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妹妹,我也是多病多災,看到榮安郡主的死,總是物傷其類。”


    瑤娘安慰湯慧君:“湯姐姐千萬別這麽想,你隻是身子骨孱弱一些,也沒什麽的。我看日後多加保養也就好了。”


    湯慧君搖頭,她這個病除了身上的,還有心裏的,是旁人排解不了的。因為不止是榮安郡主身體有疾病,連她姨母身上也不好,雖然一直瞞的很緊,但她已經品出味道來了。


    在這個深宮之中,唯獨隻有姨母是她的靠山,可是姨母若真的去了,她該如何是好?


    宮裏人都對她很客氣的原因也是因為姨母,姨母在一日,她就在宮中能夠立足,甚至能和幾位權臣之女們平等相待,但是皇後一死,她就如風中飄零的丁香一樣。


    瑤娘見她心事重重,就搖搖頭,不再多說什麽了。


    前世時雨是榮安郡主的伴讀,差不多就是六七月份回家的,就是因為榮安郡主去了,而那個時候榮安郡主對於她而言隻是個代號,現在卻是個活生生的人。


    她隻是歎息一場,真陽郡主卻是和榮安郡主一並長大的,難免哭的傷心,一向賢淑妥帖的洪淑怡卻無半分哀戚之色,反而她同真陽郡主道:“二郡主,皇上的萬壽節就要到了,側妃那裏正在打點,您也過去看看,再者,也送些針線進獻給皇上啊。”


    真陽郡主覺得很奇怪:“洪姐姐,人家很傷心嘛,你不傷心嗎?”


    “傷心是很重要,可是這人各有命,您不能哀損自己啊。再有,您得顧念自己的身子骨,小心側妃擔心,側妃膝下隻有您這個女兒,總得多為她著想啊。”洪淑怡也是為了真陽郡主好。


    姑母的這三個子女中,姑母對女兒一般,平日雖然衣食周全,但是並不格外看重,但凡有好的,都是送給幺兒玄策表弟。


    這位表弟生性雖然天之驕子,為人似乎十分傲慢,對自己這個商家出身的表姐理會都懶得理會,但是在側妃麵前禮數周全,更兼嘴甜如蜜,天真爛漫作孩童狀,哄的洪側妃三個孩子裏最愛的就是這個兒子。


    洪淑怡早聽家中母親哥哥說過,她命貴,要極貴之人才能壓住。


    家裏更傾向於二爺周玄穆,他不僅養在正妃處,彬彬有禮,擅長詩畫,而非高玄策那般擅長騎馬射箭,還養了許多鷹隼,且前者對他尚算有禮,後者對她則是鼻孔朝天。


    但二爺在洪側妃那裏不受寵,若是郡主能分些寵愛,為二爺說話,將來也是她的好處。


    誰知道真陽郡主卻道:“姐姐也真是的,榮安是我的姊妹,她死了我當然要大哭傷心難過。至於其她的事情,我相信母妃能夠體諒的。”


    洪淑怡見真陽郡主語氣不好,又連忙自己打圓場,還好真陽郡主一向和她很好,又知曉洪淑怡對她處處照顧,此事隻當勸慰之語,不經意提起說給瑤娘聽。


    瑤娘心道此人真是外熱內冷,看似對誰都周全,實際上並不理會生氣,隻關心自己有沒有事情,心下對洪淑怡也不喜幾分。


    而湯慧君深信不疑,因為洪淑怡在她麵前道:“你那日送的幾色絲線,側妃說做的很好,很是喜歡呢。”


    “怎麽會呢,論起做針線,還是羅妹妹擅長,她雖然年紀比我小,但是家中特地請了江南女紅名師教女紅,不僅如此,她畫也學的不錯,很得先生看重,因此這女紅做的比我精致多了,洪姐姐你就莫安慰我了。”湯慧君不太相信。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瑤娘每日都會做針線,她卻精力不濟,一個月能做一個荷包已經算多的了,故而,她不敢信。


    洪淑怡卻偷笑:“我也不知道是為何了。”


    這話聽的湯慧君心怦怦跳,這個意思是說洪側妃看上她了嗎?她有些激動,又連忙謝過洪淑怡:“還是洪姐姐經常在洪側妃麵前替我說好話的緣故。”


    就連湯慧君的丫鬟也心中高興,小姐有了著落,她們日後也有了歸宿。


    卻見洪淑怡又笑道:“我也沒說過什麽。”


    皇帝的萬壽節辦的異常隆重,隻是皇後在此時病倒,已經無法安排,還是廖貴妃親自出來安排,此時的廖貴妃正誌得意滿。


    因為她已經得到消息,皇後油盡燈枯,隻等她一死,皇上封自己為皇後,衡王將來就是太子了。


    而就在今年羅至正被保舉升任吏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他今年也不過四十,榮升為吏部小天官,鬱氏也要進宮領宴。


    真陽郡主則笑道:“我帶你一道去,到時候正好能和你娘見麵。”


    “是啊,我若是能同我娘見麵,也讓她過來給郡主請安。”


    ……


    湯慧君在一旁聽了,心中更不是滋味。


    這羅瑤娘以前還是個小孩子的模樣,今年她九歲多了,脫離了少許嬰兒肥,人變得愈發亭亭玉立了。


    洪淑怡見她難過,連忙過來拍著她的肩膀道:“你也不必難過,其實,這世間不如意之人多的是,妹子,我父親過世,一家人也是惶惶不可終日。你看我現在也不是好好的嗎?”


    “我如何能跟姐姐你比,我父母雙亡,無人為我作主。不像羅妹妹,她父母雙全,身體康健,家世又好,人又美,我不知道多羨慕她。”湯慧君吐露心聲。


    洪淑怡點頭,又笑道:“我說一句不該我說的話,妹妹何不請皇後娘娘替你操持,她這尊真佛,比什麽都靈啊。”


    是啊,自己得快點趁著皇後娘娘還未死之前定下,可惜,她是閨秀,不方便說這些。


    那麽,她就要多往皇後娘娘處走動才行。


    皇帝萬壽宴之時,瑤娘在真陽郡主的帶領之下就同鬱氏寥寥數語,但即便如此,她知曉弟弟如今學的很好,她也就放心了。


    回到房間時,卻沒看到湯慧君,問起才知曉,她去皇後那裏侍疾了,還要去守夜。


    “侍疾?”瑤娘心道,湯慧君本就身體孱弱,還侍疾,豈不是老太太吃□□嗎?打發人去問詢一二就行了,或者侍奉湯藥尚算合理,但守夜這種事情身體虛弱的人,一道夜夜不睡,怕是身子骨孱弱至極。


    這榮安郡主之所以病情加劇,一來是本身孱弱,二來也是聽聞她祖母身子骨不好,她去侍疾過了病氣,病上加病就去了。


    正想著,又說洪側妃那裏請她過去。


    瑤娘連忙換了一身衣裳,從自己房裏出來,去見洪側妃,熟料在路上碰到一位少年,他頭上束著三叉紫金冠,腰間係著黑色的師蠻金帶,麵如冠玉,唇若凃脂,神態高傲。


    料想此人應該是未見過麵的宸王高玄策了,說來瑤娘進宮快一年了,還是頭一次見到他,甚至連高玄湛她都見過一麵。


    這皇長子府上的幾位王孫,就屬這位宸王生的最好,一看便知曉是天潢貴胄,貴氣無雙。


    二人一前一後進去,內間已經是笑聲不斷,瑤娘還從未見過洪側妃這般高興,她想難怪連真陽郡主吃醋,洪側妃的確是偏愛這個小兒子。


    瑤娘進來時,目不斜視,徑直行禮。


    “臣女給側妃請安。”


    洪側妃笑道:“快來這裏,我是有事要同你說。”


    “不知是何事呢?”瑤娘也很奇怪,洪側妃找她做什麽。


    高玄策本是來和他母妃請安的,卻不想他母妃正召見別人,他不太感興趣。


    隻聽洪側妃道:“是請你抄寫佛經,前次眼見你抄寫的佛經字體圓潤,隻因我事情繁忙,故而想勞煩你。”


    原來是抄佛經,瑤娘笑道:“既如此,您看您選一本,我大概三日左右抄好送過來就是了。”


    “嗯,除此之外,你若方便的話,再提我繡一卷《觀音心經》,這個倒是不急。”洪側妃又道。


    瑤娘一一應承下來,眼見此處有周玄策在,連忙告辭。


    卻不料洪側妃道:“你還沒見過聞喜王吧?這就是臨江王。”


    如今皇長子的三位皇孫在年滿十歲時,都已經封郡王,比如這位高玄策就是封臨江王。


    瑤娘趕緊重新見禮:“臣女羅氏參見臨江王,祝王爺千歲。”


    羅?高玄策抬眸看了她一眼,隻見這小姑娘如明珠光彩,樣貌有三分和羅瑤娘相似,但她更纖細苗條,雪肌玉膚,這位應該是羅瑤娘的姐妹。


    但他雖然不喜羅氏父女,但也無意於和一個小姑娘為難,高玄策淡淡的道:“起來吧,不必多禮。”


    洪側妃笑著:“羅姑娘你先下去吧。”


    這位臨江王高玄策雖然人淡淡的,但也托洪側妃的身份送了表禮,一塊白玉。


    別人送禮能送一根白玉簪就是算名貴的了,一整塊白玉,不知道可以做多少耳鐺釵環,居然這般大方。


    不過,說來也奇怪,她見過早夭的榮安郡主,都是身子骨孱弱,很少見到高玄策這麽大方的人,話說回來,他要是送釵環就不合適了,送這個反而更合適,沒什麽別的意味。


    此事瑤娘見過就忘記了,她多是在替洪側妃抄寫佛經,現下的時候開始繡佛經,還得兼顧學業,可謂是忙的不可開交。


    因為她心裏清楚,按照前世正常的時日,皇帝恐怕很快就要駕崩了,不管洪側妃如何,人家做貴妃乃至於皇貴妃可是做了好幾年呢,在她的婚事上還是很有權利的。


    既然進了宮,這麽辛苦的做伴讀,可不能真的就浪費了。


    湯慧君難得回來做伴讀一日,聽洪淑怡說起瑤娘得了臨江王的賞賜,更是沒有想到,她知曉這位是鳳凰蛋,尤其是皇長子和洪側妃最心愛這個兒子。


    皇後姨母也表示有意於他,哪裏知曉被瑤娘搶先。


    難不成洪側妃中意她了?是了,她爹現在升了吏部右侍郎,非常風光。


    皇長子府一共四個伴讀,魏鳳已經退出,徐青容是林正妃那邊的,而洪側妃這裏隻有她和瑤娘了。


    湯慧君不是個會害人的人,她頂多是坐山觀虎鬥,從未害過人。況且,她平日並不太敢招惹瑤娘,因為瑤娘也不太好惹。


    但是現在不下手不行了,姨母答應她要把她最後的終身大事安排好,那麽她現在要除去競爭對手。


    否則,洪側妃突然說已經定了羅瑤娘如何是好?她現在隻有九歲,的確年紀不大,但是先定下也未可知啊。


    “吱呀”一聲,門打開了,原來是洪淑怡急匆匆的過來。


    “湯妹妹,你有沒有燙傷膏啊?這可如何是好,我那個小丫頭不小心把腿放滾水裏,一塊皮都掉下來了。”


    湯慧君嚇了一跳,洪淑怡見她這裏沒有,也就走了。


    湯慧君不知道在此處坐了多久了,又想燙水能把皮都燙掉,那燙臉呢?


    燙一小塊也算是容貌有缺,而皇家絕對不會要一個容貌有損的王妃的吧?


    第38章 報複


    以瑤娘自己而言,她原本習飛白體,後改學趙孟頫的書法,因此字體典雅好看,且日日勤學不輟,即便是回家,她也從來沒有放棄。


    她始終認同,人是什麽身份就得做什麽事情。


    如今她是個女學生,還是在做伴讀,就更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好生讀書,這才是此時該做的。


    替洪側妃抄寫的佛經抄完了,她和湯慧君去請安的時候一起送過去了,洪側妃接過來翻了幾頁,忍不住點頭稱讚道:“難為你了,字兒寫的真好。”


    這洪側妃原本是想多給賞賜給瑤娘,但見湯慧君在此,也不方便多說什麽,她素來知曉這姓湯的姑娘心胸狹窄,這樣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但見瑤娘並沒有任何失落反應,反而講起佛經中的故事,還請教於她,洪側妃也是和瑤娘說的難舍難分。


    “您懂的真多,我聽的都是耳熟能詳的,哪裏知曉背後還有這般的故事。”瑤娘還是挺驚訝洪側妃其實懂得挺多的。


    因為她這個年紀的婦人,多數不喜歡表露自己,常常疲憊不堪,要不然就青燈古佛,可是洪側妃卻懂得非常多,看的出來她看的書很多,但很少顯露自己。


    洪側妃笑著擺手:“不過隨意知道一些罷了。”


    “那也很好了,前幾日,我們在學《赤白桃李花》這樣的法曲,用鐃鈸、鍾、磬、幢簫、琵琶彈奏,這和《霓裳羽衣舞》一般都是佛教曲目,曲調清雅,精妙絕倫。”瑤娘有時候在想,絲竹之聲為何有人愛聽,是真的讓人沉浸其中啊。


    湯慧君不知道為何洪側妃和瑤娘如此投機,自己反而跟局外人似的。


    但瑤娘還挺知曉分寸,略坐了一會兒,她就直接告辭了。因為她知曉,人和人的交往有界限有分寸,才能長久,否則太過於親近,反而是災難的開始。


    回到房中,秀林端了茶水過來,“姑娘,先喝點茶,再繡吧。”


    “不行,這是給洪側妃的,我得先做出來。我這個人就是這般,但凡做什麽事情,總想趕緊完成算了。”瑤娘笑道。


    秀娟又從外端了個托盤過來,這是洪側妃送給瑤娘的,但湯慧君在,秀娟怕她不自在,隻悄悄附和在瑤娘耳邊道:“這是側妃送的一對串綴珠寶金耳環,這耳環上綴的是珍珠和綠鬆石,典雅大方。”


    瑤娘點頭:“好,我知道了,你尋個盒子放著就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室千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未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未綠並收藏繼室千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