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炮灰庶子重生後去考科舉了 作者:星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如宋青秋之前所說,這次辯論的對手有兩人對辯論頗有經驗,剛開始便先聲奪人。
“董學兄這次的觀點是金人緘口最重要,是嗎?”對手中一名叫做向其桁的學子率先問道。
“向學兄,莫非年紀輕輕就有記憶缺失的毛病?”董章庭反問道。
“董學兄,你這牙尖嘴利的模樣,一般人實在招架不住,委實不符合您這次的觀點。”麵對董章庭的駁斥,向其桁神態平和,但是字句如刀,率先指出了董章庭的問題。
“向學兄,若在下這小小的反問你都招架不住,實在不符合你這邊雄辯是金的觀點。”董章庭輕描淡寫的將話題引到了對方身邊。
下方的其他學生看著眼前這一幕,紛紛低聲交流。
“沒想到董章庭往日名不見經傳,卻和向其桁鬥得旗鼓相當。”
“對啊,向其桁竟然還會說別人牙尖嘴利,誰不知道往日裏屬他最牙尖嘴利。”
向其桁也不惱,坦然笑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董兄這段時間的在口舌之上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該來我們這方才對。宋兄,想必最有體會。”
董章庭牙尖嘴利,不好抓漏洞,難道他還不能去對付這個笨嘴拙舌的宋青秋。
宋青秋腦海裏突然出現前兩日董章庭的話:“他們一定會拿之前的事情挑撥我們二人的關係,望宋兄小心。”
還真是一點都沒猜錯啊。
宋青秋的沉默,落在向其桁眼中,讓他心中更是認定了他和董章庭之間不和,針對的重心也朝宋青秋轉移了過去。
“宋學兄,你一言不發,是不認同我的觀點嗎?”向其桁問道。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宋青秋終於開口了:“是的,我不認同。”
作者有話說:
第 第六十三章
向其桁眉目微挑,看向宋青秋,聲音壓低了幾分,帶著明顯的壓迫:“你,不認同,嗯?”
這是辯論中的常用手法,通過氣勢壓迫打亂對手節奏,對新人尤其好用。
宋青秋確實是新人,但是他自小就有點吃軟不吃硬的毛病。對方越強勢,他就什麽都顧不上,直接硬頂回去。
因此,宋青秋非但沒有被打亂節奏,反而整個人氣勢都起來了,疾言厲色道:“是,我不認同!我曾經以為在口舌之上占上風,就是勝利。但是董學兄,讓我明白讀書人掌握了口舌這把刀,更要言辭謹慎。讀書人如果隻會在口舌爭強好勝,又何來時間專研學問,修養自身德行才幹!”
向其桁道:“宋學兄的話實在有意思。我是否可以認為宋學兄認為口舌靈敏之人,其學問就水平不夠,自身德行才幹更是不行?”
場下的學子們低聲交流道:“這問題好毒啊,這是把宋青秋往非黑即白的方向推。如果他認下了,不管這次結果如何,他都會得罪不少人。”
董章庭自然不會眼看著宋青秋被推進火坑,輕碰了一下宋青秋的袖子,阻止了他接下來的話,隨後看著向其桁:“向學兄,這般斷章取義,實在不是君人所為。金人緘口,想必提醒的就是向學兄這般以言詞為武器的人吧。”
眼見宋青秋竟然真的因為董章庭的動作,硬是忍下了即將要說的話。暗到了一聲可惜,沒想到短短半個月宋青秋就成了董章庭的應聲蟲,真是廢物!
“董兄言重了,我們這是在辯論,靠的本就是口舌上爭鋒。若按照董兄所說,時時刻刻都要按照君子之道要求自己,那朝堂上的各位大人麵對他國不合理要求時,隻做君子,不做一時的小人,怕是我大晉早已經沒有如今的風光。”向其桁道。
場下學子讚同,生活中事情繁雜,哪能一直做君子呢。他們下意識看向董章庭,想要看看他會怎麽駁斥。
就看到少年麵上出現一個疑問的表情:“可是,我大晉數百年的風光難道不是靠曆代天子和賢臣良將專心國事換來的嗎?若無曆代先賢腳踏實地,一心做事奠定的強大國力作為後盾,說的再好聽,敵國又豈會俯首稱臣。”
董章庭看著對麵,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會拉大旗。
向其桁咬了咬自己的後槽牙,不要臉,一言不合就把先賢都扯上,難道我還能說先賢沒有踏實做事,晉朝如今的風光都是靠他們會說話。
他要是敢說,都不用其他人罵自己,他親爹就會讓自己跪在祠堂三天三夜不能吃飯!
在一片沉默中,向其桁身旁的青年笑了笑:“董兄如今倒是犯了之前所說斷章取義的毛病。我大晉數百年的風光,離不開曆代先賢宵衣旰食的努力,也離不開那些以語言為刀,開闊疆土的良臣。踏實做事和辯才都重要。”
隨著這個青年開口,場下學子下意識呼吸都變輕了。
若說向其桁是午京城最近一兩年在清談中剛剛聲名鵲起的新秀,那這個青年就是熠熠生輝的明珠。
他是向其桁的兄長,向其柏。
他今年才十八歲,但是他的對手已經都是學識斐然的名家了,曾經有人傳言他會是下一個齊相華。
本來他這樣的人是不屑於參加這種少年人的辯論的,可是組織這場辯論的人是齊相華,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來東山書院衝的,就是為了成為齊相華的學生。
向其柏看著對麵少年:“所以,對不起了,你就好好當我的墊腳石吧。”
宋青秋有些緊張的看著董章庭,那可是向其柏啊,董章庭行不行啊?
董章庭看著對麵青年麵容上仿佛已經認定自己必然勝利的笑容,他雙眼直視對方,不避不讓。
向其柏,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年紀大的時候,都是那麽討厭。
前世想和我爭齊少英,現在又想和我爭這次辯論的贏家。
你前世爭不過我,這輩子,同樣爭不過我。
“向學兄,倒是會搞平衡,好的壞的都讓你說了。也不怕兩邊都得罪。再者,我們這是辯論,本就要爭個輸贏。”董章庭道。
場下學子深吸一口氣,刺激!快,吵起來!我們就愛看這種!
同樣在場下圍觀的茅升小聲和錢豐收嘀咕:“我總覺得章庭鬥誌都起來了。”
錢豐收讚同:“明明向家兩兄弟都是對手,但是章庭看向家老大,眼裏都帶著刀!”
場下都能感覺到的敵意,場上人自然更是一清二楚。
坐在董章庭和宋青秋身後的田家兄弟彼此對視。
“他們吵得那麽厲害,是不是不用我們上了。”
“不知道啊!”
“那他們在多吵一會吧,我有點忘詞了。”
“我也是!”
向其桁今年十六,因為家境好,又有才子的名頭,頗受一些紅粉佳人的歡迎。
因此,他一看到董章庭看自己大哥的眼神,就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對。
他的腦子裏不合時宜的想起自家大哥這幾年有些風流的名頭,莫非大哥搶了這個姓董的心上人。
不能吧,他大哥雖然風流,但是從來不對小姑娘出手的呀。
向其柏自然不會認為對方的敵意是因為什麽小姑娘,而是看了眼講師席邊處的兩位,心中明悟,又是一個衝著齊師去的。
自認為遇到對手的向其柏更加認真起來,雙方開始更加激烈的唇槍舌劍。
原本以為能在後麵劃水的田家兩兄弟,很快也被牽扯了進來。
這兩人哪裏見過這場麵,當即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顧白石。
顧白石一臉不高興站了起來,將對麵的攻擊擋了回去,並且字句戳人心肺的攻向了同樣在向家兄弟後麵劃水的三人。
向家兄弟這邊的三人一臉麻爪的看向了向家兩兄弟。
在場麵最熱鬧的時候,講師席上的齊相華開口了:“看來你們都不能說服對方啊。”
齊相華的話,如同一瓢冷水,讓所有人都冷靜下來。
向其柏深吸一口氣道:“董學兄,雖然年少,但是才識過人,言辭鋒利,頗有我當年幾分風采。”
董章庭看了眼向其柏,無恥之徒,竟然想在我麵前拿大。
“向學兄,雖然略長了一些年歲,但是依舊如同少年一般活潑朝氣,令人讚歎。”
向其柏看著對麵少年,好家夥,竟敢說我不穩重!
有我在,你這輩子都別想當我師弟!
齊相華看了兩邊依舊很不服氣的少年們,宣布道:“你們還是太年輕,沒有我當年的穩重,很該多磨練磨練。既然如此,你們每個人根據兩方辯題各自寫五篇策論,要從不同角度寫,不可以抄襲。”
齊月華撇了他一眼,心中發笑:“你年輕時候可比這些孩子鬧騰多了。”
董章庭和宋青秋還有向家兄弟倒是麵不改色,但是其餘六人都麵色沉重起來。
總共十篇策論啊,有這時間幹點什麽不好?
然而麵對齊相華的笑容,沒有人敢提出反對的意見。
等第一場的十人都下去後,齊相華點了第二組人。
錢豐收是第三組,悄悄挪到對手身邊商量道:“第一組可能是因為吵得太厲害了,才被齊師要求寫策論,我們等會穩重一些,應該就不用寫那麽多策論了。”
對手點頭,他們雖然不討厭寫策論,但是也不想莫名其妙就多了額外的作業!
一堂課結束後,錢豐收原本如同一輪滿月一般瑩潤的臉都皺成了苦瓜臉。
在回去的路上長籲短歎道:“齊師組織這場辯論,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寫策論吧!”
不管第二組和第三組表現如何,齊相華都能挑出他們的毛病,給他們布置策論。
田家兄弟湊在宋青秋身旁套近乎:“宋兄,你之前準備的材料還在嗎?借我們參考參考吧。”
宋青秋沒想到自己如此費心準備的辯論,竟然是這樣的結局,心裏正是不高興:“不借!”
田家兄弟不死心:“宋兄,借我們吧,以後你讓我們背書,我們就背書,絕無二話!”
董章庭則在思考,齊相華特意讓所有人都寫策論,其背後到底藏著什麽深意?
他總不可能真那麽無聊,逗著他們玩吧。
金人緘口,雄辯是金。其他兩組雖然辯題有一些差異,但是都和他們這組的辯題有所相似。
電光火石之間,一個念頭出現在董章庭心中。
齊相華組織這次辯論,並且讓他們寫策論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太子選人!
那些更容易接受太子執政思想,踏實做事的新人!
這個念頭一出現,董章庭的思緒再次延伸。
朝廷如今清談之風盛行,以務虛為上流,以務實為下流。
哪怕太子即將正式掌權,也不可能一言就改了思想。
哪怕有新人作為儲備,但是在新人培養出來之前,還需要慢慢調整老人的思想。
而調整思想,就需要一場思想上的辯論,讓務虛和務實回歸自己應有的位置。
齊師組織的這場辯論,就是即將到來那場大型思想辯論的小小預演。
至於自己猜的對不對,就看接下來幾個月午京城內發生的事情了。
作者有話說:
“董學兄這次的觀點是金人緘口最重要,是嗎?”對手中一名叫做向其桁的學子率先問道。
“向學兄,莫非年紀輕輕就有記憶缺失的毛病?”董章庭反問道。
“董學兄,你這牙尖嘴利的模樣,一般人實在招架不住,委實不符合您這次的觀點。”麵對董章庭的駁斥,向其桁神態平和,但是字句如刀,率先指出了董章庭的問題。
“向學兄,若在下這小小的反問你都招架不住,實在不符合你這邊雄辯是金的觀點。”董章庭輕描淡寫的將話題引到了對方身邊。
下方的其他學生看著眼前這一幕,紛紛低聲交流。
“沒想到董章庭往日名不見經傳,卻和向其桁鬥得旗鼓相當。”
“對啊,向其桁竟然還會說別人牙尖嘴利,誰不知道往日裏屬他最牙尖嘴利。”
向其桁也不惱,坦然笑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董兄這段時間的在口舌之上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該來我們這方才對。宋兄,想必最有體會。”
董章庭牙尖嘴利,不好抓漏洞,難道他還不能去對付這個笨嘴拙舌的宋青秋。
宋青秋腦海裏突然出現前兩日董章庭的話:“他們一定會拿之前的事情挑撥我們二人的關係,望宋兄小心。”
還真是一點都沒猜錯啊。
宋青秋的沉默,落在向其桁眼中,讓他心中更是認定了他和董章庭之間不和,針對的重心也朝宋青秋轉移了過去。
“宋學兄,你一言不發,是不認同我的觀點嗎?”向其桁問道。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宋青秋終於開口了:“是的,我不認同。”
作者有話說:
第 第六十三章
向其桁眉目微挑,看向宋青秋,聲音壓低了幾分,帶著明顯的壓迫:“你,不認同,嗯?”
這是辯論中的常用手法,通過氣勢壓迫打亂對手節奏,對新人尤其好用。
宋青秋確實是新人,但是他自小就有點吃軟不吃硬的毛病。對方越強勢,他就什麽都顧不上,直接硬頂回去。
因此,宋青秋非但沒有被打亂節奏,反而整個人氣勢都起來了,疾言厲色道:“是,我不認同!我曾經以為在口舌之上占上風,就是勝利。但是董學兄,讓我明白讀書人掌握了口舌這把刀,更要言辭謹慎。讀書人如果隻會在口舌爭強好勝,又何來時間專研學問,修養自身德行才幹!”
向其桁道:“宋學兄的話實在有意思。我是否可以認為宋學兄認為口舌靈敏之人,其學問就水平不夠,自身德行才幹更是不行?”
場下的學子們低聲交流道:“這問題好毒啊,這是把宋青秋往非黑即白的方向推。如果他認下了,不管這次結果如何,他都會得罪不少人。”
董章庭自然不會眼看著宋青秋被推進火坑,輕碰了一下宋青秋的袖子,阻止了他接下來的話,隨後看著向其桁:“向學兄,這般斷章取義,實在不是君人所為。金人緘口,想必提醒的就是向學兄這般以言詞為武器的人吧。”
眼見宋青秋竟然真的因為董章庭的動作,硬是忍下了即將要說的話。暗到了一聲可惜,沒想到短短半個月宋青秋就成了董章庭的應聲蟲,真是廢物!
“董兄言重了,我們這是在辯論,靠的本就是口舌上爭鋒。若按照董兄所說,時時刻刻都要按照君子之道要求自己,那朝堂上的各位大人麵對他國不合理要求時,隻做君子,不做一時的小人,怕是我大晉早已經沒有如今的風光。”向其桁道。
場下學子讚同,生活中事情繁雜,哪能一直做君子呢。他們下意識看向董章庭,想要看看他會怎麽駁斥。
就看到少年麵上出現一個疑問的表情:“可是,我大晉數百年的風光難道不是靠曆代天子和賢臣良將專心國事換來的嗎?若無曆代先賢腳踏實地,一心做事奠定的強大國力作為後盾,說的再好聽,敵國又豈會俯首稱臣。”
董章庭看著對麵,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會拉大旗。
向其桁咬了咬自己的後槽牙,不要臉,一言不合就把先賢都扯上,難道我還能說先賢沒有踏實做事,晉朝如今的風光都是靠他們會說話。
他要是敢說,都不用其他人罵自己,他親爹就會讓自己跪在祠堂三天三夜不能吃飯!
在一片沉默中,向其桁身旁的青年笑了笑:“董兄如今倒是犯了之前所說斷章取義的毛病。我大晉數百年的風光,離不開曆代先賢宵衣旰食的努力,也離不開那些以語言為刀,開闊疆土的良臣。踏實做事和辯才都重要。”
隨著這個青年開口,場下學子下意識呼吸都變輕了。
若說向其桁是午京城最近一兩年在清談中剛剛聲名鵲起的新秀,那這個青年就是熠熠生輝的明珠。
他是向其桁的兄長,向其柏。
他今年才十八歲,但是他的對手已經都是學識斐然的名家了,曾經有人傳言他會是下一個齊相華。
本來他這樣的人是不屑於參加這種少年人的辯論的,可是組織這場辯論的人是齊相華,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來東山書院衝的,就是為了成為齊相華的學生。
向其柏看著對麵少年:“所以,對不起了,你就好好當我的墊腳石吧。”
宋青秋有些緊張的看著董章庭,那可是向其柏啊,董章庭行不行啊?
董章庭看著對麵青年麵容上仿佛已經認定自己必然勝利的笑容,他雙眼直視對方,不避不讓。
向其柏,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年紀大的時候,都是那麽討厭。
前世想和我爭齊少英,現在又想和我爭這次辯論的贏家。
你前世爭不過我,這輩子,同樣爭不過我。
“向學兄,倒是會搞平衡,好的壞的都讓你說了。也不怕兩邊都得罪。再者,我們這是辯論,本就要爭個輸贏。”董章庭道。
場下學子深吸一口氣,刺激!快,吵起來!我們就愛看這種!
同樣在場下圍觀的茅升小聲和錢豐收嘀咕:“我總覺得章庭鬥誌都起來了。”
錢豐收讚同:“明明向家兩兄弟都是對手,但是章庭看向家老大,眼裏都帶著刀!”
場下都能感覺到的敵意,場上人自然更是一清二楚。
坐在董章庭和宋青秋身後的田家兄弟彼此對視。
“他們吵得那麽厲害,是不是不用我們上了。”
“不知道啊!”
“那他們在多吵一會吧,我有點忘詞了。”
“我也是!”
向其桁今年十六,因為家境好,又有才子的名頭,頗受一些紅粉佳人的歡迎。
因此,他一看到董章庭看自己大哥的眼神,就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對。
他的腦子裏不合時宜的想起自家大哥這幾年有些風流的名頭,莫非大哥搶了這個姓董的心上人。
不能吧,他大哥雖然風流,但是從來不對小姑娘出手的呀。
向其柏自然不會認為對方的敵意是因為什麽小姑娘,而是看了眼講師席邊處的兩位,心中明悟,又是一個衝著齊師去的。
自認為遇到對手的向其柏更加認真起來,雙方開始更加激烈的唇槍舌劍。
原本以為能在後麵劃水的田家兩兄弟,很快也被牽扯了進來。
這兩人哪裏見過這場麵,當即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顧白石。
顧白石一臉不高興站了起來,將對麵的攻擊擋了回去,並且字句戳人心肺的攻向了同樣在向家兄弟後麵劃水的三人。
向家兄弟這邊的三人一臉麻爪的看向了向家兩兄弟。
在場麵最熱鬧的時候,講師席上的齊相華開口了:“看來你們都不能說服對方啊。”
齊相華的話,如同一瓢冷水,讓所有人都冷靜下來。
向其柏深吸一口氣道:“董學兄,雖然年少,但是才識過人,言辭鋒利,頗有我當年幾分風采。”
董章庭看了眼向其柏,無恥之徒,竟然想在我麵前拿大。
“向學兄,雖然略長了一些年歲,但是依舊如同少年一般活潑朝氣,令人讚歎。”
向其柏看著對麵少年,好家夥,竟敢說我不穩重!
有我在,你這輩子都別想當我師弟!
齊相華看了兩邊依舊很不服氣的少年們,宣布道:“你們還是太年輕,沒有我當年的穩重,很該多磨練磨練。既然如此,你們每個人根據兩方辯題各自寫五篇策論,要從不同角度寫,不可以抄襲。”
齊月華撇了他一眼,心中發笑:“你年輕時候可比這些孩子鬧騰多了。”
董章庭和宋青秋還有向家兄弟倒是麵不改色,但是其餘六人都麵色沉重起來。
總共十篇策論啊,有這時間幹點什麽不好?
然而麵對齊相華的笑容,沒有人敢提出反對的意見。
等第一場的十人都下去後,齊相華點了第二組人。
錢豐收是第三組,悄悄挪到對手身邊商量道:“第一組可能是因為吵得太厲害了,才被齊師要求寫策論,我們等會穩重一些,應該就不用寫那麽多策論了。”
對手點頭,他們雖然不討厭寫策論,但是也不想莫名其妙就多了額外的作業!
一堂課結束後,錢豐收原本如同一輪滿月一般瑩潤的臉都皺成了苦瓜臉。
在回去的路上長籲短歎道:“齊師組織這場辯論,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寫策論吧!”
不管第二組和第三組表現如何,齊相華都能挑出他們的毛病,給他們布置策論。
田家兄弟湊在宋青秋身旁套近乎:“宋兄,你之前準備的材料還在嗎?借我們參考參考吧。”
宋青秋沒想到自己如此費心準備的辯論,竟然是這樣的結局,心裏正是不高興:“不借!”
田家兄弟不死心:“宋兄,借我們吧,以後你讓我們背書,我們就背書,絕無二話!”
董章庭則在思考,齊相華特意讓所有人都寫策論,其背後到底藏著什麽深意?
他總不可能真那麽無聊,逗著他們玩吧。
金人緘口,雄辯是金。其他兩組雖然辯題有一些差異,但是都和他們這組的辯題有所相似。
電光火石之間,一個念頭出現在董章庭心中。
齊相華組織這次辯論,並且讓他們寫策論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太子選人!
那些更容易接受太子執政思想,踏實做事的新人!
這個念頭一出現,董章庭的思緒再次延伸。
朝廷如今清談之風盛行,以務虛為上流,以務實為下流。
哪怕太子即將正式掌權,也不可能一言就改了思想。
哪怕有新人作為儲備,但是在新人培養出來之前,還需要慢慢調整老人的思想。
而調整思想,就需要一場思想上的辯論,讓務虛和務實回歸自己應有的位置。
齊師組織的這場辯論,就是即將到來那場大型思想辯論的小小預演。
至於自己猜的對不對,就看接下來幾個月午京城內發生的事情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