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是楊良玉提出來的,所以一到那裏,她就徹底放飛自我,跑去放風箏了。而一直和她鬥嘴的劉長征,雖然一邊嫌棄,但還是一邊配合著她。


    楊良玉拿著線軸在那喊劉長征應該往哪邊跑,而劉長征一邊抱怨楊良玉選的方向不對,一邊賣力的跑。


    有他們兩個在,氣氛就不會沉悶壓抑,明宛仍舊是乖乖的站在江平之身旁,眉眼彎彎的看著他們倆打鬧,自己的心情仿佛也好了許多,跟著開闊爽朗起來。


    江平之注意到了明宛彎起來的嘴角,不由低頭詢問,“你要不要也去試試?”


    明宛思考了一會兒後搖了搖頭,“我不會。”


    她確實不會,小時候父母關係不好,天天吵架,別說一起去放風箏了,就是走到公園門口都能吵得不歡而散,哪來的閑情逸致放風箏呢?


    後來就更沒空了,她也埋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


    至於原主,明宛猜她應該也不會,跟著親娘去了鄉下,又是最被忽略的那一個,按道理來講,應該不太能接觸到這些。


    江平之已經成年了,在明宛看向他的時候,往往需要仰頭,雖然差距並沒有達到天塹,但確實就像兩個世界的人,仿佛呼吸到的空氣都不一樣。


    仰頭有點久了,明宛不免覺得脖子酸,她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小脖子。


    就在明宛專注於自己的脖子的時候,突然感覺頭頂一亮,麵前似乎多了什麽。


    是江平之蹲下來了,他和明宛平視著,這樣明宛就不用仰視他了。而這樣近距離的看著江平之,她才發現,他不但麵容清雋,在看著自己的時候,神情從來沒有半點不耐煩,反而特別有耐心,目光中總有淡淡的縱容。


    其實,她覺得如果自己直接和江平之說她不想讀書,並且態度堅決的話,江平之很有可能答應她。她甚至可以提出更多無理的要求,不知道為什麽,在看到江平之的目光後,明宛就有一種直覺,他遠比她想象的要更疼她。


    目光是做不了假的。


    江平之非常耐心的和明宛對視著,“如果你想試一試風箏的話,我可以教你。我先放飛,然後和你一起握著線軸,非常簡單。”


    明宛對如何放風箏,其實有一點點好奇,但是她不會,也就不想麻煩別人來教,可被江平之這麽一形容,她就有點心動了,於是點頭答應。


    江平之沒有多說什麽,笑著摸了摸明宛的頭,然後熟練的開始放飛風箏。


    和劉長征、楊良玉他們的不得其法不同,江平之一上手就可以看出很有章法,很快就把風箏放飛了起來。原本應該是最難的一步,在江平之手裏卻很輕易的完成了。


    至於劉長征和楊良玉……


    他們還在努力。


    明宛看到被江平之放飛在天空上的燕子風箏,也很高興,尤其是當江平之把風箏的線軸遞向她的時候,明宛操控著這個風箏,就好像是自己也在天空中翱翔一般,新奇又自由。


    她下意識的笑了起來,笑容發自心底,極為燦爛,眼睛比太陽還有明亮,熠熠生輝。


    她已經許久沒有這麽笑了。


    暢快、無所顧忌,沒有任何心事鬱結。


    楊良玉和劉長征雖然沒能把風箏放起來,但是一邊鬥嘴,一邊努力,兩個人都蠻開心的,明宛和江平之更加不用提了。


    唯獨楊璋玉,他一個人站著,既沒有人陪他放風箏,也沒有人注意到他。他隻能看著自己的妹妹和別的小男孩子玩,而好友去哄自己的妹妹了。


    楊璋玉心情略微起伏,但作為一個成熟的人,他很快把這份恍若老父親般的心酸掩下,繼續看著明宛他們歡樂。


    但是寺廟附近並不代表隻有他們一行人,畢竟這裏的風景好,相對安靜,懂得玩的人還是會找到這裏。


    來的也是熟人,是楊良玉的同學,不過是男同學,和楊良玉並不熟,除了他們之外,明宛還看到一個很熟悉的麵孔,那次明宛在街上恰好看見有一個和原主同名,也叫招娣,並且被嫂子欺負的小姑娘。


    因為名字的原因,那天明宛格外關注她,所以這次幾乎是一見麵,明宛就想起來了。


    而那唯男同學雖然和楊良玉不太熟,但作為同班同學,見麵了自然要打招呼。


    “楊同學你好!”那個男同學長得還挺眉清目秀,比起他旁邊的幾個男生要出眾許多,勉勉強強能達到鶴立雞群的程度,就是看起來眼裏有點傲氣。


    但看他的穿著打扮,應該家境不差,那麽這份傲氣,似乎也就可以理解。


    楊良玉在外人麵前要顯得收斂很多,完全不同於麵對大院裏的人時,非但不聒噪,還顯得很疏離,態度也是淡淡的,這時候的她,才真的像趙蕙蘭的女兒,如出一轍的名門氣度,“譚同學你好。”


    她說著微微頷首,眉目疏離。


    原本兩撥人就不熟,更不要提繼續打招呼下去。


    按理來說,打完招呼就應該各玩各的,但是正是這位譚同學這邊出了幺蛾子。


    和譚同學一起的人,似乎對他和招娣之間的關係很嗤之以鼻,報以玩笑的心態,“李招娣,你不是譚康平的小媳婦嗎,怎麽,不吃醋嗎?”


    作者有話說:


    最近疫情很嚴重,一直在做誌願者,所以可能很忙,每天早出晚歸,所以可能更新的不太及時。(好叭,是非常不及時)


    但是有空我就會努力碼字,日更可能最近會比較不容易_(:3」∠)_


    因為每天都是淩晨四點半起床,日更的話可能要折騰到很晚,我最近總覺得胸口疼,真的好怕會猝死,可是又不能不去(我都想被拉去隔離了(┯_┯))


    最後,日常感歎,這個疫情到底什麽時候結束啊,啊啊啊啊啊!


    最後的最後,大家晚安!感謝在2022-11-01 23:46:35~2022-11-05 22:41:4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清歡渡10瓶;哈斯老婆貼貼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9章


    如果說,李明宛原來還會因為招娣兩個字的爛大街而無法確定對方是不是原書裏的繼姐,那麽在聽到譚康平三個字之後,就能完全肯定,這個看起來總是笑模樣,甜言蜜語不間斷的‘李招娣’就是原書裏的繼姐。


    因為在原書裏,原主的叔叔一家之所以千裏迢迢接回侄女,並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原主有一門她父親定下的娃娃親。


    和原主有娃娃親的是譚康平,譚康平的父親和原主的父親是交情匪淺的朋友,幾乎可以托孤的程度。


    在原主和她母親何雲娘被趕走以後,譚父來尋過,想要接濟他們,可惜那時候李家人已經搬到了北平。


    幾經輾轉,譚父才找到李家人,譚父是何其精明的人,雖然李家有意遮掩,還是叫譚父猜出了原主母女被趕走是因為什麽。


    所以譚父重提當年立下的婚約,並且一定要是李招娣才可以,想著以此來逼迫李家人找回李招娣,並且善待她。


    和早就身死的李父不同,譚父的地位不凡,一直是隊伍裏舉足輕重的人物,尤其是在解放後。


    為了能攀上譚康平的這門親事,李家這才不辭辛苦的找回李招娣,並且讓她上學。雖然言語間仍然多見嘲諷,可有譚父時不時的過問,還有譚母時常上門看望,衣食住行上,並不敢過分苛待。


    想到原書裏,真正的李招娣一生淒苦,成為何雲娘所謂的娘道精神的犧牲品,而繼姐雖然婚姻不算和順,可最後仍然因為冒領李招娣的身份,得到譚家人關照,衣食無憂,幸福一生,李明宛就止不住的生氣。


    她是真的不想摻和到原劇情裏,可是想到繼姐一家人抽髓吸血的無恥行徑,就讓李明宛覺得氣憤。


    心中這麽想著,臉上自然就無意識的帶了出來,讓明宛的臉色看起來並不好,並且雙唇緊抿著,眼神中帶著些鬱鬱。


    那邊,被朋友調侃的譚康平,臉上流露出一二不喜,甚至有些氣惱,但他並沒有因此惱羞成怒,大動幹戈。


    而是神色很不好的回頭道:“哪來的小媳婦,招娣是我爸故交的女兒,我拿她當成妹妹一樣的看待,你們別瞎起哄。”


    譚康平是這麽解釋的,可他的朋友們卻不一定會配合,一個個都怪聲怪氣的應他,“噢~是妹妹啊~”


    他們嘴上說的話看似同意譚康平的話,但這般回應,調侃的意味要比方才濃烈多了。


    譚康平知道自己無論如何解釋,他們也是不信的,加上自己的同班同學在旁邊,不願讓楊良玉她們看太多笑話,索性不回應了。


    令人沒想到的是,李招娣卻羞怯無措的揪住譚康平的衣袖,聲音柔弱而害怕,“康平哥,我是不是給你帶來麻煩了,對不起。”


    旋即,她有假裝出一副強作鎮定的模樣,和譚康平的朋友們解釋,“你們真的誤會了,我和康平哥沒、沒有婚約。”


    她說著,就咬住唇,泫然欲泣的可憐模樣。


    被她這麽一弄,原本因為朋友調侃,而覺得心煩意亂,頗為丟臉的譚康平反而生出了愧疚,他比其他人都清楚,這門娃娃親是真的,也知道眼前人自幼喪父,母親又拋棄了她,被家裏人嫌棄,日子過得很艱難。


    其實,被人調侃嘲笑幾句罷了,又有什麽?總不會掉一塊肉,再怎麽樣也不會比李招娣更難。


    遂鬆了神色,安慰起了李招娣。


    就連剛剛開玩笑的那幾個人,這時候也互相對視,一臉訕訕,沒好意思再說什麽。


    這出戲精彩得讓李明宛都沒有心思放風箏了,她隱約間有點明白原書裏對繼姐的形容了。


    如果不是這位繼姐太過懶散,心思不正,其實她也是個曆害人,能把握人心到這個份上,可就不單純是口蜜腹劍了。


    在李明宛深思的時候,她聽到旁邊的楊良玉嗤笑一聲,目光望著現在的‘李招娣’,眼神中滿是看穿的輕蔑和不在意。


    很顯然,對於李招娣的舉動,她很不喜歡。


    但是出於教養,還有這件事與自己無關的原因,楊良玉什麽都沒說。


    李明宛大概猜到了楊良玉在想什麽,但是她也默不作聲。反而是那邊的李招娣,看見站在中間,被眾星捧月,神態自然,穿著幹淨好看的明宛和良玉兩人,眼裏不自覺流露出一些羨慕和向往。


    兩邊人沒有太多的交集,在譚康平簡單的打過招呼之後,他們很快就分開了。


    像是兩條相交線,短暫的交集後,再無瓜葛,從此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延申。


    也許是受到了李招娣的影響,明宛的情緒肉眼可見的低落起來,沒有了先前的放鬆,但是她依然和大家一樣,玩著風箏,和所有人一起盡興而歸。


    路上,大家都很開心,因為明宛沒有刻意表現出來,而她的性格一直都較為沉默,所以沒什麽人發現不對。


    李明宛就安安靜靜的聽著楊良玉和劉長征討論今天的風箏,他倆在那拌嘴,間或還會說起學校裏的人和事。有他們兩個在,就不會安靜下來。


    明宛聽著,嘴角也會微微上揚,心情沒有方才受的影響那麽大。


    雖然她很安靜,但是江平之敏銳的察覺到了明宛情緒的變換,他順著明宛的目光望去,發覺她正在入神的聽著楊良玉和劉長征將學校裏發生的事情。


    自然而然的,他心裏也有了數。


    等到他們幾個到了家門口的時候,空氣中就隱隱傳來飯菜的香味,瘋玩了一天的疲憊,似乎也會在家這個溫暖港灣的庇護下漸漸消失。


    他們進了大門,很快又在不同的小道上各自分開。


    這麽長時間過去了,明宛一開始還覺得這裏太大,假山回廊太多,容易分不清,現在已經能憑借肌肉記憶,不用動腦子就順著小道走回院子裏。


    和其他人一樣,明宛一回來,也聞到了嫋嫋炊煙的香氣,讓耗盡體力的明宛不由得感覺到肚子在咕咕叫。


    下意識的,她走路的速度快了一些。


    等到明宛推門進去的時候,李文畔已經坐在椅子上了,旁邊還坐著一個拘謹的林大成。少年本就內向,更遑論身邊坐著的是李文畔這樣的人物,哪怕他在偏僻老家,也總是能聽見李文畔的大名,知道他是多麽了不起的人物。


    即便李文畔現在看起來十分和藹,可依舊帶給林大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讓他不自覺將背挺得僵直,手不自然的放在膝蓋上,甚至連眼睛都不敢挪動一下。


    李文畔興許也知道林大成緊張的緣由,他原本是準備說些什麽來緩解林大成的不自在,誰想到明宛這時候進來了。


    跟林大成不同,明宛雖然平時也不愛說話,很多時候也保持安靜,但是她並不怯場。


    她不說話,隻是因為不想說,而非不敢說。


    “伯伯!大成哥!”盡管平時話少,但是最基本的禮貌明宛還是有的,她一看到他們就打了招呼。


    李文畔自然的頷首,臉上浮起長輩的和藹微笑。


    林大成抿了抿嘴,站起來回應明宛,“明宛妹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對照組後,我進大院躺贏[五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邊小耳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邊小耳朵並收藏穿成對照組後,我進大院躺贏[五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