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陸衡並無男女之情,也並未希望能與他有多麽幸福美滿的生活。
她心中所想,並不在此,卻好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擁有她所願景的生活,
陸衡吃了幾口菜又逐漸反應過來,覺得有些不對味。
沈南枝的反應沒有達到他預期的效果,她沒有萬分欣喜,也沒有感恩戴德,難不成是自己會錯意了?
陸衡狐疑地轉頭看了沈南枝一眼,一想到沈南枝對自己的慷慨毫無反應,這便又覺得她這張素淡的麵容叫人有些倒胃口了,清了清嗓不悅道:“你若覺得有何不妥,不妨說出來,莫不是這會藏著掖著,背地裏又議論我作為丈夫將你給虧待了不成?”
沈南枝聽出陸衡語氣中對自己的幾分厭棄之色,或許這便是父母曾說過,她這姑娘一點也不討喜吧,討不得長輩的喜愛,討不得路人的喜愛,就連初見她的夫君,也在不到半刻鍾的功夫對她生出了厭煩。
但她實在不知如何才能討喜,分明她什麽也沒做,什麽也沒說,好似她僅是出現在旁人的視線中,她便攬下了一身的過錯。
默了片刻,沈南枝搖了搖頭,不知要如何回答陸衡的話語,隻能順著需得道明的事,隨口問道:“明日回門,你可得閑隨我一同回去?”
沈南枝轉移話題的問話聽進陸衡耳中,卻又有了別樣一番思緒。
陸衡手上頓了一瞬,微蹙的眉心逐漸收緊了些許,大抵反應過來沈南枝這是在不滿什麽了。
這女人莫不是要了世子妃的名,還想讓他對她生出夫妻之情吧。
陸衡覺得沈南枝實在有些不自量力,更是貪得無厭,她莫不是不知自己幾斤幾兩重。
這種姿色,放在任何時候他也是瞧也不會瞧半分的。
陸衡方才生出的幾分耐心和鬆緩在此刻已是完全消失殆盡,他不輕不重將筷子一放,板著臉起身敷衍道:“明日我有公務在身,你便自己回去吧,我吃好了,先去忙了。”
說罷,也不管自己這話有多麽不得當,不待沈南枝回答,轉身便離開了外屋。
——
屋外的丫鬟小廝興許會議論世子爺來此用膳僅過了半刻鍾便離去是為何,就如議論昨日她獨守空房一事一般,但沈南枝卻無心去思慮那些她本就無法扭轉的事實。
草草用過膳,待到下人將外屋收拾了去,沈南枝再次坐回了書案前。
此前那寫了一排字的信已是用不得了,攤開新的紙張,沈南枝再次開始重複陸衡來之前所做的事。
信要寄給一位她相識已久的朋友。
是的,朋友。
那算得上是沈南枝唯一的朋友了,一位素未謀麵,僅是已書信來往的朋友。
沈南枝從未將此事告知過任何人,她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粗鄙女子,卻以文字書信的方式在交朋友,這是一件多麽可笑之事。
甚至,那人興許並未將她當做過朋友,但那人卻算是沈南枝絕望的人生中,唯一的救贖了。
沈南枝自午後一直在書案前坐到了黃昏,反反複複多次,總算是寫出一封自己較為滿意的信來。
她小心翼翼將信紙裝進信封中,而後又覺得不放心,再次將信紙拿出來,攤開反複檢查了兩次,這才又將信裝回了信封中。
做完這些,沈南枝在書案旁的櫥櫃底拿出了昨日才搬進來的嫁妝盒子。
一個方方正正的大盒子裏,卻並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值錢物來,沈南枝卻極為珍惜的從最裏拿出一個長條型的木盒來。
木盒打開來,裏麵是好幾封已拆開過的信封,是那人曾給她的回信。
信封不多,若相比沈南枝向那人寄信的頻率,那人的回信算得上是極為敷衍和冷漠了,但沈南枝仍是極為珍惜的珍藏著那人寄回的每一封信,時不時便會拿出來反複翻看。
明日陸衡既不與她一同回門,她也得以有機會能獨自前去將信寄出。
至於她獨自回門所要遭遇的困境,相比這封將要寄出的信,似乎也並沒有那麽令人難過了。
第5章
坐上前往沈府的馬車,沈南枝並未帶上任何隨從和下人。
在道明自己不需有人跟著後,原本要同行下人都肉眼可見地鬆了口氣,好似隨著獨自回門的世子妃一同出行,那些議論和嘲笑也會一並落在他們身上一般,甚是丟人。
這樁婚事好似從頭到尾都是她一人在進行,一個人洞房,一個人請安,如今一個人回門,她似乎已是覺得習慣了。
隻是這如同被困於牢籠中的生活,仍是叫她感到無比絕望,即使沒有鐵欄,她也如折斷了翅膀一般,無法從中脫逃。
她有些厭惡自己總是在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奢望著那遙不可及的自由生活,卻又無力做出改變,無能軟弱地度過著如今這一眼便能看到頭的日子。
繁亂的思緒伴隨了一路,直到馬車在沈府門前停駐,沈南枝撩開馬車簾,便見府邸門前候著的小廝迎了上來。
“大小姐……不,小的見過世子妃,夫人和老爺一早便在廳裏等著您歸來了,小的這便讓人前去通報。”
沈南枝一愣,倒是沒曾想到父母竟會將她今日回門之日放在心上。
而下一瞬,候在馬車旁的小廝見沈南枝獨自一人下了馬車後,視線卻仍在往馬車裏探去,直到瞧見裏頭已是空無一人,這才有些訝異道:“世子妃……就您一人回來嗎?”
沈南枝後知後覺反應過來,是因著回門本該是她同陸衡一起歸來,做了虧心事的沈永光和崔英秀又怎能對此不重視,隻怕是前一夜還心中難安不知今日要如何麵對陸衡吧。
不過陸衡並沒有來。
沈南枝斂目遮去了眼底閃過的一絲落寞,輕聲道:“世子今日有要事在身未能同行,我代他向父親母親問安便可,先進府吧。”
此話一出,門前幾名下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麵麵相覷,一時間竟沒想到會是如此情況。
回門之日,竟隻有她獨自一人,沈南枝當是知曉眾人心裏在想什麽,但她也無可奈何,如若可以她甚至比陸衡更不願回這個門。
不願麵對父母的百般挑剔,不願麵對旁人瞧見她落得這樁婚事後心思各異的嘴臉。
可她卻無法做到像陸衡這般無所顧忌,她無法拋開禮儀習俗的桎梏,也無法忤逆父母的□□決絕。
微微歎息一瞬,沈南枝步入堂廳。
抬眸便對上了沈永光和崔英秀投來的目光,沈槿柔未出現在此,想來應當是本以為陸衡會來,而刻意讓她回避了。
沈南枝走到內裏福了福身:“父親,母親。”
沈永光眉頭一皺,仍是往外探了探頭,果真是再無別人,這才確定陸衡是當真沒來,鬆了一口氣的同時,語氣卻是帶著幾分不悅:“你怎獨自一人回來了,陸家知曉你一人回門之事嗎,方才一路人可有人認出那是國公府新婦回門的馬車嗎?”
沈南枝動了動唇,被沈永光這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問得垂下了頭,低聲回道:“女兒吩咐了低調些的馬車,應當是無人認出,陸家那邊……”
沈南枝聲音越說越小,她不覺得理虧,卻又不知陸衡未與她同行,為何要承受訓斥的該是她。
不待她說完,崔英秀已是沒了聽下去的耐心,沒了耐心,方才擺出的一副端莊姿態也不必再維持,這便開口打斷了她:“行了行了,你問她這做什麽,莫不是你還覺得陸家發現娶回去的是南枝,會滿心歡喜來沈府向你道謝請安吧,沒回來找我們麻煩就算不錯了,不來也好,省得我提心吊膽的。”
沈南枝聞言心底咯噔一聲,像是有一塊大石壓下,壓得她快要喘不過氣來。
沈永光卻是臉色鬆緩了些許,但卻仍舊有些不滿道:“可這婚事辦得整個長安城都知曉了,你瞧瞧那個陸衡新婚之日都幹了些什麽,今日又叫南枝獨自一人回門,隻怕整個長安都在拿這事當笑柄笑話我們沈家,你叫我這張臉往哪放啊!”
崔英秀怒斥道:“你女兒的終身幸福重要還是麵子重要!說來說去就這麽幾句話,要不是你在朝中招惹了三皇子的勢力,皇上會這般輕易同意國公府的求娶嗎,你差點就害了槿柔一輩子你知不知道!”
沈永光被崔英秀訓斥得再說不出半句話來,沉默自然也是認同了崔英秀的那番說辭。
沈南枝以往常會去想,受盡寵愛嬌養而長的妹妹,這一輩子應當會是怎樣的,會多麽的多姿多彩,會多麽的幸福美滿,隻是她未曾見識過這樣的人生,自然在心裏也全然想象不出那會是怎麽樣的。
可她的一輩子呢?
沈永光和崔英秀這副模樣如同往前她出嫁前並沒有什麽不同,一樣的偏心一樣的對她置之不理,實則她應當是有些習慣了才對,可今日卻仍是沒能抑製住的感到委屈和難過,甚至在心底生出幾分罕見的逆反之心來。
分明是她犧牲了自己保全了沈家,讓沈家得以無需抗旨不遵,也無需將沈槿柔嫁給陸衡,可為什麽他們能夠這樣理所當然,對她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甚至連半點疼惜也沒有。
沉默間,崔英秀撇過頭去似是注意到了沈南枝垂頭落寞的模樣,動了動唇,有些不自然開口道:“南枝,你也別覺得難過,你自己應當清楚,能得這樁婚事,對你來說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你也二十有三了,如今好不容易嫁了人,便本本分分當好你的世子妃,那陸衡日後或許是沒什麽太大的出息了,但好在還有個國公府在後頭撐著,隻要他不犯什麽大事,你這一輩子也就吃穿不愁了。”
崔英秀說這話時,沈永光在一旁不屑地冷哼了一聲。
如今國公府是什麽處境,沈南枝或許不太清楚,但沈永光在朝堂中多年又怎會沒聽到風雨聲。
陸國公一心想著讓陸衡入朝為仕,可那陸衡就是個付不起的阿鬥,頻頻鬧出各種荒唐之事來,讓國公府顏麵掃地,甚至幾次三番激怒聖上。
照這般發展下去,國公府隻怕再難翻身,甚至會一路走著下坡路,若是日後國公府真攤上什麽大事了,也不知這嫁出去的女兒,會不會牽連到沈家。
沈南枝不知沈永光心中的擔憂,卻是將崔英秀這番話反反複複在心頭碾碎咀嚼了下去。
沈槿柔若是嫁給陸衡便是斷送了一輩子的幸福,而她嫁給陸衡卻好像撿到了天大的便宜一般。
她說不出任何反駁崔英秀的話來,卻又覺得她說的話句句都是錯的。
沈南枝覺得煩悶,但能做出最大的反抗便是:“父親母親,那女兒便先回國公府了,待過些日子世子得閑,我再同他一起回來向父親母親請安。”
這些客套話,沈南枝也不知是在何處學會的,她隻知她此刻已是不想再待在沈府半分半刻了,即使她剛回來連口熱茶也未喝到。
沈永光聞言卻是連忙擺了擺手,連客套話也不願順著接下去了,嚴肅道:“還是別了,那陸衡來了我和你母親還得想法子應付他,你往後若是沒什麽事便也少回來,嫁出去的女兒總回娘家叫人瞧見了不太好。”
不知又是為了他自個兒的麵子,還是其中有什麽別的原因,沈永光道完這話,眸底閃過幾分心虛和生疏來,好似在極力和沈南枝撇清關係。
崔英秀聽著這話也覺得奇怪,張了張嘴,正欲再說些什麽,又被沈永光一把拉住了胳膊將話給止了去。
沈南枝心思不在此,默了一瞬便應下聲來:“是,父親,女兒知曉了。”
直到沈南枝轉身離開了堂廳,崔英秀這才一把甩開了沈永光的手,不解道:“你拉著我幹什麽,這丫頭打小就不招人喜歡,如今又嫁去了國公府,我不多叮囑兩句,到頭來丟了臉,你又得念叨丟了你的麵子了。”
沈永光沒好氣地看了崔英秀一眼:“丟腦袋和丟麵子哪個重要,最近朝中不太平,那陸國公背後不知在搞什麽名堂,我總覺得不是什麽好事,再加之那四處闖禍的陸衡,南枝嫁過去也是沒辦法的事,既然事已成定局,咱們還是謹慎些為妙,和南枝撇清些,到時候出了什麽事,也不至於將沈家給牽連了。”
崔英秀一聽,登時瞪大了眼:“你是說……”
沈永光忙拉住她:“誒,這事還未明了,別胡說八道,免得叫人聽了去,總之不關咱們的事,南枝遇上了,也隻能說她命該如此,她嫁了人,就是夫家的人了,往後的路,就看她自己的氣運了。”
如今的國公府就像燃著熊熊烈火的熔爐,進了內裏,便已是可遇見的水深火熱,沈南枝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崔英秀思及那些慘烈的下場,還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她幾欲動唇想再說些什麽,可再想到自己這個既不爭氣又向來與自己不怎親近的女兒,那等後果不是她能替她承受下的,她也更不舍為了這個女兒,牽連到沈家。
最終崔英秀還是抿住了雙唇,沉重地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第6章
興許是懷中這封好似有著溫度的信讓沈南枝心底有了份牽掛,從沈府出來後她咬了咬牙,竟也難得的將險些要湧上眼眶的淚意給忍了下去。
隻是坐上馬車,沈南枝還是沒能將方才的煩悶心緒完全撇了去。
壓抑在心頭的委屈和難過不會因為她的一再隱忍而就此消散,隻會越積越多,好似已經沉重得她幾乎要承受不住了。
她多想有誰能夠傾聽她的苦楚,她也時常在想,若是能將這些心事傾瀉出些許,是不是自己便能好受一些。
沈南枝忍不住伸手探入懷中,緩緩將那封放置得極為珍惜的信封拿了出來。
此番寫信,她用生澀簡短的字語向那位朋友訴說了自己嫁為人妻的事情,就像是在告知遠方的朋友自己近來的變化,但卻並未提及更多。
一來是她那些苦楚不知要從何說起,二來她連這樣一封簡單的書信也需得拜托城郊那位說書先生幫忙填寫她不會寫的字,而若是要將自己的遭遇在信中傾訴,豈不是要自己這些糟心事都先給說書先生說一遍。
沈南枝無聲地搖了搖頭,終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
她心中所想,並不在此,卻好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擁有她所願景的生活,
陸衡吃了幾口菜又逐漸反應過來,覺得有些不對味。
沈南枝的反應沒有達到他預期的效果,她沒有萬分欣喜,也沒有感恩戴德,難不成是自己會錯意了?
陸衡狐疑地轉頭看了沈南枝一眼,一想到沈南枝對自己的慷慨毫無反應,這便又覺得她這張素淡的麵容叫人有些倒胃口了,清了清嗓不悅道:“你若覺得有何不妥,不妨說出來,莫不是這會藏著掖著,背地裏又議論我作為丈夫將你給虧待了不成?”
沈南枝聽出陸衡語氣中對自己的幾分厭棄之色,或許這便是父母曾說過,她這姑娘一點也不討喜吧,討不得長輩的喜愛,討不得路人的喜愛,就連初見她的夫君,也在不到半刻鍾的功夫對她生出了厭煩。
但她實在不知如何才能討喜,分明她什麽也沒做,什麽也沒說,好似她僅是出現在旁人的視線中,她便攬下了一身的過錯。
默了片刻,沈南枝搖了搖頭,不知要如何回答陸衡的話語,隻能順著需得道明的事,隨口問道:“明日回門,你可得閑隨我一同回去?”
沈南枝轉移話題的問話聽進陸衡耳中,卻又有了別樣一番思緒。
陸衡手上頓了一瞬,微蹙的眉心逐漸收緊了些許,大抵反應過來沈南枝這是在不滿什麽了。
這女人莫不是要了世子妃的名,還想讓他對她生出夫妻之情吧。
陸衡覺得沈南枝實在有些不自量力,更是貪得無厭,她莫不是不知自己幾斤幾兩重。
這種姿色,放在任何時候他也是瞧也不會瞧半分的。
陸衡方才生出的幾分耐心和鬆緩在此刻已是完全消失殆盡,他不輕不重將筷子一放,板著臉起身敷衍道:“明日我有公務在身,你便自己回去吧,我吃好了,先去忙了。”
說罷,也不管自己這話有多麽不得當,不待沈南枝回答,轉身便離開了外屋。
——
屋外的丫鬟小廝興許會議論世子爺來此用膳僅過了半刻鍾便離去是為何,就如議論昨日她獨守空房一事一般,但沈南枝卻無心去思慮那些她本就無法扭轉的事實。
草草用過膳,待到下人將外屋收拾了去,沈南枝再次坐回了書案前。
此前那寫了一排字的信已是用不得了,攤開新的紙張,沈南枝再次開始重複陸衡來之前所做的事。
信要寄給一位她相識已久的朋友。
是的,朋友。
那算得上是沈南枝唯一的朋友了,一位素未謀麵,僅是已書信來往的朋友。
沈南枝從未將此事告知過任何人,她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粗鄙女子,卻以文字書信的方式在交朋友,這是一件多麽可笑之事。
甚至,那人興許並未將她當做過朋友,但那人卻算是沈南枝絕望的人生中,唯一的救贖了。
沈南枝自午後一直在書案前坐到了黃昏,反反複複多次,總算是寫出一封自己較為滿意的信來。
她小心翼翼將信紙裝進信封中,而後又覺得不放心,再次將信紙拿出來,攤開反複檢查了兩次,這才又將信裝回了信封中。
做完這些,沈南枝在書案旁的櫥櫃底拿出了昨日才搬進來的嫁妝盒子。
一個方方正正的大盒子裏,卻並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值錢物來,沈南枝卻極為珍惜的從最裏拿出一個長條型的木盒來。
木盒打開來,裏麵是好幾封已拆開過的信封,是那人曾給她的回信。
信封不多,若相比沈南枝向那人寄信的頻率,那人的回信算得上是極為敷衍和冷漠了,但沈南枝仍是極為珍惜的珍藏著那人寄回的每一封信,時不時便會拿出來反複翻看。
明日陸衡既不與她一同回門,她也得以有機會能獨自前去將信寄出。
至於她獨自回門所要遭遇的困境,相比這封將要寄出的信,似乎也並沒有那麽令人難過了。
第5章
坐上前往沈府的馬車,沈南枝並未帶上任何隨從和下人。
在道明自己不需有人跟著後,原本要同行下人都肉眼可見地鬆了口氣,好似隨著獨自回門的世子妃一同出行,那些議論和嘲笑也會一並落在他們身上一般,甚是丟人。
這樁婚事好似從頭到尾都是她一人在進行,一個人洞房,一個人請安,如今一個人回門,她似乎已是覺得習慣了。
隻是這如同被困於牢籠中的生活,仍是叫她感到無比絕望,即使沒有鐵欄,她也如折斷了翅膀一般,無法從中脫逃。
她有些厭惡自己總是在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奢望著那遙不可及的自由生活,卻又無力做出改變,無能軟弱地度過著如今這一眼便能看到頭的日子。
繁亂的思緒伴隨了一路,直到馬車在沈府門前停駐,沈南枝撩開馬車簾,便見府邸門前候著的小廝迎了上來。
“大小姐……不,小的見過世子妃,夫人和老爺一早便在廳裏等著您歸來了,小的這便讓人前去通報。”
沈南枝一愣,倒是沒曾想到父母竟會將她今日回門之日放在心上。
而下一瞬,候在馬車旁的小廝見沈南枝獨自一人下了馬車後,視線卻仍在往馬車裏探去,直到瞧見裏頭已是空無一人,這才有些訝異道:“世子妃……就您一人回來嗎?”
沈南枝後知後覺反應過來,是因著回門本該是她同陸衡一起歸來,做了虧心事的沈永光和崔英秀又怎能對此不重視,隻怕是前一夜還心中難安不知今日要如何麵對陸衡吧。
不過陸衡並沒有來。
沈南枝斂目遮去了眼底閃過的一絲落寞,輕聲道:“世子今日有要事在身未能同行,我代他向父親母親問安便可,先進府吧。”
此話一出,門前幾名下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麵麵相覷,一時間竟沒想到會是如此情況。
回門之日,竟隻有她獨自一人,沈南枝當是知曉眾人心裏在想什麽,但她也無可奈何,如若可以她甚至比陸衡更不願回這個門。
不願麵對父母的百般挑剔,不願麵對旁人瞧見她落得這樁婚事後心思各異的嘴臉。
可她卻無法做到像陸衡這般無所顧忌,她無法拋開禮儀習俗的桎梏,也無法忤逆父母的□□決絕。
微微歎息一瞬,沈南枝步入堂廳。
抬眸便對上了沈永光和崔英秀投來的目光,沈槿柔未出現在此,想來應當是本以為陸衡會來,而刻意讓她回避了。
沈南枝走到內裏福了福身:“父親,母親。”
沈永光眉頭一皺,仍是往外探了探頭,果真是再無別人,這才確定陸衡是當真沒來,鬆了一口氣的同時,語氣卻是帶著幾分不悅:“你怎獨自一人回來了,陸家知曉你一人回門之事嗎,方才一路人可有人認出那是國公府新婦回門的馬車嗎?”
沈南枝動了動唇,被沈永光這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問得垂下了頭,低聲回道:“女兒吩咐了低調些的馬車,應當是無人認出,陸家那邊……”
沈南枝聲音越說越小,她不覺得理虧,卻又不知陸衡未與她同行,為何要承受訓斥的該是她。
不待她說完,崔英秀已是沒了聽下去的耐心,沒了耐心,方才擺出的一副端莊姿態也不必再維持,這便開口打斷了她:“行了行了,你問她這做什麽,莫不是你還覺得陸家發現娶回去的是南枝,會滿心歡喜來沈府向你道謝請安吧,沒回來找我們麻煩就算不錯了,不來也好,省得我提心吊膽的。”
沈南枝聞言心底咯噔一聲,像是有一塊大石壓下,壓得她快要喘不過氣來。
沈永光卻是臉色鬆緩了些許,但卻仍舊有些不滿道:“可這婚事辦得整個長安城都知曉了,你瞧瞧那個陸衡新婚之日都幹了些什麽,今日又叫南枝獨自一人回門,隻怕整個長安都在拿這事當笑柄笑話我們沈家,你叫我這張臉往哪放啊!”
崔英秀怒斥道:“你女兒的終身幸福重要還是麵子重要!說來說去就這麽幾句話,要不是你在朝中招惹了三皇子的勢力,皇上會這般輕易同意國公府的求娶嗎,你差點就害了槿柔一輩子你知不知道!”
沈永光被崔英秀訓斥得再說不出半句話來,沉默自然也是認同了崔英秀的那番說辭。
沈南枝以往常會去想,受盡寵愛嬌養而長的妹妹,這一輩子應當會是怎樣的,會多麽的多姿多彩,會多麽的幸福美滿,隻是她未曾見識過這樣的人生,自然在心裏也全然想象不出那會是怎麽樣的。
可她的一輩子呢?
沈永光和崔英秀這副模樣如同往前她出嫁前並沒有什麽不同,一樣的偏心一樣的對她置之不理,實則她應當是有些習慣了才對,可今日卻仍是沒能抑製住的感到委屈和難過,甚至在心底生出幾分罕見的逆反之心來。
分明是她犧牲了自己保全了沈家,讓沈家得以無需抗旨不遵,也無需將沈槿柔嫁給陸衡,可為什麽他們能夠這樣理所當然,對她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甚至連半點疼惜也沒有。
沉默間,崔英秀撇過頭去似是注意到了沈南枝垂頭落寞的模樣,動了動唇,有些不自然開口道:“南枝,你也別覺得難過,你自己應當清楚,能得這樁婚事,對你來說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你也二十有三了,如今好不容易嫁了人,便本本分分當好你的世子妃,那陸衡日後或許是沒什麽太大的出息了,但好在還有個國公府在後頭撐著,隻要他不犯什麽大事,你這一輩子也就吃穿不愁了。”
崔英秀說這話時,沈永光在一旁不屑地冷哼了一聲。
如今國公府是什麽處境,沈南枝或許不太清楚,但沈永光在朝堂中多年又怎會沒聽到風雨聲。
陸國公一心想著讓陸衡入朝為仕,可那陸衡就是個付不起的阿鬥,頻頻鬧出各種荒唐之事來,讓國公府顏麵掃地,甚至幾次三番激怒聖上。
照這般發展下去,國公府隻怕再難翻身,甚至會一路走著下坡路,若是日後國公府真攤上什麽大事了,也不知這嫁出去的女兒,會不會牽連到沈家。
沈南枝不知沈永光心中的擔憂,卻是將崔英秀這番話反反複複在心頭碾碎咀嚼了下去。
沈槿柔若是嫁給陸衡便是斷送了一輩子的幸福,而她嫁給陸衡卻好像撿到了天大的便宜一般。
她說不出任何反駁崔英秀的話來,卻又覺得她說的話句句都是錯的。
沈南枝覺得煩悶,但能做出最大的反抗便是:“父親母親,那女兒便先回國公府了,待過些日子世子得閑,我再同他一起回來向父親母親請安。”
這些客套話,沈南枝也不知是在何處學會的,她隻知她此刻已是不想再待在沈府半分半刻了,即使她剛回來連口熱茶也未喝到。
沈永光聞言卻是連忙擺了擺手,連客套話也不願順著接下去了,嚴肅道:“還是別了,那陸衡來了我和你母親還得想法子應付他,你往後若是沒什麽事便也少回來,嫁出去的女兒總回娘家叫人瞧見了不太好。”
不知又是為了他自個兒的麵子,還是其中有什麽別的原因,沈永光道完這話,眸底閃過幾分心虛和生疏來,好似在極力和沈南枝撇清關係。
崔英秀聽著這話也覺得奇怪,張了張嘴,正欲再說些什麽,又被沈永光一把拉住了胳膊將話給止了去。
沈南枝心思不在此,默了一瞬便應下聲來:“是,父親,女兒知曉了。”
直到沈南枝轉身離開了堂廳,崔英秀這才一把甩開了沈永光的手,不解道:“你拉著我幹什麽,這丫頭打小就不招人喜歡,如今又嫁去了國公府,我不多叮囑兩句,到頭來丟了臉,你又得念叨丟了你的麵子了。”
沈永光沒好氣地看了崔英秀一眼:“丟腦袋和丟麵子哪個重要,最近朝中不太平,那陸國公背後不知在搞什麽名堂,我總覺得不是什麽好事,再加之那四處闖禍的陸衡,南枝嫁過去也是沒辦法的事,既然事已成定局,咱們還是謹慎些為妙,和南枝撇清些,到時候出了什麽事,也不至於將沈家給牽連了。”
崔英秀一聽,登時瞪大了眼:“你是說……”
沈永光忙拉住她:“誒,這事還未明了,別胡說八道,免得叫人聽了去,總之不關咱們的事,南枝遇上了,也隻能說她命該如此,她嫁了人,就是夫家的人了,往後的路,就看她自己的氣運了。”
如今的國公府就像燃著熊熊烈火的熔爐,進了內裏,便已是可遇見的水深火熱,沈南枝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崔英秀思及那些慘烈的下場,還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她幾欲動唇想再說些什麽,可再想到自己這個既不爭氣又向來與自己不怎親近的女兒,那等後果不是她能替她承受下的,她也更不舍為了這個女兒,牽連到沈家。
最終崔英秀還是抿住了雙唇,沉重地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第6章
興許是懷中這封好似有著溫度的信讓沈南枝心底有了份牽掛,從沈府出來後她咬了咬牙,竟也難得的將險些要湧上眼眶的淚意給忍了下去。
隻是坐上馬車,沈南枝還是沒能將方才的煩悶心緒完全撇了去。
壓抑在心頭的委屈和難過不會因為她的一再隱忍而就此消散,隻會越積越多,好似已經沉重得她幾乎要承受不住了。
她多想有誰能夠傾聽她的苦楚,她也時常在想,若是能將這些心事傾瀉出些許,是不是自己便能好受一些。
沈南枝忍不住伸手探入懷中,緩緩將那封放置得極為珍惜的信封拿了出來。
此番寫信,她用生澀簡短的字語向那位朋友訴說了自己嫁為人妻的事情,就像是在告知遠方的朋友自己近來的變化,但卻並未提及更多。
一來是她那些苦楚不知要從何說起,二來她連這樣一封簡單的書信也需得拜托城郊那位說書先生幫忙填寫她不會寫的字,而若是要將自己的遭遇在信中傾訴,豈不是要自己這些糟心事都先給說書先生說一遍。
沈南枝無聲地搖了搖頭,終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