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娘這才點頭。
用完晚膳,高玄策去了書房,他不知曉瑤娘是如何知道的,便把跟著瑤娘去的宮女喊了來,一五一十的問。
等問清楚了,才眯著眼睛道:“你說的是憲國公嫡女一直對王妃不敬嗎?”
“是這麽回事兒,我們王妃素來好性子,從不與人紛爭。偏偏這位黃夫人幾次三番挑釁我們王妃,還說王妃……”宮女本就覺得那莊令儀無禮,當然學舌一般都說了。
哪裏料到宸王越聽眉頭越是緊皺:“原來是她。”
以前莊令儀說瑤娘的壞話,他還聽到過,那個時候瑤娘還在宮中做伴讀。
他揮了揮手,示意宮女退下,心中惱恨不已。
他成就大業,雖說是為了大臨萬世基業,實現自己的抱負,可怎麽也不讓家中人受到欺負,否則,這算什麽重生了。
夜了,二人準備歇下,高玄策見瑤娘什麽委屈都不同他說,心道,難道是因為自己騙了她,所以她覺得自己不能夠被信任嗎?
這就難辦了。
瑤娘是壓根就沒想過莊令儀,因為從莊令儀進宮,不討真陽公主和洪貴妃喜歡,她就已經勝了,現在莊令儀也不過是借著魏鳳的由頭排揎她罷了。
她現在隻是宸王妃,婆婆洪貴妃素來不喜沐宛童那般強勢厲害的人,她當然不會當場和莊令儀吵起來,否則損害的是自己的體麵。
更何況這些事情和高玄策說了沒用,婆媳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
本來上次因為建章帝病重,她在洪貴妃麵前露了一手,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現在當然還是要挽回自己的印象。
“怎麽還不歇下?”瑤娘問他。
高玄策笑道:“沒,沒什麽。”
“那就歇下了吧,今兒人多,應酬的也真累,回來承運又纏著我,明日還要跟二嫂一起給母妃請安。”
說完,她還打了個哈欠。
高玄策見她眼睛都已經快閉上,也心疼道:“那就快些睡吧。”
他本想要不要瞞著瑤娘替她出氣,依他之見當然要給個警告,可若是告訴瑤娘了,她必定不肯的,她有計謀有手段,甚至在最後給大皇子母子最後一擊,但她又是那種被動攻擊別人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別人不先對她不好,她是不會主動出手對付誰的。
這樣的女人才擔得起他喜歡的女人,能毫不猶豫的替他擋箭,前世即便沒有夫妻情分也會給他情分,是個有情有義溫柔善良的人。
他很矛盾,難得他在別的事情上都不會失眠,甚至東胡人對仗都胸有成竹,偏偏在瑤娘的事情上他總要多思慮一番。
哄她很容易,可他不敢騙她了。
因此,早上瑤娘起身時,難得高玄策還未起身,他笑眯眯的道:“瑤妹妹,我聽說昨兒有人對你出言不遜了?我想替你好好教訓一番。”
瑤娘本是迷迷糊糊的,聽他這麽一說,反而清醒了:“何必如此,父皇若繼續讓你領兵,你還得和憲國公的人打好關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更何況她隻是些嘴上功夫。楚莊王連絕纓會上,因為寵姬許姬在跳舞時,不小心遭人非禮時,慌亂之下拔下頭盔上的纓,並告知於楚莊王。這楚莊王自然很是生氣,而非禮許姬的唐狡也害怕如斯,可楚莊王卻突然命眾人全部都拔下頭纓,眾人暢飲,唐狡是又慶幸又感激,等到有一次楚王在外遇難時,就是被唐狡一人殺出重圍所救,楚莊王本想獎賞他,他卻說早在絕纓會時君主已經賞賜給他了。”
“殿下心中的雄才偉略,我雖然不甚了解,但是知曉。憲國公為開國元勳,如今在軍中也頗具影響,算得上是忠烈之後,若為了我們女子口角,反而對憲國公府有什麽齟齬,才是我的不是了。王爺,您不必擔心,莊令儀為人執拗,所依靠者隻有身份,可所謂的身份也隻是外物,人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早已料到她的下場了,您很不必為我出氣。”
若她為皇後,將來根本都不必找誰報仇,隻要有人知道誰曾經對你不敬,一個眼神就有人替你出氣,殺雞何必用牛刀呢。
高玄策聽到這裏,慶幸自己沒有欺騙她,反而被她的深明大義感動了。
君王不可因個人喜好而決定用人之策,高玄策雖然隻是王爺,但他有誌於為君,當然心胸不同。
可他還是覺得有些對不起她:“瑤娘,跟著我讓你受苦了。”
“沒什麽受苦的,隻要王爺您能夠得償所願,我就心裏歡喜的緊。”瑤娘笑。
高玄策心疼:“你也太懂事了。”
他這麽一說完,瑤娘卻凶巴巴的道:“您看我是很講道理的,所以日後無事就不要總瞞著我了,或者不把我當一回事,一次兩次我或許會聽你解釋,可狼來了的故事您也是知道的,我不是嚇您,若等哪一天你把我騙多了,從此我們夫妻情分就盡了。”
“好好好,我知道你的,你看我這一早上不就同你說了嗎?我以後絕對不會欺騙你的。”高玄策豎起三根手指作發誓狀。
瑤娘柳眉一豎:“別糊弄我,我不說假話的。”
“知道了,小的絕對不會了。”
……
這日她和徐青容一起坐著肩輿給皇貴妃請安去,承運則是坐在瑤娘身上,到了坤寧宮後,承運就興奮起來,洪貴妃則聽到孫子的聲音,連忙讓人抱到身邊。
“有沒有想祖母啊?祖母可是盼著你過來。”洪貴妃越看承運是越喜歡。
承運點頭:“可想了。”
瑤娘也道:“昨兒吃的一種果泥,就和我說要給祖母吃呢。我說你父王早有孝心,早就送到你祖母這裏了。”
洪貴妃問起:“是送的那一筐林檎嗎?聽說是洛川之地送來的,也怪道味道不同,我看汁水四溢,承運若是喜歡,就拿去吧,我年紀大了,少吃這些的。”
瑤娘擺手:“哪裏就要母妃這裏的孝敬,家裏盡有他的。”
“我也知曉是他的一片孝心。”洪貴妃慈愛的看著承運。
徐青容見狀嫉妒非常,還得保持平靜,她的女兒身子骨還弱,輕易不能見風,更何況女子和男子不同,郡主和王子也不同。
隻聽洪貴妃問起瑤娘:“我聽說老三有意請封承運為世子,是麽?”
瑤娘趕緊道:“兒媳同他說過,承運才一歲,年紀也太小了,還是大些更穩妥呢,母妃也替兒媳勸勸殿下才好。”
看來這並非是瑤娘的意思,洪貴妃是知曉這位兒媳很能沉得住氣的,她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建章帝是假裝中毒,還好沒有跳出來爭權奪位,這都是這位兒媳婦的功勞,過後她卻完全不提起自己的功勞,甚至在兒子麵前都沒說過。
洪貴妃也因為這次得體的表現,如今徐娘半老了,讓皇帝即便有更多新寵的情況下,還對她一如往昔。
這一點就是她另一個兒媳徐青容比不上的,徐青容總想從自己這裏得點什麽,名聲以及抗衡周王的籌碼。
因此,洪貴妃還是同意兒子的看法,反而對瑤娘道:“我看承運就很好,封為世子也很應該,早日定下名位,對承運也是好事。”
“這……”瑤娘故作為難。
洪貴妃笑道:“這事兒還得聖上同意呢,我們婦道人家也並不懂。”
其實就是洪貴妃沒有任何意見了,瑤娘在心裏也鬆了一口氣。
兒子早一步封了世子,宗法地位就早定了,若是大皇子當年就被封了世子,何必要行此道?
徐青容見這麽小的孩子就要被封為世子,這樣弟妹的位置就更穩固了,她眯了眯眼,心道這羅氏果然是好算計。
請完安之後,承運不願意回去,瑤娘隻好帶著他到禦花園中玩。
白英等人一出來就恭喜瑤娘:“咱們小王子終於要被封為世子了。”
“好了,且不必說那麽多,你們最緊要的是保護住承運的安全。至於其他,不必多言。”瑤娘叮囑。
白英又道:“那黃夫人那裏……”
“放心,大人不與小人爭。”瑤娘意有所指。
殊不知,莊令儀正和陸氏在吃酒,二人因為魏鳳的死,反而關係緊密。
陸氏道:“莊姐姐你就不怕得罪宸王妃嗎?宸王現在如日衝天,可不是我等得罪的起的。”
“出了一口惡氣,就是死了也值得,來哦,這是我家庖廚所製的菊花酒,咱們對飲一杯。”莊令儀豪爽笑道。
“現在也唯獨隻有姐姐你有這樣的氣魄了,我是佩服不已,不日我將隨我們侯爺去安州了。”陸氏幽幽一歎。
公公宣德侯害怕自家也被皇上清算,憂憤而死,興安公主與駙馬更是在家中惶惶不可終日,雖說建章帝對興安公主賞賜如常,但是大家都知曉到底還是不同了。
宣德侯世子沈亮承襲侯爵,被封為宣德侯,他很聰明的選擇了外放,並私底下發展自家產業。
莊令儀道:“我倒是想求外放,可惜我家那位你也是知曉的,對功名所求太多,對女人也是來之不拒,我如今隻盼著守著我的兒子過日子罷了。”
黃道賓婚前有童養媳,婚後登堂入室,當著憲國公的麵,他也隻是道納個妾而已,莊令儀把他無法。
所以,她還巴不得外放,自己跟黃道賓去外任。
陸氏卻道:“這怕是難了,他是翰林,肯定是想留在京中的。”
京官可比地方官強多了,但凡讀書人,能任文官是不願意任濁官的。
莊令儀也沒想到自己找的這位,當年明明是翩翩少年郎,怎麽就利欲熏心了,短短幾年,她就覺得可悲。
丈夫寵妾滅妻,她自己的兒子反而不如妾侍的孩子受寵。
“是啊,他肯定是想留在京中的,在這裏他是如魚得水,我也不怪他。不怕妹妹笑話,他這個人寵妾滅妻,待我也就頭一年我們柔情蜜意,現在我——”莊令儀不好再多說什麽。
陸氏了然道:“姐姐這樣的女中君子,固然品行高潔。可是您不能主動自絕於人,否則家中就都讓給別人了。還有,您的嫁妝那麽多,黃家族人不少,您可得好好的把嫁妝看好。”
莊令儀含笑點頭,很是感動。
和陸氏道別後,莊令儀準備回到家中,想起家裏的仆人除了她的,就不少是黃家奴仆,這些人雖然有的被她收買,但也有不少圍繞在那個寵妾白氏身邊。
白氏若是生的姿容不俗也就罷了,偏偏白氏隻是生的端正,頂多勉強算秀麗,可黃道賓就是很喜歡她,每每假裝公平,其實心都偏的不行。
無論是家世才情容貌,她是樣樣不如自己,卻偏偏能獲得丈夫的心。
明明她找的就是清清白白的讀書人家,不想嫁到皇室勾心鬥角,卻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不鬥不行,不爭也不行。
回到途中,她遇到了宸王出行,所有人都要為他讓路,莊令儀也一般。
路人們議論紛紛:“這是三皇子的車駕吧?他可是有神弓手之稱,又打贏了勝仗,真是不一般啊。”
“難得啊,比那個大千歲好多了。”
……
莊令儀垂眸,在一旁的奶母魯媽媽道:“小姐,當年你明明可以嫁給宸王的,可你不貪圖這份榮華富貴,現在反而還受黃家那群田舍奴的氣。”
“罷了,莫說了,魯媽媽。”莊令儀心道至少自己還是大婦,白氏還不得受她管著,黃道賓麵上還得尊敬自己,公婆和黃家族人還要供著她。
不似羅瑤娘,婆婆得供著,丈夫得小心服侍著。
但很快就被打臉了,因為宸王直接請封長子為世子,須知親王之子須滿十歲才能請封,宸王卻是另辟蹊徑。
他說的也極其有托孤之意:“兒臣隻願受父皇驅使,此孺子年歲尚小,按照祖製該滿十歲才封世子,但兒臣怕將來就藩在外,不能讓父皇見到他受封場景。”
宸王打了勝仗,卻封無可封,除非封太子,建章帝正在發愁此事,沒想到高玄策就提起此事。
建章帝心道,之前都說宸王貴不可言,但玄策卻並非如此想,反而是想就藩。
而宸王長子正是他的皇長孫,建章帝也頗喜歡這個孫子,這孩子天生一股聰明氣,看起來伶俐貴重,不似俗人。
“受封世子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情,你既然上了折子,朕讓宗人府議定就是。”建章帝笑道。
高玄策連忙又磕頭謝過,父子二人還共同用膳,高玄策還哭了一場:“兒臣養兒方知父母恩,每次看到承運才知道父皇對兒臣是何等用心,恐怕兒臣自己都做不到對這孺子如此。”
聽了這話建章帝比吃了蜜水還甜。
他這幾個兒子中,論親近,的確是宸王同他最親近,對自己毫無私心,日夜兼程趕回來救自己,明明帶了兵馬回來,卻不擅動兵馬。
用完晚膳,高玄策去了書房,他不知曉瑤娘是如何知道的,便把跟著瑤娘去的宮女喊了來,一五一十的問。
等問清楚了,才眯著眼睛道:“你說的是憲國公嫡女一直對王妃不敬嗎?”
“是這麽回事兒,我們王妃素來好性子,從不與人紛爭。偏偏這位黃夫人幾次三番挑釁我們王妃,還說王妃……”宮女本就覺得那莊令儀無禮,當然學舌一般都說了。
哪裏料到宸王越聽眉頭越是緊皺:“原來是她。”
以前莊令儀說瑤娘的壞話,他還聽到過,那個時候瑤娘還在宮中做伴讀。
他揮了揮手,示意宮女退下,心中惱恨不已。
他成就大業,雖說是為了大臨萬世基業,實現自己的抱負,可怎麽也不讓家中人受到欺負,否則,這算什麽重生了。
夜了,二人準備歇下,高玄策見瑤娘什麽委屈都不同他說,心道,難道是因為自己騙了她,所以她覺得自己不能夠被信任嗎?
這就難辦了。
瑤娘是壓根就沒想過莊令儀,因為從莊令儀進宮,不討真陽公主和洪貴妃喜歡,她就已經勝了,現在莊令儀也不過是借著魏鳳的由頭排揎她罷了。
她現在隻是宸王妃,婆婆洪貴妃素來不喜沐宛童那般強勢厲害的人,她當然不會當場和莊令儀吵起來,否則損害的是自己的體麵。
更何況這些事情和高玄策說了沒用,婆媳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
本來上次因為建章帝病重,她在洪貴妃麵前露了一手,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現在當然還是要挽回自己的印象。
“怎麽還不歇下?”瑤娘問他。
高玄策笑道:“沒,沒什麽。”
“那就歇下了吧,今兒人多,應酬的也真累,回來承運又纏著我,明日還要跟二嫂一起給母妃請安。”
說完,她還打了個哈欠。
高玄策見她眼睛都已經快閉上,也心疼道:“那就快些睡吧。”
他本想要不要瞞著瑤娘替她出氣,依他之見當然要給個警告,可若是告訴瑤娘了,她必定不肯的,她有計謀有手段,甚至在最後給大皇子母子最後一擊,但她又是那種被動攻擊別人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別人不先對她不好,她是不會主動出手對付誰的。
這樣的女人才擔得起他喜歡的女人,能毫不猶豫的替他擋箭,前世即便沒有夫妻情分也會給他情分,是個有情有義溫柔善良的人。
他很矛盾,難得他在別的事情上都不會失眠,甚至東胡人對仗都胸有成竹,偏偏在瑤娘的事情上他總要多思慮一番。
哄她很容易,可他不敢騙她了。
因此,早上瑤娘起身時,難得高玄策還未起身,他笑眯眯的道:“瑤妹妹,我聽說昨兒有人對你出言不遜了?我想替你好好教訓一番。”
瑤娘本是迷迷糊糊的,聽他這麽一說,反而清醒了:“何必如此,父皇若繼續讓你領兵,你還得和憲國公的人打好關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更何況她隻是些嘴上功夫。楚莊王連絕纓會上,因為寵姬許姬在跳舞時,不小心遭人非禮時,慌亂之下拔下頭盔上的纓,並告知於楚莊王。這楚莊王自然很是生氣,而非禮許姬的唐狡也害怕如斯,可楚莊王卻突然命眾人全部都拔下頭纓,眾人暢飲,唐狡是又慶幸又感激,等到有一次楚王在外遇難時,就是被唐狡一人殺出重圍所救,楚莊王本想獎賞他,他卻說早在絕纓會時君主已經賞賜給他了。”
“殿下心中的雄才偉略,我雖然不甚了解,但是知曉。憲國公為開國元勳,如今在軍中也頗具影響,算得上是忠烈之後,若為了我們女子口角,反而對憲國公府有什麽齟齬,才是我的不是了。王爺,您不必擔心,莊令儀為人執拗,所依靠者隻有身份,可所謂的身份也隻是外物,人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早已料到她的下場了,您很不必為我出氣。”
若她為皇後,將來根本都不必找誰報仇,隻要有人知道誰曾經對你不敬,一個眼神就有人替你出氣,殺雞何必用牛刀呢。
高玄策聽到這裏,慶幸自己沒有欺騙她,反而被她的深明大義感動了。
君王不可因個人喜好而決定用人之策,高玄策雖然隻是王爺,但他有誌於為君,當然心胸不同。
可他還是覺得有些對不起她:“瑤娘,跟著我讓你受苦了。”
“沒什麽受苦的,隻要王爺您能夠得償所願,我就心裏歡喜的緊。”瑤娘笑。
高玄策心疼:“你也太懂事了。”
他這麽一說完,瑤娘卻凶巴巴的道:“您看我是很講道理的,所以日後無事就不要總瞞著我了,或者不把我當一回事,一次兩次我或許會聽你解釋,可狼來了的故事您也是知道的,我不是嚇您,若等哪一天你把我騙多了,從此我們夫妻情分就盡了。”
“好好好,我知道你的,你看我這一早上不就同你說了嗎?我以後絕對不會欺騙你的。”高玄策豎起三根手指作發誓狀。
瑤娘柳眉一豎:“別糊弄我,我不說假話的。”
“知道了,小的絕對不會了。”
……
這日她和徐青容一起坐著肩輿給皇貴妃請安去,承運則是坐在瑤娘身上,到了坤寧宮後,承運就興奮起來,洪貴妃則聽到孫子的聲音,連忙讓人抱到身邊。
“有沒有想祖母啊?祖母可是盼著你過來。”洪貴妃越看承運是越喜歡。
承運點頭:“可想了。”
瑤娘也道:“昨兒吃的一種果泥,就和我說要給祖母吃呢。我說你父王早有孝心,早就送到你祖母這裏了。”
洪貴妃問起:“是送的那一筐林檎嗎?聽說是洛川之地送來的,也怪道味道不同,我看汁水四溢,承運若是喜歡,就拿去吧,我年紀大了,少吃這些的。”
瑤娘擺手:“哪裏就要母妃這裏的孝敬,家裏盡有他的。”
“我也知曉是他的一片孝心。”洪貴妃慈愛的看著承運。
徐青容見狀嫉妒非常,還得保持平靜,她的女兒身子骨還弱,輕易不能見風,更何況女子和男子不同,郡主和王子也不同。
隻聽洪貴妃問起瑤娘:“我聽說老三有意請封承運為世子,是麽?”
瑤娘趕緊道:“兒媳同他說過,承運才一歲,年紀也太小了,還是大些更穩妥呢,母妃也替兒媳勸勸殿下才好。”
看來這並非是瑤娘的意思,洪貴妃是知曉這位兒媳很能沉得住氣的,她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建章帝是假裝中毒,還好沒有跳出來爭權奪位,這都是這位兒媳婦的功勞,過後她卻完全不提起自己的功勞,甚至在兒子麵前都沒說過。
洪貴妃也因為這次得體的表現,如今徐娘半老了,讓皇帝即便有更多新寵的情況下,還對她一如往昔。
這一點就是她另一個兒媳徐青容比不上的,徐青容總想從自己這裏得點什麽,名聲以及抗衡周王的籌碼。
因此,洪貴妃還是同意兒子的看法,反而對瑤娘道:“我看承運就很好,封為世子也很應該,早日定下名位,對承運也是好事。”
“這……”瑤娘故作為難。
洪貴妃笑道:“這事兒還得聖上同意呢,我們婦道人家也並不懂。”
其實就是洪貴妃沒有任何意見了,瑤娘在心裏也鬆了一口氣。
兒子早一步封了世子,宗法地位就早定了,若是大皇子當年就被封了世子,何必要行此道?
徐青容見這麽小的孩子就要被封為世子,這樣弟妹的位置就更穩固了,她眯了眯眼,心道這羅氏果然是好算計。
請完安之後,承運不願意回去,瑤娘隻好帶著他到禦花園中玩。
白英等人一出來就恭喜瑤娘:“咱們小王子終於要被封為世子了。”
“好了,且不必說那麽多,你們最緊要的是保護住承運的安全。至於其他,不必多言。”瑤娘叮囑。
白英又道:“那黃夫人那裏……”
“放心,大人不與小人爭。”瑤娘意有所指。
殊不知,莊令儀正和陸氏在吃酒,二人因為魏鳳的死,反而關係緊密。
陸氏道:“莊姐姐你就不怕得罪宸王妃嗎?宸王現在如日衝天,可不是我等得罪的起的。”
“出了一口惡氣,就是死了也值得,來哦,這是我家庖廚所製的菊花酒,咱們對飲一杯。”莊令儀豪爽笑道。
“現在也唯獨隻有姐姐你有這樣的氣魄了,我是佩服不已,不日我將隨我們侯爺去安州了。”陸氏幽幽一歎。
公公宣德侯害怕自家也被皇上清算,憂憤而死,興安公主與駙馬更是在家中惶惶不可終日,雖說建章帝對興安公主賞賜如常,但是大家都知曉到底還是不同了。
宣德侯世子沈亮承襲侯爵,被封為宣德侯,他很聰明的選擇了外放,並私底下發展自家產業。
莊令儀道:“我倒是想求外放,可惜我家那位你也是知曉的,對功名所求太多,對女人也是來之不拒,我如今隻盼著守著我的兒子過日子罷了。”
黃道賓婚前有童養媳,婚後登堂入室,當著憲國公的麵,他也隻是道納個妾而已,莊令儀把他無法。
所以,她還巴不得外放,自己跟黃道賓去外任。
陸氏卻道:“這怕是難了,他是翰林,肯定是想留在京中的。”
京官可比地方官強多了,但凡讀書人,能任文官是不願意任濁官的。
莊令儀也沒想到自己找的這位,當年明明是翩翩少年郎,怎麽就利欲熏心了,短短幾年,她就覺得可悲。
丈夫寵妾滅妻,她自己的兒子反而不如妾侍的孩子受寵。
“是啊,他肯定是想留在京中的,在這裏他是如魚得水,我也不怪他。不怕妹妹笑話,他這個人寵妾滅妻,待我也就頭一年我們柔情蜜意,現在我——”莊令儀不好再多說什麽。
陸氏了然道:“姐姐這樣的女中君子,固然品行高潔。可是您不能主動自絕於人,否則家中就都讓給別人了。還有,您的嫁妝那麽多,黃家族人不少,您可得好好的把嫁妝看好。”
莊令儀含笑點頭,很是感動。
和陸氏道別後,莊令儀準備回到家中,想起家裏的仆人除了她的,就不少是黃家奴仆,這些人雖然有的被她收買,但也有不少圍繞在那個寵妾白氏身邊。
白氏若是生的姿容不俗也就罷了,偏偏白氏隻是生的端正,頂多勉強算秀麗,可黃道賓就是很喜歡她,每每假裝公平,其實心都偏的不行。
無論是家世才情容貌,她是樣樣不如自己,卻偏偏能獲得丈夫的心。
明明她找的就是清清白白的讀書人家,不想嫁到皇室勾心鬥角,卻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不鬥不行,不爭也不行。
回到途中,她遇到了宸王出行,所有人都要為他讓路,莊令儀也一般。
路人們議論紛紛:“這是三皇子的車駕吧?他可是有神弓手之稱,又打贏了勝仗,真是不一般啊。”
“難得啊,比那個大千歲好多了。”
……
莊令儀垂眸,在一旁的奶母魯媽媽道:“小姐,當年你明明可以嫁給宸王的,可你不貪圖這份榮華富貴,現在反而還受黃家那群田舍奴的氣。”
“罷了,莫說了,魯媽媽。”莊令儀心道至少自己還是大婦,白氏還不得受她管著,黃道賓麵上還得尊敬自己,公婆和黃家族人還要供著她。
不似羅瑤娘,婆婆得供著,丈夫得小心服侍著。
但很快就被打臉了,因為宸王直接請封長子為世子,須知親王之子須滿十歲才能請封,宸王卻是另辟蹊徑。
他說的也極其有托孤之意:“兒臣隻願受父皇驅使,此孺子年歲尚小,按照祖製該滿十歲才封世子,但兒臣怕將來就藩在外,不能讓父皇見到他受封場景。”
宸王打了勝仗,卻封無可封,除非封太子,建章帝正在發愁此事,沒想到高玄策就提起此事。
建章帝心道,之前都說宸王貴不可言,但玄策卻並非如此想,反而是想就藩。
而宸王長子正是他的皇長孫,建章帝也頗喜歡這個孫子,這孩子天生一股聰明氣,看起來伶俐貴重,不似俗人。
“受封世子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情,你既然上了折子,朕讓宗人府議定就是。”建章帝笑道。
高玄策連忙又磕頭謝過,父子二人還共同用膳,高玄策還哭了一場:“兒臣養兒方知父母恩,每次看到承運才知道父皇對兒臣是何等用心,恐怕兒臣自己都做不到對這孺子如此。”
聽了這話建章帝比吃了蜜水還甜。
他這幾個兒子中,論親近,的確是宸王同他最親近,對自己毫無私心,日夜兼程趕回來救自己,明明帶了兵馬回來,卻不擅動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