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雜談
織田的實力至上主義教室 作者:從不開車袁公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已經追上原著的進度了,所以……嗯,停更。
現在我來談談對原著的看法,即使日輕跟網文差異極大,基本上是兩回事。
先說實教好的方麵,大致有三個,分別是女角色、設定和主角形象。
女角色:主流觀點認為實教能在日本取得成功一半都要歸功於無限軌道畫的插圖,即所謂的買插畫送廁紙,優秀的女角色插畫吸引了大量購買者。
但原著作者也不全無功勞,實教中有很多出彩女性角色形象,比如作為發糖工具人的輕井澤惠、雙麵女櫛田桔梗、元氣善良的一之瀨帆波、冷傲獨立的堀北鈴音、聰明柔弱的阪柳有棲、貴族氣質的鬆下千秋等等。
這裏我要著重談一下我個人不喜歡,但似乎吸引了相當多讀者的椎名日和與佐倉愛裏。
尤其是佐倉愛裏,這個類型的角色形象在日本文藝作品中感覺經常出現,也就是身材豐滿但個性柔弱內向、自卑、沒有攻擊性、混亂善陣營。
在日本動畫和電影中均發現了這類中美歐影視劇中極少出現的形象。
我發現唯一定位有些類似的就是《死神來了1》中的女主角,也是孤僻不被接納的類型,與日式不同的隻是有一點棱角和自信,而恰好……死神1的男主角是同樣的邊緣人設。
那麽事情很明顯了,“佐倉”們就是為了那些缺乏自信的男性設計的,而日本青少年男生和宅男群體(這兩個也是日輕的受眾基本盤)中似乎確實有相當部分是急需“佐倉”們的。
這種現象在明清(明朝我不確定,可能早期不是這樣的)兩朝的審美中也有體現,仕女圖上的仕女形象通通都是弱不禁風的平胸……還有裹小腳這一摧殘女性身體的陋習,所以我說不確定明朝早期審美是怎麽個風向,因為朱元璋的皇後人稱馬大腳。
還有就是現代較為普遍的高跟鞋,除了顯得腿長外,是不是也暗藏了故意讓女性行動不便的潛意識呢?
在一個開放向上的環境中,男性對女性強勢程度的接受度也會變高,參考唐朝和鷹醬。
日本黃金年代的文藝作品中經常出現傲嬌女形象,泡沫炸了後傲嬌也隨之退環境了,傲嬌唯一的餘暉就是炮姐。
人們越來越沒耐心,對傲嬌高冷的接受度巨低,最好直接來個已經攻略好的青梅竹馬才不會焦慮,這點在土豆的書裏極為明顯,從鬥破到萬相,主角必有個已經深愛他的青梅……背後折射出的是一種衰落和焦慮的心理。
說回前麵,假如對方是個活潑大方交遊廣泛的大美女,那麽這部分受眾可能就會避之不及了,可以猜到,在豐滿類型的女角色中,有一部分人隻有信心能掌控住“佐倉”。
原著作者就加入了這一形象,反正日輕搞黨爭是基操嘛,各種類型的女性角色都加進去,那麽就能吸引到各種喜好不同的受眾。
另外,我認為輕井澤惠人氣高的緣故是她“忠誠”。
然後就是設定部分,特別考試這一設定很優秀,能作為一個大事件團把主線連貫起來,就像是手鏈上的那一個個珠子。
特別考試的實質就是“下副本”,就會引發各種矛盾,主角也能裝逼了。
最後是主角形象。
綾小路清隆這一形象在日輕中很罕見,總結一下綾小路的特征,就是聰明,武力無敵,無情。
實教的成功跟這個無情人設分不開關係。
我曾經在貼吧看到過初中生扮演綾小路的視頻,那尷尬程度簡直不堪入目,也聽說有初中還是小學生自認為自己跟綾小路很像。
嗬嗬。
假如綾小路是個學習成績和武力值一般的普通人,性格方麵不變,那再看這個陰暗自私自利不擇手段的人設又會如果作想呢。
說到這裏不得不插句題外話,勞模,方老魔,大愛仙尊。
乍一看跟綾小路人設有點像嘛,但其實是很不一樣的,煉天就算沒有一身實力,他本身的心性,智慧表現,都是上佳。
而綾小路要是拋開作者給他的滿級學力和無論,那還剩什麽呢?
那個性格完全就是個debuff,把綾小路的學力和武力平移給其他人,那表現大概會比綾小路出色很多,所以我很討厭這個形象啊,這是虛假的強者,並不是由內而外的強。
但我為什麽說這個主角形象是實教成功的部分原因呢?
因為首先他貼合了日輕受眾,要知道在日本,購買日輕實體書的基本上除了學生中的邊緣群體就是宅男了。
綾小路在班級中地位低,本身沉默寡言是個陰角,不受歡迎,然而他能文能武,屢次大放光彩引起校園風雲人物的強烈關注,還吸引了眾多優秀女生喜歡。
這……對日輕受眾裏說也太爽了,這是對症下藥。
其次,綾小路給了部分讀者一種錯覺,即假如我無情,我拋棄道德,我黑化,那我就能立刻變強擺脫現狀,變得跟綾小路一樣酷,一樣厲害……
然而怎麽可能一樣?都說了那種性格是debuff啊,要是想模仿綾小路,那應該做的是勤奮學習加強鍛煉,而不是擺出麵無表情高深莫測的樣子。
麵癱跟城府深是個反義詞,要是像是新三國裏司馬懿那樣天天陰著臉,那傻子也能看出這家夥有異心了。
說完了原著的三個優點,我再來說說缺點。
原著作者好像是寫美少女遊戲的文案出身,從采訪中看他本人是不看其他作者寫的日輕的。
因此他大概是不太擅長營造故事衝突,把小說寫長的之類的。
大家都知道原著後麵差不多寫崩了,遠沒有前幾卷寫的好看。
而且特別考試越來越沒有新意,大量新加入的人物讓原著作者把握不住了。
然後是我個人再寫這本同人的時候發現的問題,即世界觀太小,局限在一間學校,最後偶爾出去旅遊。
網文主角變強後是會換地圖,增加新反派來延續生命力的,但實教不行。
假如把對手班級的重要人物退學了,那就沒對手了。
像是阪柳、一之瀨、龍園這三個,是不可能讓他們出局的,出局了主角就沒戲唱了。
退一步,主角就算隻是把他們擊敗了,那麽故事又如何繼續呢?隻能拚命想辦法著其他方麵找補。
具體到這本同人中,織田政處境越是好,我這個作者寫起來就越傷腦筋。
寫到後麵已經沒有前期還在d班時候的朝氣與期待感了,即使那時候我在寫作技巧方麵比目前的我差很多,但是書的“氣數”不可同日而語。
大致講完了對原著和這本同人的思考,那麽就是我的新書了。
計劃是寫一本仙俠,裏麵會有古代戰爭、各式各樣的女角色、血海深仇、時代風雲激蕩、收集“聖物”等元素。
主角人設這次是參考了劉邦項羽拿破侖,項羽的部分是武力無敵,劉邦的部分是性格,拿破侖的部分是對世界的改造。
嗯,一定程度上的無敵文,披著仙俠皮的戰爭文。
因為我發現我還蠻喜歡描寫戰鬥和戰爭的。
(相比“蠻”和“挺”,口語上我更喜歡使用“蠻喜歡”這種表達,查了一下是湖南湖北的方言,但我還沒去過兩湖地區)
從閱讀網文的經驗來看,似乎是路明非式的主角比較受歡迎,即廢柴,除了外掛之外啥也不是。
但人們為什麽這麽喜歡討論曆史上的英傑呢?
這兩種心理看起來是衝突的,或者說看廢柴逆襲文的和喜歡曆史的是兩波人?
暫時我還沒搞明白這個問題,反正我不太習慣筆下的主角是廢物,要繼承漢唐開拓進取之遺風啊。
現在我來談談對原著的看法,即使日輕跟網文差異極大,基本上是兩回事。
先說實教好的方麵,大致有三個,分別是女角色、設定和主角形象。
女角色:主流觀點認為實教能在日本取得成功一半都要歸功於無限軌道畫的插圖,即所謂的買插畫送廁紙,優秀的女角色插畫吸引了大量購買者。
但原著作者也不全無功勞,實教中有很多出彩女性角色形象,比如作為發糖工具人的輕井澤惠、雙麵女櫛田桔梗、元氣善良的一之瀨帆波、冷傲獨立的堀北鈴音、聰明柔弱的阪柳有棲、貴族氣質的鬆下千秋等等。
這裏我要著重談一下我個人不喜歡,但似乎吸引了相當多讀者的椎名日和與佐倉愛裏。
尤其是佐倉愛裏,這個類型的角色形象在日本文藝作品中感覺經常出現,也就是身材豐滿但個性柔弱內向、自卑、沒有攻擊性、混亂善陣營。
在日本動畫和電影中均發現了這類中美歐影視劇中極少出現的形象。
我發現唯一定位有些類似的就是《死神來了1》中的女主角,也是孤僻不被接納的類型,與日式不同的隻是有一點棱角和自信,而恰好……死神1的男主角是同樣的邊緣人設。
那麽事情很明顯了,“佐倉”們就是為了那些缺乏自信的男性設計的,而日本青少年男生和宅男群體(這兩個也是日輕的受眾基本盤)中似乎確實有相當部分是急需“佐倉”們的。
這種現象在明清(明朝我不確定,可能早期不是這樣的)兩朝的審美中也有體現,仕女圖上的仕女形象通通都是弱不禁風的平胸……還有裹小腳這一摧殘女性身體的陋習,所以我說不確定明朝早期審美是怎麽個風向,因為朱元璋的皇後人稱馬大腳。
還有就是現代較為普遍的高跟鞋,除了顯得腿長外,是不是也暗藏了故意讓女性行動不便的潛意識呢?
在一個開放向上的環境中,男性對女性強勢程度的接受度也會變高,參考唐朝和鷹醬。
日本黃金年代的文藝作品中經常出現傲嬌女形象,泡沫炸了後傲嬌也隨之退環境了,傲嬌唯一的餘暉就是炮姐。
人們越來越沒耐心,對傲嬌高冷的接受度巨低,最好直接來個已經攻略好的青梅竹馬才不會焦慮,這點在土豆的書裏極為明顯,從鬥破到萬相,主角必有個已經深愛他的青梅……背後折射出的是一種衰落和焦慮的心理。
說回前麵,假如對方是個活潑大方交遊廣泛的大美女,那麽這部分受眾可能就會避之不及了,可以猜到,在豐滿類型的女角色中,有一部分人隻有信心能掌控住“佐倉”。
原著作者就加入了這一形象,反正日輕搞黨爭是基操嘛,各種類型的女性角色都加進去,那麽就能吸引到各種喜好不同的受眾。
另外,我認為輕井澤惠人氣高的緣故是她“忠誠”。
然後就是設定部分,特別考試這一設定很優秀,能作為一個大事件團把主線連貫起來,就像是手鏈上的那一個個珠子。
特別考試的實質就是“下副本”,就會引發各種矛盾,主角也能裝逼了。
最後是主角形象。
綾小路清隆這一形象在日輕中很罕見,總結一下綾小路的特征,就是聰明,武力無敵,無情。
實教的成功跟這個無情人設分不開關係。
我曾經在貼吧看到過初中生扮演綾小路的視頻,那尷尬程度簡直不堪入目,也聽說有初中還是小學生自認為自己跟綾小路很像。
嗬嗬。
假如綾小路是個學習成績和武力值一般的普通人,性格方麵不變,那再看這個陰暗自私自利不擇手段的人設又會如果作想呢。
說到這裏不得不插句題外話,勞模,方老魔,大愛仙尊。
乍一看跟綾小路人設有點像嘛,但其實是很不一樣的,煉天就算沒有一身實力,他本身的心性,智慧表現,都是上佳。
而綾小路要是拋開作者給他的滿級學力和無論,那還剩什麽呢?
那個性格完全就是個debuff,把綾小路的學力和武力平移給其他人,那表現大概會比綾小路出色很多,所以我很討厭這個形象啊,這是虛假的強者,並不是由內而外的強。
但我為什麽說這個主角形象是實教成功的部分原因呢?
因為首先他貼合了日輕受眾,要知道在日本,購買日輕實體書的基本上除了學生中的邊緣群體就是宅男了。
綾小路在班級中地位低,本身沉默寡言是個陰角,不受歡迎,然而他能文能武,屢次大放光彩引起校園風雲人物的強烈關注,還吸引了眾多優秀女生喜歡。
這……對日輕受眾裏說也太爽了,這是對症下藥。
其次,綾小路給了部分讀者一種錯覺,即假如我無情,我拋棄道德,我黑化,那我就能立刻變強擺脫現狀,變得跟綾小路一樣酷,一樣厲害……
然而怎麽可能一樣?都說了那種性格是debuff啊,要是想模仿綾小路,那應該做的是勤奮學習加強鍛煉,而不是擺出麵無表情高深莫測的樣子。
麵癱跟城府深是個反義詞,要是像是新三國裏司馬懿那樣天天陰著臉,那傻子也能看出這家夥有異心了。
說完了原著的三個優點,我再來說說缺點。
原著作者好像是寫美少女遊戲的文案出身,從采訪中看他本人是不看其他作者寫的日輕的。
因此他大概是不太擅長營造故事衝突,把小說寫長的之類的。
大家都知道原著後麵差不多寫崩了,遠沒有前幾卷寫的好看。
而且特別考試越來越沒有新意,大量新加入的人物讓原著作者把握不住了。
然後是我個人再寫這本同人的時候發現的問題,即世界觀太小,局限在一間學校,最後偶爾出去旅遊。
網文主角變強後是會換地圖,增加新反派來延續生命力的,但實教不行。
假如把對手班級的重要人物退學了,那就沒對手了。
像是阪柳、一之瀨、龍園這三個,是不可能讓他們出局的,出局了主角就沒戲唱了。
退一步,主角就算隻是把他們擊敗了,那麽故事又如何繼續呢?隻能拚命想辦法著其他方麵找補。
具體到這本同人中,織田政處境越是好,我這個作者寫起來就越傷腦筋。
寫到後麵已經沒有前期還在d班時候的朝氣與期待感了,即使那時候我在寫作技巧方麵比目前的我差很多,但是書的“氣數”不可同日而語。
大致講完了對原著和這本同人的思考,那麽就是我的新書了。
計劃是寫一本仙俠,裏麵會有古代戰爭、各式各樣的女角色、血海深仇、時代風雲激蕩、收集“聖物”等元素。
主角人設這次是參考了劉邦項羽拿破侖,項羽的部分是武力無敵,劉邦的部分是性格,拿破侖的部分是對世界的改造。
嗯,一定程度上的無敵文,披著仙俠皮的戰爭文。
因為我發現我還蠻喜歡描寫戰鬥和戰爭的。
(相比“蠻”和“挺”,口語上我更喜歡使用“蠻喜歡”這種表達,查了一下是湖南湖北的方言,但我還沒去過兩湖地區)
從閱讀網文的經驗來看,似乎是路明非式的主角比較受歡迎,即廢柴,除了外掛之外啥也不是。
但人們為什麽這麽喜歡討論曆史上的英傑呢?
這兩種心理看起來是衝突的,或者說看廢柴逆襲文的和喜歡曆史的是兩波人?
暫時我還沒搞明白這個問題,反正我不太習慣筆下的主角是廢物,要繼承漢唐開拓進取之遺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