯想到當初那張賜婚聖旨,臉色忽然變了。
混淆皇室血統,違背人倫綱常。
那一條提出來,不是要殺九族的罪過。
宋姝還未說話,一旁的鬱婉娘倒是忍不住了。她覺得晏長歌的指控太過荒謬,快步起身走到了宋姝麵前,道:“ 口說無憑,娘娘將如此大的罪過加在王妃身上,可有憑證?”
話音一落,全場的注意力頓時又從宋姝身上轉回到了晏長歌的身上。
德喜這時候再也忍不住,也往前兩步,大聲道:“說得好!娘娘既然今日指證你宋姝混淆皇室血脈,敗壞倫常,自然是有憑證的。”
說著,她轉頭看向晏長歌,如願地見她從懷中掏出了一塊玉佩,還有一遝書信。
當初嚴客雖然在暗獄被尤淖誅殺,死之前卻早已從宋文棟的好友方昝手中取得了證物。
這一年多來,當年晏如惠和沈流珠交換的書信和那塊信物般的玉佩一直被晏長歌握在手裏,隻等著今日發難。
晏長歌緩緩地打開泛黃的書信,遞到了宋姝麵前,冷聲道:“你看看,當年清光太子妃和沈流珠的密謀偷天換柱,在孫家抄家之時將你換了出來。物證鑿鑿,你有何抵賴?”
宋姝掃了一眼那封信,上頭沈流珠的筆跡她再熟悉不過。
這是死證,她無法抵賴,也不想抵賴。
她的命,是晏如惠以死相護,是沈流珠冒天下之大不韙救下的。這份情,她怎能抵賴?
因此,站在眾人之中,站在她親娘和養母的書信之前,她沒說一句話,卻伸出手輕輕地拂過了上麵的梅花小楷,似乎是想感受一下兩人留在字句上的餘溫。
“……取佳美之意,故我兒名‘姝’。為其母,吾唯願其一世安樂太平,福壽康寧……”
讀到這裏宋姝方知,原來她名字裏這“姝”字是晏如惠取的。
可惜事與願違,她這一生與安樂太平,福壽康寧相去甚遠。
見她垂頭不語,晏長歌忽然發難:“來人哪,將這叛賊逆女給本宮拿下伏誅!”
晏長歌話音落,身邊忽然竄出來了數個守衛,將宋姝團團圍住。
蘭幽見狀,趕忙將宋姝忽在身後,大聲道:“攝政王妃乃是聖上欽封的一品國夫人;你們光天化日之下以下犯上,你們有幾個腦袋砍?還不快退下!”
宋姝也沒料到,晏長歌竟然如此猖狂,在郡主府後院設伏。
她看了看周圍護衛明晃晃的刀刃,明白晏長歌是想來一出先斬後奏。屆時她有書信與玉佩,而自己這叛臣之女的罪名坐實,晏長歌殺她便是清君側,有理有據。
她皺了皺眉,望向晏長歌,卻不知她對自己何來如此大的殺心?
晏長歌長目微眯,眉宇間透出一絲她從未見過的凶光。
“大長公主,我乃當朝一品國夫人,即使是要判我的罪,那也該是大理寺的差事,還輪不到你私設刑堂,你就不怕屆時攝政王問罪,聖上問罪?”
“本宮助攝政王清君側,誅殺叛國罪女。事急從權,今日有諸位貴女為本宮作證,即使到了含元殿上,本宮也問心無愧!”
她點點頭,公主府的死衛蜂擁而上——
四婢將宋姝護在中間,拂珠卻還未歸來。
梅落臉色煞白,卻還將宋姝護在身後,拽著她的袖子,一雙手握得青白。
她道:“殿下的劍侍方才已經回王府報信,若是王妃有個三長兩短,待攝政王前來,定將你們千刀萬剮!”
宮變當晚,晏泉的羅刹凶名便已經傳遍了京城。聽了梅落的話,那些死衛的頭領,公主府的管家看向晏長歌,麵帶遲疑。
若是晏泉發難,他們這些人死不足惜,可若是傷了晏長歌,那便得不償失了。
晏長歌正要開口,德喜卻又搶先一步,幸災樂禍似的高聲道:“京中誰人不知因為你宋姝行為不端,攝政王冷待於你,數月不曾與你同室而處。今日在此將你誅殺,攝政王改日可能還會朝娘娘登門道謝。”
德喜這話說得傷人,但是那管家聞言,臉上的疑慮卻小了許多。
晏長歌又道:“你這等叛臣賊子,攝政王眼明耳清,若知真相,自當不會姑息養奸。”
“手腳利索些,給本宮將她拿下!”
死衛持刀步步相逼,四個婢女卻半步都不曾離開宋姝。
就在刀鋒即將落到蘭幽身上之時,廳外傳出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而後是一聲雷霆怒喝:“我看誰敢!”
話音剛落,宋姝的視線便被一個玄色的身影擋住。
她隻聽到一聲清脆的響聲,“撲哧”一聲,然後是沉重的物體墜地的聲音。濃重的鐵鏽氣息彌漫在空氣中,讓人不寒而栗。
哀嚎聲旋即在大廳內炸破開來——
一切發生得太快,大廳裏的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見到一個熟悉的玄色身影出現在了宋姝麵前,為她擋住了四濺的鮮血。
晏泉手中長劍仍在滴血,寒光四射,眼神中透著冰冷的殺意。他緊握著長劍,整個人都散發著凜冽殺氣,令人心驚膽戰。
大廳的空氣瞬間凝結,讓人呼吸都有些困難。
“晏泉,你……”晏長歌驚恐地看著他,顯然沒有料到他會出現在這裏,更沒想到他會如此凶狠地出手。
“本王的王妃,也是聖上親封的誥命夫人,你們這些人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她動手?”晏泉的聲音冰寒而有威勢,所有人都不敢作聲。
晏長歌見狀,臉色微微一變,但仍強撐到:“晏泉,宋姝混淆皇室血統,這是大不敬之罪,按照律法該當殺頭。”
晏泉雙眼微眯,寒聲道:“王妃的身世本王一早已稟明聖上,聖上感念清光太子妃愛女心切,平西王府自私凋零,已然赦免了王妃。”
他話音一落,眾人察覺到氣氛的轉變,紛紛垂頭退下,唯恐被晏泉的怒火波及。
晏長歌的臉色陰沉如鐵,怒火和失落如同一張交織連綿的大網將她覆蓋。她深知,晏泉及時出現,自己的計劃已然失敗,而現在,她再也無法向宋姝下手了。
她的眼中閃過一抹寒光,似乎在想著下一步的計劃。但是,望著晏泉寒冰似的臉,腦海裏卻空空如也,毫無頭緒。
她的手指緊緊握著那隻玉佩,卻感覺不到絲毫力氣。
她知道,如今的晏泉不是她能夠輕易對付的人,而自己恐怕是再也沒有對宋姝出手的機會了。
“大長公主今日所為,本王自會稟明皇上,讓他定奪。”晏泉冷冷地說道,然後轉頭看向宋姝,寒鐵似的目光終於軟了一瞬,卻也隻是一瞬。
“你沒事吧?”他問。
生死之間的體驗讓宋姝的思維有些遲鈍,心中的恐懼和緊張使得她的手指微微顫抖,但是她的身體似乎已經變得比思維更為敏銳,她先一步抓住了晏泉的袖子,緊緊地握住。她的聲音哽咽:“沒事,多虧了你。”
話落的一瞬間,晏泉緊繃的身體稍緩,他上前環住她的腰,輕聲道:“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