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頗是意外,按理來說宮中今晚該很是熱鬧,朱元璋竟然領著太子一道出城,莫不是把朝臣都丟之腦後了。
“你們怎麽來了?”馬皇後起身,意外無比。
“你不在宮裏,瞧著那些人啊,我怎麽都坐不住。大過年的,雖說有雄英和至兒陪你,我們一家子該一塊守歲才是。所以我幹脆讓他們早些回家,好過來尋你。”朱元璋自然無比地走上去拉過馬皇後的手,神色間都是想念與不舍。
“允熥過來,奶奶抱。”馬皇後一笑,衝一旁的朱允熥伸手。
這麽點大的孩子,小半個月不見便變樣兒。
太子抱著朱允熥上前,送到馬皇後手中。
朱允熥也會說話了,甜甜喚道:“奶奶!”
馬皇後抱著大孫子心情上佳,應了一聲道:“允熥乖,這是奶奶給的壓歲錢。”
從袖中拿出一個荷包,塞到朱允熥手裏,朱允熥連忙道謝:“謝奶奶。”
朱元璋瞧著那紅包問:“這是想到我們一定會來?”
“不過是習慣備下的。你是皇上了,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丈夫,就算我希望你能多陪著我,你能聽話?”馬皇後並不承認,老夫老妻了,相處多年,各自相知,不好些事都不想說,也是說不得。
於朱元璋而言,馬皇後是他的妻,是他的皇後,也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親近,也最信任的人。但是,他卻不能時時守在馬皇後身邊。
朱元璋想說些什麽,馬皇後已經先一步道:“你我夫妻,無須道那客氣話,我心裏有數。”
直接讓朱元璋沒想好怎麽說的話,幹脆利落堵住了。
朱至和朱雄英早已經到太子和常氏跟前,吱吱喳喳說起今天吃了什麽,用了什麽,馬皇後還教了他們什麽。
孩子由馬皇後親自管教,太子和常氏都沒有什麽不放心的,畢竟以前在宮裏也不是沒有過。
雖說這晚飯都吃過了,朱元璋本著一家子怎麽也要一塊吃團圓飯的原則,讓人再上了飯菜,一邊看著城裏方向放煙花,一邊和家人有說有笑,朱元璋滿臉的笑容,這一晚上啊,愣是沒舍得鬆開馬皇後的手。
朱至看著這樣的朱元璋,心知朱元璋對馬皇後的看重,但朱至也知道,這並不代表朱元璋就會舍棄宮裏那一個個如花似玉,年輕貌美的妃嬪。
所以,朱至也在想,男人是怎麽能把感情和身體分開得那麽徹底的呢?
可惜的是,朱至從來不懂男人,顯然也沒有精力去研究男人。
她又不是馬皇後,嫁不著皇帝,將來啊,男人嘛,要麽合則過一輩子,若是不合,她也斷不會委屈自己。
比起考慮男人的問題,朱至考慮的是,該怎麽樣才能通過馬皇後的要求,能得她點頭許她一道隨軍出征。
在這一點上,朱至覺得朱雄英或許可以幫到她。
果然,朱雄英指出朱至的戾氣太重。
戾氣太重嗎?朱至想到最近這些日子,不,是自打揍七皇子之後,她確實開始有點放飛自我。畢竟麵對一群不講理的人,她就是想講理,那都沒辦法講。
因此,朱至更樂意用拳頭跟他們說話。
效果好的情況下,朱至就更樂意用同樣的方式了。
“雖說爹有意讓你鬧事,揪著此由將你趕出京,你當時捉了探子送到二叔府上的事,太過了。”朱雄英尤其提起這事,讓朱至可以借此了解自己的錯處。
朱至張大了嘴,不難看出她的震驚,“不做出格,爹爹怎麽順理成章罰我?”
朱雄英挑挑眉道:“反正太出格了。”
換句話來說,就是朱雄英都覺得朱至不應該用這種方式。
真真是讓朱至想不改都不行是吧!
“是不是以後我不再動不動揮拳頭就行?”朱至是尋朱雄英討主意的,討不到絕不行啊!
“大概,應該是吧。”朱雄英也有些拿不準,畢竟朱至早些年挺乖巧了,但朱雄英也清楚,朱至一直忍著。他看出來的事,他敢保證馬皇後沒有看出來?
朱至一個討主意的人,要的是這一句不確定的話?
“先試試唄,萬一可行呢?”這時候的朱雄英除了勸朱至試試,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不是嗎?
朱至啞然,無力地垂下頭道:“咱們是不是應該了解了解雲貴當地的事?”
??朱雄英算是明白了,很多時候他的腦子著實跟不上朱至。跳躍性太大了。
但這事該啊!
“我是裝不了溫順的,讓我不拿拳頭嚇人,得是我碰上的都是樂意跟我好好說話的人啊!但凡他們不是個好東西,自己就是一個喜歡用武力嚇人的主兒,我能不有樣學樣?比起裝,還是表表決心,讓奶奶知道,我們真想隨軍出征。”朱至跳歸跳,那也是相當聰明的人。
馬皇後的要求她是做不到,假設自己沒手什麽的,她還有啊!
裝模作樣就算了吧。朱至並不覺得自己是什麽暴力份子。雖然她是覺得能夠用拳頭解決的問題千萬別想用別的辦法。
顯然,馬皇後或許就是看不慣她這一點。可是讓她改,她怎麽覺得人生無望了呢?
思量之後,朱至果斷決定,她什麽都不管了,真要是馬皇後不願意放她隨軍平定雲貴,她都認了。
不過呢,她得了解雲貴的情況。哪怕這仗不是她去打,她就是跟著去學習的,那也不妨礙她知己知彼吧。
“寫信回去問爺爺和爹爹要雲貴的情況。”朱雄英頗認同朱至的提議,這事很重要的啊!
接下來,朱至和朱雄英在讀書識字練武之餘,一心紮在雲貴的相關資料裏。
書上要找,了解雲貴的人也見。朱元璋和太子相當滿意於兩人的態度。戰起之前,了解敵人的情況,這是為了對症下藥,由此做到最快平定雲貴,減少傷亡是吧。
馬皇後聽說後,麵上露出笑容,眼看這年就要過完了,馬皇後也不催促朱至和朱雄英,反而問起他們,對付雲貴的情況,其實最好的辦法是什麽?
“北元殘勢,地方與之勾結。雲貴之地是我們大明的疆土,百姓那也是我們的百姓。理當以安撫為主。”馬皇後一問,視線落在朱至身上,等著朱至的答案,朱至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
很明顯,馬皇後聽完後麵上很是愉悅。
“不過......”朱至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微擰眉頭,馬皇後道:“我們祖孫之間沒有什麽話不能說。”
“不過人心隔肚皮,對雲貴等地的人來說,他們非我漢族,於漢族而言,對他們各有防備,他們對我們也一樣。語言不通,習俗不同,這些都會造成我們之間的隔閡,若想讓雲貴各區的百姓看到大明對他們的誠意,看重,更應該了解和尊重他們的習俗。更要表明大明並非要他們改俗更源。
“而且,大明更應該想清楚,一但平定雲貴後,這一帶該怎麽治理。這一條是重中之重。畢竟想安撫人心,眼前的示好隻是開始,將來對雲貴的政策,才是能讓雲貴各族歸順且不會再生動亂的根本。”
朱至瞧了那麽多書,馬上想到一個詞,以夷製夷。選一個願意歸順大明的人,讓他來管製這一帶。在實行大明的政策時,同樣尊重當地的風俗,這叫因時因地而製宜。
馬皇後笑出聲,其中愉悅毫不掩飾,“那你有什麽好主意嗎?”
嗯,好像這回表現確實挺讓馬皇後高興,這算一件好事是吧。
朱至眨了眨眼睛道:“以夷製夷。具體怎麽做,須得深入了解雲貴等地之後才能給出全麵的方案。但做這事的人,須得有維護天下一統,與各族友善往來的人才可以。”
與人為善,也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反之要是有那居心叵測之人,就算現在他們出兵平定,未必不會再有人挑起戰事,以令雲貴不寧。
馬皇後感慨道:“我原以為你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定是好戰之人,不想卻是我看錯了。此番南平雲貴,你們可以去了。不過,你們既然去,就不能單純去看看。你們是太子的嫡長子,嫡長女,大明的郡王郡主,你們的責任更重。去了雲貴之後,摸清雲貴的勢力,最好寫出一個可以安定雲貴的法子。”
話是同朱至和朱雄英說的,兩人又一次被委以重任,忙不迭點頭,朱至心中的大石也是終於落下,高興得不行!
第49章 算計
◎誰急◎
馬皇後既然決定讓他們兩個一道隨軍前往雲貴, 世人皆知雲貴多瘴氣,讓兩個孩子隨軍出征本就令無數人不認可, 然不管是朱元璋和太子都覺得, 有些事要讓他們去嚐試。
孩子嘛,太細致的養反而養不活。
因此,馬皇後把該準備的藥和太醫必須備上。
孫商枝在得知朱至要去雲貴時, 趕緊向朱至提出申請, 請朱至把她帶上。
“你不是說宮中的醫書能再學幾年?”朱至詫異無比,這怎麽一聽說雲貴都迫不及待了呢?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而且雲貴之地有不少神醫,我是想隨郡主一道去學習, 長長見識。”孫商枝道明其中的用意,她可不是單純想去,更多何嚐不是為了增進醫術。
朱至能拒絕嗎?她會拒絕才怪好吧。
要不是想到孫商枝之前說起宮中好些醫書沒有看完,不樂意出宮,朱至第一時間就想讓孫商枝跟她一道去雲貴。
好在她的顧慮在孫商枝這裏不是問題, 書在宮裏, 有朱至在, 想什麽時候看就能什麽時候看。
雲貴之地,山高林茂, 要是一個人去, 孫商枝一個女兒家未必敢去,請別人陪她一道又太麻煩人了。朱至這一去, 她一道同去, 那還用擔心安全嗎?
“不過, 你可得幫我們的將士看看, 畢竟是雲貴之地, 水土不服難以避免。”朱至有言在先,好的大夫怎麽能就留給她一個人用呢?
為了大夫本身著想,或是為了無數病人著想,都應該讓大夫出去多看病人。
病人看得多了,提升醫術。病人得了好大夫救治,身體康健。互惠互利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謝郡主成全。”孫商枝是一個真正的好大夫,因此應得相當爽快,且讓朱至放心,她並無意一直守在朱至身邊。
“我奶奶的身體?”朱至更得問問孫商枝馬皇後的身體如何?
“隻要皇後娘娘不要過於操勞,靜心安養,一切都會好的。”這話,孫商枝並不是單純寬慰朱至而已,馬皇後的病就是因為過於操勞,加之思慮過重,隻要能靜心安養,必能長命百歲。
行,朱至眼下最放心不下就是馬皇後的身體,確定馬皇後靜養有用,那就好說了。
過了年,春耕之後,以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將軍,涼國公藍玉,西平侯沐英為副將軍,率30萬步騎征雲貴。臨行前,朱元璋把男裝打扮的朱至和朱雄英推到這三位將軍麵前道:“兩個小的有心長長見識,這一路上就辛苦你們看著點。”
三人下巴都要掉了!
有沒有搞錯?有沒有搞錯?
朱雄英,涼國公這個當人舅公的人怎麽可能認不得,縱然是朱至做男裝打扮,那都一眼認出來了啊!
西平侯沐英也是一樣,他可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義子,對朱家的人,就東宮的一個個都熟得很。
饒是潁川侯未必一眼看出朱至的身份,猜也是猜得到的!
“他們兩個年紀雖小,卻說了願意隨你們一道出征,你們也不用太操心,隻當他們是尋常將士。”朱元璋努力整理了話,雖然說出來他是覺得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架不住決定早就做下了,朱元璋要讓朱至去試,也是想有一個容錯的機會。要是朱至不是那麽一顆苗子,正好趁早改正。
小,就是因為小才最好試驗。
別說什麽易夭折的話。他的孫兒要是撐不過,是他老朱家的命!
朱元璋狠下這個心。
“尋常將士不要那麽小的。”涼國公第一個反駁,一千個一萬個不認同朱元璋的做法。
旁邊的西平侯也控製不住喚一聲,“太子?”
送行這會兒,朱元璋都來了,朱元璋能不來嗎?
來就來了,太子板著一張臉不發話,西平侯不問問都不行。也是盼著太子能攔一攔!
太子道:“他們有心上戰場,想去就讓他們去吧。”
得,雖說他們料到太子要不答應,朱元璋絕不可能把人送到他們的手裏,當真親耳聽見,一個個還是難以置信。
就朱至和朱雄英過了年也就虛歲八歲,這麽點大的孩子讓人跟他們往雲貴去,路途遙遠不說,雲貴那樣的地方是好去處嗎?就是他們這些人進去了都得小心再三,生怕丟了命。
“你們怎麽來了?”馬皇後起身,意外無比。
“你不在宮裏,瞧著那些人啊,我怎麽都坐不住。大過年的,雖說有雄英和至兒陪你,我們一家子該一塊守歲才是。所以我幹脆讓他們早些回家,好過來尋你。”朱元璋自然無比地走上去拉過馬皇後的手,神色間都是想念與不舍。
“允熥過來,奶奶抱。”馬皇後一笑,衝一旁的朱允熥伸手。
這麽點大的孩子,小半個月不見便變樣兒。
太子抱著朱允熥上前,送到馬皇後手中。
朱允熥也會說話了,甜甜喚道:“奶奶!”
馬皇後抱著大孫子心情上佳,應了一聲道:“允熥乖,這是奶奶給的壓歲錢。”
從袖中拿出一個荷包,塞到朱允熥手裏,朱允熥連忙道謝:“謝奶奶。”
朱元璋瞧著那紅包問:“這是想到我們一定會來?”
“不過是習慣備下的。你是皇上了,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丈夫,就算我希望你能多陪著我,你能聽話?”馬皇後並不承認,老夫老妻了,相處多年,各自相知,不好些事都不想說,也是說不得。
於朱元璋而言,馬皇後是他的妻,是他的皇後,也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親近,也最信任的人。但是,他卻不能時時守在馬皇後身邊。
朱元璋想說些什麽,馬皇後已經先一步道:“你我夫妻,無須道那客氣話,我心裏有數。”
直接讓朱元璋沒想好怎麽說的話,幹脆利落堵住了。
朱至和朱雄英早已經到太子和常氏跟前,吱吱喳喳說起今天吃了什麽,用了什麽,馬皇後還教了他們什麽。
孩子由馬皇後親自管教,太子和常氏都沒有什麽不放心的,畢竟以前在宮裏也不是沒有過。
雖說這晚飯都吃過了,朱元璋本著一家子怎麽也要一塊吃團圓飯的原則,讓人再上了飯菜,一邊看著城裏方向放煙花,一邊和家人有說有笑,朱元璋滿臉的笑容,這一晚上啊,愣是沒舍得鬆開馬皇後的手。
朱至看著這樣的朱元璋,心知朱元璋對馬皇後的看重,但朱至也知道,這並不代表朱元璋就會舍棄宮裏那一個個如花似玉,年輕貌美的妃嬪。
所以,朱至也在想,男人是怎麽能把感情和身體分開得那麽徹底的呢?
可惜的是,朱至從來不懂男人,顯然也沒有精力去研究男人。
她又不是馬皇後,嫁不著皇帝,將來啊,男人嘛,要麽合則過一輩子,若是不合,她也斷不會委屈自己。
比起考慮男人的問題,朱至考慮的是,該怎麽樣才能通過馬皇後的要求,能得她點頭許她一道隨軍出征。
在這一點上,朱至覺得朱雄英或許可以幫到她。
果然,朱雄英指出朱至的戾氣太重。
戾氣太重嗎?朱至想到最近這些日子,不,是自打揍七皇子之後,她確實開始有點放飛自我。畢竟麵對一群不講理的人,她就是想講理,那都沒辦法講。
因此,朱至更樂意用拳頭跟他們說話。
效果好的情況下,朱至就更樂意用同樣的方式了。
“雖說爹有意讓你鬧事,揪著此由將你趕出京,你當時捉了探子送到二叔府上的事,太過了。”朱雄英尤其提起這事,讓朱至可以借此了解自己的錯處。
朱至張大了嘴,不難看出她的震驚,“不做出格,爹爹怎麽順理成章罰我?”
朱雄英挑挑眉道:“反正太出格了。”
換句話來說,就是朱雄英都覺得朱至不應該用這種方式。
真真是讓朱至想不改都不行是吧!
“是不是以後我不再動不動揮拳頭就行?”朱至是尋朱雄英討主意的,討不到絕不行啊!
“大概,應該是吧。”朱雄英也有些拿不準,畢竟朱至早些年挺乖巧了,但朱雄英也清楚,朱至一直忍著。他看出來的事,他敢保證馬皇後沒有看出來?
朱至一個討主意的人,要的是這一句不確定的話?
“先試試唄,萬一可行呢?”這時候的朱雄英除了勸朱至試試,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不是嗎?
朱至啞然,無力地垂下頭道:“咱們是不是應該了解了解雲貴當地的事?”
??朱雄英算是明白了,很多時候他的腦子著實跟不上朱至。跳躍性太大了。
但這事該啊!
“我是裝不了溫順的,讓我不拿拳頭嚇人,得是我碰上的都是樂意跟我好好說話的人啊!但凡他們不是個好東西,自己就是一個喜歡用武力嚇人的主兒,我能不有樣學樣?比起裝,還是表表決心,讓奶奶知道,我們真想隨軍出征。”朱至跳歸跳,那也是相當聰明的人。
馬皇後的要求她是做不到,假設自己沒手什麽的,她還有啊!
裝模作樣就算了吧。朱至並不覺得自己是什麽暴力份子。雖然她是覺得能夠用拳頭解決的問題千萬別想用別的辦法。
顯然,馬皇後或許就是看不慣她這一點。可是讓她改,她怎麽覺得人生無望了呢?
思量之後,朱至果斷決定,她什麽都不管了,真要是馬皇後不願意放她隨軍平定雲貴,她都認了。
不過呢,她得了解雲貴的情況。哪怕這仗不是她去打,她就是跟著去學習的,那也不妨礙她知己知彼吧。
“寫信回去問爺爺和爹爹要雲貴的情況。”朱雄英頗認同朱至的提議,這事很重要的啊!
接下來,朱至和朱雄英在讀書識字練武之餘,一心紮在雲貴的相關資料裏。
書上要找,了解雲貴的人也見。朱元璋和太子相當滿意於兩人的態度。戰起之前,了解敵人的情況,這是為了對症下藥,由此做到最快平定雲貴,減少傷亡是吧。
馬皇後聽說後,麵上露出笑容,眼看這年就要過完了,馬皇後也不催促朱至和朱雄英,反而問起他們,對付雲貴的情況,其實最好的辦法是什麽?
“北元殘勢,地方與之勾結。雲貴之地是我們大明的疆土,百姓那也是我們的百姓。理當以安撫為主。”馬皇後一問,視線落在朱至身上,等著朱至的答案,朱至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
很明顯,馬皇後聽完後麵上很是愉悅。
“不過......”朱至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微擰眉頭,馬皇後道:“我們祖孫之間沒有什麽話不能說。”
“不過人心隔肚皮,對雲貴等地的人來說,他們非我漢族,於漢族而言,對他們各有防備,他們對我們也一樣。語言不通,習俗不同,這些都會造成我們之間的隔閡,若想讓雲貴各區的百姓看到大明對他們的誠意,看重,更應該了解和尊重他們的習俗。更要表明大明並非要他們改俗更源。
“而且,大明更應該想清楚,一但平定雲貴後,這一帶該怎麽治理。這一條是重中之重。畢竟想安撫人心,眼前的示好隻是開始,將來對雲貴的政策,才是能讓雲貴各族歸順且不會再生動亂的根本。”
朱至瞧了那麽多書,馬上想到一個詞,以夷製夷。選一個願意歸順大明的人,讓他來管製這一帶。在實行大明的政策時,同樣尊重當地的風俗,這叫因時因地而製宜。
馬皇後笑出聲,其中愉悅毫不掩飾,“那你有什麽好主意嗎?”
嗯,好像這回表現確實挺讓馬皇後高興,這算一件好事是吧。
朱至眨了眨眼睛道:“以夷製夷。具體怎麽做,須得深入了解雲貴等地之後才能給出全麵的方案。但做這事的人,須得有維護天下一統,與各族友善往來的人才可以。”
與人為善,也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反之要是有那居心叵測之人,就算現在他們出兵平定,未必不會再有人挑起戰事,以令雲貴不寧。
馬皇後感慨道:“我原以為你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定是好戰之人,不想卻是我看錯了。此番南平雲貴,你們可以去了。不過,你們既然去,就不能單純去看看。你們是太子的嫡長子,嫡長女,大明的郡王郡主,你們的責任更重。去了雲貴之後,摸清雲貴的勢力,最好寫出一個可以安定雲貴的法子。”
話是同朱至和朱雄英說的,兩人又一次被委以重任,忙不迭點頭,朱至心中的大石也是終於落下,高興得不行!
第49章 算計
◎誰急◎
馬皇後既然決定讓他們兩個一道隨軍前往雲貴, 世人皆知雲貴多瘴氣,讓兩個孩子隨軍出征本就令無數人不認可, 然不管是朱元璋和太子都覺得, 有些事要讓他們去嚐試。
孩子嘛,太細致的養反而養不活。
因此,馬皇後把該準備的藥和太醫必須備上。
孫商枝在得知朱至要去雲貴時, 趕緊向朱至提出申請, 請朱至把她帶上。
“你不是說宮中的醫書能再學幾年?”朱至詫異無比,這怎麽一聽說雲貴都迫不及待了呢?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而且雲貴之地有不少神醫,我是想隨郡主一道去學習, 長長見識。”孫商枝道明其中的用意,她可不是單純想去,更多何嚐不是為了增進醫術。
朱至能拒絕嗎?她會拒絕才怪好吧。
要不是想到孫商枝之前說起宮中好些醫書沒有看完,不樂意出宮,朱至第一時間就想讓孫商枝跟她一道去雲貴。
好在她的顧慮在孫商枝這裏不是問題, 書在宮裏, 有朱至在, 想什麽時候看就能什麽時候看。
雲貴之地,山高林茂, 要是一個人去, 孫商枝一個女兒家未必敢去,請別人陪她一道又太麻煩人了。朱至這一去, 她一道同去, 那還用擔心安全嗎?
“不過, 你可得幫我們的將士看看, 畢竟是雲貴之地, 水土不服難以避免。”朱至有言在先,好的大夫怎麽能就留給她一個人用呢?
為了大夫本身著想,或是為了無數病人著想,都應該讓大夫出去多看病人。
病人看得多了,提升醫術。病人得了好大夫救治,身體康健。互惠互利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謝郡主成全。”孫商枝是一個真正的好大夫,因此應得相當爽快,且讓朱至放心,她並無意一直守在朱至身邊。
“我奶奶的身體?”朱至更得問問孫商枝馬皇後的身體如何?
“隻要皇後娘娘不要過於操勞,靜心安養,一切都會好的。”這話,孫商枝並不是單純寬慰朱至而已,馬皇後的病就是因為過於操勞,加之思慮過重,隻要能靜心安養,必能長命百歲。
行,朱至眼下最放心不下就是馬皇後的身體,確定馬皇後靜養有用,那就好說了。
過了年,春耕之後,以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將軍,涼國公藍玉,西平侯沐英為副將軍,率30萬步騎征雲貴。臨行前,朱元璋把男裝打扮的朱至和朱雄英推到這三位將軍麵前道:“兩個小的有心長長見識,這一路上就辛苦你們看著點。”
三人下巴都要掉了!
有沒有搞錯?有沒有搞錯?
朱雄英,涼國公這個當人舅公的人怎麽可能認不得,縱然是朱至做男裝打扮,那都一眼認出來了啊!
西平侯沐英也是一樣,他可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義子,對朱家的人,就東宮的一個個都熟得很。
饒是潁川侯未必一眼看出朱至的身份,猜也是猜得到的!
“他們兩個年紀雖小,卻說了願意隨你們一道出征,你們也不用太操心,隻當他們是尋常將士。”朱元璋努力整理了話,雖然說出來他是覺得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架不住決定早就做下了,朱元璋要讓朱至去試,也是想有一個容錯的機會。要是朱至不是那麽一顆苗子,正好趁早改正。
小,就是因為小才最好試驗。
別說什麽易夭折的話。他的孫兒要是撐不過,是他老朱家的命!
朱元璋狠下這個心。
“尋常將士不要那麽小的。”涼國公第一個反駁,一千個一萬個不認同朱元璋的做法。
旁邊的西平侯也控製不住喚一聲,“太子?”
送行這會兒,朱元璋都來了,朱元璋能不來嗎?
來就來了,太子板著一張臉不發話,西平侯不問問都不行。也是盼著太子能攔一攔!
太子道:“他們有心上戰場,想去就讓他們去吧。”
得,雖說他們料到太子要不答應,朱元璋絕不可能把人送到他們的手裏,當真親耳聽見,一個個還是難以置信。
就朱至和朱雄英過了年也就虛歲八歲,這麽點大的孩子讓人跟他們往雲貴去,路途遙遠不說,雲貴那樣的地方是好去處嗎?就是他們這些人進去了都得小心再三,生怕丟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