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解釋說一切都是誤會,都是大明的算計,她從來沒有背叛過北元。從來沒有。
可是,在北元因她而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這樣的一番話說出去,根本沒有任何說服力。
下一刻,秦王妃抬起頭盯著朱至,眼中透著濃烈的恨意。
秦王擋在朱至的麵前,毫不留情的道:“你要恨就恨你的族人。我們願意放你回北元,是他們容不下你,與我們有何關係?你恨至兒?怎麽,許你們算計我們大明,不許我們大明算計你?這比的就是腦子,你們腦子不好使,倒好意思怪我們至兒的腦子太好使?”
朱至低頭一笑,秦王的維護朱至明白,心下自也十分感激。
至於秦王妃!
“二嬸落得這般下場都是我做的,我大方承認。二嬸如果不服,再想跟我鬥,我不介。隻要你們北元能再信你,同時也能經得起損失。”朱至拍拍秦王的背,讓秦王讓一讓,這點小事她可以處理好,秦王莫擔心。
秦王作為旁觀人就得提醒提醒秦王妃,到底是誰才是罪魁禍首。別什麽事都扣到朱至頭上。至於旁的,朱至既然不擔心,他信得過朱至。
“我總是要讓二嬸您知道,隨著我一回一回的借您算計北元,不管從前有多少人相信二嬸您,以後,他們都不敢再輕易道一聲相信。您,可以繼續不放棄,但下一回北元會怎麽樣更不一定。”朱至如同惡魔一般警告秦王妃,不服隻管放馬過來是吧。
第98章 抵達
◎問題◎
秦王妃氣得渾身顫抖, 可是,技不如人, 秦王妃能如何?
朱至說的每一句都是真真切切的, 他們比的是腦子,明顯秦王妃也好,北元也罷, 都被朱雄英這個人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獨獨忘了在朱雄英的身邊有一個機關算盡的朱至。
本以為大明出了一個朱元璋,再有一個太子, 已然是得天獨厚了,沒想到還會有一個朱至!
秦王妃要說以前會覺得, 隻要自己堅持,隻要自己不放棄,她一定可以尋到對付大明的機會,一定能夠再複大元山河。
可是,不是朱元璋的對手, 不是太子的對手, 她都認了!接二連三落入朱至陷阱之中, 竟然完全不是朱至的對手,這對秦王妃的打擊是巨大的。
鬥不過老狐狸可以接受。她竟然從未注意過大明的第三代裏養出了朱至這樣一個人物, 難道不是她犯下最大的錯?
朱至就不管秦王妃了, 想必經此一事後,秦王妃再往北元處送消息, 北元的第一反應也會是, 這會不會也是計?
而且因為秦王妃的緣故, 北元損失慘重, 這也就代表著在不少北元人的心裏, 秦王妃或許已經成為大明的人。
嫁入大明多年的人,難道不可能出嫁從夫?沒有人敢保證這一點。
而北元與大明的敵對關係,注定讓北元不願意放棄對中原的覬覦。也正是因為如此,凡事就須慎重,不可傾一國之力而償試。
等朱至再回北平,又伏擊北元的朱至,在軍中已然引起一連番的稱讚,都道其有朱元璋的風範。
這一點誇讚得略有些過了,好在朱至就聽聽。眼下的重點難道不是信國公要來了嗎?
朱雄英迎麵給朱至送來這則消息,信國公明天就到,朱至要是再不回來,朱雄英都要派人去催了!
催是不用催的,朱至這不就回來了嗎?
隻不過秦王妃一回來,或許受到的打擊很大,也是對自己和北元絕望了,竟然病了。
朱至並不吝嗇派太醫前去救治。
秦王在明明可以借北元的手殺了秦王妃的情況下,並不願意就此了結他們之間的孽緣,朱至都把人算計成一顆棄子了,也不至於容不下秦王妃。
人,還是救回來。
秦王倒是親自守著,絮絮叨叨問起秦王妃,難道要這樣認輸了嗎?她要是就這樣認輸了,在北元人的心裏,她就真成了一個賣國的郡主,必為北元上下所唾罵。但問秦王妃是否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朱至和朱雄英聽到手下的人回稟此事時,隻長長一歎,秦王是一個心軟的人。既念秦王妃的忠義,也多少有幾分不舍得秦王妃死的吧。
貓狗養得久了都會有感情,更何況是人。
秦王自己決定的事,將來有什麽後果,他也能擔得起。
而後,信國公抵達北平。
朱雄英和朱至親自去接,誰人又敢不去。
“太孫,郡主,折煞老臣了。”一身朝服的信國公迎麵走來,豈敢生受下朱至和朱雄英親自來迎。
“信國公說的哪裏話,辛苦國公了。”朱雄英與朱至齊齊衝信國公作一揖,謝過信國公。
“不敢不敢。”朱雄英和朱至的感謝真心實意,信國公豈不知,卻也正是因為如此,信國公才不敢受之,趕緊把朱至和朱雄英扶起,且讓他們無須多禮。
朱雄英朝信國公一笑道:“鳳陽一別,國公可安好?”
信國公開懷大笑道:“好好好,聞太孫和郡主的消息,更是好得不能再好。”
這是實話,江山後繼有人,他們這些老臣能鬆口氣,不用擔心。
餘光落在朱至身上,對於出落得越發出眾,或許是經過戰場洗禮,身上銳氣一時沒能收回來的朱至,信國公眼睛亮了!
果真是天生的將帥啊,就北平這一連串的事,別管是朱雄英或是朱至,能想出如此環環相扣的法子,既滅北元的威風,也讓北平得以安寧,真真是太好了!
“你們幾個小子還在後頭幹什麽?還不快過來拜見太孫和郡主?”信國公滿意之餘,更得讓孫子們麻利的出來,別躲在後頭不動彈,叫人看了笑話。
隨著信國公一聲令下,朱雄英的視線已經往後移,其實打從一開始朱雄英就在等著該出現的人出現。
朱至未來的夫婿可是要從這些人裏選的。
“爺爺。”沒辦法,再怎麽想躲的人,來到北平了還怎麽躲?
一個個半大的小子從馬車上下來,朱雄英挑挑眉頭,馬車?信國公一個身經百戰的人,孫子們竟然都不會騎馬?
五個大大小小的男孩跑了出來,最大的十五六歲,最小八歲。真真是連小的都不放過。
“見過太孫,郡主。”別管怎麽著,當著那麽多官員的麵,太孫的麵子得給,郡主的麵子也得給。
當然,第一時間,五人的視線都落在朱至身上,本來不情不願的人,在看到朱至那張臉啊,都不由一頓。
沒辦法,朱至的皮膚是天生的白皙,怎麽曬都曬不黑,為此,常氏不知有多羨慕。
加之今日是要來迎信國公,朱至再怎麽不用心打扮,收拾整齊是必須的。
一身水墨色的勁裝,長發束起,端顯颯爽,白皙的皮膚在陽光照耀下泛起紅暈,唇角彎彎,黑漆的目光閃閃亮亮,比那滿天星辰都要亮。
人嘛,都是見色起意。
想當年信國公有心要把朱至搶回湯家,不就是因為朱至自小長得好看?
如今越長越好看,信國公看在眼裏,已經在腦補將來的曾孫該是何等可愛的模樣。
“咳咳。這是我的長孫湯晟,二孫湯昱,三孫湯顯,四孫湯晨,五孫湯昌。”信國公相當的自覺,第一時間把孫兒們全都介紹下。
他這一番舉動落在一幹人的眼裏,不約而同的都望向朱至,相當的明白這是何意。
不得不說,信國公真是懂得見縫插針。
有人是羨慕的,畢竟要是誰家能娶了太子唯一的女兒,太孫的妹妹,將來的前程自是不可限量。
“諸位兄長弟弟有禮。”朱至麵帶笑容的衝一幹人打招呼,就好像根本不明白信國公的意圖。
一幹被朱至一張臉晃得心神蕩漾的人張了張嘴,也跟著道:“郡主有禮。”
信國公沒想到孫兒們都傻了,瞪了他們一眼,有心想提醒提醒他們,別像個傻子似的,最後覺得還是算了。
“這一路上有些累了,歇歇?”詢問的眼神落在朱雄英身上,朱雄英馬上順勢道:“請。”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婚事尚未真真定下,何必急著廣而告之?朱雄英也要為自己的妹妹著想,果斷順信國公的勢先回驛站。
“太孫,為信國公準備的宴席?”一旁的官員一看這全都準備走人,趕緊出言提醒一句。
“不用。你們的心意我收到了,陛下嚴令勞民傷財,諸位想必並不希望太孫與我受陛下責罰。”信國公馬上接過話,同時也注意朱雄英的神色,但凡要是朱雄英覺得他這事不該那麽說,他會把主動權移交朱雄英的手裏。
“信國公所言甚是,諸位都散了吧。”朱雄英十分認同。勞民傷財不可取,他可沒有讓人特意準備接風宴。
有人想來個先斬後奏?不好意思,朱雄英不吃這一套。
正好,信國公也一樣。
信國公聞朱雄英所言,自知朱雄英不僅是認同他的做法,也是在為他撐場子!
也對,這大明的天下亂與不亂,有句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朱雄英自該以身作則。
“請。”朱雄英與信國公相請,他們回驛站去。
信國公求之不得。回驛站嘛,他們聊正事,就讓孫子們想想辦法怎麽入朱至的眼!
嗯,雙管齊下,什麽都不會耽誤。
隻是,信國公忘記一件極重要的事了。正事裏朱至參與得挺多的,甚至這軍中的事,朱雄英都沒她了解。
但凡信國公想了解軍中事務,就得朱至參與。
朱至能參與,信國公能讓孫兒們參與嗎?
不說國事會不會由他們的嘴泄露出去,信國公想到和朱至、朱雄英在那兒說正事兒,他的孫子們一個個不明所以,那不是敗壞印象嗎?
縱然心不甘情不願,信國公終是隻能把孫兒們打發了。
然後,信國公就挺鬱悶的同朱至道:“這幾個都被他們的爹給養成文人了,連馬都騎不好。”
“沒事,天下安定了,誰都覺得讀書出頭的機會更多。”朱至絲毫不在意,不會騎馬怎麽了,個人愛好罷了,沒有誰規定了說,什麽人就必須要會什麽事。
信國公聽著朱至的話,越發覺得朱至是個好孩子。
“以後郡主要是想讓他們陪你幹什麽,他們要敢不聽話,你跟我說,我揍到他聽話為止。”信國公沒想到盼了多少年的事竟然真有盼成的一天,朱至就要成為他家的孫媳,實在太好了!
朱至哭笑不得的道:“國公爺,真要是揍人,我能揍。”
說罷亮起小拳頭叫信國公看看,她不是隻會說話沒本事的人?
“啊,對,你天生神力,一般人不是你對手。啊,不對,練過的人等閑都不是你的對手。”信國公終於想起這事,朱至可是連自家叔叔都打過的人,誰讓她不高興,她會親自動手,用不著麻煩別人。
朱至無奈,正色與信國公道:“國公爺放心,我雖然不算脾氣太好,但也明白長久相處之道在於尊重。我嫁的是郎君,不是奴仆。我並無意要求他為我而活,也無意改變他的喜好。就如同我也不希望他費心想要改變我。”
說到這裏,朱至道:“您放心,您讓我選,我選定了,日後也會與他努力過好我們的日子。”
啊,信國公聽著樂得直拍腿道:“看吧,我就知道你是個好孩子。陛下和皇後,太子,都跟我說你被他們寵壞了,嫁了人脾氣也是收不回來。家裏人聽說我為孫兒求了你這位郡主,一個個都發愁。他們哪裏知道,你脾氣大,那也不是亂發脾氣的人。他們都不識貨。”
顯然自認為識貨的信國公極是為自己的慧眼而高興。
朱至和朱雄英為此都抹了一把虛汗,也不得不承認信國公確實有識人之能是吧!雖然這好像在變相的誇讚朱至!可朱至不值得誇讚嗎?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烈士陵園何時公祭?”信國公誇了自己一波,也順勢誇了朱至,接下來該言歸正傳。
公祭烈士陵園,這就意味著朱雄英和朱至該離開北平了。
“就這幾日。不過,我在北平碰見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信國公不妨留著此人修路造橋。”朱雄英麵帶笑容的說起此,信國公立刻拿眼瞅了朱雄英。修路造橋,這個事在北平來說不算什麽大事,叫朱雄英特意一提,意義卻不太一樣了。
“北平之地若要改,先從路和橋開始。先前是至兒大肆招攬擅長修繕之類的人才,此人才會毛遂自薦。”朱雄英大意將情況那麽一說,信國公的視線落在朱至身上。
可是,在北元因她而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這樣的一番話說出去,根本沒有任何說服力。
下一刻,秦王妃抬起頭盯著朱至,眼中透著濃烈的恨意。
秦王擋在朱至的麵前,毫不留情的道:“你要恨就恨你的族人。我們願意放你回北元,是他們容不下你,與我們有何關係?你恨至兒?怎麽,許你們算計我們大明,不許我們大明算計你?這比的就是腦子,你們腦子不好使,倒好意思怪我們至兒的腦子太好使?”
朱至低頭一笑,秦王的維護朱至明白,心下自也十分感激。
至於秦王妃!
“二嬸落得這般下場都是我做的,我大方承認。二嬸如果不服,再想跟我鬥,我不介。隻要你們北元能再信你,同時也能經得起損失。”朱至拍拍秦王的背,讓秦王讓一讓,這點小事她可以處理好,秦王莫擔心。
秦王作為旁觀人就得提醒提醒秦王妃,到底是誰才是罪魁禍首。別什麽事都扣到朱至頭上。至於旁的,朱至既然不擔心,他信得過朱至。
“我總是要讓二嬸您知道,隨著我一回一回的借您算計北元,不管從前有多少人相信二嬸您,以後,他們都不敢再輕易道一聲相信。您,可以繼續不放棄,但下一回北元會怎麽樣更不一定。”朱至如同惡魔一般警告秦王妃,不服隻管放馬過來是吧。
第98章 抵達
◎問題◎
秦王妃氣得渾身顫抖, 可是,技不如人, 秦王妃能如何?
朱至說的每一句都是真真切切的, 他們比的是腦子,明顯秦王妃也好,北元也罷, 都被朱雄英這個人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獨獨忘了在朱雄英的身邊有一個機關算盡的朱至。
本以為大明出了一個朱元璋,再有一個太子, 已然是得天獨厚了,沒想到還會有一個朱至!
秦王妃要說以前會覺得, 隻要自己堅持,隻要自己不放棄,她一定可以尋到對付大明的機會,一定能夠再複大元山河。
可是,不是朱元璋的對手, 不是太子的對手, 她都認了!接二連三落入朱至陷阱之中, 竟然完全不是朱至的對手,這對秦王妃的打擊是巨大的。
鬥不過老狐狸可以接受。她竟然從未注意過大明的第三代裏養出了朱至這樣一個人物, 難道不是她犯下最大的錯?
朱至就不管秦王妃了, 想必經此一事後,秦王妃再往北元處送消息, 北元的第一反應也會是, 這會不會也是計?
而且因為秦王妃的緣故, 北元損失慘重, 這也就代表著在不少北元人的心裏, 秦王妃或許已經成為大明的人。
嫁入大明多年的人,難道不可能出嫁從夫?沒有人敢保證這一點。
而北元與大明的敵對關係,注定讓北元不願意放棄對中原的覬覦。也正是因為如此,凡事就須慎重,不可傾一國之力而償試。
等朱至再回北平,又伏擊北元的朱至,在軍中已然引起一連番的稱讚,都道其有朱元璋的風範。
這一點誇讚得略有些過了,好在朱至就聽聽。眼下的重點難道不是信國公要來了嗎?
朱雄英迎麵給朱至送來這則消息,信國公明天就到,朱至要是再不回來,朱雄英都要派人去催了!
催是不用催的,朱至這不就回來了嗎?
隻不過秦王妃一回來,或許受到的打擊很大,也是對自己和北元絕望了,竟然病了。
朱至並不吝嗇派太醫前去救治。
秦王在明明可以借北元的手殺了秦王妃的情況下,並不願意就此了結他們之間的孽緣,朱至都把人算計成一顆棄子了,也不至於容不下秦王妃。
人,還是救回來。
秦王倒是親自守著,絮絮叨叨問起秦王妃,難道要這樣認輸了嗎?她要是就這樣認輸了,在北元人的心裏,她就真成了一個賣國的郡主,必為北元上下所唾罵。但問秦王妃是否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朱至和朱雄英聽到手下的人回稟此事時,隻長長一歎,秦王是一個心軟的人。既念秦王妃的忠義,也多少有幾分不舍得秦王妃死的吧。
貓狗養得久了都會有感情,更何況是人。
秦王自己決定的事,將來有什麽後果,他也能擔得起。
而後,信國公抵達北平。
朱雄英和朱至親自去接,誰人又敢不去。
“太孫,郡主,折煞老臣了。”一身朝服的信國公迎麵走來,豈敢生受下朱至和朱雄英親自來迎。
“信國公說的哪裏話,辛苦國公了。”朱雄英與朱至齊齊衝信國公作一揖,謝過信國公。
“不敢不敢。”朱雄英和朱至的感謝真心實意,信國公豈不知,卻也正是因為如此,信國公才不敢受之,趕緊把朱至和朱雄英扶起,且讓他們無須多禮。
朱雄英朝信國公一笑道:“鳳陽一別,國公可安好?”
信國公開懷大笑道:“好好好,聞太孫和郡主的消息,更是好得不能再好。”
這是實話,江山後繼有人,他們這些老臣能鬆口氣,不用擔心。
餘光落在朱至身上,對於出落得越發出眾,或許是經過戰場洗禮,身上銳氣一時沒能收回來的朱至,信國公眼睛亮了!
果真是天生的將帥啊,就北平這一連串的事,別管是朱雄英或是朱至,能想出如此環環相扣的法子,既滅北元的威風,也讓北平得以安寧,真真是太好了!
“你們幾個小子還在後頭幹什麽?還不快過來拜見太孫和郡主?”信國公滿意之餘,更得讓孫子們麻利的出來,別躲在後頭不動彈,叫人看了笑話。
隨著信國公一聲令下,朱雄英的視線已經往後移,其實打從一開始朱雄英就在等著該出現的人出現。
朱至未來的夫婿可是要從這些人裏選的。
“爺爺。”沒辦法,再怎麽想躲的人,來到北平了還怎麽躲?
一個個半大的小子從馬車上下來,朱雄英挑挑眉頭,馬車?信國公一個身經百戰的人,孫子們竟然都不會騎馬?
五個大大小小的男孩跑了出來,最大的十五六歲,最小八歲。真真是連小的都不放過。
“見過太孫,郡主。”別管怎麽著,當著那麽多官員的麵,太孫的麵子得給,郡主的麵子也得給。
當然,第一時間,五人的視線都落在朱至身上,本來不情不願的人,在看到朱至那張臉啊,都不由一頓。
沒辦法,朱至的皮膚是天生的白皙,怎麽曬都曬不黑,為此,常氏不知有多羨慕。
加之今日是要來迎信國公,朱至再怎麽不用心打扮,收拾整齊是必須的。
一身水墨色的勁裝,長發束起,端顯颯爽,白皙的皮膚在陽光照耀下泛起紅暈,唇角彎彎,黑漆的目光閃閃亮亮,比那滿天星辰都要亮。
人嘛,都是見色起意。
想當年信國公有心要把朱至搶回湯家,不就是因為朱至自小長得好看?
如今越長越好看,信國公看在眼裏,已經在腦補將來的曾孫該是何等可愛的模樣。
“咳咳。這是我的長孫湯晟,二孫湯昱,三孫湯顯,四孫湯晨,五孫湯昌。”信國公相當的自覺,第一時間把孫兒們全都介紹下。
他這一番舉動落在一幹人的眼裏,不約而同的都望向朱至,相當的明白這是何意。
不得不說,信國公真是懂得見縫插針。
有人是羨慕的,畢竟要是誰家能娶了太子唯一的女兒,太孫的妹妹,將來的前程自是不可限量。
“諸位兄長弟弟有禮。”朱至麵帶笑容的衝一幹人打招呼,就好像根本不明白信國公的意圖。
一幹被朱至一張臉晃得心神蕩漾的人張了張嘴,也跟著道:“郡主有禮。”
信國公沒想到孫兒們都傻了,瞪了他們一眼,有心想提醒提醒他們,別像個傻子似的,最後覺得還是算了。
“這一路上有些累了,歇歇?”詢問的眼神落在朱雄英身上,朱雄英馬上順勢道:“請。”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婚事尚未真真定下,何必急著廣而告之?朱雄英也要為自己的妹妹著想,果斷順信國公的勢先回驛站。
“太孫,為信國公準備的宴席?”一旁的官員一看這全都準備走人,趕緊出言提醒一句。
“不用。你們的心意我收到了,陛下嚴令勞民傷財,諸位想必並不希望太孫與我受陛下責罰。”信國公馬上接過話,同時也注意朱雄英的神色,但凡要是朱雄英覺得他這事不該那麽說,他會把主動權移交朱雄英的手裏。
“信國公所言甚是,諸位都散了吧。”朱雄英十分認同。勞民傷財不可取,他可沒有讓人特意準備接風宴。
有人想來個先斬後奏?不好意思,朱雄英不吃這一套。
正好,信國公也一樣。
信國公聞朱雄英所言,自知朱雄英不僅是認同他的做法,也是在為他撐場子!
也對,這大明的天下亂與不亂,有句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朱雄英自該以身作則。
“請。”朱雄英與信國公相請,他們回驛站去。
信國公求之不得。回驛站嘛,他們聊正事,就讓孫子們想想辦法怎麽入朱至的眼!
嗯,雙管齊下,什麽都不會耽誤。
隻是,信國公忘記一件極重要的事了。正事裏朱至參與得挺多的,甚至這軍中的事,朱雄英都沒她了解。
但凡信國公想了解軍中事務,就得朱至參與。
朱至能參與,信國公能讓孫兒們參與嗎?
不說國事會不會由他們的嘴泄露出去,信國公想到和朱至、朱雄英在那兒說正事兒,他的孫子們一個個不明所以,那不是敗壞印象嗎?
縱然心不甘情不願,信國公終是隻能把孫兒們打發了。
然後,信國公就挺鬱悶的同朱至道:“這幾個都被他們的爹給養成文人了,連馬都騎不好。”
“沒事,天下安定了,誰都覺得讀書出頭的機會更多。”朱至絲毫不在意,不會騎馬怎麽了,個人愛好罷了,沒有誰規定了說,什麽人就必須要會什麽事。
信國公聽著朱至的話,越發覺得朱至是個好孩子。
“以後郡主要是想讓他們陪你幹什麽,他們要敢不聽話,你跟我說,我揍到他聽話為止。”信國公沒想到盼了多少年的事竟然真有盼成的一天,朱至就要成為他家的孫媳,實在太好了!
朱至哭笑不得的道:“國公爺,真要是揍人,我能揍。”
說罷亮起小拳頭叫信國公看看,她不是隻會說話沒本事的人?
“啊,對,你天生神力,一般人不是你對手。啊,不對,練過的人等閑都不是你的對手。”信國公終於想起這事,朱至可是連自家叔叔都打過的人,誰讓她不高興,她會親自動手,用不著麻煩別人。
朱至無奈,正色與信國公道:“國公爺放心,我雖然不算脾氣太好,但也明白長久相處之道在於尊重。我嫁的是郎君,不是奴仆。我並無意要求他為我而活,也無意改變他的喜好。就如同我也不希望他費心想要改變我。”
說到這裏,朱至道:“您放心,您讓我選,我選定了,日後也會與他努力過好我們的日子。”
啊,信國公聽著樂得直拍腿道:“看吧,我就知道你是個好孩子。陛下和皇後,太子,都跟我說你被他們寵壞了,嫁了人脾氣也是收不回來。家裏人聽說我為孫兒求了你這位郡主,一個個都發愁。他們哪裏知道,你脾氣大,那也不是亂發脾氣的人。他們都不識貨。”
顯然自認為識貨的信國公極是為自己的慧眼而高興。
朱至和朱雄英為此都抹了一把虛汗,也不得不承認信國公確實有識人之能是吧!雖然這好像在變相的誇讚朱至!可朱至不值得誇讚嗎?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烈士陵園何時公祭?”信國公誇了自己一波,也順勢誇了朱至,接下來該言歸正傳。
公祭烈士陵園,這就意味著朱雄英和朱至該離開北平了。
“就這幾日。不過,我在北平碰見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信國公不妨留著此人修路造橋。”朱雄英麵帶笑容的說起此,信國公立刻拿眼瞅了朱雄英。修路造橋,這個事在北平來說不算什麽大事,叫朱雄英特意一提,意義卻不太一樣了。
“北平之地若要改,先從路和橋開始。先前是至兒大肆招攬擅長修繕之類的人才,此人才會毛遂自薦。”朱雄英大意將情況那麽一說,信國公的視線落在朱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