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容心中苦澀難當,卻還要故作驚喜:“昨日我們宴飲歸來,實在是太晚了,今日才知曉這個消息,不必母妃說,兒媳也定然會照看好他。”
“嗯,我這裏再送兩個嬤嬤去照看,老二隻有瑞哥兒一個長子,到底是單薄了些。”洪貴妃歎著。
徐青容繼續陪笑。
但瑤娘在旁看著卻半點沒有覺得徐青容吃癟她高興的感覺,因為實在是物傷其類,作為皇子妃,無法生育,就無法阻擋這些妾侍側妃。
即便是她,也是無法阻擋的。
對皇帝而言,賞賜兒子美女,就跟賞賜兒子珠寶財富是一樣的。
“母妃,過會子王爺親自來給您請安,兒媳就先告辭,這般也好讓您和王爺敘舊。”瑤娘先提出要走,並未對徐青容冷嘲熱諷。
如此,徐青容也不敢多待,一並告辭了。
出了坤寧宮徐青容不像以往還假模假式的和瑤娘你來我往幾句,反而匆匆離開了。
瑤娘回來,便和高玄策說起此事,高玄策挑眉:“二哥好了嗎?不是說他摔下馬,不能生育了嗎?”
“是有這麽一說,但他找了名醫,據說是已經好了,但有沒有真好,我就不知道了。”瑤娘攤手。
高玄策笑道:“那還真是好事,我也盼望二哥多子多福。”
“雖說如此,可是你的路就難走了。”瑤娘也是想到了這一層,若周王無子,或者隻有個庶子,成算就少了許多了。
高玄策卻伸手阻止:“難難難,他固然排在我前麵,但是哪點又真的贏過我呢?就是江山真的在他手上,我也不是奪不過來,你何必說這些。”
這話說的豪邁,瑤娘見他高昂的頭,看到了他的脖頸處有紅痕,“呀”了一聲,“這裏怎麽……”
高玄策頗有些幽怨的看著瑤娘:“這還不算你弄的,比打仗還累。”
瑤娘趕緊捂住他的嘴:“不許胡說。”
想起昨夜的瘋狂,瑤娘都覺得自己仿佛發癲一樣,那般的模樣是她從未有過的。高玄策則沒好氣道:“以後,可不許總在上麵,要知道我可是男人。”
“知道啦。”瑤娘笑眯眯的。
高玄策也不好意思再說下去,借口給皇貴妃請安就去了坤寧宮,洪貴妃見到兒子不知道多高興,杏兒也跟著忙裏忙外,聽高玄策在講桓城的戰事:“那裏緊接西戎,兒子就在那裏讓人養馬,那些馬兒有一匹純白色的,煞是好看。這次,兒臣特地運回八匹,給母妃拉車所用。”
也隻有小兒子才這般細心了,洪貴妃樂的合不攏嘴:“你合該送給你父皇才是,怎麽送給我了呢?我一個常年在宮中的人,用那麽好的馬也無用武之地。”
“能給母妃拉車,那是它們的榮幸,這所謂馬,不就是拉人的嗎?母妃你千萬別推辭才好,也隻有你才配用這個馬。至於父皇,兒臣對父皇不辱使命,有什麽比打小西戎送給父皇好呢?”高玄策不讚同洪貴妃的。
洪貴妃見兒子不讚同她,反而越發高興。
高玄策笑道:“母妃高興了,兒臣就高興。”
杏兒見她二人母慈子孝,見機的端上平日高玄策最喜歡喝的蜜桔飲,這次高玄策卻隨意呷了一口,放在一邊。
洪貴妃還問:“怎麽?不喜喝嗎?讓她們換換。”
“不必,是蜜桔吃了上火,早上已經吃了兩顆了,不敢多喝了。要是上火了,瑤妹妹肯定就會說我的,她現在是拿著雞毛當令箭,說是您要她照顧我的,就這也不讓我多吃,那也不讓我多吃,我看您是多養了個忠心的女兒啊!”高玄策故作吃醋道。
洪貴妃本來生氣兒媳婦管束兒子太嚴,但見高玄策這般說,知曉兒媳是好意,遂也不怪罪了,唯有杏兒見自己從昨兒就準備好的蜜桔飲被丟在一旁,她的手還因為做這個被戳了個洞,高玄策卻根本看都不看一眼。
這都怪羅瑤娘。
可洪貴妃和高玄策都沒發現杏兒的異樣,洪貴妃還給高玄策提起:“你父皇也想為你賜一位側妃,身份絕對不比甘氏低,你且放心,這下你也有更大的助力了。”
這本來對於自己兒子而言是好事,卻見高玄策臉色變了,當即起身:“兒臣這就去見父皇。”
高玄策走的急,洪貴妃也算是很了解自己的兒子,忍不住自言自語道:“他必定是為了瑤娘,不願意納側,傻孩子,殊不知,納側是為了強大自身啊,白白把到手的權利都丟了。”
杏兒把洪貴妃的話聽了進去,心中對瑤娘更是恨,恨她的嫉妒心悔了高玄策。
第96章
建章帝此時在福寧殿辦公,昨日雖然飲醉,但他依舊不敢懈怠,又聽得宸王求見,正在偏廳候著,建章帝立馬放下筆道:“不是讓他多歇息幾日的,怎麽過來了,讓他過來吧。”
兒子肯定是要先見的,建章帝傳令下去,不一會兒高玄策就過來了。
“兒臣給父皇請安,願吾皇千秋萬代。”
建章帝笑道:“你這猴兒,快起來,這麽早過來,準是有事兒求我。”
高玄策很少有衝動的時候,大概就是對瑤娘的事情了,他當然不能說自己為了個女子不納妾,雖然他想這麽說,但是說出這樣的話,恐怕瑤娘在宮裏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他和瑤娘好不容易什麽都坦誠相待了,他不想別人破壞他們的感情。
“父皇,兒臣有些私事想對您說。”
建章帝見他表情嚴肅,以為是什麽大事,連忙揮退眾人,看著他道:“你這是怎麽了?”
高玄策歎道:“兒臣想辟出一個地方修道,不堪凡俗之事堪擾,但又舍不得妻兒,要不您替我同羅氏說說吧?讓她同我和離算了,兒子天生就不適合成婚。”
“胡鬧,都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這麽胡鬧,你動不動就要修道。父皇和你母妃如何是好?你嶽父多次為你轉圜,雖說也是為了天下,但人家把女兒嫁給你,我看你媳婦沒有半點問題。”建章帝心道這玄策不管再怎麽長大,還是孩子心性。
高玄策別過身去:“羅氏兒子還是很愛的,可就是喜歡她,鬧的我沒法子修道了,兒子也不知曉如何是好?她已經是努力不吵著兒子了,但兒子還是覺得煩擾。”
他的聲音很是苦惱,仿佛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辦了?
建章帝卻是心情大好,他這個兒子他是很清楚的,才幹異常突出,心智堅韌,隻可惜不知道何時迷上修道,沉迷於道法之中。
好在還有這個兒媳婦羅氏,還能拉回他一些,讓他變成一個正常人,否則,他是真的就更光棍似的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母妃一貫也是管不住他的。
原本打算再送幾個人過去的,可看他這個樣子,若是女人們太多,他忍耐性太低了,恐怕就真的氣走了,尋一塊僻靜的地方去修道了。
想到這裏,建章帝就笑:“不如這樣,這幾日反正也無事,你在家中多休養幾日,父皇保證等日後親自為你建一座道觀,如何?”
高玄策驚喜:“果真?那這日後是何時呢?”
“反正也要等這些日子過後,如今國庫收緊,若父皇給你建道觀,旁人又要攻訐你了,本來你有功,反而要被人斥奢靡浪費了。”建章帝細細教導。
他是完全把高玄策隻當兒子看,旁的兒子都有所求,隻有玄策對他就跟普通的兒子對父子那般,迷惘之事兒子總會找到他。
高玄策問完心情看起來也好多了,建章帝則派人去犒賞瑤娘,到底和自己這寶兒子相處也不容易,要不然就是成日不在家,在家還嫌妻兒聒噪,自己想修道。
瑤娘莫名被皇帝賜下綢緞盆景等賞賜,還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問著穿道袍的高玄策:“這是怎麽了?父皇為何會賞賜我呢?”
“當然是知曉你這個王妃做的很好了,不僅孝順母妃,打理家業,對我又好,宮裏宮外誰不知道你好?”高玄策認真道。
瑤娘看著他道:“是不是你在父皇麵前說了我的好話呀?”
她雖然是帶著疑問,但已經很確定,肯定是高玄策說的,否則,皇上不會對她這麽好。
高玄策不承認:“哪有的事情,分明是你很好,大家有目共睹的,為何偏偏說是我說的。”
這點瑤娘就不信了,但是她看著高玄策黢黑的臉,忍不住道:“不如這樣,你同我一起敷臉,你這個臉曬的也太黑了些?”
“你嫌棄我呀?”高玄策不滿的捏了捏瑤娘的腮幫子。
瑤娘搖頭:“哪有,就是以前更英俊點,每次看到你,總是心砰砰砰的跳,都不像我自己了。”
“真的嗎?”高玄策喜出望外,沒想到瑤妹妹這麽喜歡自己。
論哄人來,能把小孩子哄的服服帖帖的人,對大人自然不在話下,瑤娘重重點頭:“當然是真的,誰還拿話哄你不成。”
“那好,現在我就變白點。”高玄策也開始鼓搗自己的臉了。
小兒子承澤一歲多了,正是學舌的時候,他一進來就熱鬧起來:“母妃,兒子要果果,但果果酸。”
“嗯,酸的要少吃。”承澤學瑤娘平日的樣子說話。
瑤娘也是很感慨,她是說兩個孩子為何和前世生的一樣,還驚奇是不是隻要是自己肚子裏出來的孩子都一樣,現在才發現是兩輩子都和同一個人在一處了。
如此,高玄策側妃的事情再也沒聽說,就連瑤娘本人也很奇怪,宮裏可不是講什麽一夫一妻的地方,建章帝雖然對洪貴妃還算不錯,但年輕的妃嬪依舊很多,周王那裏賜下甘氏,按照常理,現在也該給宸王賜側妃了,但就是沒有任何動靜。
宸王年輕,立了如此大功,但已經升無可升,本就是拿雙俸親王,兒子也封了世子,到了這等貴無可貴的地步,無非就是賞賜一些好的物件,正常的就是賜女人增加砝碼了。
要瑤娘說,她當然不願意和別人共事一夫了,偏偏她和高玄策感情是極好的。感情這種事情和旁的不同,兩個人好的時候,中間是插不進來人的。
可是皇上真的要賜人下來,那她也是沒辦法的,隻能從高玄策這裏下手了。
還好建章帝也不知道為何沒有賜下人來。
同時,宮外傳來噩耗,汾陽王去世了,汾陽王是先皇的親弟弟,地位尊崇,因為任右宗正之職,故而汾陽王府之人都在京中。
建章帝和汾陽王的感情還不錯,不鹹不淡,就囑咐四皇子去祭祀一番,當然,祭祀還要穿孝,沐宛童不由得抱怨:“這種差事就交給四哥你,怎麽不交給三哥呢?”
雖說四皇子心底也有些不舒服來著,但是他常年小透明的宮中生活反而覺得沒什麽:“你又何必生事,不打緊的,我去去就回來,誰還真的敢讓我做什麽不成?”
在王府四皇子固然對沐宛童一般,二人也似乎有點離心,但有人提起沐宛童時,他還是稱讚許多。
就像建章帝等他從汾陽王府回來,問了祭祀的事情,又順勢問起沐宛童:“你媳婦兒可好?”
四皇子還要誇讚道:“兒子那裏多虧了她一心照料。近來我們長子正是她一手開蒙,不讓人落於人後,平日府上事情也多虧有她。”
“朕想她從邊地嫁過來,當初有人說鎮南王太寵女兒了,朕還怕她規矩不太好呢,當時還讓皇貴妃那裏的人多教些規矩,沒想到現下不錯。”建章帝神色不顯道。
四皇子連忙道:“沐氏她在家中的確是被嶽父寵壞了,但是她對兒臣還是很好的。”生怕建章帝對沐宛童有什麽意見,四皇子解釋了。
這其實就不是建章帝想聽的話,建章帝本人素來不喜女子強勢,他宮中喜歡的女子多半是洪貴妃那般善解人意的,或者十分溫柔的解語花類型的。
即便有爽朗的,那也隻是小情趣。
但建章帝就聽聞沐宛童曾經和嚴妃不太和,這當然是聽洪貴妃偶爾提起一句,沐宛童自己當年欺負快生產的瑤娘,洪貴妃怎麽可能就隨意讓她欺負自己的兒媳婦。
現下看老四越發謙和老實,這老四的王妃嘛,總之也太厲害了些。
於是,他大手一揮,直接賜了一位賢淑的女子過去,他自己就是皇帝,不需要看任何人的眼色。
老四隻有一個兒子,像老三這種在宮裏這麽短時日的人都有兩個康健的兒子,比起來老四的兒子也太少了些,所以,他當然要賜人下來。
也許沐宛童對別人,會擺出鎮南王女兒的架子,甚至是把以前嚴妃送的女人來,可以扔去浣衣局和最要做苦活的地方,但是現下皇帝親自賜人,直接賜的是兩位官家女,她們父親的身份雖然沒有甘氏那麽高,她們本身也隻封了夫人,但是也不是隨意能打發的宮女。
這就很難辦了。
不過,更讓她驚訝的是四皇子府上賜下的兩位封號為夫人的女子中,瑤娘居然看到了熟人,前世的鍾氏,這輩子她成了六品太仆寺丞賈家的女兒,說來奇怪,這鍾時心年紀和自己差不多,應該都是二十歲左右。
二十歲怎麽還能進宮?尋常女子及笄就已經嫁了,可她和沐宛童關係一般,鍾時心雖然上輩子以賢惠聞名,但這輩子想想也是個悲劇,本來以為自己是羅家的姑娘,卻又回到鍾家,那個極度重男輕女的人家。
所以,她就不想深究了,端看日後她自己過的如何了。
沐宛童很是不解,她同仆婦貞娘提起道:“為何三嫂那裏一個女人都沒送,偏偏送到我這裏,難不成是我好欺負不成?”
貞娘勸道:“您還別說周王那裏不是也送了,也許是宸王剛剛回來,好容易能歇息幾日,他們夫妻總是分離,皇上暫時還不給,將來也是要給的。”
沐宛童搖頭:“其實你我心裏很清楚,宸王縱使對天下人都不好,但是他對羅瑤娘一直是很好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肯定是宸王自己說了什麽了。而四哥卻不會幫我說什麽,他因為嚴妃的事情早就和我離了心。”
貞娘急道:“這和您有什麽關係,那都是嚴妃自己作孽。”
“終究也是因為我沒有阻攔。”沐宛童現在很是後悔,如果當年攔下嚴妃,就很有可能嚴妃無事,四皇子依舊是能夠角逐那個位置的,不至於現在隻想做個賢王。
“嗯,我這裏再送兩個嬤嬤去照看,老二隻有瑞哥兒一個長子,到底是單薄了些。”洪貴妃歎著。
徐青容繼續陪笑。
但瑤娘在旁看著卻半點沒有覺得徐青容吃癟她高興的感覺,因為實在是物傷其類,作為皇子妃,無法生育,就無法阻擋這些妾侍側妃。
即便是她,也是無法阻擋的。
對皇帝而言,賞賜兒子美女,就跟賞賜兒子珠寶財富是一樣的。
“母妃,過會子王爺親自來給您請安,兒媳就先告辭,這般也好讓您和王爺敘舊。”瑤娘先提出要走,並未對徐青容冷嘲熱諷。
如此,徐青容也不敢多待,一並告辭了。
出了坤寧宮徐青容不像以往還假模假式的和瑤娘你來我往幾句,反而匆匆離開了。
瑤娘回來,便和高玄策說起此事,高玄策挑眉:“二哥好了嗎?不是說他摔下馬,不能生育了嗎?”
“是有這麽一說,但他找了名醫,據說是已經好了,但有沒有真好,我就不知道了。”瑤娘攤手。
高玄策笑道:“那還真是好事,我也盼望二哥多子多福。”
“雖說如此,可是你的路就難走了。”瑤娘也是想到了這一層,若周王無子,或者隻有個庶子,成算就少了許多了。
高玄策卻伸手阻止:“難難難,他固然排在我前麵,但是哪點又真的贏過我呢?就是江山真的在他手上,我也不是奪不過來,你何必說這些。”
這話說的豪邁,瑤娘見他高昂的頭,看到了他的脖頸處有紅痕,“呀”了一聲,“這裏怎麽……”
高玄策頗有些幽怨的看著瑤娘:“這還不算你弄的,比打仗還累。”
瑤娘趕緊捂住他的嘴:“不許胡說。”
想起昨夜的瘋狂,瑤娘都覺得自己仿佛發癲一樣,那般的模樣是她從未有過的。高玄策則沒好氣道:“以後,可不許總在上麵,要知道我可是男人。”
“知道啦。”瑤娘笑眯眯的。
高玄策也不好意思再說下去,借口給皇貴妃請安就去了坤寧宮,洪貴妃見到兒子不知道多高興,杏兒也跟著忙裏忙外,聽高玄策在講桓城的戰事:“那裏緊接西戎,兒子就在那裏讓人養馬,那些馬兒有一匹純白色的,煞是好看。這次,兒臣特地運回八匹,給母妃拉車所用。”
也隻有小兒子才這般細心了,洪貴妃樂的合不攏嘴:“你合該送給你父皇才是,怎麽送給我了呢?我一個常年在宮中的人,用那麽好的馬也無用武之地。”
“能給母妃拉車,那是它們的榮幸,這所謂馬,不就是拉人的嗎?母妃你千萬別推辭才好,也隻有你才配用這個馬。至於父皇,兒臣對父皇不辱使命,有什麽比打小西戎送給父皇好呢?”高玄策不讚同洪貴妃的。
洪貴妃見兒子不讚同她,反而越發高興。
高玄策笑道:“母妃高興了,兒臣就高興。”
杏兒見她二人母慈子孝,見機的端上平日高玄策最喜歡喝的蜜桔飲,這次高玄策卻隨意呷了一口,放在一邊。
洪貴妃還問:“怎麽?不喜喝嗎?讓她們換換。”
“不必,是蜜桔吃了上火,早上已經吃了兩顆了,不敢多喝了。要是上火了,瑤妹妹肯定就會說我的,她現在是拿著雞毛當令箭,說是您要她照顧我的,就這也不讓我多吃,那也不讓我多吃,我看您是多養了個忠心的女兒啊!”高玄策故作吃醋道。
洪貴妃本來生氣兒媳婦管束兒子太嚴,但見高玄策這般說,知曉兒媳是好意,遂也不怪罪了,唯有杏兒見自己從昨兒就準備好的蜜桔飲被丟在一旁,她的手還因為做這個被戳了個洞,高玄策卻根本看都不看一眼。
這都怪羅瑤娘。
可洪貴妃和高玄策都沒發現杏兒的異樣,洪貴妃還給高玄策提起:“你父皇也想為你賜一位側妃,身份絕對不比甘氏低,你且放心,這下你也有更大的助力了。”
這本來對於自己兒子而言是好事,卻見高玄策臉色變了,當即起身:“兒臣這就去見父皇。”
高玄策走的急,洪貴妃也算是很了解自己的兒子,忍不住自言自語道:“他必定是為了瑤娘,不願意納側,傻孩子,殊不知,納側是為了強大自身啊,白白把到手的權利都丟了。”
杏兒把洪貴妃的話聽了進去,心中對瑤娘更是恨,恨她的嫉妒心悔了高玄策。
第96章
建章帝此時在福寧殿辦公,昨日雖然飲醉,但他依舊不敢懈怠,又聽得宸王求見,正在偏廳候著,建章帝立馬放下筆道:“不是讓他多歇息幾日的,怎麽過來了,讓他過來吧。”
兒子肯定是要先見的,建章帝傳令下去,不一會兒高玄策就過來了。
“兒臣給父皇請安,願吾皇千秋萬代。”
建章帝笑道:“你這猴兒,快起來,這麽早過來,準是有事兒求我。”
高玄策很少有衝動的時候,大概就是對瑤娘的事情了,他當然不能說自己為了個女子不納妾,雖然他想這麽說,但是說出這樣的話,恐怕瑤娘在宮裏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他和瑤娘好不容易什麽都坦誠相待了,他不想別人破壞他們的感情。
“父皇,兒臣有些私事想對您說。”
建章帝見他表情嚴肅,以為是什麽大事,連忙揮退眾人,看著他道:“你這是怎麽了?”
高玄策歎道:“兒臣想辟出一個地方修道,不堪凡俗之事堪擾,但又舍不得妻兒,要不您替我同羅氏說說吧?讓她同我和離算了,兒子天生就不適合成婚。”
“胡鬧,都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這麽胡鬧,你動不動就要修道。父皇和你母妃如何是好?你嶽父多次為你轉圜,雖說也是為了天下,但人家把女兒嫁給你,我看你媳婦沒有半點問題。”建章帝心道這玄策不管再怎麽長大,還是孩子心性。
高玄策別過身去:“羅氏兒子還是很愛的,可就是喜歡她,鬧的我沒法子修道了,兒子也不知曉如何是好?她已經是努力不吵著兒子了,但兒子還是覺得煩擾。”
他的聲音很是苦惱,仿佛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辦了?
建章帝卻是心情大好,他這個兒子他是很清楚的,才幹異常突出,心智堅韌,隻可惜不知道何時迷上修道,沉迷於道法之中。
好在還有這個兒媳婦羅氏,還能拉回他一些,讓他變成一個正常人,否則,他是真的就更光棍似的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母妃一貫也是管不住他的。
原本打算再送幾個人過去的,可看他這個樣子,若是女人們太多,他忍耐性太低了,恐怕就真的氣走了,尋一塊僻靜的地方去修道了。
想到這裏,建章帝就笑:“不如這樣,這幾日反正也無事,你在家中多休養幾日,父皇保證等日後親自為你建一座道觀,如何?”
高玄策驚喜:“果真?那這日後是何時呢?”
“反正也要等這些日子過後,如今國庫收緊,若父皇給你建道觀,旁人又要攻訐你了,本來你有功,反而要被人斥奢靡浪費了。”建章帝細細教導。
他是完全把高玄策隻當兒子看,旁的兒子都有所求,隻有玄策對他就跟普通的兒子對父子那般,迷惘之事兒子總會找到他。
高玄策問完心情看起來也好多了,建章帝則派人去犒賞瑤娘,到底和自己這寶兒子相處也不容易,要不然就是成日不在家,在家還嫌妻兒聒噪,自己想修道。
瑤娘莫名被皇帝賜下綢緞盆景等賞賜,還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問著穿道袍的高玄策:“這是怎麽了?父皇為何會賞賜我呢?”
“當然是知曉你這個王妃做的很好了,不僅孝順母妃,打理家業,對我又好,宮裏宮外誰不知道你好?”高玄策認真道。
瑤娘看著他道:“是不是你在父皇麵前說了我的好話呀?”
她雖然是帶著疑問,但已經很確定,肯定是高玄策說的,否則,皇上不會對她這麽好。
高玄策不承認:“哪有的事情,分明是你很好,大家有目共睹的,為何偏偏說是我說的。”
這點瑤娘就不信了,但是她看著高玄策黢黑的臉,忍不住道:“不如這樣,你同我一起敷臉,你這個臉曬的也太黑了些?”
“你嫌棄我呀?”高玄策不滿的捏了捏瑤娘的腮幫子。
瑤娘搖頭:“哪有,就是以前更英俊點,每次看到你,總是心砰砰砰的跳,都不像我自己了。”
“真的嗎?”高玄策喜出望外,沒想到瑤妹妹這麽喜歡自己。
論哄人來,能把小孩子哄的服服帖帖的人,對大人自然不在話下,瑤娘重重點頭:“當然是真的,誰還拿話哄你不成。”
“那好,現在我就變白點。”高玄策也開始鼓搗自己的臉了。
小兒子承澤一歲多了,正是學舌的時候,他一進來就熱鬧起來:“母妃,兒子要果果,但果果酸。”
“嗯,酸的要少吃。”承澤學瑤娘平日的樣子說話。
瑤娘也是很感慨,她是說兩個孩子為何和前世生的一樣,還驚奇是不是隻要是自己肚子裏出來的孩子都一樣,現在才發現是兩輩子都和同一個人在一處了。
如此,高玄策側妃的事情再也沒聽說,就連瑤娘本人也很奇怪,宮裏可不是講什麽一夫一妻的地方,建章帝雖然對洪貴妃還算不錯,但年輕的妃嬪依舊很多,周王那裏賜下甘氏,按照常理,現在也該給宸王賜側妃了,但就是沒有任何動靜。
宸王年輕,立了如此大功,但已經升無可升,本就是拿雙俸親王,兒子也封了世子,到了這等貴無可貴的地步,無非就是賞賜一些好的物件,正常的就是賜女人增加砝碼了。
要瑤娘說,她當然不願意和別人共事一夫了,偏偏她和高玄策感情是極好的。感情這種事情和旁的不同,兩個人好的時候,中間是插不進來人的。
可是皇上真的要賜人下來,那她也是沒辦法的,隻能從高玄策這裏下手了。
還好建章帝也不知道為何沒有賜下人來。
同時,宮外傳來噩耗,汾陽王去世了,汾陽王是先皇的親弟弟,地位尊崇,因為任右宗正之職,故而汾陽王府之人都在京中。
建章帝和汾陽王的感情還不錯,不鹹不淡,就囑咐四皇子去祭祀一番,當然,祭祀還要穿孝,沐宛童不由得抱怨:“這種差事就交給四哥你,怎麽不交給三哥呢?”
雖說四皇子心底也有些不舒服來著,但是他常年小透明的宮中生活反而覺得沒什麽:“你又何必生事,不打緊的,我去去就回來,誰還真的敢讓我做什麽不成?”
在王府四皇子固然對沐宛童一般,二人也似乎有點離心,但有人提起沐宛童時,他還是稱讚許多。
就像建章帝等他從汾陽王府回來,問了祭祀的事情,又順勢問起沐宛童:“你媳婦兒可好?”
四皇子還要誇讚道:“兒子那裏多虧了她一心照料。近來我們長子正是她一手開蒙,不讓人落於人後,平日府上事情也多虧有她。”
“朕想她從邊地嫁過來,當初有人說鎮南王太寵女兒了,朕還怕她規矩不太好呢,當時還讓皇貴妃那裏的人多教些規矩,沒想到現下不錯。”建章帝神色不顯道。
四皇子連忙道:“沐氏她在家中的確是被嶽父寵壞了,但是她對兒臣還是很好的。”生怕建章帝對沐宛童有什麽意見,四皇子解釋了。
這其實就不是建章帝想聽的話,建章帝本人素來不喜女子強勢,他宮中喜歡的女子多半是洪貴妃那般善解人意的,或者十分溫柔的解語花類型的。
即便有爽朗的,那也隻是小情趣。
但建章帝就聽聞沐宛童曾經和嚴妃不太和,這當然是聽洪貴妃偶爾提起一句,沐宛童自己當年欺負快生產的瑤娘,洪貴妃怎麽可能就隨意讓她欺負自己的兒媳婦。
現下看老四越發謙和老實,這老四的王妃嘛,總之也太厲害了些。
於是,他大手一揮,直接賜了一位賢淑的女子過去,他自己就是皇帝,不需要看任何人的眼色。
老四隻有一個兒子,像老三這種在宮裏這麽短時日的人都有兩個康健的兒子,比起來老四的兒子也太少了些,所以,他當然要賜人下來。
也許沐宛童對別人,會擺出鎮南王女兒的架子,甚至是把以前嚴妃送的女人來,可以扔去浣衣局和最要做苦活的地方,但是現下皇帝親自賜人,直接賜的是兩位官家女,她們父親的身份雖然沒有甘氏那麽高,她們本身也隻封了夫人,但是也不是隨意能打發的宮女。
這就很難辦了。
不過,更讓她驚訝的是四皇子府上賜下的兩位封號為夫人的女子中,瑤娘居然看到了熟人,前世的鍾氏,這輩子她成了六品太仆寺丞賈家的女兒,說來奇怪,這鍾時心年紀和自己差不多,應該都是二十歲左右。
二十歲怎麽還能進宮?尋常女子及笄就已經嫁了,可她和沐宛童關係一般,鍾時心雖然上輩子以賢惠聞名,但這輩子想想也是個悲劇,本來以為自己是羅家的姑娘,卻又回到鍾家,那個極度重男輕女的人家。
所以,她就不想深究了,端看日後她自己過的如何了。
沐宛童很是不解,她同仆婦貞娘提起道:“為何三嫂那裏一個女人都沒送,偏偏送到我這裏,難不成是我好欺負不成?”
貞娘勸道:“您還別說周王那裏不是也送了,也許是宸王剛剛回來,好容易能歇息幾日,他們夫妻總是分離,皇上暫時還不給,將來也是要給的。”
沐宛童搖頭:“其實你我心裏很清楚,宸王縱使對天下人都不好,但是他對羅瑤娘一直是很好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肯定是宸王自己說了什麽了。而四哥卻不會幫我說什麽,他因為嚴妃的事情早就和我離了心。”
貞娘急道:“這和您有什麽關係,那都是嚴妃自己作孽。”
“終究也是因為我沒有阻攔。”沐宛童現在很是後悔,如果當年攔下嚴妃,就很有可能嚴妃無事,四皇子依舊是能夠角逐那個位置的,不至於現在隻想做個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