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參將倒也是幸運,在斬首戰術時挨了幾炮,竟然一點事也沒有,隻是從高頭大馬換了一匹小矮馬,他也知道,樹大招風,現在不是耍酷的時候。


    他這時候可沒心戀戰,隻想快點跑回大營,調動重炮,守住大營,收攏散兵,這樣才有一線生機,誰還想著這時候對抗呢,誰戰鬥誰是傻子。


    參將也算是當機立斷了,果斷的很呢,可他跑的快,還有人比他更快,那三營從沙塘鄉經過,直奔塘口而來,在路上可一刻也不停留,就是要吃掉明軍留守大營的那一點兵力。


    跟這綠水書院天天練行軍的士兵比起來,那參將的部下可就慘得很,雖然負重不多,大多軍械都已經丟掉了,卻仍然跑不快,而那參將雖然被直瞄炮打得嚇破了膽,卻不敢一個人逃。


    沒有了大軍護衛,如果連自己身邊這一些護衛也扔了的話,那他在軍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死了也沒什麽兩樣了,再說了,沒有了護衛,他一個人能跑回大營嗎?在路上遇到危險怎麽辦?


    怕什麽就來什麽,當這參將跑回大營的時候,遠遠的就望見那大營裏騰起的桔黃色的閃光。


    完了,這大營也失守了,參將第一時間在腦海裏冒出一個念頭,這是他今天最準確的判斷。


    三營已經快速的衝入了軍營,把明軍大營控製了,這南方的明軍,打打那些小山賊小土匪或許還可以五五開,對上綠水書院,沒有一合之力。


    “總督府有令,叛軍放下武器,既往不咎。”綠水書院的士兵大聲喊著,直接給他們扣上一頂叛軍的帽子。


    底層的士兵又哪裏知道什麽叛軍的事,信以為真,再說了,打又打不過,這綠水書院那逆天的火力,打下去不白白送死嗎?


    那還給那官老爺賣什麽命呢?紛紛跪下投降了事,反正總督府來了,他們還不是繼續當兵吃糧。


    一時間,戰場上到處是“綠水書院奉令平叛。”


    “總督府有令,投降不殺。”等等的呐喊聲,這更是讓那些亂跑的明軍士兵放鬆下來,扔下武器,跪下投降。


    這戰爭就像一場鬧劇一樣,草草收場,沒有持續太久,更多的時間是用在那捉俘虜上麵。


    參將最後也是沒有逃走,見大勢已去,把武器扔了,解下盔甲,表示投降。


    王洋收攏了大批的俘虜,把他們押在軍營裏,派人看守,帶著隊伍就奔那恩平縣城而去。


    “奉總督府令,參將鍾紹慧不聽命令,私自調兵外出,拒不聽從總督府將令,意圖謀反,現已拿下。”


    “縣城守軍,即時打開城門,迎總督府新軍入城。”綠水書院的士兵在城下大聲宣讀著總督府的命令。


    那守城的士兵緊閉大門,匆忙趕去向縣太爺匯報,不長時間,那縣太爺在城牆上匆匆望了一眼那軍容規整的綠水書院大軍,又看那押著的參將,就知道無法抵擋,這城是守不住了。


    這時的恩平縣城麵積並不算大,城牆高約十米左右,寬約一米,設有城樓,在成化年間才建成也算一個新城,卻算不上軍事要塞,城裏的治安軍也不多,最多也就三幾百人,是絕對無法守城的。


    為怕那參將的軍隊入城作亂,明軍參將帶兵過境時,這縣太爺是拒絕軍隊入城的,但也設晏招待過參將,縣太爺是認識這參將的,見不多長時間,耀武揚威的參將就已經是垂頭喪氣的被押了回來,就知道大軍已經失敗了。


    再聯想那塘口方向隱隱傳來如打雷一樣的聲音,那聲音雖然響的時間不長,卻是又急又沉,定是經過一場激戰。


    縣太爺急忙走下城樓,讓士兵打開城門,跪在城門旁邊,說道:“下官恩平縣令劉道浦見過大人。”


    王洋讓人扶起那縣令,說道:“綠水書院奉總督府命令,擒拿不臣,現首惡已經伏法,其他無關人等,絕不牽連。”


    “縣令大人無需擔心,綠水書院的士兵軍紀嚴明,絕不會作那擾民之事。現在這縣城由綠水書院接管,請縣令大人把有關公職人員召集縣衙,進行登記。”這是要改組的節奏。


    吳川縣城,李奇接到了王洋的匯報,說是已經接管恩平縣城,心情大好。


    他開心的不是攻占一個縣城,那都是小事,攻個城對綠水書院來說,難度不大,他開心的是手下的人會根據不同的形勢決策,不墨守定規,靈活變通。


    那事事等他的命令行事的將領不是綠水書院需要的,畢竟這年代的通訊太差,等命令打仗,那黃花菜也涼了。


    可又有一個消息,讓李奇大跌眼鏡,據情報部門的消息,南京小朝廷在這新年裏,組織了一批滿清急需的糧草物資,送去滿清的軍隊是勞軍,卻熱臉貼了個冷屁股,滿清的將領把物資是收下了,卻把這些無恥的所謂勞軍使者給趕了出來,那使者在滿清的地盤不敢說什麽,回來就罵罵咧咧的說什麽野人不可理議。


    果然,這南京小朝廷,連敵我都分不清,你還能指望他幹人事?


    這更堅定了李奇要盡快北上的決心。


    但要北上,必須先掃平這南方的地盤,守好自己的根據地。


    “傳令,通知神電營餘下的第二期人馬不必趕來吳川了,劃歸海軍第二縱隊,向珠三角進發,配合第一團攻略恩平、台山等地。”這第二縱隊本來是準備聯合換裝後的神營餘部,繼續西下進攻,但現在李奇考慮到,那東麵才是主要的戰場,西麵現在壓力不大,是壓倒性優勢。


    “第二團全體人員登船,沿鑒江逆流而上,攻占化州,消滅流賊五鬥米。”


    現在搶了倭寇的船,雖然船上沒有艦炮,但作為運輸船也是夠用了。


    那第三團在化州附近與五鬥米對峙己久,一直蓄勢待發,但考慮好擊敗那五鬥米的流賊容易,但要孤軍深入,消滅那流賊卻是太難,一直沒有輕舉易動。


    但現在如果第二團突然出現在化州,那就可以與在陽春地區的第三團配合,一舉突入五鬥米這些流賊的核心地區,很有可能解決流賊的問題。


    以前在陸上行軍,要在這粵西地區調動大軍,並不容易,但如果是乘船從這鑒江塑江而上,卻是可以達到突然性,行軍速度也快。


    兵貴神速,命令一下,陸戰隊,二團的人馬,馬上集結,不需半天工夫,船隊已經進入鑒江。


    這鑒江河水清澈見底,水流量大,一年四季奔騰不息,下遊平緩,上遊湍急,下遊兩岸多是稻田,上遊兩岸瓜果品類眾多。


    雖然是初春,這南方勤勞的人民卻也已經在地裏忙碌著,一幅田園風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