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這些年朱元璋越發任性肆意,恨不得自己牢牢的控製住整個大明的官吏,為此不惜把他們這些親軍推到明麵上,讓他們可以奉命監察百官,但凡隻要發現有任何異常的官吏,都可以把他們拿下。


    可是,自打馬皇後那回病了醒來之後,朱元璋不再咄咄逼人了,看起來像是要把所有的殺氣全都收起來了。


    或許別人沒有這個感覺,但錦衣衛直觀代表著朱元璋的喜怒,因而皮世也就敏銳的察覺,朱元璋如今的善占據了上風。


    這份善落在朱雄英的身上,對皮世來說就更是代表他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他想做的事。查案問案,定罪須看證據,人證物證。


    “世人本惡,陛下顧念太子,顧念太孫,可陛下始終是陛下,最是不能容忍旁人毀了大明的江山。北平的事也就罷了,眼下西安也鬧出諸多事,這些當官的與人販子勾結,意圖挑起西安動亂,謀害郡主,樁樁件件但為皇上所知,陛下容得?”慕容旦更清楚朱元璋的底線,明了他並不是那樣一個受氣的人。


    大明的官員,不合用的隻管撤了。留著他們難道不是對大明的傷害?


    慕容旦相信西安的事一但傳回應天,朱元璋一定會改變態度。


    “沒有企圖挑起西安動亂,他們更沒有膽大包天的謀害郡主。”案子是皮世查的,朱雄英和朱至已然接受他所查到的一切,慕容旦非把事情往嚴重裏說,打的什麽主意難道他們不清楚?


    皮世不悅擰起眉頭,不喜慕容旦竟然把沒有的事往嚴重裏說。


    不料慕容旦對此不屑的冷哼一聲道:“你敢說西安的官員他們沒有這個心?他們不想西安大亂?不想謀害郡主?我不過是把他們的心思全都道破,怎麽,你覺得不妥?”


    弄虛作假不是慕容旦會做的事,西安那些官到底心裏想不想要西安亂,想不想要朱至死,皮世敢肯定?


    一時間皮世不再作聲。


    “我們能想到的事,陛下會想不到嗎?想害郡主的人,就是要大明斷後。對,或許在旁人看來郡主不及太孫的位置,但我既然追隨在陛下身邊多年,又是負責教導郡主和太孫武藝的人,我比任何人都要更清楚,在陛下心中,郡主和太孫的位置一樣的重要。害郡主就是斷太子和太孫的臂膀,陛下一樣容不得。”慕容旦清楚的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也明了朱至的重要性,因此,那些想要朱至死的人,他一個都不能放過。


    “一念生惡不假,隻要不付行動,怎麽能由此斷定他們的惡?按慕容同知的做法,怕是這滿天下的人都是惡人。”皮世知道慕容旦企圖說服他,讓他站在他那一邊,他們可以一起向朱元璋進言。


    但是皮世才不會被慕容旦忽悠住了。不可否認西安的官員為了掩蓋自己犯下的過錯,未必沒有在亂起的時候想要朱至死,但也隻是一閃而過的念頭,他們並沒有付之行動不是嗎?


    “他們冷眼旁觀,沒有派出任何兵馬救郡主,你不知?我會將這一切如實稟告陛下,至於陛下會如何處置他們,在陛下。”慕容旦不會為他們粉飾太平,相反,他會把這一切都如實稟告,那就看看朱元璋最後會怎麽選擇。


    “慕容同知。”皮世當然清楚要是慕容旦這樣做,朱元璋必將勃然大怒,西安將會血流成河。


    “你我聊到這裏也都明白了,你勸不動我,我也勸不動你。”慕容旦揚手,以為他們之間的交談該到此為止了。


    “我隻管保護陛下和太子、太孫、郡主,但凡有危及他們的人,我能想到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那些人殺了。”慕容旦的行事風格一貫如此,以後也沒有打算改一改。


    皮世何嚐不是想把人勸好了,但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


    吐一口氣,皮世想回去找朱雄英的,畢竟要是不想讓西安血流成河,最好的辦法就是阻止慕容旦。


    可一想剛剛其實朱雄英何嚐不是已經勸過了,慕容旦聽不進勸,他們能如何?


    最終,皮世還是停下了腳步,與其想著勸慕容旦不說實話,不如考慮該怎麽讓朱元璋莫要動殺心。旁人或許勸不了,但朱元璋的身邊有太子,太子絕不會讓朱元璋肆意殺人的。


    隻不過,皮世怕是如何也料不到,西安的事傳回應天時,眾人在震驚地西安的官員如此膽大包天的同時,也有人參朱至的行為,身為郡主,豈能出入煙花之地。


    本來西安出了那麽大的事,朝中大臣的注意力更應該在西安的官員上,關心他們做了什麽事,犯了什麽法。再不然也該問問西安那夜起的亂子有沒有傷及於人。


    不承想朝廷上指責最多的竟然是朱至出入煙花之地的事。


    朱元璋聽著他們指責不斷,竟然還向朱元璋進言,當給朱至派一個懂規矩的嬤嬤,好好教導,絕不能再讓朱至繼續肆意妄為,做出這等離經叛道的事。


    沒有人注意到,太子難得板起了一張臉。


    “孤竟然不知,身為朝中重臣,不關心百姓生死,不問西安為惡的官員所犯何罪,你們卻揪著孤的女兒出入煙花柳巷,以為孤的孩子不懂規矩,理當好好教導。你們是在質疑孤怎麽教的女兒?”朱元璋還忍著,不想一向好脾氣的太子卻不忍了。


    怎麽一個個都在明裏暗裏的指責他的女兒不好,這是想轉移誰的注意力?


    他的女兒不好,那些和人販子勾結的官員,背地裏想算計他的女兒,看他們大明笑話的人就很好?


    太子往前邁了一步,不怒而威的問:“聽著你們指責孤的女兒不該出入煙花之地,讓孤好好教導,知道的會覺得你們懂事,欲為孤分憂,不知道的怕是以為這是哪家的族會,而不是朝廷,不論國家大事,竟然揪著無關緊要的小事不放。孤的女兒,在大明的土地上,隻要不犯國法,哪裏都去得。”


    最後這點態度太子必須得讓他們知道。


    煙花柳巷之地,男人去了是幹什麽,身為男人的心知肚明。容不得女兒出入那樣的地方,這是誰定的規矩?難道不是男人嗎?分明女子去那樣的地方也做不了什麽事,他們卻這不許,那不讓。要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想怎麽管,太子是不會攔著的。


    可是太子自己的女兒,他從不覺得朱至是無緣無故去的,那麽不管朱至去哪兒,她既不曾犯了大明的律法,如何去不得?


    喋喋不休指責朱至的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被太子懟了。


    太子那分明並不認為朱至有何不妥的態度,加之先前的那番指責的話,朝堂之上不論國家大事,隻討伐一個少女該不該去那煙花之地,他們還記得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該幹什麽嗎?


    好些人都麵紅耳赤,居心不.良的人到底為什麽不論西安的官員,隻盯著朱至不放,該懂的都懂。


    “不論國事,隻盯著安和郡主去向的人,一律貶官三階,罰俸半年。”與之而來的是朱元璋的聲音落下。


    朱元璋可就幹脆得多了,當官的不想國家大事,隻盯著一個少女的去向不放,多加指責,怎麽,在他們看來指責朱至比國家大事更重要?會分輕重嗎他們?


    不過,他們不會也沒有關係,朱元璋不介意親自教教他們。


    “陛下。”太子指責他們,他們無可反駁,麵紅耳赤的不知該如何是好。結果這才哪跟哪兒呢。


    朱元璋不罵他們,隻幹脆利落的罰人。


    朱元璋冷冷的道:“怎麽,覺得朕罰輕了?”


    此話落下,誰也不敢再為自己求情。


    朱元璋再一次冷笑道:“你們呐,永遠都記不住自己的身份。就算朕一再要求你們,你們照樣聽不進朕說的話。好,很好。西安查到參與販賣人口的官員,一律按律處置。至於企圖謀害郡主,挑起西安動亂的人,處以極刑。”


    誠如慕容旦所料,朱元璋並不是一個溫和的人,敢動朱至,他們敢起這個心,朱元璋就容不得他們。


    “陛下。”極刑什麽的,誰聽了心下不是大驚。


    “陛下,錦衣衛已然查明,那夜的動亂純屬意外,並非有人蓄意謀害郡主。”文臣中有人出列,此人身著素銀三色服,一臉正氣,恭順與朱元璋作一揖,希望朱元璋可以改主意,切莫以猜忌殺人。


    “方孝孺,你是覺得西安的那些人沒有動殺人之心?”朱元璋點那一位的名字,半眯起眼睛盯著眼前的人有問。


    被直呼其名,方孝孺不見慌亂,據理力爭道:“雖有此心,卻未付之行動。陛下,不可以惡念定罪。”


    朱元璋剛要開口,太子附和道:“陛下,方卿言之有理。西安內的官員,查明所犯之罪,一律依律而處,實不該以猜測人心之惡而殺人。”


    方才朱元璋喜於太子出麵維護朱至,完全不希望有人說朱至的半句不是,結果朱元璋想要處置企圖傷害朱至的人時,太子又不同意。


    朱元璋瞪了太子,那份不滿毫不掩飾。但太子卻沒有後退。


    “法為底線,禁於人之惡,豈能因惡念而定罪。倘若行此法,下必效之,將有多少人蒙冤受屈?”太子努力說服朱元璋,隻為了讓朱元璋切莫意氣用事,實不該豎這樣的榜樣。


    “此事再議。”朱元璋不知是不是聽進太子的勸,又或是惱怒太子竟然不站在他這邊,起身不願意再說話,頭也不回的走了。


    太子無奈搖頭,自家父親這脾氣,他除了乖乖跟上,又能如何?


    一幹臣子趕緊恭送朱元璋和太子,一個個其實也希望太子能勸服朱元璋。


    畢竟律法的規矩如同太子所說,那就是約束人性的底線,處罰的是相關的行動。想什麽都成了罪,以後有人借鑒朱元璋,位高者都仿效之,底層的百姓如何生存?


    太子尾隨朱元璋,朱元璋氣呼呼的走了好幾步,走入內殿,再也忍不住衝太子道:“殺雞儆猴。他們敢對至兒動手,早晚有一天也會敢對雄英動手。你就不擔心他們有個萬一?”


    不怪朱元璋著急,他把人放出去是要鍛煉人的,並不代表他要不管他們置身於危險之中,由著別人對付他們兩個。


    “這隻是一個意外,沒有人想造成動亂,皮世已經查得很清楚。父皇不能因為猜忌殺人。”太子好言相勸,他是朱雄英和朱至的父親,他的心情是和朱元璋一樣的,並不希望兩個孩子遭遇任何意外。


    而且皮世已經查明,並沒有在背後推手造就當夜的動亂,隻是兩個有情.人想趁亂逃走,因此才會造成那樣的局麵。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朱元璋的想法也是相當直接,他不聽這套說辭,他隻堅信自己的想法,無論如何都要殺一儆百,好讓人知道,動了殺朱雄英和朱至之心的念頭都不行。


    “父皇。這隻會讓我們朱家失了人心,旁人也會以為您是暴君,昏君。倘若父皇一意孤行,何不將北平所有官員一並殺之。”如果西安的情況讓朱元璋隻想將人全都殺之而後快,是不是也該對北平出手?太子幹脆不勸了,且讓朱元璋一道處置了吧,他要是願意,太子絕不再攔著。


    朱元璋一滯。殺光北平的人。北平有為朱棣鳴不平的人,不惜犯上作亂,想把北平獨立出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都沒有下令把所有北平的官員一網打盡。


    西安隻是小亂罷了,朱至及時控製了局麵,朱元璋竟然想把西安的官員一網打盡,確定這是一個皇帝該做的?


    太子隻為表明一個意思,如果朱元璋認為西安的官員該殺,北平官員自也該全都殺了!


    朱元璋這回沒聲了,瞅著太子看,半天不吱聲。


    “至兒和雄英都是一個意思,凡事依證據辦事,別管是誰,隻要觸犯大明的律法便依法處置,子虛烏有的事,不能因為猜忌定罪,喪失人心。”太子上前去扶著朱元璋,也是要給朱元璋一個台階下。


    “您是大明的天子,比我們想得更長遠。兩個孩子都知道您聽說西安的事一準不高興,這種時候他們也怕您因為對他們的愛護,做下損人不利己的決定。”太子將這點心思一道來,朱元璋好半響不作聲。


    不能否認他就是覺得西安的官員膽大包天,什麽都敢做了?


    他們敢做,真以為朱元璋不敢殺他們?


    哼,朱元璋就是有心殺一儆百,好讓天下官員給他放聰明些,別做出傷害朱雄英和朱至的蠢事,否則,誰也逃不了。


    但是,太子說得對,他要是把朱雄英和朱至淩駕於真正的謀反的事之上,算不算是把朱雄英和朱至往火坑裏推?


    朱元璋的目的是什麽,他心裏有得數。


    他把朱雄英和朱至放出去,是為讓他們立威,順勢收攏人心,不管是軍中將士的心,或者百姓的心,都得收攏為他們所用。


    要是適得其反,朱元璋肯定不太樂意。


    “要是就那麽放過他們,以後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樣學樣為難雄英和至兒他們。”朱元璋明顯不太樂意就這麽放棄,試圖勸說太子支持自己。


    太子立刻道:“這是雄英和至兒他們須得麵對的局麵。若是連這點為難他們都應付不了,他們有什麽資格擔起重擔。”


    此話落下引得朱元璋側目以對,太子對兒女略有些狠是不是?


    “父皇,把他們放出去就是為了鍛煉他們,如果他們連這點本事都沒有,您隻當這些年都白教了他們。”太子既是了解朱元璋的人,要勸朱元璋自有他的辦法。


    朱元璋萬萬不能一邊說著把人放出去的話,一邊卻費盡心思,不擇手段的幫他們解決問題,真要這麽幹,朱元璋把人喊回來,把人護起來就是,還讓人出去幹什麽?


    是以,朱元璋這回不好意思再生氣了,顯得不太好意思的咳嗽幾聲道:“行,是我想岔了,就按你們說的辦。不過,你覺得是不是應該送個老成的人過去看著他們?這兩個小東西一放出去,無法無天了!”


    所指朱雄英和朱至無法無天,事實上,朱元璋確實也介意朱至往青.樓去的事。


    “至兒許是好奇。”太子的接受能力明顯比朱元璋強。當然,也是因為對朱至信任。他堅信朱至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做出不該做的事。


    “好奇就能去那樣的地方?不是,這種事情我們兩個沒有教過,她怎麽就對煙花柳巷感興趣了?”朱元璋反省,怎麽都覺得馬皇後和太子妃絕不可能教朱至這些事,朱至會懂,誰教的?


    太子都不太想提醒朱元璋,早些年朱至就已經管他後院的事。


    至於對於青.樓的好奇,其實在太子看來實屬正常。


    天下的地方,在朱至看來她沒去過的都應該去看看。什麽男人能去,女人不能去的地方,朱至當回事才怪。


    或許正是因為那樣的地方是男人能去的,因此朱至就更想親眼去看看。究竟那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能那樣招人喜歡,甚至有人不惜違反大明律法也要去。


    “肯定是老二。”太子沒當回事,架不住朱元璋相當的當回事。


    思來想去,朱至能去青.樓,唯一可能引導她的人隻能是秦王。


    “好啊,一個當叔叔的人,好的不教,盡教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寫信,立刻給我寫信,給我好好的問問他,他到底是怎麽當叔的?有他這樣當叔的?”朱元璋攢了一肚子的氣,想對朝臣發作,太子攔著,這個可能性為零。


    行,朱元璋不罵朝臣,他能罵兒子了吧,太子還能管他罵兒子?


    太子確實不能管,畢竟他也是一個當兒子的人,當爹的遷怒,當兒子的人除了生受著,再沒有別的辦法。


    秦王,自家的二弟,誰讓他攤上那麽一個爹呢?自求多福吧。


    遠在西安的秦王猛的打了一個噴嚏,更覺得後背陣陣發涼。


    “二叔,不舒服?”朱至和朱雄英湊在一塊,正商量事呢,秦王突然一個噴嚏,朱至關心詢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穿之我爹是朱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而不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而不輟並收藏明穿之我爹是朱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