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亙寬慰著常氏,隻盼常氏能坐下,且耐心些。
常氏抱怨的道:“一個個忙起來什麽都不顧。要不是我有孕,怕是大過年的她也絕想不起來回來看看我這個當娘的。”
額,對於常氏和朱至的事,那是陳亙可以接話的嗎?
當娘的可以埋怨女兒的,卻是容不得別人說她女兒的半句不是,陳亙這樣的聰明人,豈不明白這個道理。
“公主殿下都是為了辦好陛下交代的差事。且公主殿下人就算不回來,碰上什麽好吃好喝好玩的,那不是第一時間想起您了?”陳亙自進宮以來,也算是長了見識了,以前她對常氏有所耳聞,但這所知不算很多,隻知道宮中大小事務,這位是不怎麽耐煩管的。
為此,當初東宮事務都由那位側妃所管,也正因如此,差點常氏在生朱允熥的時候就一屍兩命了。
好在善有善報,朱至救了一個孫商枝,這位可是藥王後人,醫術高明,這才救回了常氏,保得母子平安。
自打那以後,常氏不得不管起宮中事務,但也幾乎都交給宮裏的人辦。
其實私底下的人都說,東宮能安寧太平,多是泰定帝和朱雄英父子的功勞。明裏暗裏好些事,其實都是他們在管。
傳言畢竟隻是傳言,聽聽也就罷了,當真那就是你認真了。
然,陳亙被傳進宮,打著是陪常氏的名號,進宮做的卻是幫常氏管事的事。
一開始陳亙是詫異的,也實在不能確定,皇家父子到底是幾個意思,她是可以幫他們家處置宮中事務的那個人嗎?
然而不管怎麽樣,既然常氏都把話說清楚了,就是讓她進宮幫忙管宮中事務的,她無須有太多負擔,隻要把事辦妥。
無可奈何之下,陳亙也不敢多想,常氏但有吩咐,重點更是泰定帝的叮囑,保證常氏安然生產,絕不能出半點差錯。
陳亙何許人也,怎麽可能看不出來泰定帝眼中的審視,有些一開始就浮現在心頭的想法,再也止不住的冒出來。
在陳亙看來,或許朱雄英可以給她一個答案,然而這一回卻讓她意外了,從始至終,朱雄英並沒有跟她提過半個字,隻道了一句常氏暫時麻煩她了。
麻煩兩個字,陳亙自不敢受之,卻是保證一定會為常氏分憂。
進宮這三四個月,陳亙是看出來了,常氏確實是趕鴨子上架。常氏本就不是擅長管事的人,架不住成為東宮太子妃,那不擅長也隻能上。後來,馬氏身體有損,常氏就更沒有選擇的機會,隻能把所有的事全都一並攬下。
好在,小事上常氏不管,大事上常氏是不糊塗的,正因如此,宮中事務被管得還行。
後來,馬氏身體好轉些了,對於常氏,那是朱元璋和她選的媳婦。馬氏自己養出來的媳婦,什麽樣子她最是清楚不過。因而也隻能乖乖的接受現實,宮中事務,還是她多管著點吧。
就這樣,常氏那是前麵有人頂,後麵再有泰定帝、朱雄英、朱至偶爾的幫她敲打敲打,沒有哪個不識趣的人,會敢得罪一個明眼人都知道是被寵著的太子妃。
到如今常氏成了皇後也是一樣的,泰定帝就算不是事事過問,卻也是三不五時的過問一番,以便叫人知道,能管得好前朝的皇帝,對於宮中上下,他們但凡不鬧過分,泰定帝不會輕易出手。但,宮裏的人得都聰明點。
陳亙被那麽請進宮,一接手發現,宮裏的人,從上而下其實都挺聽話的。
其中的原因,大抵是朱元璋開了個好例子,不許內宮參政,內侍們更是不許他們識字。以至於到了泰定帝手裏,泰定帝也沒有打算改。
差事陳亙辦得小心翼翼,同時也借此觀察宮內。
值得一說的是,泰定帝自登基之後竟然都沒有搬離東宮,先前是因為朱元璋還在,宮中也有妃嬪還在,後來,常氏一有孕,那就更不能搬了。
朝堂上的臣子們不是沒有勸過,架不住泰定帝不樂意,誰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皇帝的眉頭,急吼吼的表存在感。不過是個住處罷了,皇帝高興就好,他想搬就搬,反過來,不想搬就不搬,又不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娘。”陳亙努力安撫常氏,讓常氏不必著急的時候,終於傳來朱至的聲音。
心急的常氏聽著聲立刻抬眼看去,果然看見泰定帝領著人進來,趕緊就要上前,泰定帝先一步道:“慢些,莫急。”
話說著已然第一時間走了過來,扶住常氏,常氏喚著一聲陛下,目光已然落在朱至身上,上前就摸著朱至問:“你去北元果真沒有受傷?”
這都好幾個月前的事了,朱至顯得有些無奈的道:“娘,就算受了傷,都這麽久過去了,也早就好了。”
對此,常氏道:“那我也要問問。你是想嚇死我呢?”
話說著已然拉過朱至進屋,至於其他人,朱雄英感歎道:“如今娘的眼裏是再也容不下別的人了,我們就看著。”
可不是,朱雄英都被無視到底,何況朱允炆和湯顯,湯顯順著朱雄英的話道:“娘娘是太想公主了。”
泰定帝道:“想,日日的想。若非如此,我也不至於把你們叫回來。”
來回奔波什麽的,重點更是北元,北元那頭啊,互市開了僅僅是開了而已,可是,如今北平內也有不少的北元人,不是沒有人想到,或許可以來個裏應外合。
不過,朱至回來,北平依然有人,徐輝祖和傅讓這兩位那麽多年也曆練出來了,真要有個什麽動靜,也還有沈彬在,沈彬,想必不會察覺不到北元的人有所異動。
衡量再三後,泰定帝才下定決心把朱至召回來。
常氏見著朱至是真高興,拉著朱至的手都舍不得放開,一旁的陳亙除了福身見禮外,並沒有開口插話的資格。
就連泰定帝也隻是招呼朱允炆和湯顯坐到一旁,細細的問起朱允炆這些日子在北平過得如何。
“姐姐教了我很多東西。我才知道以前的我有多狹隘。”朱允炆對於常氏的態度並沒有任何不適。他不是不懂事的孩童,自小他就知道自己不是常氏所生,而常氏從不苛責於他,但要說視若親子的看待他,常氏也做不到。畢竟當年的常氏差點命喪於朱允炆外祖母的手中,就憑這一點,常氏能夠做到不苛待朱允炆,縱然是泰定帝,也不會對常氏再要求諸多。
泰定帝一聽好奇了,“那就細細說與我聽聽。”
對於兒子,泰定帝從來不是沒有要求的人,不管是對朱允炆還是朱允熥。
隻不過泰定帝太忙,忙得根本上顧不上兒子,再加上朱允熥有常氏護著,縱然泰定帝有心管著兒子,也沒辦法跟常氏硬來。
這種僵局自打朱雄英和朱至回來之後,可就有所改變了。
論起對付常氏的辦法,朱至和朱雄英都多了去了,絕不會給任何常氏護著朱允熥偷懶的機會。
至於朱允炆,泰定帝知道依他的身份和處境,讓朱允炆心裏是不安的,而且或許可能會懷揣幾分怨恨,但是好些話泰定帝不方便和朱允炆說,便隻能如朱至建議的那樣把人放出去,讓人多聽多看,或許能對朱允炆的心境有所幫助。
此時看著朱允炆不再一味陰沉的麵容,泰定帝更願意傾聽兒子都有什麽樣的遭遇。
朱允炆細細的說起,這些日子跟在朱至身邊看到聽到的一切。朱至在對人心了解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寬容待人,她的目的隻有一個,化敵為友。
北元人多,又都是彪悍的人,最是崇尚武力,可是一切的基礎都在於保證他們吃飽穿暖。一旦有人確保他們吃飽穿暖了,讓他們守規矩也不會成為一件難事。
互市一開,朱允炆也去看過各自的交易,不得不說做生意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極有可能賠得傾家蕩產。
朱允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自己要學的東西多著,縱然連心性他都不夠格。
泰定帝聽著兒子絮絮叨叨的說起,明了朱至的主意有成效的。
這頭泰定帝和朱允炆聊著,朱雄英就跟湯顯麵對麵坐著,且看誰先開口。
“三皇子怎麽不在?”然而麵對朱雄英,湯顯明顯有些拘束,誰讓這一位不僅是他的大舅子,還是太子殿下。
縱然朱雄英麵對他時滿臉笑容,看起來很是和善,然湯顯很清楚的看到朱雄英眼底那份審視。
“尚未下課。”朱雄英淡淡的回應,“你在北平這些日子,看著至兒忙得不可開交,有沒有想過幫幫至兒?”
是的,朱雄英也不喜歡繞彎子,幹脆利落地直問湯顯是否有出麵幫忙的打算。
湯顯一愣,隨後道:“國家大事我幫不上公主。”
自問相當有自知之明的人,絕不願意自己拖了朱至的後腿,而且,他無心為官。
“你是打算這一輩子由人道長說短?”朱雄英是喜歡能幹聰明的人的,湯顯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得過且過,這讓他不禁擰起了眉頭。
“哥哥。”突然傳來朱至的叫喚聲,常氏縱然努力的想拉住朱至噓寒問暖,隻為了能夠問清楚,並不代表朱至的心力全會放在常氏身上。朱雄英和湯顯坐在一塊兒,朱至立刻就察覺朱雄英要幹什麽。
朱雄英兩句話剛說出來,湯顯得臉色微微一變,顯得有些難堪。朱至立刻出聲喚了一句。
兄妹二人四目相對,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彼此的態度。
朱雄英一直覺得,朱至選擇了湯顯實在是委屈,為此,朱雄英一直都在努力的想方設法,讓朱至擁有更好的選擇。可是,朱至卻不這麽想的。
委屈不委屈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哪有像朱雄英這樣,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朱至身上的。
“是我失言。”朱雄英讀懂了朱至眼中的意思,立刻改口。
“太子說笑了。”湯顯敢有半分責怪太子的意思嗎?麵對一個個認定他配不上朱至的反應,湯顯又不是今天才有所體會。若是為了旁人的那點想法而否定自己,湯顯絕不可能敢娶朱至。
無論多少人認為湯顯配不上朱至,可朱至認為湯顯配,那湯顯就配。
湯顯很清楚一點,除非朱至哪一天不樂意再跟他在一塊,否則不管誰說了什麽話,他都會當做聽不見。
“你啊,少管你妹妹家的事兒。”泰定帝何許人也,哪裏會不知道朱雄英的想法,抬眸掃過朱雄英一眼,如是叮囑。
“哥哥肯定是羨慕妒忌,想娶媳婦兒了。”朱至趕緊補上這一句,“爹娘趕緊給他娶個媳婦回去,讓他把心思都放在自己家裏頭,少管我和阿顯的事。”
朱雄英!!!
一旁乖乖站著完全沒有說話機會的陳亙!!!
泰定帝意味深長的掃過朱至,朱至衝著泰定帝咧嘴一笑,“爹,哥哥都改了。”
這話的意思,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如同常氏,迷茫的看了看泰定帝,又看了看朱雄英,再看了看朱至,很想問上一句,她到底錯過了什麽?
不過,朱至已然問:“娘,您想要兒媳婦嗎?”
立刻把常氏的注意力全都拉回來。常氏忙不迭的點頭,“想!”
隨後那視線就落在陳亙身上,卻被泰定帝一聲輕咳移回了視線,泰定帝麵不改色的道:“你哥不著急。”
朱雄英瞪眼。什麽叫他不著急,他都求了泰定帝多少回了?分明是泰定帝一直不肯點頭。
倒打一耙什麽的,泰定帝可真6啊。
“先前你娘三番五次的催你,你當時不是說不急嗎?”
然而朱雄英是把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全忘得一幹二淨了嗎?早幾年常氏就想給他定下未來媳婦的人選了,是誰攔著不讓的?
既然之前的朱雄英不著急,現在也用不著著急。
“他不著急,我著急。”朱雄英被懟的半個字都不敢回,然而泰定帝是不是忘了另一個人?常氏已然第一時間表態,著急的人就是她。一個兩個的都不著急,可她急的呀。
“至兒也在,你倒是說說為什麽一直不肯答應。之前是雄英自己不樂意也就算了,現在他不是都願意了嗎?陛下。”常氏一說起這事,那叫一個激動。
難得朱至站在她這一邊一回,必須趕緊促成泰定帝答應婚事。
泰定帝的視線再一次落到朱雄英的身上,這個時候朱雄英好意思裝啞巴嗎?
到底為什麽泰定帝執意不肯同意婚事,還不是因為朱雄英自己作的?
膽大包天的兒子,膽敢為了一個人欺騙常氏,讓常氏為了他的婚事著急上火,還不敢跟他提。
泰定帝每每想起這一點,那是怎麽看朱雄英怎麽不順眼,還沒娶了媳婦兒呢,就急著忘了娘了。
“娘,哥哥嘴上說著願意,其實還是不願意的,你看,他現在不是沒有表態嗎?”朱雄英這麽縮在常氏的後頭,遲遲不敢正麵回答泰定帝的問題,就這樣子,換成是她,她也一定跟泰定帝一樣,怎麽著也不肯同意這門親事。朱至毫不猶豫的站在泰定帝這一邊。
泰定帝那是相當滿意,果然女兒還是女兒,懂得他這個當爹的心中的不滿。
朱雄英卻是錯愕的望向朱至。說好的朱至回來幫他促成婚事的,這叫幫他嗎?
分明是站在泰定帝這一邊,幫著泰定帝一起不同意親事。
常氏此刻也注意到,朱雄英在說起婚姻大事時突然沒了聲音。
想到之前的發現,常氏心裏也是著急的,催促朱雄英道:“你倒是說說,你究竟想不想成婚?”
話音落下,不管是泰定帝還是朱至都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兩雙眼睛都透著警告。
“成。”朱雄英坦率的承認。
常氏抱怨的道:“一個個忙起來什麽都不顧。要不是我有孕,怕是大過年的她也絕想不起來回來看看我這個當娘的。”
額,對於常氏和朱至的事,那是陳亙可以接話的嗎?
當娘的可以埋怨女兒的,卻是容不得別人說她女兒的半句不是,陳亙這樣的聰明人,豈不明白這個道理。
“公主殿下都是為了辦好陛下交代的差事。且公主殿下人就算不回來,碰上什麽好吃好喝好玩的,那不是第一時間想起您了?”陳亙自進宮以來,也算是長了見識了,以前她對常氏有所耳聞,但這所知不算很多,隻知道宮中大小事務,這位是不怎麽耐煩管的。
為此,當初東宮事務都由那位側妃所管,也正因如此,差點常氏在生朱允熥的時候就一屍兩命了。
好在善有善報,朱至救了一個孫商枝,這位可是藥王後人,醫術高明,這才救回了常氏,保得母子平安。
自打那以後,常氏不得不管起宮中事務,但也幾乎都交給宮裏的人辦。
其實私底下的人都說,東宮能安寧太平,多是泰定帝和朱雄英父子的功勞。明裏暗裏好些事,其實都是他們在管。
傳言畢竟隻是傳言,聽聽也就罷了,當真那就是你認真了。
然,陳亙被傳進宮,打著是陪常氏的名號,進宮做的卻是幫常氏管事的事。
一開始陳亙是詫異的,也實在不能確定,皇家父子到底是幾個意思,她是可以幫他們家處置宮中事務的那個人嗎?
然而不管怎麽樣,既然常氏都把話說清楚了,就是讓她進宮幫忙管宮中事務的,她無須有太多負擔,隻要把事辦妥。
無可奈何之下,陳亙也不敢多想,常氏但有吩咐,重點更是泰定帝的叮囑,保證常氏安然生產,絕不能出半點差錯。
陳亙何許人也,怎麽可能看不出來泰定帝眼中的審視,有些一開始就浮現在心頭的想法,再也止不住的冒出來。
在陳亙看來,或許朱雄英可以給她一個答案,然而這一回卻讓她意外了,從始至終,朱雄英並沒有跟她提過半個字,隻道了一句常氏暫時麻煩她了。
麻煩兩個字,陳亙自不敢受之,卻是保證一定會為常氏分憂。
進宮這三四個月,陳亙是看出來了,常氏確實是趕鴨子上架。常氏本就不是擅長管事的人,架不住成為東宮太子妃,那不擅長也隻能上。後來,馬氏身體有損,常氏就更沒有選擇的機會,隻能把所有的事全都一並攬下。
好在,小事上常氏不管,大事上常氏是不糊塗的,正因如此,宮中事務被管得還行。
後來,馬氏身體好轉些了,對於常氏,那是朱元璋和她選的媳婦。馬氏自己養出來的媳婦,什麽樣子她最是清楚不過。因而也隻能乖乖的接受現實,宮中事務,還是她多管著點吧。
就這樣,常氏那是前麵有人頂,後麵再有泰定帝、朱雄英、朱至偶爾的幫她敲打敲打,沒有哪個不識趣的人,會敢得罪一個明眼人都知道是被寵著的太子妃。
到如今常氏成了皇後也是一樣的,泰定帝就算不是事事過問,卻也是三不五時的過問一番,以便叫人知道,能管得好前朝的皇帝,對於宮中上下,他們但凡不鬧過分,泰定帝不會輕易出手。但,宮裏的人得都聰明點。
陳亙被那麽請進宮,一接手發現,宮裏的人,從上而下其實都挺聽話的。
其中的原因,大抵是朱元璋開了個好例子,不許內宮參政,內侍們更是不許他們識字。以至於到了泰定帝手裏,泰定帝也沒有打算改。
差事陳亙辦得小心翼翼,同時也借此觀察宮內。
值得一說的是,泰定帝自登基之後竟然都沒有搬離東宮,先前是因為朱元璋還在,宮中也有妃嬪還在,後來,常氏一有孕,那就更不能搬了。
朝堂上的臣子們不是沒有勸過,架不住泰定帝不樂意,誰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皇帝的眉頭,急吼吼的表存在感。不過是個住處罷了,皇帝高興就好,他想搬就搬,反過來,不想搬就不搬,又不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娘。”陳亙努力安撫常氏,讓常氏不必著急的時候,終於傳來朱至的聲音。
心急的常氏聽著聲立刻抬眼看去,果然看見泰定帝領著人進來,趕緊就要上前,泰定帝先一步道:“慢些,莫急。”
話說著已然第一時間走了過來,扶住常氏,常氏喚著一聲陛下,目光已然落在朱至身上,上前就摸著朱至問:“你去北元果真沒有受傷?”
這都好幾個月前的事了,朱至顯得有些無奈的道:“娘,就算受了傷,都這麽久過去了,也早就好了。”
對此,常氏道:“那我也要問問。你是想嚇死我呢?”
話說著已然拉過朱至進屋,至於其他人,朱雄英感歎道:“如今娘的眼裏是再也容不下別的人了,我們就看著。”
可不是,朱雄英都被無視到底,何況朱允炆和湯顯,湯顯順著朱雄英的話道:“娘娘是太想公主了。”
泰定帝道:“想,日日的想。若非如此,我也不至於把你們叫回來。”
來回奔波什麽的,重點更是北元,北元那頭啊,互市開了僅僅是開了而已,可是,如今北平內也有不少的北元人,不是沒有人想到,或許可以來個裏應外合。
不過,朱至回來,北平依然有人,徐輝祖和傅讓這兩位那麽多年也曆練出來了,真要有個什麽動靜,也還有沈彬在,沈彬,想必不會察覺不到北元的人有所異動。
衡量再三後,泰定帝才下定決心把朱至召回來。
常氏見著朱至是真高興,拉著朱至的手都舍不得放開,一旁的陳亙除了福身見禮外,並沒有開口插話的資格。
就連泰定帝也隻是招呼朱允炆和湯顯坐到一旁,細細的問起朱允炆這些日子在北平過得如何。
“姐姐教了我很多東西。我才知道以前的我有多狹隘。”朱允炆對於常氏的態度並沒有任何不適。他不是不懂事的孩童,自小他就知道自己不是常氏所生,而常氏從不苛責於他,但要說視若親子的看待他,常氏也做不到。畢竟當年的常氏差點命喪於朱允炆外祖母的手中,就憑這一點,常氏能夠做到不苛待朱允炆,縱然是泰定帝,也不會對常氏再要求諸多。
泰定帝一聽好奇了,“那就細細說與我聽聽。”
對於兒子,泰定帝從來不是沒有要求的人,不管是對朱允炆還是朱允熥。
隻不過泰定帝太忙,忙得根本上顧不上兒子,再加上朱允熥有常氏護著,縱然泰定帝有心管著兒子,也沒辦法跟常氏硬來。
這種僵局自打朱雄英和朱至回來之後,可就有所改變了。
論起對付常氏的辦法,朱至和朱雄英都多了去了,絕不會給任何常氏護著朱允熥偷懶的機會。
至於朱允炆,泰定帝知道依他的身份和處境,讓朱允炆心裏是不安的,而且或許可能會懷揣幾分怨恨,但是好些話泰定帝不方便和朱允炆說,便隻能如朱至建議的那樣把人放出去,讓人多聽多看,或許能對朱允炆的心境有所幫助。
此時看著朱允炆不再一味陰沉的麵容,泰定帝更願意傾聽兒子都有什麽樣的遭遇。
朱允炆細細的說起,這些日子跟在朱至身邊看到聽到的一切。朱至在對人心了解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寬容待人,她的目的隻有一個,化敵為友。
北元人多,又都是彪悍的人,最是崇尚武力,可是一切的基礎都在於保證他們吃飽穿暖。一旦有人確保他們吃飽穿暖了,讓他們守規矩也不會成為一件難事。
互市一開,朱允炆也去看過各自的交易,不得不說做生意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極有可能賠得傾家蕩產。
朱允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自己要學的東西多著,縱然連心性他都不夠格。
泰定帝聽著兒子絮絮叨叨的說起,明了朱至的主意有成效的。
這頭泰定帝和朱允炆聊著,朱雄英就跟湯顯麵對麵坐著,且看誰先開口。
“三皇子怎麽不在?”然而麵對朱雄英,湯顯明顯有些拘束,誰讓這一位不僅是他的大舅子,還是太子殿下。
縱然朱雄英麵對他時滿臉笑容,看起來很是和善,然湯顯很清楚的看到朱雄英眼底那份審視。
“尚未下課。”朱雄英淡淡的回應,“你在北平這些日子,看著至兒忙得不可開交,有沒有想過幫幫至兒?”
是的,朱雄英也不喜歡繞彎子,幹脆利落地直問湯顯是否有出麵幫忙的打算。
湯顯一愣,隨後道:“國家大事我幫不上公主。”
自問相當有自知之明的人,絕不願意自己拖了朱至的後腿,而且,他無心為官。
“你是打算這一輩子由人道長說短?”朱雄英是喜歡能幹聰明的人的,湯顯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得過且過,這讓他不禁擰起了眉頭。
“哥哥。”突然傳來朱至的叫喚聲,常氏縱然努力的想拉住朱至噓寒問暖,隻為了能夠問清楚,並不代表朱至的心力全會放在常氏身上。朱雄英和湯顯坐在一塊兒,朱至立刻就察覺朱雄英要幹什麽。
朱雄英兩句話剛說出來,湯顯得臉色微微一變,顯得有些難堪。朱至立刻出聲喚了一句。
兄妹二人四目相對,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彼此的態度。
朱雄英一直覺得,朱至選擇了湯顯實在是委屈,為此,朱雄英一直都在努力的想方設法,讓朱至擁有更好的選擇。可是,朱至卻不這麽想的。
委屈不委屈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哪有像朱雄英這樣,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朱至身上的。
“是我失言。”朱雄英讀懂了朱至眼中的意思,立刻改口。
“太子說笑了。”湯顯敢有半分責怪太子的意思嗎?麵對一個個認定他配不上朱至的反應,湯顯又不是今天才有所體會。若是為了旁人的那點想法而否定自己,湯顯絕不可能敢娶朱至。
無論多少人認為湯顯配不上朱至,可朱至認為湯顯配,那湯顯就配。
湯顯很清楚一點,除非朱至哪一天不樂意再跟他在一塊,否則不管誰說了什麽話,他都會當做聽不見。
“你啊,少管你妹妹家的事兒。”泰定帝何許人也,哪裏會不知道朱雄英的想法,抬眸掃過朱雄英一眼,如是叮囑。
“哥哥肯定是羨慕妒忌,想娶媳婦兒了。”朱至趕緊補上這一句,“爹娘趕緊給他娶個媳婦回去,讓他把心思都放在自己家裏頭,少管我和阿顯的事。”
朱雄英!!!
一旁乖乖站著完全沒有說話機會的陳亙!!!
泰定帝意味深長的掃過朱至,朱至衝著泰定帝咧嘴一笑,“爹,哥哥都改了。”
這話的意思,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如同常氏,迷茫的看了看泰定帝,又看了看朱雄英,再看了看朱至,很想問上一句,她到底錯過了什麽?
不過,朱至已然問:“娘,您想要兒媳婦嗎?”
立刻把常氏的注意力全都拉回來。常氏忙不迭的點頭,“想!”
隨後那視線就落在陳亙身上,卻被泰定帝一聲輕咳移回了視線,泰定帝麵不改色的道:“你哥不著急。”
朱雄英瞪眼。什麽叫他不著急,他都求了泰定帝多少回了?分明是泰定帝一直不肯點頭。
倒打一耙什麽的,泰定帝可真6啊。
“先前你娘三番五次的催你,你當時不是說不急嗎?”
然而朱雄英是把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全忘得一幹二淨了嗎?早幾年常氏就想給他定下未來媳婦的人選了,是誰攔著不讓的?
既然之前的朱雄英不著急,現在也用不著著急。
“他不著急,我著急。”朱雄英被懟的半個字都不敢回,然而泰定帝是不是忘了另一個人?常氏已然第一時間表態,著急的人就是她。一個兩個的都不著急,可她急的呀。
“至兒也在,你倒是說說為什麽一直不肯答應。之前是雄英自己不樂意也就算了,現在他不是都願意了嗎?陛下。”常氏一說起這事,那叫一個激動。
難得朱至站在她這一邊一回,必須趕緊促成泰定帝答應婚事。
泰定帝的視線再一次落到朱雄英的身上,這個時候朱雄英好意思裝啞巴嗎?
到底為什麽泰定帝執意不肯同意婚事,還不是因為朱雄英自己作的?
膽大包天的兒子,膽敢為了一個人欺騙常氏,讓常氏為了他的婚事著急上火,還不敢跟他提。
泰定帝每每想起這一點,那是怎麽看朱雄英怎麽不順眼,還沒娶了媳婦兒呢,就急著忘了娘了。
“娘,哥哥嘴上說著願意,其實還是不願意的,你看,他現在不是沒有表態嗎?”朱雄英這麽縮在常氏的後頭,遲遲不敢正麵回答泰定帝的問題,就這樣子,換成是她,她也一定跟泰定帝一樣,怎麽著也不肯同意這門親事。朱至毫不猶豫的站在泰定帝這一邊。
泰定帝那是相當滿意,果然女兒還是女兒,懂得他這個當爹的心中的不滿。
朱雄英卻是錯愕的望向朱至。說好的朱至回來幫他促成婚事的,這叫幫他嗎?
分明是站在泰定帝這一邊,幫著泰定帝一起不同意親事。
常氏此刻也注意到,朱雄英在說起婚姻大事時突然沒了聲音。
想到之前的發現,常氏心裏也是著急的,催促朱雄英道:“你倒是說說,你究竟想不想成婚?”
話音落下,不管是泰定帝還是朱至都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兩雙眼睛都透著警告。
“成。”朱雄英坦率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