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示意他繼續說。


    董章庭道:“青羽衛是天子的眼和刀,真正的職責是為天子監控百官,清理所有敢危害帝王統治的威脅。如今大晉雖然表麵看似風平浪靜,然而各種勢力盤根錯節,隨時有興風作浪的可能。在這種時候,青羽衛若是不能起到作用,一心想著討朝臣歡心,避免自己被彈劾,對他們不法之事置若罔聞,就是他們的失職!”


    啪、啪、啪。


    太子拍了三次掌,聲音裏帶著打趣:“你可真敢說啊。”


    “殿下處事公允,高瞻遠矚,臣自然敢說真話。”董章庭道。


    “你啊,以後行事穩妥些。收斂一下態度,我們青羽衛怎麽說也是歸屬皇家,保持點格調,我可不想一天到晚收到青羽衛又在威脅臣工的奏折。”太子囑咐道。


    “臣,明白。”董章庭眉眼微垂,聽著對方話語中自稱的變化,他明白自己這一關算是過了。


    “說罷,這次來找我有何事。”太子道。


    董章庭也不隱瞞,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全部交代。


    雖然太子的探子早已經將這些事□□無巨細的報給他,探子的存在想必董章庭也一清二楚。


    但是眼前少年卻仿佛一無所覺一般,將事情和盤托出,沒有半點遺漏,也不帶一點情感。


    太子默默的打量眼前人,這世間竟然真的有這般人。


    心思詭詐又偶有赤誠,處事不擇手段卻心懷底線;行事謹慎小心,又時有驚人之舉。


    西平伯那對夫妻養不出這樣的孩子,究竟是怎麽樣的經曆培養出這般的性格?太子難得有了幾分好奇。


    “殿下,臣說完了。”少年的聲音打斷了太子偶然的失神。


    太子仿佛之前完全短暫失神一般道:“為何選陳家,因為柯七的冒犯?”


    、


    “因為陳家最弱,又最大膽。”董章庭道。


    “嗯?”太子示意他繼續說。


    “陳家自從陳家老太爺過世後,家中子弟在朝中最高位者隻剩下一位兵部右侍郎。然而他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有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有柯家這門好姻親。”


    “若是這位陳侍郎安分守己,也就罷了。但是他偏偏滿腦子想著恢複祖上榮光,總想著做一些大事興旺家族。奈何實力不濟,捅了不少簍子,全靠柯家描補,前幾年來甚至有了成了柯家附庸的風聲。”


    “不過,一年多前開始陳侍郎行事穩重許多,大多數人以為是他磨練出來了。然而實際上,背後有高人指點。”


    “高人是誰?”太子問道。


    “經調查,一年多前開始陳侍郎家出現了一位新幕僚。自此之後,陳侍郎行事日漸有章法。雖然這位幕僚藏得深,但是我們根據這三年他們的行事軌跡一一調查,發現了一件事。”董章庭賣了個關子。


    “和高人身份有關?”太子問道。


    董章庭點頭:“陳侍郎是典型的世家出身子弟,喜文厭武。雖然就任兵部右侍郎,但是兵部之事,能推就推。然而一年半前開始,陳侍郎卻在涉及北疆的事物中表現出堪稱老練。”


    太子聞言:“這可就有意思了。”


    讀書有成績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但是不管天賦多麽驚人,處理政事也經驗都是需要一點點磨練出來。


    這個過程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但是這個過程是必要的。


    但是陳侍郎卻仿佛跳過了這個過程一般,突然醍醐灌頂對北疆事物門清,那就令人懷疑了。


    “臣不認為陳侍郎是突然醍醐灌頂,那就隻能考慮外因了,比如那位新出現的幕僚。臣一直相信人的行事風格一定會收到他過去經曆的影響。那位幕僚既然表現出了對北疆事物一副積年老手的態度,很有可能過去在北疆生活了很久,並且有很大可能是官場中人。”董章庭的。


    “是誰。”太子道。


    “臣心中有了人選,但是還缺了一些證據。”董章庭道。


    “但說無妨。”太子已然被他提起了興趣。他派出去的監視者雖然會將董章庭的舉動報上來,但是卻無法得知對方在翻閱材料時無言的思緒。


    “衛平盛。”董章庭輕輕吐出了一個早就應該死去的名字。


    太子略一思索,便從記憶裏翻出了這個名字。


    這是個幹臣,他曾經打算過兩年北疆在安穩一些就把他調入午京內任職。


    奈何對方三年前卻卷入貪腐之事,證據確鑿。雖然自己並不相信自己準備提拔的幹臣是這般人,暗地裏重新調查貪腐之事想要證明對方清白。


    不過整個案件流程清晰明白,證據完整,犯人供認不諱,沒有半點不清楚的地方。


    這個案子基本可以說的上是鐵案的典型了。


    那會太子還年輕,心高氣傲,非黑即白。


    心心念念的幹臣,竟然持身不正。這讓年輕的太子覺得仿佛被一巴掌打在臉上,一氣之下再也不願意理會這件事。


    一年多前,已經經曆了許多事的太子開始學會容忍人的不完美。在挑選能用的幹臣之時,再一次想起了衛平盛。


    比起道德上的瑕疵,太子更看重他的能力。至於貪腐,經過一年多的牢獄之災,日後在多加約束,總會收斂。


    然而,衛平盛死了。


    太子過去二十年裏,大部分時間順風順水,偏偏在衛平盛身上嚐到了挫敗的滋味,還是連續兩次,不能不說這是一種令人記憶猶新的遺憾。


    突然從董章庭的口中聽到“衛平盛”這三個字的時候,太子的心頭先是些許的驚訝,隨後又是一種久違的挫敗感。


    他一開始以為自己曾經兩次錯失幹臣的遺憾,終於可以得到彌補。


    隨即他想起來了,董章庭查到衛平盛的根源是查和惠明郡主有牽扯的勢力。


    這樣一來,若是董章庭說的是真的,衛平盛沒有死,那他身後站著的人也不言而喻了。


    “真的是他嗎?”太子自己都沒注意到自己的話語中那些微的茫然。


    他真的不明白,自己是天子嫡長,正位東宮多年,自己挑選的幹臣竟然為了一個叛逆拋棄名譽、家族和身份,放棄了本來可能有的大好前程。


    董章庭自然不會知道太子的複雜心思,他隻是敏銳的從對方的語氣中隱隱察覺到太子對“衛平盛”這個名字的在意。


    他說道:“根據對方表現出來對於北疆事物的老練和行事風格,最為符合條件的便是衛平盛。”


    太子閉目數息,隨後重新睜眼,思緒已經重新清明。


    棄我去者不可留。


    既然對方已然做出了選擇,就是該清除的敵人了。


    “他們做了什麽。”太子道。


    “經過調查,陳侍郎一年多前開始負責往北疆運送武器和糧草輜重一事。每次運送的數量都會有一些恰好不會引起他人注意的武器損耗,而糧草之類的輜重卻基本足額到達。”董章庭道。


    “按照常理來說,糧食等輜重更容易損耗,卻基本沒有損耗;武器堅固,卻次次都有損耗。這雖然奇怪,卻也並非無法解釋。”太子道。


    董章庭道:“我讓人去查了一年多來負責運送的隊伍和車輛。發現最近一趟從北疆返程的車架有些劃痕上帶著些許不明顯的粉末,那些粉末疑是出自銀光礦。”


    一直態度沉穩的太子第一次表現出明顯的情緒:“銀光礦!”


    銀光礦在大晉的土地上早已經沒有什麽消息,最近的消息還是太子前幾日得知的錢家荒山處藏著的一處銀光礦。


    雖然董章庭隻是讓青羽衛的人調查荒山上的人身份,但是太子卻已經默默派軍隊隱匿行蹤守在附近,就是為了保證這座銀光礦的產出不外流。


    為何不直接接管了這座這座銀光礦?


    一是為了配合董章庭的計劃,不要打草驚蛇;二來,能直接得現成的,為什麽要自己費力去挖掘?


    然而,如今他卻從董章庭口裏得到了新得銀光礦的消息!


    董章庭從懷裏取出一小份粉末,還有一塊小小的匕首碎片。


    這塊匕首碎片就是出自之前惠明郡主遺留下來的三把由銀光礦煉製的匕首之一。


    明禾雖然負責監視董章庭,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事需要做,也不可能每件事都事無巨細。所以他報給太子的事情裏並沒有包括董章庭從某位青羽衛手裏拿到一份粉末,並且花大力氣將匕首敲了一小塊碎片的事情。


    太子接過碎片和粉末仔細對比,隻能看出都隱隱閃著銀光,具體就看不出來了。


    他雖然算得上博學多才,卻也沒有全能到無一不通的地步。所幸,他作為太子,有的是人幫他彌補這些不足。


    因此,他輕輕一抬手,一名太監就默默出現,聽太子交代了幾句,將粉末和匕首碎片都帶走了。


    隨後太子將注意力從銀光礦上收了回來,問道:“你認為他們送去北疆的武器裏有銀光礦材質的武器?”


    “對。但是北疆收到的武器中並沒有這類型武器,武器的數量也符合報上來的未損耗數量。”董章庭道。


    講到這裏,太子已經完全明白董章庭話中的含義。


    董章庭認為,有一部分銀光礦製造出來的武器以被以損耗的名義,悄無聲息的被運往北疆。


    能吃下這些銀光礦武器的勢力,在北疆隻有兩家。


    晉朝北疆軍和匈奴王庭。


    既然北疆軍沒有收到,那這批銀光礦武器的去向已經不言而喻了。


    太子周身的氣息變得沉鬱:“去找更多證據,證明你的猜測。”


    “那臣可以動陳家了嗎?”董章庭道。


    太子沒有說話,隻是點了下頭。


    等董章庭離開這件書房時,一處窗簾落了下來,讓屋內光線暗了幾分,襯得太子也有一部分落落在昏暗中,看不清麵色。


    作者有話說:


    偏偏提一下為什麽衛平盛不選擇太子。


    一是先秦王對他有恩;二來雖然太子心裏對他有提拔的想法,但是行動晚了,被人提前搶走了。


    一百一十六


    幾日後明禾再次來到舍院,給了董章庭兩張請帖。


    一張來自沈家,另一張來自柯家。


    董章庭先打開了柯家的請帖,內容和他之前收到的一樣,隻有收帖人的信息有區別。


    明禾看著兩張內容幾近相同的請帖,問道:“你怎麽還有一張?”


    “柯徽止送給董章庭的。”董章庭回道。


    明禾聽著感覺有些繞,送到青羽衛的這張不也是給你的嗎?


    隨即他反應過來,不對,送到青羽衛這張是給青羽衛千戶的;董章庭手頭上這張,是給董章庭這個身份的。


    雖然兩個身份實際上是一個人,但是在外人眼裏,這是全不相關的兩人。


    “你要去嗎?”明禾問道。


    “請帖都送來了,怎麽可以辜負柯家的美意。”董章庭笑道。


    “我還是不明白柯家怎麽會給你送請帖?”明禾不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灰庶子重生後去考科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睿並收藏炮灰庶子重生後去考科舉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