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在佛山駐軍,並沒有攻城,這讓張漢很不解。


    這佛山並沒有高大的城牆,防禦也不太好,雖然有一個總兵帶著好幾千人駐紮在這裏,但相信隻要一個衝鋒,就可以把這些已經不知為何而戰的官兵打垮。


    “山長,為何不進攻,讓炮兵上去來一輪火力覆蓋,再來一個衝鋒,如何拿不下來?”王洋問道。


    “這麽繁華的都市,這可是製造業的中心,我們以後還需要快速的生產各種東西,還需要靠這裏呢,我可舍不得把這裏打爛。”李奇道,在李奇的心目中,這些地盆都是自己的,可舍不得開打。


    不說這珠三角各大造船廠裏邊自己訂購的各種戰船吧,就這佛山製造的鐵器,每月的交易量那麽大,以後可是重要的稅收來源呢。


    當然,李奇也不是無所作為,情報部門早已經與這裏駐紮的將領聯係上了,正在談條件,隻要條件談攏,那就是和平接收。


    李奇開出的條件也是寬厚的很,什麽條件都可以談,除了軍隊要按照綠水書院的架構整編這一條底線不能打折扣,其他的就算是封王都可以談。


    雖然綠水書院的架構裏沒有封王的編製,但這不是為了改造吸收舊軍隊舊官僚的支持嗎,給他封王又如何,隻要他值得這個份量,隻要他敢開口要。


    那滿清為了吸引這大明朝的官僚軍閥投降,封的王還少嗎,寇可封,我奕可封。


    佛山,這座 “帝國鐵都”,現在正是輝煌時期,呈現出一片令人驚歎的繁華景象。


    踏入佛山,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林立的鐵器作坊。街道兩旁,一間間作坊緊密相連,木質的門窗雖顯陳舊,卻透露出歲月的沉澱和技藝的傳承。


    作坊的招牌各式各樣,有的簡單地寫著“石灣鐵鋪”,有的則繪有獨特的標誌,彰顯著自家的特色與聲譽。


    走進作坊內部,爐火熊熊燃燒,煉鐵爐中跳動的火苗映照在鐵匠們古銅色的臉上。


    鐵匠們有的揮舞著沉重的鐵錘,有節奏地敲打著燒紅的鐵塊,每一次敲擊都仿佛帶著力量與韻律,鐵塊在敲打下逐漸成型;有的則專注地在鐵砧上進行著精細的雕琢,讓鐵器不僅堅固耐用,更具藝術美感。


    叮當的打鐵聲此起彼伏,在空氣中回蕩,仿佛是一曲激昂的勞動樂章。


    這外麵的亂世好像根本沒有影響到這裏,生意還是一樣的紅火,商人逐利,再說了,那滿清不是還沒打到這裏嗎?至於這總督東南諸省府主政?還是原來的總督兩廣府主政?那又有什麽區別?


    在這些鐵器作坊中,生產著各種各樣的鐵器。


    有鋒利的刀劍,刀刃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仿佛能斬斷世間一切阻礙;有堅固的農具,如鋤頭、犁耙等,它們是農民們勞作的得力助手,承載著豐收的希望;還有精美的鐵製工藝品,如鐵花擺件、鐵藝雕塑等,其精湛的工藝讓人讚歎不已。


    作坊外的空地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剛剛打造好的鐵器,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金屬的光澤。


    工人們正忙碌地將這些鐵器裝車,準備運往各地。


    滿載鐵器的馬車、牛車在街道上穿梭往來,車輪滾滾,發出陣陣聲響,仿佛在訴說著佛山鐵器的繁榮與昌盛。


    前來采購鐵器的商人絡繹不絕,他們來自四麵八方,有的是本地的商戶,有的則是遠道而來的外地客商。


    他們在各個作坊間穿梭,仔細挑選著心儀的鐵器,與作坊主們討價還價,熱鬧的交易場景讓整個佛山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雖然外麵兵荒馬亂,但好像這總督府與總督府的戰爭也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生意,雙方都很默契的沒有對這些商人產生影響。


    當然,這些商人的後麵站著的各家族還是支持原來的總督的,但聽說原來的兩廣總督從肇慶跑路了,好像是跑到梧州府去了。


    這新來的總督聽說要征收商稅,收得還挺嚴的,想偷稅逃稅那是不可能的事。


    這佛山經濟繁榮,除了鐵器作坊,周邊的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


    街邊有許多為鐵匠們提供飲食的小店,飄出陣陣食物的香氣;還有專門售賣煤炭、礦石等原材料的鋪子,為鐵器生產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背靠鐵都,佛山的守軍兵器銳利,盔甲堅固,火器充足,可謂之是武裝到牙齒。


    這楊姓總兵鎮守此地,心中頗有些底氣,畢竟自己麾下有好幾千兵馬,且想著廣州府還有十多萬大軍,若有戰事,援兵一到,守住佛山應是輕而易舉之事。


    然而,當綠水書院以僅僅以海軍之力就迅速攻占廣海衛的消息傳來時,總兵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安。


    他聽聞那綠水書院的火力極為猛烈,火器使用極多,仿佛是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


    反觀自己軍中火器雖然不少,但士兵少有訓練。


    “這可如何是好?”總兵在府中來回踱步,眉頭緊鎖。他想象著那強大的火力,心中直發怵。


    就在這時,綠水書院的策反人員悄然潛入了佛山城。他們找到總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話。


    “總兵大人,如今局勢已然明了。綠水書院受先皇遺命,總督東南諸省,乃是順應天命之舉。您又何必為那腐朽的南京小朝廷賣命呢?”策反人員言辭懇切,眼神中透露出堅定。


    總兵臉色陰晴不定,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掙紮。“哼,先皇遺命?我怎知是真是假?我身為朝廷命官,豈能輕易背叛?”他強裝鎮定地說道。


    策反人員微微一笑:“大人,您想想,如今南京小朝廷腐敗,民不聊生。而綠水書院,他們秉持先皇遺命,為百姓謀福祉,為天下謀太平。您若投靠,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總兵沉默了,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南京小朝廷的種種弊端,以及百姓的苦難。他想起自己曾經的理想和抱負,心中不禁動搖起來。


    “可是……我若背叛朝廷,豈不是落得個不忠之名?”總兵仍有些猶豫。


    策反人員繼續勸說道:“大人,忠與不忠,並非隻看表麵。真正的忠誠,是為了百姓,為了天下。如今南京小朝廷無道,您若堅守,隻會讓更多的百姓受苦。而投靠綠水書院,您可以為佛山的百姓帶來安寧和繁榮。”


    總兵陷入了沉思,他的內心在忠與義之間掙紮。


    策反人員看出了他的動搖,進一步說道:“大人,您再想想,您的上級那兩廣總督朱自澗在危難之時可曾管過您?說不定他們早已逃跑。而我們總督東南諸省府的李大人,手握先皇遺命,有強大的實力,有堅定的信念。您若投靠,必將得到重用,您的才華和抱負也能得以施展。”


    總兵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他被策反人員的話打動了。他想起自己在朝廷中的種種遭遇,那些文人士大夫對他們武將的打壓,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失望。


    “好吧,我願投靠總督大人。”總兵長歎一聲,做出了決定。


    隨著這總兵的投靠,為這佛山城免去一場刀兵之災,讓這鐵都可以保存下來,為李奇對這鐵都進行升級改造可以快速進行提供了條件,進一步擴大提升李奇火器的保障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