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秦纓思及此,又擰眉道:“其實在今夜之前,我都沒想過阿月是自殺,她用自己的性命栽贓五皇子,除了當著蒙禮道出的那兩點之外,還可令五皇子被懲治,屆時崔氏不甘,大周朝野也勢必動蕩,大周越亂,對他們自是有利,但……”
她看向謝星闌,“如此便可令一人甘心赴死嗎?”
謝星闌道:“她與蒙禮有私情,此行不僅為了南詔,也算為了保護鍾意之人,如此想,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秦纓抿唇,“若真是如此,那我便為她不值了,她死後,蒙禮有悲痛,卻並不多,他想的多是利用阿月之死威脅大周,並且我看下來,蒙禮和施羅似乎都沒想到阿月會死,利用自己栽贓五殿下,應該隻是阿月自己的主意。”
謝星闌也皺眉道:“確是如此,蒙禮對她之死毫無歉疚,反是施羅更顯沉痛。”
秦纓語聲幽幽道:“阿依月是否為了蒙禮才來大周,還無法證實,也不知明日,他們會如何與陛下討價還價?”
謝星闌道:“多半是大事化小,南詔死了一位公主,大周死了一位將軍,他們若是不想掀起戰事,便不敢在大周帝都太過放肆。”
秦纓不快道:“阿月是自殺,但趙永繁卻是被謀害,這並不能相提並論——”
謝星闌篤定道:“但南詔勢必要以此為借口,他們也絕不會承認謀害趙永繁有他二人之意,眼下阿依月死了,便算是為趙永繁抵命。”
雖不認同,但秦纓知道謝星闌所言有理,她長歎口氣,心底浮起一股子無力來。
說話間,二人到了宮門處,還未從城門洞中走出,一道馬蹄聲從西麵傳來,秦纓眼風一轉,便看見不遠處的禦道上,正有一路人馬從西北方向駛來,隊伍走的不快,待看清馬車上的燈盞字樣,秦纓腳步猛然一頓。
大大的“崔”字隨燈盞搖晃,一看便是長清侯府去接崔慕之的車架,除卻一輛朱漆寶蓋的馬車之外,前後還有二十多武衛隨扈,聲勢浩大。
見他們行進極慢,便可料想崔慕之傷的不輕,此刻若駕車禦馬離去,少不得又要撞上,秦纓怕了這家人的殷切,這才停了下來。
謝星闌微微眯眸,“怎麽了?”
秦纓搖頭道:“我可不想打照麵。”
謝星闌黑著臉不語,隻盯著遠處人馬如螞蟻慢行,崔曜雖並未第一時間替崔慕之求情,可如今這幅陣仗也足見歉疚與心疼,到底是親生父母,哪裏真舍得崔慕之受罪?
謝星闌不說話,秦纓也不知他在想什麽,宮門前燈火晦暗,她二人停在門洞陰影裏,莫名有些怪誕之感,想起此前謝星闌那陰陽怪氣之語,秦纓輕咳一聲道:“我此前那些荒唐事已經過了這樣久了,按理大家該忘的差不多了才對。”
她真是不該哪壺提哪壺,謝星闌語聲莫測道:“並非許久,也隻五個月罷了。”
秦纓聽此言頗有深意,訝然道:“難道你也知曉?”
按謝星闌的性子,他對世家間那些兒女情長的流言,就算聽到,也隻當做耳旁風,絕不會上心,但她如此一問,便覺謝星闌氣息重了重。
黑燈瞎火的,她也看不清謝星闌神色,隻找補道:“其實那些事……隻是我不知事任性所為,少時狂悖恣意,想學話本故事。”
謝星闌起先的確不知曉,便有所耳聞,也是雁過無痕,可自從他命謝堅探查一次後,雲陽縣主對長清侯世子的癡情逸聞,便深深印在他腦子裏,且還有越來越清晰之勢,他如今,可知道的再清楚不過了——
他深吸口氣,“是嗎?”
見他語氣大不尋常,秦纓一時心虛,“是呀,好比說學戲,並非是聽聞崔慕之去過戲樓,我才要學,其實隻是我自己想見識罷了——”
謝星闌胸膛一陣起伏,秦纓卻還未停。
她語氣坦蕩道:“還有什麽去國子監,難道女子便不能入學監讀書習文?再比如,外頭說我為崔慕之拒三次太後指婚,其實我本就不——”
“哎,你等等——”
謝星闌再聽不下去,大步出了門洞,秦纓見崔家人還未走遠,忙跟上來,“你慢著點呀,若再碰上,少不了又是一番感激之言。”
謝星闌倏地駐足,秦纓差點撞在他身上,便見他背脊板正,頭也不回道:“若你非當初,平常心相待便是,他們致謝,很令你為難嗎?”
秦纓苦滋滋道:“我是平常心,可旁人不做尋常啊。”
她有些鬱悶,“誰要從前那些荒唐事,確是‘我’所為呢。”
謝星闌緊握腰間劍柄,“你倒知道。”
秦纓無奈嘀咕,“我也不想的……”
話音剛落,謝星闌又轉過身來,他眸子黑得驚心,一錯不錯問她,“倘若此番入獄的並非崔慕之,你可還會如此不計後果翻案?”
秦纓一愣,“什麽?”
話出口的瞬間,謝星闌便有些後悔,他心中明明有答案,也素來最會隱忍自控,此時卻這般壓不住氣性,但幸而秦纓隻滿眸迷惑,並未發覺他的心思。
謝星闌強定心神,亦緩了聲氣,“沒有忘記前事的不止崔家,還有太後與皇後,此番幫了崔慕之和李玥,最不快的便是她們。”
秦纓麵露恍然,“原來你在擔心這個,無論太後和皇後如何想,我所為也是一樣的,難道太後會覺得我是為了崔慕之才盡力破案?”
謝星闌剛壓下去的氣悶又冒起來,直頂的他胸腔生疼,連他也有一二刻止不住這樣想,更別說其他人了!
見他默認,秦纓不禁道:“你不必擔心,我早就對太後說過,再沒從前那番心思了,今日太後即便心中不快,但我不求名不求利,她也不能拿我怎麽樣,我往後多入宮請安,時間一長,她不會放在心上。”
頓了頓,秦纓遲疑道:“你不高興嗎?”
這般一問,竟令謝星闌心腔微酸,他避開她視線,直往馬車旁走去,“我高興,案子定了,自是高興。”
秦纓不信,“你是怕太後將今日一切都怪在我身上?我看得出,你在太後和陛下麵前幾番多言,是不想我成為眾矢之的,本來此案尚可拖延,但那會子陛下有意護著五殿下,太後便要逼迫陛下殺崔慕之,這實在緊迫。”
謝星闌走到秦纓馬車旁,一把掀開門簾,“上車。”
他實在不想再聽秦纓念叨“崔慕之”三字。
秦纓“哦”了一聲,忙不迭爬上馬車,待掀開窗簾,便見謝星闌翻身上馬,是要送她歸家,秦纓狐疑地盯了他片刻,等馬車轔轔而動之時,方才靠在車璧上出神,今日謝星闌怎如何奇奇怪怪?
兩天一夜未歸,沈珞駕車一路疾馳,兩炷香的功夫不到,馬車便停在了臨川侯府外,秦纓跳下馬車,謝星闌高坐馬背上道:“進府吧。”
秦纓仔細看他,見他眉眼已如常,方才鬆了口氣,她拾階而上,剛叫了門,門房便歡喜地開門迎她,跨入門檻時,秦纓又回頭看,見謝星闌尚未調轉馬頭,心腔倏地一跳。
“公子,咱們也回去吧!”
謝堅跟了一路,看出謝星闌不快,說話聲都低了三分。
侯府大門已關上,謝星闌應聲,馬頭調轉後,手中長鞭揚起,重重地落在了馬背上,馬兒吃痛,眨眼間便疾馳出一射之地。
更深霜露重,馬速越快,冷風越似刀子一般割在謝星闌臉上,但他仍不滿意,又對著地上雪泥空甩一鞭,那力道悍狠,仿佛隻有如此,才能讓心底壓不住的酸意煙消雲散。
第196章 縱欲
秦璋等了兩天一夜, 聽聞秦纓回來,立刻往前廳迎她,見她披著鬥篷進了院門, 先上下打量,生怕她少了根頭發絲兒, “纓纓,終於回來了,宮裏到底出了何事?”
“爹爹不必擔心, 已經解決了——”
秦纓攙著秦璋進門,秦纓先吩咐廚房備晚膳, 又問:“說是崔慕之害了南詔公主, 到底是怎麽回事?陛下還將你留在宮裏!”
秦璋大為不滿, 秦廣也道:“昨夜侯爺擔心的一夜未眠。”
秦纓心底愧責, 連忙將阿依月之死道來,一聽崔慕之被抓個現行,秦璋與秦廣皆是不信, 秦纓又道:“真凶自然不是他,是他要為其他人頂罪。”
秦璋皺眉,“頂罪?為德妃?為五皇子?”
見秦璋如此敏銳, 秦纓忙點頭:“爹爹英明, 正是如此……”
秦纓將前後因果道來,最後說:“南詔人本以為坐實了五皇子謀害阿月, 得利更甚,但卻不想緊要關頭, 被女兒看出關竅——”
說至此, 她話鋒一轉,“其實那根本不是意外, 而是阿月故意布局,隻為了自殺栽贓五殿下。”
秦璋與秦廣隻似聽話本故事一般,齊聲問:“自殺?”
秦纓站起身來,一邊比劃一邊解釋,秦璋二人麵露恍然,這時秦廣道:“如此說來,五皇子是無辜的,崔慕之替罪凡是自作聰明?”
秦纓點了點頭,“也能這樣說。”
秦璋歎了口氣,“那太後和皇後如何說?”
一聽此言,秦纓便知秦璋也在擔憂,遂問:“爹爹是否也以為太後娘娘會怪罪於我?”
秦璋欲言又止一瞬,終是道:“今日於他們而言,是極好的機會,如今機會沒了,皇後多半不快,但她們應該看得出,你並非偏幫,想來也不至於怪罪。”
見他言辭有所保留,秦纓蹙了蹙眉:“二殿下與五殿下之爭,已到了這般棘手之時?太後與皇後要不顧兩國邦交,令五皇子背上謀害公主之罪?”
秦璋歎氣,“本還不至於如此,但七月忠勇侯府出事之時,陛下對那府崔氏多有回護,這才惹得鄭氏一脈不滿,起初隻是鄭氏與崔氏相鬥,這幾月過去,便成了奪嫡之鬥。如今朝中立儲之聲漸大,倘若五殿下真謀害了公主,那他再無爭奪太子之位的可能,但你幫他洗清了罪責,他便算是虛驚一場,那皇後和太後自然是失望。”
秦纓知道原文劇情,因此她默了默,很是不解道:“陛下有三子,二殿下的聲名最好,皇後娘娘雍容華貴,亦頗有母儀天下之風,三殿下雖顯平庸了些,但淑妃娘娘與世無爭,性情淡泊,也有可取之處,可怎麽陛下尤其愛重德妃與五殿下,這是為何?”
秦璋眸色暗了暗,語氣深長道:“這便要從當年說起了。”
秦纓屏息靜聽,秦璋道:“陛下生母早逝,在太後親生皇子夭折後,才被抱到太後膝下養著,長大後封為郡王,早早出宮立府,先帝子嗣稀少,彌留之際傳位給了陛下,陛下十八歲繼位,繼位之初便迎娶了皇後,自然,這是太後做的主,為了怕朝臣非議,又同時為陛下納了平昌侯裴家的女兒,便是如今的淑妃娘娘,在兩位娘娘之前,陛下在郡王府曾有過一位妾室,還孕有一子,卻不想生產之時母子皆亡。”
秦璋頓了頓,又道:“皇後與淑妃入宮之後,主次分明,相處和睦,在貞元二年,相隔三月誕下了皇子,彼時陛下大行削藩之策,引得西南幾位藩王不滿,尤其是信陽王世子李長垣,他父王前歲剛過世,按理,隔年便要讓他繼承信陽王之位的,可陛下要削藩,自然不願他繼承,貞元三年初,他在信陽起兵造反。”
秦纓聽得認真,秦璋狹眸道:“那時候西南和北疆邊境不平順,北府軍和鎮西軍自顧不暇,這時,陛下自己做主,要納長清侯崔家的女兒為妃,在當時看來,不過是為了拉攏武將,穩定人心,納妃不到半月,叛軍便打到了洛州——”
秦纓一驚,“那豈非沒幾日安生日子?所以陛下到底喜不喜歡德妃呢?”
秦璋苦笑,“這便不知了,但當時陛下身側有皇後與淑妃琴瑟和鳴,誰都不覺得德妃會得寵,一切的轉機,發生在豐州——”
秦璋抿了抿唇,“當年……陛下也曾染過時疫,此事雖對外隱瞞不報,但後來還是聽到了些風聲,那時候皇後與淑妃膝下尚有幼兒,皆以幼子為重,唯獨德妃無甚牽掛,那時疫凶險,能要人性命,也不知德妃哪裏來的膽子,竟自己去照顧陛下,由此,才分外得陛下看重,後來豐州之困得解,陛下眼底便再無其他人。”
秦纓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樣一段舊事!若有這份不顧安危的照拂,那的確會令陛下看重。”
秦璋和緩道:“不錯,內宮之事複雜,你公事公辦尚可,切莫卷入其中。”
秦纓心神微緊,忙點頭應是,說話間晚膳送了過來,秦纓自陪著秦璋用膳,膳畢疲憊湧上,秦璋也不多留她,令她早些回去歇下。
秦纓前腳一走,秦璋麵色便暗了下來,一旁秦廣亦憂心道:“侯爺,此事牽扯爭儲,隻怕不會輕易過去……”
秦璋抿了抿唇,“隻要與纓纓無關即可。”
……
秦纓一夜好眠,翌日起身時,見天穹如碧,冬陽初升,竟是個久違的大晴天,她往前廳用膳,剛走到門口,便見秦廣和秦璋在一臉唏噓地說著什麽,她快步進門去,“爹爹,生了何事?”
秦璋看了眼秦廣,秦廣便將一張抄來的邸報遞給了秦纓。
秦纓狐疑接過,秦璋道:“陛下收回了幫南詔治水的承諾,南詔也不敢有異議,明日便啟程離京,屆時會帶走南詔公主的屍首,再在明歲開春之後,奉上南詔珍寶,以表忠順。”
邸報之上寥寥數字,與秦璋所言無二,秦纓眉頭大皺,不解道:“那南詔可曾承認趙永繁是他們所害?”
秦璋搖頭,“自然絕不可能承認。”
秦纓小臉皺作一團,“那便如此不明不白了了此事?”
秦璋拉著秦纓坐下用膳,安撫道:“一旦承認便落了口實,現下所有的線索和證據,他們都可狡辯不認,再加上阿依月已經死了,陛下也沒道理扣留南詔人,據說他們已經送消息回了南詔,南詔王已知他們即將啟程,耽誤太久,隻怕邊境會起戰端。”
秦纓憋悶道:“這是拿他們沒辦法了。”
秦璋撫了撫秦纓發頂,“隻能想著,阿依月之死算是給趙將軍償命了。”
秦纓未想到真被謝星闌說中了,頓了頓道:“待會兒我走一趟金吾衛衙門看看。”
話音落下,秦纓一眼看到了堂內放著的幾隻箱籠,“這是何物?”
秦璋撇了撇嘴,秦廣道:“是長清侯府送來的謝禮,說本該親自登門,但昨夜陛下斥責了他們,長清侯與崔慕之都要禁足思過,這才不能親來,又說裏頭都是些姑娘家喜歡的珍玩,還有一套稀罕的道經,是送給侯爺的。”
秦纓一訝,腦海中忽然閃過昨夜謝星闌黑沉沉的臉,她忙道:“這怎好收?我又不是為了崔慕之。”
她看向謝星闌,“如此便可令一人甘心赴死嗎?”
謝星闌道:“她與蒙禮有私情,此行不僅為了南詔,也算為了保護鍾意之人,如此想,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秦纓抿唇,“若真是如此,那我便為她不值了,她死後,蒙禮有悲痛,卻並不多,他想的多是利用阿月之死威脅大周,並且我看下來,蒙禮和施羅似乎都沒想到阿月會死,利用自己栽贓五殿下,應該隻是阿月自己的主意。”
謝星闌也皺眉道:“確是如此,蒙禮對她之死毫無歉疚,反是施羅更顯沉痛。”
秦纓語聲幽幽道:“阿依月是否為了蒙禮才來大周,還無法證實,也不知明日,他們會如何與陛下討價還價?”
謝星闌道:“多半是大事化小,南詔死了一位公主,大周死了一位將軍,他們若是不想掀起戰事,便不敢在大周帝都太過放肆。”
秦纓不快道:“阿月是自殺,但趙永繁卻是被謀害,這並不能相提並論——”
謝星闌篤定道:“但南詔勢必要以此為借口,他們也絕不會承認謀害趙永繁有他二人之意,眼下阿依月死了,便算是為趙永繁抵命。”
雖不認同,但秦纓知道謝星闌所言有理,她長歎口氣,心底浮起一股子無力來。
說話間,二人到了宮門處,還未從城門洞中走出,一道馬蹄聲從西麵傳來,秦纓眼風一轉,便看見不遠處的禦道上,正有一路人馬從西北方向駛來,隊伍走的不快,待看清馬車上的燈盞字樣,秦纓腳步猛然一頓。
大大的“崔”字隨燈盞搖晃,一看便是長清侯府去接崔慕之的車架,除卻一輛朱漆寶蓋的馬車之外,前後還有二十多武衛隨扈,聲勢浩大。
見他們行進極慢,便可料想崔慕之傷的不輕,此刻若駕車禦馬離去,少不得又要撞上,秦纓怕了這家人的殷切,這才停了下來。
謝星闌微微眯眸,“怎麽了?”
秦纓搖頭道:“我可不想打照麵。”
謝星闌黑著臉不語,隻盯著遠處人馬如螞蟻慢行,崔曜雖並未第一時間替崔慕之求情,可如今這幅陣仗也足見歉疚與心疼,到底是親生父母,哪裏真舍得崔慕之受罪?
謝星闌不說話,秦纓也不知他在想什麽,宮門前燈火晦暗,她二人停在門洞陰影裏,莫名有些怪誕之感,想起此前謝星闌那陰陽怪氣之語,秦纓輕咳一聲道:“我此前那些荒唐事已經過了這樣久了,按理大家該忘的差不多了才對。”
她真是不該哪壺提哪壺,謝星闌語聲莫測道:“並非許久,也隻五個月罷了。”
秦纓聽此言頗有深意,訝然道:“難道你也知曉?”
按謝星闌的性子,他對世家間那些兒女情長的流言,就算聽到,也隻當做耳旁風,絕不會上心,但她如此一問,便覺謝星闌氣息重了重。
黑燈瞎火的,她也看不清謝星闌神色,隻找補道:“其實那些事……隻是我不知事任性所為,少時狂悖恣意,想學話本故事。”
謝星闌起先的確不知曉,便有所耳聞,也是雁過無痕,可自從他命謝堅探查一次後,雲陽縣主對長清侯世子的癡情逸聞,便深深印在他腦子裏,且還有越來越清晰之勢,他如今,可知道的再清楚不過了——
他深吸口氣,“是嗎?”
見他語氣大不尋常,秦纓一時心虛,“是呀,好比說學戲,並非是聽聞崔慕之去過戲樓,我才要學,其實隻是我自己想見識罷了——”
謝星闌胸膛一陣起伏,秦纓卻還未停。
她語氣坦蕩道:“還有什麽去國子監,難道女子便不能入學監讀書習文?再比如,外頭說我為崔慕之拒三次太後指婚,其實我本就不——”
“哎,你等等——”
謝星闌再聽不下去,大步出了門洞,秦纓見崔家人還未走遠,忙跟上來,“你慢著點呀,若再碰上,少不了又是一番感激之言。”
謝星闌倏地駐足,秦纓差點撞在他身上,便見他背脊板正,頭也不回道:“若你非當初,平常心相待便是,他們致謝,很令你為難嗎?”
秦纓苦滋滋道:“我是平常心,可旁人不做尋常啊。”
她有些鬱悶,“誰要從前那些荒唐事,確是‘我’所為呢。”
謝星闌緊握腰間劍柄,“你倒知道。”
秦纓無奈嘀咕,“我也不想的……”
話音剛落,謝星闌又轉過身來,他眸子黑得驚心,一錯不錯問她,“倘若此番入獄的並非崔慕之,你可還會如此不計後果翻案?”
秦纓一愣,“什麽?”
話出口的瞬間,謝星闌便有些後悔,他心中明明有答案,也素來最會隱忍自控,此時卻這般壓不住氣性,但幸而秦纓隻滿眸迷惑,並未發覺他的心思。
謝星闌強定心神,亦緩了聲氣,“沒有忘記前事的不止崔家,還有太後與皇後,此番幫了崔慕之和李玥,最不快的便是她們。”
秦纓麵露恍然,“原來你在擔心這個,無論太後和皇後如何想,我所為也是一樣的,難道太後會覺得我是為了崔慕之才盡力破案?”
謝星闌剛壓下去的氣悶又冒起來,直頂的他胸腔生疼,連他也有一二刻止不住這樣想,更別說其他人了!
見他默認,秦纓不禁道:“你不必擔心,我早就對太後說過,再沒從前那番心思了,今日太後即便心中不快,但我不求名不求利,她也不能拿我怎麽樣,我往後多入宮請安,時間一長,她不會放在心上。”
頓了頓,秦纓遲疑道:“你不高興嗎?”
這般一問,竟令謝星闌心腔微酸,他避開她視線,直往馬車旁走去,“我高興,案子定了,自是高興。”
秦纓不信,“你是怕太後將今日一切都怪在我身上?我看得出,你在太後和陛下麵前幾番多言,是不想我成為眾矢之的,本來此案尚可拖延,但那會子陛下有意護著五殿下,太後便要逼迫陛下殺崔慕之,這實在緊迫。”
謝星闌走到秦纓馬車旁,一把掀開門簾,“上車。”
他實在不想再聽秦纓念叨“崔慕之”三字。
秦纓“哦”了一聲,忙不迭爬上馬車,待掀開窗簾,便見謝星闌翻身上馬,是要送她歸家,秦纓狐疑地盯了他片刻,等馬車轔轔而動之時,方才靠在車璧上出神,今日謝星闌怎如何奇奇怪怪?
兩天一夜未歸,沈珞駕車一路疾馳,兩炷香的功夫不到,馬車便停在了臨川侯府外,秦纓跳下馬車,謝星闌高坐馬背上道:“進府吧。”
秦纓仔細看他,見他眉眼已如常,方才鬆了口氣,她拾階而上,剛叫了門,門房便歡喜地開門迎她,跨入門檻時,秦纓又回頭看,見謝星闌尚未調轉馬頭,心腔倏地一跳。
“公子,咱們也回去吧!”
謝堅跟了一路,看出謝星闌不快,說話聲都低了三分。
侯府大門已關上,謝星闌應聲,馬頭調轉後,手中長鞭揚起,重重地落在了馬背上,馬兒吃痛,眨眼間便疾馳出一射之地。
更深霜露重,馬速越快,冷風越似刀子一般割在謝星闌臉上,但他仍不滿意,又對著地上雪泥空甩一鞭,那力道悍狠,仿佛隻有如此,才能讓心底壓不住的酸意煙消雲散。
第196章 縱欲
秦璋等了兩天一夜, 聽聞秦纓回來,立刻往前廳迎她,見她披著鬥篷進了院門, 先上下打量,生怕她少了根頭發絲兒, “纓纓,終於回來了,宮裏到底出了何事?”
“爹爹不必擔心, 已經解決了——”
秦纓攙著秦璋進門,秦纓先吩咐廚房備晚膳, 又問:“說是崔慕之害了南詔公主, 到底是怎麽回事?陛下還將你留在宮裏!”
秦璋大為不滿, 秦廣也道:“昨夜侯爺擔心的一夜未眠。”
秦纓心底愧責, 連忙將阿依月之死道來,一聽崔慕之被抓個現行,秦璋與秦廣皆是不信, 秦纓又道:“真凶自然不是他,是他要為其他人頂罪。”
秦璋皺眉,“頂罪?為德妃?為五皇子?”
見秦璋如此敏銳, 秦纓忙點頭:“爹爹英明, 正是如此……”
秦纓將前後因果道來,最後說:“南詔人本以為坐實了五皇子謀害阿月, 得利更甚,但卻不想緊要關頭, 被女兒看出關竅——”
說至此, 她話鋒一轉,“其實那根本不是意外, 而是阿月故意布局,隻為了自殺栽贓五殿下。”
秦璋與秦廣隻似聽話本故事一般,齊聲問:“自殺?”
秦纓站起身來,一邊比劃一邊解釋,秦璋二人麵露恍然,這時秦廣道:“如此說來,五皇子是無辜的,崔慕之替罪凡是自作聰明?”
秦纓點了點頭,“也能這樣說。”
秦璋歎了口氣,“那太後和皇後如何說?”
一聽此言,秦纓便知秦璋也在擔憂,遂問:“爹爹是否也以為太後娘娘會怪罪於我?”
秦璋欲言又止一瞬,終是道:“今日於他們而言,是極好的機會,如今機會沒了,皇後多半不快,但她們應該看得出,你並非偏幫,想來也不至於怪罪。”
見他言辭有所保留,秦纓蹙了蹙眉:“二殿下與五殿下之爭,已到了這般棘手之時?太後與皇後要不顧兩國邦交,令五皇子背上謀害公主之罪?”
秦璋歎氣,“本還不至於如此,但七月忠勇侯府出事之時,陛下對那府崔氏多有回護,這才惹得鄭氏一脈不滿,起初隻是鄭氏與崔氏相鬥,這幾月過去,便成了奪嫡之鬥。如今朝中立儲之聲漸大,倘若五殿下真謀害了公主,那他再無爭奪太子之位的可能,但你幫他洗清了罪責,他便算是虛驚一場,那皇後和太後自然是失望。”
秦纓知道原文劇情,因此她默了默,很是不解道:“陛下有三子,二殿下的聲名最好,皇後娘娘雍容華貴,亦頗有母儀天下之風,三殿下雖顯平庸了些,但淑妃娘娘與世無爭,性情淡泊,也有可取之處,可怎麽陛下尤其愛重德妃與五殿下,這是為何?”
秦璋眸色暗了暗,語氣深長道:“這便要從當年說起了。”
秦纓屏息靜聽,秦璋道:“陛下生母早逝,在太後親生皇子夭折後,才被抱到太後膝下養著,長大後封為郡王,早早出宮立府,先帝子嗣稀少,彌留之際傳位給了陛下,陛下十八歲繼位,繼位之初便迎娶了皇後,自然,這是太後做的主,為了怕朝臣非議,又同時為陛下納了平昌侯裴家的女兒,便是如今的淑妃娘娘,在兩位娘娘之前,陛下在郡王府曾有過一位妾室,還孕有一子,卻不想生產之時母子皆亡。”
秦璋頓了頓,又道:“皇後與淑妃入宮之後,主次分明,相處和睦,在貞元二年,相隔三月誕下了皇子,彼時陛下大行削藩之策,引得西南幾位藩王不滿,尤其是信陽王世子李長垣,他父王前歲剛過世,按理,隔年便要讓他繼承信陽王之位的,可陛下要削藩,自然不願他繼承,貞元三年初,他在信陽起兵造反。”
秦纓聽得認真,秦璋狹眸道:“那時候西南和北疆邊境不平順,北府軍和鎮西軍自顧不暇,這時,陛下自己做主,要納長清侯崔家的女兒為妃,在當時看來,不過是為了拉攏武將,穩定人心,納妃不到半月,叛軍便打到了洛州——”
秦纓一驚,“那豈非沒幾日安生日子?所以陛下到底喜不喜歡德妃呢?”
秦璋苦笑,“這便不知了,但當時陛下身側有皇後與淑妃琴瑟和鳴,誰都不覺得德妃會得寵,一切的轉機,發生在豐州——”
秦璋抿了抿唇,“當年……陛下也曾染過時疫,此事雖對外隱瞞不報,但後來還是聽到了些風聲,那時候皇後與淑妃膝下尚有幼兒,皆以幼子為重,唯獨德妃無甚牽掛,那時疫凶險,能要人性命,也不知德妃哪裏來的膽子,竟自己去照顧陛下,由此,才分外得陛下看重,後來豐州之困得解,陛下眼底便再無其他人。”
秦纓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樣一段舊事!若有這份不顧安危的照拂,那的確會令陛下看重。”
秦璋和緩道:“不錯,內宮之事複雜,你公事公辦尚可,切莫卷入其中。”
秦纓心神微緊,忙點頭應是,說話間晚膳送了過來,秦纓自陪著秦璋用膳,膳畢疲憊湧上,秦璋也不多留她,令她早些回去歇下。
秦纓前腳一走,秦璋麵色便暗了下來,一旁秦廣亦憂心道:“侯爺,此事牽扯爭儲,隻怕不會輕易過去……”
秦璋抿了抿唇,“隻要與纓纓無關即可。”
……
秦纓一夜好眠,翌日起身時,見天穹如碧,冬陽初升,竟是個久違的大晴天,她往前廳用膳,剛走到門口,便見秦廣和秦璋在一臉唏噓地說著什麽,她快步進門去,“爹爹,生了何事?”
秦璋看了眼秦廣,秦廣便將一張抄來的邸報遞給了秦纓。
秦纓狐疑接過,秦璋道:“陛下收回了幫南詔治水的承諾,南詔也不敢有異議,明日便啟程離京,屆時會帶走南詔公主的屍首,再在明歲開春之後,奉上南詔珍寶,以表忠順。”
邸報之上寥寥數字,與秦璋所言無二,秦纓眉頭大皺,不解道:“那南詔可曾承認趙永繁是他們所害?”
秦璋搖頭,“自然絕不可能承認。”
秦纓小臉皺作一團,“那便如此不明不白了了此事?”
秦璋拉著秦纓坐下用膳,安撫道:“一旦承認便落了口實,現下所有的線索和證據,他們都可狡辯不認,再加上阿依月已經死了,陛下也沒道理扣留南詔人,據說他們已經送消息回了南詔,南詔王已知他們即將啟程,耽誤太久,隻怕邊境會起戰端。”
秦纓憋悶道:“這是拿他們沒辦法了。”
秦璋撫了撫秦纓發頂,“隻能想著,阿依月之死算是給趙將軍償命了。”
秦纓未想到真被謝星闌說中了,頓了頓道:“待會兒我走一趟金吾衛衙門看看。”
話音落下,秦纓一眼看到了堂內放著的幾隻箱籠,“這是何物?”
秦璋撇了撇嘴,秦廣道:“是長清侯府送來的謝禮,說本該親自登門,但昨夜陛下斥責了他們,長清侯與崔慕之都要禁足思過,這才不能親來,又說裏頭都是些姑娘家喜歡的珍玩,還有一套稀罕的道經,是送給侯爺的。”
秦纓一訝,腦海中忽然閃過昨夜謝星闌黑沉沉的臉,她忙道:“這怎好收?我又不是為了崔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