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琦大咧咧道:“什麽阿讚曼什麽赤岈,在下隻是一介粗人,實在不懂,一雪雕而已,怎值得三殿下如此動氣?三殿下還要比試不比?”
蒙禮眯了迷眸子,冷笑道:“比,當然要比——”
肖琦聳了聳肩,又張弓,“我就說了,我是箭術最差的——”
話音落下,又一道破空聲響,眾目睽睽之下,這支長箭擦著女伶翩飛的衣袂而過,而後又穩穩地落入雪雕群中,“啪”地一聲,又一個赤岈頭墜地。
蒙禮驟然起身,“你放肆!”
肖琦麵無懼色,懊惱道:“可惜,可惜,這一次就差了一點——”
蒙禮咬牙切齒,“你是故意的!”
肖琦人生得平平,唯獨一雙眼睛極有精神,但此刻他苦笑道:“我早就說了我箭術不好,絕非有意為之,還請三殿下恕罪,還有三箭,我定能射中那彩球!”
箭還有三支,赤岈頭卻隻剩兩個了。
蒙禮寒著臉看向李琨,“二皇子,這便是你們大周的待客之道嗎?此番損赤岈之像,若來日宮中生了詛咒,你可千萬不要後悔。”
李琨身為大周皇子,又豈能怕南詔之神,他溫和道:“三殿下莫要動氣,明日我讓人雕十尊赤岈給殿下賠罪——”
蒙禮眼底閃過一抹狠色,忽然拿過弓弩,對著那瑟瑟發抖的女伶拉開了弓,而就在這時,長亭外一道唱和聲驟然響了起來。
“太後駕到,皇後駕到——”
第173章 殺人
“今日真是熱鬧——”
山呼的禮拜聲中, 太後和皇後出現在了長亭之外,跟著二人同來的,還有崔慕之和李雲旗, 太後擺了擺手,與鄭皇後一同落座在南麵主位之上。
崔慕之與李雲旗進了北麵長亭, 崔慕之目光一掃,看到了左下手位上的謝星闌,腳步一轉, 坐去了謝星闌對麵,李雲旗則坐在了謝星闌身邊。
這邊廂, 太後往紗簾後看去, “今日都來了哪些人?”
蕭湄上前道:“今日來了頗多軍將, 都是您未見過的。”
蕭湄早有準備, 一旁的內侍立刻遞上一本名冊,太後接過手看了兩眼道:“諸位將軍為國征戰,實在辛苦, 賜禦酒——”
內侍應聲,對麵亦傳來謝恩之聲,太後又笑看向湖麵, “哀家知道這是爬杆戲, 不過你們剛才似乎在比試箭術?可比完了?”
太後與皇後在此,蒙禮自然不好放肆, 他咬了咬牙,將長弓扔給侍從, 沉著臉一言不發, 李琨見狀道:“皇祖母,您來的不巧, 已經比完了。”
太後點頭,“今日來的小姑娘多,你們也不要總是打打殺殺的,既比完了,便飲茶看戲,眼下時辰不早,也能開筵席了。”
蕭湄一顆心剛落回肚子裏,此刻隻怕蒙禮再生事端,忙吩咐開筵,阿依月有些不快,這時鄭皇後朝她招手,“阿月,來本宮這裏。”
阿依月走到皇後身邊,被皇後拉著同座,皇後撫著她的手道:“是誰惹了你生氣不成?若有人欺負你,你可要同本宮說,把這裏當做自己家——”
阿依月抿了抿唇角,猶豫一瞬搖頭,“沒什麽……”
皇後似有些滿意,拉著阿依月的手不放,這時湖麵上立起兩根高杆,高杆間牽著一條淩空紅繩,秦纓和李芳蕤對視一眼,自認得這節目,這正是當日雙喜班流月演過的繩上舞,想著不知流月如今下落何在,二人心緒一沉。
李芳蕤又看了一眼不遠處麵無表情的蕭湄,低聲道:“自從流月的事鬧出來,駙馬又去了相國寺,文川公主便很少出來宴飲了。”
秦纓唏噓道:“文川公主最重顏麵,多半是記恨我的。”
李芳蕤輕哼,“沒有丟了東西不怪盜賊,卻怪抓賊之人的。”
說著話,內侍魚貫而入,正是開筵了,今日天氣陰沉,還未到酉時,天穹便暗了下來,長亭之內三麵垂簾,光線自然更是昏暗,蕭湄叫來內監總管點燈,沒多時,簷下便亮起點點昏黃,愈令這賞雪宴多了燈火闌珊之美。
欄杆外的冰麵上,伶人演完了雜技,又變起了噴火戲法,戲法得了滿堂彩,又上來幾個豆蔻之齡的歌姬唱起了南曲。
宴過三旬,太後道:“將北府軍的幾位將軍請過來,讓哀家看看。”
蘇延慶聞言高聲宣召,北麵用膳的肖琦三人起身,待內侍掀開紗簾,三位孔武有力的將軍緩步到了主位之前。
此處坐著的皆是女眷,被眾位小姐們盯著看,肖琦三人古銅色的麵頰上,都浮起了幾分不自在,待行了禮,太後打量著他們道:“今歲北府軍打了勝仗,哀家聽聞,你們幾個年輕人頗為驍勇,幾次三番立下戰功,很是不易。”
肖琦道:“都是末將們份內之事。”
太後揚唇,“你們的戰功,都是用血汗立下的,其中凶險,這些小輩不知,哀家卻明白,你們都才二十來歲,往後大周兵戰,便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說至此,太後指著自己案上的烤鹿道:“將鹿肉分給三位將軍,再將哀家那裏的玉如意拿來賜給三位將軍,以犒賞他們赫赫戰功。”
肖琦三人連忙謝恩,待回了席間,引得眾人議論紛紛,鎮西軍與龍武軍的軍將也在此,但他們去歲並無勝仗,此刻隻能任由他人出風頭。
太後對私語聲充耳不聞,待南曲唱完,掃了眾人一眼道:“哀家和皇後一來,你們便多不自在,哀家在這兒聽曲子倒是極好,你們隻怕坐的難受,待會兒可還有別的節目?”
蕭湄看向阿依月,阿依月道:“太後娘娘,還有踏雪尋梅呢,大周文士皆好風雅,正好北麵的梅林開的正好,我和朝華想著,不若效仿古人的雅趣——朝華命人在梅林掛了十多隻香囊,裏頭放的有猜謎的謎麵,有作詩的題目,時限三炷香的功夫,若是能找到香囊,解出謎底,或是作詩一首,且還要送到您和皇後娘娘麵前,便可得彩頭。”
太後聽得興味,“如此倒是有趣!”
蕭湄上前道:“是阿月想的妙法,隻不過湄兒和阿月囊中羞澀,這彩頭上,還要您和皇後娘娘添一點才好——”
太後和鄭皇後一同笑起來,太後道:“你們兩個丫頭,罷了罷了,那哀家便與皇後各添幾樣小玩意兒,你們玩的暢快,哀家也高興,不過,若是找到謎麵之人猜不到謎底,找到了詩題之人,卻做不出詩文,那該當如何?”
阿依月道:“今日來了許多年輕俊傑,若做不出詩,便去找他們求援豈不正好?您不正是想讓她們相看彼此嘛?如此,也令大家——”
“咳咳——”
阿依月說的直爽,隻聽得蕭湄掩唇一陣猛咳,阿依月奇怪地看向她,“怎麽了?我沒說錯呀……”
她眼珠兒轉了轉,忽然明白過來,搖頭道:“大周重禮教自是極好,但你們大周的貴女,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男人都不認識幾個,又怎能選到合心意的好夫婿?盲婚啞嫁之下,婚事豈能如意?”
蕭湄微惱,“公主慎言——”
阿依月歎道:“在我們南詔,無論男女,隻要喜歡對方,便從不遮掩情誼,男子到女子家外吹木笛,女子一日不見麵,男子便一日不停,待女子看到了男子真心,便會出門相見,若是女兒家先動情,也毫不避忌地在篝火集會時對男子唱歌謠,南詔女兒家求愛的歌謠,可是比大周的曲子動人。”
蕭湄被她說得麵頰緋紅,正懊惱著,鄭皇後笑道:“阿月這性子真是惹人喜愛,隻是大周和南詔不同,在大周,女兒家的名節比什麽都重要,兒女婚嫁,亦講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斷斷不能生私情的,流言蜚語可奪人性命。”
阿依月眨了眨眼,還要再說,太後和藹道:“阿月大抵是不明白的,不過不要緊,今天本就是讓大家玩樂的,你們的踏雪尋梅很有趣,自去玩吧,這片刻之間,也沒那麽多規矩可言,哀家看看,是誰先拔得頭籌。”
她話落又看向北麵,“琨兒,你安排大家去梅林吧。”
李琨應是,回身一番吩咐,趙望舒幾人先站起了身,南麵的女眷們見此,眉眼間浮起幾分羞澀,慢了幾步,才三三兩兩地出了長亭。
李芳蕤拉著秦纓道:“咱們也去發散發散。”
天色已暮,園林中四處都亮起了宮燈,秦纓站起身來,朝外走時,往北麵看了一眼,依稀見謝星闌坐在原地未動。
待上了棧橋,便聽李芳蕤呼出口氣,“你不知道,今日我來之前,我母親特意在我麵前一陣叮囑,說今日世家子弟大都來了,叫我靈性些。”
秦纓未接話,隻不時看向北麵走出來的人,李芳蕤順著她視線看過去,輕聲道:“這個時辰了,這蒙禮應該不會再出幺蛾子了。”
北麵長亭外的棧橋上,蒙禮和施羅正一前一後離開,秦纓眉尖仍然緊蹙著,“你說南詔來訪,除了想要大周的治水之策外,可還有什麽別的謀算?”
南詔今歲來訪,僅一年後便聯合北狄與西羌對大周開戰,而這個蒙禮又是這幅囂張之態,要說此時的南詔毫無反心,秦纓是不信的。
二人上了湖岸,道旁瓊枝玉掛的樹梢下,一盞盞風燈如螢火一般,李芳蕤一邊往梅林走一邊道:“自然是想要治水之策與冶鐵之術,南詔多山川江河,聽聞礦藏極多,隻是他們沒有匠人,不懂冶煉之法,白白浪費了大好國土,但他們冶煉銅鐵,多是為了鍛造兵刃,陛下自不能隨了他們之願,給了治水之策少些洪災,便極不錯了。”
秦纓腳下一頓,“冶鐵是為了鍛造兵器,那他們可知道我們大周有了新的神兵利器?”
李芳蕤搖頭,“此事是朝中絕密,那兵器也隻在北府軍打北狄之時用過,如今應該隻有北狄人知曉我們有了此物——”
秦纓目光沉暗,“既已經在戰場上露臉,那便瞞不了多久的。”
李芳蕤道:“你放心,既是神兵利器,那便是北狄看不明白的東西,你想想,憑我父親在軍中的地位,連他也搞不清那是什麽,其他弱小之國怎能知道?眼下能瞞多久便是多久,好比北狄,最近三月,已忌憚到不敢來邊境滋擾了。”
話雖如此,但秦纓總覺得大周的兵敗太不合情理,即便手握兵權的三家各自為政貽誤了戰機,但大周兵馬之數與軍備補給遠勝南詔三國,更別說,如今還有了秘密神兵,就算真的難敵合攻,也不該是全線慘敗……
秦纓道:“我若沒記錯,南詔往年隻派使臣送禮,從未讓皇子公主們來過。”
李芳蕤微微點頭,“許多年前可能有,但自我記事起,如今還是頭次。”
秦纓心腔發窒,但這時,一股子沁人心脾的冷香朝她飄了過來,她抬眸看去,立時一怔,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望不到頭的傲雪寒梅,凜冬時節,紅梅灼灼盛放,似胭似霞,遠近又錯落地佇立假山奇峰與亭台樓閣,愈令這片花林如畫如幻。
梅林深處,有先她們來的趙雨眠幾人一閃而過,更遠處,還有隱隱綽綽的華服錦衣與遒枝紅雪若隱若現,此番是踏雪尋梅,亦是花海迷蹤,尋有緣之人。
……
太後吩咐小輩們去遊梅林,文臣武將們不敢大意,紛紛上了湖岸,南北長亭空落起來,謝星闌卻未動。
眼看著北府軍軍將也離去,李雲旗坐在謝星闌身邊道:“這個肖琦倒是名不虛傳。”
謝星闌目光落在遠處損毀的雪雕上,“據聞此人是最受定北侯看重的年輕軍將,自是有些本事的,今歲的勝仗,他多半是頭功。”
李雲旗語聲微輕,“你前幾日查賬,查到一半未曾追究了,是為何?”
謝星闌看一眼李雲旗,“看來你也知道了。”
李雲旗勾了勾唇,“北府軍風頭正盛,想不知道都難,不過軍備這些事,與我們府上也無幹係,如今著急的是鄭家,定北侯不聲不響的滅了北狄威風,他一腔忠心為國,陛下對他可是放心的很。”
前世定北侯的確做了一輩子純臣,始終得貞元帝器重,謝星闌淡聲道:“北府軍隻有個北狄,鎮西軍卻兼顧著西羌與南詔,你看蒙禮,像誠心恭順嗎?”
李雲旗挑眉,“看來你已經選好立場了。”
謝星闌無奈搖頭,“難道國政隻剩黨爭嗎?”
他言盡於此,李雲旗挑了挑眉道:“南詔彈丸之地,就算不誠心,也隻能忍氣吞聲,不足為懼,對鄭家而言,自然也是爭朝中之利為重,你若對陛下說,該將北府軍的好東西分給鎮西軍,隻怕陛下連你都要疑上。”
謝星闌無言以對,李雲旗看了眼岸上,拂了拂袍擺起身,“今日是來附庸風雅的,別白白浪費了良辰美景。”
他抬步而走,優哉遊哉地出了長亭,謝星闌往南邊秦纓的位置上看了一眼,仍未動,就在這時,幾個軍將帶著一身寒意回了亭中。
沙場征戰的粗人,到底難懂風花雪月,什麽猜謎作詩,更是懶生興致,出去轉了一圈,也不覺雪景稀奇,反是皇家園林不敢隨意亂走,處處拘束,便早早回來等著宴散,免得在外頭受凍。
謝星闌目光掃過去,便見鎮西軍的二人皆已歸來,北府軍三人卻還未歸,他不動聲色,直望向亭外棧橋。
又等了半炷香的功夫,北府軍的宋文瑞出現在棧橋之上,在他身後是兩個神策軍軍將,並不見肖琦和另外一參軍的身影。
謝星闌劍眉皺了皺,起身上了湖岸。
未央池的宮宴並無侍從跟隨,謝星闌獨自往梅林方向慢行,沒多時,遇見一行禦林軍,他招了招手,待禦林軍近前,問道:“可見一年輕褐袍將軍?”
這禦林軍侍衛想了想,指著東側道:“屬下若是沒記錯,應是往那邊去了——”
謝星闌點頭往東行,不過走了百步,便見一雪堆旁站了七八人,趙望舒和崔慕之皆在列,而人群正中的,便是適才箭術奇絕的肖琦,他正以雪堆做沙盤,語聲激昂道:“當日那北狄兩千人馬,從幽州城外八十裏的長溝原一路殺下來,我們的人就埋伏在北麵的山嶺上,前有三百多人佯敗誘敵……”
旁人踏雪尋梅,肖琦卻給趙望舒複盤起了北府軍大勝北狄之戰,一時吸引來了不少神策軍與龍武軍的軍將,看著肖琦如此意氣風發,謝星闌心弦一鬆。
謝星闌返身折回,又問先前那隊禦林軍,“南詔兩位殿下去了何處?”
禦林軍武衛指了指梅林以西,“一盞茶的功夫之前,屬下看到南詔兩位皇子往那個方向去了,至於有沒有出來,屬下們適才巡邏去了東麵,並不確定。”
謝星闌點了點頭,不打算深究,這時另一人道:“應該沒出來,雲陽縣主她們更先進去,也還未出來……”
謝星闌聽得此言,準備折回湖邊的腳步停了下來。
……
梅林繁花似錦,李芳蕤興致盎然,快步入林道:“好漂亮的梅花,這些匠人真是用了心思,我去折幾支送給我母親——”
蒙禮眯了迷眸子,冷笑道:“比,當然要比——”
肖琦聳了聳肩,又張弓,“我就說了,我是箭術最差的——”
話音落下,又一道破空聲響,眾目睽睽之下,這支長箭擦著女伶翩飛的衣袂而過,而後又穩穩地落入雪雕群中,“啪”地一聲,又一個赤岈頭墜地。
蒙禮驟然起身,“你放肆!”
肖琦麵無懼色,懊惱道:“可惜,可惜,這一次就差了一點——”
蒙禮咬牙切齒,“你是故意的!”
肖琦人生得平平,唯獨一雙眼睛極有精神,但此刻他苦笑道:“我早就說了我箭術不好,絕非有意為之,還請三殿下恕罪,還有三箭,我定能射中那彩球!”
箭還有三支,赤岈頭卻隻剩兩個了。
蒙禮寒著臉看向李琨,“二皇子,這便是你們大周的待客之道嗎?此番損赤岈之像,若來日宮中生了詛咒,你可千萬不要後悔。”
李琨身為大周皇子,又豈能怕南詔之神,他溫和道:“三殿下莫要動氣,明日我讓人雕十尊赤岈給殿下賠罪——”
蒙禮眼底閃過一抹狠色,忽然拿過弓弩,對著那瑟瑟發抖的女伶拉開了弓,而就在這時,長亭外一道唱和聲驟然響了起來。
“太後駕到,皇後駕到——”
第173章 殺人
“今日真是熱鬧——”
山呼的禮拜聲中, 太後和皇後出現在了長亭之外,跟著二人同來的,還有崔慕之和李雲旗, 太後擺了擺手,與鄭皇後一同落座在南麵主位之上。
崔慕之與李雲旗進了北麵長亭, 崔慕之目光一掃,看到了左下手位上的謝星闌,腳步一轉, 坐去了謝星闌對麵,李雲旗則坐在了謝星闌身邊。
這邊廂, 太後往紗簾後看去, “今日都來了哪些人?”
蕭湄上前道:“今日來了頗多軍將, 都是您未見過的。”
蕭湄早有準備, 一旁的內侍立刻遞上一本名冊,太後接過手看了兩眼道:“諸位將軍為國征戰,實在辛苦, 賜禦酒——”
內侍應聲,對麵亦傳來謝恩之聲,太後又笑看向湖麵, “哀家知道這是爬杆戲, 不過你們剛才似乎在比試箭術?可比完了?”
太後與皇後在此,蒙禮自然不好放肆, 他咬了咬牙,將長弓扔給侍從, 沉著臉一言不發, 李琨見狀道:“皇祖母,您來的不巧, 已經比完了。”
太後點頭,“今日來的小姑娘多,你們也不要總是打打殺殺的,既比完了,便飲茶看戲,眼下時辰不早,也能開筵席了。”
蕭湄一顆心剛落回肚子裏,此刻隻怕蒙禮再生事端,忙吩咐開筵,阿依月有些不快,這時鄭皇後朝她招手,“阿月,來本宮這裏。”
阿依月走到皇後身邊,被皇後拉著同座,皇後撫著她的手道:“是誰惹了你生氣不成?若有人欺負你,你可要同本宮說,把這裏當做自己家——”
阿依月抿了抿唇角,猶豫一瞬搖頭,“沒什麽……”
皇後似有些滿意,拉著阿依月的手不放,這時湖麵上立起兩根高杆,高杆間牽著一條淩空紅繩,秦纓和李芳蕤對視一眼,自認得這節目,這正是當日雙喜班流月演過的繩上舞,想著不知流月如今下落何在,二人心緒一沉。
李芳蕤又看了一眼不遠處麵無表情的蕭湄,低聲道:“自從流月的事鬧出來,駙馬又去了相國寺,文川公主便很少出來宴飲了。”
秦纓唏噓道:“文川公主最重顏麵,多半是記恨我的。”
李芳蕤輕哼,“沒有丟了東西不怪盜賊,卻怪抓賊之人的。”
說著話,內侍魚貫而入,正是開筵了,今日天氣陰沉,還未到酉時,天穹便暗了下來,長亭之內三麵垂簾,光線自然更是昏暗,蕭湄叫來內監總管點燈,沒多時,簷下便亮起點點昏黃,愈令這賞雪宴多了燈火闌珊之美。
欄杆外的冰麵上,伶人演完了雜技,又變起了噴火戲法,戲法得了滿堂彩,又上來幾個豆蔻之齡的歌姬唱起了南曲。
宴過三旬,太後道:“將北府軍的幾位將軍請過來,讓哀家看看。”
蘇延慶聞言高聲宣召,北麵用膳的肖琦三人起身,待內侍掀開紗簾,三位孔武有力的將軍緩步到了主位之前。
此處坐著的皆是女眷,被眾位小姐們盯著看,肖琦三人古銅色的麵頰上,都浮起了幾分不自在,待行了禮,太後打量著他們道:“今歲北府軍打了勝仗,哀家聽聞,你們幾個年輕人頗為驍勇,幾次三番立下戰功,很是不易。”
肖琦道:“都是末將們份內之事。”
太後揚唇,“你們的戰功,都是用血汗立下的,其中凶險,這些小輩不知,哀家卻明白,你們都才二十來歲,往後大周兵戰,便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說至此,太後指著自己案上的烤鹿道:“將鹿肉分給三位將軍,再將哀家那裏的玉如意拿來賜給三位將軍,以犒賞他們赫赫戰功。”
肖琦三人連忙謝恩,待回了席間,引得眾人議論紛紛,鎮西軍與龍武軍的軍將也在此,但他們去歲並無勝仗,此刻隻能任由他人出風頭。
太後對私語聲充耳不聞,待南曲唱完,掃了眾人一眼道:“哀家和皇後一來,你們便多不自在,哀家在這兒聽曲子倒是極好,你們隻怕坐的難受,待會兒可還有別的節目?”
蕭湄看向阿依月,阿依月道:“太後娘娘,還有踏雪尋梅呢,大周文士皆好風雅,正好北麵的梅林開的正好,我和朝華想著,不若效仿古人的雅趣——朝華命人在梅林掛了十多隻香囊,裏頭放的有猜謎的謎麵,有作詩的題目,時限三炷香的功夫,若是能找到香囊,解出謎底,或是作詩一首,且還要送到您和皇後娘娘麵前,便可得彩頭。”
太後聽得興味,“如此倒是有趣!”
蕭湄上前道:“是阿月想的妙法,隻不過湄兒和阿月囊中羞澀,這彩頭上,還要您和皇後娘娘添一點才好——”
太後和鄭皇後一同笑起來,太後道:“你們兩個丫頭,罷了罷了,那哀家便與皇後各添幾樣小玩意兒,你們玩的暢快,哀家也高興,不過,若是找到謎麵之人猜不到謎底,找到了詩題之人,卻做不出詩文,那該當如何?”
阿依月道:“今日來了許多年輕俊傑,若做不出詩,便去找他們求援豈不正好?您不正是想讓她們相看彼此嘛?如此,也令大家——”
“咳咳——”
阿依月說的直爽,隻聽得蕭湄掩唇一陣猛咳,阿依月奇怪地看向她,“怎麽了?我沒說錯呀……”
她眼珠兒轉了轉,忽然明白過來,搖頭道:“大周重禮教自是極好,但你們大周的貴女,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男人都不認識幾個,又怎能選到合心意的好夫婿?盲婚啞嫁之下,婚事豈能如意?”
蕭湄微惱,“公主慎言——”
阿依月歎道:“在我們南詔,無論男女,隻要喜歡對方,便從不遮掩情誼,男子到女子家外吹木笛,女子一日不見麵,男子便一日不停,待女子看到了男子真心,便會出門相見,若是女兒家先動情,也毫不避忌地在篝火集會時對男子唱歌謠,南詔女兒家求愛的歌謠,可是比大周的曲子動人。”
蕭湄被她說得麵頰緋紅,正懊惱著,鄭皇後笑道:“阿月這性子真是惹人喜愛,隻是大周和南詔不同,在大周,女兒家的名節比什麽都重要,兒女婚嫁,亦講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斷斷不能生私情的,流言蜚語可奪人性命。”
阿依月眨了眨眼,還要再說,太後和藹道:“阿月大抵是不明白的,不過不要緊,今天本就是讓大家玩樂的,你們的踏雪尋梅很有趣,自去玩吧,這片刻之間,也沒那麽多規矩可言,哀家看看,是誰先拔得頭籌。”
她話落又看向北麵,“琨兒,你安排大家去梅林吧。”
李琨應是,回身一番吩咐,趙望舒幾人先站起了身,南麵的女眷們見此,眉眼間浮起幾分羞澀,慢了幾步,才三三兩兩地出了長亭。
李芳蕤拉著秦纓道:“咱們也去發散發散。”
天色已暮,園林中四處都亮起了宮燈,秦纓站起身來,朝外走時,往北麵看了一眼,依稀見謝星闌坐在原地未動。
待上了棧橋,便聽李芳蕤呼出口氣,“你不知道,今日我來之前,我母親特意在我麵前一陣叮囑,說今日世家子弟大都來了,叫我靈性些。”
秦纓未接話,隻不時看向北麵走出來的人,李芳蕤順著她視線看過去,輕聲道:“這個時辰了,這蒙禮應該不會再出幺蛾子了。”
北麵長亭外的棧橋上,蒙禮和施羅正一前一後離開,秦纓眉尖仍然緊蹙著,“你說南詔來訪,除了想要大周的治水之策外,可還有什麽別的謀算?”
南詔今歲來訪,僅一年後便聯合北狄與西羌對大周開戰,而這個蒙禮又是這幅囂張之態,要說此時的南詔毫無反心,秦纓是不信的。
二人上了湖岸,道旁瓊枝玉掛的樹梢下,一盞盞風燈如螢火一般,李芳蕤一邊往梅林走一邊道:“自然是想要治水之策與冶鐵之術,南詔多山川江河,聽聞礦藏極多,隻是他們沒有匠人,不懂冶煉之法,白白浪費了大好國土,但他們冶煉銅鐵,多是為了鍛造兵刃,陛下自不能隨了他們之願,給了治水之策少些洪災,便極不錯了。”
秦纓腳下一頓,“冶鐵是為了鍛造兵器,那他們可知道我們大周有了新的神兵利器?”
李芳蕤搖頭,“此事是朝中絕密,那兵器也隻在北府軍打北狄之時用過,如今應該隻有北狄人知曉我們有了此物——”
秦纓目光沉暗,“既已經在戰場上露臉,那便瞞不了多久的。”
李芳蕤道:“你放心,既是神兵利器,那便是北狄看不明白的東西,你想想,憑我父親在軍中的地位,連他也搞不清那是什麽,其他弱小之國怎能知道?眼下能瞞多久便是多久,好比北狄,最近三月,已忌憚到不敢來邊境滋擾了。”
話雖如此,但秦纓總覺得大周的兵敗太不合情理,即便手握兵權的三家各自為政貽誤了戰機,但大周兵馬之數與軍備補給遠勝南詔三國,更別說,如今還有了秘密神兵,就算真的難敵合攻,也不該是全線慘敗……
秦纓道:“我若沒記錯,南詔往年隻派使臣送禮,從未讓皇子公主們來過。”
李芳蕤微微點頭,“許多年前可能有,但自我記事起,如今還是頭次。”
秦纓心腔發窒,但這時,一股子沁人心脾的冷香朝她飄了過來,她抬眸看去,立時一怔,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望不到頭的傲雪寒梅,凜冬時節,紅梅灼灼盛放,似胭似霞,遠近又錯落地佇立假山奇峰與亭台樓閣,愈令這片花林如畫如幻。
梅林深處,有先她們來的趙雨眠幾人一閃而過,更遠處,還有隱隱綽綽的華服錦衣與遒枝紅雪若隱若現,此番是踏雪尋梅,亦是花海迷蹤,尋有緣之人。
……
太後吩咐小輩們去遊梅林,文臣武將們不敢大意,紛紛上了湖岸,南北長亭空落起來,謝星闌卻未動。
眼看著北府軍軍將也離去,李雲旗坐在謝星闌身邊道:“這個肖琦倒是名不虛傳。”
謝星闌目光落在遠處損毀的雪雕上,“據聞此人是最受定北侯看重的年輕軍將,自是有些本事的,今歲的勝仗,他多半是頭功。”
李雲旗語聲微輕,“你前幾日查賬,查到一半未曾追究了,是為何?”
謝星闌看一眼李雲旗,“看來你也知道了。”
李雲旗勾了勾唇,“北府軍風頭正盛,想不知道都難,不過軍備這些事,與我們府上也無幹係,如今著急的是鄭家,定北侯不聲不響的滅了北狄威風,他一腔忠心為國,陛下對他可是放心的很。”
前世定北侯的確做了一輩子純臣,始終得貞元帝器重,謝星闌淡聲道:“北府軍隻有個北狄,鎮西軍卻兼顧著西羌與南詔,你看蒙禮,像誠心恭順嗎?”
李雲旗挑眉,“看來你已經選好立場了。”
謝星闌無奈搖頭,“難道國政隻剩黨爭嗎?”
他言盡於此,李雲旗挑了挑眉道:“南詔彈丸之地,就算不誠心,也隻能忍氣吞聲,不足為懼,對鄭家而言,自然也是爭朝中之利為重,你若對陛下說,該將北府軍的好東西分給鎮西軍,隻怕陛下連你都要疑上。”
謝星闌無言以對,李雲旗看了眼岸上,拂了拂袍擺起身,“今日是來附庸風雅的,別白白浪費了良辰美景。”
他抬步而走,優哉遊哉地出了長亭,謝星闌往南邊秦纓的位置上看了一眼,仍未動,就在這時,幾個軍將帶著一身寒意回了亭中。
沙場征戰的粗人,到底難懂風花雪月,什麽猜謎作詩,更是懶生興致,出去轉了一圈,也不覺雪景稀奇,反是皇家園林不敢隨意亂走,處處拘束,便早早回來等著宴散,免得在外頭受凍。
謝星闌目光掃過去,便見鎮西軍的二人皆已歸來,北府軍三人卻還未歸,他不動聲色,直望向亭外棧橋。
又等了半炷香的功夫,北府軍的宋文瑞出現在棧橋之上,在他身後是兩個神策軍軍將,並不見肖琦和另外一參軍的身影。
謝星闌劍眉皺了皺,起身上了湖岸。
未央池的宮宴並無侍從跟隨,謝星闌獨自往梅林方向慢行,沒多時,遇見一行禦林軍,他招了招手,待禦林軍近前,問道:“可見一年輕褐袍將軍?”
這禦林軍侍衛想了想,指著東側道:“屬下若是沒記錯,應是往那邊去了——”
謝星闌點頭往東行,不過走了百步,便見一雪堆旁站了七八人,趙望舒和崔慕之皆在列,而人群正中的,便是適才箭術奇絕的肖琦,他正以雪堆做沙盤,語聲激昂道:“當日那北狄兩千人馬,從幽州城外八十裏的長溝原一路殺下來,我們的人就埋伏在北麵的山嶺上,前有三百多人佯敗誘敵……”
旁人踏雪尋梅,肖琦卻給趙望舒複盤起了北府軍大勝北狄之戰,一時吸引來了不少神策軍與龍武軍的軍將,看著肖琦如此意氣風發,謝星闌心弦一鬆。
謝星闌返身折回,又問先前那隊禦林軍,“南詔兩位殿下去了何處?”
禦林軍武衛指了指梅林以西,“一盞茶的功夫之前,屬下看到南詔兩位皇子往那個方向去了,至於有沒有出來,屬下們適才巡邏去了東麵,並不確定。”
謝星闌點了點頭,不打算深究,這時另一人道:“應該沒出來,雲陽縣主她們更先進去,也還未出來……”
謝星闌聽得此言,準備折回湖邊的腳步停了下來。
……
梅林繁花似錦,李芳蕤興致盎然,快步入林道:“好漂亮的梅花,這些匠人真是用了心思,我去折幾支送給我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