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趙構骨子裏,本就與杜充一樣,他們是一類人。


    偏偏他還高壽。


    天理並不會昭昭。


    寺廟裏燒頭香,地藏殿裏被照顧得最周到的往生牌位,全是有錢的權貴。


    若真有神明,菩薩也隻聽到了權貴們升官發財的祈禱,忽略了受苦受難之人的血淚哭喊。


    祝榮很快回轉,隨即進城,前去幫忙將糧食兵器等裝好。到了天快黑時,陸續啟程運往燕京。


    杜充別扔在冰冷的汙泥中,臉色已經凍得青紫,氣若遊絲。


    祝榮看了他一眼,遲疑了下,上前對一直站在那裏,眺望著城樓的趙寰輕聲稟報道:“二十一娘,可要將杜賊帶走?”


    趙寰默然片刻,道:“去將趙儉趙械喚來,我們的兵,與金兵俘虜,都一並前來看著。”


    祝榮不知其意,下去叫了兩人前來。大宋兵馬整兵列隊,在城門前站好,俘虜則跪在了前麵。


    趙儉飛快瞄了眼躺在地上的杜充,戰戰兢兢問道:“二十一娘,你喚我何事?”


    趙寰靜靜道:“當年,東京留守統製薛廣戰死,城破時,知州趙不試自盡。”


    趙不試乃是趙氏皇室宗親,趙械臉一下白了,哭喪著道:“二十一娘,相州不關我們的事。我們當年都在汴京,如何能管得了這裏。你不要殺我們啊!”


    趙儉跟著哭,“我們如今都聽你的話,讓打仗就打仗,讓衝鋒就衝鋒,半點怨言都都無!”


    趙寰一動不動,望著在夜幕下的城樓。相州守將與知州都沒了,城門大開,像是張著口的巨大黑洞。


    她沒有理會兩人,淡淡道:“趙氏兒郎中,總算有人不是窩囊廢,有些血性。趙氏祖宗的臉,勉強保住了些。”


    趙儉與趙械互相對視一眼,深深埋下頭,大氣都不敢出。


    趙寰閉了閉眼,呼出一口氣,對祝榮道:“將他提到城門前。他的家人,也一並帶來。


    祝榮喚了兩個漢子,將杜充往城門前拖。趙寰對趙儉趙械兩人道:“你們也來!”


    兩人畏畏縮縮跟在趙寰身後,一起到了城門底下。


    趙寰吩咐道:“放開他。”


    祝榮與漢子們上前,挑開了杜充手腳上的繩索,取走堵住他嘴的布巾,一腳踢到他的膝蓋窩上,嗬斥道:“跪著,老實點!”


    杜充吃痛,人反倒清醒了些。他抬頭看著麵前冷若冰霜的趙寰,神色茫然了半晌,沙啞著嗓子道:“你是誰?”


    趙寰沒有回答他,對祝榮道:“將他們的家人提到他麵前。”


    杜充的家人們,被祝榮他們推搡著跪下,與他正麵相對。他霎時瞳孔一縮,難以置信地道:“你們,你們......”


    祝榮帶著的兵前去,將杜充悄然送走的家人,一個不少全部抓了回來。望著眼前密密麻麻跪著的兒孫們,他們可是好不容易才從流放之地逃來投奔他,如今隻怕是難逃一死。


    杜充一下癱倒在地,痛哭著磕頭如搗蒜:“我錯了,不該收留他們,求你放了他們吧,將他們繼續送回去流放,遇赦不赦,流放一輩子……”


    趙寰平靜地道:“你殺了他們,還是我動手。我動手,他們會被千刀萬剮而死。你還生性殘忍,喜好殺人。由你動手,可以一刀砍掉他們的頭,讓他們死得痛快點。”


    杜充嚎啕大哭道:“我錯了,我錯了,都是我的錯,與他們無關啊!看在我砍了金賊裴滿齊頭的份上,你饒了我吧!”


    “你貪功冒進,好大喜功,卻沒真本事。因為你的無能與惡毒,且不說投降,隻下令開黃河大堤,就淹死了幾十萬百姓。無家可歸的百姓,被迫到處流亡,死傷以百萬千萬計。”


    趙寰聲音不高不低,緩緩道:“我不是趙構,更不會與你講條件。你的任何悔恨,道歉,遠遠無法抵消你的罪孽。”


    全大宋的百姓,都記得當年黃河決堤的慘烈。他們的家,家人,瞬間消失在了滔滔洪流中。


    無人去提及那場慘禍,隻因實在太過悲慘。慘得他們隻要一想到,就克製不住全身發抖。


    “殺了他!殺了他!”


    “姓杜的九族,祖宗八代都不能放過!”


    “啊啊啊啊!老天無眼,老天無眼啊!”


    大宋人群情激憤,振臂高呼,更有好些人痛哭失聲。


    趙寰鼻子直發酸,吸了口氣,道:“趙儉,你去動手!”


    趙儉也恨透了杜充,畢竟不是他死,殺反賊就不懦弱了。他當即抽出刀,上前衝著跪在最前杜充的孫子,嗷嗷叫著一陣亂砍。


    血濺開,慘叫聲撕破了夜空。趙儉沒什麽力氣,提著刀亂砍一氣,人卻沒死,隻受盡了折磨。


    杜充捂著胸口,涕淚橫流,大聲嚎喪著道:“我來我來,我自己動手!”


    趙儉將刀扔給了杜充,沾滿了自己親孫子血的刀柄,猶帶著微溫。他腦子嗡嗡響,悔恨,痛苦,生不如死。


    緊緊閉著眼,杜充哆嗦著、揮刀砍了下去。他殺人嫻熟,以前是痛快淋漓,此時親手殺自己的骨肉血親,再沒了以前的痛快。隻深刻體會到了何為恐怖,何為生不如死。


    沒幾下,親人們逐漸倒下去,刀柄上覆滿了血,滑不溜手。


    杜充握不住,刀哐當掉在地上,雙膝一軟,跪在血泊裏,如死亡的魚那般喘息。


    趙寰眼都不眨,道:“趙械,你與趙儉一起動手。祝榮,你拉著他,讓他看清楚了!”


    祝榮上前,扯著杜充的頭發,撐開他的雙眼,強令他望著前麵。


    至親的骨肉親人,一個個被趙儉趙械,砍得刀口都起卷,慘死在他的麵前。


    杜充眼神漸漸呆滯,頭一歪,身子軟軟倒了下去。


    祝榮不客氣一拳揮去,杜充痛得哀嚎一聲,幽幽醒轉。待看到眼前赤目地紅,又慘嚎一聲,趕緊閉上了眼,抖動著不敢再看。


    趙寰轉過身,對流淚不止的大宋兵丁道:“太多的冤魂了,太多。他贖不清自己的罪孽,我們永遠不會原諒他,更不會原諒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不會原諒,死太多人了啊!”


    “殺了他們,殺光金賊,賣國賊!”


    一聲又一聲,嘶啞憤怒的高乎,直衝雲霄,連星星仿佛都被嚇著了,躲進了雲層裏。


    完顏藥師與武熊,兩人說不清的害怕,悄然往後麵躲著隱藏。


    趙寰眼神平靜,在眾人臉上掃過,道:“你們來吧,大宋與金賊欠你們的,以後我們再慢慢討回來,全部討回。”


    夜裏風急,淒厲呼嘯,卻吹不走濃烈的血腥味。


    城門前,金賊的屍首,堆起了京觀。


    在京觀前麵,朝著汴京的方向,跪著一具屍身殘骸。


    老鴰聞著味而來,飛到殘骸身上,一點點琢著上麵餘下的血肉,直到隻剩下白骨。


    飽食之後,老鴰撲騰著翅膀飛走,隻餘白骨在那裏,永遠跪著。


    第48章


    春雪過後, 天氣轉晴,太陽照拂在身上,總算有了絲溫度。頑強的小草從枯枝中, 努力鑽出嫩黃的新芽。


    田間地頭, 偶爾有衣衫襤褸的農人在翻地。見到兵馬經過, 忙扛著農具就跑,躲在一旁偷偷打探。


    趙寰坐在車轅前,望著眼前的荒涼, 長長歎息。


    這片肥沃的土地, 經過了太多的悲痛。人禍大於天災,不知什麽時候能緩過勁,像是雜草那般堅韌頑強, 春風吹又生。


    “二十一娘。”徐梨兒在道旁勒馬等著趙寰,與她並排慢慢行走,笑容燦爛無比, 道:“前麵的車馬已經入了城, 林大文幫著在清點了。”


    從離開相州,徐梨兒他們的神色,從最初的悲憤痛哭, 到後來的沉默,再到喜悅。


    悲憤痛苦的是, 幾十上百萬人的性命死於杜充之手。他無論如何死, 都太便宜了他。


    大喜大悲之後是失落, 喜悅是燕京越來越近,他們有了城, 有了活下去的盼頭。


    大車大車的糧食,手有存糧, 心裏不慌。


    趙寰從地裏收回視線,道:“趕路累了,你早些回去歇著吧。”


    徐梨兒搖搖頭,道:“我不累。”遲疑了下,問:“二十一娘,前麵歇息,我與眉娘子她們用飯的時候,心裏好奇算了下。照著我們的人數,眼下有的糧食,可是遠遠不夠?”


    趙寰沒有隱瞞,道:“是不足,得想盡辦法籌措糧食。你瞧啊,到處好好的地,不能再荒下去了,得有人耕種。種子,耕牛,農具。樣樣都缺。若是風調雨順,地裏莊稼仗勢還行,還得防著金人來搶,再起戰事。”


    徐梨兒神色黯淡了下來,難過地到:“什麽時候才不會受戰亂之苦,天下太平。”


    趙寰沉默著未做聲。


    她也不知道。


    局勢瞬息萬變,金人一直沒有反應,這才是她最擔心的的情況。


    進城後還沒來得歇息,林大文帶著風塵仆仆的湯福急匆匆來了。


    趙寰看到湯福,忙招呼他坐下,提壺給他倒了茶,道:“辛苦了,先喝杯茶。”


    湯福道過謝,顧不得吃茶,從懷裏掏出封信遞上前,憨厚地道:“二十一娘,我怕信臭,從羅襪中取出來,已經吹風散過了味。”


    趙寰哈哈大笑,伸手接過信,問道:“辛府尹嫌棄你了?”


    湯福愣了下,撓撓頭,不好意思道:“嫌棄了。辛府尹是君子,他沒有直說,但我肯定他嫌棄了。”


    趙寰笑而不語,拆開蠟封的信看了起來,道:“將你見到辛府尹的情形說一說。”


    湯福忙道:“與上次一樣,我在大相國寺......已不算大相國寺,沒了香火,上次倒塌了一半的牆,這次去的時候,全部倒塌了。地雖破,但去的人似乎不少。原本地上的灰,被打過過,腳印都掃沒了。”


    信很簡單,趙寰很快就從頭看到了尾。聞言她抬眼看去,粗中有細的湯福咧嘴笑:“我當時就想,若是二十一娘在,肯定瞞不過去。辛府尹也沒想瞞,細細跟我說了,燕京被攻下之後,原本他隻湊到了兩千餘抗金義士,一下漲到了近五千餘人。他們在大相國寺裏,已經商議了好幾回。”


    辛讚估計怕信不安全,寫得很是粗略,隻隱晦提了幾句。信末,他用了李清照的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婉轉表達了他的決心與未酬之誌。


    湯福的眉毛皺了起來,歎息了聲,道:“辛府尹仔細問了我,二十一娘是如何攻進燕京城,如何得了糧草。我估摸著,辛府尹兵是有了,缺的乃是糧草兵器,隻不好意思開口問二十一娘討要。”


    趙寰唔了聲,各地抗金成不了氣候,也與糧草軍餉兵馬有關。


    養一匹馬,吃的糧食比人還多。趙寰每次看到馬,都是又愛又痛心。


    湯福道:“辛府尹說,金人扶持的傀儡帝劉豫,野心可不小。汴京這片土地,被金人刮過一次,再被劉豫收刮,眼下春耕了,百姓大多連種子都拿不出來。那可是汴京城周圍的良田啊,以前都是貴人們的家產,如今幾乎都空著呢!”


    劉豫以前是濟南知府,在金兵攻打進來時,準備棄城潛逃。守將關勝阻攔,被他殺了,向金人投了降。


    金人攻占汴京之後,無力治理、扶持了第一任傀儡帝王,原大宋太宰張邦昌為皇帝。


    張邦昌無心為帝,隻效忠於大宋。後來,宰相李鋼建言,趙構下令將張邦昌賜死。


    劉豫自小德行不修,多次被禦史彈劾。在趙佶的提拔下,一路高升。金人看中了他的膽小與忠心,立了他為第二任傀儡帝王。


    金人哪會放心劉豫這種叛賊,偽齊的疆土,劃以黃河為界。恐以前杜充下令將黃河決堤,加之打仗,逃出去避禍的百姓回來,金人已在黃河一地大肆搜捕過。


    好不容易活下來回到故土的大宋百姓,或被殺害,或被強行送去了被金人毀約占去的雲中,即大同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映在月光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映在月光裏並收藏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