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菀在堂妹的催促下,緩緩站起身,往舒沅那邊走去。


    方苓見狀,眼皮跳了跳,在葉菀經過時,出聲挽留:“你先前不是好奇我學了什麽技法?今日正好能探討一二。”


    葉菀眼簾微垂,說:“多謝。不過……改日再談吧。”


    眼見葉菀直直向舒沅走去,方苓隔岸觀火,心中為葉菀感到可惜。


    除去太子殿下,二皇子四皇子,還有年歲小些的五皇子,未必會拒絕清婉美人示好。


    葉菀行至近前,笑容真摯,言辭懇切,楚宜明知她的來意,也不好發作,氣悶地坐在一旁。


    葉菀得家中悉心教養,有心與人攀談時言之有物,並不會令人生厭。


    不過片刻便聊到了京郊的慈幼局,去年洪水泛濫,有許多流民湧至京郊,其中有許多與父母離散的孩童,奔逃時手腳傷殘的老者。


    “我也想略盡心意,隻是從前隻做捐資施粥這樣的小事,恐怕還需舒小姐指點一二。”葉菀道。


    舒沅看向她,目光帶有審視,葉菀被她看得緊張起來,攥緊了手中繡帕。


    “若想親力親為,你是不行的。”舒沅直言,“如你方才所說,哪怕連日趕工,至少要一月才能修成。即便隻帶去大夫為他們看診,少說也要三日。”


    葉菀不料她如此直接,隻覺得方才自己大言不慚的樣子有些可笑,臉上發燙。


    還沒等葉菀開口,舒沅續道:“你也不用放在心上,便是我,也不曾親自做過這些。我向來隻管給付銀錢,再去看一看我的銀子可有花到實處。”


    真金白銀便是十足的真心。舒沅坦蕩至此,葉菀半晌才回過神來,半信半疑地點點頭。


    舒沅見她領會了自己的意思,又做了一些補充:“京郊沒什麽糕點鋪子,你去時可捎帶一些果脯點心,讓幼童喝藥或是施針都是麻煩事,這些東西能哄一哄。”


    葉菀瞧她越講越細,心頭十分佩服。


    二人這般講下去,楚宜怒色漸消,心平氣和地喝起茶來。一時其樂融融,好不快活。


    葉菀將要離去時,才陡然發覺,她們所聊之事與她的來意大相徑庭,毫不沾邊。


    下次見麵不知又是什麽時候。不過這事也急不得。


    葉菀定了定神。至少舒姑娘並不討厭她,這便很難得了。


    楚宜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守在舒沅身邊過了大半日,終於從吳家出來,她就像剛從籠裏放出,深吸了一口氣。


    楚宜今日舉止有異,上一回有這樣的舉動,還是幼時與沈徹大吵一架過後。那時楚宜哭得兩眼通紅,然後拉著舒沅的手要舒沅保證和她一樣不跟沈徹說話。


    那時還不滿十歲,楚宜走哪都牽著舒沅的手,一見沈徹鬼鬼祟祟偷溜過來,便用眼睛瞪他,然後用糕點堵住舒沅的嘴,實在沒有吃的,便拉著舒沅跑開。


    舒沅隱隱知道楚宜有事瞞著她,但離了吳宅,她還沒來得及找無人處問詢,楚宜便被急著歸家的嫂子帶走。


    在外遊玩數月,歸途更是有薛承璟陪在身側,舒沅此時並不想回侯府,便令車夫往繁華街市駛去。


    叫賣聲不絕於耳,舒沅走走停停,漫無目的地四處閑逛,行至一處,耳中忽然傳來一陣呼喚。


    舒沅轉頭看去,攤主生怕她看不見,舉起手臂招了招手。看見那堆在案上的畫卷,舒沅心中一動,往攤前走去。


    男子一身青衣,眉目有神,笑容爽朗,看到舒沅走近,唇角笑意愈深。


    “你這畫如何賣的?”舒沅問道,看罷畫作又抬眼看向他,“鎮國寺前的生意不好做麽?怎麽搬到了這裏。”


    男子捋須一笑:“小姐眼力頗佳。還以為你定是認不出小人了。”


    那年她與薛承璟同去鎮國寺,她在寺前見這書生為人作畫,說是可畫出人十年二十年後的模樣。那時情景勾動了她心中舊事,此時想起也曆曆在目。


    “昔日小姐欲讓我畫出某人年幼時的模樣,在下慚愧,時至如今也沒琢磨出是怎麽個畫法。”


    男子自得一笑:“不過我琢磨了數日,終於知道一個法子。隻需那人成親生子,不就能見到了?”


    他一早便看出她心有遺憾,那日提出這一要求也不是為了砸場子。


    想到這個說法,書生十分得意。


    舒沅緩緩抬起頭來,心中明悟,喃喃道:“原是如此。”


    第127章


    ◎結局(上)◎


    如此,楚宜反常的行為就解釋得通了。


    不止如此,就連李瑞福刻意逗留,同兄長長談,也是因為這個。


    舒沅神色如常地回府,春桃時時陪在她身側,亦是被瞞在鼓裏。即便聽那書生自賣自誇地說了些話,春桃也沒反應過來。


    楚宜過了一夜,越想越覺得那葉菀前來搭話實是挑釁,翌日一早便行色匆匆到了侯府。


    春桃麵上一團喜氣,麵色紅潤。楚宜知道春桃是藏不住事的,看了春桃一眼便以為瞞得很好,徹底放了心,開始旁敲側擊地問舒沅對葉菀的看法。


    楚宜吃著舒沅特地帶回的小食,一邊添油加醋道:“你瞧你同她說的這些事,但凡她曾經去城外施粥,在那裏站了一整日,便不會不知。”


    “她開口便說要像你一般多行善舉,卻不知阿沅你向來是樂善好施,是你出手大方,他們見了你才活像見了小菩薩似的。”


    楚宜蓋棺定論:“你,不許和她來往了!”


    舒沅一壁聽她說話,一壁翻了翻賬本,聞言唔了一聲,也不知聽沒聽進去。


    楚宜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她。舒沅實在沒法忽視楚宜灼灼目光,安撫道:“你放心,我明知她別有用意,當然不會傻乎乎地湊過去。”


    楚宜先是滿意地點點頭,唇邊笑容微顯,但下一瞬,她反應過來,一錯不錯地盯著舒沅:“你明白什麽。”


    這些討人心煩的事,根本不該讓她知曉。


    舒沅羽睫纖長,眼眸漆黑,這般不言不語地看著人,令楚宜心尖一軟。


    舒沅思忖半刻,緩聲道:“我是覺得,這不該是我發愁的事。就算有人心煩,也是他心煩才是。”


    楚宜茫然地問了句:“你說是誰?”


    問出口後自己回過味來,楚宜心神震動,心想,她們阿沅一定是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麽辦才好了,一時間滿心愛憐。


    舒沅見她愣怔不語,便解釋道:“你想一想,娶妻……納妾都是男子的事。與我有什麽幹係?”


    楚宜不明白。怎麽沒有呢?


    這個世道,無論出身何等高門世族,總是女子更容易吃虧。尤其牽涉到子嗣這等要事。


    楚宜心頭惆悵,麵上卻不顯,默了半晌又道:“殿下那裏……”


    舒沅不知想到了什麽,秀眉微蹙:“我管不了他的。”


    她也不知薛承璟對此會作何反應。


    楚宜福至心靈,忽地明白過來不對勁來自何處。


    太子殿下還頂著裴見瑾這個名字,便見不得阿沅受絲毫委屈,甚至一心想求得她的垂愛。


    再想一想二皇子四皇子議親,太子殿下說要再等兩年。此後不久,又宵衣旰食地處理了積壓許久的政務,沿著她的行程一路南下。


    楚宜思來想去,心中的煩擾頃刻間煙消雲散。


    是太子殿下偏要阿沅傾心於他。又不是她們阿沅死纏爛打要做這個太子妃的。


    他又怎麽會舍得讓她為不相幹的人傷心難過。


    楚宜如釋重負,端起茶盞潤了潤喉,附和道:“阿沅說的極是。”又暗自想著要如何出了這口氣。


    -


    葉誌明近日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一是為了近來陛下交給殿下的差事,他是最得用的人。二是為了侄女的姻緣。


    葉菀才貌俱佳,靈巧聰穎。經夫人提過,葉誌明心中便有了打算,隻等時機成熟,再趁勢促成此事。


    葉誌明常出入東宮稟事,在去歲清理河道,修築橋梁的事上表現出眾,也得過薛承璟口頭稱讚。


    在官場混跡多年,葉誌明看得出這位殿下的秉性如何,絕不是輕易受人左右的人物。因此,哪怕心中有了念頭,他也沒借著職務之便安排侄女與殿下偶遇。


    小太監來報,說李瑞福請他過去,葉誌明說自己剛從鎮國寺趕回,容他換身衣裳再去見李公公。


    小太監笑吟吟的:“葉大人快去吧。小的在此恭候。”


    葉誌明更衣時便在想李瑞福是有何事,心裏沒有眉目,便在路上探聽,但小太監隻說他去了便知道了。


    李瑞福正端盞飲茶,見葉誌明進屋,抿了口茶水,而後道:“葉大人看過佛塔了?此事還得辛苦葉大人多去幾趟。”


    鎮國寺佛塔階梯似有異響,僧人不敢擅作主張,葉誌明甫一知曉便匆匆趕去,不敢耽擱片刻。


    葉誌明視線微低:“是下官分內之事,談何辛苦。”


    李瑞福麵上帶笑,笑意卻不達眼底:“葉大人做事向來讓人放心。想來是在寺中打聽過了,可找到了根源所在?”


    葉誌明心裏已大致知曉,隻等下次天晴,再帶幾人前去確認。


    談到此事,葉誌明麵容微微放鬆下來:“還得再去一趟。下回定能辦好。公公還請放心。”


    話罷,葉誌明便見李瑞福頷了頷首,頗有深意地看了自己一眼。


    葉誌明憂思暫歇,便想起在探看佛塔之時聽到的傳聞。


    一名雲遊高僧在鎮國寺借住,既不與人探討佛理,也不與信眾講經,行事瀟灑無拘,絲毫不像佛門中人。


    陪同葉誌明的僧人隻管照看佛塔,他是聽到灑掃的小僧竊竊私語,才從中知曉了那位雲遊僧人。


    分明無甚建樹,師門成迷,卻被住持奉為上賓。


    不多時,柏溪這個名字又出現在香客口中,被一同提起的還有葉誌明早年共事過的官吏。


    “柏溪大師入京時受了這家慢待,沒過兩日,那家的幼子便暴病身亡,家中臥病在床的老父也支撐不住了。”


    “那一家的孩子年前就生過大病,這也是湊巧。另一事才真是邪門,柏溪大師難得對人和顏悅色,原以為隻是哄人的,誰知道那人隔天就在老宅找到大筆錢財,失散多年的妹妹也稀裏糊塗地回了家。”


    葉誌明昔日同僚便是慢待柏溪的那一家,雖多年不來往了,他陡然聽得如此消息,心中仍是悵然。


    “葉大人既然去過,應當知道柏溪大師的名號了。”李瑞福輕笑,“正巧。柏溪大師與殿下相談甚歡,還留了一句話。”


    葉誌明心中一緊,緩了緩才道:“望公公指點。”


    李瑞福轉過身去,看向冷汗涔涔的葉誌明:“柏溪大師說有一人與殿下命途相係,護他祛災除惡,少受孤苦,實是不容錯過的好姻緣。那一人是誰,葉大人如此聰慧,不用再說了罷?”


    葉誌明腦中嗡地一聲,喃喃道:“柏溪他……”


    “旁人若要貪求,恐會招致災禍。”李瑞福沉聲,“葉大人還不明白嗎?”


    此時自家的榮寵都不再重要,葉誌明長歎,正色道:“葉某人微言輕,往李公公勸殿下三思。”


    屏風後傳來一聲輕笑,隨即響起杯盞碎裂之聲。葉誌明往屏風後看去,薛承璟緩步走出,身後還跟了兩位麵色凝重的謀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救贖了暴戾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顆糖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顆糖粒並收藏我救贖了暴戾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