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羅至正喜歡聰明人,那位小世子兩歲就知道天狗的典故,更是小小年紀封了世子,那是人中龍鳳,非一般人能輔佐。
果然,羅至正聽聞是羅敬熙的小兒子,不由得搖頭:“他吃不了這個苦,平日裏就是個懶貨,進宮後隻怕是丟臉。”
羅敬熙還要說好話,羅至正站起來道:“你不必多言,我已經和宸王說了,不必從羅家選,要選就選德才兼備之人才行。”
“爹……”羅敬熙未免覺得父親實在是不近人情。
妹子是宸王妃,就是向著自己娘家又如何,爹爹也實在是太過古板了。
這個家現在還是羅至正當,即便羅敬熙不滿,也隻得忍下。
對於這個結果,瑤娘也很詫異:“我爹為何如此呢?”
高玄策搖頭:“我看嶽父神態不似作偽,大抵是你們羅家也的確沒有什麽特別優秀的人。”他說話很是直白。
瑤娘倒也承認:“我們家裏也就二哥還成,少年進士前途無量,爹爹以前也對他不錯,後來不知道為何很是冷淡,父子關係也很一般。”
“可我看你爹爹倒是很喜歡你。”高玄策扶著瑤娘的肩膀。
瑤娘笑道:“那是這輩子,上輩子我爹爹可嫌棄我了,我因為聽我三姐姐的話,成日癡肥,又自尊心極強,總不願意自己這幅樣子出現人前,於是就過的越來越差。爹爹連正眼都不看我,所以,我就更歡喜我娘,因為她對我是真的歡喜。”
前世瑤娘胖嘟嘟的樣子,高玄策當然還有印象,他抱著瑤娘親了一口:“以後我會和你娘一樣,不管你怎麽樣我都喜歡你。”
二人說這個沒意思,因為建章帝親自為自己的長孫選了兩位伴讀,他們年紀都在七八歲左右,一位是建國侯之孫莊宥,另一位則是左都禦史的兒子吳樊。
這兩位先說建國侯府原本同憲國公府有親,但憲國公府自從老國公去世後卻一落千丈,後人也庸庸碌碌,這建國侯府原本之前遠不如憲國公府,現任的建國侯世子卻是一員猛將,就連其子莊宥也是年少就孔武有力。
而吳樊並不多說了,他父親才學斐然,他本人今年十歲,能把書倒背如流,是難得的天才神童。
高玄策不禁道:“皇上以前對我可都沒這麽好,我那兩個伴讀,一個花天酒地,另一個前幾天看著我還求官兒呢。”
“咳咳。”瑤娘不知道為何建章帝對承運這麽好。
就連高玄策自己也不知曉。
她心中隱約覺得皇上對自己的兒子是不是也有某種期許,可是想到麗貴妃的兒子高玄琮,這個名字也取的很大,她就覺得大概是建章帝覺得自己兒子還不錯。
抑或者是皇長孫這個身份也有加成。
莊宥和吳樊都住宮中,瑤娘自己也做過伴讀,知曉做伴讀的辛苦,因此對他們非常照顧,甚至連房間都準備的一人一間,但凡筆墨紙硯、被褥衣衫甚至是服侍的人也都挑的上等的。
對待他們,也是關懷備至,打賞很多。
要不然說宮裏看似沒什麽支出,其實錢實在是不經用。
恰逢婆婆的喜事將至,自從禮部上奏折請封皇後之後,建章帝終於同意立皇貴妃為皇後,並於明年舉行冊封之禮。
瑤娘當然還要為婆婆準備賀禮,這些都是非常耗錢的。但在此之前,夫妻倆先一起去坤寧宮給洪貴妃,不,現在稱皇後磕頭了。
洪皇後一朝得償夙願,人也雍容了許多,妃和後是完全不同的級別。
“起來吧,你們都起身吧。來人,給我撤下簾子,一家子說話還要用什麽簾子。”洪皇後笑著。
瑤娘和高玄策跪在周王夫妻身後,聽洪皇後這般提起,他們才一起起來。
徐青容麵色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現在婆婆已經從皇貴妃封為皇後,將來自己的丈夫就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什麽宸王都不在話下。
不僅僅是徐青容這麽認為的,就連洪皇後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她當然更疼小兒子,也想小兒子做皇帝,可是她更明白,以皇上的心性,除非是抓到大皇子那般謀反,否則,不可能廢長立幼。
若皇上真的什麽都能一意孤行,她就不可能封後等到現在。
頭一次,洪皇後沒有讓宸王留下,而是對周王道:“你留下,我有話同你說。”
高玄策似有所覺,他手心捏緊,大踏步的走出去,瑤娘則往後望了一下,在心裏歎氣。
坤寧宮中,洪皇後對周王開門見山:“我知道你一直埋怨我偏心你弟弟,你怪我,我也都承受。”
“母後,兒子不敢如此想。”周王連忙跪下。
他雖然心底知道,但絕對不會承認。
洪皇後卻搖頭:“你們也都不小了,我雖然是婦人,不該議論朝政,但我知曉你以嫡長的身份,將來一定會繼承你父皇那個位置,我也絕不反對。”
周王抬眸,又道:“母後,兒子從來不想這些。”
“不管你想不想,總之,我要你發誓永遠不要傷害你弟弟,將來讓他平安就藩。”洪皇後堅定的道。
周王聽到這句,還是不肯吐露心思,一直到洪皇後道:“你放心,我也會讓你弟弟發誓,讓他永遠不會對這個位置有非分之想。”
第101章
小時候,周王讀到鄭伯克段於鄢時,對於鄭伯之母武薑偏心小兒子,甚至母子倆最後鬧到不到黃泉永不相見的地步。
真好笑,現在事情鬧到這一步,他和鄭伯有什麽區別。
母親洪皇後正讓他發誓,讓他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弟弟,可他那個弟弟天生就是個逆種,從前,林氏母子在的時候,他就暗中破壞他們上位的可能性,現在母親讓他發誓,也不過是兩頭都要好。
他們無法對抗宗法製度,即便你高玄策再聰穎絕倫,洪皇後和建章帝再偏心,也永遠改變不了,千百年來,嫡長子繼承製度。
其實,自己從未想過奪嫡,在前期他期望大皇子名正言順的做皇帝,而自己做臣子。
但現在事與願違,可即便如此,他現在也不能露出任何把柄。一個人已經智珠在握,何必還要什麽承諾?
大皇子敗在林氏不受寵上,林氏勢力龐大,林氏本人卻很不受寵,高玄策從中又做了手腳,逼的林氏母子節節敗退,主動入了圈套。
而他,何須如此?
“母後,您今日剛剛封後,許多事情自有父皇作主,無論如何,兒子會孝敬您,也會友愛三弟的。”周王淡淡的道。
但周王也並非完全沒有手段,他知曉若自己太過冷淡,日後肯定會引起洪皇後直接倒戈,因此,他就道:“兒子能做到,希望母後也能勸好三弟,讓他勿做出兄弟相殘的事情來。否則,對付他的人不會是我,而是天下臣民。”
洪皇後也並非完全沒有政治素養的人,本朝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當今天子靠的就是皇長子的地位,最後上位的。
先帝的廖貴妃何曾不受寵,就是衡王何曾又不賢明,不好了?
可惜,天下臣民反對,這也是為何廖貴妃曾經在宮中位高權重,卻總是心情煩悶,她要對抗的是整個天下,而非皇帝。
而皇帝本人都要受到約束,不能輕易更改儲君。
如果宸王不盡快臣服,相信就會和大皇子一樣,被逼著反了,隻能鋌而走險,而鋌而走險的下場則是另一個大皇子。
兩個兒子到時候若是鬧的兩敗俱傷,豈不是讓別人撿漏了。
至少周王上位,他是親哥哥,不會真的要了高玄策的命,無論是道義上,還是出自於一母同胞這四個字,甚至還有她這個母後從中轉圜。
宸王府
瑤娘正扶著肚子,在和白英她們商量賀禮的事情:“王爺日前和我說那個趙四一向是他得用的人,這壽禮就交給他辦,隻是讓他盡快辦才是,明年可就正式行冊封禮了。”
說完,她還逼迫了一句:“雖說是明年,但是最好年底就能見到才好。”
白英則道:“王妃您要不要先吩咐他采辦什麽?”
“不必,賀禮是其次了。”瑤娘揮揮手。
現在最難辦的是,洪皇貴妃成了皇後,建章帝年歲大了,而周王尚無失德,他和大皇子等人還不同,對宸王甚至還是頗有些關心的。
甚至徐青容不敢真刀真槍的弄瑤娘,也是怕周王知曉。
白英她們還不明白,還覺得瑤娘怎麽沒有以前上心了,畢竟皇貴妃成了皇後,將來宸王子以母貴,登上那個位置也就更近一步了。
畢竟,洪皇後一向都是最偏愛宸王的。
而瑤娘卻早已秋風未動蟬先知,承運和承澤兄弟不明白這些,承澤還掰著手指頭要等哥哥回來說話。
洪家的人很快就小範圍的進宮祝賀,現下全程裴在洪皇後身邊的人成了徐青容,洪老夫人已經在去年過世,如今洪家作主的是洪夫人東方氏。
東方氏還很詫異的看著洪皇後,心道,這世間的變化真是太大了。
徐青容雖然春風得意,但她知曉周王的態度,並不敢過於冒尖,反而謙遜有禮,又有洪淑怡從中和洪家人拉關係,幾乎是東方氏這樣平日自詡會相麵的人,都差點改觀。
“怎麽不見宸王妃?”洪書棠問起。
這洪書棠是東方氏的親女兒,今年將笄之年,一直待價而沽,並不著急出嫁。
洪皇後則笑道:“她肚子越發笨重,我就沒讓她過來,許多氣味也聞不得。”
“原來如此。”洪書棠從小請了不少先生教導經緯之術,並非其她女子那般隻有一畝三分地,在她成長的時候,洪氏一族就已經起來了,往來之人非富即貴,她雖然在宮外和母親處聽說宸王如何受寵,又是如何的英勇,但現在看來,明顯周王不顯山不露水,如今卻是優勢很大。
東方氏比女兒更會轉圜,即便這個時候,她也沒有直接說不要宸王做女婿,因為她很清楚,宸王也許做不成皇帝,但是洪皇後對這個兒子的心永遠是偏的。
……
瑤娘當然知曉坤寧宮如何熱鬧,她等高玄策回來時,就把此事說了,並道:“我看母後已經在心中認同二哥了。”
“那日,母後留二哥說話,我早已知曉。”高玄策坐下來撫著瑤娘的手。
瑤娘皺眉:“是杏兒告訴你的?”
高玄策點頭。
那就是真的了,洪皇後很相信杏兒和莫女官,即便遣退人,母子倆說話,也會讓人放風,而杏兒很可能就是在放風的時候聽到的。
“即便杏兒不說,我也能猜到八九分。”高玄策還是有點灰心。
對付外人他心狠手辣,什麽都敢做,但是周王和洪皇後,這畢竟是他的親哥哥和母親,母親這麽快倒戈,也是他意想不到的。
瑤娘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即便他被封了太子,我勸你也更要穩得住。有時候時不在我,就得學會忍耐,積蓄力量,以待來時。”
“好。”高玄策就需要瑤娘這個時候的鼓勵。
因為底下的人,明裏暗裏從他這裏流失的不少,他不在意,因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他要做的事情本來就很冒險。
現在留下來的幾乎都是真正心中向著他的人。
在外他一直表現得無所謂,甚至沒有任何異色,看到瑤娘才敢露出真的心情。
大抵全天下的人都覺得他是個反叛者,為何不能讓名正言順的兄長繼承皇位。
“唐太宗玄武門事變時,未曾不是如此心情,你若願俯首稱臣,我們一家人一輩子遠離京中,早日就藩。若是你不甘心,就留下來以帶來時,人生總要有選擇,不要猶豫彷徨,盡量放手去做吧,而不要刻意的韜光養晦。”瑤娘看著他,跟平日鼓勵承運是一樣的。
高玄策笑道:“我知道了,你好生在家中養胎。你生前麵兩個孩子的時候,我都不在家裏陪你,這次我一定要好好陪你。”
瑤娘高興道:“那就太好了,我有預感,這次生的是個小姑娘。我聽人說懷兒子的時候會變醜,但是懷女兒很漂亮,你看我生前麵那兩個小子的時候長斑,但是懷她的時候,卻麵色如往昔。”
“不管你是生男生女我都喜歡。”高玄策頑皮的把頭靠在瑤娘的肚皮上,手倒是有些不安分。
瑤娘頓時臉通紅:“不成。”
高玄策摟住她道:“放心,我不會亂來的。”
“其實,也是可以的。”瑤娘是知道點孕期常識的,懷孕中間的三個月是可以偶爾行房的。
果然,羅至正聽聞是羅敬熙的小兒子,不由得搖頭:“他吃不了這個苦,平日裏就是個懶貨,進宮後隻怕是丟臉。”
羅敬熙還要說好話,羅至正站起來道:“你不必多言,我已經和宸王說了,不必從羅家選,要選就選德才兼備之人才行。”
“爹……”羅敬熙未免覺得父親實在是不近人情。
妹子是宸王妃,就是向著自己娘家又如何,爹爹也實在是太過古板了。
這個家現在還是羅至正當,即便羅敬熙不滿,也隻得忍下。
對於這個結果,瑤娘也很詫異:“我爹為何如此呢?”
高玄策搖頭:“我看嶽父神態不似作偽,大抵是你們羅家也的確沒有什麽特別優秀的人。”他說話很是直白。
瑤娘倒也承認:“我們家裏也就二哥還成,少年進士前途無量,爹爹以前也對他不錯,後來不知道為何很是冷淡,父子關係也很一般。”
“可我看你爹爹倒是很喜歡你。”高玄策扶著瑤娘的肩膀。
瑤娘笑道:“那是這輩子,上輩子我爹爹可嫌棄我了,我因為聽我三姐姐的話,成日癡肥,又自尊心極強,總不願意自己這幅樣子出現人前,於是就過的越來越差。爹爹連正眼都不看我,所以,我就更歡喜我娘,因為她對我是真的歡喜。”
前世瑤娘胖嘟嘟的樣子,高玄策當然還有印象,他抱著瑤娘親了一口:“以後我會和你娘一樣,不管你怎麽樣我都喜歡你。”
二人說這個沒意思,因為建章帝親自為自己的長孫選了兩位伴讀,他們年紀都在七八歲左右,一位是建國侯之孫莊宥,另一位則是左都禦史的兒子吳樊。
這兩位先說建國侯府原本同憲國公府有親,但憲國公府自從老國公去世後卻一落千丈,後人也庸庸碌碌,這建國侯府原本之前遠不如憲國公府,現任的建國侯世子卻是一員猛將,就連其子莊宥也是年少就孔武有力。
而吳樊並不多說了,他父親才學斐然,他本人今年十歲,能把書倒背如流,是難得的天才神童。
高玄策不禁道:“皇上以前對我可都沒這麽好,我那兩個伴讀,一個花天酒地,另一個前幾天看著我還求官兒呢。”
“咳咳。”瑤娘不知道為何建章帝對承運這麽好。
就連高玄策自己也不知曉。
她心中隱約覺得皇上對自己的兒子是不是也有某種期許,可是想到麗貴妃的兒子高玄琮,這個名字也取的很大,她就覺得大概是建章帝覺得自己兒子還不錯。
抑或者是皇長孫這個身份也有加成。
莊宥和吳樊都住宮中,瑤娘自己也做過伴讀,知曉做伴讀的辛苦,因此對他們非常照顧,甚至連房間都準備的一人一間,但凡筆墨紙硯、被褥衣衫甚至是服侍的人也都挑的上等的。
對待他們,也是關懷備至,打賞很多。
要不然說宮裏看似沒什麽支出,其實錢實在是不經用。
恰逢婆婆的喜事將至,自從禮部上奏折請封皇後之後,建章帝終於同意立皇貴妃為皇後,並於明年舉行冊封之禮。
瑤娘當然還要為婆婆準備賀禮,這些都是非常耗錢的。但在此之前,夫妻倆先一起去坤寧宮給洪貴妃,不,現在稱皇後磕頭了。
洪皇後一朝得償夙願,人也雍容了許多,妃和後是完全不同的級別。
“起來吧,你們都起身吧。來人,給我撤下簾子,一家子說話還要用什麽簾子。”洪皇後笑著。
瑤娘和高玄策跪在周王夫妻身後,聽洪皇後這般提起,他們才一起起來。
徐青容麵色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現在婆婆已經從皇貴妃封為皇後,將來自己的丈夫就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什麽宸王都不在話下。
不僅僅是徐青容這麽認為的,就連洪皇後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她當然更疼小兒子,也想小兒子做皇帝,可是她更明白,以皇上的心性,除非是抓到大皇子那般謀反,否則,不可能廢長立幼。
若皇上真的什麽都能一意孤行,她就不可能封後等到現在。
頭一次,洪皇後沒有讓宸王留下,而是對周王道:“你留下,我有話同你說。”
高玄策似有所覺,他手心捏緊,大踏步的走出去,瑤娘則往後望了一下,在心裏歎氣。
坤寧宮中,洪皇後對周王開門見山:“我知道你一直埋怨我偏心你弟弟,你怪我,我也都承受。”
“母後,兒子不敢如此想。”周王連忙跪下。
他雖然心底知道,但絕對不會承認。
洪皇後卻搖頭:“你們也都不小了,我雖然是婦人,不該議論朝政,但我知曉你以嫡長的身份,將來一定會繼承你父皇那個位置,我也絕不反對。”
周王抬眸,又道:“母後,兒子從來不想這些。”
“不管你想不想,總之,我要你發誓永遠不要傷害你弟弟,將來讓他平安就藩。”洪皇後堅定的道。
周王聽到這句,還是不肯吐露心思,一直到洪皇後道:“你放心,我也會讓你弟弟發誓,讓他永遠不會對這個位置有非分之想。”
第101章
小時候,周王讀到鄭伯克段於鄢時,對於鄭伯之母武薑偏心小兒子,甚至母子倆最後鬧到不到黃泉永不相見的地步。
真好笑,現在事情鬧到這一步,他和鄭伯有什麽區別。
母親洪皇後正讓他發誓,讓他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弟弟,可他那個弟弟天生就是個逆種,從前,林氏母子在的時候,他就暗中破壞他們上位的可能性,現在母親讓他發誓,也不過是兩頭都要好。
他們無法對抗宗法製度,即便你高玄策再聰穎絕倫,洪皇後和建章帝再偏心,也永遠改變不了,千百年來,嫡長子繼承製度。
其實,自己從未想過奪嫡,在前期他期望大皇子名正言順的做皇帝,而自己做臣子。
但現在事與願違,可即便如此,他現在也不能露出任何把柄。一個人已經智珠在握,何必還要什麽承諾?
大皇子敗在林氏不受寵上,林氏勢力龐大,林氏本人卻很不受寵,高玄策從中又做了手腳,逼的林氏母子節節敗退,主動入了圈套。
而他,何須如此?
“母後,您今日剛剛封後,許多事情自有父皇作主,無論如何,兒子會孝敬您,也會友愛三弟的。”周王淡淡的道。
但周王也並非完全沒有手段,他知曉若自己太過冷淡,日後肯定會引起洪皇後直接倒戈,因此,他就道:“兒子能做到,希望母後也能勸好三弟,讓他勿做出兄弟相殘的事情來。否則,對付他的人不會是我,而是天下臣民。”
洪皇後也並非完全沒有政治素養的人,本朝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當今天子靠的就是皇長子的地位,最後上位的。
先帝的廖貴妃何曾不受寵,就是衡王何曾又不賢明,不好了?
可惜,天下臣民反對,這也是為何廖貴妃曾經在宮中位高權重,卻總是心情煩悶,她要對抗的是整個天下,而非皇帝。
而皇帝本人都要受到約束,不能輕易更改儲君。
如果宸王不盡快臣服,相信就會和大皇子一樣,被逼著反了,隻能鋌而走險,而鋌而走險的下場則是另一個大皇子。
兩個兒子到時候若是鬧的兩敗俱傷,豈不是讓別人撿漏了。
至少周王上位,他是親哥哥,不會真的要了高玄策的命,無論是道義上,還是出自於一母同胞這四個字,甚至還有她這個母後從中轉圜。
宸王府
瑤娘正扶著肚子,在和白英她們商量賀禮的事情:“王爺日前和我說那個趙四一向是他得用的人,這壽禮就交給他辦,隻是讓他盡快辦才是,明年可就正式行冊封禮了。”
說完,她還逼迫了一句:“雖說是明年,但是最好年底就能見到才好。”
白英則道:“王妃您要不要先吩咐他采辦什麽?”
“不必,賀禮是其次了。”瑤娘揮揮手。
現在最難辦的是,洪皇貴妃成了皇後,建章帝年歲大了,而周王尚無失德,他和大皇子等人還不同,對宸王甚至還是頗有些關心的。
甚至徐青容不敢真刀真槍的弄瑤娘,也是怕周王知曉。
白英她們還不明白,還覺得瑤娘怎麽沒有以前上心了,畢竟皇貴妃成了皇後,將來宸王子以母貴,登上那個位置也就更近一步了。
畢竟,洪皇後一向都是最偏愛宸王的。
而瑤娘卻早已秋風未動蟬先知,承運和承澤兄弟不明白這些,承澤還掰著手指頭要等哥哥回來說話。
洪家的人很快就小範圍的進宮祝賀,現下全程裴在洪皇後身邊的人成了徐青容,洪老夫人已經在去年過世,如今洪家作主的是洪夫人東方氏。
東方氏還很詫異的看著洪皇後,心道,這世間的變化真是太大了。
徐青容雖然春風得意,但她知曉周王的態度,並不敢過於冒尖,反而謙遜有禮,又有洪淑怡從中和洪家人拉關係,幾乎是東方氏這樣平日自詡會相麵的人,都差點改觀。
“怎麽不見宸王妃?”洪書棠問起。
這洪書棠是東方氏的親女兒,今年將笄之年,一直待價而沽,並不著急出嫁。
洪皇後則笑道:“她肚子越發笨重,我就沒讓她過來,許多氣味也聞不得。”
“原來如此。”洪書棠從小請了不少先生教導經緯之術,並非其她女子那般隻有一畝三分地,在她成長的時候,洪氏一族就已經起來了,往來之人非富即貴,她雖然在宮外和母親處聽說宸王如何受寵,又是如何的英勇,但現在看來,明顯周王不顯山不露水,如今卻是優勢很大。
東方氏比女兒更會轉圜,即便這個時候,她也沒有直接說不要宸王做女婿,因為她很清楚,宸王也許做不成皇帝,但是洪皇後對這個兒子的心永遠是偏的。
……
瑤娘當然知曉坤寧宮如何熱鬧,她等高玄策回來時,就把此事說了,並道:“我看母後已經在心中認同二哥了。”
“那日,母後留二哥說話,我早已知曉。”高玄策坐下來撫著瑤娘的手。
瑤娘皺眉:“是杏兒告訴你的?”
高玄策點頭。
那就是真的了,洪皇後很相信杏兒和莫女官,即便遣退人,母子倆說話,也會讓人放風,而杏兒很可能就是在放風的時候聽到的。
“即便杏兒不說,我也能猜到八九分。”高玄策還是有點灰心。
對付外人他心狠手辣,什麽都敢做,但是周王和洪皇後,這畢竟是他的親哥哥和母親,母親這麽快倒戈,也是他意想不到的。
瑤娘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即便他被封了太子,我勸你也更要穩得住。有時候時不在我,就得學會忍耐,積蓄力量,以待來時。”
“好。”高玄策就需要瑤娘這個時候的鼓勵。
因為底下的人,明裏暗裏從他這裏流失的不少,他不在意,因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他要做的事情本來就很冒險。
現在留下來的幾乎都是真正心中向著他的人。
在外他一直表現得無所謂,甚至沒有任何異色,看到瑤娘才敢露出真的心情。
大抵全天下的人都覺得他是個反叛者,為何不能讓名正言順的兄長繼承皇位。
“唐太宗玄武門事變時,未曾不是如此心情,你若願俯首稱臣,我們一家人一輩子遠離京中,早日就藩。若是你不甘心,就留下來以帶來時,人生總要有選擇,不要猶豫彷徨,盡量放手去做吧,而不要刻意的韜光養晦。”瑤娘看著他,跟平日鼓勵承運是一樣的。
高玄策笑道:“我知道了,你好生在家中養胎。你生前麵兩個孩子的時候,我都不在家裏陪你,這次我一定要好好陪你。”
瑤娘高興道:“那就太好了,我有預感,這次生的是個小姑娘。我聽人說懷兒子的時候會變醜,但是懷女兒很漂亮,你看我生前麵那兩個小子的時候長斑,但是懷她的時候,卻麵色如往昔。”
“不管你是生男生女我都喜歡。”高玄策頑皮的把頭靠在瑤娘的肚皮上,手倒是有些不安分。
瑤娘頓時臉通紅:“不成。”
高玄策摟住她道:“放心,我不會亂來的。”
“其實,也是可以的。”瑤娘是知道點孕期常識的,懷孕中間的三個月是可以偶爾行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