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小女孩?”


    楊風有點糊塗了。


    姐姐怎麽會領一個藏族的小女孩回來?


    而且,這個漂亮可愛的藏族小女孩,貌似除了身上穿的這身藏服之外,其它方麵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個來自青藏高原的小妹妹。


    楊風重生前,雖然從沒去過青藏高原,可卻見過生活在那上麵的藏族同胞。


    羊城就有不少。


    他們有的經常在羊城市區裏麵的那些街道兩旁擺地攤,賣各種藏族特色的首飾和服飾以及藥材等等之類的。


    尤其是在國際鞋城那一帶,藏族同胞最為常見。


    除此之外,楊風在電視上麵、抖音裏麵、網頁上麵也經常見到藏族同胞。


    這些藏族同胞們哪怕長得再漂亮、或者再帥,但他們在外貌方麵都會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


    這個特征就是;他(她)們的臉蛋上,會有那種高原人特有的陀紅。


    而這個叫‘小卓瑪’的藏族小妹妹,她那張漂亮可愛的小臉蛋上很明顯沒有高原人的這種特征。


    並且還十分白淨,宛如羊脂一般剔透。


    恐怕連內地的許多漢人小盆友,臉蛋都沒有這麽白嫩。


    因此,姐姐說這個小卓瑪是藏族人,楊風心裏就不得不質疑。


    但他又不得不相信姐姐的話。


    要知道,姐姐這人的三觀非常正,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騙過人。


    因此,楊風心裏的那杆天平秤,很快便偏向於姐姐說的話。


    而且他還這樣想,也許這個小卓瑪跟著父母一直生活在內地?所以臉蛋才會像漢人小盆友一樣白白淨淨、水水嫩嫩。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可能。


    作為在羊城生活了十幾年的皮鞋設計師,楊風知道,在羊城就有這種現象,而且還不止一例兩例。


    像那些從小在羊城出生然後又一直生活在羊城的藏二代或者藏三代,除了保持他們的民族風俗習俗之外,在長相方麵,跟內地的漢人幾乎是不相上下。


    因此,楊風漸漸相信,這個小卓瑪是個藏族女娃。


    可既然如此,那麽,新的疑惑又來了。


    這個小卓瑪,怎麽會跟姐姐在一起?


    而且還被姐姐帶回來了?


    於是,楊風問;“姐,小卓瑪的爸爸媽媽呢?她怎麽和會你在一起?”


    “嗬嗬。”楊琴輕輕撫摸著小卓瑪的小臉蛋,然後微笑的告訴弟弟楊風;“姐也不知道,姐是在羊城火車站的時候,看見小卓瑪一個人在廣場上哭,就過去問她是怎麽回事?她告訴你姐,說她的爸爸媽媽都不要她了,然後,就一直跟著姐,這不,我回來湘西家鄉,她也跟著來了。”


    說完後,楊琴輕輕歎了口氣,然後就像一個年輕的母親似的,無比憐愛的撫慰著小卓瑪。


    “哦。”聽姐姐這麽一說,楊風總算是明白了。


    原來,是這個小卓瑪的爸爸媽媽不要她了。


    所以,她才會和姐姐在一起。


    可是,遇到這種事情,姐姐可以去找巡捕啊。


    羊城火車站那一帶,有那麽多巡捕,還有那麽多保安,隨便找哪一個都行。


    否則,就算是小卓瑪的爸爸媽媽真的不要她,她總還有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吧。


    換位思考一下,換成楊風是她的爺爺奶奶,這麽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孫女丟了,該有多心疼啊。


    再者,小孩子的話,也不能全部當真。


    試想,這麽漂亮可愛的女兒,她的爸爸媽媽怎麽會舍不得不要呢?


    因此,楊風覺得,八成是這個小卓瑪淘氣,然後她的爸爸媽媽很生氣,數落了幾句,這樣,小卓瑪就以為是爸爸媽媽不要她了,然後就穿著她媽媽的拖鞋,這樣跑了出來。


    應該就是這麽回事。


    想到這裏,楊風忙問;“姐,你當時在羊城火車站的時候,有沒有找巡捕或者保安?然後將小卓瑪的事情向他們反映?”


    令楊風意外的是,姐姐風快的回答;“找了。”


    “既然找了巡捕他們,那小卓瑪怎麽還?……”


    “嗬嗬。”楊琴撫摸著小卓瑪的頭發,對弟弟楊風道;“小卓瑪特別黏你姐,跟你姐特別親熱,哪怕是巡捕,都拿她沒辦法,就黏你姐,而且,她還跟巡捕所的巡捕們說,你姐是她的小姨,所以,你姐就想,既然這麽投緣,幹脆就帶回來算了,然後,再慢慢的找她的父母,否則,她一個這麽小的女孩,萬一在火車站遇到了壞人怎麽辦?……”


    “說的也是。”楊風聽了後,很理解的點了點頭。


    ……


    既然楊琴回來了,那麽,‘芝麻開門皮鞋店’的開業,便如期舉行。


    1995年農曆5月18日這天,‘芝麻開門皮鞋店’正式開業。


    這麽小的店開業,大辦酒席什麽的就沒有必要了。


    因此,楊風姐弟倆就在店門口放了一掛五十響的鞭炮,當做開業儀式。


    開業這一天,除了楊風姐弟和小卓瑪之外,他們姐弟倆的父母也在店裏。


    為了慶祝開業大吉,父母早早的就在市場裏買菜。


    他倆買了一隻雞、一條魚、兩斤五花肉、一斤雞蛋。


    至於其它的小菜以及生薑和蔥花之類的,都是家裏帶來了。


    在放鞭炮的時候,小卓瑪特別開心。


    這小家夥捂著耳朵,笑個不停。


    當鞭炮聲音停止了之後,她趕緊去撿鞭炮。


    楊風的姐姐和父母都特別喜歡小卓瑪,生怕她在撿鞭炮的時候有個什麽意外。


    於是,緊緊的跟著她身後。


    小卓瑪今天穿的不再是藏服了,而是一身淡紅色的兒童服。


    腳上也不再是那雙大人穿的涼鞋,而是一雙女童版的小涼鞋。


    這些都是楊琴昨天下午幫她在市場裏買的,總共買了三套兒童裝和兩雙小涼鞋,一共發了兩百多塊錢。


    放完鞭炮之後,聚在‘芝麻開門皮鞋店’前麵的男女老少們,越來越多了。


    大家都用好奇的眼光看著這家新開業的皮鞋店裏麵。


    當然,他們的目光主要還是集中在店門口的那十幾副楊風素描的皮鞋款式效果圖上麵。


    要知道,這些素描圖,沒有一點美術功底的人,是根本畫不出來的。


    雖然楊風畫這十幾副皮鞋效果圖已經明顯感到生疏了很多。


    可是,那種立體感、空間感、質感、層次感,他還是能夠表現得出來。


    因此,在圍觀的這些外行人眼裏,無疑是非常漂亮非常有水準。


    讚美聲因此是不絕於耳。


    “哇,畫得好漂亮啊。”


    “這個店老板,一定是個畫家。”


    “不,應該是學過美術,否則,真正的大畫家怎麽會來做皮鞋?”


    “不對,這是皮鞋設計師畫出來的。”


    “不可能吧,難道這個店老板是個皮鞋設計師?”


    就在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時候,兩個熟悉的身影從人群中擠了進來。


    “讓一讓,請讓一讓啊。”


    這兩個熟悉的身影不是別人,而是胡咬金和三德子。


    隻見胡咬金的手裏提著一塊匾,而三德子的手裏提著一大袋禮品。


    倆人一進皮鞋店,胡咬金立馬便將牌匾放下來,然後抱起拳頭,對楊風一家人道;“楊伯伯,楊嬸嬸,琴姐,風大俠,開業大吉之日,我胡咬金和三德子祝您們皮鞋店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蒸蒸日上、越做越大——同時,祝楊伯伯和嬸嬸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琴姐永葆青春,然後找一個像小李飛刀李尋歡一樣稱心如意的郎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補鞋匠到首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他鄉的歌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他鄉的歌聲並收藏從補鞋匠到首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