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七零之嬌嬌嫁紈絝[穿書] 作者:花蒙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個黑夜裏,顯得更加纏綿悱惻,是這個年代的歌曲裏不存在的柔情蜜意。
溫明曦笑眯眯地低聲問韓羨驍,“好不好聽,沒想到聽歌都能跟吃糖一樣吧。”狡黠地去看他,可惜被窩裏太暗,互相接收不到眼神。
韓羨驍摸摸鼻子,語帶嫌棄:“什麽靡靡之音,還吃糖……”
溫明曦踢了他一腳,“那你出去,出去。”
韓羨驍猴子一樣摟著她,兩人鬧騰著倒回炕上,嘖嘖道:“我幹啥要出去,不出。”
第一零四章
104
第二天是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溫名生的妹妹、溫明曦的姑姑溫名花,一大早就送了一盤灶糖過來溫家。
溫名花就嫁在隔壁的八裏鄉小林莊,走路沒多遠, 和哥哥一家關係也好, 時不時就回來一趟。
年下迎春鎮有互送過年糖的習俗, 她趁著一大早清閑,就給送來了,互相送福氣。
溫明曦很喜歡這個姑姑,在原身的記憶裏,這位姑姑打小愛唱戲聽曲子, 學得也有模有樣的,人也實在開朗,有啥說啥,不得不說, 性格和大姐還真有點像。
溫名花是溫名生的小妹,李春花的小女兒, 自己三個孩子還沒生娃, 所以一來, 看到老溫家一大群娃娃, 就笑得合不攏嘴。
溫名花戲也多, 儼然一個老孩子王, 會唱曲子, 學動物叫,把小魚兒和鐵妞鐵蛋逗得咯咯地直叫,三個人都擠在溫名花跟前, 要姑姥姥教。
溫名花沒有長輩架子, 就抱著兩個孩子, 真的在教他們學鵝叫學狗叫,隨手撿了片菜葉,還能吹出曲子來,把小魚兒驚得兩眼放光,“姑姥姥好厲害呀!”
熱鬧了好一會兒,盡管舍不得,但今天是小年,溫名花還得回去掃塵,陸英子給小姑子裝了滿滿一大袋子的東西。
溫名花要離開的時候,溫名生喊住了她,“小妹,等我一起走。”
溫名生拎著一袋子糧米扛在肩頭。
“喲,老哥,又要去慰問老戰友啊?”
溫名生笑笑,“他家裏工分不多,能幫一點是一點。”
顛了顛肩頭的大米,“這是前幾天隊上發的,咱家裏有米,夠吃了,這點就拿去給他。”
溫名生說的是老戰友張拐李,正常人名字當然不會跟著鐵拐李取,老張年輕時在戰場上傷了一條腿,成了拐子。
他人老實,任勞任怨,訓驢訓騾子有一套,大隊上最執拗的騾子,脾氣跟茅坑的石頭一樣臭,就聽張拐李訓,隻有他能駕馭。
回到老家後,張拐李就在大隊騎騾子運米糧,這頭騾子,是大隊最壯實最能抗的,一次能拉的重量,比別的多一倍。
溫名生逢年過節,就愛去貼補老戰友。
溫名花知道自家老哥心好,“前幾天不聽說,大隊要來個新的書記,就這幾天,來了還要發一次米糧,這今年趕上了,發兩趟咧。”
溫名生年紀大了,去年從公社倉庫調到小林莊大隊的倉庫,還是當保管員,所以現在小林莊的情況,基本都清楚。
他笑了笑,“咱是自家人才說,從那個林大隊長身上能分多少……拿兩千斤出來分,每個人頭分四斤,他自己就得抹掉一斤,可總歸大隊裏他最大,說了算,不過以後梁書記來了,就不一定了。”
溫名生說的林大隊長,是小林莊的林家勤,是大隊長,也是小林莊的村長。
林家勤有個堂哥在公社當委員,是他頭上的大紅傘,大隊的倉庫裏,還有一個保管員,叫林昌盛,是他兒子。
按照這情形,以後林家勤退下來,兒子林昌盛就是下一個大隊長。
林家勤年輕時掙工分,砍樹砍掉了一根手指,現在三天兩頭就得拿這根手指來說事。
說這是為組織,為國家砍的,讓他獻出生命也願意,把隊上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大隊長偷糧這種事,社員隊員都不知道,也就溫名生這種在倉庫工作的才能看出來。
但無憑無據,也沒能說什麽。
溫名花聽哥哥這麽一說,好奇的問,“老哥你認識那位要來的書記?”
溫名生點點頭,“以前在公社,是老同事,是個很正氣的人,就指望能來壓一壓那位林隊長的威風。”畢竟林家勤一家刮走的米糧,都夠多分給多少人家的了,溫名生一貫看不下去這種行為。
溫名花憤憤道,“他林家的這才剛死了老母,日子還沒幹淨呢,就惦記這年尾發糧食也刮大風,廣播裏不是說要改開嗎,我看他倒是一點沒收斂,嘴巴長得更開了……真的是,也不怕墳頭被鬼砸了,是該來個人治治他!”
溫名生安慰了妹子幾句,到了村口,分開各走小道了。
張拐李是個半殘疾人,媳婦又要照顧家裏,又要掙工分,生了三個,活下來一個女兒,身體也不太好。
好在閨女爭氣,考上了師範,現在家裏隻能算一個半人口的勞動力,日子有點拮據。
張拐李看到老戰友來,趕緊拄著拐杖出門迎接。
“家裏有米,怎麽還拿這麽多東西過來。”
溫名生把米袋子擱到張家炕上,這年頭米袋子寫著名字,這一看就是他送來的。
“老夥計,我們家也就過年幾天人口多,過了年,該進城的進城,該上學的上學,留太多米在家裏,吃不完隻能被米蟲吃,這不讓你幫我們分擔分擔。”
張拐李知道溫名生就是客氣的說法,心裏頭熱乎乎的。
這麽多年,因為他身體的原因,家裏的親戚不像親戚,都嫌他晦氣,就這沒血緣關係的老戰友對自己最照顧。
要不是閨女出息考上大學,那些親戚都不怎麽往來。
如今知道閨女成了大學生,今年都開始送年貨了。
不過隻有溫名生這份心意最真,別人,那都是奔著他閨女未來的前途來的。
溫名生剛走,那邊大隊倉庫的會計林東海就到了張拐李家,讓張拐李去趕騾子運米糧。
都小年了還運米糧?
張拐李心中難免有疑問,但也沒問,他在大隊幹這麽多年,一向都是上頭說幹啥就幹啥,他就是一個車夫,管不來那麽多事情。
林東海走在後麵,看到炕上寫著溫名生三個字的米袋子,裏頭的大米剛被張拐李倒進米缸了,隻剩下兩個袋子,溫名生可能是怕一個袋子不牢靠,給裝了兩個,這下可正和他的意思。
林東海順走兩個米袋子回了大隊辦公室,大隊長林家勤和兒子林昌盛都在屋裏喝茶。
一進門,就被林家勤問,“怎麽樣,倉庫的福利米運得怎麽樣了?”
林東海笑得兩隻眼睛跟耗子似的,“都安排好了,今晚就運走,過不了幾天全都運完,看他還拿什麽逞威風!”
林家勤今年有五十歲了,眉毛倒掛,皺紋很深,笑得精光,一邊笑著一邊摸自己眉尾長出來的長須。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要是那個梁書記來了,大隊還有他什麽事兒。
現在大隊管賬務的、管倉庫的,都有他林家的人,本來好好的,偏生公社那邊不知怎麽搞的,忽然要派一個什麽書記下來,不給他好日子過。
那個叫梁深暉的外人來領導小林莊,那他老林家勤喝西北風去?
他當大隊長都二十年了,這關頭又給廟裏請來一座神,要聽誰的?
他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準備給這位新書記出一出難題,讓他知道這裏是誰的地盤。
人還沒到,就先通知了上任後要發福利糧讓大隊的人過個好年。
想當青天大老爺?
嗬,他就把倉庫裏的福利糧都搬走,看他拿什麽去發!
看看誰才是孫子。
他也不是第一次偷運福利糧了,運出去,再轉賣,一轉手就滿手的油,要他做什麽好人。
林家勤喝了口熱茶,準備等那個姓梁的來了之後試探試探,如果願意在他手底下吃飯,那就是自己人,不然的話,那就是有姓梁的,就沒有這個小林莊。
林家勤一家子想了很久,公社怎麽會突然派一個書記下來大隊,想來想去,就隻有溫名生這個老東西的可能。
他也是公社調過來的,平時在倉庫當保管員,跟他說話,跟聽不懂似的,害得他們以前順順利利的工作,現在都要繞一大圈。
而他來之前,小林莊都是他們的天下,好得不得了,他一來,公社就派一個書記下來?成心跟他過不去。
“張拐李那邊呢?打點好了沒?”林家勤的兒子林昌盛問,兩父子長得很像,雖然林昌盛也就沒三十的人,但已經把自己父親那套,學了個十成十。
“張拐李是運貨的,知道我們的底細,要是被那邊策反了,我們就露底了。”林昌盛到底年輕,沒有林家勤沉著。
林東海一臉奸笑,“你們放心,他運了那麽多回,哪一回多說一句話了?就是個沒腦子的傻子。再說了,他也不是幹淨的,我們關照他那麽多,吃了我們的,拿了我們的,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要是把我們抖出去……”
“我今天已經跟他說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要是抖了出來,咱們有大伯父,他一個泥腿子,可什麽都沒有,誰會出來頂罪,他自己會想清楚的。”
當天晚上,張拐李回到家裏,就躺在床上不肯起來,說自己生病了,後麵幾天的糧食都沒去運。
直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梁書記到大隊那天,也沒出現。
林家勤雖然看不順眼梁深暉,但表麵工作還是做得很好看,他從公社來的這天,喊了半個村子的人夾道歡迎,還拉橫幅,請喝酒,嘴上左一句書記又一句大哥,客客氣氣的。
小半天折騰下來,隻有等到和溫名生獨處的時候,梁深暉才說:“小林莊去年效益並不好,我早就說了自己過來就可以,還搞這麽大陣仗,浪費人力物力。”
想了想又說,“我怎麽覺得哪裏有點不對勁。”這像是鴻門宴,他知道林家勤是個笑麵虎,土皇帝,怎麽可能真心歡迎他,這是塊硬骨頭!
兩人一路走著,梁深暉問,“溫大哥,您在倉庫做保管員,前些日子運過來的福利糧,可還在,明天就要發糧食了,不會出什麽岔子吧。”
溫名生點點頭,“都在,我下午才去了一趟,都在,堆得高高的。”
梁深暉背著手,指尖夾著煙屁股,“沒道理在這上麵給我使幺蛾子,我才來,要是糧食不在,賬是要算在他們腦袋上的……領糧的事,明早咱先去,先把情況瞧清楚。”
溫名生說:“倉庫都有民兵守著,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
話雖如此,第二天,溫名生還是一早就趕去了大隊倉庫。
去的時候天還沒亮,到處烏漆漆的,結果到倉庫門口的時候,門上的鎖頭居然沒了。
溫名生心裏一驚,推門進去,打了手電筒,便看到地上散落的米粒,正要喊人問門怎麽沒鎖,門忽然就被大力撞開了。
然後門外便響起林東海的聲音,“有人偷福利糧,有人偷福利糧,快來人……”
不一會兒,一群民兵就打著手電筒進來,燈光掃射溫名生的臉,又掃向地麵,“怎麽掉了這麽多米,不對,米呢?怎麽隻剩這幾袋?”
林東海打著手電筒走到前麵,用燈光指著米堆旁邊的米袋子,上麵寫著“溫名生”三個字,“快看,這裏有物證!”
溫名生心裏嗚呼哀哉,活到老,居然被鑽了空子!
第一零五章
105
消息傳到溫家時, 陸英子正在灶房裏煮中午飯,聞言把拿在手裏的抹布扔到灶台上。
溫明曦笑眯眯地低聲問韓羨驍,“好不好聽,沒想到聽歌都能跟吃糖一樣吧。”狡黠地去看他,可惜被窩裏太暗,互相接收不到眼神。
韓羨驍摸摸鼻子,語帶嫌棄:“什麽靡靡之音,還吃糖……”
溫明曦踢了他一腳,“那你出去,出去。”
韓羨驍猴子一樣摟著她,兩人鬧騰著倒回炕上,嘖嘖道:“我幹啥要出去,不出。”
第一零四章
104
第二天是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溫名生的妹妹、溫明曦的姑姑溫名花,一大早就送了一盤灶糖過來溫家。
溫名花就嫁在隔壁的八裏鄉小林莊,走路沒多遠, 和哥哥一家關係也好, 時不時就回來一趟。
年下迎春鎮有互送過年糖的習俗, 她趁著一大早清閑,就給送來了,互相送福氣。
溫明曦很喜歡這個姑姑,在原身的記憶裏,這位姑姑打小愛唱戲聽曲子, 學得也有模有樣的,人也實在開朗,有啥說啥,不得不說, 性格和大姐還真有點像。
溫名花是溫名生的小妹,李春花的小女兒, 自己三個孩子還沒生娃, 所以一來, 看到老溫家一大群娃娃, 就笑得合不攏嘴。
溫名花戲也多, 儼然一個老孩子王, 會唱曲子, 學動物叫,把小魚兒和鐵妞鐵蛋逗得咯咯地直叫,三個人都擠在溫名花跟前, 要姑姥姥教。
溫名花沒有長輩架子, 就抱著兩個孩子, 真的在教他們學鵝叫學狗叫,隨手撿了片菜葉,還能吹出曲子來,把小魚兒驚得兩眼放光,“姑姥姥好厲害呀!”
熱鬧了好一會兒,盡管舍不得,但今天是小年,溫名花還得回去掃塵,陸英子給小姑子裝了滿滿一大袋子的東西。
溫名花要離開的時候,溫名生喊住了她,“小妹,等我一起走。”
溫名生拎著一袋子糧米扛在肩頭。
“喲,老哥,又要去慰問老戰友啊?”
溫名生笑笑,“他家裏工分不多,能幫一點是一點。”
顛了顛肩頭的大米,“這是前幾天隊上發的,咱家裏有米,夠吃了,這點就拿去給他。”
溫名生說的是老戰友張拐李,正常人名字當然不會跟著鐵拐李取,老張年輕時在戰場上傷了一條腿,成了拐子。
他人老實,任勞任怨,訓驢訓騾子有一套,大隊上最執拗的騾子,脾氣跟茅坑的石頭一樣臭,就聽張拐李訓,隻有他能駕馭。
回到老家後,張拐李就在大隊騎騾子運米糧,這頭騾子,是大隊最壯實最能抗的,一次能拉的重量,比別的多一倍。
溫名生逢年過節,就愛去貼補老戰友。
溫名花知道自家老哥心好,“前幾天不聽說,大隊要來個新的書記,就這幾天,來了還要發一次米糧,這今年趕上了,發兩趟咧。”
溫名生年紀大了,去年從公社倉庫調到小林莊大隊的倉庫,還是當保管員,所以現在小林莊的情況,基本都清楚。
他笑了笑,“咱是自家人才說,從那個林大隊長身上能分多少……拿兩千斤出來分,每個人頭分四斤,他自己就得抹掉一斤,可總歸大隊裏他最大,說了算,不過以後梁書記來了,就不一定了。”
溫名生說的林大隊長,是小林莊的林家勤,是大隊長,也是小林莊的村長。
林家勤有個堂哥在公社當委員,是他頭上的大紅傘,大隊的倉庫裏,還有一個保管員,叫林昌盛,是他兒子。
按照這情形,以後林家勤退下來,兒子林昌盛就是下一個大隊長。
林家勤年輕時掙工分,砍樹砍掉了一根手指,現在三天兩頭就得拿這根手指來說事。
說這是為組織,為國家砍的,讓他獻出生命也願意,把隊上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大隊長偷糧這種事,社員隊員都不知道,也就溫名生這種在倉庫工作的才能看出來。
但無憑無據,也沒能說什麽。
溫名花聽哥哥這麽一說,好奇的問,“老哥你認識那位要來的書記?”
溫名生點點頭,“以前在公社,是老同事,是個很正氣的人,就指望能來壓一壓那位林隊長的威風。”畢竟林家勤一家刮走的米糧,都夠多分給多少人家的了,溫名生一貫看不下去這種行為。
溫名花憤憤道,“他林家的這才剛死了老母,日子還沒幹淨呢,就惦記這年尾發糧食也刮大風,廣播裏不是說要改開嗎,我看他倒是一點沒收斂,嘴巴長得更開了……真的是,也不怕墳頭被鬼砸了,是該來個人治治他!”
溫名生安慰了妹子幾句,到了村口,分開各走小道了。
張拐李是個半殘疾人,媳婦又要照顧家裏,又要掙工分,生了三個,活下來一個女兒,身體也不太好。
好在閨女爭氣,考上了師範,現在家裏隻能算一個半人口的勞動力,日子有點拮據。
張拐李看到老戰友來,趕緊拄著拐杖出門迎接。
“家裏有米,怎麽還拿這麽多東西過來。”
溫名生把米袋子擱到張家炕上,這年頭米袋子寫著名字,這一看就是他送來的。
“老夥計,我們家也就過年幾天人口多,過了年,該進城的進城,該上學的上學,留太多米在家裏,吃不完隻能被米蟲吃,這不讓你幫我們分擔分擔。”
張拐李知道溫名生就是客氣的說法,心裏頭熱乎乎的。
這麽多年,因為他身體的原因,家裏的親戚不像親戚,都嫌他晦氣,就這沒血緣關係的老戰友對自己最照顧。
要不是閨女出息考上大學,那些親戚都不怎麽往來。
如今知道閨女成了大學生,今年都開始送年貨了。
不過隻有溫名生這份心意最真,別人,那都是奔著他閨女未來的前途來的。
溫名生剛走,那邊大隊倉庫的會計林東海就到了張拐李家,讓張拐李去趕騾子運米糧。
都小年了還運米糧?
張拐李心中難免有疑問,但也沒問,他在大隊幹這麽多年,一向都是上頭說幹啥就幹啥,他就是一個車夫,管不來那麽多事情。
林東海走在後麵,看到炕上寫著溫名生三個字的米袋子,裏頭的大米剛被張拐李倒進米缸了,隻剩下兩個袋子,溫名生可能是怕一個袋子不牢靠,給裝了兩個,這下可正和他的意思。
林東海順走兩個米袋子回了大隊辦公室,大隊長林家勤和兒子林昌盛都在屋裏喝茶。
一進門,就被林家勤問,“怎麽樣,倉庫的福利米運得怎麽樣了?”
林東海笑得兩隻眼睛跟耗子似的,“都安排好了,今晚就運走,過不了幾天全都運完,看他還拿什麽逞威風!”
林家勤今年有五十歲了,眉毛倒掛,皺紋很深,笑得精光,一邊笑著一邊摸自己眉尾長出來的長須。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要是那個梁書記來了,大隊還有他什麽事兒。
現在大隊管賬務的、管倉庫的,都有他林家的人,本來好好的,偏生公社那邊不知怎麽搞的,忽然要派一個什麽書記下來,不給他好日子過。
那個叫梁深暉的外人來領導小林莊,那他老林家勤喝西北風去?
他當大隊長都二十年了,這關頭又給廟裏請來一座神,要聽誰的?
他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準備給這位新書記出一出難題,讓他知道這裏是誰的地盤。
人還沒到,就先通知了上任後要發福利糧讓大隊的人過個好年。
想當青天大老爺?
嗬,他就把倉庫裏的福利糧都搬走,看他拿什麽去發!
看看誰才是孫子。
他也不是第一次偷運福利糧了,運出去,再轉賣,一轉手就滿手的油,要他做什麽好人。
林家勤喝了口熱茶,準備等那個姓梁的來了之後試探試探,如果願意在他手底下吃飯,那就是自己人,不然的話,那就是有姓梁的,就沒有這個小林莊。
林家勤一家子想了很久,公社怎麽會突然派一個書記下來大隊,想來想去,就隻有溫名生這個老東西的可能。
他也是公社調過來的,平時在倉庫當保管員,跟他說話,跟聽不懂似的,害得他們以前順順利利的工作,現在都要繞一大圈。
而他來之前,小林莊都是他們的天下,好得不得了,他一來,公社就派一個書記下來?成心跟他過不去。
“張拐李那邊呢?打點好了沒?”林家勤的兒子林昌盛問,兩父子長得很像,雖然林昌盛也就沒三十的人,但已經把自己父親那套,學了個十成十。
“張拐李是運貨的,知道我們的底細,要是被那邊策反了,我們就露底了。”林昌盛到底年輕,沒有林家勤沉著。
林東海一臉奸笑,“你們放心,他運了那麽多回,哪一回多說一句話了?就是個沒腦子的傻子。再說了,他也不是幹淨的,我們關照他那麽多,吃了我們的,拿了我們的,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要是把我們抖出去……”
“我今天已經跟他說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要是抖了出來,咱們有大伯父,他一個泥腿子,可什麽都沒有,誰會出來頂罪,他自己會想清楚的。”
當天晚上,張拐李回到家裏,就躺在床上不肯起來,說自己生病了,後麵幾天的糧食都沒去運。
直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梁書記到大隊那天,也沒出現。
林家勤雖然看不順眼梁深暉,但表麵工作還是做得很好看,他從公社來的這天,喊了半個村子的人夾道歡迎,還拉橫幅,請喝酒,嘴上左一句書記又一句大哥,客客氣氣的。
小半天折騰下來,隻有等到和溫名生獨處的時候,梁深暉才說:“小林莊去年效益並不好,我早就說了自己過來就可以,還搞這麽大陣仗,浪費人力物力。”
想了想又說,“我怎麽覺得哪裏有點不對勁。”這像是鴻門宴,他知道林家勤是個笑麵虎,土皇帝,怎麽可能真心歡迎他,這是塊硬骨頭!
兩人一路走著,梁深暉問,“溫大哥,您在倉庫做保管員,前些日子運過來的福利糧,可還在,明天就要發糧食了,不會出什麽岔子吧。”
溫名生點點頭,“都在,我下午才去了一趟,都在,堆得高高的。”
梁深暉背著手,指尖夾著煙屁股,“沒道理在這上麵給我使幺蛾子,我才來,要是糧食不在,賬是要算在他們腦袋上的……領糧的事,明早咱先去,先把情況瞧清楚。”
溫名生說:“倉庫都有民兵守著,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
話雖如此,第二天,溫名生還是一早就趕去了大隊倉庫。
去的時候天還沒亮,到處烏漆漆的,結果到倉庫門口的時候,門上的鎖頭居然沒了。
溫名生心裏一驚,推門進去,打了手電筒,便看到地上散落的米粒,正要喊人問門怎麽沒鎖,門忽然就被大力撞開了。
然後門外便響起林東海的聲音,“有人偷福利糧,有人偷福利糧,快來人……”
不一會兒,一群民兵就打著手電筒進來,燈光掃射溫名生的臉,又掃向地麵,“怎麽掉了這麽多米,不對,米呢?怎麽隻剩這幾袋?”
林東海打著手電筒走到前麵,用燈光指著米堆旁邊的米袋子,上麵寫著“溫名生”三個字,“快看,這裏有物證!”
溫名生心裏嗚呼哀哉,活到老,居然被鑽了空子!
第一零五章
105
消息傳到溫家時, 陸英子正在灶房裏煮中午飯,聞言把拿在手裏的抹布扔到灶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