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霜問起婉婉:“如何,太子待您如何?”


    婉婉神情有些古怪:“在皇後外祖母那裏,太子舅舅對我倒是尋常,有他在那裏,連太子妃都不怎麽說話。”


    她年紀小,不知道怎麽形容,就像是她覺得大人應該喜歡孩子,可這位太子舅舅似乎比她更像小孩子,外祖母對他可太寵了,親手替他布菜呢。


    反而是她,尋常在外祖母那裏,有太子妃舅母哄著,也是金尊玉貴了,連訓哥兒都不如她受寵,但今日外祖母對她隻是口頭關照,不及平日一成。


    這個舅舅,不是來疼她的,反而是來爭寵的。


    第126章


    高玄策歸來之後,最高興的莫過於建章帝了,處理政務也有幫手了,其次屬於承運,父子倆在禦前能夠常常見麵。


    這日承運正好被皇上放回來,瑤娘讓小廚房準備了佳肴,一家五口聚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十分高興。


    高玄策看到自己身邊坐著的幾個小蘿卜頭,雖然他也不是那種兒女心很重的人,可在這樣的萬家燈火之下,他覺得非常閑適。


    “好了,大家別愣著了。承運,有你愛吃的蜜炙鵪子、酥骨魚,你不愛吃羊肉,我就讓人準備了鱔魚麵,再有米飯有蟠桃飯和玉井飯,要什麽和她們說,知道嗎?”瑤娘隻記得讓承運好好用飯。


    因為承澤和訓哥兒畢竟在自己身邊,承澤每天晚上回來都是和瑤娘一起用飯,自然也就毋須如此,想吃什麽,瑤娘就讓小廚房做出來了。


    唯獨有承運,他在福寧殿當然不會受苦,但總歸要什麽不方便。


    跟著祖父和跟著自己的親娘是不同的。


    承運笑道:“知道了,母妃。”


    孩子們現在還不能吃酒,瑤娘有孕在身也不能喝酒,因此大家以漿水蜜水代酒,一起共飲。


    有時候瑤娘其實是沒有高玄策那麽仔細的,她向來都是抓大放下的原則,雖然喜歡操心,但隻喜歡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操心,旁的事情吃點虧也沒什麽。


    高玄策就一一在問承運在福寧殿如何,和什麽人相處,有沒有吃虧雲雲。


    當然,父子倆都擅長騎馬射箭,兵法布陣,對於承運而言,他完全把高玄策當成唯一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人,因為高玄策習武多年,也不擺什麽父親的架子。


    他們談天說地的很多事情,瑤娘都聽的不是很懂,但她不會插話去問,而是一邊照顧兩個小的,另一邊細細記下自己不懂的,將來去了解。


    她不是那種覺得事情和她無關,就完全不理會的人。


    一個家中,有母親也要有父親,共同教導孩子,這樣孩子們才能茁壯成長,就比如承運說吃完飯想去跑馬,承澤也鬧著要去,連訓哥兒看著哥哥們,眼眸中都透露著躍躍欲試。


    一頓飯還未用完,高玄策發現瑤娘已經昏昏欲睡,他對孩子們道:“你們母妃困極了,我抱她進去休息。”


    三個男孩子都很聽話,居然不發一言,保持安靜,瑤娘就這麽被抱進去睡下都不知曉,隻是半夜起來想要喝茶,才發現自己已經在床上了。


    她推了推身旁的人:“我想喝水。”


    高玄策睡夢中被人推醒,本來還想發火,但一聽說是瑤娘要喝水,連忙起身為她倒水,看著她柔順的長發裏小巧的臉蛋,他就心疼不已。


    “都怪我不好,其實咱們有三個兒子盡夠了。”


    瑤娘搖頭:“好啦,懷都懷了,還說這個做什麽。你這話要是在父皇母後那裏說,我們才是真的完蛋了。”


    說實在的,她如果身體不好,髖骨太窄,甚至宮寒小日子不準,她也沒那麽傻會進宮。雖然,她想自己成為鬱氏的依靠,但也沒有那種真的完全不顧自己死活的地步。


    她的身體前世那樣子生孩子都比較容易,盡管有些小病痛,但都能調理得當。


    但太醫時不時給她開方子調理,她都不會掩飾,在這個生育對於女人的發展占絕對地位的宮裏,你不能說你太容易,必須說自己也有小毛病小問題,這樣才能讓別人有一種生兒育女真不容易,真是辛苦的女人的感覺。


    喝完水,她又出恭出了一趟,躺在床上,隻覺得心煩氣躁,難以入眠。


    同樣難以入眠的還有黃如霜,她母親莊令儀也跟著繼父回來了,從宮裏回來的她再見到母親,似乎都不敢認出來了。


    “娘,您這是怎麽了?怎麽這般清瘦了。”


    莊令儀自從上次被高玄策羞辱之後,在邊關就病了一段時日,後來見高玄策沒有再找她,也是鬆了一口氣。


    但從此就沒有所謂的憲國公嫡女的架子了,無論如何,她現在要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憲國公府已經到了空架子的地步,莊老夫人已經神誌不清了,大概就是這兩年的事情。有娘在,她還有家,沒娘在,她就沒家了。


    也正因為如此清醒,她更要好好活著,她還有兒子女兒。


    “我無事,你呢,在宮中怎麽樣了?”她想知道太子和太子妃有沒有針對女兒。


    黃如霜笑道:“在宮裏很好,現下女兒和景姑娘搬出東宮,一直住在含房殿。平日給皇後娘娘請安,太子妃她每次也會送零嘴點心給我們,照顧的也是極其周到的。”


    要黃如霜說,她還是很喜歡宮廷生活的,外祖母家雖然很好,但她一個外孫女,始終寄人籬下。


    在宮裏,她隻要跟著景婉就好了,況且婉婉人也很好。


    莊令儀終於放下自己清高的一麵,又上真陽公主府中奉承,女兒現在在宮中要站住腳跟,靠的還是真陽公主。


    隻是有一條,莊令儀對黃如霜道:“娘以前同你說要奔前程的事情,你不要想太多了。以咱們得家世,能得到貴人們看重就不錯了。”


    連她曾經憲國公嫡女,也沒想過遭到高玄策那般的鄙視,更何況是女兒?


    或許,她期待高玄策有容人之量,一時又覺得人家可能根本不會在意黃如霜。


    走了一會兒神,卻聽女兒道:“娘,我覺得在宮中,雖然我隻是一個臣女,但我隻要在皇後身旁,所有人都會下意識的討好我。即便來者,是一個一品誥命,她們都會對我很客氣,但是女兒知曉,她們不是因為女兒,隻是因為女兒在皇後身邊。”


    她許多年都沒懂的道理,女兒居然懂了。


    在很年輕的時候,她什麽都有,卻不屑一顧,自認為平淡度日最好,那種一入宮門深似海的日子,會把人逼瘋。


    現在她才知道權利和地位的重要性。


    那是讓別人閉嘴的勇氣,可是很難了,她丈夫官職並不高,似乎還想從她這裏得到好處。


    可宮裏的高玄策讓她很不安:“霜兒,娘現在回來了,不如你也從宮中出來算了吧。我想宮中其實也不是那麽好混的。”


    黃如霜卻搖頭:“如果能選擇飛,誰會選擇走路呢。”


    她不喜歡那個繼父,很粗魯,吃飯唏哩呼嚕,還有那個繼妹,看她的眼神不善,很是防備,而在憲國公府,她又寄人籬下,如此還不如進宮。


    聽說當年太子妃也是做了伴讀,才一躍而上。


    況且,宮裏雖然規矩多,但是她能看到希望。


    莊令儀也無法,隻好趁著婉婉還在家時,用自己曾經伴讀的身份又去跑真陽公主府,真陽公主是女兒回來幾天,就見了莊令儀幾日。


    她私下對婉婉道:“黃姑娘在宮裏出事了嗎?”


    婉婉搖頭:“沒有啊,怎麽可能會出事。”


    “那怎麽頻繁上我的門,這個莊令儀再醮之後,性子也變了。”真陽公主覺得奇怪。


    “不知道呢。”婉婉能回到公主府,覺得一切都輕鬆了許多。


    在公主府,她想如何就如何,不比在宮中拘束的很。


    真陽公主也是心疼女兒:“你每日要早起讀書,看看你這頭發都稀疏了好些。”


    她自己也正是因為讀書太累,導致身體不好,每次來月事全身疼痛不舒服,若非是想女兒能得一個郡主的封號,真陽公主都心疼女兒,想把女兒接回來。


    “女兒每日早上都爬不起來,但是又怕人說,隻有早早的醒來。娘,真的很苦,女兒聽到二表弟讀書稍微落後點,太子妃都斥責他不夠勤奮。”婉婉聽了心有餘悸。


    真陽公主搖頭:“也不知道太子妃還要如何?以前她就是這般勤奮用功,當了太子妃後還是如此,要我說——”


    她也不好再說什麽老二老三要是太用功了,到時候再奪嫡會如何?


    豈不是要曆史重演了?


    但這種話,她還是有分寸的,不會亂說。


    婉婉又疑惑道:“娘,舅舅對我好像還沒有舅母對我好?他不是您的親哥哥嗎?”


    所有人都說娘是唯一嫡出的公主,自小備受寵愛,可怎麽在宮中,所有人都是圍著舅舅轉的。真的是所有人,包括外祖父外祖母甚至是太子妃,自從太子回來,太子妃就是圍著太子轉了。


    更誇張的是連小孩子裏,承運大表哥他們度都是各種圍著舅舅轉。


    真陽公主聽了,倒是不在意:“你舅舅是太子,這也是應該的。”


    從小母後就最疼三哥,這有什麽奇怪的。


    她曾經也不滿不平過,甚至還和瑤娘表達過,但是瑤娘後來居然也和母後一樣了,幾乎是以夫為天。


    “婉婉,你要記住,也許你是我的女兒,可是在宮裏,一定要謹言慎行才好。”她叮囑女兒。


    婉婉一向聽話,也聽從母親的話。


    從高玄策回來,瑤娘就更從容了,畢竟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有高玄策在,她就有個絕對執行她命令的跑腿的了。


    當然,今天他沒法跑腿,因為今日是承運拜師。


    羅至正被選為承運的師傅,他本身又是他的外公,承運連忙要行禮,羅至正連忙擺手:“請您千萬別多禮,老夫受不起。”


    “先生在上,弟子行禮是尊師重道,請您讓弟子行禮吧?”承運認真說著。


    羅至正被眾人壓著勉強受了禮,一幅“這如何受的起”多的模樣,心裏卻是暢快的很,無論如何,自己以後也能經常和外孫接觸了。


    高玄策笑道:“以後就勞煩羅閣老了。”


    “又作怪,喊什麽羅閣老,這不是你的老泰山麽?”建章帝笑罵。


    近些年建章帝雖然很疼幾個年紀小的兒子,但不知怎麽他也總覺得高玄策性子沒長大似的,今天早上父子倆還鬧別扭,建章帝對高玄策還是一貫疼愛。


    羅至正悄悄看了高玄策一眼,心道連女兒都被他哄了去,更何況是皇上?難得有太子這麽受寵的。


    高玄策恍然不覺,等等兒子的拜師禮過後,才回到東宮,跟瑤娘說這個好消息。


    “有我爹教肯定無事,你不知曉我的幾位兄弟,我爹爹眼高於頂,誰都看不上,所以他要求很嚴格。有他管教咱們兒子,我就放心了。”瑤娘笑。


    高玄策卻搖頭:“你不知道,這人啊,隔輩親,攔都攔不住的。”


    真是旁觀者親,瑤娘苦惱:“那如何是好?”


    高玄策扶著她的肩膀:“不比擔心,父皇這麽做,肯定有他的理由,興許,他的身體不是很好了。”


    最直接的是,福寧殿的太監幾乎都開始時不時給高玄策傳遞消息,皇帝的人開始投靠你,就說明皇上身體很有可能有問題。


    他越發按捺不動,甚至在建章帝提出要把麗貴妃侄女許配給他做良娣的時候,高玄策直接拒絕了。


    “父皇,固然長者賜不敢辭,但是太子妃賢惠,她有身孕時,也讓人在伺候兒子。何苦又要再納一個呢?再說了,她是麗貴妃的侄女,按照身份都可以做皇子正妃了。”


    建章帝聽兒子義正言辭,也是鬆了一口氣,他自從上次暈倒一次後,麗貴妃因為當場見證過,所以人心惶惶,一直在他麵前提及她的侄女,似乎是想讓他說一門親事。


    而這個宮中,誰的身份最高,當然是太子高玄策。


    也許將來自己駕崩,五皇子和六皇子就藩也能去更好點的封地,否則,高玄策自己就好幾個兒子,憑什麽要把好地方給弟弟而不給自己的親兒子呢?


    要知曉麗貴妃的五皇子和承運年紀差不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室千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未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未綠並收藏繼室千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