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親王次妃算不得什麽,可做皇帝的貴妃那就不同了。
洪貴妃看向東方氏,卻莞爾一笑:“嫂嫂說哪裏話,當年若非嫂嫂,絕不會有今日的我。”
東方氏又賠罪:“皇貴妃娘娘,臣妾絕非言功,而是娘娘的兄弟您也是知曉的,他並非多出眾,日後宸王若有一日榮登大寶,皇後姓羅,太子必定親近羅家,那我們洪家如何是好?再者,您在宮中若有棠兒或者夏兒陪您,好歹也是自己人。”
“鄉裏常常姑舅表親作親,原本也有此風俗,嫂嫂既然這般說,我就答應下來。”洪貴妃也不推辭。
東方氏在心裏鬆了一口氣,倒是很知進退的走了。
莫女官卻從簾後出來,又對洪貴妃道:“洪夫人提議固然很對,但宸王的性子,怕是未必……”
難得洪貴妃笑的爽朗:“本宮隻說答應下來,但本宮答應下來又有何用?本宮又不是宸王,宸王不答應也無用啊,正所謂兒大不由娘啊!”
莫女官聞言一愣,還能這樣麽?
第92章
承運拿玉佩回來時,瑤娘看了一眼就知道洪貴妃為何送玉佩給承運,她看破不說破,就道:“先收好,等過些日子我出了月子,再給他打個絡子戴上。”
白芷收起來了,又笑道:“皇貴妃最喜歡咱們世子,每次咱們帶世子去請安,皇貴妃聽聞心情都會舒暢一整天呢。”
“此話在府上說說才好,若是被周王府上聽到,像什麽話呢!這人啊,越是覺得自己什麽都圓滿的時候,就會開始走下坡路了。”瑤娘搖頭。
高玄策現在已經去征西戎有九個月了,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也不知道如何了?
他向來心細如發,特地在臨產期之前送來禮物,這份情誼比什麽都重要,想到這裏,瑤娘很有些難過,似乎她們夫妻聚少離多,大多數時日都是靠相思度過。
不過,她也不能氣餒,這次坐完月子出來,她就有功夫在洪貴妃那裏使勁,先把婆婆攏好,再看看那杏兒如何,至於徐青容和洪淑怡那裏,她的人還暫時進不了周王府,不得不說,徐青容管家還是一把好手,周王規矩非常森嚴,若是打草驚蛇反而不美,隻有徐徐圖之再安插人手。
月餘,承澤的滿月禮到來,瑤娘也趁機出了月子,她在床上憋著難受的緊,現在能夠出來還是很高興的,隻是人稍微豐腴了一些,但她已經不是剛重生回來那個覺得瘦就是最美的人了,就像你喜歡一個人,起初你覺得相貌很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人的內心。
林緯南何嚐不英俊高大,可她就是非常反感他的虛偽。
想到這裏,她腦海裏突然冒出一個人鍾氏,這輩子林緯南再也沒有回京,林家也被抄了,她又將何去何從呢?
可瑤娘對她同情不起來,如果不是她恰好被人發現能夠回羅家,鍾氏的命運實際上就是她的命運。
今日來的人真的是濟濟一堂,數的上的命婦都來了,甚至連徐青容的母親嫂嫂都進宮而來,無論她們私下如何,當著瑤娘的麵,那些好話說起來真是不要命。
洪貴妃也是摟著孩子就不放手,瑤娘心裏卻沒什麽好高興的,大抵是她有這幅好身體,恰好生了兩個兒子,故而才能如此被洪貴妃歡喜,但若是不能生或者生了女兒呢,怕是高玄策也不會喜歡她了吧。
因為她樣樣都符合時下對女子的要求,個子高挑,皮膚白皙,性情看起來和順,嫁過來能生子,還能管理家務。
想想也是挺可悲的。
但現在不是這般想的時候,她對洪貴妃道:“自從有孕在身,就少去母妃跟前請安,前些日子承運還得了您的賞賜,真是讓媳婦感激不盡。”
洪貴妃看向瑤娘,見她眼圈微黑,不免關心道:“你這是怎麽了?是孩子鬧人麽?還是要自己保重。”
“這幾日有時候白日歇了,夜裏就睡不好了,總是難受的緊,就氣色不好。”瑤娘喜歡白日歇息,反而晚上安靜的時候她就點燈看書,難免看起來精神沒有之前好。
洪貴妃搖頭:“這樣不好,你還年輕,月子隻坐了一個月,若此時身體沒保養好,日後等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知道了。”
這話是關心之語,瑤娘也很領情。
徐青容就知道是如此,瑤娘生下孩子之後,洪貴妃那裏就很難有自己站腳的地方了。其實,這話還真的說錯了,至少洪老夫人倒是不這麽認為。
她對兒媳婦東方氏道:“我看皇貴妃娘娘很是慈悲,周王妃多年隻生下一女,現在娘娘隻盼著周王妃再生下一子,對周王長子並不看重,也是為了她,可她隻知道在皇貴妃那裏獻殷勤,打扮得如孀婦一般,這樣怎麽吸引周王?”
東方氏點頭:“是啊,周王妃說起來還不到三十歲了,也是過於持重了些。”
“聽聞周王秘密尋了名醫治病,應該沒問題了,就看周王到時候如何了。”洪老夫人覺得徐青容恐怕很難生孩子。
周王治好頑疾一事,瑤娘也有所耳聞,聽說懸賞百金,在民間選醫術高超的大夫。
不知道這輩子高朔還能不能生出來,可即便高朔生出來,瑤娘心中還是以自己的兒子為主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瑤娘的娘家人羅家這邊,鬱氏臉色紅潤,顯然和父親感情已經和好如初,瑤娘也鬆了一口氣,也放下心來。
今年敬皓鄉試未中,但鬱氏已經說了一戶人家,正和瑤娘提起:“那姑娘今年十五了,性情很好,更重要的是你父親說她們家家風醇正,我們也就打算定下來。”
“既然是爹爹看上的,那肯定不錯。”
工部尚書的女兒,瑤娘遙遙記得好似自己見過一麵,但沒有太大印象,但弟弟的婚事她是不願意插手。
本來夫妻這種事情就很難說,即便是家世背景甚至是外貌都相襯的人,也未必就能過到一起去,還是要二人磨合的好。
她出了月子之後,就開始頻繁去給洪貴妃請安,親自在洪貴妃那裏做膳食奉給婆母,抄寫經文,現在洪貴妃沒有之前得寵,她常常一個人,瑤娘見她覺得冷清寂寞之時,就帶孩子過來陪著。
人和人的感情都是處出來的,瑤娘始終相信這個道理,再有老二承澤就沒承運那麽霸道,有乳母喂養,她就更能騰出手來了。
但是徐青容卻開始和她比較起來,她每日都要比瑤娘來的更早,走的時候就一定要比瑤娘走的更晚,瑤娘也隻好搖頭。
“我是因為王爺不在家中,又想看看娘娘身邊的人的異動,怎麽二嫂也和我別上了?”瑤娘真是想不通。
但瑤娘也不是輕易認輸的,她自己從未放棄過作畫,因此每日請安完回去,就會拿自己的畫兒出來開始給洪貴妃做繡件,上了年紀的人都怕受風,因此,瑤娘除了做鞋襪之外,就是做抹額居多。
等做完,她就帶給洪貴妃,洪貴妃見她親手所做,尤其是現在是冬日,保暖但是不遮眼,也不顯得厚重,她愛不釋手。
“你的針線活是越發的好了。”洪貴妃笑著,當即就戴上試。
在一旁的徐青容見狀,和身後的洪淑怡對視一眼,深覺失策。
自從成了周王妃後,整個王府的內務都壓在她的身上,又怕周王找茬,還怕妾侍們擅自有孕,她哪裏有功夫做針線活,早知道洪貴妃喜歡這個,她還不如讓針線房多做幾個來。
瑤娘笑道:“是母妃不嫌棄才是。”
“我看你這上頭的樣式新鮮的很,又極其鮮亮,還是你們年輕人會做,杏兒也給我做了好幾個,但終歸花樣上不如。”洪貴妃的確覺得瑤娘做的抹額戴著更舒服。
這……
到了洪貴妃這個地步也的確不需要再說話看誰的臉色了,看洪貴妃以前可是常常誇杏兒的,現在怎麽這般說呢?
瑤娘不動聲色道:“杏兒針腳細密,我卻馬馬虎虎,還好您不嫌棄呢。”
洪貴妃笑:“你這孩子也太謙虛了。”
她現在有兒媳婦相陪,隻覺得比莫女官和杏兒加起來還要舒泰,兒媳婦做的桂花酒釀湯圓也好吃,甚至包的小餛飩也更可口,平日她有什麽煩心事,她更三言兩語似乎不在話下。
更重要的是承運承澤兄弟倆在她身邊,熱熱鬧鬧的也緩解了皇帝不在的孤寂。
甚至她還懂佛法原理,幾乎是和她說許多佛法故事,比說書人說的還有意思呢。
杏兒聽了這話,麵上笑著說:“王妃這是埋汰咱們呢。”可手裏卻緊緊捏著帕子,實在是難受的緊。
為何?為何連洪貴妃都能這麽快就哄過去。
徐青容見洪貴妃收下瑤娘禮物後,連自己也顧不得,麵上還不做到一碗水端平,更是恐懼這瑤娘太可惡了。
人心中所想,麵上不可能完全沒有表現,洪貴妃是何等人,見徐青容如此,心中也是冷哼一聲,她表麵上敬著自己這個婆母,天天請安噓寒問暖,實際上沒做過一頓飯給她吃,連經文也沒抄過,唯一得到的針線就是逢年過節的那一些,可能還不是她做的。
否則為何連續幾年針線的針腳都不同。
既然你隻當我是你立孝道的靶子,我何必給你麵子,本來我們隻是婆媳,又不是親母女。
更讓她受打擊的是,建章帝見周王子嗣不豐,唯一一個長子還出自婢子的肚子,周王妃無所出,兒子身子既然無礙,他當然也聽說過徐家女的名聲,怕是兒子被兒媳婦轄製,不敢再納妾,於是,親自賜了一位出身非常好的側妃直接過去。
徐青容好容易撐到房裏,直接驚厥過去。
第93章
承澤剛被乳母喂了奶,響亮的打了個飽嗝,小嘴上還沾著乳汁,瑤娘替他擦幹淨,又對乳母們道:“他還小,就不必抱出去見風。”
承澤的乳母諸氏深以為然:“奴婢常常聽說小孩子小的時候,邪祟極多,尤其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們,要養大不容易,須得讓人照看好,才不至於讓人摸了去。”
“你這話很是對,莫說是二王子這樣年紀小的,就是我們承運今年三歲,在外也頗懂事,我也是不放心的。”瑤娘摸了摸承運的頭。
諸乳母奉承:“王妃是有大福氣的人,兩位王子也有神佛庇佑,哪裏又和尋常人相似呢。”
瑤娘笑著搖頭。
年前,欽天監擇吉,讓周王側妃過了門,親王側妃等同於郡王妃,不可比其她姬妾,雖然有禮部和宗人府籌備,但徐青容這個王妃也還得幫忙,這就是做王妃的無奈,她不僅僅是周王之妻,也是周王的內務管家。
甚至徐青容認為她和周王的僚屬沒什麽區別,周王對她隻有夫妻之敬,卻沒有半點夫妻之愛。
上個月她生辰,因為王府屬官送給她的禮和辦的壽宴和周王齊平,周王就很不高興了,示意長史她是王妃,必須低王爺一等,而不能同等待之。
她這個王妃,做的比宸王妃和安王妃差遠了。
同樣是妯娌,她真是如蓮子心似的外麵甜裏麵苦。
瑤娘是在小年之後的第一天見到周王側妃甘氏的,甘氏是原任雲貴總督之女,父親已經致仕,其大兄在浙江杭州府任同知,二兄是翰林院庶吉士,可謂滿門清貴,家世不俗。
且甘氏清麗如菊,不是傳統的宜男之相,但是卻別有一番韻味。
洪貴妃顯然對甘氏頗為禮遇,瑤娘也親自送了賀禮:“甘側妃不要嫌棄。”
甘氏對宮裏的人還算是打聽過,比如皇貴妃洪氏,聽聞在宮中極其受寵,不知是怎樣的美人,乍一見麵,洪貴妃寶相莊嚴,反而是她身畔坐著著親王妃服飾的年輕女子卻是一張傾國傾城的臉,這位想必就是宸王妃了。
外界對她諱莫如深,說宸王這樣的天之驕子都為她折腰,原本宸王妃位應該是憲國公女兒的,卻平白到了她的身上。
如今一見,果真光彩照人,又在皇貴妃處這裏十分得臉。
皇貴妃固然對甘氏妥帖,但畢竟是個側妃,這個分寸她還是清楚的,周王請完安則回去了,洪貴妃留了甘氏一盞茶的功夫,就讓人送她回去。
瑤娘照舊留下來說話,洪貴妃道:“真陽那丫頭隨駙馬去了江南,皇上說讓她們去金陵,這樣一來,她倒是快活的很。”
“這也是好事兒,公主是個不受拘束的性子,天生活潑,駙馬和公主一處,婦唱夫隨,豈不是美事?我娘常說兒女離的遠些不是問題,隻要日子過的好,她就放心了。再者,母妃若是想公主了,公主是極有孝心的人,她若來看您,保管是講好些新鮮事兒新鮮景兒給您聽。”
洪貴妃聞言一笑,指著承運道:“我有他這個猴兒這裏就夠熱鬧了。”
今兒周王納側,也是大事,瑤娘再坐了一會兒,就準備出去,這次是杏兒送她出門。這麽多天,她都讓人仔細觀察杏兒,看起來完全沒什麽和周王妃過從甚密之處,這就奇怪了,難道是自己判斷失誤不成?
“杏兒姐姐留步,我們自回去就是了。”瑤娘停住腳步,對杏兒道。
杏兒能混到洪貴妃身邊的大宮女,也並非不聰明,她見瑤娘看她的眼神有一絲探究之色,因此不敢露出太多心思,隻是笑:“宸王妃既然這麽說,那奴婢就送您到這裏了。”
坤寧宮中的活計並不多,洪貴妃已經去做午課了,這些年皇上寵年輕的妃嬪,洪貴妃除了照顧後宮和時常見見小孫子們外之外,都寄心於佛法之中。
因此,杏兒回去自己的居所,她現在也是大姑姑了,身邊也有兩個小宮女服侍,這倆小宮女喜氣洋洋的,杏兒平素待下人不錯,遂語氣和緩道:“你們兩個丫頭子怎麽這般高興?”
“是三皇子妃今日給了我們幾個賞賜呢,早上她在廚下給皇貴妃做早點,正好我們幾個在那裏幫忙,她就讓人給我們一人送了幾尺布,方才白英姑姑送了來呢。”
在許多地方,銀錢反而用不出去,有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見過銀子,一匹布更能交換更多的東西。
杏兒笑道:“一點小恩小惠你們也要,若是我,這麽點布,我就不要。”
“我們哪能和姑姑你比啊,你在皇貴妃那裏多得臉啊。可我們能得這些就不錯了,白英姑姑說這是上好的妝花緞,是宸王妃娘家送來的呢!到時候若能托人送回去給我妹妹成親的時候穿,她不知道多高興呢。”
洪貴妃看向東方氏,卻莞爾一笑:“嫂嫂說哪裏話,當年若非嫂嫂,絕不會有今日的我。”
東方氏又賠罪:“皇貴妃娘娘,臣妾絕非言功,而是娘娘的兄弟您也是知曉的,他並非多出眾,日後宸王若有一日榮登大寶,皇後姓羅,太子必定親近羅家,那我們洪家如何是好?再者,您在宮中若有棠兒或者夏兒陪您,好歹也是自己人。”
“鄉裏常常姑舅表親作親,原本也有此風俗,嫂嫂既然這般說,我就答應下來。”洪貴妃也不推辭。
東方氏在心裏鬆了一口氣,倒是很知進退的走了。
莫女官卻從簾後出來,又對洪貴妃道:“洪夫人提議固然很對,但宸王的性子,怕是未必……”
難得洪貴妃笑的爽朗:“本宮隻說答應下來,但本宮答應下來又有何用?本宮又不是宸王,宸王不答應也無用啊,正所謂兒大不由娘啊!”
莫女官聞言一愣,還能這樣麽?
第92章
承運拿玉佩回來時,瑤娘看了一眼就知道洪貴妃為何送玉佩給承運,她看破不說破,就道:“先收好,等過些日子我出了月子,再給他打個絡子戴上。”
白芷收起來了,又笑道:“皇貴妃最喜歡咱們世子,每次咱們帶世子去請安,皇貴妃聽聞心情都會舒暢一整天呢。”
“此話在府上說說才好,若是被周王府上聽到,像什麽話呢!這人啊,越是覺得自己什麽都圓滿的時候,就會開始走下坡路了。”瑤娘搖頭。
高玄策現在已經去征西戎有九個月了,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也不知道如何了?
他向來心細如發,特地在臨產期之前送來禮物,這份情誼比什麽都重要,想到這裏,瑤娘很有些難過,似乎她們夫妻聚少離多,大多數時日都是靠相思度過。
不過,她也不能氣餒,這次坐完月子出來,她就有功夫在洪貴妃那裏使勁,先把婆婆攏好,再看看那杏兒如何,至於徐青容和洪淑怡那裏,她的人還暫時進不了周王府,不得不說,徐青容管家還是一把好手,周王規矩非常森嚴,若是打草驚蛇反而不美,隻有徐徐圖之再安插人手。
月餘,承澤的滿月禮到來,瑤娘也趁機出了月子,她在床上憋著難受的緊,現在能夠出來還是很高興的,隻是人稍微豐腴了一些,但她已經不是剛重生回來那個覺得瘦就是最美的人了,就像你喜歡一個人,起初你覺得相貌很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人的內心。
林緯南何嚐不英俊高大,可她就是非常反感他的虛偽。
想到這裏,她腦海裏突然冒出一個人鍾氏,這輩子林緯南再也沒有回京,林家也被抄了,她又將何去何從呢?
可瑤娘對她同情不起來,如果不是她恰好被人發現能夠回羅家,鍾氏的命運實際上就是她的命運。
今日來的人真的是濟濟一堂,數的上的命婦都來了,甚至連徐青容的母親嫂嫂都進宮而來,無論她們私下如何,當著瑤娘的麵,那些好話說起來真是不要命。
洪貴妃也是摟著孩子就不放手,瑤娘心裏卻沒什麽好高興的,大抵是她有這幅好身體,恰好生了兩個兒子,故而才能如此被洪貴妃歡喜,但若是不能生或者生了女兒呢,怕是高玄策也不會喜歡她了吧。
因為她樣樣都符合時下對女子的要求,個子高挑,皮膚白皙,性情看起來和順,嫁過來能生子,還能管理家務。
想想也是挺可悲的。
但現在不是這般想的時候,她對洪貴妃道:“自從有孕在身,就少去母妃跟前請安,前些日子承運還得了您的賞賜,真是讓媳婦感激不盡。”
洪貴妃看向瑤娘,見她眼圈微黑,不免關心道:“你這是怎麽了?是孩子鬧人麽?還是要自己保重。”
“這幾日有時候白日歇了,夜裏就睡不好了,總是難受的緊,就氣色不好。”瑤娘喜歡白日歇息,反而晚上安靜的時候她就點燈看書,難免看起來精神沒有之前好。
洪貴妃搖頭:“這樣不好,你還年輕,月子隻坐了一個月,若此時身體沒保養好,日後等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知道了。”
這話是關心之語,瑤娘也很領情。
徐青容就知道是如此,瑤娘生下孩子之後,洪貴妃那裏就很難有自己站腳的地方了。其實,這話還真的說錯了,至少洪老夫人倒是不這麽認為。
她對兒媳婦東方氏道:“我看皇貴妃娘娘很是慈悲,周王妃多年隻生下一女,現在娘娘隻盼著周王妃再生下一子,對周王長子並不看重,也是為了她,可她隻知道在皇貴妃那裏獻殷勤,打扮得如孀婦一般,這樣怎麽吸引周王?”
東方氏點頭:“是啊,周王妃說起來還不到三十歲了,也是過於持重了些。”
“聽聞周王秘密尋了名醫治病,應該沒問題了,就看周王到時候如何了。”洪老夫人覺得徐青容恐怕很難生孩子。
周王治好頑疾一事,瑤娘也有所耳聞,聽說懸賞百金,在民間選醫術高超的大夫。
不知道這輩子高朔還能不能生出來,可即便高朔生出來,瑤娘心中還是以自己的兒子為主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瑤娘的娘家人羅家這邊,鬱氏臉色紅潤,顯然和父親感情已經和好如初,瑤娘也鬆了一口氣,也放下心來。
今年敬皓鄉試未中,但鬱氏已經說了一戶人家,正和瑤娘提起:“那姑娘今年十五了,性情很好,更重要的是你父親說她們家家風醇正,我們也就打算定下來。”
“既然是爹爹看上的,那肯定不錯。”
工部尚書的女兒,瑤娘遙遙記得好似自己見過一麵,但沒有太大印象,但弟弟的婚事她是不願意插手。
本來夫妻這種事情就很難說,即便是家世背景甚至是外貌都相襯的人,也未必就能過到一起去,還是要二人磨合的好。
她出了月子之後,就開始頻繁去給洪貴妃請安,親自在洪貴妃那裏做膳食奉給婆母,抄寫經文,現在洪貴妃沒有之前得寵,她常常一個人,瑤娘見她覺得冷清寂寞之時,就帶孩子過來陪著。
人和人的感情都是處出來的,瑤娘始終相信這個道理,再有老二承澤就沒承運那麽霸道,有乳母喂養,她就更能騰出手來了。
但是徐青容卻開始和她比較起來,她每日都要比瑤娘來的更早,走的時候就一定要比瑤娘走的更晚,瑤娘也隻好搖頭。
“我是因為王爺不在家中,又想看看娘娘身邊的人的異動,怎麽二嫂也和我別上了?”瑤娘真是想不通。
但瑤娘也不是輕易認輸的,她自己從未放棄過作畫,因此每日請安完回去,就會拿自己的畫兒出來開始給洪貴妃做繡件,上了年紀的人都怕受風,因此,瑤娘除了做鞋襪之外,就是做抹額居多。
等做完,她就帶給洪貴妃,洪貴妃見她親手所做,尤其是現在是冬日,保暖但是不遮眼,也不顯得厚重,她愛不釋手。
“你的針線活是越發的好了。”洪貴妃笑著,當即就戴上試。
在一旁的徐青容見狀,和身後的洪淑怡對視一眼,深覺失策。
自從成了周王妃後,整個王府的內務都壓在她的身上,又怕周王找茬,還怕妾侍們擅自有孕,她哪裏有功夫做針線活,早知道洪貴妃喜歡這個,她還不如讓針線房多做幾個來。
瑤娘笑道:“是母妃不嫌棄才是。”
“我看你這上頭的樣式新鮮的很,又極其鮮亮,還是你們年輕人會做,杏兒也給我做了好幾個,但終歸花樣上不如。”洪貴妃的確覺得瑤娘做的抹額戴著更舒服。
這……
到了洪貴妃這個地步也的確不需要再說話看誰的臉色了,看洪貴妃以前可是常常誇杏兒的,現在怎麽這般說呢?
瑤娘不動聲色道:“杏兒針腳細密,我卻馬馬虎虎,還好您不嫌棄呢。”
洪貴妃笑:“你這孩子也太謙虛了。”
她現在有兒媳婦相陪,隻覺得比莫女官和杏兒加起來還要舒泰,兒媳婦做的桂花酒釀湯圓也好吃,甚至包的小餛飩也更可口,平日她有什麽煩心事,她更三言兩語似乎不在話下。
更重要的是承運承澤兄弟倆在她身邊,熱熱鬧鬧的也緩解了皇帝不在的孤寂。
甚至她還懂佛法原理,幾乎是和她說許多佛法故事,比說書人說的還有意思呢。
杏兒聽了這話,麵上笑著說:“王妃這是埋汰咱們呢。”可手裏卻緊緊捏著帕子,實在是難受的緊。
為何?為何連洪貴妃都能這麽快就哄過去。
徐青容見洪貴妃收下瑤娘禮物後,連自己也顧不得,麵上還不做到一碗水端平,更是恐懼這瑤娘太可惡了。
人心中所想,麵上不可能完全沒有表現,洪貴妃是何等人,見徐青容如此,心中也是冷哼一聲,她表麵上敬著自己這個婆母,天天請安噓寒問暖,實際上沒做過一頓飯給她吃,連經文也沒抄過,唯一得到的針線就是逢年過節的那一些,可能還不是她做的。
否則為何連續幾年針線的針腳都不同。
既然你隻當我是你立孝道的靶子,我何必給你麵子,本來我們隻是婆媳,又不是親母女。
更讓她受打擊的是,建章帝見周王子嗣不豐,唯一一個長子還出自婢子的肚子,周王妃無所出,兒子身子既然無礙,他當然也聽說過徐家女的名聲,怕是兒子被兒媳婦轄製,不敢再納妾,於是,親自賜了一位出身非常好的側妃直接過去。
徐青容好容易撐到房裏,直接驚厥過去。
第93章
承澤剛被乳母喂了奶,響亮的打了個飽嗝,小嘴上還沾著乳汁,瑤娘替他擦幹淨,又對乳母們道:“他還小,就不必抱出去見風。”
承澤的乳母諸氏深以為然:“奴婢常常聽說小孩子小的時候,邪祟極多,尤其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們,要養大不容易,須得讓人照看好,才不至於讓人摸了去。”
“你這話很是對,莫說是二王子這樣年紀小的,就是我們承運今年三歲,在外也頗懂事,我也是不放心的。”瑤娘摸了摸承運的頭。
諸乳母奉承:“王妃是有大福氣的人,兩位王子也有神佛庇佑,哪裏又和尋常人相似呢。”
瑤娘笑著搖頭。
年前,欽天監擇吉,讓周王側妃過了門,親王側妃等同於郡王妃,不可比其她姬妾,雖然有禮部和宗人府籌備,但徐青容這個王妃也還得幫忙,這就是做王妃的無奈,她不僅僅是周王之妻,也是周王的內務管家。
甚至徐青容認為她和周王的僚屬沒什麽區別,周王對她隻有夫妻之敬,卻沒有半點夫妻之愛。
上個月她生辰,因為王府屬官送給她的禮和辦的壽宴和周王齊平,周王就很不高興了,示意長史她是王妃,必須低王爺一等,而不能同等待之。
她這個王妃,做的比宸王妃和安王妃差遠了。
同樣是妯娌,她真是如蓮子心似的外麵甜裏麵苦。
瑤娘是在小年之後的第一天見到周王側妃甘氏的,甘氏是原任雲貴總督之女,父親已經致仕,其大兄在浙江杭州府任同知,二兄是翰林院庶吉士,可謂滿門清貴,家世不俗。
且甘氏清麗如菊,不是傳統的宜男之相,但是卻別有一番韻味。
洪貴妃顯然對甘氏頗為禮遇,瑤娘也親自送了賀禮:“甘側妃不要嫌棄。”
甘氏對宮裏的人還算是打聽過,比如皇貴妃洪氏,聽聞在宮中極其受寵,不知是怎樣的美人,乍一見麵,洪貴妃寶相莊嚴,反而是她身畔坐著著親王妃服飾的年輕女子卻是一張傾國傾城的臉,這位想必就是宸王妃了。
外界對她諱莫如深,說宸王這樣的天之驕子都為她折腰,原本宸王妃位應該是憲國公女兒的,卻平白到了她的身上。
如今一見,果真光彩照人,又在皇貴妃處這裏十分得臉。
皇貴妃固然對甘氏妥帖,但畢竟是個側妃,這個分寸她還是清楚的,周王請完安則回去了,洪貴妃留了甘氏一盞茶的功夫,就讓人送她回去。
瑤娘照舊留下來說話,洪貴妃道:“真陽那丫頭隨駙馬去了江南,皇上說讓她們去金陵,這樣一來,她倒是快活的很。”
“這也是好事兒,公主是個不受拘束的性子,天生活潑,駙馬和公主一處,婦唱夫隨,豈不是美事?我娘常說兒女離的遠些不是問題,隻要日子過的好,她就放心了。再者,母妃若是想公主了,公主是極有孝心的人,她若來看您,保管是講好些新鮮事兒新鮮景兒給您聽。”
洪貴妃聞言一笑,指著承運道:“我有他這個猴兒這裏就夠熱鬧了。”
今兒周王納側,也是大事,瑤娘再坐了一會兒,就準備出去,這次是杏兒送她出門。這麽多天,她都讓人仔細觀察杏兒,看起來完全沒什麽和周王妃過從甚密之處,這就奇怪了,難道是自己判斷失誤不成?
“杏兒姐姐留步,我們自回去就是了。”瑤娘停住腳步,對杏兒道。
杏兒能混到洪貴妃身邊的大宮女,也並非不聰明,她見瑤娘看她的眼神有一絲探究之色,因此不敢露出太多心思,隻是笑:“宸王妃既然這麽說,那奴婢就送您到這裏了。”
坤寧宮中的活計並不多,洪貴妃已經去做午課了,這些年皇上寵年輕的妃嬪,洪貴妃除了照顧後宮和時常見見小孫子們外之外,都寄心於佛法之中。
因此,杏兒回去自己的居所,她現在也是大姑姑了,身邊也有兩個小宮女服侍,這倆小宮女喜氣洋洋的,杏兒平素待下人不錯,遂語氣和緩道:“你們兩個丫頭子怎麽這般高興?”
“是三皇子妃今日給了我們幾個賞賜呢,早上她在廚下給皇貴妃做早點,正好我們幾個在那裏幫忙,她就讓人給我們一人送了幾尺布,方才白英姑姑送了來呢。”
在許多地方,銀錢反而用不出去,有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見過銀子,一匹布更能交換更多的東西。
杏兒笑道:“一點小恩小惠你們也要,若是我,這麽點布,我就不要。”
“我們哪能和姑姑你比啊,你在皇貴妃那裏多得臉啊。可我們能得這些就不錯了,白英姑姑說這是上好的妝花緞,是宸王妃娘家送來的呢!到時候若能托人送回去給我妹妹成親的時候穿,她不知道多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