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她就不再管京中的事情了,一心一意的培養兩個兒子,大兒子跟在王府讀書,小兒子則是在外開蒙,還積極尋武學師傅。
甚至是世子那裏,世子大了,她不能再做乳母,但是還是衣裳鞋襪不能少。
高朔就笑道:“還是您做的衣裳我穿在身上最好,最服帖了。”
“是吧?世子若是喜歡,我有空閑功夫就多做些來,我是比不得那些繡坊姑娘們手巧,但是隻一個,服帖就好。”
這樣當然把周王妃氣的哇哇叫。但已無濟於事了。
隨著世子逐漸長大,改變他命運的機會來了,天祿帝在位一年無子暴斃而亡,周王立為皇帝,世子則跟隨進宮,她們這些藩邸舊人都要跟著前去。
周王行完冊封禮也故去了,年少的世子得以封皇帝。
周王妃徐氏則成了太後,她做太後的頭一件事情,就是想隔開瑤娘和新帝,新帝卻對乳母依戀非常深,在冊封太後之後,就封了瑤娘做一品燕國夫人。
瑤娘表麵示弱,還對皇上道:“臣婦雖然在您年少時,服侍過您,但現下皇上雖小,乾綱獨斷。何須臣婦這樣的女流之輩,太後娘娘說的極是,如今我就帶著孩子們回臨安。隻有一條——”
新帝當然知曉徐太後很針對乳母,原因就是因為乳母和他感情很好,可他小時候好幾次絕處逃生都多虧乳母,包括現下他時常哮喘,都是乳母替他捶背。
“我已經是半老婦人了,立誌守節,請皇上同意。”
說完,她神情很是落寞,新帝則想起宮裏的流言,把他和乳母的關係傳的有些不堪,這個人他也猜到是誰,心裏覺得很對不起乳母。
“朕允許你回臨安休養,隻是日後你若有事,朕一定接你過來。”
瑤娘笑道:“好,臣婦一定來看看皇上。到時候皇上恐怕身邊有皇後娘娘陪伴了,臣婦再來給皇後和太後請安。”
實際上徐太後排擠瑤娘,也是因為皇上讓瑤娘替她出去看秀女,把合適的名單交給她。
新帝聽到皇後兩個字,果然心一動:“燕國夫人替朕看了那麽些女子,哪位更好些?”
“這……此事已經由太後娘娘辦,臣婦就不多說了,皇上,這選後和妃還不都是看您喜不喜歡。您是當今天子,您認為誰合適就誰合適?”
說完,瑤娘就真的帶著兒子回了臨安,她算準了皇上性格多疑,她不說是誰,皇上也能查到自己去誰家最多了。
這算是對太後一個小小的回敬了,誰讓她處處針對自己。
那她肯定選一個皇上喜歡的,讓太後咬牙切齒的。
果然,新帝對身邊的大臣道:“朕意已決,讓禮部去沈家宣旨,皇後選沈氏。至於,汪氏隻能在妃位上。”
徐太後氣的發抖,在壽康宮大發雷霆:“好一個羅氏,就是滾去臨安也不消停。”
而此時瑤娘已經接到皇上選定沈氏為皇後了,莞爾一笑。那個汪氏為人過分純真,這當然是徐氏喜歡的類型,十分好掌控,可沈氏身上長了八百個心眼子,為人還算知恩圖報,將來,有皇後等人進言,她必定有回來的一日。
林朝顏這些人就都等著受死吧!
第146章 前世番外(五)
這是她第一次來臨安,陸宵的家鄉。
她對陸宵沒有什麽感情,卻以陸宵的未亡人存活於世,說起來也著實令人覺得好笑。在她受封燕國夫人之時,也替丈夫追封了,如今替他建了衣冠塚,也算是成全他了。
生前,他那麽年輕就去了,唯獨留下兩個這麽優秀的孩子,也算是夫妻一場,她能盡自己的心了。
承運和承澤扶著她回家,承運道:“母親,回去吧。您已經替爹建了衣冠塚,日後待孩兒替爹找到仇人,再報仇不遲。”
“嗯,先不說報仇的事情。太後十分忌憚我,皇上很孝順太後,她若不死我恐怕是沒辦法再回去的。這世上的人和人的關係十分微妙,走的太近了未必好,如今冷一冷也好。隻是也不能總冷著,承運你好好學,母親再為你請一位武學厲害些的先生來,好生習武讀書。”瑤娘對兒子道。
其實她這位大兒子很聰明,幾乎都不必自己操心。
正所謂窮文富武,能專門習武的都不是一般人家,瑤娘如今受封燕國夫人,家資豐厚,不在意這些,當然要培養兒子了。
承運點頭:“兒子是一定要考武舉的,娘放心吧。”他心裏還是很疼娘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這麽多娘都是親娘拉扯他們長大。
可是他知道自己說的再多,還不如好好地給自己一個前程,讓母親母以子貴。
否則,母親出頭永遠都隻能靠別人的兒子,她對別人的兒子再好,別人也不會為了自己的親娘顧念母親。
當年世子差點沒命,好幾次都是母親救回來的,現在卸磨殺驢,真夠可以的。
瑤娘不知道兒子心中的想法,她在臨安的生活很平靜,和以前那種需要多思多慮,成日都要緊繃的心情不同,她閑暇時有小兒子承澤陪同一起遊湖。
“娘,這是臨安的西湖,您看這湖光山色,亭台樓榭,是不是很美。”承澤笑。
瑤娘點頭:“是很美,我們家裏原來也有的,那是一座很大的宅子。修建的巧奪天工,我們時常讀書的時候,就會在園子裏玩兒,累了還會在湖裏劃船。”
承澤是遺腹子,他出生時父親沒了,好在娘在他長大的時候就已經從王府出來,不必像以前那樣住進王府,因此承澤非常心疼母親。
他也早聽聞其實母親家世顯赫,是被人陷害,才嫁給爹爹,但如今靠母親自己,就已經能夠成為一品夫人,地方鄉紳無不爭先巴結,可惜母親為人正直,從不接受別人示好。
隻是偶爾出來遊玩一二,更多的時候就是休息,似乎是想把從前沒有睡好的覺一並睡好。
“娘,您還想回去羅家看看嗎?”承澤試探的問起。
卻見母親搖頭:“不提羅家了,自從你外祖母死後,我和羅家再無瓜葛了。從出生起,我就被人調換,回到家中也是被羅家人聯合起來陷害,那裏除了你外祖母,我實在是不惦記誰了。”
此時,正值夏天,荷花盛開,瑤娘素來喜歡荷花的清香,忍不住摘下幾朵準備帶回去。
婢女上前道:“夫人,再過些時日,咱們大少爺就要上京趕考了,您擔不擔心?”
“怎麽會擔心呢,正是大鵬展翅的時候,我當支持他才行。”瑤娘看向天空發呆。
她知道兒子誌向很大,但他並非是書香門第出身,走武舉這條道,勢必將來會走的很辛苦。因為越靠近頂峰,就越辛苦。
果然承運在二十歲的年紀中了武狀元,順利進了錦衣衛,瑤娘繼續待在臨安。
臨安雖然比不得京中,但也是江南富庶之地,瑤娘並不常常出去。這次倒是受浙江懷化大將軍夫人的邀請,她也不好不給麵子。
這位新任的將軍夫人來曆也頗為傳奇,聽聞原本是宣平侯府的丫鬟出身,嫁給了那個時候還是從六品的振威校尉,因為跟隨宣平侯作戰,軍功升的很快。
現在來臨安,已經是軍政的一把手。
“妾身給燕國夫人請安。”將軍夫人笑。
瑤娘抬手:“不必客氣。”
這位將軍夫人方夫人見瑤娘如此年輕貌美,似乎有些訥訥道:“記得多年前,妾身見過您一麵,那個時候還是在宣平侯府的時候。”
宣平侯府瑤娘當然知曉,宣平侯府的嫡長子,叫沈雲還是沈亮的娶的就是興安長公主,而興安長公主是林皇後的女兒。
這宣平侯在天祿帝時很受重用,對現在的昭通帝也是非常識時務,這樣的人似乎在哪裏都混的很好。
瑤娘不妨她提起這些,挑眉看向她:“那時我怎麽不認得夫人?你在哪裏?”
想揭她老底,她才不怕呢。
沒有什麽比活著更好,為何她要投湖自盡。
方夫人有些尷尬,她那個時候跟在宣平侯世子夫人身邊做丫鬟,堂堂忠靖侯世子夫人怎麽會認得一個丫鬟。不過,她倒不是故意這麽說的,是很驚訝罷了,沒想到燕國夫人如此不客氣。
她丫鬟出身,當然也頗能忍讓,而她帶來的下屬的夫人,隻知曉這位曾經做過乳母,早就返回臨安,認為她一個乳母能做什麽,不免要替方夫人出頭。
“我們聽說方將軍跟著宣平侯和忠靖侯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隻是在京時,沒來得及拜見。不知宣平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如何?我們日後進京,也知道脾性。”
瑤娘聽著想笑,忠靖侯夫人鍾氏,據說是在她走後,羅氏衝喜找來的姑娘,她初次入京時,沒想到自己還被拿來和鍾氏作對比呢。
說她作為後母,如何的好,衝喜進來,無怨無悔……
要是當年真千金和假千金不換回來,羅家可能更好雲雲,還說自己是無福之人。
方夫人聽她提起這兩位,不由笑道:“這沈夫人和林夫人都是極好相處的,沈夫人生了五子一女,是很有福氣的人,而林夫人更是深得忠靖侯府的人歡喜……”
言談之中,方夫人笑道:“你還不知道吧,林夫人的女兒正好嫁給了興安長公主的兒子,而興安長公主又是宣平侯的嫂子,都是一家子人呢。”
“還有這層緣故呢,林家大小姐那是何等人物——”
“如今你們來到地方,還與京中人有往來?”瑤娘放下茶盞問起。
皇上最忌諱軍中互相勾結,因此向來都是四處輪調,瑤娘雖然遠在臨安,不代表她沒辦法上達天聽。
這個時候方夫人才慌忙起來,方才那個想提方夫人出頭的女子也是臉色煞白,瑤娘搖頭笑道:“本夫人還有事,先行一步了。”
方夫人急著上前,想賠禮,卻被瑤娘的侍從攔住,那侍從冷笑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燕國夫人無論在哪裏都奉為上賓,在這裏卻遭到你們冷待,你們且等著吧。”
方夫人身邊的人見她臉色煞白,不禁勸道:“你家夫君戎馬多年,燕國夫人來臨安五年多了,隱居避世,你何必害怕。”
聽了這話,方夫人臉色稍微好一些了。
甚至過了半年左右,她見無事,還照舊給舊主宣平侯府送上豐厚的禮物,這下立馬被浙江道禦史和科道官員參了。
方將軍被革職查辦,方夫人跌坐在地,喃喃道:“不就是一個乳母嗎?怎地如此厲害。”
第147章 前世番外(六)
方將軍被撤職後,整個浙江官場上才知曉這位皇帝的乳母,即便平日深居簡出,並不與旁人往來,但依舊是很有分量的。
越發多的人想方設法的想送禮給瑤娘,瑤娘是防不勝防,她睡好了就會起床做一下五禽戲,在臨安的園子裏快走,以至於身形依舊還保持的很好,一般年輕人都未必能比得上她。
承澤在讀書上頗有天分,可能是小兒子,一直在瑤娘身邊,因此總不能下苦功夫。
瑤娘倒也不勉強他,以她的體麵,將來要為兒子弄個差事倒是很容易。
長子的路走的實在是太辛苦了,不過,她也勸他:“人生一世,靠娘靠哥哥都沒用,還得靠自己。你孝順我知曉,但不能為了孝順,就不顧自己的努力。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唯獨靠自己,就是最好的。”
“娘,您這是嫌棄兒子了。”承澤笑嘻嘻的。
瑤娘搖頭:“我若嫌棄你,何必還替你找一門這麽好的媳婦。你媳婦兒也是滿臨安打著燈籠都難尋的,等她過門了,你們要好好的過日子,你哥哥身負皇恩,他的婚事我還沒聽說他喜歡哪個姑娘,你這裏我還能滿足你們。”
承澤今年也十七八歲了,娶的是臨安府同知的女兒,這位姑娘難得的是性子極好,剛烈無比,又十分能幹,這樣配承澤最好了。
至於承運,瑤娘沒辦法替他定親,這個孩子很有主見,在京裏那麽久了,來信的次屈指可數,可是官位升的讓她害怕。
就在她第一個孫女出生的時候,陸承運已經直接接管整個錦衣衛,朝中首輔都不敢輕忽他。
這個時候瑤娘進京的機會也到了,徐太後已經在過世幾年了,她沒有急赤白臉的就跑去京中,而是有空就估摸著皇上的身量,做了不少衣裳。還有承運那裏,她卻沒做衣衫,她們母子之間,說親近,還沒有她和皇帝表現出來的親近。
可是他們彼此都知道,對方是世上對自己最好的人。
掌錦衣衛指揮使,位高權重的同時,也意味著風險很大,就是她也不能表現出和兒子過分親密,否則會成為兒子的軟肋。
一路上京,這次瑤娘沒有拒絕別人對自己的奉承和拜見,隻是不許逾製。
承澤見瑤娘對誰都能聊的很開心,他非常驚訝,因為平日娘深居簡出,看起來壓根就不是這樣的人,甚至連孫子孫女,他好心想放在娘膝下,娘都說自己懶得理會。
現下出來卻心思縝密的令人發怵,比如遇到了人,隨意聊天卻能把自己想要的都知曉,三言兩語連現在沿途的物價都弄的一清一楚,這倒也是真本事。
承澤不懂:“娘,您為何要如此呢?”
甚至是世子那裏,世子大了,她不能再做乳母,但是還是衣裳鞋襪不能少。
高朔就笑道:“還是您做的衣裳我穿在身上最好,最服帖了。”
“是吧?世子若是喜歡,我有空閑功夫就多做些來,我是比不得那些繡坊姑娘們手巧,但是隻一個,服帖就好。”
這樣當然把周王妃氣的哇哇叫。但已無濟於事了。
隨著世子逐漸長大,改變他命運的機會來了,天祿帝在位一年無子暴斃而亡,周王立為皇帝,世子則跟隨進宮,她們這些藩邸舊人都要跟著前去。
周王行完冊封禮也故去了,年少的世子得以封皇帝。
周王妃徐氏則成了太後,她做太後的頭一件事情,就是想隔開瑤娘和新帝,新帝卻對乳母依戀非常深,在冊封太後之後,就封了瑤娘做一品燕國夫人。
瑤娘表麵示弱,還對皇上道:“臣婦雖然在您年少時,服侍過您,但現下皇上雖小,乾綱獨斷。何須臣婦這樣的女流之輩,太後娘娘說的極是,如今我就帶著孩子們回臨安。隻有一條——”
新帝當然知曉徐太後很針對乳母,原因就是因為乳母和他感情很好,可他小時候好幾次絕處逃生都多虧乳母,包括現下他時常哮喘,都是乳母替他捶背。
“我已經是半老婦人了,立誌守節,請皇上同意。”
說完,她神情很是落寞,新帝則想起宮裏的流言,把他和乳母的關係傳的有些不堪,這個人他也猜到是誰,心裏覺得很對不起乳母。
“朕允許你回臨安休養,隻是日後你若有事,朕一定接你過來。”
瑤娘笑道:“好,臣婦一定來看看皇上。到時候皇上恐怕身邊有皇後娘娘陪伴了,臣婦再來給皇後和太後請安。”
實際上徐太後排擠瑤娘,也是因為皇上讓瑤娘替她出去看秀女,把合適的名單交給她。
新帝聽到皇後兩個字,果然心一動:“燕國夫人替朕看了那麽些女子,哪位更好些?”
“這……此事已經由太後娘娘辦,臣婦就不多說了,皇上,這選後和妃還不都是看您喜不喜歡。您是當今天子,您認為誰合適就誰合適?”
說完,瑤娘就真的帶著兒子回了臨安,她算準了皇上性格多疑,她不說是誰,皇上也能查到自己去誰家最多了。
這算是對太後一個小小的回敬了,誰讓她處處針對自己。
那她肯定選一個皇上喜歡的,讓太後咬牙切齒的。
果然,新帝對身邊的大臣道:“朕意已決,讓禮部去沈家宣旨,皇後選沈氏。至於,汪氏隻能在妃位上。”
徐太後氣的發抖,在壽康宮大發雷霆:“好一個羅氏,就是滾去臨安也不消停。”
而此時瑤娘已經接到皇上選定沈氏為皇後了,莞爾一笑。那個汪氏為人過分純真,這當然是徐氏喜歡的類型,十分好掌控,可沈氏身上長了八百個心眼子,為人還算知恩圖報,將來,有皇後等人進言,她必定有回來的一日。
林朝顏這些人就都等著受死吧!
第146章 前世番外(五)
這是她第一次來臨安,陸宵的家鄉。
她對陸宵沒有什麽感情,卻以陸宵的未亡人存活於世,說起來也著實令人覺得好笑。在她受封燕國夫人之時,也替丈夫追封了,如今替他建了衣冠塚,也算是成全他了。
生前,他那麽年輕就去了,唯獨留下兩個這麽優秀的孩子,也算是夫妻一場,她能盡自己的心了。
承運和承澤扶著她回家,承運道:“母親,回去吧。您已經替爹建了衣冠塚,日後待孩兒替爹找到仇人,再報仇不遲。”
“嗯,先不說報仇的事情。太後十分忌憚我,皇上很孝順太後,她若不死我恐怕是沒辦法再回去的。這世上的人和人的關係十分微妙,走的太近了未必好,如今冷一冷也好。隻是也不能總冷著,承運你好好學,母親再為你請一位武學厲害些的先生來,好生習武讀書。”瑤娘對兒子道。
其實她這位大兒子很聰明,幾乎都不必自己操心。
正所謂窮文富武,能專門習武的都不是一般人家,瑤娘如今受封燕國夫人,家資豐厚,不在意這些,當然要培養兒子了。
承運點頭:“兒子是一定要考武舉的,娘放心吧。”他心裏還是很疼娘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這麽多娘都是親娘拉扯他們長大。
可是他知道自己說的再多,還不如好好地給自己一個前程,讓母親母以子貴。
否則,母親出頭永遠都隻能靠別人的兒子,她對別人的兒子再好,別人也不會為了自己的親娘顧念母親。
當年世子差點沒命,好幾次都是母親救回來的,現在卸磨殺驢,真夠可以的。
瑤娘不知道兒子心中的想法,她在臨安的生活很平靜,和以前那種需要多思多慮,成日都要緊繃的心情不同,她閑暇時有小兒子承澤陪同一起遊湖。
“娘,這是臨安的西湖,您看這湖光山色,亭台樓榭,是不是很美。”承澤笑。
瑤娘點頭:“是很美,我們家裏原來也有的,那是一座很大的宅子。修建的巧奪天工,我們時常讀書的時候,就會在園子裏玩兒,累了還會在湖裏劃船。”
承澤是遺腹子,他出生時父親沒了,好在娘在他長大的時候就已經從王府出來,不必像以前那樣住進王府,因此承澤非常心疼母親。
他也早聽聞其實母親家世顯赫,是被人陷害,才嫁給爹爹,但如今靠母親自己,就已經能夠成為一品夫人,地方鄉紳無不爭先巴結,可惜母親為人正直,從不接受別人示好。
隻是偶爾出來遊玩一二,更多的時候就是休息,似乎是想把從前沒有睡好的覺一並睡好。
“娘,您還想回去羅家看看嗎?”承澤試探的問起。
卻見母親搖頭:“不提羅家了,自從你外祖母死後,我和羅家再無瓜葛了。從出生起,我就被人調換,回到家中也是被羅家人聯合起來陷害,那裏除了你外祖母,我實在是不惦記誰了。”
此時,正值夏天,荷花盛開,瑤娘素來喜歡荷花的清香,忍不住摘下幾朵準備帶回去。
婢女上前道:“夫人,再過些時日,咱們大少爺就要上京趕考了,您擔不擔心?”
“怎麽會擔心呢,正是大鵬展翅的時候,我當支持他才行。”瑤娘看向天空發呆。
她知道兒子誌向很大,但他並非是書香門第出身,走武舉這條道,勢必將來會走的很辛苦。因為越靠近頂峰,就越辛苦。
果然承運在二十歲的年紀中了武狀元,順利進了錦衣衛,瑤娘繼續待在臨安。
臨安雖然比不得京中,但也是江南富庶之地,瑤娘並不常常出去。這次倒是受浙江懷化大將軍夫人的邀請,她也不好不給麵子。
這位新任的將軍夫人來曆也頗為傳奇,聽聞原本是宣平侯府的丫鬟出身,嫁給了那個時候還是從六品的振威校尉,因為跟隨宣平侯作戰,軍功升的很快。
現在來臨安,已經是軍政的一把手。
“妾身給燕國夫人請安。”將軍夫人笑。
瑤娘抬手:“不必客氣。”
這位將軍夫人方夫人見瑤娘如此年輕貌美,似乎有些訥訥道:“記得多年前,妾身見過您一麵,那個時候還是在宣平侯府的時候。”
宣平侯府瑤娘當然知曉,宣平侯府的嫡長子,叫沈雲還是沈亮的娶的就是興安長公主,而興安長公主是林皇後的女兒。
這宣平侯在天祿帝時很受重用,對現在的昭通帝也是非常識時務,這樣的人似乎在哪裏都混的很好。
瑤娘不妨她提起這些,挑眉看向她:“那時我怎麽不認得夫人?你在哪裏?”
想揭她老底,她才不怕呢。
沒有什麽比活著更好,為何她要投湖自盡。
方夫人有些尷尬,她那個時候跟在宣平侯世子夫人身邊做丫鬟,堂堂忠靖侯世子夫人怎麽會認得一個丫鬟。不過,她倒不是故意這麽說的,是很驚訝罷了,沒想到燕國夫人如此不客氣。
她丫鬟出身,當然也頗能忍讓,而她帶來的下屬的夫人,隻知曉這位曾經做過乳母,早就返回臨安,認為她一個乳母能做什麽,不免要替方夫人出頭。
“我們聽說方將軍跟著宣平侯和忠靖侯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隻是在京時,沒來得及拜見。不知宣平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如何?我們日後進京,也知道脾性。”
瑤娘聽著想笑,忠靖侯夫人鍾氏,據說是在她走後,羅氏衝喜找來的姑娘,她初次入京時,沒想到自己還被拿來和鍾氏作對比呢。
說她作為後母,如何的好,衝喜進來,無怨無悔……
要是當年真千金和假千金不換回來,羅家可能更好雲雲,還說自己是無福之人。
方夫人聽她提起這兩位,不由笑道:“這沈夫人和林夫人都是極好相處的,沈夫人生了五子一女,是很有福氣的人,而林夫人更是深得忠靖侯府的人歡喜……”
言談之中,方夫人笑道:“你還不知道吧,林夫人的女兒正好嫁給了興安長公主的兒子,而興安長公主又是宣平侯的嫂子,都是一家子人呢。”
“還有這層緣故呢,林家大小姐那是何等人物——”
“如今你們來到地方,還與京中人有往來?”瑤娘放下茶盞問起。
皇上最忌諱軍中互相勾結,因此向來都是四處輪調,瑤娘雖然遠在臨安,不代表她沒辦法上達天聽。
這個時候方夫人才慌忙起來,方才那個想提方夫人出頭的女子也是臉色煞白,瑤娘搖頭笑道:“本夫人還有事,先行一步了。”
方夫人急著上前,想賠禮,卻被瑤娘的侍從攔住,那侍從冷笑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燕國夫人無論在哪裏都奉為上賓,在這裏卻遭到你們冷待,你們且等著吧。”
方夫人身邊的人見她臉色煞白,不禁勸道:“你家夫君戎馬多年,燕國夫人來臨安五年多了,隱居避世,你何必害怕。”
聽了這話,方夫人臉色稍微好一些了。
甚至過了半年左右,她見無事,還照舊給舊主宣平侯府送上豐厚的禮物,這下立馬被浙江道禦史和科道官員參了。
方將軍被革職查辦,方夫人跌坐在地,喃喃道:“不就是一個乳母嗎?怎地如此厲害。”
第147章 前世番外(六)
方將軍被撤職後,整個浙江官場上才知曉這位皇帝的乳母,即便平日深居簡出,並不與旁人往來,但依舊是很有分量的。
越發多的人想方設法的想送禮給瑤娘,瑤娘是防不勝防,她睡好了就會起床做一下五禽戲,在臨安的園子裏快走,以至於身形依舊還保持的很好,一般年輕人都未必能比得上她。
承澤在讀書上頗有天分,可能是小兒子,一直在瑤娘身邊,因此總不能下苦功夫。
瑤娘倒也不勉強他,以她的體麵,將來要為兒子弄個差事倒是很容易。
長子的路走的實在是太辛苦了,不過,她也勸他:“人生一世,靠娘靠哥哥都沒用,還得靠自己。你孝順我知曉,但不能為了孝順,就不顧自己的努力。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唯獨靠自己,就是最好的。”
“娘,您這是嫌棄兒子了。”承澤笑嘻嘻的。
瑤娘搖頭:“我若嫌棄你,何必還替你找一門這麽好的媳婦。你媳婦兒也是滿臨安打著燈籠都難尋的,等她過門了,你們要好好的過日子,你哥哥身負皇恩,他的婚事我還沒聽說他喜歡哪個姑娘,你這裏我還能滿足你們。”
承澤今年也十七八歲了,娶的是臨安府同知的女兒,這位姑娘難得的是性子極好,剛烈無比,又十分能幹,這樣配承澤最好了。
至於承運,瑤娘沒辦法替他定親,這個孩子很有主見,在京裏那麽久了,來信的次屈指可數,可是官位升的讓她害怕。
就在她第一個孫女出生的時候,陸承運已經直接接管整個錦衣衛,朝中首輔都不敢輕忽他。
這個時候瑤娘進京的機會也到了,徐太後已經在過世幾年了,她沒有急赤白臉的就跑去京中,而是有空就估摸著皇上的身量,做了不少衣裳。還有承運那裏,她卻沒做衣衫,她們母子之間,說親近,還沒有她和皇帝表現出來的親近。
可是他們彼此都知道,對方是世上對自己最好的人。
掌錦衣衛指揮使,位高權重的同時,也意味著風險很大,就是她也不能表現出和兒子過分親密,否則會成為兒子的軟肋。
一路上京,這次瑤娘沒有拒絕別人對自己的奉承和拜見,隻是不許逾製。
承澤見瑤娘對誰都能聊的很開心,他非常驚訝,因為平日娘深居簡出,看起來壓根就不是這樣的人,甚至連孫子孫女,他好心想放在娘膝下,娘都說自己懶得理會。
現下出來卻心思縝密的令人發怵,比如遇到了人,隨意聊天卻能把自己想要的都知曉,三言兩語連現在沿途的物價都弄的一清一楚,這倒也是真本事。
承澤不懂:“娘,您為何要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