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炮灰庶子重生後去考科舉了 作者:星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廷每年都會花大量銀子和物資想辦法控製這條一到汛期就暴怒的平波江。
然而平波江沒有被馴服,還是每年汛期都會衝上江岸。
朝廷隻能漸漸放棄控製平波江的想法,轉而把沿岸百姓往後遷,每年汛期前就將江邊土地上的作物提前收獲,並且禁止船隻在這段時間出現在江麵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每年汛期過後會有大量淤泥留在江邊土地上,讓土地變得越來越肥沃,作物也生長的更快,給沿江百姓挽回了一些損失。
一直到三十年後,茅升帶領隊伍找出平波江的各處節點,並且在節點上修建堤壩,平波江每年汛期肆意妄為的曆史終止了。
董章庭沒想到,原來茅升在十五歲之前就已經決定在平波江上修建堤壩。
然而,天賦斐然如茅升,也花了長達三十多年通過修建大量橋梁道路堤壩積累經驗,才修出了平波江堤壩。
不過此時,沒有人會想到三十年後真的有人能到控製平波江。哪怕是已經見識過茅升在建築上的本事的錢豐收也不敢想。
但是他不會取笑朋友的夢想,一臉肯定道:“每個主角前期都會曆經千難萬險,才能達成目標,小茅加油啊!”
看著同伴帶著鼓勵和信任的目光,茅升開心的點頭。不止是因為朋友鼓勵自己,更是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將來可以完成目標。
以前他曾經也和別人說過自己想在平波江修堤壩,得來的多是善意的勸告不要好高騖遠,平波江不是人力可以控製的。
然而茅升不服氣,別人不可以,不代表他茅升不可以。
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他還有一輩子可以耗在上麵,怎麽可以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
不管未來多麽波瀾壯闊,董章庭三人如今都還是東山書院剛入學,正在上第一堂課的學生。
中年男人站在學堂上的講師席,看著麵前涇渭分明的學生,眉頭皺了起來。
他說道:“我是你們這堂課的夫子,名叫趙平。既然上了我的課,就要聽我的話。你們有什麽意見嗎?”
趙平!
這個名字一出,原本因為趙平之前奇怪表現和打扮有些騷動的學生們紛紛安靜下來,哪怕不認識的人在其他人提醒下安靜下來。
無他,因為這個趙平是個傳奇。
他十六歲才開始讀書,花了六年時間成了晉朝第六位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除了他自己本人很會讀書和考試之外,他還很會教學生讀書考試。
自從他入職東山書院後,他每年都會有學生在科舉上取得不錯的成績,甚至狀元都出了幾個。
在座的學生哪怕不是每個都想通過科舉進身官場,但是他們都不會拒絕在科舉上取得名次,將來不管做什麽都會方便很多。
趙平看學生都安靜下來,眉頭微鬆道:“你們這樣坐很不平衡,現在我來安排你們的座位,以後來上我的課,就按照這樣坐。”
他站在講師席上,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所有學生的位置。
他按照高矮胖瘦將人重新排列,將之前涇渭分明的兩邊人完全混合在一起。
等所有人重新落座後,趙平滿意的看著眼前分外平衡的場麵,相當滿意。
趙平心情好起來後,之前嚴肅的表情也從臉上消失了:“我這人沒什麽本事,也就在科舉上有一點小經驗。各位若是認為不需要我的課,就自己到理學處反饋,要求上別的課。如果還想繼續上,就聽我的安排,明白了嗎?”
在座的三十人都點頭稱是。
趙平繼續道:“既然如此,各位報一下如今取得的功名。”
三十人依次報上自己的功名,共計五名進士,十名舉人,十四名秀才,一名未取得功名。
“唔,竟然還有一個沒取的功名的?起來讓我看看。”趙平聲音帶著幾分意外。
董章庭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倒是一副讀書種子的樣子,為何在十四歲連秀才功名都未取得?”趙平問道。
坐在董章庭前麵的是三十人中取得舉人功名的人之一,名曰宋青秋。今年十五歲,是這次補錄進來的人之一。
東山書院正式考試那次他沒有通過,眼睜睜的看著太子和董章庭交談。
哪怕之後通過優異的文化成績順利補錄進東山書院,對自小順風順水的他來說都堪稱奇恥大辱。
因此,他相當看不順眼通過正式考核和附加考核進入東山書院的二十人,尤其厭惡被太子誇讚的董章庭和錢豐收。
如今一聽董章庭連功名都沒有,心中不禁升出幾分自得,沒忍住帶著幾分嘲諷道:“自然是因為有些人天賦低劣,還不肯努力,隻會走歪門邪道討人歡心。”
錢豐收和茅升認識董章庭已經數月,親眼看到他每天都會抽時間看書,哪怕是救災那會大家都忙的昏頭轉向,董章庭都會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努力看書。
因此,兩人哪裏忍不住別人嘲諷自己的朋友,剛要反駁,就聽到董章庭帶著幾分疑惑的聲音:“在這位同學眼中,十四歲尚未取得功名的人就一定是天賦低劣,還不肯努力,隻會走歪門邪道討人歡心的人嗎?”
“那是自然,十四歲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都是垃圾。”似乎是聽到董章庭話中的不自信一般,宋青秋心中自覺勝利,乘勝追擊道。
然而宋青秋的話一出來,之前聚攏在董章庭身上的目光都移向了他身上。
好一個勇士啊!
十六歲才讀書還沒有取得秀才功名的人如今還在上麵坐著呢。
宋青秋自然注意到了其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後背一涼,清醒過來:“自己剛才的話把趙平夫子一起罵進去了!”
一片尷尬的沉默中,董章庭道:“前朝曾有大儒中年以後才開始進學,創造出父子同登科的美名;本朝更有無數能臣幹吏年少時考取功名時屢屢折戩沉沙,通過努力也取得了一番成就。這位同學以短暫的功名論高低,實在有些偏頗了。”
他隨後恭敬的向坐在講師席上的趙平夫子行禮道:“董某之前年少輕狂,不知讀書的重要性。如今年歲漸長,心性踏實下來才開始讀書。雖然天賦一般,仍有努力求學之心,隻望夫子不棄,給學生一個機會。”
宋青秋的話,並沒有觸怒到趙平。他十六歲才開始讀書考取功名是事實。類似宋青秋之前的話,他不懂聽過多少。然而,這些話,隨著他六元及第都煙消雲散了,曾經說那些話的人一個個都向自己低下了曾經驕傲的頭顱。
冷不丁聽到這樣的話,趙平甚至有些新鮮。
不過董章庭的表現,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姓董,你就是董章庭吧?以一篇文章引得顧師青眼,贈予東山書院邀請考試名額的董章庭。”
董章庭道:“在下正是董章庭。”
“哈哈哈,你的才華可是顧師都承認了,就不要妄自菲薄了。坐下吧,我期待你接下來在科舉的表現。”趙平道。
在座的學子從董章庭說話後,心中的輕視就慢慢消失了。
麵對羞辱,沒有失去理智,依然有理有據的反駁,並且說話謙虛有禮,哪裏是宋青秋口中天賦低劣,不肯努力,還走歪門邪道的樣子。
再說了在座的人雖然基本有功名,但也不是各個都在十四歲就順利考上秀才的。
所以,宋青秋的話得罪了不少人,反而讓董章庭取得了不少人淺淺的好感。
這堂課除了一開始鬧出的一點點風波外,其他時間都說的上風平浪靜。
趙平不負其擅長教書的名聲,上課風趣幽默,各種經典信手掂來,甚至還會引出其他相近的例子。
一堂課下來,不管是功名到何種程度,都聽得津津有味,大有所獲。
董章庭眼睛發亮,他感覺這段時間讀書得到的收獲都沒有這一堂課的多。
若是多跟趙平夫子討教,自己在功名一途也會更加順遂!
東山書院之前發下一份課程表。
其中趙平夫子會教他們三個月,三個月後就會有其他夫子接手。
雖然下一位夫子可能也很好,但是趙平夫子是如今最適合自己的人。
董章庭一邊聽課,一邊在心中思索如何從趙平夫子身上學的更多,最好讓他根據自己的情況提供一份合適的進學計劃。
董章庭將目光略微轉向正在聽講的茅升:“小茅,靠你了。”
東山書院每天就上兩堂大課,其餘時間都給學生自己學習。
今天是第一天,隻上下午的課。
課程結束後,所有人都有些依依不舍,想要再多聽一些。
然而,都被趙平毫不留情的趕出了課程。
在茅升也要離開時,被趙平夫子出聲留了下來:“茅升,別走啊,你還沒和我說我這身裝扮死板在哪裏?”
茅升雖然性格天真了一些,但是骨子裏還是有些尊師重教的。
之前不知道對方身份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他是自己的老師,原本想說的話就有些說不出口了。
作為自幼就沉迷建築的人,茅升看到趙平身上的打扮就覺得別扭。
建築確實講究平衡,但是平衡很大程度是為了和諧。
然而趙平隻記得保持絕對平衡,忘了平衡的目的。
他張嘴想要嚐試委婉的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但是最後說出來的話變成了:“保持平衡是為了和諧和美觀,您這身打扮為了保持平衡,敞開深衣,露出裏麵的衣服,會顯得很突兀。此外,頭上發髻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平衡,特意分成兩股。”
趙平夫子聽罷,神色有些不高興:“那你說怎麽樣才會又平衡又和諧。”
錢豐收看到趙平夫子的神色,擔心茅升接下來說的話,更加觸怒夫子,想要出聲替他圓場,卻看到董章庭輕輕搖頭,無聲說道:“夫子沒有生氣,放心。”
錢豐收仔細觀察發現,雖然茅升的話讓趙平夫子有些不高興,但是並沒有出現被學生冒犯的不悅。
這才放下心來,聽著茅升和趙平夫子關於如何在保持和諧的基礎上完成平衡。
等兩人聊完以後,趙平夫子才注意到其餘兩人:“你們還沒走啊?”
是的,我們非但沒走,還在這聽你們講了半個時辰了。
董章庭和錢豐收自然不會把這樣的話說出來自討沒趣。
董章庭開口道:“趙平夫子,我打算今年參加二月初院試和八月底的鄉試,但是有些擔心自身基礎不紮實,希望能從您這裏獲取一些建議。”
趙平夫子剛從茅升身上學到了不少關於平衡的新知識,心情正好。他偏頭看向茅升問道;“這兩人是你的好友?”
茅升點頭:“是的,他們都是我的好友。”
“我記得你和這位錢同學都是舉人,要參加今年的春闈嗎?”趙平夫子問道。
錢豐收搖頭:“學生之前在考鄉試時,雖然有幸取得了舉人功名,但是已經察覺到自身水平尚且不足,還需要多學幾年,才會參加春闈。”
茅升同樣搖頭:“學生也是。”
趙平夫子道:“你們不參加今年的春闈,或許也是好事。”
看到其他人都有些疑惑的模樣,趙平這才注意到自己竟然把心裏話說出來了,描補道:“春闈確實頗有難度,多學習裏麵再去考也挺好。”
隨後為了覆蓋之前的話,他看向董章庭道:“我下次上課是五天後,到時你把所讀過的典籍,都寫一份讀書心得給我,我先看看你如今的基礎。”
董章庭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爽快,自然不會反對,躬身謝道:“多謝趙平夫子!”
趙平夫子生怕自己在待下去,還會說些不該說的,擺擺手快步離去了。
等人離去後,錢豐收問道:“章庭,趙平夫子剛才為何說不參加今年的春闈是好事啊?我感覺真正的理由不是他說的那個。”
董章庭心道:“看來知道春闈可能會出事的人不少啊。自己若想調查春闈舞弊案的前因後果還需要更加小心。”
不過這些事確實不應該牽扯到錢豐收和茅升兩人。他搖頭道:“我也不懂,但是夫子既然這樣說,想必有我們不知道的考量,我們聽從便是。”
然而平波江沒有被馴服,還是每年汛期都會衝上江岸。
朝廷隻能漸漸放棄控製平波江的想法,轉而把沿岸百姓往後遷,每年汛期前就將江邊土地上的作物提前收獲,並且禁止船隻在這段時間出現在江麵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每年汛期過後會有大量淤泥留在江邊土地上,讓土地變得越來越肥沃,作物也生長的更快,給沿江百姓挽回了一些損失。
一直到三十年後,茅升帶領隊伍找出平波江的各處節點,並且在節點上修建堤壩,平波江每年汛期肆意妄為的曆史終止了。
董章庭沒想到,原來茅升在十五歲之前就已經決定在平波江上修建堤壩。
然而,天賦斐然如茅升,也花了長達三十多年通過修建大量橋梁道路堤壩積累經驗,才修出了平波江堤壩。
不過此時,沒有人會想到三十年後真的有人能到控製平波江。哪怕是已經見識過茅升在建築上的本事的錢豐收也不敢想。
但是他不會取笑朋友的夢想,一臉肯定道:“每個主角前期都會曆經千難萬險,才能達成目標,小茅加油啊!”
看著同伴帶著鼓勵和信任的目光,茅升開心的點頭。不止是因為朋友鼓勵自己,更是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將來可以完成目標。
以前他曾經也和別人說過自己想在平波江修堤壩,得來的多是善意的勸告不要好高騖遠,平波江不是人力可以控製的。
然而茅升不服氣,別人不可以,不代表他茅升不可以。
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他還有一輩子可以耗在上麵,怎麽可以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
不管未來多麽波瀾壯闊,董章庭三人如今都還是東山書院剛入學,正在上第一堂課的學生。
中年男人站在學堂上的講師席,看著麵前涇渭分明的學生,眉頭皺了起來。
他說道:“我是你們這堂課的夫子,名叫趙平。既然上了我的課,就要聽我的話。你們有什麽意見嗎?”
趙平!
這個名字一出,原本因為趙平之前奇怪表現和打扮有些騷動的學生們紛紛安靜下來,哪怕不認識的人在其他人提醒下安靜下來。
無他,因為這個趙平是個傳奇。
他十六歲才開始讀書,花了六年時間成了晉朝第六位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除了他自己本人很會讀書和考試之外,他還很會教學生讀書考試。
自從他入職東山書院後,他每年都會有學生在科舉上取得不錯的成績,甚至狀元都出了幾個。
在座的學生哪怕不是每個都想通過科舉進身官場,但是他們都不會拒絕在科舉上取得名次,將來不管做什麽都會方便很多。
趙平看學生都安靜下來,眉頭微鬆道:“你們這樣坐很不平衡,現在我來安排你們的座位,以後來上我的課,就按照這樣坐。”
他站在講師席上,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所有學生的位置。
他按照高矮胖瘦將人重新排列,將之前涇渭分明的兩邊人完全混合在一起。
等所有人重新落座後,趙平滿意的看著眼前分外平衡的場麵,相當滿意。
趙平心情好起來後,之前嚴肅的表情也從臉上消失了:“我這人沒什麽本事,也就在科舉上有一點小經驗。各位若是認為不需要我的課,就自己到理學處反饋,要求上別的課。如果還想繼續上,就聽我的安排,明白了嗎?”
在座的三十人都點頭稱是。
趙平繼續道:“既然如此,各位報一下如今取得的功名。”
三十人依次報上自己的功名,共計五名進士,十名舉人,十四名秀才,一名未取得功名。
“唔,竟然還有一個沒取的功名的?起來讓我看看。”趙平聲音帶著幾分意外。
董章庭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倒是一副讀書種子的樣子,為何在十四歲連秀才功名都未取得?”趙平問道。
坐在董章庭前麵的是三十人中取得舉人功名的人之一,名曰宋青秋。今年十五歲,是這次補錄進來的人之一。
東山書院正式考試那次他沒有通過,眼睜睜的看著太子和董章庭交談。
哪怕之後通過優異的文化成績順利補錄進東山書院,對自小順風順水的他來說都堪稱奇恥大辱。
因此,他相當看不順眼通過正式考核和附加考核進入東山書院的二十人,尤其厭惡被太子誇讚的董章庭和錢豐收。
如今一聽董章庭連功名都沒有,心中不禁升出幾分自得,沒忍住帶著幾分嘲諷道:“自然是因為有些人天賦低劣,還不肯努力,隻會走歪門邪道討人歡心。”
錢豐收和茅升認識董章庭已經數月,親眼看到他每天都會抽時間看書,哪怕是救災那會大家都忙的昏頭轉向,董章庭都會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努力看書。
因此,兩人哪裏忍不住別人嘲諷自己的朋友,剛要反駁,就聽到董章庭帶著幾分疑惑的聲音:“在這位同學眼中,十四歲尚未取得功名的人就一定是天賦低劣,還不肯努力,隻會走歪門邪道討人歡心的人嗎?”
“那是自然,十四歲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都是垃圾。”似乎是聽到董章庭話中的不自信一般,宋青秋心中自覺勝利,乘勝追擊道。
然而宋青秋的話一出來,之前聚攏在董章庭身上的目光都移向了他身上。
好一個勇士啊!
十六歲才讀書還沒有取得秀才功名的人如今還在上麵坐著呢。
宋青秋自然注意到了其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後背一涼,清醒過來:“自己剛才的話把趙平夫子一起罵進去了!”
一片尷尬的沉默中,董章庭道:“前朝曾有大儒中年以後才開始進學,創造出父子同登科的美名;本朝更有無數能臣幹吏年少時考取功名時屢屢折戩沉沙,通過努力也取得了一番成就。這位同學以短暫的功名論高低,實在有些偏頗了。”
他隨後恭敬的向坐在講師席上的趙平夫子行禮道:“董某之前年少輕狂,不知讀書的重要性。如今年歲漸長,心性踏實下來才開始讀書。雖然天賦一般,仍有努力求學之心,隻望夫子不棄,給學生一個機會。”
宋青秋的話,並沒有觸怒到趙平。他十六歲才開始讀書考取功名是事實。類似宋青秋之前的話,他不懂聽過多少。然而,這些話,隨著他六元及第都煙消雲散了,曾經說那些話的人一個個都向自己低下了曾經驕傲的頭顱。
冷不丁聽到這樣的話,趙平甚至有些新鮮。
不過董章庭的表現,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姓董,你就是董章庭吧?以一篇文章引得顧師青眼,贈予東山書院邀請考試名額的董章庭。”
董章庭道:“在下正是董章庭。”
“哈哈哈,你的才華可是顧師都承認了,就不要妄自菲薄了。坐下吧,我期待你接下來在科舉的表現。”趙平道。
在座的學子從董章庭說話後,心中的輕視就慢慢消失了。
麵對羞辱,沒有失去理智,依然有理有據的反駁,並且說話謙虛有禮,哪裏是宋青秋口中天賦低劣,不肯努力,還走歪門邪道的樣子。
再說了在座的人雖然基本有功名,但也不是各個都在十四歲就順利考上秀才的。
所以,宋青秋的話得罪了不少人,反而讓董章庭取得了不少人淺淺的好感。
這堂課除了一開始鬧出的一點點風波外,其他時間都說的上風平浪靜。
趙平不負其擅長教書的名聲,上課風趣幽默,各種經典信手掂來,甚至還會引出其他相近的例子。
一堂課下來,不管是功名到何種程度,都聽得津津有味,大有所獲。
董章庭眼睛發亮,他感覺這段時間讀書得到的收獲都沒有這一堂課的多。
若是多跟趙平夫子討教,自己在功名一途也會更加順遂!
東山書院之前發下一份課程表。
其中趙平夫子會教他們三個月,三個月後就會有其他夫子接手。
雖然下一位夫子可能也很好,但是趙平夫子是如今最適合自己的人。
董章庭一邊聽課,一邊在心中思索如何從趙平夫子身上學的更多,最好讓他根據自己的情況提供一份合適的進學計劃。
董章庭將目光略微轉向正在聽講的茅升:“小茅,靠你了。”
東山書院每天就上兩堂大課,其餘時間都給學生自己學習。
今天是第一天,隻上下午的課。
課程結束後,所有人都有些依依不舍,想要再多聽一些。
然而,都被趙平毫不留情的趕出了課程。
在茅升也要離開時,被趙平夫子出聲留了下來:“茅升,別走啊,你還沒和我說我這身裝扮死板在哪裏?”
茅升雖然性格天真了一些,但是骨子裏還是有些尊師重教的。
之前不知道對方身份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他是自己的老師,原本想說的話就有些說不出口了。
作為自幼就沉迷建築的人,茅升看到趙平身上的打扮就覺得別扭。
建築確實講究平衡,但是平衡很大程度是為了和諧。
然而趙平隻記得保持絕對平衡,忘了平衡的目的。
他張嘴想要嚐試委婉的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但是最後說出來的話變成了:“保持平衡是為了和諧和美觀,您這身打扮為了保持平衡,敞開深衣,露出裏麵的衣服,會顯得很突兀。此外,頭上發髻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平衡,特意分成兩股。”
趙平夫子聽罷,神色有些不高興:“那你說怎麽樣才會又平衡又和諧。”
錢豐收看到趙平夫子的神色,擔心茅升接下來說的話,更加觸怒夫子,想要出聲替他圓場,卻看到董章庭輕輕搖頭,無聲說道:“夫子沒有生氣,放心。”
錢豐收仔細觀察發現,雖然茅升的話讓趙平夫子有些不高興,但是並沒有出現被學生冒犯的不悅。
這才放下心來,聽著茅升和趙平夫子關於如何在保持和諧的基礎上完成平衡。
等兩人聊完以後,趙平夫子才注意到其餘兩人:“你們還沒走啊?”
是的,我們非但沒走,還在這聽你們講了半個時辰了。
董章庭和錢豐收自然不會把這樣的話說出來自討沒趣。
董章庭開口道:“趙平夫子,我打算今年參加二月初院試和八月底的鄉試,但是有些擔心自身基礎不紮實,希望能從您這裏獲取一些建議。”
趙平夫子剛從茅升身上學到了不少關於平衡的新知識,心情正好。他偏頭看向茅升問道;“這兩人是你的好友?”
茅升點頭:“是的,他們都是我的好友。”
“我記得你和這位錢同學都是舉人,要參加今年的春闈嗎?”趙平夫子問道。
錢豐收搖頭:“學生之前在考鄉試時,雖然有幸取得了舉人功名,但是已經察覺到自身水平尚且不足,還需要多學幾年,才會參加春闈。”
茅升同樣搖頭:“學生也是。”
趙平夫子道:“你們不參加今年的春闈,或許也是好事。”
看到其他人都有些疑惑的模樣,趙平這才注意到自己竟然把心裏話說出來了,描補道:“春闈確實頗有難度,多學習裏麵再去考也挺好。”
隨後為了覆蓋之前的話,他看向董章庭道:“我下次上課是五天後,到時你把所讀過的典籍,都寫一份讀書心得給我,我先看看你如今的基礎。”
董章庭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爽快,自然不會反對,躬身謝道:“多謝趙平夫子!”
趙平夫子生怕自己在待下去,還會說些不該說的,擺擺手快步離去了。
等人離去後,錢豐收問道:“章庭,趙平夫子剛才為何說不參加今年的春闈是好事啊?我感覺真正的理由不是他說的那個。”
董章庭心道:“看來知道春闈可能會出事的人不少啊。自己若想調查春闈舞弊案的前因後果還需要更加小心。”
不過這些事確實不應該牽扯到錢豐收和茅升兩人。他搖頭道:“我也不懂,但是夫子既然這樣說,想必有我們不知道的考量,我們聽從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