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真陽公主多年伴讀的瑤娘當然知道,真陽公主和高玄策關係本來就很一般,反而和周王不錯。大概都有些同病相憐,認為洪貴妃偏心於高玄策,所以高玄策在與不在,對真陽公主是沒什麽影響的。
“殿下雖然不在宮中,但若知道公主許配得如此良人,恐怕也會十分高興的。”瑤娘替高玄策說好話。
她又看向洪貴妃,近來有科道上書請皇帝立皇後,這說的立皇後當然是立林氏,她這位婆母的壓力實際上很大。可她和婆婆到底不如高玄策關係那麽親密,即便知道如此,她也不好多問,這叫分寸。
就像普通人家,掌勺的一定是家中的主婦,主婦即便抱怨做飯很累,但多進去一個人,她們覺得自己的領地被侵占了。
洪貴妃有時候很喜歡瑤娘的分寸感,她幾乎不過問別人的事情,但偶爾提起也不會推諉,可有的時候她又覺得兒媳婦對她不夠關心。
真陽那裏婚事已定,她們姑嫂感情又好,真陽十日就有七八日在皇子所看孫子,說是去看真陽實際上是找借口離開。
可洪貴妃現下心緒很亂,她屏退眾人後,才意有所指道:“自古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民間即便娶妾侍再多,也唯獨隻有一位才是正妻,是不是?”
瑤娘點頭:“母妃,能夠有正妻和妾侍的那是富貴人家,而很多窮人家就是隻有一位妻子也無用,因為典妻者也不在少數。但就從權貴人家而言,即便妾侍再多,但若原配亡故,他們多半還是會續娶一戶官家女來打理家業。”
就像她母親鬱氏就是續弦,她上輩子也是林緯南的續弦,都是為了家中娶的,照顧前麵原配生的孩子,主持中饋。
這個回答卻不是洪貴妃想要的回答,她想要的是自己現在到底該如何破局?周王摔下馬之後,身體一直不大好,甚至很有可能會影響日後生育,且周王和洪貴妃並不和睦,徐青容也逐漸和林氏那邊眉來眼去。
宮裏的局勢變幻是很快的,即便玄策再怎麽努力,林氏若被立為皇後,那麽一切的一切都付諸東流。
見洪貴妃麵容有些不安迷茫,瑤娘這才道:“母妃,兒媳知道您要問什麽。現在看似情況緊急,其實是對方在逼您出手。”
到了這個地步,唯獨有忍耐為上。
洪貴妃不解:“可萬一陛下真的立了林氏,這可如何是好?”
有些言官,正是趁著高玄策不在禦前,所以現在抓緊在皇帝身邊不停的獻策讓皇帝立林氏為皇後,到時候即便宸王有軍功,也沒用了。
瑤娘笑道:“娘娘,陛下正值盛年,之前都沒有立,現在怎麽會突然立。林貴妃和大皇子母子絕對是怕我們王爺軍功在身,到時候立您為皇後,故而先把您逼急了,等您動了手,她們就能立即把您的錯處往皇上那裏遞。”
聽了兒媳婦一言,洪貴妃這才恍然大悟,她當然想早日鏟除林貴妃母子,否則林貴妃看似禮佛,實則在宮中有她的黨羽,令洪貴妃不安。
“非你之言,恐怕我可能會出手了。玄策臨走之前,也是勸我不要輕舉妄動,隻是我自己眼看局勢不好,急躁多了。”洪貴妃不由道。
瑤娘垂眸:“王爺也勸過您嗎?”
實際上建章帝這段時日身體不是很好,按照正常人所想肯定要動手,隻有瑤娘心知肚明,前世的建章帝雖然病弱但也撐了十數年,而高玄策居然也提了出來。
足以見他有先見之明了。
“是啊,他也勸過我,又說讓我幫你照看孩子,其餘的不必多想。”洪貴妃看著懷裏的孫子很是欣慰。
“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他平日在外並不談兒女私情,但是心裏總是想著你。”
洪貴妃不由得為高玄策說話,她總覺得兒子有抱負,但太有抱負就會忽略女人,而他有極其在乎瑤娘。
瑤娘不曾想婆婆幫高玄策在她這裏說話,女人對感情都很敏感,也許,洪貴妃似乎怕自己對高玄策情淡。
原來她表現的這麽明顯。
“母妃,兒媳知曉的。”她從小就不會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便是在高玄策那裏,她也不會占據很多地位,否則,為何高玄策到現在連一封信都不給她寫。
從坤寧宮出去,正好遇到了四皇子夫妻,四皇子的跛足已經好了,現在能正常行走,這也要托沐宛童的福氣,不知道從哪裏找來民間大夫替四皇子醫治,居然還真的醫治好了。
而沐宛童在這半年也產下一個兒子,那個孩子因為四皇子治病,故而,養在嚴妃那裏,沐宛童覺得歉疚,時常送好些奇珍寶物到嚴妃那裏。
四皇子見瑤娘過來,連忙行禮,瑤娘則笑道:“四弟何須多禮,我們這就回皇子所。”
她帶著承運上了肩輿,看都不看沐宛童一眼,如果二人有嫌隙了,再舔著臉上前笑眯眯,那是犯賤。
“四爺,您看她……”沐宛童也很是不喜。
過去這麽久了,她也遵照四皇子所說主動上門給她送過厚禮,按道理二人應該恢複往昔才對,哪裏知曉羅瑤娘居然氣性這麽大。
四皇子搖頭:“看來咱們這位三嫂並非麵上看到的如此。”
因為她的相貌太溫柔了,每次她看著人的時候,都會覺得天下間居然有如此溫柔到極致的人,甚至她的聲音都讓人流連,可這樣的一個人性格卻不是這般。
“哼,管不了這麽多了,咱們也有咱們自己要走的路。”沐宛童很有信心的看著四皇子。
自從四皇子腿腳靈便之後,人還是那個人,但是有許多事情再也不同了,人前四皇子還是和往常一樣低調得不能再低調,但是人後也因為鎮南王開始結交某些有影響力的朝臣。
和宸王已經表現出的野心勃勃還有皇長子的正統身份不同,四皇子表現出來的是仁義。
朝臣們喜歡什麽樣的皇帝,他們喜歡的是建章帝這樣的皇帝,能夠和內閣垂拱而治,文官全力壓製武官的皇帝。
大臨的最北邊和東胡接壤,此時,已經是寒冬臘月,今日發了糧餉,眾人都十分高興。高玄策原本名聲在外,非常驕矜,但此時卻和將士們同吃同住,親自領兵,不怕苦也不怕累。
他身後站著的人並非晉陽王世子高簡,而是一個相貌平平卻身材魁梧的男子。
“莫大,你說東胡人現在在做什麽?”高玄策問。
莫大本是邊境上的閑漢,有一把力氣,平日就是在各家富戶家中幫忙,後來偶然被高玄策遇到,讓人教他兵法,莫大現在已經任射聲校尉了。在莫大心中,宸王不僅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也是一位明主。
“每次過冬,東胡人就會越過邊境搶我們漢人的房,奸淫擄掠無惡不作。”莫大知曉東胡人逐水草而居,而冬日時,水冷草枯,他們便來搶漢人的東西。
高玄策則道:“右先鋒林緯南已經下落不明,軍中現在主帥不可輕舉妄動,我卻覺得這是最好的機會,你看呢?”
“宸王英明。”莫大知曉冬日是東胡人最難熬的日子,其實這個時候下手最好。
高玄策不由得頷首。
這樣的落日熔金之景,在蒼茫的冰麵更仿若海市蜃樓一般,宸王的意誌卻非常堅定。行軍切忌冒進貪宮,但也要記得兵貴神速。
等這次真的班師回朝,他再也不是那個毫無倚仗,隻有聖寵的宸王,他也會讓人看到他真正的實力。
而瑤娘,應該在怪他吧?這麽久都沒有一封信回去,是他實在不知道寫什麽。
他想,還是用實力說話,封妻蔭子才是對妻子最好的回報了。
送衣服珠寶甚至是幾句暖心的話,那些都是毫不費力就能得到的,有什麽稀奇,女子若有權勢地位豈不是更好。
宸王妃不是擺設,而是眾人要討好的對象,甚至是未來的一國之母。
……
夜深了,冬日宮裏的暖閣燒的很暖和,瑤娘身上著夾襖都不算冷,驀然,聽到徐青容生了孩子。
瑤娘放下手中的針線,不解道:“不是說還有一個月才生的嗎?怎麽這麽快就生了啊。”
早產可不是好事。
趕到隔壁的時候,正好和沐宛童碰上,瑤娘趕緊拉著徐青容的貼身侍女問道:“二嫂這是怎麽了?怎麽聽說早產了。”
“今兒本來是冊封側妃和夫人之禮,我們王妃正安排人準備酒席哪裏知曉就發動了。”作為徐青容的侍女絕對不會說徐青容的壞話。
瑤娘歎了一口氣,她聽聞周王摔下馬後,日後要孩子怕是很困難。
說來也奇怪同樣是兄弟,高玄策龍精猛虎,非常擅長騎射,在千軍萬馬之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氣,可周王卻似乎非常不擅長。
大抵是建章帝想立洪貴妃為後,周王就是嫡長子,再名正言順不過了,故而建章帝對他的期望頗大,可惜周王實在是太不擅長,造成落馬的局麵。
隻可惜好端端的為何會落馬呢?
大皇子正和林貴妃道:“洪貴妃那邊沒有任何動作,您真是低估她了,她還真的能耐住氣。”
“是啊,我幾乎都明示周王是被我害下馬的,她也沒有任何動作,看來周王這個兒子在她心目中的確也不太重要。”林貴妃此時早已不是在外人麵前懦弱不堪的模樣。
這麽多年,洪貴妃看似精明,實際上卻是個精明麵孔笨肚腸,靠的也不過是皇帝的情分和小兒子高玄策的恩寵。
論心機手段和家世背景,她沒有一樣是比得了她的。
當年若非高玄策找準時機弄個什麽祥瑞,想必她早就已經是皇後了,執掌六宮,兒子封太子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大皇子問道:“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林貴妃看了兒子一眼,不免道:“你替我在城南山水坡找個人,把這個東西給他,讓他務必辦妥。”
當年姐姐在宮中時,提攜過很多人,這些人的關係在明麵的幾乎都被洪貴妃梳理了,在暗處的就很難發現了。
是時候要動用一批人了,在前線有宣平侯府撐著,那些大軍遲早會故意拖宸王後腿,哼,要立功可不容易。
……
徐青容掙紮著生了一位小郡主,因為是早產兒,看起來跟貓兒似的,她得知嬰兒性別後,直接暈倒過去。
瑤娘見她暈厥過去,又趕緊請大夫來替她看病,這裏一直忙活到深夜,到了次日一早,更為嚴重的事情發生了,建章帝突然生了重病,已經到了無法起身的地步。
皇帝生了重病,洪貴妃不禁方寸大亂,她和林貴妃不同,林貴妃背靠勳貴,又生了皇長子,天然宗法製度在她那邊,而她所依靠的卻隻有皇帝。
“瑤娘……”洪貴妃握住瑤娘的手,手心全是汗。
說白了,也許在猜測建章帝的心思和精於算計後宮女人方麵,洪貴妃非常厲害,但一旦涉及這般大事,她也方寸大亂。
此時,瑤娘卻站了出來:“母妃,請您別慌,先讓人查探一番陛下的起居飲食,再把司禮監的太監找過來,商量一下皇上無法視事期間怎麽處理,再有,您要動用人手查探一下林貴妃和大皇子那邊有無不軌之心。”
幾乎是一瞬間,瑤娘就給出了回應。
陛下病重,若是先抓住皇長子謀反或者有不軌之心最好,這可是個好機會。
洪貴妃也沒想到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兒媳婦幾乎下意識就給了回應,她的反應都驚呆了,現在的小姑娘都這麽厲害的嗎?
瑤娘見洪貴妃還愣著,連忙催促道:“母妃,事不宜遲,請你不要再悲秋傷月了,趕緊按照我說的去做吧。”
第78章
建章帝重病,已經無法視事,內閣眾人要求見皇帝,他們甚至希望皇帝就此定下太子,這樣國本已定,社稷也就穩當了。
而內閣當然更多屬意皇長子,沒有立皇後,那長子就是名正言順。
洪貴妃過來時,建章帝已經無法說出話來,隻是指了指她,意思是讓洪貴妃侍奉。建章帝上台後,就把身邊的幾個太監幾乎都封了要職,這裏最受寵的要當屬掌印太監馮進忠,馮進忠五十餘歲的年紀,大紅蟒袍加身,更顯威嚴。
“陛下。”洪貴妃滿臉哀戚之色。
毫無疑問,建章帝是一位溫和的君主,亦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夫君。那一年,林氏被選為正妃,她躲在房中,不敢出門,是這個溫和的少年對她說:“阿雲,我一定不會負你的。”
深宮之中,著實難熬,連她都生出朝不保夕之感,也是他一遍一遍的對她承諾。
其實他相貌不過中人之姿,可他對自己真的很好。
“馮內相,我已經在宮中封鎖消息,不讓她們惶恐,陛下肯定會好的,但是傳出去被有心人利用就不好了。”洪貴妃冷靜的對馮進忠道。
馮進忠知曉洪貴妃深受建章帝信任,但現在皇帝倒下,也不知道將來是誰作主?但此刻,封鎖消息當然是對的,否則,天下沸沸揚揚,如今朝廷正在打仗,帝位空懸,怕是有滅頂之災。
“貴妃娘娘,老臣知道了,您放心,太醫院正輪班在替陛下醫治。”馮進忠還反而安慰洪貴妃。
自此,洪貴妃就在此處侍疾,絕口不提立儲一事,也不哭訴任何事情,隻是替皇上侍疾。
大皇子見林貴妃沒有動作,不免問起她:“母妃,父皇既然病了,您為何不去侍疾?總不能讓洪貴妃專美於前吧。”
這個時候他們既然已經知曉父皇的病,就更該衝到前麵,以免父皇立了宸王。
“殿下雖然不在宮中,但若知道公主許配得如此良人,恐怕也會十分高興的。”瑤娘替高玄策說好話。
她又看向洪貴妃,近來有科道上書請皇帝立皇後,這說的立皇後當然是立林氏,她這位婆母的壓力實際上很大。可她和婆婆到底不如高玄策關係那麽親密,即便知道如此,她也不好多問,這叫分寸。
就像普通人家,掌勺的一定是家中的主婦,主婦即便抱怨做飯很累,但多進去一個人,她們覺得自己的領地被侵占了。
洪貴妃有時候很喜歡瑤娘的分寸感,她幾乎不過問別人的事情,但偶爾提起也不會推諉,可有的時候她又覺得兒媳婦對她不夠關心。
真陽那裏婚事已定,她們姑嫂感情又好,真陽十日就有七八日在皇子所看孫子,說是去看真陽實際上是找借口離開。
可洪貴妃現下心緒很亂,她屏退眾人後,才意有所指道:“自古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民間即便娶妾侍再多,也唯獨隻有一位才是正妻,是不是?”
瑤娘點頭:“母妃,能夠有正妻和妾侍的那是富貴人家,而很多窮人家就是隻有一位妻子也無用,因為典妻者也不在少數。但就從權貴人家而言,即便妾侍再多,但若原配亡故,他們多半還是會續娶一戶官家女來打理家業。”
就像她母親鬱氏就是續弦,她上輩子也是林緯南的續弦,都是為了家中娶的,照顧前麵原配生的孩子,主持中饋。
這個回答卻不是洪貴妃想要的回答,她想要的是自己現在到底該如何破局?周王摔下馬之後,身體一直不大好,甚至很有可能會影響日後生育,且周王和洪貴妃並不和睦,徐青容也逐漸和林氏那邊眉來眼去。
宮裏的局勢變幻是很快的,即便玄策再怎麽努力,林氏若被立為皇後,那麽一切的一切都付諸東流。
見洪貴妃麵容有些不安迷茫,瑤娘這才道:“母妃,兒媳知道您要問什麽。現在看似情況緊急,其實是對方在逼您出手。”
到了這個地步,唯獨有忍耐為上。
洪貴妃不解:“可萬一陛下真的立了林氏,這可如何是好?”
有些言官,正是趁著高玄策不在禦前,所以現在抓緊在皇帝身邊不停的獻策讓皇帝立林氏為皇後,到時候即便宸王有軍功,也沒用了。
瑤娘笑道:“娘娘,陛下正值盛年,之前都沒有立,現在怎麽會突然立。林貴妃和大皇子母子絕對是怕我們王爺軍功在身,到時候立您為皇後,故而先把您逼急了,等您動了手,她們就能立即把您的錯處往皇上那裏遞。”
聽了兒媳婦一言,洪貴妃這才恍然大悟,她當然想早日鏟除林貴妃母子,否則林貴妃看似禮佛,實則在宮中有她的黨羽,令洪貴妃不安。
“非你之言,恐怕我可能會出手了。玄策臨走之前,也是勸我不要輕舉妄動,隻是我自己眼看局勢不好,急躁多了。”洪貴妃不由道。
瑤娘垂眸:“王爺也勸過您嗎?”
實際上建章帝這段時日身體不是很好,按照正常人所想肯定要動手,隻有瑤娘心知肚明,前世的建章帝雖然病弱但也撐了十數年,而高玄策居然也提了出來。
足以見他有先見之明了。
“是啊,他也勸過我,又說讓我幫你照看孩子,其餘的不必多想。”洪貴妃看著懷裏的孫子很是欣慰。
“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他平日在外並不談兒女私情,但是心裏總是想著你。”
洪貴妃不由得為高玄策說話,她總覺得兒子有抱負,但太有抱負就會忽略女人,而他有極其在乎瑤娘。
瑤娘不曾想婆婆幫高玄策在她這裏說話,女人對感情都很敏感,也許,洪貴妃似乎怕自己對高玄策情淡。
原來她表現的這麽明顯。
“母妃,兒媳知曉的。”她從小就不會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便是在高玄策那裏,她也不會占據很多地位,否則,為何高玄策到現在連一封信都不給她寫。
從坤寧宮出去,正好遇到了四皇子夫妻,四皇子的跛足已經好了,現在能正常行走,這也要托沐宛童的福氣,不知道從哪裏找來民間大夫替四皇子醫治,居然還真的醫治好了。
而沐宛童在這半年也產下一個兒子,那個孩子因為四皇子治病,故而,養在嚴妃那裏,沐宛童覺得歉疚,時常送好些奇珍寶物到嚴妃那裏。
四皇子見瑤娘過來,連忙行禮,瑤娘則笑道:“四弟何須多禮,我們這就回皇子所。”
她帶著承運上了肩輿,看都不看沐宛童一眼,如果二人有嫌隙了,再舔著臉上前笑眯眯,那是犯賤。
“四爺,您看她……”沐宛童也很是不喜。
過去這麽久了,她也遵照四皇子所說主動上門給她送過厚禮,按道理二人應該恢複往昔才對,哪裏知曉羅瑤娘居然氣性這麽大。
四皇子搖頭:“看來咱們這位三嫂並非麵上看到的如此。”
因為她的相貌太溫柔了,每次她看著人的時候,都會覺得天下間居然有如此溫柔到極致的人,甚至她的聲音都讓人流連,可這樣的一個人性格卻不是這般。
“哼,管不了這麽多了,咱們也有咱們自己要走的路。”沐宛童很有信心的看著四皇子。
自從四皇子腿腳靈便之後,人還是那個人,但是有許多事情再也不同了,人前四皇子還是和往常一樣低調得不能再低調,但是人後也因為鎮南王開始結交某些有影響力的朝臣。
和宸王已經表現出的野心勃勃還有皇長子的正統身份不同,四皇子表現出來的是仁義。
朝臣們喜歡什麽樣的皇帝,他們喜歡的是建章帝這樣的皇帝,能夠和內閣垂拱而治,文官全力壓製武官的皇帝。
大臨的最北邊和東胡接壤,此時,已經是寒冬臘月,今日發了糧餉,眾人都十分高興。高玄策原本名聲在外,非常驕矜,但此時卻和將士們同吃同住,親自領兵,不怕苦也不怕累。
他身後站著的人並非晉陽王世子高簡,而是一個相貌平平卻身材魁梧的男子。
“莫大,你說東胡人現在在做什麽?”高玄策問。
莫大本是邊境上的閑漢,有一把力氣,平日就是在各家富戶家中幫忙,後來偶然被高玄策遇到,讓人教他兵法,莫大現在已經任射聲校尉了。在莫大心中,宸王不僅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也是一位明主。
“每次過冬,東胡人就會越過邊境搶我們漢人的房,奸淫擄掠無惡不作。”莫大知曉東胡人逐水草而居,而冬日時,水冷草枯,他們便來搶漢人的東西。
高玄策則道:“右先鋒林緯南已經下落不明,軍中現在主帥不可輕舉妄動,我卻覺得這是最好的機會,你看呢?”
“宸王英明。”莫大知曉冬日是東胡人最難熬的日子,其實這個時候下手最好。
高玄策不由得頷首。
這樣的落日熔金之景,在蒼茫的冰麵更仿若海市蜃樓一般,宸王的意誌卻非常堅定。行軍切忌冒進貪宮,但也要記得兵貴神速。
等這次真的班師回朝,他再也不是那個毫無倚仗,隻有聖寵的宸王,他也會讓人看到他真正的實力。
而瑤娘,應該在怪他吧?這麽久都沒有一封信回去,是他實在不知道寫什麽。
他想,還是用實力說話,封妻蔭子才是對妻子最好的回報了。
送衣服珠寶甚至是幾句暖心的話,那些都是毫不費力就能得到的,有什麽稀奇,女子若有權勢地位豈不是更好。
宸王妃不是擺設,而是眾人要討好的對象,甚至是未來的一國之母。
……
夜深了,冬日宮裏的暖閣燒的很暖和,瑤娘身上著夾襖都不算冷,驀然,聽到徐青容生了孩子。
瑤娘放下手中的針線,不解道:“不是說還有一個月才生的嗎?怎麽這麽快就生了啊。”
早產可不是好事。
趕到隔壁的時候,正好和沐宛童碰上,瑤娘趕緊拉著徐青容的貼身侍女問道:“二嫂這是怎麽了?怎麽聽說早產了。”
“今兒本來是冊封側妃和夫人之禮,我們王妃正安排人準備酒席哪裏知曉就發動了。”作為徐青容的侍女絕對不會說徐青容的壞話。
瑤娘歎了一口氣,她聽聞周王摔下馬後,日後要孩子怕是很困難。
說來也奇怪同樣是兄弟,高玄策龍精猛虎,非常擅長騎射,在千軍萬馬之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氣,可周王卻似乎非常不擅長。
大抵是建章帝想立洪貴妃為後,周王就是嫡長子,再名正言順不過了,故而建章帝對他的期望頗大,可惜周王實在是太不擅長,造成落馬的局麵。
隻可惜好端端的為何會落馬呢?
大皇子正和林貴妃道:“洪貴妃那邊沒有任何動作,您真是低估她了,她還真的能耐住氣。”
“是啊,我幾乎都明示周王是被我害下馬的,她也沒有任何動作,看來周王這個兒子在她心目中的確也不太重要。”林貴妃此時早已不是在外人麵前懦弱不堪的模樣。
這麽多年,洪貴妃看似精明,實際上卻是個精明麵孔笨肚腸,靠的也不過是皇帝的情分和小兒子高玄策的恩寵。
論心機手段和家世背景,她沒有一樣是比得了她的。
當年若非高玄策找準時機弄個什麽祥瑞,想必她早就已經是皇後了,執掌六宮,兒子封太子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大皇子問道:“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林貴妃看了兒子一眼,不免道:“你替我在城南山水坡找個人,把這個東西給他,讓他務必辦妥。”
當年姐姐在宮中時,提攜過很多人,這些人的關係在明麵的幾乎都被洪貴妃梳理了,在暗處的就很難發現了。
是時候要動用一批人了,在前線有宣平侯府撐著,那些大軍遲早會故意拖宸王後腿,哼,要立功可不容易。
……
徐青容掙紮著生了一位小郡主,因為是早產兒,看起來跟貓兒似的,她得知嬰兒性別後,直接暈倒過去。
瑤娘見她暈厥過去,又趕緊請大夫來替她看病,這裏一直忙活到深夜,到了次日一早,更為嚴重的事情發生了,建章帝突然生了重病,已經到了無法起身的地步。
皇帝生了重病,洪貴妃不禁方寸大亂,她和林貴妃不同,林貴妃背靠勳貴,又生了皇長子,天然宗法製度在她那邊,而她所依靠的卻隻有皇帝。
“瑤娘……”洪貴妃握住瑤娘的手,手心全是汗。
說白了,也許在猜測建章帝的心思和精於算計後宮女人方麵,洪貴妃非常厲害,但一旦涉及這般大事,她也方寸大亂。
此時,瑤娘卻站了出來:“母妃,請您別慌,先讓人查探一番陛下的起居飲食,再把司禮監的太監找過來,商量一下皇上無法視事期間怎麽處理,再有,您要動用人手查探一下林貴妃和大皇子那邊有無不軌之心。”
幾乎是一瞬間,瑤娘就給出了回應。
陛下病重,若是先抓住皇長子謀反或者有不軌之心最好,這可是個好機會。
洪貴妃也沒想到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兒媳婦幾乎下意識就給了回應,她的反應都驚呆了,現在的小姑娘都這麽厲害的嗎?
瑤娘見洪貴妃還愣著,連忙催促道:“母妃,事不宜遲,請你不要再悲秋傷月了,趕緊按照我說的去做吧。”
第78章
建章帝重病,已經無法視事,內閣眾人要求見皇帝,他們甚至希望皇帝就此定下太子,這樣國本已定,社稷也就穩當了。
而內閣當然更多屬意皇長子,沒有立皇後,那長子就是名正言順。
洪貴妃過來時,建章帝已經無法說出話來,隻是指了指她,意思是讓洪貴妃侍奉。建章帝上台後,就把身邊的幾個太監幾乎都封了要職,這裏最受寵的要當屬掌印太監馮進忠,馮進忠五十餘歲的年紀,大紅蟒袍加身,更顯威嚴。
“陛下。”洪貴妃滿臉哀戚之色。
毫無疑問,建章帝是一位溫和的君主,亦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夫君。那一年,林氏被選為正妃,她躲在房中,不敢出門,是這個溫和的少年對她說:“阿雲,我一定不會負你的。”
深宮之中,著實難熬,連她都生出朝不保夕之感,也是他一遍一遍的對她承諾。
其實他相貌不過中人之姿,可他對自己真的很好。
“馮內相,我已經在宮中封鎖消息,不讓她們惶恐,陛下肯定會好的,但是傳出去被有心人利用就不好了。”洪貴妃冷靜的對馮進忠道。
馮進忠知曉洪貴妃深受建章帝信任,但現在皇帝倒下,也不知道將來是誰作主?但此刻,封鎖消息當然是對的,否則,天下沸沸揚揚,如今朝廷正在打仗,帝位空懸,怕是有滅頂之災。
“貴妃娘娘,老臣知道了,您放心,太醫院正輪班在替陛下醫治。”馮進忠還反而安慰洪貴妃。
自此,洪貴妃就在此處侍疾,絕口不提立儲一事,也不哭訴任何事情,隻是替皇上侍疾。
大皇子見林貴妃沒有動作,不免問起她:“母妃,父皇既然病了,您為何不去侍疾?總不能讓洪貴妃專美於前吧。”
這個時候他們既然已經知曉父皇的病,就更該衝到前麵,以免父皇立了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