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樣的情況下,能捉住機會跟朱至套套近乎,刷刷好感,不幹的人才是傻。
馬氏望著走進來的女兒媳婦們,微微頷首,且讓她們都自便。
朱至立刻被一群人圍著不斷的道著恭喜,當然也是少不了誇讚她這漂亮的話。
眼看湯家迎親的人就到了,朱雄英這個當的哥早已領著人在外頭為難著人。
朱元璋難得閑下來,也算是終於可以好好地看看熱鬧,第一回 嫁孫女,更是他們老朱家的掌上明珠,什麽君臣的規矩就免了,就按一般人家迎親的規矩,朱雄英領人攔親,湯家那頭得想辦法過關。
一般攔親都是為了討彩頭,更為讓男方家裏知道,他們即將迎娶的可是女方家的寶貝,娶了回去得好好對待,否則他們家可是不依不饒的。
這請妝詩吧,猜謎語吧,哪樣都省不了。
外麵傳來一陣歡聲笑語,朱至有些犯困的打起哈欠,常氏總算忙了回來,能陪著朱至了,結果一看她這模樣,趕緊擰了朱至的腰。
結果朱至不動如山,回頭淡定說上一句,“娘,衣裳太厚了,您擰不進去。”
常氏......
朱至繼續道:“要不我拉起袖子讓您擰上一把?”
真,常氏好想問問這到底是誰家的姑娘啊,是她生的嗎?
結果下一刻朱至已經握住她的手,與她輕聲道:“娘別擔心,我很快就回來了,就三天。”
說得常氏都忍不住落淚了,虧得這一哭,常氏才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一會兒你得哭。哭嫁。”
???朱至真是把這事忘了,傻傻的抬頭與常氏對視一眼,並不掩飾驚訝。
自小到大朱至有哭過嗎?就是剛出生她都沒哭過啊。
再說了,她不都跟常氏說了,她過幾天就會回來,也是沒有半點的不舍的啊!
她哭不出來!
常氏還能不知道自己的女兒什麽德性?好在也是做了萬全準備的人,默默往朱至手裏塞了一樣東西。
朱至一捏馬上知道那是什麽東西了,畢竟她也是用過的人。
“實在哭不出來,往鼻子上放一放。”常氏倒是生怕朱至不知道怎麽用,可不得指點。
“知道了。”朱至是一時沒顧上這事兒,東西的用處朱至自知。
常氏終於鬆一口氣,畢竟朱至能配合她就放心了。
但瞅了瞅朱至的神色,平淡得真沒有一丁點像是要大婚的樣兒,這麽著確定好嗎?
“要不你裝得難過點?不舍點?”常氏與朱至小聲嘀咕一句,就為了讓朱至稍微那麽配合一下,怎麽說這出嫁就該有所不舍。
“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婚禮一辦,以前我怎麽樣,以後不還怎麽樣?我用得著難過?”作為一個嫁人是為完成任務,把所有人認為女子該走的路走完的朱至,怎麽裝得出來難過不舍。
家是她家,爹娘兄長還是她的。這宮裏,她還不是照樣能住。
啊,等宮中朱元璋的妃嬪一清,她該給泰定帝要一處獨門的院子才行。
將來這東宮是她哥的地方,她哥差不多也要成親了,再跟朱雄英混在一起是不太妥當。
常氏對於朱至的想法,一時竟然無可反駁。所以朱至是覺得嫁人也會跟從前一樣,才會急於成親?常氏其實很想告訴朱至一句,有些事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這時候有人衝了進來稟告道:“駙馬爺進門了。”
這就是要迎親拜別父母了呢。
常氏趕緊要給朱至蓋上蓋頭,朱至一身大紅的喜服在身,麵對那紅蓋頭,算了,不就一回嗎?早完成早鬆一口氣。那,就把眼淚弄出來!?
“公主出嫁,辭別陛下,娘娘。”朱至的婚禮是既盛大又簡單。盛大於應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簡單於宮中的眾多禮節,能省的全都省了,也是體恤朱至不樂意受這折騰。
蓋上紅蓋頭的朱至叫人扶著邁出門口,且往堂前與父母拜別。
泰定帝和常氏和朱元璋馬氏居於上座,一個個竟然都紅了眼眶,麵對同樣一身喜服,今日瞧著喜氣洋洋的湯顯,朱元璋道:“我們家至兒交給你了,要好好待她。”
太上皇的叮囑,湯顯豈敢不聽,立刻應下一聲是。
“願你們夫妻恩愛,共攜白首。”馬氏僅此希望,朱至得到得再多,在馬氏看來,她值得更好,更多。
“謝皇太後。”這一聲祝福,湯顯心中感激。
輪到泰定帝,泰定帝看著蓋著紅蓋頭的朱至頭頂,叮囑道:“你們常回來。”
湯顯一頓,隨後又想起信國公說的話,朱至縱然嫁入他們家,不代表朱至往後處處以他們家為重,恰恰相反,朱至往後依然得以老朱家為重,在應天的時候,她想進宮,住宮裏或是公主府,得看她喜歡。
至於湯顯,他要是覺得宮裏住得舒服就住宮裏,若是覺得宮裏不過就那樣,想回公主府住下,或是回湯家都無妨。
所以,泰定帝話裏話外的意思是讓他習慣,他要是想一起回來,其實泰定帝也是不介意的對吧。
“是。”湯顯其實也挺無所謂的,畢竟他知道兩人成婚是需要一個磨合期。
到了常氏這兒,常氏哭得極是不舍,畢竟朱至自小到大就不是一個安分的,極少願意呆在宮裏,好不容易她盼著人回來,以為怎麽也能把人留些日子,結果女兒這就要嫁出去了。
常氏抽泣的道:“至兒叫我給寵壞了,日後你多擔待些。要是她讓你受了委屈,你與我說,我幫你訓她。”
這話聽來,確定不是我的女兒脾氣再怎麽不好,卻也不是你能訓的?
不過,湯顯算是有那麽一點了解朱至,自知朱至隻是行事直率,不想跟人繞太多彎子的人,要說她脾氣不好也不至於,畢竟要不是哪個不怕死的惹到她麵前,她是不會對人動手換。
“不會的。公主明事理,不是為難人的人。”湯顯說得真誠,他雖相貌不出眾,然渾身上下自帶著一份平和,其實不管馬氏或是湯氏,都覺得這樣一份平和很是難得。
這也是為什麽她們兩個對於湯顯的接受更快。
若心胸不夠寬廣的人,斷不可能有這一份平和。
朱至是個強勢的人,不需要再挑一個同樣強勢的夫婿。
一個可以包容朱至,能夠放手讓朱至按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一個人或許更適合朱至。
一眾賓客聽著太上皇,皇太後,皇帝,皇後都對駙馬有所叮囑,驚覺好像沒有一個人讓朱至好好相夫教子。
呃?這正常嗎?
正常不正常的,自小管得得了叔叔,治得了權臣,算計得了外臣,收拾得軍中將士,叛亂義軍的公主,是正常的女子?能用正常女子的行為標準約束於她?
反正,別管是誰娶了朱至,都休想能改變得了朱至。要麽就接受她,要麽,一拍兩散是吧。
底下的賓客們沒有一個敢對這事指手畫腳,而隨著司儀喚著吉時到,再怎麽不舍,總得送朱至出門。
被辣得眼淚直流的朱至,逼著哭腔的拜別父母兄長,朱元璋聽得一愣,朱至哭了嗎?他聽錯了。
可惜沒有朱元璋探聽情況的機會,朱至已經被人扶著起身離去。朱雄英這個太子理所當然得給妹妹送嫁。
安和郡主的婚禮,堪比洪武年太子大婚之盛況,當朱至的嫁妝一頭已然進了湯家門時,後麵的竟然尚未出宮門。
嘖嘖嘖,看這嫁妝的豐厚,也是讓人驚奇不矣。
“這要是皇帝的女兒全都按這規格辦,怕是人人都得爭著搶著娶公主吧。”看著那一抬抬的嫁妝,要說不羨慕不妒忌的都是騙人的吧。
“當今皇上膝下有三子,卻隻有這一位公主。況且,要說這位安和公主的嫁妝,可真不算是皇帝家準備的,咱們這位安和公主生財有道,應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齊家村知道吧。這是我們應天最富裕的人,那裏頭的生意,都是安和公主推動的。”
人群中的百姓們,好些都是聞朱至之名的,閑時極少有人議論這一位,可是,朱至做的事惠於一方百姓,叫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好,誰又能無視這份付出。
“啊,怎麽聽你們說來這安和公主更像是斂財有道。”有不甚了解的人馬上提出質疑。
“呸,什麽斂財?你知道齊家村的百姓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嗎?你又知道,因為齊家村,咱們這應天的各村落,幾乎都過上什麽好日子?公主幫著我們老百姓既種糧食也做生意,為此公主也賺了不少錢,那是斂財嗎?那是帶著大家一起有錢掙錢。不會說話就不要亂說。”
對於不明其理,聽了幾句閑話就覺得當公主的不是什麽好人的,這可不好。
他們公主帶著他們一道發家致富,大家的日子究竟過得怎麽樣,大家心裏都是有底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絕不能忘恩負義,以為朱至掙得比他多了,那就不是好人了。
“恭喜公主,恭喜公主。”一聲聲道喜的聲音,朱至的花轎經過,一字不落的傳到朱至的耳中。
朱至其實更想掀起簾子看看外頭,不過這頭上蓋著個蓋頭,其實是不太方便的。
不過,能得那麽多人的祝福,也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對吧。
朱至露出笑容,想動一動,結果這重得她差點把脖子扭了。她頭上戴著鳳冠,重是真重,好在她也算能撐得住。
差不多,也該到了吧。朱至盼著,就想早點到信國公府。
此時的信國公府啊,也是一片道喜之聲。
“恭喜恭喜啊。”信國公領著兒孫在門口迎客,看著魏國公領著兒子們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信國公趕緊迎上去。
對於魏國公擠眉弄眼,意有所指,信國公一胳膊給了他,“今天可是我們湯家的大喜日子,你可別給我鬧騰。”
魏國公立刻道:“看你說的這話,我是這樣的人嗎?不過你這算計了那麽多年,總算如願以償,絕對是可喜可賀。”
信國公橫眉掃過魏國公道:“聽你這語氣是羨慕還是妒忌?”
不想魏國公坦坦蕩蕩的承認,“兩者皆有。”
不意外收獲信國公一記白眼。信國公道:“你這兒子跟在太子和公主身邊曆練多年,難道不比我這麽著好?”
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信國公要不是因為兒孫都沒有出息,也不會一味想著把朱至娶進他們家門。
“誰讓你心眼那麽多,小時候不好好的教人,現在反而嫌棄兒子沒用,兒子沒用也就算了,就是孫子......”魏國公點到為止,但兩人都明白什麽意思。不意外再次被信國公給了一胳膊。
魏國公這回可聰明了,及時的躲開,沒讓信國公碰到自己。
“這些話你可別再說了,我現在就指望著公主進門,過個幾年,給我生個大胖曾孫,再由公主好好教導,那我湯家就算後繼有人了。”信國公早已樹立好了人生目標,並不認為還需要糾結於過往,因此也是希望魏國公莫要再提。
不想魏國公挑挑眉頭問:“就你們家這一個個不安分的,確定他們能乖乖不找人麻煩?”
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了,誰家的兒孫什麽模樣,誰還能不清楚?
對於湯顯娶到朱至這個事,湯家有人到現在都不太接受。
“放心,咱們這位公主從來不是吃虧的人,就連皇上可都是親口說過的。進了我們家的門,誰要是不長眼惹上她,公主要怎麽教訓都成。”信國公那叫一個落落大方,以為誰要是敢不長眼惹上朱至,有什麽後果也得自己承擔。
“再說了,要不是這麽厲害的人,哪能鎮得住?”鎮得住什麽,信國公也就不必再說,但魏國公是知道的。
“咱們都已經老了,以後就是年輕人的天下了。”魏國公感慨一聲,也算是慶幸大明後繼有人。
信國公挑挑眉道:“有皇上在,咱們都可以鬆口氣。”
這個皇上當然指的就是剛剛登基的泰定帝。
兩隻老狐狸相互對視,彼此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輕鬆。
能從朱元璋的手裏好好的活到現在,等到了泰定帝即位,這從前的猜忌也算是劃上一個句號了,以後隻要他們忠心為國,倒也不怕再被人用什麽樣的罪名解決了。
“國公爺,花轎離著咱們信國公府就剩一裏了。”前麵打聽消息的人樂嗬嗬過來稟告,也讓信國公和魏國公的話題適時止住。
“趕緊讓人都準備好了。”信國公那叫一個高興,樂得嘴都合不攏的招呼,一眾人趕緊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那頭的鞭炮聲鑼鼓聲已經響徹了整個應天,魏國公看著道:“我可先進去了。”
信國公這兒哪裏還顧得上魏國公,揮揮手把人打發,“去吧去吧,跟我們那群老兄弟一起喝酒吃肉,一會我再去陪你們。”
馬氏望著走進來的女兒媳婦們,微微頷首,且讓她們都自便。
朱至立刻被一群人圍著不斷的道著恭喜,當然也是少不了誇讚她這漂亮的話。
眼看湯家迎親的人就到了,朱雄英這個當的哥早已領著人在外頭為難著人。
朱元璋難得閑下來,也算是終於可以好好地看看熱鬧,第一回 嫁孫女,更是他們老朱家的掌上明珠,什麽君臣的規矩就免了,就按一般人家迎親的規矩,朱雄英領人攔親,湯家那頭得想辦法過關。
一般攔親都是為了討彩頭,更為讓男方家裏知道,他們即將迎娶的可是女方家的寶貝,娶了回去得好好對待,否則他們家可是不依不饒的。
這請妝詩吧,猜謎語吧,哪樣都省不了。
外麵傳來一陣歡聲笑語,朱至有些犯困的打起哈欠,常氏總算忙了回來,能陪著朱至了,結果一看她這模樣,趕緊擰了朱至的腰。
結果朱至不動如山,回頭淡定說上一句,“娘,衣裳太厚了,您擰不進去。”
常氏......
朱至繼續道:“要不我拉起袖子讓您擰上一把?”
真,常氏好想問問這到底是誰家的姑娘啊,是她生的嗎?
結果下一刻朱至已經握住她的手,與她輕聲道:“娘別擔心,我很快就回來了,就三天。”
說得常氏都忍不住落淚了,虧得這一哭,常氏才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一會兒你得哭。哭嫁。”
???朱至真是把這事忘了,傻傻的抬頭與常氏對視一眼,並不掩飾驚訝。
自小到大朱至有哭過嗎?就是剛出生她都沒哭過啊。
再說了,她不都跟常氏說了,她過幾天就會回來,也是沒有半點的不舍的啊!
她哭不出來!
常氏還能不知道自己的女兒什麽德性?好在也是做了萬全準備的人,默默往朱至手裏塞了一樣東西。
朱至一捏馬上知道那是什麽東西了,畢竟她也是用過的人。
“實在哭不出來,往鼻子上放一放。”常氏倒是生怕朱至不知道怎麽用,可不得指點。
“知道了。”朱至是一時沒顧上這事兒,東西的用處朱至自知。
常氏終於鬆一口氣,畢竟朱至能配合她就放心了。
但瞅了瞅朱至的神色,平淡得真沒有一丁點像是要大婚的樣兒,這麽著確定好嗎?
“要不你裝得難過點?不舍點?”常氏與朱至小聲嘀咕一句,就為了讓朱至稍微那麽配合一下,怎麽說這出嫁就該有所不舍。
“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婚禮一辦,以前我怎麽樣,以後不還怎麽樣?我用得著難過?”作為一個嫁人是為完成任務,把所有人認為女子該走的路走完的朱至,怎麽裝得出來難過不舍。
家是她家,爹娘兄長還是她的。這宮裏,她還不是照樣能住。
啊,等宮中朱元璋的妃嬪一清,她該給泰定帝要一處獨門的院子才行。
將來這東宮是她哥的地方,她哥差不多也要成親了,再跟朱雄英混在一起是不太妥當。
常氏對於朱至的想法,一時竟然無可反駁。所以朱至是覺得嫁人也會跟從前一樣,才會急於成親?常氏其實很想告訴朱至一句,有些事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這時候有人衝了進來稟告道:“駙馬爺進門了。”
這就是要迎親拜別父母了呢。
常氏趕緊要給朱至蓋上蓋頭,朱至一身大紅的喜服在身,麵對那紅蓋頭,算了,不就一回嗎?早完成早鬆一口氣。那,就把眼淚弄出來!?
“公主出嫁,辭別陛下,娘娘。”朱至的婚禮是既盛大又簡單。盛大於應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簡單於宮中的眾多禮節,能省的全都省了,也是體恤朱至不樂意受這折騰。
蓋上紅蓋頭的朱至叫人扶著邁出門口,且往堂前與父母拜別。
泰定帝和常氏和朱元璋馬氏居於上座,一個個竟然都紅了眼眶,麵對同樣一身喜服,今日瞧著喜氣洋洋的湯顯,朱元璋道:“我們家至兒交給你了,要好好待她。”
太上皇的叮囑,湯顯豈敢不聽,立刻應下一聲是。
“願你們夫妻恩愛,共攜白首。”馬氏僅此希望,朱至得到得再多,在馬氏看來,她值得更好,更多。
“謝皇太後。”這一聲祝福,湯顯心中感激。
輪到泰定帝,泰定帝看著蓋著紅蓋頭的朱至頭頂,叮囑道:“你們常回來。”
湯顯一頓,隨後又想起信國公說的話,朱至縱然嫁入他們家,不代表朱至往後處處以他們家為重,恰恰相反,朱至往後依然得以老朱家為重,在應天的時候,她想進宮,住宮裏或是公主府,得看她喜歡。
至於湯顯,他要是覺得宮裏住得舒服就住宮裏,若是覺得宮裏不過就那樣,想回公主府住下,或是回湯家都無妨。
所以,泰定帝話裏話外的意思是讓他習慣,他要是想一起回來,其實泰定帝也是不介意的對吧。
“是。”湯顯其實也挺無所謂的,畢竟他知道兩人成婚是需要一個磨合期。
到了常氏這兒,常氏哭得極是不舍,畢竟朱至自小到大就不是一個安分的,極少願意呆在宮裏,好不容易她盼著人回來,以為怎麽也能把人留些日子,結果女兒這就要嫁出去了。
常氏抽泣的道:“至兒叫我給寵壞了,日後你多擔待些。要是她讓你受了委屈,你與我說,我幫你訓她。”
這話聽來,確定不是我的女兒脾氣再怎麽不好,卻也不是你能訓的?
不過,湯顯算是有那麽一點了解朱至,自知朱至隻是行事直率,不想跟人繞太多彎子的人,要說她脾氣不好也不至於,畢竟要不是哪個不怕死的惹到她麵前,她是不會對人動手換。
“不會的。公主明事理,不是為難人的人。”湯顯說得真誠,他雖相貌不出眾,然渾身上下自帶著一份平和,其實不管馬氏或是湯氏,都覺得這樣一份平和很是難得。
這也是為什麽她們兩個對於湯顯的接受更快。
若心胸不夠寬廣的人,斷不可能有這一份平和。
朱至是個強勢的人,不需要再挑一個同樣強勢的夫婿。
一個可以包容朱至,能夠放手讓朱至按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一個人或許更適合朱至。
一眾賓客聽著太上皇,皇太後,皇帝,皇後都對駙馬有所叮囑,驚覺好像沒有一個人讓朱至好好相夫教子。
呃?這正常嗎?
正常不正常的,自小管得得了叔叔,治得了權臣,算計得了外臣,收拾得軍中將士,叛亂義軍的公主,是正常的女子?能用正常女子的行為標準約束於她?
反正,別管是誰娶了朱至,都休想能改變得了朱至。要麽就接受她,要麽,一拍兩散是吧。
底下的賓客們沒有一個敢對這事指手畫腳,而隨著司儀喚著吉時到,再怎麽不舍,總得送朱至出門。
被辣得眼淚直流的朱至,逼著哭腔的拜別父母兄長,朱元璋聽得一愣,朱至哭了嗎?他聽錯了。
可惜沒有朱元璋探聽情況的機會,朱至已經被人扶著起身離去。朱雄英這個太子理所當然得給妹妹送嫁。
安和郡主的婚禮,堪比洪武年太子大婚之盛況,當朱至的嫁妝一頭已然進了湯家門時,後麵的竟然尚未出宮門。
嘖嘖嘖,看這嫁妝的豐厚,也是讓人驚奇不矣。
“這要是皇帝的女兒全都按這規格辦,怕是人人都得爭著搶著娶公主吧。”看著那一抬抬的嫁妝,要說不羨慕不妒忌的都是騙人的吧。
“當今皇上膝下有三子,卻隻有這一位公主。況且,要說這位安和公主的嫁妝,可真不算是皇帝家準備的,咱們這位安和公主生財有道,應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齊家村知道吧。這是我們應天最富裕的人,那裏頭的生意,都是安和公主推動的。”
人群中的百姓們,好些都是聞朱至之名的,閑時極少有人議論這一位,可是,朱至做的事惠於一方百姓,叫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好,誰又能無視這份付出。
“啊,怎麽聽你們說來這安和公主更像是斂財有道。”有不甚了解的人馬上提出質疑。
“呸,什麽斂財?你知道齊家村的百姓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嗎?你又知道,因為齊家村,咱們這應天的各村落,幾乎都過上什麽好日子?公主幫著我們老百姓既種糧食也做生意,為此公主也賺了不少錢,那是斂財嗎?那是帶著大家一起有錢掙錢。不會說話就不要亂說。”
對於不明其理,聽了幾句閑話就覺得當公主的不是什麽好人的,這可不好。
他們公主帶著他們一道發家致富,大家的日子究竟過得怎麽樣,大家心裏都是有底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絕不能忘恩負義,以為朱至掙得比他多了,那就不是好人了。
“恭喜公主,恭喜公主。”一聲聲道喜的聲音,朱至的花轎經過,一字不落的傳到朱至的耳中。
朱至其實更想掀起簾子看看外頭,不過這頭上蓋著個蓋頭,其實是不太方便的。
不過,能得那麽多人的祝福,也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對吧。
朱至露出笑容,想動一動,結果這重得她差點把脖子扭了。她頭上戴著鳳冠,重是真重,好在她也算能撐得住。
差不多,也該到了吧。朱至盼著,就想早點到信國公府。
此時的信國公府啊,也是一片道喜之聲。
“恭喜恭喜啊。”信國公領著兒孫在門口迎客,看著魏國公領著兒子們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信國公趕緊迎上去。
對於魏國公擠眉弄眼,意有所指,信國公一胳膊給了他,“今天可是我們湯家的大喜日子,你可別給我鬧騰。”
魏國公立刻道:“看你說的這話,我是這樣的人嗎?不過你這算計了那麽多年,總算如願以償,絕對是可喜可賀。”
信國公橫眉掃過魏國公道:“聽你這語氣是羨慕還是妒忌?”
不想魏國公坦坦蕩蕩的承認,“兩者皆有。”
不意外收獲信國公一記白眼。信國公道:“你這兒子跟在太子和公主身邊曆練多年,難道不比我這麽著好?”
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信國公要不是因為兒孫都沒有出息,也不會一味想著把朱至娶進他們家門。
“誰讓你心眼那麽多,小時候不好好的教人,現在反而嫌棄兒子沒用,兒子沒用也就算了,就是孫子......”魏國公點到為止,但兩人都明白什麽意思。不意外再次被信國公給了一胳膊。
魏國公這回可聰明了,及時的躲開,沒讓信國公碰到自己。
“這些話你可別再說了,我現在就指望著公主進門,過個幾年,給我生個大胖曾孫,再由公主好好教導,那我湯家就算後繼有人了。”信國公早已樹立好了人生目標,並不認為還需要糾結於過往,因此也是希望魏國公莫要再提。
不想魏國公挑挑眉頭問:“就你們家這一個個不安分的,確定他們能乖乖不找人麻煩?”
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了,誰家的兒孫什麽模樣,誰還能不清楚?
對於湯顯娶到朱至這個事,湯家有人到現在都不太接受。
“放心,咱們這位公主從來不是吃虧的人,就連皇上可都是親口說過的。進了我們家的門,誰要是不長眼惹上她,公主要怎麽教訓都成。”信國公那叫一個落落大方,以為誰要是敢不長眼惹上朱至,有什麽後果也得自己承擔。
“再說了,要不是這麽厲害的人,哪能鎮得住?”鎮得住什麽,信國公也就不必再說,但魏國公是知道的。
“咱們都已經老了,以後就是年輕人的天下了。”魏國公感慨一聲,也算是慶幸大明後繼有人。
信國公挑挑眉道:“有皇上在,咱們都可以鬆口氣。”
這個皇上當然指的就是剛剛登基的泰定帝。
兩隻老狐狸相互對視,彼此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輕鬆。
能從朱元璋的手裏好好的活到現在,等到了泰定帝即位,這從前的猜忌也算是劃上一個句號了,以後隻要他們忠心為國,倒也不怕再被人用什麽樣的罪名解決了。
“國公爺,花轎離著咱們信國公府就剩一裏了。”前麵打聽消息的人樂嗬嗬過來稟告,也讓信國公和魏國公的話題適時止住。
“趕緊讓人都準備好了。”信國公那叫一個高興,樂得嘴都合不攏的招呼,一眾人趕緊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那頭的鞭炮聲鑼鼓聲已經響徹了整個應天,魏國公看著道:“我可先進去了。”
信國公這兒哪裏還顧得上魏國公,揮揮手把人打發,“去吧去吧,跟我們那群老兄弟一起喝酒吃肉,一會我再去陪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