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 作者:映在月光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虞允文與寒寂看著趙寰手中, 立起來幾乎快到她脖頸左右長的刀鞘,皆好奇不已。
寒寂更是不見外,起身朝她走來,問道:“這是刀還是槍,怎地這般長?”
趙寰抿嘴一笑,道:“這就是用镔鐵打的苗刀。镔鐵不多,隻打了幾把。你推薦來的工匠手藝不錯,他與薑五郎一起,已打了好幾把苗刀。”
寒寂看得心癢,接過刀鞘,抽刀出鞘。黝黑的刀身,形狀如禾苗,散發出冰冷的鋒芒。他屈指彈了下刀身,嗡地一聲,餘韻悠長,禁不住激動地道:“好刀!”
後世的戚繼光將軍抗倭時,倭寇用的武士刀就接近於苗刀,彌補了倭寇矮的缺點,令大明的兵吃了大虧。
戚繼光將軍琢磨之後,打造了苗刀,加上鴛鴦陣,大敗倭寇。
後來,大明用苗刀對付蒙古騎兵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趙寰不記得鴛鴦陣,就記住了苗刀。
金兵的騎兵厲害,用苗刀對付他們,最適合不過。
寒寂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提著刀,走到殿中央空曠處,抬手揮舞了幾下,驚呼道:“這刀可比槍要厲害,小娘子在馬背上殺敵,無論刺還是砍,都方便得很。”
虞允文在一旁仔細看著,不住點頭,道:“大唐時期的苗刀,每把價值不菲,用來做羽林軍的佩刀。當時的刀,不過用普通尋常的鐵,二十一娘卻用了镔鐵。哪怕隻用於騎兵營,也需要大筆的錢財。”
寒寂下意識看了趙寰一眼,錢財對她來說容易,她會騙會搶。
再看向若有所思的虞允文,寒寂暗自腹誹,他還真是純良好騙。
以趙寰的性格,將苗刀拿出來,豈能隻為了顯擺。
趙寰微微一笑,道:“寒寂前去了渤海與東山。”
虞允文極為聰慧,知曉這兩地的鐵礦很是有名,驚訝之外,對趙寰的佩服,又多了一層。
趙寰不緊不慢地道:“大宋的兵營從不缺銀錢,如今南邊朝廷,各路軍的兵馬可不少,從未缺過軍餉糧草。金人眼饞,去搶了一次又一次。可惜啊,當官的,無論文武,高些都隻是光吃飯不做事,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沒出息。”
虞允文深知朝廷官員的德性,否則,張浚也不會被排擠到了益州。
趙寰收起刀,笑著道:“虞郎君好不容易來了躺燕京,不知可對燕京有興趣?我們騎馬出去走動一圈,由我領著你去四處瞧瞧如何?”
虞允文自是沒有推辭,起身隨著趙寰一起出了門。寒寂雖沒得到邀請,卻自發跟在了身後。
護衛牽來馬,趙寰單手抓著韁繩,靈活騎上了高大的駿馬。
虞允文收回視線,默默翻身上去,與寒寂並排,跟在了趙寰身後。
燕京城裏秩序井然,天氣陰了些,百姓紛紛走出家門。貨郎們挑著擔子吆喝做買賣,鋪子的夥計站在彩樓下,比試著高聲招呼客人。
虞允文望著街頭巷尾的熱鬧,心頭滋味萬千。從益州一路走來,到處都是戰亂後的荒涼。
進入京東西兩路之後,周圍的景象頓時一變。地裏的莊稼長勢喜人,村子裏的百姓雖不多,依然麵黃肌瘦,精神頭卻十足,在田間地頭忙碌。
這種精神氣,就叫做生機。
虞允文心想,全大宋上下,若皆如京西東兩路這般。老百姓向來堅韌,不出幾年,大宋就能恢複到以前的繁榮。
出了城,修葺過的官道平坦寬敞,地裏的小麥已經抽穗。待到七月流火時收割,有了糧食,寒冬就能熬過去了。
離官道不遠處,一群黑瘦,衣衫襤褸的男男女女,在管事的斥責聲中,挖泥抬土,汗流浹背疏通溝渠。
虞允文視線在他們身上停留,雖感到不解,念著自己到底是客,便忍著沒有做聲。
寒寂看到吆五喝六的管事眼熟,不禁咦了聲,問趙寰道:“那可是以前城內最有名的潑皮?”
趙寰點點頭,答道:“是啊。我打入燕京城時,將金人權貴們都投入了大牢,由他看管著。如今,權貴們被修理得服服帖帖,白白養著他們,又太便宜了,我便令他們去修城鋪路。待到這條溝渠挖通之後,我會找完顏宗弼,讓他來贖他的金人同胞們。”
寒寂瞪大了眼睛,在這群比乞丐還不如的人身上,哪還能看出半點權貴的影子。
不過,想到金人對待大宋百姓的種種殘忍,他趕緊將到嘴邊的嘲諷咽了回去,問道:“你要完顏宗弼拿何來換?”
趙寰答道:“他們這群廢物,留著也沒什麽用處了,殺了髒地方,幹脆物盡其用吧。金銀財寶,糧食兵馬,城池皆可,我都不拘。”
寒寂聽得哈哈大笑,道:“你可真敢開口,純心想氣死完顏宗弼。”
虞允文心道原來是金人俘虜,怪不得如此。趙寰轉頭朝他看來,笑道:“我聽到許多傳言,說我手段殘忍,尤其是千刀萬剮杜充,活生生嚇死汪伯彥。虞郎君看到他們,可也覺著我過了些?”
虞允文迎著趙寰的目光,含笑道:“當時聽到二十一娘處置杜充的消息,我吃了許多酒,大醉一場,高呼暢快。隻可惜沒能親眼見著,好上去添上一刀!”
趙寰哈哈大笑,一夾馬肚,迎著溫熱的風,打馬跑了起來。
虞允文亦不服輸跟了上去,落後一步與趙寰疾馳在官道上。
寒寂不緊不慢跟著,他四下打量,琢磨著趙寰要帶他們去何處。
朝西疾馳了約莫一個時辰,在太陽快西斜時,趙寰勒馬,放慢了速度。
前麵不遠處,崗哨林立,禁衛森嚴。周圍的地裏,則長滿了綠油油的苜蓿。
虞允文翻身下馬,彎腰摘了苜蓿遞到馬嘴邊,問道:“二十一娘可是在此處養馬?”
趙寰毫不避諱說是,指著望不到邊際的苜蓿道:“草太多,馬少了點。等到秋收之後,再問韃靼部買一些來。”
寒寂看得震驚不已,失聲道:“我離開燕京幾個月,你居然做了這麽多的事情?”
趙寰斜了他一眼,真是少見多怪。
寒寂緊跟著追問道:“你何時與韃靼部搭上了線?”
庫房中完顏鶻懶留下來的金銀器物,趙寰當然要用在實用之處。這些於她來說,不過是一堆冷冰冰之物,韃靼部的貴族們卻很是喜歡。
趙寰將這個買賣,交給了先前替何良帶信給嶽飛的買賣人尚富貴。
尚富貴頭腦靈活,跟泥鰍一樣滑不溜手。他帶著商隊成功繞過了金人,將珠寶帶出去,換來了韃靼的馬與奶牛等牲畜。
起初韃靼部獅子大開口,向趙寰索要兵器與糧食。她一口回絕了,隻肯以金銀珠寶以及昂貴布料交易。
韃靼部咬著不鬆口,向富貴按照趙寰事前的吩咐,將一半牛馬換成了人。
奴隸們在韃靼部貴人的眼裏,遠沒有牛馬值錢。趙寰換來了約莫兩千韃靼人,他們正好護著牛馬,拖家帶口來到了燕京。
眼前的馬場,便由韃靼人照看。韃靼人養馬,比起遼國人更加熟練。
雖說韃靼人狡猾,兩千人中,大半都是老弱婦孺,隻趙寰並不介意。
韃靼奴隸勤奮肯幹,稍微待他們好一些,伺候起牛馬,比伺候人還要精心。
趙寰閑閑道:“我與韃靼部正大光明做買賣,銀貨兩訖,又不是見不得光之事。”
寒寂噎了下,看到迎麵而來了好幾輛板車,他緊緊盯著車夫,打量著他的裝扮,驚呼出聲:“韃靼人?”
虞允文同樣好奇,不動聲色打量。板車遠遠就慢了下來,最前麵的車夫跳下車,他仿佛與趙寰很熟悉,小跑著上前躬身見禮。
趙寰頷首,笑著問道:“最近的產奶量如何?”
車夫用僵硬的漢話回道:“回二十一娘,天氣熱,奶少了些,一早一晚要少上七八桶。待到天氣涼下來,就會恢複以前的量。”
趙寰上前,掀起搭在板車上的破被褥,手伸進去試探了下,叮囑道:“眼下天氣炎熱,一定要保證冰涼,不能壞掉。”
寒寂湊上前,感到一股涼悠悠,夾雜著奶腥味的氣息撲進鼻尖,他辨認了下,問道:“這裏麵可是裝著牛乳?”
趙寰蓋好破被褥,讓車夫離開,道:“車上全都是新鮮擠出來的牛乳,用冰鎮住,保證牛乳不會壞掉,吃壞肚子。”
寒寂斜著趙寰,哼了聲道:“你的大殿裏都舍不得用冰,用來冰著牛乳倒舍得了。不過,這般多的牛乳,你能吃幾碗?餘下來的,他們送到何處去?”
趙寰道:“送到兵營,兵營的人多,每人得好些天,才能輪到吃上一碗。”
說到這裏,趙寰不由得看向虞允文。若是人人都能長他那般高,打仗就有優勢了。退一步,能長到寒寂那般,約莫五尺八左右的身高,也足夠了。
大宋算得上是富裕,但人的平均身高,遠遠不能與後世的人相比。
除非權貴之家,自小好吃好喝供著。普通百姓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肉,人都長得矮小。
兵丁們都已經成人,身高基本定型。趙寰隻能變著花樣,給他們補充肉蛋奶。
肉蛋難,奶卻容易些。奶牛能產奶,有奶輪著供給兵營的兵丁。如今他們的身體,已比以前要強上不少。
待馬駒過幾年長大之後,配上她的苗刀。到那時,她的騎兵隊伍,鐵蹄踏遍山河,所向披靡。
虞允文迎著趙寰豔羨以及遺憾的眼神,猜出了她心中所想,不由得微笑起來,道:“二十一娘思慮深遠,在下佩服至極。”
趙寰歎了口氣,道:“這些事情,並非一朝一夕能改善。時不待我,我不知道,可能見到那一天。”
金兵虎視眈眈,南邊步步緊逼。趙寰就是拔苗助長,也需要三頭六臂方顧得過來。虞允文不知該該如何寬慰,隻能沉默不語。
寒寂眼神在兩人身上來回打量,插話道:“我們進去看看你的馬。若是有良馬,二十一娘,你可得允許我挑一匹。”
趙寰一口回絕了,道:“半匹都不行。”
寒寂氣得瞪她,怒道:“真真小氣得很!”
趙寰不以為意,慢慢說起了他們當初,如何從金兵手上搶奪馬匹與鐵器。她的聲音輕緩,不疾不徐說著,生動形象。
虞允文聽得很是認真,寒寂跟著忘了生氣,隨著她的敘說,一起緊張,一起歡呼。
聽到許山的死,寒寂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
虞允文胸口湧動著酸楚,燕京城的每份安寧,地裏的每一顆苜蓿草,都是趙寰領著這群不甘於被奴役的大宋人,用命拚奪了回來。
到了馬廄前,管事早早候在一旁,趙寰問了幾句,就讓他退下去了。
前去到新生出來的小馬駒前,趙寰看得直挪不開眼,滿臉都是笑,長長太息道:“若是它們能馬上長大,那該多好啊!”
寒寂被趙寰逗笑了,虞允文卻沒有笑。他打量著幹淨整潔的馬廄,用心一數,便知曉趙寰為何這般急迫。
整個馬場,算上小馬駒與母馬,統共不過七千餘匹。上戰場打仗的馬,還得經過挑選。
金人的鐵浮屠營,每個兵丁要配三匹馬。趙寰眼下的馬,滿打滿算加起來,也隻能成立兩個千餘人的騎兵營。
比起金人的兵馬,趙寰的實力,還差得很遠。
看完馬場,天色已晚,幾人一起騎馬回城。
到了傍晚時,天氣涼爽了些,騎馬疾奔,風夾雜著草木的清新氣息撲麵。遠處的天際,夕陽染紅了半邊天,絢爛到悲壯。
幾人的馬速慢了下來,下馬到河灘邊歇腳。馬兒悠閑在飲水吃草,趙寰蹲在水邊,左手拿著帕子在水中浸濕。
虞允文蹲在她身邊,伸出手去,道:“你手不便,我幫你。”
趙寰笑了聲,說不用,她晃了晃自己的右手:“已經勉強能用些力,我特意用左手,想要更加靈活些。”
虞允文沒多堅持,收回手掬起水,極為斯文地洗著手臉。
趙寰頓了下,道:“其實,我想你能做我的左膀右臂。”
水從手指縫中溜走,虞允文楞在了那裏。趙寰笑笑沒說話,起身離開。
走到馬邊,趙寰從行囊裏,拿了幾個水囊出來,扔給寒寂一個:“喏,出家人。”
寒寂接著水囊,莫名其妙望著趙寰,直覺她沒甚好話。
趙寰沒搭理他,將另一隻水囊,拋給慢悠悠走來的虞允文。她則打開囊封口,仰頭喝了幾大口。
寒寂更是不見外,起身朝她走來,問道:“這是刀還是槍,怎地這般長?”
趙寰抿嘴一笑,道:“這就是用镔鐵打的苗刀。镔鐵不多,隻打了幾把。你推薦來的工匠手藝不錯,他與薑五郎一起,已打了好幾把苗刀。”
寒寂看得心癢,接過刀鞘,抽刀出鞘。黝黑的刀身,形狀如禾苗,散發出冰冷的鋒芒。他屈指彈了下刀身,嗡地一聲,餘韻悠長,禁不住激動地道:“好刀!”
後世的戚繼光將軍抗倭時,倭寇用的武士刀就接近於苗刀,彌補了倭寇矮的缺點,令大明的兵吃了大虧。
戚繼光將軍琢磨之後,打造了苗刀,加上鴛鴦陣,大敗倭寇。
後來,大明用苗刀對付蒙古騎兵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趙寰不記得鴛鴦陣,就記住了苗刀。
金兵的騎兵厲害,用苗刀對付他們,最適合不過。
寒寂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提著刀,走到殿中央空曠處,抬手揮舞了幾下,驚呼道:“這刀可比槍要厲害,小娘子在馬背上殺敵,無論刺還是砍,都方便得很。”
虞允文在一旁仔細看著,不住點頭,道:“大唐時期的苗刀,每把價值不菲,用來做羽林軍的佩刀。當時的刀,不過用普通尋常的鐵,二十一娘卻用了镔鐵。哪怕隻用於騎兵營,也需要大筆的錢財。”
寒寂下意識看了趙寰一眼,錢財對她來說容易,她會騙會搶。
再看向若有所思的虞允文,寒寂暗自腹誹,他還真是純良好騙。
以趙寰的性格,將苗刀拿出來,豈能隻為了顯擺。
趙寰微微一笑,道:“寒寂前去了渤海與東山。”
虞允文極為聰慧,知曉這兩地的鐵礦很是有名,驚訝之外,對趙寰的佩服,又多了一層。
趙寰不緊不慢地道:“大宋的兵營從不缺銀錢,如今南邊朝廷,各路軍的兵馬可不少,從未缺過軍餉糧草。金人眼饞,去搶了一次又一次。可惜啊,當官的,無論文武,高些都隻是光吃飯不做事,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沒出息。”
虞允文深知朝廷官員的德性,否則,張浚也不會被排擠到了益州。
趙寰收起刀,笑著道:“虞郎君好不容易來了躺燕京,不知可對燕京有興趣?我們騎馬出去走動一圈,由我領著你去四處瞧瞧如何?”
虞允文自是沒有推辭,起身隨著趙寰一起出了門。寒寂雖沒得到邀請,卻自發跟在了身後。
護衛牽來馬,趙寰單手抓著韁繩,靈活騎上了高大的駿馬。
虞允文收回視線,默默翻身上去,與寒寂並排,跟在了趙寰身後。
燕京城裏秩序井然,天氣陰了些,百姓紛紛走出家門。貨郎們挑著擔子吆喝做買賣,鋪子的夥計站在彩樓下,比試著高聲招呼客人。
虞允文望著街頭巷尾的熱鬧,心頭滋味萬千。從益州一路走來,到處都是戰亂後的荒涼。
進入京東西兩路之後,周圍的景象頓時一變。地裏的莊稼長勢喜人,村子裏的百姓雖不多,依然麵黃肌瘦,精神頭卻十足,在田間地頭忙碌。
這種精神氣,就叫做生機。
虞允文心想,全大宋上下,若皆如京西東兩路這般。老百姓向來堅韌,不出幾年,大宋就能恢複到以前的繁榮。
出了城,修葺過的官道平坦寬敞,地裏的小麥已經抽穗。待到七月流火時收割,有了糧食,寒冬就能熬過去了。
離官道不遠處,一群黑瘦,衣衫襤褸的男男女女,在管事的斥責聲中,挖泥抬土,汗流浹背疏通溝渠。
虞允文視線在他們身上停留,雖感到不解,念著自己到底是客,便忍著沒有做聲。
寒寂看到吆五喝六的管事眼熟,不禁咦了聲,問趙寰道:“那可是以前城內最有名的潑皮?”
趙寰點點頭,答道:“是啊。我打入燕京城時,將金人權貴們都投入了大牢,由他看管著。如今,權貴們被修理得服服帖帖,白白養著他們,又太便宜了,我便令他們去修城鋪路。待到這條溝渠挖通之後,我會找完顏宗弼,讓他來贖他的金人同胞們。”
寒寂瞪大了眼睛,在這群比乞丐還不如的人身上,哪還能看出半點權貴的影子。
不過,想到金人對待大宋百姓的種種殘忍,他趕緊將到嘴邊的嘲諷咽了回去,問道:“你要完顏宗弼拿何來換?”
趙寰答道:“他們這群廢物,留著也沒什麽用處了,殺了髒地方,幹脆物盡其用吧。金銀財寶,糧食兵馬,城池皆可,我都不拘。”
寒寂聽得哈哈大笑,道:“你可真敢開口,純心想氣死完顏宗弼。”
虞允文心道原來是金人俘虜,怪不得如此。趙寰轉頭朝他看來,笑道:“我聽到許多傳言,說我手段殘忍,尤其是千刀萬剮杜充,活生生嚇死汪伯彥。虞郎君看到他們,可也覺著我過了些?”
虞允文迎著趙寰的目光,含笑道:“當時聽到二十一娘處置杜充的消息,我吃了許多酒,大醉一場,高呼暢快。隻可惜沒能親眼見著,好上去添上一刀!”
趙寰哈哈大笑,一夾馬肚,迎著溫熱的風,打馬跑了起來。
虞允文亦不服輸跟了上去,落後一步與趙寰疾馳在官道上。
寒寂不緊不慢跟著,他四下打量,琢磨著趙寰要帶他們去何處。
朝西疾馳了約莫一個時辰,在太陽快西斜時,趙寰勒馬,放慢了速度。
前麵不遠處,崗哨林立,禁衛森嚴。周圍的地裏,則長滿了綠油油的苜蓿。
虞允文翻身下馬,彎腰摘了苜蓿遞到馬嘴邊,問道:“二十一娘可是在此處養馬?”
趙寰毫不避諱說是,指著望不到邊際的苜蓿道:“草太多,馬少了點。等到秋收之後,再問韃靼部買一些來。”
寒寂看得震驚不已,失聲道:“我離開燕京幾個月,你居然做了這麽多的事情?”
趙寰斜了他一眼,真是少見多怪。
寒寂緊跟著追問道:“你何時與韃靼部搭上了線?”
庫房中完顏鶻懶留下來的金銀器物,趙寰當然要用在實用之處。這些於她來說,不過是一堆冷冰冰之物,韃靼部的貴族們卻很是喜歡。
趙寰將這個買賣,交給了先前替何良帶信給嶽飛的買賣人尚富貴。
尚富貴頭腦靈活,跟泥鰍一樣滑不溜手。他帶著商隊成功繞過了金人,將珠寶帶出去,換來了韃靼的馬與奶牛等牲畜。
起初韃靼部獅子大開口,向趙寰索要兵器與糧食。她一口回絕了,隻肯以金銀珠寶以及昂貴布料交易。
韃靼部咬著不鬆口,向富貴按照趙寰事前的吩咐,將一半牛馬換成了人。
奴隸們在韃靼部貴人的眼裏,遠沒有牛馬值錢。趙寰換來了約莫兩千韃靼人,他們正好護著牛馬,拖家帶口來到了燕京。
眼前的馬場,便由韃靼人照看。韃靼人養馬,比起遼國人更加熟練。
雖說韃靼人狡猾,兩千人中,大半都是老弱婦孺,隻趙寰並不介意。
韃靼奴隸勤奮肯幹,稍微待他們好一些,伺候起牛馬,比伺候人還要精心。
趙寰閑閑道:“我與韃靼部正大光明做買賣,銀貨兩訖,又不是見不得光之事。”
寒寂噎了下,看到迎麵而來了好幾輛板車,他緊緊盯著車夫,打量著他的裝扮,驚呼出聲:“韃靼人?”
虞允文同樣好奇,不動聲色打量。板車遠遠就慢了下來,最前麵的車夫跳下車,他仿佛與趙寰很熟悉,小跑著上前躬身見禮。
趙寰頷首,笑著問道:“最近的產奶量如何?”
車夫用僵硬的漢話回道:“回二十一娘,天氣熱,奶少了些,一早一晚要少上七八桶。待到天氣涼下來,就會恢複以前的量。”
趙寰上前,掀起搭在板車上的破被褥,手伸進去試探了下,叮囑道:“眼下天氣炎熱,一定要保證冰涼,不能壞掉。”
寒寂湊上前,感到一股涼悠悠,夾雜著奶腥味的氣息撲進鼻尖,他辨認了下,問道:“這裏麵可是裝著牛乳?”
趙寰蓋好破被褥,讓車夫離開,道:“車上全都是新鮮擠出來的牛乳,用冰鎮住,保證牛乳不會壞掉,吃壞肚子。”
寒寂斜著趙寰,哼了聲道:“你的大殿裏都舍不得用冰,用來冰著牛乳倒舍得了。不過,這般多的牛乳,你能吃幾碗?餘下來的,他們送到何處去?”
趙寰道:“送到兵營,兵營的人多,每人得好些天,才能輪到吃上一碗。”
說到這裏,趙寰不由得看向虞允文。若是人人都能長他那般高,打仗就有優勢了。退一步,能長到寒寂那般,約莫五尺八左右的身高,也足夠了。
大宋算得上是富裕,但人的平均身高,遠遠不能與後世的人相比。
除非權貴之家,自小好吃好喝供著。普通百姓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肉,人都長得矮小。
兵丁們都已經成人,身高基本定型。趙寰隻能變著花樣,給他們補充肉蛋奶。
肉蛋難,奶卻容易些。奶牛能產奶,有奶輪著供給兵營的兵丁。如今他們的身體,已比以前要強上不少。
待馬駒過幾年長大之後,配上她的苗刀。到那時,她的騎兵隊伍,鐵蹄踏遍山河,所向披靡。
虞允文迎著趙寰豔羨以及遺憾的眼神,猜出了她心中所想,不由得微笑起來,道:“二十一娘思慮深遠,在下佩服至極。”
趙寰歎了口氣,道:“這些事情,並非一朝一夕能改善。時不待我,我不知道,可能見到那一天。”
金兵虎視眈眈,南邊步步緊逼。趙寰就是拔苗助長,也需要三頭六臂方顧得過來。虞允文不知該該如何寬慰,隻能沉默不語。
寒寂眼神在兩人身上來回打量,插話道:“我們進去看看你的馬。若是有良馬,二十一娘,你可得允許我挑一匹。”
趙寰一口回絕了,道:“半匹都不行。”
寒寂氣得瞪她,怒道:“真真小氣得很!”
趙寰不以為意,慢慢說起了他們當初,如何從金兵手上搶奪馬匹與鐵器。她的聲音輕緩,不疾不徐說著,生動形象。
虞允文聽得很是認真,寒寂跟著忘了生氣,隨著她的敘說,一起緊張,一起歡呼。
聽到許山的死,寒寂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
虞允文胸口湧動著酸楚,燕京城的每份安寧,地裏的每一顆苜蓿草,都是趙寰領著這群不甘於被奴役的大宋人,用命拚奪了回來。
到了馬廄前,管事早早候在一旁,趙寰問了幾句,就讓他退下去了。
前去到新生出來的小馬駒前,趙寰看得直挪不開眼,滿臉都是笑,長長太息道:“若是它們能馬上長大,那該多好啊!”
寒寂被趙寰逗笑了,虞允文卻沒有笑。他打量著幹淨整潔的馬廄,用心一數,便知曉趙寰為何這般急迫。
整個馬場,算上小馬駒與母馬,統共不過七千餘匹。上戰場打仗的馬,還得經過挑選。
金人的鐵浮屠營,每個兵丁要配三匹馬。趙寰眼下的馬,滿打滿算加起來,也隻能成立兩個千餘人的騎兵營。
比起金人的兵馬,趙寰的實力,還差得很遠。
看完馬場,天色已晚,幾人一起騎馬回城。
到了傍晚時,天氣涼爽了些,騎馬疾奔,風夾雜著草木的清新氣息撲麵。遠處的天際,夕陽染紅了半邊天,絢爛到悲壯。
幾人的馬速慢了下來,下馬到河灘邊歇腳。馬兒悠閑在飲水吃草,趙寰蹲在水邊,左手拿著帕子在水中浸濕。
虞允文蹲在她身邊,伸出手去,道:“你手不便,我幫你。”
趙寰笑了聲,說不用,她晃了晃自己的右手:“已經勉強能用些力,我特意用左手,想要更加靈活些。”
虞允文沒多堅持,收回手掬起水,極為斯文地洗著手臉。
趙寰頓了下,道:“其實,我想你能做我的左膀右臂。”
水從手指縫中溜走,虞允文楞在了那裏。趙寰笑笑沒說話,起身離開。
走到馬邊,趙寰從行囊裏,拿了幾個水囊出來,扔給寒寂一個:“喏,出家人。”
寒寂接著水囊,莫名其妙望著趙寰,直覺她沒甚好話。
趙寰沒搭理他,將另一隻水囊,拋給慢悠悠走來的虞允文。她則打開囊封口,仰頭喝了幾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