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草原缺糧缺鹽也缺鐵,樣樣都缺,不從中原裏搶,他們上哪兒弄去?
秦王妃這回沒有辦法再勸了,隻問:“果真到了這樣的地步?”
“去年大旱,死了好些牛羊。”有人這樣接過一句,道破北元的困境。
至此,秦王妃陷入沉默,明顯是沒有想到北元又遇上了難處。
“郡主,若能不戰,我們願意不戰。可是不戰我們的族人就活不下去了。眼下若能打聽到大明的軍事部署,糧草兵械,我們縱然出兵,也就能更好的應對。”一看秦王妃不再出言相懟,而是願意聽聽他們的話,那不就是有門了?
秦王妃沉思了許久,久得剛燃起希望的人眼看就要失望,秦王妃卻開口道:“我會盡快讓你們見太孫。不為你們,隻為了我們的族人。”
國人信與不信她又如何呢?
她早在嫁入大明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願意為北元而死。
如今北元陷主困境,她不能看著族人們去死,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辦法幫到北元。
“郡主大義。”誰都不覺得秦王妃會願意幫忙,不過是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尋上的秦王妃。
剛開始的見麵,雙方的氣氛更是不好,不料最後秦王妃竟然還會願意幫他們。
不過對於北元使臣來說可是好事,他們自是求之不得。
等秦王收到消息,秦王妃是把人罵了一頓不假,但是卻沒有再拿嬌的意思。秦王捉了捉頭,其實不太確定這樣的結果對朱雄英來說算不算是好事。
畢竟朱雄英到底是想要秦王妃跟北元的人再合作,一道算計大明呢,亦或者並沒有這個打算。
啊!秦王捉狂得差點想把頭發扯下來了,這都是什麽事啊,怎麽盡讓他為這些事著急?
“王爺。”正當秦王頭痛無比的時候,秦王妃的聲音傳來,秦王第一時間回過頭,也是沒有想到他剛想著的人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了。
“啊!”秦王震驚是真震驚,嚇得人都往後退了一步,好在穩得快,又迅速站定,第一時間正色問起秦王妃:“王妃有什麽事?”
秦王妃對於秦王如此好說話的反應,自知一切不過都是表麵,一但秦王聽完她的話,一定會無視於她,或許更會覺得她無可救藥了。
“請王爺代妾與太孫傳話,我北元此番前來實有要事與太孫相商,望請太孫相見。”秦王妃也不繞彎子,馬上道明。
秦王真就不得不仔細的打量秦王妃,就為了想看看,秦王妃說起這事時是不是真心的。
“好,我知道了,一定傳達。”秦王既然早就收到消息,此刻麵對秦王妃的坦率也是沒有半點的異樣。
但是,秦王妃本以為秦王聽說她的意圖之後一定會翻臉,預想中的翻臉並沒有出現,反而像是她隻不過說了一句再尋常不過的話,他真就是單純傳句話而已。
怎麽可以這樣呢?
秦王妃一直覺得在她和秦王的關係裏,她是主導的那個人,秦王這樣的蠢貨絕對不可能會是她的對手,她就算沒有辦法讓秦王幫上她的忙,也可以借秦王不痛快而讓大明的皇帝和太子不痛快。
不,現在應該要再加上一個朱雄英。
看看,就算她被北元所棄,就算她明知道現在北元對她都是利用,而大明待她是真的不錯,她還是會選擇她的國,她的子民。就算為此可能賠上她的命,她也無所謂。
“還有別的事?”秦王注意到秦王妃的臉有些僵,不過他是沒有看出來有什麽大問題,故而不解相詢,莫不是有什麽遺漏?那也是沒有關係的,補上就行。
“並無。”秦王妃回了一句,秦王揮揮手道:“那回去歇著吧。”
麵對秦王沒有追究也沒有質問的反應,秦王妃考慮的是,這會不會又是陷阱?
捫心自問,秦王妃確實有些害怕,怕的不是秦王,而是秦王背後的大明朝皇帝,太子,太孫,甚至朱至。
秦王妃生平吃過的大虧全敗朱至所賜,她怎麽可能不怕朱至。
隻是這一點在秦王的麵前她是不想承認的。
沒有人會願意隨便暴露自己的恐懼,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承認自己有多無能。
朱至的存在其實是秦王妃想方設法要抹去的,可惜這些年她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最終,秦王妃不再留下,轉過身頭也不回的走了。
秦王一看人走了,不帶遲疑的,趕緊進宮,直奔東宮去。
他也顧不上問問太子在不在,隻找朱雄英和朱至。
朱雄英和朱至自然是在的,看到秦王進門的時候,兩人也不知道商量著什麽,見著秦王卻極有默契的停下。
秦王是不在意這點事兒的,隻將來意道明,“要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你們二嬸是個死心眼的,哪怕北元那樣對她,想過要她的命,她依然想幫北元。”
“嗯,剛剛我們已經知道這事了。”朱雄英如是回答,秦王鬆一口氣,毫無形象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道:“我實在不懂你們這些人的想法,明明都被人舍棄,差點連命都要成別人的了,怎麽他們求上門她還願意幫忙?”
麵對秦王的困惑,朱雄英代為回答道:“因為她是北元的郡主,她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北元,也更是為了北元的百姓。上位者不相信她,舍棄於她,這一切又和北元的百姓有什麽關係。她既為北元,更多是為北元的百姓,哪怕因此而死,她也覺得死得其所。”
秦王頓了半響,明顯沒有想到這一層。
朱至接過道:“若是二叔處於二嬸的局麵,或許二叔會比二嬸更拚命不惜一切。”
不想秦王立刻搖頭道:“我不行,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像她一樣,也做不到像她這樣縱然已經被人舍棄,依然可以為國家而不計得失,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自歎不如的秦王坦率得可愛。
不過朱雄英道:“這樣看來咱們二嬸是已經存了必死之心。”
秦王聽著捉了捉頭,騰的一下子站起來道:“這件事不歸你們管,我找你們爹去。”
朱至想說,什麽叫事不歸他們管,怎麽就不歸他們管了。
“畢竟二嬸是長輩。就讓爹處理吧。”朱雄英坦然接受,並不覺得剩下的事由他們來決定更好。
秦王說了要去找太子,真就去找太子。
朱雄英和朱至原本的打算,秦王全都一五一十的說了。
“她既存死誌,都由你做主。”誰也沒有想到,太子聽完之後竟然隻與秦王這樣說。
太子要把事情的決定權交到自己的手裏,秦王一頓,太子張嘴道:“那是你的媳婦,當初是你把她從北元人的手裏救回來的,我相信你自有分寸,要她生或是要她死,你知道的。”
太子並沒有因為秦王的驚愣而有所質疑,這是他的弟弟,他教出來的弟弟不會不懂輕重。
“至兒之前給你出的主意是能讓她改變的機會,但就現在看來,絕無可能了。”太子並不掩飾自己的失望。朱至就是因為看出秦王妃是個心誌堅定的人,所以才會想方設法要把人拉到他們大明的陣營。
可惜,千般算計終是落空了,秦王妃,看來是不可能成為他們大明的人,也做不成大明真正的媳婦。
“大哥,怎麽說她這些年在西安也算是幫了不少咱們大明的百姓,以後,再不讓她和北元的人接觸是不是就可以?這些年,這些年她做得是真的很好。”秦王論起秦王妃的那點好,不知是在說給自己聽,或是說給太子聽。
可是太子凝視望著秦王,殘酷的搖搖頭道:“這一回不一樣,這一次她如果幫北元達到了目的,以後他們就會時常往來。二弟,這些年她救的人不少,這些人,未必不會成為對付我們大明的探子。”
秦王整個人似是被抽幹了所有的力氣,道:“我原本以為,借那個陳姑娘讓她有事幹,尤其為了女人們的事,她是女人,肯定也是願意為女人出頭的。為著女人的事了,她就不會再一心隻想北元。沒想到啊,才讓她一跟北元的人接觸上,她就想不起自己從前受的委屈,連同他們要她命,她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太子拍拍秦王的肩道:“她嫁入大明多年,你我早該知道她心誌之堅定,牢記家國的重擔,遠勝於天下許多自詡忠君愛國的人。可惜,這樣的人所忠於的不是大明,我們,該決擇了。”
決擇啊,太子明了此時的秦王心裏是不願意接受的。但是,秦王也明白,一但有些事過了界,他也會非為不可。
“大哥,我知道該怎麽做。既然大哥信得過我,我不會辜負大哥信任的。”秦王方才在朱雄英和朱至的麵前沒有露出半分為難,不過是不想讓他們小看了自己。但當著太子的麵,秦王自小到大什麽醜態太子沒有見過,此時的猶豫不決,也沒什麽需要瞞著太子的。
太子拍拍秦王的肩道:“我知道。莫多想,事到臨頭或許就不會那麽難了。”
秦王悶悶的點頭,太子親自送他出了東宮的門,末了回頭和百川吩咐道:“去給太孫和郡主傳話,既然秦王妃都出麵,秦王都願意為北元使臣引見了,也是時候該見北元的使臣了。有什麽話敞開的跟他們聊。當然,也得讓他們知道,這裏是大明,到了大明,須得守大明的規矩。”
是的,心裏不痛快的太子奈何不得秦王妃,但是完全可以考慮把氣撒在北元使臣頭上。他不能出麵,兒女可以。
第124章 來意
◎借糧◎
得太子之令, 隨後,朱雄英見了北元的使臣。是的, 就朱雄英一個人去, 朱至未曾一道。
北元的使臣們在看到朱雄英時,並不掩飾心中的詫異。
縱然知道大明朝有太子,更有太孫, 卻沒有想到如朱雄英如此小小年紀的人, 竟然能將他們北元算計得損失慘重。
不,不僅是一個朱雄英, 還有朱至。
見到朱雄英,之前對大明的無視, 以及沒有及時和朱雄英碰麵,北元使臣縱然再心不甘情不願,也必須向朱雄英賠罪。
“先前我等失禮,望請太孫恕罪。”迎麵一通認錯,更希望能夠得到朱雄英的原諒, 如此做小伏低的姿態, 看在眼裏的朱雄英豈不知道他們看來所圖不小。
“遠來是客, 你們無須太過客氣。畢竟對我們而言,你們如何對待大明, 我們也會如何對待你們。”朱雄英的話說得相當不客氣, 但是已然看出大明態度堅定,無所畏懼的樣子, 他們豈敢再對大明有過多的要求。
朱雄英如此強勢, 其實是讓北元使臣十分不安的, 然而誠如他們同秦王妃所言, 有些事他們就是有心也無能改變。
“此番我們前來, 確實有心與大明交好,此心望請太孫表於大明皇帝麵前。”然而不管他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的,當著朱雄英的麵,照樣得說著十分願意跟大明交好的話,畢竟他們還是想從大明這裏拿回一些東西。
“使臣放心,你們的心我一定會傳達皇帝。”忽悠人的話當誰就不會說了?朱雄英嘴裏應得那叫一個爽快,具體到時候究竟怎麽做,誰管得了他?
聽在北元使臣們的耳朵裏,他們其實也不太確定到底有沒有騙住朱雄英。
“諸位著急於見我,不如直說,你們到底想要什麽。”朱雄英明顯並不想跟他們繼續繞彎子,因而開門見山讓他們道出自己的目的。
北元使臣們本來是覺得或許可以放一放,先把關係拉近乎點,這樣再提起他們的打算,也不至於一開口就會被人拒絕是吧。
結果朱雄英完全沒有要和他們慢慢道來的意思,反而開門見山,隻想弄清楚他們進大明來究竟是為了什麽。
好在他們也不算全然沒有準備,麵對朱雄英等他們說出話的態度,立刻有人將準備的帖子與朱雄英奉上道:“請太孫過目。”
朱雄英一眼掃過他們遞過來的帖子,旁邊的祝娘已然在第一時間上前接過,再送到朱雄英的手裏,朱雄英打開仔細看清裏麵的內容,一時間頗感意外,“若我記得不錯,你們北元這些年的日子並不好過,天災人禍不斷,你們的百姓過的日子很難,可是你們竟然要送給大明如此大禮。”
是的啊,這是一份禮單,一份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禮單。
聽著朱雄英道出他們北元的困境,一幹使臣臉上一僵,最終還是堅持道:“不過是想著既然有心與大明交好,自然須有所表示。這些都是我們的心意,望請大明收下。”
朱雄英將禮單合起,絲毫不避諱的道:“我們中原一直有這樣一句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諸位若是想談,不如說說你們北元想要從我大明得到什麽,否則這份禮,我是不會收下的。”
話說著朱雄英已經將手中的禮單遞了回去,北元使臣立刻阻止道:“太孫,太孫,我們並無壞心,隻是想要借助大明度過難關罷了。不知大明是否願意施以援手?”
抬頭充滿希冀的望著朱雄英,好似將朱雄英當成了救命稻草。
朱雄英心下冷笑,或許在北元人看來,他們大明的人都是傻子對吧,否則怎麽就會覺得他們低下頭,大明必然會願意助他們一臂之力?
北元,天災人禍是吧,這種情況下自來就有人有那解決的辦法-南下搶掠。
但是,這回北元也算是變得聰明了,自知大明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已經今非昔比。
再者,早年這天下都是他們元人的,他們守不住的江山被朱元璋奪了,難道以為他們現在就能夠再奪回去?
不,他們之中或許有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但更多的會是真正的聰明人,聰明的知道眼下北元的情況須得轉移矛盾,否則他們北元真就要不複存焉。
“你們想要大明如何施以援手?”朱雄英不管心裏想著什麽,當著他們的麵卻是一副萬事可以商量的態度。
麵對這樣的朱雄英,北元使臣是震驚的,按他們的了解,朱雄英可不是好商量的人,突然溫和,如何不讓他們心下忐忑。
“太孫能夠做主?”麵對朱雄英看起來可以商量的樣子,北元使臣雖然心下十分不安,終究還是想要試試,萬一大明真傻呢?
隻能說,盼著大明的人是傻子的人,才是真正傻的那個吧。
秦王妃這回沒有辦法再勸了,隻問:“果真到了這樣的地步?”
“去年大旱,死了好些牛羊。”有人這樣接過一句,道破北元的困境。
至此,秦王妃陷入沉默,明顯是沒有想到北元又遇上了難處。
“郡主,若能不戰,我們願意不戰。可是不戰我們的族人就活不下去了。眼下若能打聽到大明的軍事部署,糧草兵械,我們縱然出兵,也就能更好的應對。”一看秦王妃不再出言相懟,而是願意聽聽他們的話,那不就是有門了?
秦王妃沉思了許久,久得剛燃起希望的人眼看就要失望,秦王妃卻開口道:“我會盡快讓你們見太孫。不為你們,隻為了我們的族人。”
國人信與不信她又如何呢?
她早在嫁入大明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願意為北元而死。
如今北元陷主困境,她不能看著族人們去死,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辦法幫到北元。
“郡主大義。”誰都不覺得秦王妃會願意幫忙,不過是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尋上的秦王妃。
剛開始的見麵,雙方的氣氛更是不好,不料最後秦王妃竟然還會願意幫他們。
不過對於北元使臣來說可是好事,他們自是求之不得。
等秦王收到消息,秦王妃是把人罵了一頓不假,但是卻沒有再拿嬌的意思。秦王捉了捉頭,其實不太確定這樣的結果對朱雄英來說算不算是好事。
畢竟朱雄英到底是想要秦王妃跟北元的人再合作,一道算計大明呢,亦或者並沒有這個打算。
啊!秦王捉狂得差點想把頭發扯下來了,這都是什麽事啊,怎麽盡讓他為這些事著急?
“王爺。”正當秦王頭痛無比的時候,秦王妃的聲音傳來,秦王第一時間回過頭,也是沒有想到他剛想著的人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了。
“啊!”秦王震驚是真震驚,嚇得人都往後退了一步,好在穩得快,又迅速站定,第一時間正色問起秦王妃:“王妃有什麽事?”
秦王妃對於秦王如此好說話的反應,自知一切不過都是表麵,一但秦王聽完她的話,一定會無視於她,或許更會覺得她無可救藥了。
“請王爺代妾與太孫傳話,我北元此番前來實有要事與太孫相商,望請太孫相見。”秦王妃也不繞彎子,馬上道明。
秦王真就不得不仔細的打量秦王妃,就為了想看看,秦王妃說起這事時是不是真心的。
“好,我知道了,一定傳達。”秦王既然早就收到消息,此刻麵對秦王妃的坦率也是沒有半點的異樣。
但是,秦王妃本以為秦王聽說她的意圖之後一定會翻臉,預想中的翻臉並沒有出現,反而像是她隻不過說了一句再尋常不過的話,他真就是單純傳句話而已。
怎麽可以這樣呢?
秦王妃一直覺得在她和秦王的關係裏,她是主導的那個人,秦王這樣的蠢貨絕對不可能會是她的對手,她就算沒有辦法讓秦王幫上她的忙,也可以借秦王不痛快而讓大明的皇帝和太子不痛快。
不,現在應該要再加上一個朱雄英。
看看,就算她被北元所棄,就算她明知道現在北元對她都是利用,而大明待她是真的不錯,她還是會選擇她的國,她的子民。就算為此可能賠上她的命,她也無所謂。
“還有別的事?”秦王注意到秦王妃的臉有些僵,不過他是沒有看出來有什麽大問題,故而不解相詢,莫不是有什麽遺漏?那也是沒有關係的,補上就行。
“並無。”秦王妃回了一句,秦王揮揮手道:“那回去歇著吧。”
麵對秦王沒有追究也沒有質問的反應,秦王妃考慮的是,這會不會又是陷阱?
捫心自問,秦王妃確實有些害怕,怕的不是秦王,而是秦王背後的大明朝皇帝,太子,太孫,甚至朱至。
秦王妃生平吃過的大虧全敗朱至所賜,她怎麽可能不怕朱至。
隻是這一點在秦王的麵前她是不想承認的。
沒有人會願意隨便暴露自己的恐懼,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承認自己有多無能。
朱至的存在其實是秦王妃想方設法要抹去的,可惜這些年她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最終,秦王妃不再留下,轉過身頭也不回的走了。
秦王一看人走了,不帶遲疑的,趕緊進宮,直奔東宮去。
他也顧不上問問太子在不在,隻找朱雄英和朱至。
朱雄英和朱至自然是在的,看到秦王進門的時候,兩人也不知道商量著什麽,見著秦王卻極有默契的停下。
秦王是不在意這點事兒的,隻將來意道明,“要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你們二嬸是個死心眼的,哪怕北元那樣對她,想過要她的命,她依然想幫北元。”
“嗯,剛剛我們已經知道這事了。”朱雄英如是回答,秦王鬆一口氣,毫無形象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道:“我實在不懂你們這些人的想法,明明都被人舍棄,差點連命都要成別人的了,怎麽他們求上門她還願意幫忙?”
麵對秦王的困惑,朱雄英代為回答道:“因為她是北元的郡主,她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北元,也更是為了北元的百姓。上位者不相信她,舍棄於她,這一切又和北元的百姓有什麽關係。她既為北元,更多是為北元的百姓,哪怕因此而死,她也覺得死得其所。”
秦王頓了半響,明顯沒有想到這一層。
朱至接過道:“若是二叔處於二嬸的局麵,或許二叔會比二嬸更拚命不惜一切。”
不想秦王立刻搖頭道:“我不行,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像她一樣,也做不到像她這樣縱然已經被人舍棄,依然可以為國家而不計得失,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自歎不如的秦王坦率得可愛。
不過朱雄英道:“這樣看來咱們二嬸是已經存了必死之心。”
秦王聽著捉了捉頭,騰的一下子站起來道:“這件事不歸你們管,我找你們爹去。”
朱至想說,什麽叫事不歸他們管,怎麽就不歸他們管了。
“畢竟二嬸是長輩。就讓爹處理吧。”朱雄英坦然接受,並不覺得剩下的事由他們來決定更好。
秦王說了要去找太子,真就去找太子。
朱雄英和朱至原本的打算,秦王全都一五一十的說了。
“她既存死誌,都由你做主。”誰也沒有想到,太子聽完之後竟然隻與秦王這樣說。
太子要把事情的決定權交到自己的手裏,秦王一頓,太子張嘴道:“那是你的媳婦,當初是你把她從北元人的手裏救回來的,我相信你自有分寸,要她生或是要她死,你知道的。”
太子並沒有因為秦王的驚愣而有所質疑,這是他的弟弟,他教出來的弟弟不會不懂輕重。
“至兒之前給你出的主意是能讓她改變的機會,但就現在看來,絕無可能了。”太子並不掩飾自己的失望。朱至就是因為看出秦王妃是個心誌堅定的人,所以才會想方設法要把人拉到他們大明的陣營。
可惜,千般算計終是落空了,秦王妃,看來是不可能成為他們大明的人,也做不成大明真正的媳婦。
“大哥,怎麽說她這些年在西安也算是幫了不少咱們大明的百姓,以後,再不讓她和北元的人接觸是不是就可以?這些年,這些年她做得是真的很好。”秦王論起秦王妃的那點好,不知是在說給自己聽,或是說給太子聽。
可是太子凝視望著秦王,殘酷的搖搖頭道:“這一回不一樣,這一次她如果幫北元達到了目的,以後他們就會時常往來。二弟,這些年她救的人不少,這些人,未必不會成為對付我們大明的探子。”
秦王整個人似是被抽幹了所有的力氣,道:“我原本以為,借那個陳姑娘讓她有事幹,尤其為了女人們的事,她是女人,肯定也是願意為女人出頭的。為著女人的事了,她就不會再一心隻想北元。沒想到啊,才讓她一跟北元的人接觸上,她就想不起自己從前受的委屈,連同他們要她命,她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太子拍拍秦王的肩道:“她嫁入大明多年,你我早該知道她心誌之堅定,牢記家國的重擔,遠勝於天下許多自詡忠君愛國的人。可惜,這樣的人所忠於的不是大明,我們,該決擇了。”
決擇啊,太子明了此時的秦王心裏是不願意接受的。但是,秦王也明白,一但有些事過了界,他也會非為不可。
“大哥,我知道該怎麽做。既然大哥信得過我,我不會辜負大哥信任的。”秦王方才在朱雄英和朱至的麵前沒有露出半分為難,不過是不想讓他們小看了自己。但當著太子的麵,秦王自小到大什麽醜態太子沒有見過,此時的猶豫不決,也沒什麽需要瞞著太子的。
太子拍拍秦王的肩道:“我知道。莫多想,事到臨頭或許就不會那麽難了。”
秦王悶悶的點頭,太子親自送他出了東宮的門,末了回頭和百川吩咐道:“去給太孫和郡主傳話,既然秦王妃都出麵,秦王都願意為北元使臣引見了,也是時候該見北元的使臣了。有什麽話敞開的跟他們聊。當然,也得讓他們知道,這裏是大明,到了大明,須得守大明的規矩。”
是的,心裏不痛快的太子奈何不得秦王妃,但是完全可以考慮把氣撒在北元使臣頭上。他不能出麵,兒女可以。
第124章 來意
◎借糧◎
得太子之令, 隨後,朱雄英見了北元的使臣。是的, 就朱雄英一個人去, 朱至未曾一道。
北元的使臣們在看到朱雄英時,並不掩飾心中的詫異。
縱然知道大明朝有太子,更有太孫, 卻沒有想到如朱雄英如此小小年紀的人, 竟然能將他們北元算計得損失慘重。
不,不僅是一個朱雄英, 還有朱至。
見到朱雄英,之前對大明的無視, 以及沒有及時和朱雄英碰麵,北元使臣縱然再心不甘情不願,也必須向朱雄英賠罪。
“先前我等失禮,望請太孫恕罪。”迎麵一通認錯,更希望能夠得到朱雄英的原諒, 如此做小伏低的姿態, 看在眼裏的朱雄英豈不知道他們看來所圖不小。
“遠來是客, 你們無須太過客氣。畢竟對我們而言,你們如何對待大明, 我們也會如何對待你們。”朱雄英的話說得相當不客氣, 但是已然看出大明態度堅定,無所畏懼的樣子, 他們豈敢再對大明有過多的要求。
朱雄英如此強勢, 其實是讓北元使臣十分不安的, 然而誠如他們同秦王妃所言, 有些事他們就是有心也無能改變。
“此番我們前來, 確實有心與大明交好,此心望請太孫表於大明皇帝麵前。”然而不管他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的,當著朱雄英的麵,照樣得說著十分願意跟大明交好的話,畢竟他們還是想從大明這裏拿回一些東西。
“使臣放心,你們的心我一定會傳達皇帝。”忽悠人的話當誰就不會說了?朱雄英嘴裏應得那叫一個爽快,具體到時候究竟怎麽做,誰管得了他?
聽在北元使臣們的耳朵裏,他們其實也不太確定到底有沒有騙住朱雄英。
“諸位著急於見我,不如直說,你們到底想要什麽。”朱雄英明顯並不想跟他們繼續繞彎子,因而開門見山讓他們道出自己的目的。
北元使臣們本來是覺得或許可以放一放,先把關係拉近乎點,這樣再提起他們的打算,也不至於一開口就會被人拒絕是吧。
結果朱雄英完全沒有要和他們慢慢道來的意思,反而開門見山,隻想弄清楚他們進大明來究竟是為了什麽。
好在他們也不算全然沒有準備,麵對朱雄英等他們說出話的態度,立刻有人將準備的帖子與朱雄英奉上道:“請太孫過目。”
朱雄英一眼掃過他們遞過來的帖子,旁邊的祝娘已然在第一時間上前接過,再送到朱雄英的手裏,朱雄英打開仔細看清裏麵的內容,一時間頗感意外,“若我記得不錯,你們北元這些年的日子並不好過,天災人禍不斷,你們的百姓過的日子很難,可是你們竟然要送給大明如此大禮。”
是的啊,這是一份禮單,一份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禮單。
聽著朱雄英道出他們北元的困境,一幹使臣臉上一僵,最終還是堅持道:“不過是想著既然有心與大明交好,自然須有所表示。這些都是我們的心意,望請大明收下。”
朱雄英將禮單合起,絲毫不避諱的道:“我們中原一直有這樣一句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諸位若是想談,不如說說你們北元想要從我大明得到什麽,否則這份禮,我是不會收下的。”
話說著朱雄英已經將手中的禮單遞了回去,北元使臣立刻阻止道:“太孫,太孫,我們並無壞心,隻是想要借助大明度過難關罷了。不知大明是否願意施以援手?”
抬頭充滿希冀的望著朱雄英,好似將朱雄英當成了救命稻草。
朱雄英心下冷笑,或許在北元人看來,他們大明的人都是傻子對吧,否則怎麽就會覺得他們低下頭,大明必然會願意助他們一臂之力?
北元,天災人禍是吧,這種情況下自來就有人有那解決的辦法-南下搶掠。
但是,這回北元也算是變得聰明了,自知大明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已經今非昔比。
再者,早年這天下都是他們元人的,他們守不住的江山被朱元璋奪了,難道以為他們現在就能夠再奪回去?
不,他們之中或許有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但更多的會是真正的聰明人,聰明的知道眼下北元的情況須得轉移矛盾,否則他們北元真就要不複存焉。
“你們想要大明如何施以援手?”朱雄英不管心裏想著什麽,當著他們的麵卻是一副萬事可以商量的態度。
麵對這樣的朱雄英,北元使臣是震驚的,按他們的了解,朱雄英可不是好商量的人,突然溫和,如何不讓他們心下忐忑。
“太孫能夠做主?”麵對朱雄英看起來可以商量的樣子,北元使臣雖然心下十分不安,終究還是想要試試,萬一大明真傻呢?
隻能說,盼著大明的人是傻子的人,才是真正傻的那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