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許清和很是感動,都想好這一輩子都留在棠記了。
毛若蘭看了兩眼許清和麵前的木盆,裏麵的麵團已經成型了,木盆的周圍沾了不少麵粉,而麵團本身還有些許疙瘩,看著並不光滑。
“麵團揉到表麵光滑,不沾水,感覺沒有什麽水分了,這就代表是好了。”說著毛若蘭伸手扯了一塊麵團,拉開。
但很快就斷了。
“這麵團拉開後還得看它中間有沒有一層薄膜,有的話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許清和聽得很認真,“我知道了,謝謝東家。”
“這有什麽的,慢慢來,總會好的。”毛若蘭沒說什麽,隻是覺得今天許清和揉的麵團沒有昨天的好。
但轉而一想,也不是誰都是學一次就永遠都記住比例的。
要多學多做,才會有經驗。
“嗯嗯,我知道了!”許清和不怕被說,就怕毛若蘭什麽都不說,要讓他自己琢磨。
毛若蘭又看了一會兒,覺得沒有什麽問題後,轉身去忙活別的。
早上需要準備的早點不多,可要做得精致是要花上不少心思的,特別是今天有南城日報的人過來采訪,毛若蘭更加是要做到極致了。
豆豉蒸排骨,毛若蘭將每一塊排骨都剁得分毫不差,又加上幾乎相同的配料,擺成一模一樣才放入蒸籠裏。
而幹蒸、豬肉丸這些,毛若蘭還用胡蘿卜切了幾片,用牙簽串成一朵小紅花作為裝飾。
不僅如此,毛若蘭還找到了香菜跟紅花相襯。
等蒸籠一出來,色香味俱全了。
許清和在旁邊瞧了兩眼,他一直以為擺盤用的紅花是雕刻出來的,沒有想到是用胡蘿卜切成片,然後用牙簽串的。
明明隻是幾片胡蘿卜經過加工後能變成一朵漂亮的花兒,還看不到牙簽,實在是太厲害了。
可這些對毛若蘭來說都是小意思,真正的大廚是不屑用這些,而是真的用雕刻,而且還是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東家,你做的花很漂亮啊。”許清和過去的十幾年裏並沒有真切地接觸過廚師這一行業,並不知道有很多看著華麗的操作實際上都是入行的基本功。
毛若蘭謙虛地擺擺手,“這有什麽的,回頭你找溪溪,她比我厲害得很啊。”
毛若蘭有幸見過棠溪用胡蘿卜隨手雕刻一朵桃花,那花瓣一片片的,還有非常細的紋理。
要不是知道是胡蘿卜,毛若蘭還以為真的是桃花呢!
“她會教我嗎?”許清和忐忑不安,他還記得棠溪說過,不收徒。
毛若蘭不在意地接著做她的擺盤,“這有什麽,等你學好了刀工,這些都容易得很。”
“哦。”許清和有些落寞,因為他想起了棠溪之前的切黃瓜,他做不到。
毛若蘭剛擺完盤,柯學民就進來了,“東家,都好了嗎?”
“好了好了。”毛若蘭沒留意到許清和那一閃而過的失望,忙著將蒸籠放入托盤裏,又問柯學民,“現在外麵有多少人啊?”
“包子還足夠嗎?”
“人不多,包子也不多了。”這兩天給學生準備午餐去了,包子就相對減少。柯學民想說多做一點包子的,可看到廚房裏麵隻有毛若蘭一個是頂用的。
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那行,回頭我多做一點。”毛若蘭看了看許清和的麵團,感覺差不多了。
柯學民應了一聲好,端著托盤出去了。
“東家,你瞧一瞧怎麽樣了?”見柯學民出去後,許清和連忙端著木盆過來,好讓毛若蘭指出不足之處。
毛若蘭檢查了一遍,沒有什麽大問題,至於小問題完全可以忽略的。
“沒事,你過來,我教你怎麽做白菜豬肉餡餅。”毛若蘭揚了揚下巴示意許清和跟過來。
餡料是早上就準備好的,許清和並不知道要怎麽調配,毛若蘭也暫時不想告訴他。
“我示範一次,你在旁邊試著怎麽做。”毛若蘭將麵團等分成十幾份後拿其中的一份用麵棍碾壓成薄片,然後放入餡料。
動作很是迅速,一眨眼就好了。
許清和感覺都沒有看清楚,臉頰騰地一下紅了,“東家……我……”
“沒事,多看幾遍就會了。”毛若蘭剛才下意識地忘了放慢速度,忽地理解了棠溪。
“看著哈。”這一次,毛若蘭放慢了速度,許清和也終於看清楚了。
可是眼睛是看明白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很難。
毛若蘭瞧著許清和手裏的餡餅陷入了沉思當中,“慢慢來,別著急。”
“……”許清和也看著自己的餡餅,唇瓣繃緊了,“我再做幾個。”實在不行,他去洗菜好了。
“嗯。”毛若蘭已經想好這幾個餡餅回頭留下來,自家人吃算了。
許清和再次鼓起勇氣,然而並沒有什麽用,做出來的餡餅總是奇奇怪怪,還會露餡的。
“我去洗菜了。”許清和不想浪費食材,也不敢浪費時間,隻好想著回家自己買麵粉和餡料再慢慢練習。
毛若蘭看著七零八碎的餡餅強忍著笑意安慰他,“不急,第一次已經是不錯了。”
——
大廳外。
公博文和陶誌澤兩人看著剛端上來的豆豉蒸排骨、幹蒸以及豬肉丸的時候,眼睛都瞪大了。
簡直不敢相信,這三道菜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豆豉蒸排骨中的排骨油光粼粼,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直鑽入心底,勾得肚子裏的饞蟲叫囂不斷。
幹蒸上麵還沾著一地晶瑩剔透的蒸餾水,愈發顯出幹蒸的飽/滿欲滴,而且光是看著,幹蒸似乎在說著,快來吃我呀。
相對來說,豬肉丸就平庸了許多,圓圓滾滾的,冒著熱氣,可盡管如此,也還是吸引人的注意力。
第250章 為什麽呢?
這真的是小吃店做出來的嗎?要不是礙於在場的人太多了,陶誌澤真的想走出去看看招牌,認清楚是不是棠記了。
公博文來過兩次,對棠記的招牌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可每次看到芳香四溢的菜品都忍不住為之驚歎,“不愧是棠記,每一道菜都是招牌菜啊。”
公博文有些後悔了,他就應該帶照相機過來的。
“的確。”陶誌澤拿起了筷子,先夾了一塊粉/嫩晶瑩的排骨,夾起來後還沾著底下的湯汁,滴落在瓷白的碗裏,像是綻放的一朵花。
陶誌澤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瞬間口腔就被鮮美多汁被包圍了,隨後是排骨肉的質嫩爽口,舌/尖上的味蕾瞬間就被征服了,讓陶誌澤忍不住閉上眼眸,仔細地咀嚼回味,然而沒有兩下,一塊排骨的肉全部都吃完了,就剩下一塊骨頭。
而且骨頭裏麵的骨汁也是非常的清鮮可口,令人回味無窮啊。
“太好吃了!”陶誌澤腦海裏浮現了許多的形容詞,可最後說出口隻有一個詞,太好吃了!
“此生無憾了啊。”陶誌澤長籲一口。
引得公博文失笑,“還有呢,你嚐一嚐這豬肉丸,可別看它平平無奇,味道也是一絕的。”
陶誌澤聞言立刻起筷,夾了一顆豬肉丸,咬掉了半塊,入口彈牙,有嚼勁,而且細細品味中有一絲絲的清脆爽口。
“這是在裏麵加了木耳胡蘿卜!”這些配料尋常人家也會用,然而不知為何,棠記做出來的特別清香,所有的食材都盡情地散發出屬於他們的味道。
如此的釋/放也不會互相衝/撞,反而是更加融洽地相合。
頃刻間,陶誌澤真的很想起身進去問問毛若蘭,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有什麽秘訣!
“再來嚐一嚐這幹蒸。”公博文用公筷給他夾了一塊到碗中,接著感慨,“真的不能小看棠記了。”
“他永遠能給你無限的驚喜。”公博文的話音落下,柯學民又端著托盤出來了。
是剛做好的湯麵。
陶誌澤看著高湯清白中漂浮的河粉,蔥花灑在上麵,香氣逼人。
河粉原本是熟的,隻需要過一下湯水就可以。然而這過一下可是很考驗人的操作,時間過長,河粉會變軟,斷裂。
時間過短,河粉不軟,且沒有味道。
陶誌澤沒等公博文開口,先是嗦了一口粉,湯水的鹹淡適宜,也不會過於油膩,河粉也沒有過軟,一夾就斷。
所有的一切,不知道從何說起,唯有一詞:“剛剛好”合適。
連續幾口後,陶誌澤舒服地喟歎一聲,“可惜我沒有早早知道這一家店。”不然就可以早早過來吃上這一碗湯粉了。
“現在也不遲。”說著,公博文也不甘落後,嗦粉了。
一頓吃飽喝足後,孫小琴姍姍來遲,見到上司以及陶誌澤的時候,孫小琴驚訝得張著口卻說不出一句話來了。
而柯學民見孫小琴來了,連連給她倒了一杯水,又問:“吃點什麽?”
“不用,我是來工作的。”孫小琴悄悄地吐出一口濁氣,收拾一下心態,在靠近公博文旁邊的椅子坐下,“陶局,你好。”
孫小琴友好地伸手,而陶誌澤意思意思地握了一下,“今天是你來負責采訪?”
“嗯嗯,雖然我丈夫在這裏工作,可我公私分明,不會兩者混在一起的。陶局,你放心。”孫小琴以為這件事讓陶誌澤不滿了,連連解釋,希望能讓她繼續跟著這欄目。
公博文擺擺手,“不用緊張,陶局就是隨便問問的。”
“現在可以開始了,你忙。”說實在的,公博文作為主編是不需要參與的,不過是在旁邊看兩眼而已。
“好的,好的。”孫小琴先是拍了兩張棠記門麵的照片,然後在附近采訪一下食客,詢問一下對棠記的印象。
顧客們一聽是南城日報的記者立刻就來了興致,高高興興地接受了采訪,對於問題的回答,話裏話外都是對棠記的讚美。
最後,顧客還不忘說了之前棠記發生過的事情,甚是不滿地跟孫小琴說,希望南城日報也能收拾一下那些人,別總來鬧騰,“棠記是真的不錯,物美價廉啊。”
“就是那些人嫉妒棠記,老是來搞東搞西的,不讓人安心。”
孫小琴點點頭示意知道了,接著又問:“那你覺得棠記有什麽缺點嗎?”
“有啊,當然有!”老顧客激動起來,很是激動地反應,“他們的菜品太少了,一下子就賣完了。”
“我要是來遲一點就吃不上了。”說著,老顧客指了指餐桌上的豆豉蒸排骨,“就這一道菜,每天就隻有那麽幾道,賣完就沒有了。”
“還有啊,周末的特色菜也少得可憐,每次排隊都輪不到我。”
孫小琴哭笑不得,“除了這些就沒有其他的嗎?”
老顧客臉色一凜,轉身指了指在忙活的店員,“你看看他們,你覺得有什麽不滿意的嗎?”
隻要是在棠記工作的都會穿著圍裙,戴著口罩,給人幹淨衛生的感覺。不僅如此,棠記的服務態度也是頂頂的好,從來都是好聲好氣的。
毛若蘭看了兩眼許清和麵前的木盆,裏麵的麵團已經成型了,木盆的周圍沾了不少麵粉,而麵團本身還有些許疙瘩,看著並不光滑。
“麵團揉到表麵光滑,不沾水,感覺沒有什麽水分了,這就代表是好了。”說著毛若蘭伸手扯了一塊麵團,拉開。
但很快就斷了。
“這麵團拉開後還得看它中間有沒有一層薄膜,有的話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許清和聽得很認真,“我知道了,謝謝東家。”
“這有什麽的,慢慢來,總會好的。”毛若蘭沒說什麽,隻是覺得今天許清和揉的麵團沒有昨天的好。
但轉而一想,也不是誰都是學一次就永遠都記住比例的。
要多學多做,才會有經驗。
“嗯嗯,我知道了!”許清和不怕被說,就怕毛若蘭什麽都不說,要讓他自己琢磨。
毛若蘭又看了一會兒,覺得沒有什麽問題後,轉身去忙活別的。
早上需要準備的早點不多,可要做得精致是要花上不少心思的,特別是今天有南城日報的人過來采訪,毛若蘭更加是要做到極致了。
豆豉蒸排骨,毛若蘭將每一塊排骨都剁得分毫不差,又加上幾乎相同的配料,擺成一模一樣才放入蒸籠裏。
而幹蒸、豬肉丸這些,毛若蘭還用胡蘿卜切了幾片,用牙簽串成一朵小紅花作為裝飾。
不僅如此,毛若蘭還找到了香菜跟紅花相襯。
等蒸籠一出來,色香味俱全了。
許清和在旁邊瞧了兩眼,他一直以為擺盤用的紅花是雕刻出來的,沒有想到是用胡蘿卜切成片,然後用牙簽串的。
明明隻是幾片胡蘿卜經過加工後能變成一朵漂亮的花兒,還看不到牙簽,實在是太厲害了。
可這些對毛若蘭來說都是小意思,真正的大廚是不屑用這些,而是真的用雕刻,而且還是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東家,你做的花很漂亮啊。”許清和過去的十幾年裏並沒有真切地接觸過廚師這一行業,並不知道有很多看著華麗的操作實際上都是入行的基本功。
毛若蘭謙虛地擺擺手,“這有什麽的,回頭你找溪溪,她比我厲害得很啊。”
毛若蘭有幸見過棠溪用胡蘿卜隨手雕刻一朵桃花,那花瓣一片片的,還有非常細的紋理。
要不是知道是胡蘿卜,毛若蘭還以為真的是桃花呢!
“她會教我嗎?”許清和忐忑不安,他還記得棠溪說過,不收徒。
毛若蘭不在意地接著做她的擺盤,“這有什麽,等你學好了刀工,這些都容易得很。”
“哦。”許清和有些落寞,因為他想起了棠溪之前的切黃瓜,他做不到。
毛若蘭剛擺完盤,柯學民就進來了,“東家,都好了嗎?”
“好了好了。”毛若蘭沒留意到許清和那一閃而過的失望,忙著將蒸籠放入托盤裏,又問柯學民,“現在外麵有多少人啊?”
“包子還足夠嗎?”
“人不多,包子也不多了。”這兩天給學生準備午餐去了,包子就相對減少。柯學民想說多做一點包子的,可看到廚房裏麵隻有毛若蘭一個是頂用的。
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那行,回頭我多做一點。”毛若蘭看了看許清和的麵團,感覺差不多了。
柯學民應了一聲好,端著托盤出去了。
“東家,你瞧一瞧怎麽樣了?”見柯學民出去後,許清和連忙端著木盆過來,好讓毛若蘭指出不足之處。
毛若蘭檢查了一遍,沒有什麽大問題,至於小問題完全可以忽略的。
“沒事,你過來,我教你怎麽做白菜豬肉餡餅。”毛若蘭揚了揚下巴示意許清和跟過來。
餡料是早上就準備好的,許清和並不知道要怎麽調配,毛若蘭也暫時不想告訴他。
“我示範一次,你在旁邊試著怎麽做。”毛若蘭將麵團等分成十幾份後拿其中的一份用麵棍碾壓成薄片,然後放入餡料。
動作很是迅速,一眨眼就好了。
許清和感覺都沒有看清楚,臉頰騰地一下紅了,“東家……我……”
“沒事,多看幾遍就會了。”毛若蘭剛才下意識地忘了放慢速度,忽地理解了棠溪。
“看著哈。”這一次,毛若蘭放慢了速度,許清和也終於看清楚了。
可是眼睛是看明白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很難。
毛若蘭瞧著許清和手裏的餡餅陷入了沉思當中,“慢慢來,別著急。”
“……”許清和也看著自己的餡餅,唇瓣繃緊了,“我再做幾個。”實在不行,他去洗菜好了。
“嗯。”毛若蘭已經想好這幾個餡餅回頭留下來,自家人吃算了。
許清和再次鼓起勇氣,然而並沒有什麽用,做出來的餡餅總是奇奇怪怪,還會露餡的。
“我去洗菜了。”許清和不想浪費食材,也不敢浪費時間,隻好想著回家自己買麵粉和餡料再慢慢練習。
毛若蘭看著七零八碎的餡餅強忍著笑意安慰他,“不急,第一次已經是不錯了。”
——
大廳外。
公博文和陶誌澤兩人看著剛端上來的豆豉蒸排骨、幹蒸以及豬肉丸的時候,眼睛都瞪大了。
簡直不敢相信,這三道菜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豆豉蒸排骨中的排骨油光粼粼,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直鑽入心底,勾得肚子裏的饞蟲叫囂不斷。
幹蒸上麵還沾著一地晶瑩剔透的蒸餾水,愈發顯出幹蒸的飽/滿欲滴,而且光是看著,幹蒸似乎在說著,快來吃我呀。
相對來說,豬肉丸就平庸了許多,圓圓滾滾的,冒著熱氣,可盡管如此,也還是吸引人的注意力。
第250章 為什麽呢?
這真的是小吃店做出來的嗎?要不是礙於在場的人太多了,陶誌澤真的想走出去看看招牌,認清楚是不是棠記了。
公博文來過兩次,對棠記的招牌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可每次看到芳香四溢的菜品都忍不住為之驚歎,“不愧是棠記,每一道菜都是招牌菜啊。”
公博文有些後悔了,他就應該帶照相機過來的。
“的確。”陶誌澤拿起了筷子,先夾了一塊粉/嫩晶瑩的排骨,夾起來後還沾著底下的湯汁,滴落在瓷白的碗裏,像是綻放的一朵花。
陶誌澤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瞬間口腔就被鮮美多汁被包圍了,隨後是排骨肉的質嫩爽口,舌/尖上的味蕾瞬間就被征服了,讓陶誌澤忍不住閉上眼眸,仔細地咀嚼回味,然而沒有兩下,一塊排骨的肉全部都吃完了,就剩下一塊骨頭。
而且骨頭裏麵的骨汁也是非常的清鮮可口,令人回味無窮啊。
“太好吃了!”陶誌澤腦海裏浮現了許多的形容詞,可最後說出口隻有一個詞,太好吃了!
“此生無憾了啊。”陶誌澤長籲一口。
引得公博文失笑,“還有呢,你嚐一嚐這豬肉丸,可別看它平平無奇,味道也是一絕的。”
陶誌澤聞言立刻起筷,夾了一顆豬肉丸,咬掉了半塊,入口彈牙,有嚼勁,而且細細品味中有一絲絲的清脆爽口。
“這是在裏麵加了木耳胡蘿卜!”這些配料尋常人家也會用,然而不知為何,棠記做出來的特別清香,所有的食材都盡情地散發出屬於他們的味道。
如此的釋/放也不會互相衝/撞,反而是更加融洽地相合。
頃刻間,陶誌澤真的很想起身進去問問毛若蘭,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有什麽秘訣!
“再來嚐一嚐這幹蒸。”公博文用公筷給他夾了一塊到碗中,接著感慨,“真的不能小看棠記了。”
“他永遠能給你無限的驚喜。”公博文的話音落下,柯學民又端著托盤出來了。
是剛做好的湯麵。
陶誌澤看著高湯清白中漂浮的河粉,蔥花灑在上麵,香氣逼人。
河粉原本是熟的,隻需要過一下湯水就可以。然而這過一下可是很考驗人的操作,時間過長,河粉會變軟,斷裂。
時間過短,河粉不軟,且沒有味道。
陶誌澤沒等公博文開口,先是嗦了一口粉,湯水的鹹淡適宜,也不會過於油膩,河粉也沒有過軟,一夾就斷。
所有的一切,不知道從何說起,唯有一詞:“剛剛好”合適。
連續幾口後,陶誌澤舒服地喟歎一聲,“可惜我沒有早早知道這一家店。”不然就可以早早過來吃上這一碗湯粉了。
“現在也不遲。”說著,公博文也不甘落後,嗦粉了。
一頓吃飽喝足後,孫小琴姍姍來遲,見到上司以及陶誌澤的時候,孫小琴驚訝得張著口卻說不出一句話來了。
而柯學民見孫小琴來了,連連給她倒了一杯水,又問:“吃點什麽?”
“不用,我是來工作的。”孫小琴悄悄地吐出一口濁氣,收拾一下心態,在靠近公博文旁邊的椅子坐下,“陶局,你好。”
孫小琴友好地伸手,而陶誌澤意思意思地握了一下,“今天是你來負責采訪?”
“嗯嗯,雖然我丈夫在這裏工作,可我公私分明,不會兩者混在一起的。陶局,你放心。”孫小琴以為這件事讓陶誌澤不滿了,連連解釋,希望能讓她繼續跟著這欄目。
公博文擺擺手,“不用緊張,陶局就是隨便問問的。”
“現在可以開始了,你忙。”說實在的,公博文作為主編是不需要參與的,不過是在旁邊看兩眼而已。
“好的,好的。”孫小琴先是拍了兩張棠記門麵的照片,然後在附近采訪一下食客,詢問一下對棠記的印象。
顧客們一聽是南城日報的記者立刻就來了興致,高高興興地接受了采訪,對於問題的回答,話裏話外都是對棠記的讚美。
最後,顧客還不忘說了之前棠記發生過的事情,甚是不滿地跟孫小琴說,希望南城日報也能收拾一下那些人,別總來鬧騰,“棠記是真的不錯,物美價廉啊。”
“就是那些人嫉妒棠記,老是來搞東搞西的,不讓人安心。”
孫小琴點點頭示意知道了,接著又問:“那你覺得棠記有什麽缺點嗎?”
“有啊,當然有!”老顧客激動起來,很是激動地反應,“他們的菜品太少了,一下子就賣完了。”
“我要是來遲一點就吃不上了。”說著,老顧客指了指餐桌上的豆豉蒸排骨,“就這一道菜,每天就隻有那麽幾道,賣完就沒有了。”
“還有啊,周末的特色菜也少得可憐,每次排隊都輪不到我。”
孫小琴哭笑不得,“除了這些就沒有其他的嗎?”
老顧客臉色一凜,轉身指了指在忙活的店員,“你看看他們,你覺得有什麽不滿意的嗎?”
隻要是在棠記工作的都會穿著圍裙,戴著口罩,給人幹淨衛生的感覺。不僅如此,棠記的服務態度也是頂頂的好,從來都是好聲好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