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趕緊搖頭,解釋道:“奴見著小郡主的時候,涼國公就在小郡主麵前被綁得嚴嚴實實的,動都動不得。”
“太子爺,涼國公夜叩宮門,皇上請太子走一趟。”下一刻,外麵傳來一陣聲音,又是一道閃電劃過天際,與之而來的更是一陣陣雷聲響起,常氏驚得再一次捏住了帕子。
春雷響,春雨降,洪武十三年的春雨隨著雷聲電鳴,終於來了。
春耕在際,這一場春雨降下,朝中上下都可見鬆了一口氣。
可這雨落不歇,宮中的氣氛卻顯得格外的壓抑。
此時此刻的朱元璋跟前,涼國公立在一側,另有一塊白布蒙著什麽,隨著一陣陣風吹而落,布下竟然是一個人,一個但凡朱至在此看上一眼就一定能認出的人。
而涼國公竟然一副慘兮兮的樣兒同朱元璋道:“皇上,請皇上看看臣身上的傷,這可都是,都是……”
話說著竟然脫下了衣裳,露出身上的傷,青一陣紫一陣的,雖然和他身上那錯落的傷疤一比,著實是小巫見大巫,但就涼國公所說的情況,事情也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啊!
“太子爺。”恰在這時,太子冒雨前來,門外傳來的聲音讓屋裏的人都望向外頭,包括涼國公在內。
人瞅著前方,不難看出涼國公在麵對太子時的恭敬,抱拳行禮道:“太子。”
太子微微頷首,人已經走到朱元璋跟前,同朱元璋見禮,朱元璋道:“來得正好。看看你教的女兒,膽大包天了啊,竟然敢對朝廷重臣動手,小小年紀更敢辱人至死。”
朱元璋已經指著地上放著的人,一個全然已無聲息的人。
“這,這從何說起?”太子麵露詫異,朱元璋麵上掛不住的道:“你說。”
指的正是一旁的涼國公。涼國公趕緊把事情一五一十的道來,隻不過掐頭去尾,隻道自己中了朱至的計,被朱至五花大綁揍了一頓,他的義子更被朱至折辱得直言無顏苟活,自盡了啊!
太子麵上一僵,同時也看向涼國公,隻問:“果真?”
涼國公說得傷心,畢竟被一個小丫頭欺負,打得起都起不來,這事兒怎麽說呢?說出去丟人啊!
可是,再丟臉的事,有人說得沒有錯,但凡隻要能讓讓他丟臉的人付出比他如今更慘痛的代價,他不怕找不回自己的麵子。
“句句是真。”涼國公趕緊向太子保證。
太子道:“既是至兒犯下的過錯,她縱然年幼,此事我也斷然不會輕饒了她。”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覺得至兒太過無法無天,要是現在不加以管教,將來不定要犯下什麽錯。”涼國公趕緊補上一句,於太子聽來,卻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不過,太子道:“這件事孤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還你一個公道。你是我大明的功臣,有功於我大明,更是至兒的長輩,斷不能讓你受了委屈。至於這個人,人死了,怎麽死也要給人一個交代,絕不會讓人白死了。”
這番話不管於公或是於私,都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涼國公要的就是這番話的啊!
“有皇上和太子在,我是不怕受委屈的。”涼國公趕緊表忠心,那是對朱元璋和太子的信任,相信他們一定會為他討回公道。
“屍體留下,你回去吧。”朱元璋發話,涼國公抬了眼皮想瞄一瞄朱元璋,卻驚覺朱元璋的眼神冷得嚇人,觸及的那一刻,涼國公驚得趕緊收回視線,不敢再看,連忙乖覺的退下。
等沒了外人,朱元璋聲音冷若寒霜地道:“這就是我大明的臣子啊。”
語氣中的諷刺太子聽得分明,更知朱元璋一聲感歎從何而來。
“接下來隻怕參至兒的人不少。”太子微擰眉頭,不難看出他的憂慮。
“正好,也讓至兒知道人心之險惡。”朱元璋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朱至聰明是聰明,但未必知道人心險惡,難免覺得這人之初,性本善。卻不知人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可以無限放大人性之惡。
太子抬頭與朱元璋對視,朱元璋並沒有因為涼國公的倒打一耙而氣憤,倒像是早在預料之中。
朱元璋同太子笑了笑道:“以藍玉的腦子,他想不出這樣的辦法。殺一個義子,棄一顆棋子,卻讓我們至兒擔上一條逼害人命的罪名,這隻會是開始,明天才是重頭戲。”
君君臣臣,朱元璋當了這些年的皇帝,不敢說了解天下人,可是底下臣子們想得出來的套路,他了如指掌。
“父皇。”太子一喚,朱元璋道:“你心裏也清楚得很,這是君臣博弈,誰勝誰負,那可就不一定了。咱們至兒給咱們開了一個好頭,你總不會想讓咱們的孩子出去頂著吧?”
“當然不會。人絕不是至兒所害。”太子和朱元璋心裏都很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對,咱們的至兒不過是出手教訓他們這些無法無天的人罷了,可有人啊,就想讓朕嚐嚐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朕平日不是挺喜歡殺那些目無王法的人嗎?這下好了,我的孫女害了一條人命,更是毆打功臣,我是治罪或是不治罪呢?”
冷冷一笑,朱元璋道:“這些人啊,他們是想看朕的笑話。”
太子立刻同朱元璋道:“父皇,案子不是不能查。”
“我已經派人去了齊家村。”朱元璋何許人也,能把朱至放出去做事,總不能不防著點的。
隻不過朱元璋想看看究竟這些人能把事情做到什麽地步,因此並沒有立刻製止一些事,也是為了讓朱至知道這世道之險惡,好讓朱至能記住教訓。
“行了,回去吧。這點事不值得我們放在心上。人命的事明日再告訴至兒,別嚇著她了。”朱元璋更叮囑一聲,尤其不許太子去告訴朱至這條人命的事。
太子有些無奈,他這個當父親的人難道在朱元璋看來是個極其心狠的?
“是。”不過朱元璋特意叮囑一聲,太子乖乖應下。
朱至得以睡了一個好覺,但這剛醒來就聽到百川說,涼國公昨夜夜叩宮門,狀告朱至毆打功臣,辱人至不堪受辱而自盡。
本以為朱至會有所此驚訝,額,朱至是頓了半響,卻又很快追問:“去打聽打聽今日早朝都議了什麽。”
百川!!!
“快去。”朱至催促一聲,讓百川趕緊的去!
百川瞅了朱至好幾眼,確定朱至並沒有因為方才他說的事有所害怕或是不安,這才不得不聽話前去打聽今天早朝的內容。
可是打聽到這些內容的百川啊,嚇得腿肚子都發軟了。好不容易才回的東宮,衝到朱至的跟前,舌頭都差點擼不直地道:“郡主,小郡主,不好了,不好了!”
朱至作為一個被禁足的人,東宮門出不去,故意在宮裏等消息,見百川趕緊催促道:“前麵的內容能省的省了,說重點。”
重點是什麽?今日早朝的內容啊!
百川連吸好幾口氣兒道:“今日早朝都是參小郡主毆打功臣,辱人至死的事,滿朝臣子都請皇上嚴懲不殆。”
朱至一聽頓了半響,百川觀朱至的模樣,想安慰來著,結果朱至突然連聲讚道:“好,好啊!”
???百川腦子實在跟不上,鬧不明白朱至怎麽還在這個時候讚不絕口呢?
朱至突然衝百川招手道:“你去見我爹,帶句話!”
百川腦子完全跟不上,可是主子有所吩咐,他哪裏敢不聽啊!趕緊湊耳過去。
等聽完朱至的話,百川再一次傻眼了!小郡主,小郡主莫不是受的打擊太大,因而犯起糊塗了?別人參她也就算了,這怎麽朱至嫌不夠,竟然還讓別的人也一道參她?
麵對百川困惑不解的眼神,朱至隻催促道:“讓你去你就去。”
百川就是想不去,能不去嗎?
再說了,這事兒得報到他們太子殿下跟前,對,朱至會犯糊塗,他們太子爺是絕對不會的,他操的哪門子的心,傳話去就是。
今日的早朝那是分外的熱鬧,都是繪聲繪色指責朱至小小年紀辱人至死,無法無天的事。言外之意不就是指朱至那樣的行徑實在是引人不滿,更叫人神共憤。
朱元璋雖早有預料,卻不急於出言製止,戲,這才開始,他該等著各方登場才是。
太子麵容冷峻,同樣沒有吱半個聲。
朝廷上的人啊,麵對淮西功臣們一個個指責朱至毆打功臣,辱人害命,雖然意外,可是這麽一些人啊,他們要是跟朱至杠了起來,非要朱元璋治朱至的罪不可,這朱元璋要不要護孫女,也是讓人拿不準的。
不屬於任何派係的人,此時此刻須得如何?
靜觀其變啊!
一個早朝竟然都是在細數朱至過錯,不知道的還以為朱至是怎麽樣的十惡不赦呢?
可是,這些說得再擲地有聲的人,他們並未親眼見到這些事,但他們不放過朱至這一點,長耳朵的人都聽出來了!
“好了,今日早朝到此為止。”聽來聽去發現這些人也說不出其他話來,朱元璋也就不想再聽他們說下去了。總得退朝才更好讓他們去補充一些證實朱至罪行的事是吧。
朱元璋丟下這話,起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落在不少人的眼裏,這是不知如何處置才會惱羞成怒的反應!
相互交換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得意。
首戰告捷,這可就好說了。
百川等在外頭,等著散了朝,趕緊迎著太子去,首先第一件事是將朱至的話說與太子,太子聞之嘴角陣陣抽搐!朱至就不操心自己的嗎?還能給他們想主意?
不好意思,朱至真不擔心自己。
她要是辱人害命也就算了,她又沒有做過,有什麽好怕的。
有人借涼國公的事想讓朱元璋和太子難堪,更想讓大明朝失了威嚴,打的如意好算盤。總該要讓他們嚐嚐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想借輿論讓朱至不痛快,逼得朱元璋和太子想護朱至都護不成了?切,真以為朱元璋和太子是吃素的,由著他們欺負自家的孩子?
朱至確定以及肯定,這事自昨天晚上開始到現在,朱元璋和太子絕對不會閑著。
敢往朱至頭上扣屎盆子,不好意思,他們怕是怎麽也料不到,朱至背後的人正是朱元璋和太子!
這會兒他們什麽事都不做也就罷了,越是弄出更多的證據證明朱至殺人害命,毆打朝廷命官,最後反而暴露更多把柄。
朱元璋和太子如今不發一言,在別人看來這是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操縱這一切,想出那麽一個為難朱至的人,終將必食其果。
太子呆滯的反應落在別人眼裏,這不少臣子尚未離開,也有人想在太子這兒打聽些消息是吧,瞅著太子臉色不太好,趕緊追問:“太子這是怎麽了?”
問得好啊!不少人已經豎起耳朵聽著,就等著太子的下文。
太子板起一張臉道:“回去告訴她,她自己做了什麽事自己不清楚嗎?還敢哭鬧不休。讓太子妃好好管教,不許手下留情。”
百川??
收獲太子一眼瞥來,他要是再不明白那是什麽意思,能跟在太子身邊這些年?
“是,奴這就回去讓太子妃好好管教小郡主。”百川將這人人都想聽到的話說出,至於旁人是何反應,那就不歸百川管了,他隻老實地趕回東宮去,絕對不會再出現。
“太子,果真是小郡主打了涼國公,還侮辱了涼國公的義子?”朝廷上人人指責朱至,總有人是不相信的。
涼國公何許人也,這可是勇冠三軍的人。就這滿朝武將中有多少人是他的對手,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朱至什麽人?哪怕一開始不太清楚,總能想得起朱雄英的年紀,他們可是龍鳳胎。
這皇長孫才多大,那必須都知道。
一個小孩子打傷了勇冠三軍的大將軍,還打辱了他的義子,這可能嗎?
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啊,誰說這話不讓人思量,同時也懷疑這其中的真實性。
“此事真真假假,會查個水落石出的。”太子並沒有再說些什麽,官方態度得表。
一群人看到太子擰著眉頭的樣子,自知他是不可能輕易罷休。
也對,怎麽說那也是他的女兒,誰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受委屈?
“太子,皇上有請太子。”這時候朱元璋身邊的人有請,正好也是為太子解圍了。
太子與眾臣拱拱手,一眾人趕緊讓了一條道來。
“這事我怎麽越看越覺得不同尋常。”有人意味深長地冒出這話。
“那就要看皇上怎麽處置。我記得不錯,涼國公是太子妃的舅舅,這一論,小郡主得喚涼國公一聲舅公。”有人想起這一茬。
“太子爺,涼國公夜叩宮門,皇上請太子走一趟。”下一刻,外麵傳來一陣聲音,又是一道閃電劃過天際,與之而來的更是一陣陣雷聲響起,常氏驚得再一次捏住了帕子。
春雷響,春雨降,洪武十三年的春雨隨著雷聲電鳴,終於來了。
春耕在際,這一場春雨降下,朝中上下都可見鬆了一口氣。
可這雨落不歇,宮中的氣氛卻顯得格外的壓抑。
此時此刻的朱元璋跟前,涼國公立在一側,另有一塊白布蒙著什麽,隨著一陣陣風吹而落,布下竟然是一個人,一個但凡朱至在此看上一眼就一定能認出的人。
而涼國公竟然一副慘兮兮的樣兒同朱元璋道:“皇上,請皇上看看臣身上的傷,這可都是,都是……”
話說著竟然脫下了衣裳,露出身上的傷,青一陣紫一陣的,雖然和他身上那錯落的傷疤一比,著實是小巫見大巫,但就涼國公所說的情況,事情也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啊!
“太子爺。”恰在這時,太子冒雨前來,門外傳來的聲音讓屋裏的人都望向外頭,包括涼國公在內。
人瞅著前方,不難看出涼國公在麵對太子時的恭敬,抱拳行禮道:“太子。”
太子微微頷首,人已經走到朱元璋跟前,同朱元璋見禮,朱元璋道:“來得正好。看看你教的女兒,膽大包天了啊,竟然敢對朝廷重臣動手,小小年紀更敢辱人至死。”
朱元璋已經指著地上放著的人,一個全然已無聲息的人。
“這,這從何說起?”太子麵露詫異,朱元璋麵上掛不住的道:“你說。”
指的正是一旁的涼國公。涼國公趕緊把事情一五一十的道來,隻不過掐頭去尾,隻道自己中了朱至的計,被朱至五花大綁揍了一頓,他的義子更被朱至折辱得直言無顏苟活,自盡了啊!
太子麵上一僵,同時也看向涼國公,隻問:“果真?”
涼國公說得傷心,畢竟被一個小丫頭欺負,打得起都起不來,這事兒怎麽說呢?說出去丟人啊!
可是,再丟臉的事,有人說得沒有錯,但凡隻要能讓讓他丟臉的人付出比他如今更慘痛的代價,他不怕找不回自己的麵子。
“句句是真。”涼國公趕緊向太子保證。
太子道:“既是至兒犯下的過錯,她縱然年幼,此事我也斷然不會輕饒了她。”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覺得至兒太過無法無天,要是現在不加以管教,將來不定要犯下什麽錯。”涼國公趕緊補上一句,於太子聽來,卻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不過,太子道:“這件事孤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還你一個公道。你是我大明的功臣,有功於我大明,更是至兒的長輩,斷不能讓你受了委屈。至於這個人,人死了,怎麽死也要給人一個交代,絕不會讓人白死了。”
這番話不管於公或是於私,都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涼國公要的就是這番話的啊!
“有皇上和太子在,我是不怕受委屈的。”涼國公趕緊表忠心,那是對朱元璋和太子的信任,相信他們一定會為他討回公道。
“屍體留下,你回去吧。”朱元璋發話,涼國公抬了眼皮想瞄一瞄朱元璋,卻驚覺朱元璋的眼神冷得嚇人,觸及的那一刻,涼國公驚得趕緊收回視線,不敢再看,連忙乖覺的退下。
等沒了外人,朱元璋聲音冷若寒霜地道:“這就是我大明的臣子啊。”
語氣中的諷刺太子聽得分明,更知朱元璋一聲感歎從何而來。
“接下來隻怕參至兒的人不少。”太子微擰眉頭,不難看出他的憂慮。
“正好,也讓至兒知道人心之險惡。”朱元璋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朱至聰明是聰明,但未必知道人心險惡,難免覺得這人之初,性本善。卻不知人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可以無限放大人性之惡。
太子抬頭與朱元璋對視,朱元璋並沒有因為涼國公的倒打一耙而氣憤,倒像是早在預料之中。
朱元璋同太子笑了笑道:“以藍玉的腦子,他想不出這樣的辦法。殺一個義子,棄一顆棋子,卻讓我們至兒擔上一條逼害人命的罪名,這隻會是開始,明天才是重頭戲。”
君君臣臣,朱元璋當了這些年的皇帝,不敢說了解天下人,可是底下臣子們想得出來的套路,他了如指掌。
“父皇。”太子一喚,朱元璋道:“你心裏也清楚得很,這是君臣博弈,誰勝誰負,那可就不一定了。咱們至兒給咱們開了一個好頭,你總不會想讓咱們的孩子出去頂著吧?”
“當然不會。人絕不是至兒所害。”太子和朱元璋心裏都很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對,咱們的至兒不過是出手教訓他們這些無法無天的人罷了,可有人啊,就想讓朕嚐嚐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朕平日不是挺喜歡殺那些目無王法的人嗎?這下好了,我的孫女害了一條人命,更是毆打功臣,我是治罪或是不治罪呢?”
冷冷一笑,朱元璋道:“這些人啊,他們是想看朕的笑話。”
太子立刻同朱元璋道:“父皇,案子不是不能查。”
“我已經派人去了齊家村。”朱元璋何許人也,能把朱至放出去做事,總不能不防著點的。
隻不過朱元璋想看看究竟這些人能把事情做到什麽地步,因此並沒有立刻製止一些事,也是為了讓朱至知道這世道之險惡,好讓朱至能記住教訓。
“行了,回去吧。這點事不值得我們放在心上。人命的事明日再告訴至兒,別嚇著她了。”朱元璋更叮囑一聲,尤其不許太子去告訴朱至這條人命的事。
太子有些無奈,他這個當父親的人難道在朱元璋看來是個極其心狠的?
“是。”不過朱元璋特意叮囑一聲,太子乖乖應下。
朱至得以睡了一個好覺,但這剛醒來就聽到百川說,涼國公昨夜夜叩宮門,狀告朱至毆打功臣,辱人至不堪受辱而自盡。
本以為朱至會有所此驚訝,額,朱至是頓了半響,卻又很快追問:“去打聽打聽今日早朝都議了什麽。”
百川!!!
“快去。”朱至催促一聲,讓百川趕緊的去!
百川瞅了朱至好幾眼,確定朱至並沒有因為方才他說的事有所害怕或是不安,這才不得不聽話前去打聽今天早朝的內容。
可是打聽到這些內容的百川啊,嚇得腿肚子都發軟了。好不容易才回的東宮,衝到朱至的跟前,舌頭都差點擼不直地道:“郡主,小郡主,不好了,不好了!”
朱至作為一個被禁足的人,東宮門出不去,故意在宮裏等消息,見百川趕緊催促道:“前麵的內容能省的省了,說重點。”
重點是什麽?今日早朝的內容啊!
百川連吸好幾口氣兒道:“今日早朝都是參小郡主毆打功臣,辱人至死的事,滿朝臣子都請皇上嚴懲不殆。”
朱至一聽頓了半響,百川觀朱至的模樣,想安慰來著,結果朱至突然連聲讚道:“好,好啊!”
???百川腦子實在跟不上,鬧不明白朱至怎麽還在這個時候讚不絕口呢?
朱至突然衝百川招手道:“你去見我爹,帶句話!”
百川腦子完全跟不上,可是主子有所吩咐,他哪裏敢不聽啊!趕緊湊耳過去。
等聽完朱至的話,百川再一次傻眼了!小郡主,小郡主莫不是受的打擊太大,因而犯起糊塗了?別人參她也就算了,這怎麽朱至嫌不夠,竟然還讓別的人也一道參她?
麵對百川困惑不解的眼神,朱至隻催促道:“讓你去你就去。”
百川就是想不去,能不去嗎?
再說了,這事兒得報到他們太子殿下跟前,對,朱至會犯糊塗,他們太子爺是絕對不會的,他操的哪門子的心,傳話去就是。
今日的早朝那是分外的熱鬧,都是繪聲繪色指責朱至小小年紀辱人至死,無法無天的事。言外之意不就是指朱至那樣的行徑實在是引人不滿,更叫人神共憤。
朱元璋雖早有預料,卻不急於出言製止,戲,這才開始,他該等著各方登場才是。
太子麵容冷峻,同樣沒有吱半個聲。
朝廷上的人啊,麵對淮西功臣們一個個指責朱至毆打功臣,辱人害命,雖然意外,可是這麽一些人啊,他們要是跟朱至杠了起來,非要朱元璋治朱至的罪不可,這朱元璋要不要護孫女,也是讓人拿不準的。
不屬於任何派係的人,此時此刻須得如何?
靜觀其變啊!
一個早朝竟然都是在細數朱至過錯,不知道的還以為朱至是怎麽樣的十惡不赦呢?
可是,這些說得再擲地有聲的人,他們並未親眼見到這些事,但他們不放過朱至這一點,長耳朵的人都聽出來了!
“好了,今日早朝到此為止。”聽來聽去發現這些人也說不出其他話來,朱元璋也就不想再聽他們說下去了。總得退朝才更好讓他們去補充一些證實朱至罪行的事是吧。
朱元璋丟下這話,起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落在不少人的眼裏,這是不知如何處置才會惱羞成怒的反應!
相互交換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得意。
首戰告捷,這可就好說了。
百川等在外頭,等著散了朝,趕緊迎著太子去,首先第一件事是將朱至的話說與太子,太子聞之嘴角陣陣抽搐!朱至就不操心自己的嗎?還能給他們想主意?
不好意思,朱至真不擔心自己。
她要是辱人害命也就算了,她又沒有做過,有什麽好怕的。
有人借涼國公的事想讓朱元璋和太子難堪,更想讓大明朝失了威嚴,打的如意好算盤。總該要讓他們嚐嚐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想借輿論讓朱至不痛快,逼得朱元璋和太子想護朱至都護不成了?切,真以為朱元璋和太子是吃素的,由著他們欺負自家的孩子?
朱至確定以及肯定,這事自昨天晚上開始到現在,朱元璋和太子絕對不會閑著。
敢往朱至頭上扣屎盆子,不好意思,他們怕是怎麽也料不到,朱至背後的人正是朱元璋和太子!
這會兒他們什麽事都不做也就罷了,越是弄出更多的證據證明朱至殺人害命,毆打朝廷命官,最後反而暴露更多把柄。
朱元璋和太子如今不發一言,在別人看來這是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操縱這一切,想出那麽一個為難朱至的人,終將必食其果。
太子呆滯的反應落在別人眼裏,這不少臣子尚未離開,也有人想在太子這兒打聽些消息是吧,瞅著太子臉色不太好,趕緊追問:“太子這是怎麽了?”
問得好啊!不少人已經豎起耳朵聽著,就等著太子的下文。
太子板起一張臉道:“回去告訴她,她自己做了什麽事自己不清楚嗎?還敢哭鬧不休。讓太子妃好好管教,不許手下留情。”
百川??
收獲太子一眼瞥來,他要是再不明白那是什麽意思,能跟在太子身邊這些年?
“是,奴這就回去讓太子妃好好管教小郡主。”百川將這人人都想聽到的話說出,至於旁人是何反應,那就不歸百川管了,他隻老實地趕回東宮去,絕對不會再出現。
“太子,果真是小郡主打了涼國公,還侮辱了涼國公的義子?”朝廷上人人指責朱至,總有人是不相信的。
涼國公何許人也,這可是勇冠三軍的人。就這滿朝武將中有多少人是他的對手,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朱至什麽人?哪怕一開始不太清楚,總能想得起朱雄英的年紀,他們可是龍鳳胎。
這皇長孫才多大,那必須都知道。
一個小孩子打傷了勇冠三軍的大將軍,還打辱了他的義子,這可能嗎?
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啊,誰說這話不讓人思量,同時也懷疑這其中的真實性。
“此事真真假假,會查個水落石出的。”太子並沒有再說些什麽,官方態度得表。
一群人看到太子擰著眉頭的樣子,自知他是不可能輕易罷休。
也對,怎麽說那也是他的女兒,誰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受委屈?
“太子,皇上有請太子。”這時候朱元璋身邊的人有請,正好也是為太子解圍了。
太子與眾臣拱拱手,一眾人趕緊讓了一條道來。
“這事我怎麽越看越覺得不同尋常。”有人意味深長地冒出這話。
“那就要看皇上怎麽處置。我記得不錯,涼國公是太子妃的舅舅,這一論,小郡主得喚涼國公一聲舅公。”有人想起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