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太後也似乎才記起來:“貴太妃,你過去看看吧,我這裏也賞一份程儀,你也替我帶過去吧。”
“臣妾多謝太後娘娘,多謝太後娘娘。”貴太妃跪下來磕頭。
她雖然先先帝時恩寵不斷,連當時作為皇後的洪皇後說話都沒有她好使,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瑤娘她們作為太子妃,也得對她恭恭敬敬,但現在規矩在,能夠看一看兒子,都要上頭開恩。
這就是宮裏,縱然現如今你地位再高,但是無人倚仗,依舊要看別人眼色過活。
瑤娘能夠幫忙說一兩句,已經是對貴太妃不錯了。
若太過了,反而被懷疑自己是勾結貴太妃,親疏不分。在宮裏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這才是最重要的。
真陽公主就是犯在這條上了,親疏不分,不知道立場,因此,始終皇帝對她這個妹妹心存芥蒂,還好高玄策還願意給這個妹妹體麵。
因此,瑤娘稍稍跟真陽公主透露一下,婉婉怕是也會受封。
真陽公主私下又找瑤娘:“這個消息屬實?”
“如何不屬實,婉婉是皇上的親外甥女,誰又能比。要我說,現在你要操心的是為婉婉選一個良婿,才好啊。”瑤娘親熱的道。
雖然等了許久,但女兒能夠封郡主,自己也就放心了。
真陽公主開開心心的走了,白英撇嘴道:“要說此事也是您告訴她的,為她說項多的,她倒好,連個謝字都不說。”
“欸,我也不是為了她,我是為了皇帝。不過是封一個郡主,皇上若遲遲不封,那麽興安公主等人萬一從中挑撥就不好了,固然現在她也算不得什麽,但是人言可畏。皇上推行改革,阻力頗多,我們現在一定要自家團結起來,否則,連真陽都被人說動,來請項,我怕政令推行不下去。”瑤娘感歎。
這世上若是徹底做什麽事情,最容易從內裏開始敗壞,裏麵開始分裂起來。
自己人打起自己人來更不容易處理,也會給皇上難堪。
是啊,你皇上解決我們,我們也找出公主的錯處來,看你能不能處理你妹妹。
所以,要先賣個好給真陽,之後再把景駙馬喊過來約束一番。
自己立身要正,才能讓人高看一眼。
白英道:“娘娘就是娘娘,成日公而忘私,總是以國家大事為先。”
“我不管別人怎麽說,我外頭的事務不大通,但知道皇上是為了老百姓好,是為了國家好,我就會替他分憂。”瑤娘笑道。
前世這個國家分崩離析,東胡虎視眈眈,即便現在都頻頻侵擾,隻是不敢像之前那般,隻敢小打小鬧,東南又有倭亂。
打仗就要花錢,吏治這般腐敗,錢發不下去,就會鬧兵變,農民就會起義。
到時候民不聊生,王朝覆滅。
隻在意自己腳尖上的利益,從不想大局的人,得過且過,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真陽公主得了瑤娘的話,又去洪太後那裏去報喜,洪太後笑道:“這樣就好,皇後以前就和你關係好,隻是他們尚且在孝中,不好說罷了。現在皇上即位,封了婉婉為郡主,這是多大的恩寵啊。”
“是嗎?皇後沒說是她說的。”真陽公主還真是沒想到。
“你傻呀,她怎麽可能會四處宣揚是自己說的。”洪太後覺得女兒隨著年紀增長,怎麽越來越不懂事了。
宮裏的女人逢人隻說三分話,如果是皇上做的,皇上當然會召見真陽公主施恩,但如果是皇後勸說的,當然是皇後來給真陽說這個消息,否則,宮裏的人怎麽可能隨意透露消息。
真陽公主錯愕了一下。
她又想著之後進宮再彌補就是,反正皇後和她什麽關係啊。
哪裏知道過了幾日,景駙馬就被喊進宮中,皇帝讓他約束下人,還要退回隱瞞土地,景駙馬不敢多言,趕緊去辦。
景家是平南侯府,同不少勳貴一樣,他們家裏也隱匿了不少土地,數目驚人。
皇帝有意讓他們退五千畝,就不多加為難,否則,到時候鬧出來,不好看了,他也絕對不會姑息這個妹夫的。
這就是瑤娘為何主動出來替婉婉求封號,一求還是郡主的封號,要知道真陽公主之前一直是親近周王的。
真陽公主見景駙馬從平南王府回來,不禁問起:“叔父如何說?”
“叔父當然很為難,景家不止有他,還是其他族人,哪個不是仰仗這些莊子過活,維持舊日的體麵,擋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景駙馬踟躕。
誰都會喊要公平公正,施恩於民,但真的到自己身上,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家財跟別人分享,到了嘴的東西,都吐不出來。
真陽公主就道:“我皇兄看來是來真的了,上次我進宮,聽說連皇後娘娘的娘家人,把當年因為羅首輔和羅二爺中了進士後,族人過來寄名投靠的田七百多畝都獻上去。”
要知道羅家隻是書香門第,做到高官的人隻是羅閣老,且羅閣老本人素來都知道廉明,七百多畝幾乎是把族親的田都獻上來了。
這樣很得罪人,但是羅至正壓著這麽做了。
景駙馬卻道:“七百多畝並不多。你知曉的,羅家幾代做官,現在就榮封國公。更不用提,羅閣老雖然退卻,兩個兒子都是進士及第,還有爵位在身,家資十分富饒,當年連太後那裏都有羅家所獻之金。”
他們這些世代行伍的勳貴,恩寵到了幾代就逐漸沒了,子孫又不如書香門第能吃苦讀書,因此遊手好閑的紈絝子弟極多。
原本靠著祖產,日子勉強能過,現在五千畝要拿出去,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真陽公主擔心:“那可怎麽辦呢?或許讓我去宮裏求情一二。”
“此事皇上恐怕不答應,皇上心思之堅定,無人能動其左右。福建剿倭寇的勝出,讓皇上威信大增,也因為如此,他甚至開了海市。多少人反對,甚至有宗藩聯名上書,民間也暗諷他似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又說他和王莽似的,看似聖人,實則是過分變動,可皇上就是不聽,乾綱獨斷,內閣反而成了擺設,都要聽他的。公主,我知道您是皇上唯一的妹妹,可沒人能鬆動。”景駙馬唉聲歎氣,總覺得一場災難即將來臨。
真陽公主站起來道:“其實打個商量也不是不成,我們願意獻田畝,你看他們願意把隱匿的多少畝獻出來呢?”
景駙馬搖頭:“皇上今兒親自跟我說了,就是要五千畝。”
“怎麽皇兄如此不講人情,怎麽羅家不到一千畝就成了,我們景家就要五千畝。這是不是太多了?”真陽公主就有些生氣了。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她要進宮去理論一二。
景駙馬怕把事情鬧大,立馬道:“皇上剛剛召見我,公主就衝進宮去,恐怕讓皇上懷疑我故意攛掇。”
其實景思立這個駙馬還是一心向著皇上的,其他的都願意配合,但他隻是平南侯府的侄子,若是真的讓叔父交出那麽多田,族人們怕是要恨死他了,他還有何臉麵留在族內。
真陽公主急道:“這可怎麽辦呢?萬一逼死人了怎麽辦?”
景駙馬道:“為今之計,隻能讓能夠說的上我的人替我們周全了,公主看,宮中誰在皇上那裏說的上話呢。”
“要說在皇上那裏最能說的上話的,便是瑤娘了,是了,皇後娘娘當年是我的伴讀,我待她不薄,甚至,她能被我三哥喜歡,也多虧做了我的伴讀,才能夠和我三哥相見。”真陽公主想到這一點,立即準備進宮。
桌上擺著幾道小菜,雞湯和蘑菇煨的烏魚蛋,茭瓜脯、芙蓉豆腐、栗子燒雞,簡簡單單的,高玄策卻吃的很好。
因為這幾道菜都是瑤娘在小廚房親手做的,高玄策幾乎是盤光碗光了。
“皇上,有這麽好吃嗎?”瑤娘笑眯眯的看著他。
高玄策點頭:“就是這般好吃,朕每次吃慣那些山珍海味,都沒你做的最符合我的口味。”
瑤娘搖頭不信:“您就是哄著我呢。”
自己雖然會做菜,哪裏和禦廚相提並論,這不過是丈夫抬舉罷了。
高玄策笑:“哪裏是抬舉你,是說的真的。是了,婉婉已經封了郡主,你可放心了,你呀,就是太好了。公主的女兒是宗室出女,封個縣主差不多了,何至於到郡主這個地步。”
“就是封個郡主又如何呢,公主是你的親妹妹。”瑤娘道。
“從做這個皇帝起,我就不打算和父皇一位,一輩子為了個名聲,總是讓天下臣子做裱糊匠一樣,可縫縫補補治標不治本,天下的人反對我都要做,你毋須如此。”高玄策安慰瑤娘。
瑤娘道:“那不行,你的確有堅定的執行之力,隻可惜世上的事情除了果斷果決,還要——”
“不必說了,我意已決。”高玄策頭一次打斷瑤娘。
瑤娘卻不著惱:“好。”
這邊白英又進來道:“皇後娘娘,真陽公主想請您過去壽康宮說話。”
一聽就知道是說項的,高玄策笑道:“真是哪裏都是人情,你看你做的人情,她都看不懂,越發以為你好說話。平南侯府,實測三萬五千多畝,有快兩萬畝都隱瞞不報,朕不過讓他們吐出五千畝,都不肯。這些田都是四處兼並小民的,逼迫別人家破人亡,朕已經是格外開恩了,還不悔過,還敢攛掇公主進宮說項來,真是不知死活。”
瑤娘就道:“此事讓臣妾處理吧。”
“再教你一個乖,做事情不能既要又要,我都不在意我的名聲,你就不要在意了。若我真的得罪了天下所有人,到時候承運即位,比我溫和點,如此,天下臣民既服,豈不是好事?”
“皇上何出此言。”
“不是試探你,你我二人早已不分彼此,記住我今日之言就好。”
……
坐在儀駕上,瑤娘忽然覺得這世上做實事的人,反而兩頭不是人,親人不理解,他們隻需要你偏袒,公私不分,反正對他們好就好,老百姓也未必能理解。
可即便這裏,還能堅持下去要做的人,實在是不容易。
這也是她愛慕高玄策的原因。
前世他為了骨肉至親,為了天下布動蕩,放棄皇位之爭,這輩子,為了天下也是鞠躬盡瘁。
肩輿到了坤寧宮的時候,進門就看到了真陽公主,真陽連忙行禮:“給皇後娘娘請安。”
“公主不必多禮,是有何事找我?方才,我服侍皇上在福寧殿用膳,來遲了些,公主還請不要見怪。”瑤娘坐下看著她。
真陽公主哪裏真敢見外,連忙擺手:“無事,無事,你伺候皇兄是大事。哎呀,我這次來,是有一件事情要求你,你可一定要幫我啊,日後不管你有什麽事情,我都讓你差遣。”
瑤娘笑道:“我哪裏敢差遣公主。既然有事,公主不妨開門見山。”
“是這樣的,你可知曉如今要清丈田畝的事情?”她先試探的問起。
瑤娘點頭:“當然知曉,我們族中除了祭田之外其餘別人寄名在我們家名下的全部退回去了。這樣也好,耕者有其田,富戶也不能隨意兼並,國庫也有收入,這樣又有什麽不好呢?”
真陽公主就接話頭道:“若我家和你家一樣隻退七百多畝,甚至一千畝,也就罷了。偏偏皇上那裏說要退五千畝,皇後娘娘,我雖然是公主,平南侯是駙馬叔叔,一生為國盡忠。整個景家就靠那五千畝吃飯。我想請求皇上能少一些,這樣——”
她都想好了,如果瑤娘幫這個忙,那景家那裏壓力也小一點,宮裏也算是交差了,皇兄也能得到這些田畝,豈不是兩全其美。
卻沒想到瑤娘很快就打斷了:“公主,若是其他的事情,我都會答應。但是此事,我如何答應了。平南侯府一共三萬五千畝土地,隻有一萬畝是本該得的,其餘有一萬五千畝是圈地兼並得來,還有一萬是隱匿土地。皇上還是顧及你的麵子,隻讓他們交五千畝,哪裏知曉這點你們也覺得多。公主不知道河間府如今災荒,黎民百姓賑災款發不出來,就連富庶的蘇杭等地,百姓一田難求。”
“公主雖為景家婦,可亦是天家女,從小我和你一起,就知道你為人仗義。你願意對普通人釋放善意,更何況是千千萬萬的百姓呢。公主,就當時我拜托你了,替天下百姓謝謝你了。”
……
景駙馬正和叔父坐在一處,他道:“已經讓公主進宮去說了,若能交一千畝,叔父若沒有,我拿我自己的交上去就是了,總不能讓皇上難做。”
“哪裏還要你出,一千畝我們平南侯府出的起。隻是公主能成功嗎?”平南侯問起。
景駙馬笑道:“她和皇後娘娘關係匪淺,曾經皇後還是她的伴讀,應該會成功的。皇上隻聽的進去娘娘的話。”
二人期待之時,隻見真陽公主匆匆回來,景駙馬和平南侯都充滿期待的看著真陽公主,豈料公主道:“叔父,你既然有三萬五千多畝田,又原本隱匿了一萬畝,皇兄讓你交出五千,已經是格外寬容了。河間府百姓缺衣少食,若您能為國捐出這些,皇上也會感念你的,否則,您要看到災民真的食不果腹嗎?您的良心如何會安?”
景駙馬深深覺得真陽公主這是從哪兒聽的話,再看看平南侯一幅快吐血的模樣,他想真陽公主怎麽這麽快就變了。
平南侯也覺得奇怪,他沒對侄兒說實話,同時也是覺得景駙馬對公主影響很大,公主幾乎是對駙馬言聽計從,怎麽現在不聽侄兒的話來了。
殊不知真陽公主隻覺得自己現在是替天行道,大義滅親,然後無數河間府的百姓都會感激她的,就像瑤娘說的,可能還會青史留名呢!
第139章
平南侯府娶了皇上唯一的親妹妹真陽公主,連他們家都頂不住拿了五千兩出來,其他人見狀就更不敢當作不知,或者是負隅抵抗了。
“臣妾多謝太後娘娘,多謝太後娘娘。”貴太妃跪下來磕頭。
她雖然先先帝時恩寵不斷,連當時作為皇後的洪皇後說話都沒有她好使,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瑤娘她們作為太子妃,也得對她恭恭敬敬,但現在規矩在,能夠看一看兒子,都要上頭開恩。
這就是宮裏,縱然現如今你地位再高,但是無人倚仗,依舊要看別人眼色過活。
瑤娘能夠幫忙說一兩句,已經是對貴太妃不錯了。
若太過了,反而被懷疑自己是勾結貴太妃,親疏不分。在宮裏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這才是最重要的。
真陽公主就是犯在這條上了,親疏不分,不知道立場,因此,始終皇帝對她這個妹妹心存芥蒂,還好高玄策還願意給這個妹妹體麵。
因此,瑤娘稍稍跟真陽公主透露一下,婉婉怕是也會受封。
真陽公主私下又找瑤娘:“這個消息屬實?”
“如何不屬實,婉婉是皇上的親外甥女,誰又能比。要我說,現在你要操心的是為婉婉選一個良婿,才好啊。”瑤娘親熱的道。
雖然等了許久,但女兒能夠封郡主,自己也就放心了。
真陽公主開開心心的走了,白英撇嘴道:“要說此事也是您告訴她的,為她說項多的,她倒好,連個謝字都不說。”
“欸,我也不是為了她,我是為了皇帝。不過是封一個郡主,皇上若遲遲不封,那麽興安公主等人萬一從中挑撥就不好了,固然現在她也算不得什麽,但是人言可畏。皇上推行改革,阻力頗多,我們現在一定要自家團結起來,否則,連真陽都被人說動,來請項,我怕政令推行不下去。”瑤娘感歎。
這世上若是徹底做什麽事情,最容易從內裏開始敗壞,裏麵開始分裂起來。
自己人打起自己人來更不容易處理,也會給皇上難堪。
是啊,你皇上解決我們,我們也找出公主的錯處來,看你能不能處理你妹妹。
所以,要先賣個好給真陽,之後再把景駙馬喊過來約束一番。
自己立身要正,才能讓人高看一眼。
白英道:“娘娘就是娘娘,成日公而忘私,總是以國家大事為先。”
“我不管別人怎麽說,我外頭的事務不大通,但知道皇上是為了老百姓好,是為了國家好,我就會替他分憂。”瑤娘笑道。
前世這個國家分崩離析,東胡虎視眈眈,即便現在都頻頻侵擾,隻是不敢像之前那般,隻敢小打小鬧,東南又有倭亂。
打仗就要花錢,吏治這般腐敗,錢發不下去,就會鬧兵變,農民就會起義。
到時候民不聊生,王朝覆滅。
隻在意自己腳尖上的利益,從不想大局的人,得過且過,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真陽公主得了瑤娘的話,又去洪太後那裏去報喜,洪太後笑道:“這樣就好,皇後以前就和你關係好,隻是他們尚且在孝中,不好說罷了。現在皇上即位,封了婉婉為郡主,這是多大的恩寵啊。”
“是嗎?皇後沒說是她說的。”真陽公主還真是沒想到。
“你傻呀,她怎麽可能會四處宣揚是自己說的。”洪太後覺得女兒隨著年紀增長,怎麽越來越不懂事了。
宮裏的女人逢人隻說三分話,如果是皇上做的,皇上當然會召見真陽公主施恩,但如果是皇後勸說的,當然是皇後來給真陽說這個消息,否則,宮裏的人怎麽可能隨意透露消息。
真陽公主錯愕了一下。
她又想著之後進宮再彌補就是,反正皇後和她什麽關係啊。
哪裏知道過了幾日,景駙馬就被喊進宮中,皇帝讓他約束下人,還要退回隱瞞土地,景駙馬不敢多言,趕緊去辦。
景家是平南侯府,同不少勳貴一樣,他們家裏也隱匿了不少土地,數目驚人。
皇帝有意讓他們退五千畝,就不多加為難,否則,到時候鬧出來,不好看了,他也絕對不會姑息這個妹夫的。
這就是瑤娘為何主動出來替婉婉求封號,一求還是郡主的封號,要知道真陽公主之前一直是親近周王的。
真陽公主見景駙馬從平南王府回來,不禁問起:“叔父如何說?”
“叔父當然很為難,景家不止有他,還是其他族人,哪個不是仰仗這些莊子過活,維持舊日的體麵,擋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景駙馬踟躕。
誰都會喊要公平公正,施恩於民,但真的到自己身上,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家財跟別人分享,到了嘴的東西,都吐不出來。
真陽公主就道:“我皇兄看來是來真的了,上次我進宮,聽說連皇後娘娘的娘家人,把當年因為羅首輔和羅二爺中了進士後,族人過來寄名投靠的田七百多畝都獻上去。”
要知道羅家隻是書香門第,做到高官的人隻是羅閣老,且羅閣老本人素來都知道廉明,七百多畝幾乎是把族親的田都獻上來了。
這樣很得罪人,但是羅至正壓著這麽做了。
景駙馬卻道:“七百多畝並不多。你知曉的,羅家幾代做官,現在就榮封國公。更不用提,羅閣老雖然退卻,兩個兒子都是進士及第,還有爵位在身,家資十分富饒,當年連太後那裏都有羅家所獻之金。”
他們這些世代行伍的勳貴,恩寵到了幾代就逐漸沒了,子孫又不如書香門第能吃苦讀書,因此遊手好閑的紈絝子弟極多。
原本靠著祖產,日子勉強能過,現在五千畝要拿出去,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真陽公主擔心:“那可怎麽辦呢?或許讓我去宮裏求情一二。”
“此事皇上恐怕不答應,皇上心思之堅定,無人能動其左右。福建剿倭寇的勝出,讓皇上威信大增,也因為如此,他甚至開了海市。多少人反對,甚至有宗藩聯名上書,民間也暗諷他似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又說他和王莽似的,看似聖人,實則是過分變動,可皇上就是不聽,乾綱獨斷,內閣反而成了擺設,都要聽他的。公主,我知道您是皇上唯一的妹妹,可沒人能鬆動。”景駙馬唉聲歎氣,總覺得一場災難即將來臨。
真陽公主站起來道:“其實打個商量也不是不成,我們願意獻田畝,你看他們願意把隱匿的多少畝獻出來呢?”
景駙馬搖頭:“皇上今兒親自跟我說了,就是要五千畝。”
“怎麽皇兄如此不講人情,怎麽羅家不到一千畝就成了,我們景家就要五千畝。這是不是太多了?”真陽公主就有些生氣了。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她要進宮去理論一二。
景駙馬怕把事情鬧大,立馬道:“皇上剛剛召見我,公主就衝進宮去,恐怕讓皇上懷疑我故意攛掇。”
其實景思立這個駙馬還是一心向著皇上的,其他的都願意配合,但他隻是平南侯府的侄子,若是真的讓叔父交出那麽多田,族人們怕是要恨死他了,他還有何臉麵留在族內。
真陽公主急道:“這可怎麽辦呢?萬一逼死人了怎麽辦?”
景駙馬道:“為今之計,隻能讓能夠說的上我的人替我們周全了,公主看,宮中誰在皇上那裏說的上話呢。”
“要說在皇上那裏最能說的上話的,便是瑤娘了,是了,皇後娘娘當年是我的伴讀,我待她不薄,甚至,她能被我三哥喜歡,也多虧做了我的伴讀,才能夠和我三哥相見。”真陽公主想到這一點,立即準備進宮。
桌上擺著幾道小菜,雞湯和蘑菇煨的烏魚蛋,茭瓜脯、芙蓉豆腐、栗子燒雞,簡簡單單的,高玄策卻吃的很好。
因為這幾道菜都是瑤娘在小廚房親手做的,高玄策幾乎是盤光碗光了。
“皇上,有這麽好吃嗎?”瑤娘笑眯眯的看著他。
高玄策點頭:“就是這般好吃,朕每次吃慣那些山珍海味,都沒你做的最符合我的口味。”
瑤娘搖頭不信:“您就是哄著我呢。”
自己雖然會做菜,哪裏和禦廚相提並論,這不過是丈夫抬舉罷了。
高玄策笑:“哪裏是抬舉你,是說的真的。是了,婉婉已經封了郡主,你可放心了,你呀,就是太好了。公主的女兒是宗室出女,封個縣主差不多了,何至於到郡主這個地步。”
“就是封個郡主又如何呢,公主是你的親妹妹。”瑤娘道。
“從做這個皇帝起,我就不打算和父皇一位,一輩子為了個名聲,總是讓天下臣子做裱糊匠一樣,可縫縫補補治標不治本,天下的人反對我都要做,你毋須如此。”高玄策安慰瑤娘。
瑤娘道:“那不行,你的確有堅定的執行之力,隻可惜世上的事情除了果斷果決,還要——”
“不必說了,我意已決。”高玄策頭一次打斷瑤娘。
瑤娘卻不著惱:“好。”
這邊白英又進來道:“皇後娘娘,真陽公主想請您過去壽康宮說話。”
一聽就知道是說項的,高玄策笑道:“真是哪裏都是人情,你看你做的人情,她都看不懂,越發以為你好說話。平南侯府,實測三萬五千多畝,有快兩萬畝都隱瞞不報,朕不過讓他們吐出五千畝,都不肯。這些田都是四處兼並小民的,逼迫別人家破人亡,朕已經是格外開恩了,還不悔過,還敢攛掇公主進宮說項來,真是不知死活。”
瑤娘就道:“此事讓臣妾處理吧。”
“再教你一個乖,做事情不能既要又要,我都不在意我的名聲,你就不要在意了。若我真的得罪了天下所有人,到時候承運即位,比我溫和點,如此,天下臣民既服,豈不是好事?”
“皇上何出此言。”
“不是試探你,你我二人早已不分彼此,記住我今日之言就好。”
……
坐在儀駕上,瑤娘忽然覺得這世上做實事的人,反而兩頭不是人,親人不理解,他們隻需要你偏袒,公私不分,反正對他們好就好,老百姓也未必能理解。
可即便這裏,還能堅持下去要做的人,實在是不容易。
這也是她愛慕高玄策的原因。
前世他為了骨肉至親,為了天下布動蕩,放棄皇位之爭,這輩子,為了天下也是鞠躬盡瘁。
肩輿到了坤寧宮的時候,進門就看到了真陽公主,真陽連忙行禮:“給皇後娘娘請安。”
“公主不必多禮,是有何事找我?方才,我服侍皇上在福寧殿用膳,來遲了些,公主還請不要見怪。”瑤娘坐下看著她。
真陽公主哪裏真敢見外,連忙擺手:“無事,無事,你伺候皇兄是大事。哎呀,我這次來,是有一件事情要求你,你可一定要幫我啊,日後不管你有什麽事情,我都讓你差遣。”
瑤娘笑道:“我哪裏敢差遣公主。既然有事,公主不妨開門見山。”
“是這樣的,你可知曉如今要清丈田畝的事情?”她先試探的問起。
瑤娘點頭:“當然知曉,我們族中除了祭田之外其餘別人寄名在我們家名下的全部退回去了。這樣也好,耕者有其田,富戶也不能隨意兼並,國庫也有收入,這樣又有什麽不好呢?”
真陽公主就接話頭道:“若我家和你家一樣隻退七百多畝,甚至一千畝,也就罷了。偏偏皇上那裏說要退五千畝,皇後娘娘,我雖然是公主,平南侯是駙馬叔叔,一生為國盡忠。整個景家就靠那五千畝吃飯。我想請求皇上能少一些,這樣——”
她都想好了,如果瑤娘幫這個忙,那景家那裏壓力也小一點,宮裏也算是交差了,皇兄也能得到這些田畝,豈不是兩全其美。
卻沒想到瑤娘很快就打斷了:“公主,若是其他的事情,我都會答應。但是此事,我如何答應了。平南侯府一共三萬五千畝土地,隻有一萬畝是本該得的,其餘有一萬五千畝是圈地兼並得來,還有一萬是隱匿土地。皇上還是顧及你的麵子,隻讓他們交五千畝,哪裏知曉這點你們也覺得多。公主不知道河間府如今災荒,黎民百姓賑災款發不出來,就連富庶的蘇杭等地,百姓一田難求。”
“公主雖為景家婦,可亦是天家女,從小我和你一起,就知道你為人仗義。你願意對普通人釋放善意,更何況是千千萬萬的百姓呢。公主,就當時我拜托你了,替天下百姓謝謝你了。”
……
景駙馬正和叔父坐在一處,他道:“已經讓公主進宮去說了,若能交一千畝,叔父若沒有,我拿我自己的交上去就是了,總不能讓皇上難做。”
“哪裏還要你出,一千畝我們平南侯府出的起。隻是公主能成功嗎?”平南侯問起。
景駙馬笑道:“她和皇後娘娘關係匪淺,曾經皇後還是她的伴讀,應該會成功的。皇上隻聽的進去娘娘的話。”
二人期待之時,隻見真陽公主匆匆回來,景駙馬和平南侯都充滿期待的看著真陽公主,豈料公主道:“叔父,你既然有三萬五千多畝田,又原本隱匿了一萬畝,皇兄讓你交出五千,已經是格外寬容了。河間府百姓缺衣少食,若您能為國捐出這些,皇上也會感念你的,否則,您要看到災民真的食不果腹嗎?您的良心如何會安?”
景駙馬深深覺得真陽公主這是從哪兒聽的話,再看看平南侯一幅快吐血的模樣,他想真陽公主怎麽這麽快就變了。
平南侯也覺得奇怪,他沒對侄兒說實話,同時也是覺得景駙馬對公主影響很大,公主幾乎是對駙馬言聽計從,怎麽現在不聽侄兒的話來了。
殊不知真陽公主隻覺得自己現在是替天行道,大義滅親,然後無數河間府的百姓都會感激她的,就像瑤娘說的,可能還會青史留名呢!
第139章
平南侯府娶了皇上唯一的親妹妹真陽公主,連他們家都頂不住拿了五千兩出來,其他人見狀就更不敢當作不知,或者是負隅抵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