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城對麵有一個麻章島,這裏盤踞著一支私人武裝,當然他們也算不上海盜。


    這支私人武裝盤踞在這裏已經很多年了,他們就是南方的走私大家族,常常以一個同姓的村子為單位,共同經營著船隊,或者碼頭。


    這些私人武裝後麵的勢力盤根錯節,不管是大明的官方,還是這些西洋人,都拿他們沒辦法,他們隻管在這裏建設自己的碼頭,設立貨倉,進貨出貨,做自己的生意,不會向任何人納稅,也不會受到任何人的管理。


    當然不是大明的海軍有多仁慈,也不是這些在海上橫行霸道的西洋人有多和氣,而是他們在麵對大明的海軍時,他們後麵的勢力足夠擺平一切,而當他們麵對西洋人的時候,他們的武裝又足夠強大,所以不管是大明的官府,還是西洋人,都沒人會去和他們硬拚,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然,他們也不是全部都是正經的生意人,他們在麻章島上的時候,就是正經生意人一樣的樣子,一般不太做那違法亂紀的事,當然也不允許別人上島,隻把這島當成是他們的私人王國。


    平時也是正常的卸貨運貨,正常的裝船,與別的碼頭也沒有什麽兩樣。當他們出海的時候,如果機會允許,他們就會搶劫過往的商船。


    當然,這也是這個年代走東南亞的海商,習慣的做法。


    不管是大明的海商還是東南亞這邊的海商,隻要落單了,武力值不如人,就會成為別人的獵物。


    就算是西洋人的海商,隻要落單了,也是別人的獵物。


    現在,李琦占據了赤坎城,當然不會允許他們繼續在這裏胡作非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不管是西洋人,還是大明的海匪,又或者是倭寇,隻要是在大明的航道上阻斷貿易,影響李奇的商業運行,李奇都不會容忍,李奇要清理航線,打通正常的貿易。


    李奇的工業生產需要吸引各地的商人,不然誰來把李奇的工業產品行銷到世界各地?貿易才能強國,一切阻擋李奇貿易的勢力都要清除,隻能在李奇的能力範圍之內。


    那麻章島上,姓全的負責人昨天在島上用千裏眼看著那海麵激烈的戰鬥,聽了半天的轟隆隆的炮聲,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駕船回到大陸去,向他的家族匯報去了。


    他們家族的財富並不在麻章島上,家主也不在島上居住,麻章島隻是他們在海上的一個據點,貿易所得到的財富,大多藏在樟木頭後麵的一個大村落,那裏才是他們家族的聚集地。


    此地因為盛產樟木,被外界稱為樟木頭。


    這些樹當然不是憑空來的,聽說是那永樂時期,為了造船需要,廣種樟木,這裏就是其中一處種樹的地點。


    大明曆來有種樹的傳統,朱元璋立國之始,就多次發文要求各地種樹。


    據記載,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周圍種植了5000萬棵梧桐樹、漆樹。


    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帶的居民,每家必須栽種200棵桑樹、200棵棗樹和200棵柿子樹。之後又把種植桑、棗樹的命令推廣到全國。


    要求“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對利用空地植樹的實行免稅,而對不完成植樹任務者懲罰,對砍伐樹木者治罪。


    有了這個帶頭人,之後的曆代皇帝都會植樹,特別是大航海時期,因下西洋造船的需求,砍伐了不少的樹木,但同時栽種上了更多的樹木。


    這一官方推動植樹的傳統直到滿清入關後才慢慢的丟失,直到現代才重新拾起。


    但就是那明代所推廣種植種的桐樹所產的桐油,直到滿清亡了,抗戰時期還是中國重要的換匯產品。


    在樟木頭這個樹林裏有一個村落,是一個姓全的大家族,平時的身份就是一個有錢的鄉紳,把村子建的漂亮堂皇,村裏也是有人考取功名的,祠堂裏也是供奉著不少的已故狀元郎。


    表麵上是一個耕讀傳家的傳統大明村落,但和很多靠海的村落一樣,種田隻是一種表象,錢財的主要來源卻是做外貿生意,為了避稅,就在那麻章島上設了個貿易據點。


    這海上的生意風險大利潤也高,賺了錢當然要弄些防身的手段,慢慢的,也就在海上順手做起那無本的買賣,那防身的手段也是逐漸的膨漲起來,直到形成自己的武裝,在本地稱王稱霸,這也是這個時代普遍的生存規則。


    自從永樂皇帝之後,官方貿易逐漸變淡,海軍日微,但民間的貿易日漸繁榮。


    近百年來,大明的官方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武裝集團式家族的存在,隻是不管是誰擔任地方官,大多對這種勢力睜隻眼閉隻眼,大家表麵上都是合法的,至於這些大家族暗地裏做的什麽生意,做了什麽事情,隻要不擺到明麵上來,那是沒有人會去管的,這也成為慣例。


    這遠道而來的西班牙人,雖然在赤坎之地建城立足,但是沒有能力去管他們,也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做自己的生意,有時也會合作,反正大家都是附著在這大明朝的身上吸血,誰也比不了誰高尚。


    李奇收拾了西班牙人,當然不會放任他們在這裏稱王稱霸的,點齊兵馬就圍住了麻章島。


    李奇圍住麻章島,卻還是要假惺惺的派了個使者過去,對麻章島留守的那些人說道:“大明總督東南諸省府,代天巡狩,奉令登島巡查,島上諸人須聽從號令,迎接天使。”


    這是做了俵子還要立牌坊的節奏,說得好聽就是要占領道德的製高點。


    麻章島的負責人才剛剛從樟木頭那大村落裏趕回來,他想不到李奇這麽快就對他們下手了,隻能硬著頭皮迎接李奇的使者上島。


    因為李奇打著大明的旗號,他們對大明的官府表麵還是尊敬的,不到最後時刻也不想撕破臉皮,所以那負責人也是很客氣。


    他恭恭敬敬的迎接使者進了屋子,捧上香茗,才說道:“貴使所來何事?”


    使者也是伸手不打笑臉人,能不打架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那也是盡量不打架的好,這也是李奇一直以來的宗旨,畢竟時間在我們一邊。


    “我家總督大人代天巡狩,巡查到此,現在要巡查麻章島,請你們配合,我們的官兵要上島巡查。”使者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