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 作者:映在月光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寂正在係布巾,直想用力勒下去。白了她眼,到底忍住了,打好結,沒好氣道:“好了。我也累了,還得去看我的同胞呢,我可不放心交給嶽飛!”
趙寰倏地睜開了眼,道:“你的同胞,也是我的同胞。我既然全部都給了嶽宣撫,就不會出差錯,你盡管放心。”
寒寂見趙寰都這個時候了,還不忘吞掉他好不容易活下來的兵馬,氣得冷笑連連,道:“真是翻臉不認人,趙二十一娘,你實在是可惡!”
趙寰沒有理會他,靠在那裏,呼吸漸沉。
寒寂盯著她一陣,生氣地拂袖離去。
趙寰醒來時,發現她躺在幹淨的被褥裏。身旁一盞豆大的燈盞在搖曳,韓皎撐著手臂,在旁邊點頭打瞌睡。
剛一動身,韓皎就醒了過來,她看向趙寰,驚喜地道:“醒了?”
趙寰搖了搖頭,讓自己清醒了些,沙啞著嗓子,問道:“我這是睡了多久?”
韓皎心疼地道:“沒睡多久,剛睡了不到三個時辰呢。先前嶽宣撫來找過你,聽說你還在睡,讓我不要叫醒你。說你太累了,這一仗不容易,得好生歇著。”
趙寰怔楞住,她睡眠極淺,自從在浣衣院起,就神經緊繃著,隨時防著意外發生。此時她已經清洗過,換了幹淨衣衫,都沒能醒來。
韓皎去擰了熱帕子,端了熱水湯飯擺在矮案上,道:“嶽宣撫說,戰場都已經清理好。傷兵們亦都包紮完,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等你醒來,就告訴你。這次啊,多虧有了他。不然,完顏宗弼他們沒那麽快逃走,二十一娘你還得操心戰後收拾,得忙好一陣。別說受了傷,就是鐵打的身子,都吃不消。”
趙寰靜靜聽著,擦洗過手臉,略微吃了幾口湯飯,起身道:“我得出去看看。”
韓皎知道她放不下心,拿了厚衫替她披上,小心避開她的右手,道:“你這手,唉。嶽宣撫先前送了傷藥膏來,說是軍中的金瘡藥,他們慣常在用,止血極好。嚴郎中來替你重新包紮過,說這個藥膏比他的好。幸虧啊,你的手臂沒再傷到筋骨,隻皮外傷,以後還是得留疤。”
趙寰聞著藥膏濃濃的氣味,安慰她道:“留疤已經是萬幸,沒事。你也累了,就在這裏睡一覺吧。”
韓皎應了聲,掀起帳簾,趙寰低頭走了出去。
春日的夜裏,一輪彎月掛在天空,照著帳篷層層疊疊的營地。營地四周,巡營的兵丁不時走過。
除了空氣中依舊未散的血腥氣,月色清輝,安寧又美好,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
在趙寰西麵的營帳,依然亮著燈,帳門很快掀開,嶽飛從裏麵走了出來。此時他的戎裝退下,換了一身青色粗布圓領長衫,看去好像鄉間私塾裏的教書先生。
嶽飛在帳門口略微停頓,抬頭看向她,遙遙見禮。
趙寰頷首回禮,嶽飛臉上帶著笑意,大步朝她走了過來。
第58章
嶽飛走上前, 離得幾步站定,不動聲色打量著趙寰,道:“我知道二十一娘睡不好, 免得你擔心, 一直等著。”
勞累奔波之後, 嶽飛的眉眼也帶著淡淡的疲倦。趙寰頓了下,深深頷首賠不是,道:“先前是我未經考量, 說了些氣話, 令嶽宣撫為難,還請見諒。”
嶽飛凝視著趙寰,很是佩服她的聰慧與周到。她估計已經猜出, 他並非是正常領軍前來相助。
若是將完顏鶻懶的屍首帶給趙構,或者將趙儉趙械的事跡,經他之口宣揚出去。激怒趙構, 他定會遭受鋪天蓋地的彈劾。
嶽飛溫和地笑道:“無妨, 換做是我,亦會生氣,我倒是要多謝二十一娘, 處處替我著想才是。”
趙寰深知嶽飛的君子氣度,亦是聰明人, 沒在此問題上過多糾結, 道:“我得先去看看傷兵, 還有陣亡的同胞。”
嶽飛聽到趙寰說到陣亡時,聲音莫名低了幾分, 心情跟著低落下去,道:“傷兵的氈帳在那邊, 我陪著二十一娘前去。陣亡的同胞,已全部收斂好,會讓他們入土為安。”
趙寰道了聲謝,隨著嶽飛一起去了傷兵營。到了小娘子所在的營帳,他腳步停了下來,站在外麵等候。
傷兵營比起戰後的戰場,情形好不了幾分。藥味,血腥味交織,空氣沉悶。缺胳膊少腿的傷兵躺在那裏,不斷呻.吟喊痛。
薑醉眉徐梨兒她們都受了輕重不等的傷,其中趙青鸞傷得最重。左腿被砍了一刀,哪怕養好之後,走路也恢複不了正常。
趙青鸞倒不以為意,還與趙寰打趣道:“你傷了手,我傷了腿,以後我們互為手腳。”
趙寰陪著她笑,道:“好!我們都好生養傷,隻要還活著,就不怕。你以後就算不能騎馬打仗,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做,可不能躲懶。”
趙青鸞頓時鬆了口氣,能從比畜生都不如的完顏希尹手上死裏逃生,她就算胳膊腿腳都被斬斷,也覺著值了。
何況,趙寰殺完顏希尹那晚,沒有棄她於不顧,她早已感激不盡。既然趙寰會給她安排活計,就不愁以後的日子。
躺在一旁的趙瓔珞依舊昏迷著,臉色蒼白。她平時繃緊得如拉滿的弓弦,此時她好像陷入了香甜的夢鄉,安詳又寧靜。
趙寰輕輕將趙瓔珞臉上的碎發拂去,眸中哀傷閃過,用力握了握她搭在身前的手,低聲道:“十九娘,睡夠了,就醒來吧。春日來了,我們先前已說好,要去賞花,你可不要錯過了今春的花期。”
趙青鸞靠在被褥上,聽得鼻子直發酸。平時經常遇到趙瓔珞,知曉她的狀況,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
對於她們這群走進了金兵營帳的小娘子,活著的日日夜夜,都是生不如死。
嶽飛默默陪在趙寰身後,一起走遍了每間傷兵營帳,將她的舉動全部看在了眼裏,神色若有所思。
趙寰看完傷兵,再問郎中遇到的困難,能解決的,馬上著手安排。
不能當場解決的,則記下來,尋找其他的解決辦法。
最後,趙寰總是不厭其煩叮囑郎中:“藥材方麵,你們不用節省,燕京還有許多藥,汴京也不缺,反正離得不遠,快馬加鞭去運來就是。若是需要幫手,立即提出來,我讓人來幫你們。最最重要的是,你們要注意休息,先要保護好自己,無需硬撐,不能先倒下。”
每次說話,她都會認真看著郎中,語氣溫和,眼神真摯。說完之後,她會頷首,表示她的謝意。
郎中們像是遇到知音般,對她既恭敬,又信服。哪怕再勞累,都不肯歇息,腳步如飛去忙碌了。
嶽飛心中滋味萬千,且不易趙寰的做事方式,且看她的氣度,就能明白一二分,她為何能成事。
隻是,趙寰看似一切如常,嶽飛望著她消瘦的背影,穩穩的步伐,他總無端覺著,她好似在哭。
這份感覺,直到了擺放陣亡兵丁的屍首之處。
眼下天氣不算太冷,還未曾埋葬完的屍首,密密麻麻堆放在一起,令人窒息的氣味,彌漫在空中。
眼前的情形,就算是嶽飛見過無數的慘狀,也不忍猝視。
趙寰靜靜站在那裏,她的半邊臉隱在暗中,半邊臉在淡淡的月輝下,比雪還要白幾分,使得眼眶的紅意尤為明顯。
片刻後,趙寰單膝跪下,因著右手受傷,左手搭上去抱拳,行了軍禮。
趙儉與趙械的屍身,單獨放置在葦席上,周圍放了些碎冰。
趙寰起身走上前,在他們麵前站定,望著他們已經僵直浮腫的身子,深深曲膝福身,行了家禮。
嶽飛心沉甸甸的,走上前拜祭。趙寰讓在一旁,作為親人叩首答謝。
夜裏的風,好似大了一些。嗚嗚咽咽。趙寰的淚,始終沒流下來,風好似在替她哭。
獨輪車候在外麵,等著拖他們去埋葬。趙寰沒多逗留,很快便離開了,好讓他們繼續忙碌。
嶽飛落後一步,走在趙寰身後,低聲道:“每次打仗,無論勝敗,我都很難過,惟願天下太平,再無戰亂。”
“嗯,這是所有人的期盼。”趙寰附和了句,腳步微頓,看著他道:“趙氏一族的男兒們,無論老小,一並被擄到金國。其中趙氏皇子幾十人,我到五國城時,還剩下十多人。他們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
她單手比劃了下,道:“五國城的土牆,就這麽點高。因知曉他們軟弱無能,看守的兵丁很鬆散。我當時幾乎不費什麽力氣,將他們全部救了出來。我鞭打著他們,將他們全部趕上戰場。趙儉與趙械,是最後活下來的兩人。他們當時嚇破了膽,哭著鬧著,求我放過他們。”
嶽飛安靜聽著趙寰述說,她好似在說家常般,緩緩道來,道出她的怒其不爭與憤怒。
“在白溝河,我遇到了完顏藥師,那是我真正麵臨的第一場大戰。那一戰,死了很多人。我將他們拉到那些屍首邊,讓他們反省,想好了就來告訴我,以後會如何做。否則,我會讓他們永遠去伴著那些屍首。”
趙寰搖頭,無力笑了下,笑容極淡,一閃而過:“到最後,其實他們仍然未能理解。他們是皇子,他們有什麽辦法,金兵那般強大,他們站出來,就好比是螳臂當車。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但絕不同意。迫於我的壓力,他們還是上了戰場。所幸,他們沒太折辱趙這個姓氏,在最後對得起他們前十幾二十年享受的百姓供奉,他們拚了命,與金兵戰到了最後。”
完顏藥師受了重傷,估計活不了多久。嶽飛當時聽到部下提到他,還不敢相信,他竟然被趙寰收複了。
趙寰道:“嶽宣撫,你先前說,人人都盼著天下太平,但天下並不是隻有簡單的盼望,就會太平。退一步不會太平,給歲幣也不會太平,議和更不會太平。隻有你擁有強大的實力,尤其是武力震懾,才能求得真正的太平。”
嶽飛苦笑一聲,道:“二十一娘說得極是,我也是這般認為。官家那邊,他們希望能得到喘息,先穩定了局勢,再從長計議。無論官員還是百姓,都已經疲憊至極,不堪重負。”
趙寰嘴角譏諷上揚,道:“我就知道趙構會這般,他們總是不忘將大局提到嘴邊,做出來的卻是,一大群人護著一條敗家犬,苟且偷生。可他們不知,百姓沒了他們,才能真正減輕負擔。軍營沒了他們,無需束手束腳,像是眼下的嶽宣撫這般,左右為難。”
嶽飛抬眼看向趙寰,她的目光沉沉,不躲閃不回避,與他對視。
堅持了一會,嶽飛終是敗下陣來,坦白道:“二十一娘聰慧過人,我也無需隱瞞。先前朝廷派我去宜興平叛,我去了之後,金兵已經匆匆撤離。原本我該班師回朝,卻一路追隨,到了此地。”
先前嶽飛來信說,趙構要與完顏宗弼議和,以他的聰明,哪能猜不出金兵的打算。這次他來,不算是違了皇命,也不算是擅自做主,端看趙構會如何想。
趙構肯定不願意嶽飛前來,朝廷那邊的局勢,趙寰所知不多,沉吟了下,徑直問道:“趙構會如何處置你?”
嶽飛神色從容,半點不見擔憂,道:“在決定之前,我就想到了最壞的後果,但我無悔。此次完顏宗弼的兵馬,折損了大半。遼兵死傷近七千餘人,二十一娘的兵馬,死傷近五千。朝廷那邊,”他語氣凝滯了下,苦澀地道:“應當會很滿意。”
趙寰冷笑一聲,說了聲也是。她的兵馬不多,雖說折損較少,對於趙構來說,也算是兩敗俱傷,足夠他高興了。
夜涼如水,月亮漸漸西斜,金星明亮耀眼,難得一見的金星合月。
嶽飛見到天際難得一見的奇景,他抬頭仰望,招呼趙寰一起看去,喃喃道:“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趙寰與嶽飛並排站著,一起看向天際。星月交互相耀,美麗絢爛。
可惜,在這充滿悲傷的夜晚。
嶽飛無法久留,還有許多事要與他商議請教。趙寰掩了掩衣襟,正要說話,見寒寂身著僧袍,從擺放屍首那邊走來。
待他走到跟前,趙寰打量著他憔悴的神色,問道:“你深夜沒歇息,是從何處來?”
寒寂僧袍上沾滿了泥土,嘴唇幹燥起皮,看上去很是落寞。他雙手合十朝嶽飛見禮,啞著嗓子答道:“貧僧去墳地那邊送了他們一程。”
趙寰默然了下,替兩人做了介紹,道:“寒寂大師放下了宋遼之間的仇恨,一心隻為百姓求得安寧的日子。沒有他們的殊死拚搏,這一仗,很快就結束了,寒寂師父送一程的人,說不定換成了我。”
嶽飛端詳著寒寂,對他肅然起敬,對趙寰更是佩服得緊。
寒寂身為遼國蕭氏,居然能為她打先鋒!
嶽飛定了定神,鄭重對寒寂抱拳見禮,道:“原來是寒寂大師,寒寂大師高義,在下深感敬佩。”
寒寂先前還在與趙寰置氣,見她這時倒不吝嗇誇讚他的功勞,無論她的本意如何,他聽起來照樣很欣慰。
先前趙寰與嶽飛前去探望傷兵,寒寂在一旁也見到了。趙寰未將遼國的傷兵區別對待,待陣亡的將士,一視同仁。他心中的那點不平,也就消散了大半。
早在嶽飛還是宗澤部下時,寒寂就聽過他的名字,知曉他打仗厲害。宗澤去世後,在杜充手下不得施展,處處被壓製。
杜充被趙寰千刀萬剮了,南邊朝廷還有無數個杜充。嶽飛能來到此地,寒寂深知有多不易,心悅誠服道:“不敢不敢,久仰嶽宣撫的大名,此次一見,實為榮幸。貧僧先前看到嶽宣撫將遼國的將士收斂得當,貧僧替他們道一聲多謝,讓他們能體體麵麵地離去。”
趙寰待他們寒暄完,對寒寂道:“你早些去歇息吧,等你歇好之後,我再找你。”
寒寂暗自瞪了趙寰一眼,她找他,定沒有好事。不是他那點剩餘的兵,就是要讓他去辦差了。
隻開弓已經沒有回頭路,寒寂見趙寰拖著傷還在忙,先悻悻認了。互相道別,回了營帳。
趙寰對嶽飛道:“嶽宣撫,若是你不忙,我還有些事情要與你商議。”
嶽飛趕緊道:“我得盡快趕回南邊,亦有許多事,要與二十一娘細說。”
趙寰沒再耽擱,念著韓皎還在睡覺,便與嶽飛一起進了他的營帳。
嶽飛向來簡樸,營帳比趙寰的還要小一些,地上鋪著半舊的氈墊。帳內隻擺著一幾一矮塌,案幾上堆著筆墨紙硯以及文書。
營帳裏冷,嶽飛請趙寰在塌上坐了,轉身出去,讓親兵送了紅泥小爐茶水,再點隻炭盆進屋。
親兵很快送了東西進帳,放下後退到帳外守著。嶽飛隨意在氈墊上一坐,將炭盆往趙寰那邊推了推。親自動手收拾了好案幾,擺上茶具,道:“我不懂分茶,平時也極少吃茶,二十一娘莫要嫌棄。”
趙寰倏地睜開了眼,道:“你的同胞,也是我的同胞。我既然全部都給了嶽宣撫,就不會出差錯,你盡管放心。”
寒寂見趙寰都這個時候了,還不忘吞掉他好不容易活下來的兵馬,氣得冷笑連連,道:“真是翻臉不認人,趙二十一娘,你實在是可惡!”
趙寰沒有理會他,靠在那裏,呼吸漸沉。
寒寂盯著她一陣,生氣地拂袖離去。
趙寰醒來時,發現她躺在幹淨的被褥裏。身旁一盞豆大的燈盞在搖曳,韓皎撐著手臂,在旁邊點頭打瞌睡。
剛一動身,韓皎就醒了過來,她看向趙寰,驚喜地道:“醒了?”
趙寰搖了搖頭,讓自己清醒了些,沙啞著嗓子,問道:“我這是睡了多久?”
韓皎心疼地道:“沒睡多久,剛睡了不到三個時辰呢。先前嶽宣撫來找過你,聽說你還在睡,讓我不要叫醒你。說你太累了,這一仗不容易,得好生歇著。”
趙寰怔楞住,她睡眠極淺,自從在浣衣院起,就神經緊繃著,隨時防著意外發生。此時她已經清洗過,換了幹淨衣衫,都沒能醒來。
韓皎去擰了熱帕子,端了熱水湯飯擺在矮案上,道:“嶽宣撫說,戰場都已經清理好。傷兵們亦都包紮完,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等你醒來,就告訴你。這次啊,多虧有了他。不然,完顏宗弼他們沒那麽快逃走,二十一娘你還得操心戰後收拾,得忙好一陣。別說受了傷,就是鐵打的身子,都吃不消。”
趙寰靜靜聽著,擦洗過手臉,略微吃了幾口湯飯,起身道:“我得出去看看。”
韓皎知道她放不下心,拿了厚衫替她披上,小心避開她的右手,道:“你這手,唉。嶽宣撫先前送了傷藥膏來,說是軍中的金瘡藥,他們慣常在用,止血極好。嚴郎中來替你重新包紮過,說這個藥膏比他的好。幸虧啊,你的手臂沒再傷到筋骨,隻皮外傷,以後還是得留疤。”
趙寰聞著藥膏濃濃的氣味,安慰她道:“留疤已經是萬幸,沒事。你也累了,就在這裏睡一覺吧。”
韓皎應了聲,掀起帳簾,趙寰低頭走了出去。
春日的夜裏,一輪彎月掛在天空,照著帳篷層層疊疊的營地。營地四周,巡營的兵丁不時走過。
除了空氣中依舊未散的血腥氣,月色清輝,安寧又美好,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
在趙寰西麵的營帳,依然亮著燈,帳門很快掀開,嶽飛從裏麵走了出來。此時他的戎裝退下,換了一身青色粗布圓領長衫,看去好像鄉間私塾裏的教書先生。
嶽飛在帳門口略微停頓,抬頭看向她,遙遙見禮。
趙寰頷首回禮,嶽飛臉上帶著笑意,大步朝她走了過來。
第58章
嶽飛走上前, 離得幾步站定,不動聲色打量著趙寰,道:“我知道二十一娘睡不好, 免得你擔心, 一直等著。”
勞累奔波之後, 嶽飛的眉眼也帶著淡淡的疲倦。趙寰頓了下,深深頷首賠不是,道:“先前是我未經考量, 說了些氣話, 令嶽宣撫為難,還請見諒。”
嶽飛凝視著趙寰,很是佩服她的聰慧與周到。她估計已經猜出, 他並非是正常領軍前來相助。
若是將完顏鶻懶的屍首帶給趙構,或者將趙儉趙械的事跡,經他之口宣揚出去。激怒趙構, 他定會遭受鋪天蓋地的彈劾。
嶽飛溫和地笑道:“無妨, 換做是我,亦會生氣,我倒是要多謝二十一娘, 處處替我著想才是。”
趙寰深知嶽飛的君子氣度,亦是聰明人, 沒在此問題上過多糾結, 道:“我得先去看看傷兵, 還有陣亡的同胞。”
嶽飛聽到趙寰說到陣亡時,聲音莫名低了幾分, 心情跟著低落下去,道:“傷兵的氈帳在那邊, 我陪著二十一娘前去。陣亡的同胞,已全部收斂好,會讓他們入土為安。”
趙寰道了聲謝,隨著嶽飛一起去了傷兵營。到了小娘子所在的營帳,他腳步停了下來,站在外麵等候。
傷兵營比起戰後的戰場,情形好不了幾分。藥味,血腥味交織,空氣沉悶。缺胳膊少腿的傷兵躺在那裏,不斷呻.吟喊痛。
薑醉眉徐梨兒她們都受了輕重不等的傷,其中趙青鸞傷得最重。左腿被砍了一刀,哪怕養好之後,走路也恢複不了正常。
趙青鸞倒不以為意,還與趙寰打趣道:“你傷了手,我傷了腿,以後我們互為手腳。”
趙寰陪著她笑,道:“好!我們都好生養傷,隻要還活著,就不怕。你以後就算不能騎馬打仗,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做,可不能躲懶。”
趙青鸞頓時鬆了口氣,能從比畜生都不如的完顏希尹手上死裏逃生,她就算胳膊腿腳都被斬斷,也覺著值了。
何況,趙寰殺完顏希尹那晚,沒有棄她於不顧,她早已感激不盡。既然趙寰會給她安排活計,就不愁以後的日子。
躺在一旁的趙瓔珞依舊昏迷著,臉色蒼白。她平時繃緊得如拉滿的弓弦,此時她好像陷入了香甜的夢鄉,安詳又寧靜。
趙寰輕輕將趙瓔珞臉上的碎發拂去,眸中哀傷閃過,用力握了握她搭在身前的手,低聲道:“十九娘,睡夠了,就醒來吧。春日來了,我們先前已說好,要去賞花,你可不要錯過了今春的花期。”
趙青鸞靠在被褥上,聽得鼻子直發酸。平時經常遇到趙瓔珞,知曉她的狀況,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
對於她們這群走進了金兵營帳的小娘子,活著的日日夜夜,都是生不如死。
嶽飛默默陪在趙寰身後,一起走遍了每間傷兵營帳,將她的舉動全部看在了眼裏,神色若有所思。
趙寰看完傷兵,再問郎中遇到的困難,能解決的,馬上著手安排。
不能當場解決的,則記下來,尋找其他的解決辦法。
最後,趙寰總是不厭其煩叮囑郎中:“藥材方麵,你們不用節省,燕京還有許多藥,汴京也不缺,反正離得不遠,快馬加鞭去運來就是。若是需要幫手,立即提出來,我讓人來幫你們。最最重要的是,你們要注意休息,先要保護好自己,無需硬撐,不能先倒下。”
每次說話,她都會認真看著郎中,語氣溫和,眼神真摯。說完之後,她會頷首,表示她的謝意。
郎中們像是遇到知音般,對她既恭敬,又信服。哪怕再勞累,都不肯歇息,腳步如飛去忙碌了。
嶽飛心中滋味萬千,且不易趙寰的做事方式,且看她的氣度,就能明白一二分,她為何能成事。
隻是,趙寰看似一切如常,嶽飛望著她消瘦的背影,穩穩的步伐,他總無端覺著,她好似在哭。
這份感覺,直到了擺放陣亡兵丁的屍首之處。
眼下天氣不算太冷,還未曾埋葬完的屍首,密密麻麻堆放在一起,令人窒息的氣味,彌漫在空中。
眼前的情形,就算是嶽飛見過無數的慘狀,也不忍猝視。
趙寰靜靜站在那裏,她的半邊臉隱在暗中,半邊臉在淡淡的月輝下,比雪還要白幾分,使得眼眶的紅意尤為明顯。
片刻後,趙寰單膝跪下,因著右手受傷,左手搭上去抱拳,行了軍禮。
趙儉與趙械的屍身,單獨放置在葦席上,周圍放了些碎冰。
趙寰起身走上前,在他們麵前站定,望著他們已經僵直浮腫的身子,深深曲膝福身,行了家禮。
嶽飛心沉甸甸的,走上前拜祭。趙寰讓在一旁,作為親人叩首答謝。
夜裏的風,好似大了一些。嗚嗚咽咽。趙寰的淚,始終沒流下來,風好似在替她哭。
獨輪車候在外麵,等著拖他們去埋葬。趙寰沒多逗留,很快便離開了,好讓他們繼續忙碌。
嶽飛落後一步,走在趙寰身後,低聲道:“每次打仗,無論勝敗,我都很難過,惟願天下太平,再無戰亂。”
“嗯,這是所有人的期盼。”趙寰附和了句,腳步微頓,看著他道:“趙氏一族的男兒們,無論老小,一並被擄到金國。其中趙氏皇子幾十人,我到五國城時,還剩下十多人。他們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
她單手比劃了下,道:“五國城的土牆,就這麽點高。因知曉他們軟弱無能,看守的兵丁很鬆散。我當時幾乎不費什麽力氣,將他們全部救了出來。我鞭打著他們,將他們全部趕上戰場。趙儉與趙械,是最後活下來的兩人。他們當時嚇破了膽,哭著鬧著,求我放過他們。”
嶽飛安靜聽著趙寰述說,她好似在說家常般,緩緩道來,道出她的怒其不爭與憤怒。
“在白溝河,我遇到了完顏藥師,那是我真正麵臨的第一場大戰。那一戰,死了很多人。我將他們拉到那些屍首邊,讓他們反省,想好了就來告訴我,以後會如何做。否則,我會讓他們永遠去伴著那些屍首。”
趙寰搖頭,無力笑了下,笑容極淡,一閃而過:“到最後,其實他們仍然未能理解。他們是皇子,他們有什麽辦法,金兵那般強大,他們站出來,就好比是螳臂當車。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但絕不同意。迫於我的壓力,他們還是上了戰場。所幸,他們沒太折辱趙這個姓氏,在最後對得起他們前十幾二十年享受的百姓供奉,他們拚了命,與金兵戰到了最後。”
完顏藥師受了重傷,估計活不了多久。嶽飛當時聽到部下提到他,還不敢相信,他竟然被趙寰收複了。
趙寰道:“嶽宣撫,你先前說,人人都盼著天下太平,但天下並不是隻有簡單的盼望,就會太平。退一步不會太平,給歲幣也不會太平,議和更不會太平。隻有你擁有強大的實力,尤其是武力震懾,才能求得真正的太平。”
嶽飛苦笑一聲,道:“二十一娘說得極是,我也是這般認為。官家那邊,他們希望能得到喘息,先穩定了局勢,再從長計議。無論官員還是百姓,都已經疲憊至極,不堪重負。”
趙寰嘴角譏諷上揚,道:“我就知道趙構會這般,他們總是不忘將大局提到嘴邊,做出來的卻是,一大群人護著一條敗家犬,苟且偷生。可他們不知,百姓沒了他們,才能真正減輕負擔。軍營沒了他們,無需束手束腳,像是眼下的嶽宣撫這般,左右為難。”
嶽飛抬眼看向趙寰,她的目光沉沉,不躲閃不回避,與他對視。
堅持了一會,嶽飛終是敗下陣來,坦白道:“二十一娘聰慧過人,我也無需隱瞞。先前朝廷派我去宜興平叛,我去了之後,金兵已經匆匆撤離。原本我該班師回朝,卻一路追隨,到了此地。”
先前嶽飛來信說,趙構要與完顏宗弼議和,以他的聰明,哪能猜不出金兵的打算。這次他來,不算是違了皇命,也不算是擅自做主,端看趙構會如何想。
趙構肯定不願意嶽飛前來,朝廷那邊的局勢,趙寰所知不多,沉吟了下,徑直問道:“趙構會如何處置你?”
嶽飛神色從容,半點不見擔憂,道:“在決定之前,我就想到了最壞的後果,但我無悔。此次完顏宗弼的兵馬,折損了大半。遼兵死傷近七千餘人,二十一娘的兵馬,死傷近五千。朝廷那邊,”他語氣凝滯了下,苦澀地道:“應當會很滿意。”
趙寰冷笑一聲,說了聲也是。她的兵馬不多,雖說折損較少,對於趙構來說,也算是兩敗俱傷,足夠他高興了。
夜涼如水,月亮漸漸西斜,金星明亮耀眼,難得一見的金星合月。
嶽飛見到天際難得一見的奇景,他抬頭仰望,招呼趙寰一起看去,喃喃道:“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趙寰與嶽飛並排站著,一起看向天際。星月交互相耀,美麗絢爛。
可惜,在這充滿悲傷的夜晚。
嶽飛無法久留,還有許多事要與他商議請教。趙寰掩了掩衣襟,正要說話,見寒寂身著僧袍,從擺放屍首那邊走來。
待他走到跟前,趙寰打量著他憔悴的神色,問道:“你深夜沒歇息,是從何處來?”
寒寂僧袍上沾滿了泥土,嘴唇幹燥起皮,看上去很是落寞。他雙手合十朝嶽飛見禮,啞著嗓子答道:“貧僧去墳地那邊送了他們一程。”
趙寰默然了下,替兩人做了介紹,道:“寒寂大師放下了宋遼之間的仇恨,一心隻為百姓求得安寧的日子。沒有他們的殊死拚搏,這一仗,很快就結束了,寒寂師父送一程的人,說不定換成了我。”
嶽飛端詳著寒寂,對他肅然起敬,對趙寰更是佩服得緊。
寒寂身為遼國蕭氏,居然能為她打先鋒!
嶽飛定了定神,鄭重對寒寂抱拳見禮,道:“原來是寒寂大師,寒寂大師高義,在下深感敬佩。”
寒寂先前還在與趙寰置氣,見她這時倒不吝嗇誇讚他的功勞,無論她的本意如何,他聽起來照樣很欣慰。
先前趙寰與嶽飛前去探望傷兵,寒寂在一旁也見到了。趙寰未將遼國的傷兵區別對待,待陣亡的將士,一視同仁。他心中的那點不平,也就消散了大半。
早在嶽飛還是宗澤部下時,寒寂就聽過他的名字,知曉他打仗厲害。宗澤去世後,在杜充手下不得施展,處處被壓製。
杜充被趙寰千刀萬剮了,南邊朝廷還有無數個杜充。嶽飛能來到此地,寒寂深知有多不易,心悅誠服道:“不敢不敢,久仰嶽宣撫的大名,此次一見,實為榮幸。貧僧先前看到嶽宣撫將遼國的將士收斂得當,貧僧替他們道一聲多謝,讓他們能體體麵麵地離去。”
趙寰待他們寒暄完,對寒寂道:“你早些去歇息吧,等你歇好之後,我再找你。”
寒寂暗自瞪了趙寰一眼,她找他,定沒有好事。不是他那點剩餘的兵,就是要讓他去辦差了。
隻開弓已經沒有回頭路,寒寂見趙寰拖著傷還在忙,先悻悻認了。互相道別,回了營帳。
趙寰對嶽飛道:“嶽宣撫,若是你不忙,我還有些事情要與你商議。”
嶽飛趕緊道:“我得盡快趕回南邊,亦有許多事,要與二十一娘細說。”
趙寰沒再耽擱,念著韓皎還在睡覺,便與嶽飛一起進了他的營帳。
嶽飛向來簡樸,營帳比趙寰的還要小一些,地上鋪著半舊的氈墊。帳內隻擺著一幾一矮塌,案幾上堆著筆墨紙硯以及文書。
營帳裏冷,嶽飛請趙寰在塌上坐了,轉身出去,讓親兵送了紅泥小爐茶水,再點隻炭盆進屋。
親兵很快送了東西進帳,放下後退到帳外守著。嶽飛隨意在氈墊上一坐,將炭盆往趙寰那邊推了推。親自動手收拾了好案幾,擺上茶具,道:“我不懂分茶,平時也極少吃茶,二十一娘莫要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