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二狗小妹王小玲大大咧咧相比,母親就平和的多了,王二狗的母親靠在門框上,靜靜的望著那在眾人簇擁著回家的二狗,眼淚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


    這麽多年了,自從自己的兒子悄悄的離開了家,一去不複返。後來,傳出了當土匪的消息,卻再也不見人影。


    後來偶爾也會給家裏送點銅板,食物之類的東西,都是托人捎回來的,她就知道,幹的是見不得光的事情,那流傳的小道消息也是真的,她就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流淚。


    想不到,這小子有出息了,有一天竟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來了,真是祖先有眼啊。


    “娘。”王二狗走到母親身前,鄭重的磕了一個頭,他哭了,這麽些年,他暗暗在心裏給自己鼓勁,要出人頭地。


    可窮人那有出人頭地的可能,再說他一個沒讀過書的土匪,卻又那看得清路在何方呢?隻能是過一天算一天。


    直到少寨主突然間就悟出了正道,帶領他們開荒種地,讀書認字,從那一天起,他就在自己的心裏豎立了一個競爭的對手,那就是鄰鋪的兄弟,那個人精人精的癩痢頭李四,暗暗的與他比認字,比進步。


    後麵來李四當班長了,這個他努力攀比的對手進步了,與他拉開了距離。


    這怎麽行,一個名字都改來改去的人,他打內心裏看不起的李四喜,竟然就進步了。


    他努力的探查李四喜的發光點,他要更努力的超過這個他既親近又要好同時又是他打內心裏不服氣的睡在鄰鋪的兄弟。


    終於,經過他的努力,他們倆人同時在這次軍改中晉升為連長。


    王二狗的娘扶起跪在地上的王二狗,流著眼淚說道:“孩啊,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他大娘,二狗哥回來了,二狗哥當官了。”石頭挑著物品放到王二狗的家裏,忙對二狗的娘報喜著。


    “好,好,石頭,快進屋坐。”二狗娘招呼著。


    又對著那挑著擔子的李四喜說道:“這是二娃的同事吧,快把東西放下,這二娃不懂事,怎麽能讓客人挑東西呢,快放下。”


    “娘,你不用跟他客氣的,他是我在書院讀書的兄弟,睡在我隔壁床的,睡幾年了。”王二狗說道。


    李四喜也忙對王大娘說道:“大娘,不用客氣的,我與二狗是很好的兄弟,都是一家人。”


    這王小玲長得果然跟二狗有點相像,並沒有長歪,還是挺好看的,李四喜打著壞心思,急忙攀上關係,親熱的像真的一家人。


    這思春的人和思春的鳥那是一個樣,喜歡展現自己的羽毛,還喜歡站在樹梢那裏吱吱喳喳個不停。


    “大娘,現在二狗兄弟有出息了,以後你就享福了。”李四喜說道。


    “好,好,享福,享福。”大娘附和著。


    “大娘,這是二狗兄弟給你買的禮物,你看這布料,多好。”李四喜知道他這兄弟二狗不太會表達感情,忙是從禮物中拿起了一大塊布料,遞給大娘。


    “好,好,這孩子,有錢就是亂花,買什麽布呢,咱窮人有件衣服穿也就是了,還要花錢做那新衣服啊。”王大娘嘮叨著,卻感到很開心。


    “這是玉手鐲,是二狗兄弟特地為你選的,你看看合適不。”李四喜把王二狗的活全包了,自來熟的把禮物一一拿了出來。


    “唉,這孩子,一點也不知道省家,我一個農村人,戴什麽玉手鐲,一會給磕壞了。”王大娘小心的把布包住的玉鐲小心的包好,又說道:“這怎麽像過日子的人,有錢了就亂買。”


    李四喜又拿出那給王二狗小妹的珠釵,說道:“這是給咱妹子精心選的頭飾”


    他也不說是他買的,也不說是二狗買的,主打的是混水摸魚,王二狗也不說破,就那麽靜靜的看著這李四喜表演,他就是佩服這李四喜這一點,在那裏都能成為顯眼包。


    要不是那光光的頭皮,就憑借這說話又好聽,長的又帥的優點,倒是一個好後生。


    “謝謝二哥。”那王小妹拿著珠花那是愛不釋手。


    她都快二十了,與他同齡的女孩,那個不嫁人了?一個個孩子都滿地跑了。


    可她還是無人問津,四叔婆也不是不給她介紹,可人家一打聽,她有個當土匪的哥哥,無不是打退堂鼓。


    可沒有那個善良的人家會與一個土匪家庭扯上關係。那些不好的人家,倒是願意,可王大娘也看不上,這不一年年的就年齡大了嗎。


    她雖然大大咧咧,天天在村裏瘋,但怎麽說也是一個愛美的年輕姑娘,怎麽會不愛這些漂亮的首飾呢?可這麽多年,哪有人會給他送哪怕一朵野花。


    對自己哥哥送的珠花那是感動的不行,連帶著對這個哥哥的同事也是好感大增。


    轉眼間,在一片忙碌之中,在思念的述說之中,這時間就到了傍晚,農閑時節,這農村人的晚飯都偏早,過年更是如此,因為要在太陽下山前把晚飯給吃完,省得要點燈,浪費那寶貴的燈油。


    今年因為王二狗帶回了大量的食物,王大娘家可是要過個好年了,王二狗邀請了四周的鄰居,沾親帶故的遠親,都過來喝酒吃菜。


    都說窮在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不王二狗發達了,不要說王二狗主動邀請了,就算不說,那些鄉親們也會主動過來幫忙。


    這王家的小房子那是不可能坐下這麽多的人,也沒地方給他們大擺宴席。


    各鄉鄰紛紛從家裏搬來桌子、凳子、碗筷、鍋頭、刀具,一切所需的用具,在村裏的曬場就擺開了。


    這農村人家裏過年,買的肉是不多,但蔬菜都是家裏種的,又紛紛從家裏拿來了不少的蔬菜,熱熱鬧鬧的擺了十多桌。


    村子裏就算是辦喜事的時候,也沒有這麽熱鬧,整個村子喜氣洋洋。小孩子們打鬧著,大人們忙碌著,連那大黃的土狗,都在桌底下轉來轉去,好像也感受到了這喜慶的氛圍。


    王二狗的家裏,王大娘不知從那個箱底裏扒拉出來一張發黃的破紙條,拉著王二狗說道:“二娃啊,這是你出生時,你父親從村頭的張瞎子那給你起的名字。”


    “張瞎子說,你出生時帶有富貴,可是不好養活,所以給你起名王衍生。但這名字不到成年,不可啟用,怕泄露太早。”


    “你父親給你取名狗子,大家都叫你二狗。你的大名卻是沒人知道,現在你也算是有頭有臉了,是啟用這大名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