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節
重生後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 作者:三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議政之後,便有人提及了烏合國內有了動亂。
聽聞烏合的五王蘇勒與烏合王公然翻臉了。
據說早些年烏合王的王位是踩著五王母親的屍體上位得來了,五王蘇勒險些被殺死,最終是被狼王救了一命才活下來的。
烏合國動亂,便是這大周的好時機。
若是趁機能夠狠狠出擊,對烏合予以打擊,進一步削弱他的國力,便是可以讓大周得到更多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對此,兼任首輔的蕭珩並沒有表示什麽。
小皇帝也沒有對此做出任何回應,反而是命眾臣安靜,他要宣布一道聖旨。
眾臣眼睛齊刷刷都望著聖上。
傳旨太監,拿出黃色額卷軸,當堂高聲宣讀。
一番盛讚之後,這才念出了那一句至關重要的話:“朕,特封蕭大將軍為攝政王,可以代朕行駛天子之權!”
這一道聖旨下,朝堂上立刻便猶如油鍋中濺入了水花,霎時間便沸騰了起來。
第520章 福禍相依
“這是什麽情況?”
“聖上……聖上這是怎麽了?這江山坐得好好的,再有幾年就能夠親政了,怎麽突然間又封了個攝政王……”
這不是給自己日後親政的路上添堵嗎?
不隻是眾臣這驚訝,就連蕭珩本人也感到非常意外。
朝堂之上前些日子因為攝政王一事也吵過好幾次,蕭珩陣營裏的那些心腹都覺得朝中事務幾乎都是由他來決策,封他做個攝政王會更好!
而秦家陣營裏的那些人,自然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的。
把蕭珩封為攝政王,這權利大的滔天!
日後聖上若想要親政,還得經過他的同意才行。
而且,蕭珩若是做了攝政王,日後想要鏟除秦家,那更是易如反掌了!
所以,秦家陣營裏的人誓死都不同意。
反正,不管怎麽說,朝臣們爭議歸爭議,爭吵歸爭吵,這聖上完全可以不同意啊。
這麽簡單的事情任誰用腳趾頭也都能夠想明白。
這權臣功高蓋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野心被喂大了,隻怕日後養虎成患會反噬主人的。
趙勉年紀小,可這帝王術也學習了有個一年半載了,總歸連這個都不會想不明白吧?
“聖上請三思!”
“三思啊聖上!”
不少朝臣紛紛站出來,勸小皇帝三思,不要如此魯莽的下旨。
要知道這旨意一下,這攝政王便可以代替小皇帝行使統領國家的職權。
目前已經有了內閣首輔,權力是掌握在四個人的手中的,隻有四人意見統一,才可以下達命令。
可一旦有了攝政王,便要裁撤內閣首輔,權利便直接集中到了一個人的手中。
這不是一件好事情!
趙勉卻道:“朕年紀尚小,許多政務並不能很好的處理!為了大周的天下,暫且由攝政王蕭珩代朕處理,日後等朕可以獨自理政之時,便還政與朕!”
既然是小皇帝下的旨意,誰還能夠反駁和質疑呢?
蕭珩這一招夠狠啊!這都不是挾天子令諸侯了,而是有淩駕在小皇帝之上的想法了。
等退了朝,蕭珩留下,單獨與小皇帝對話。
“聖上此番何意?”蕭珩道,“聖上年紀雖小,可一直勤勉,若是照此情形下去,用不了幾年便可以獨自理政了,實在不應該把權利都交到臣的手中。”
“朕相信大將軍沒有私心!秦首輔不在的日子,朝中之事也都是大將軍在料理,所以,朕相信大將軍!”趙勉笑著說道。
“臣怕有負聖上的囑托。”蕭珩道 。
“大將軍當之無愧!不,應該是攝政王當之無愧!”趙勉笑道,“攝政王莫要憂慮此事了,朕心已決,日後朝中之事還要由攝政王來決策。”
蕭珩唇角微動:“恭敬不如從命。”
“攝政王去吧,朕今日有些累了,先小憩一會兒,再跟著郞先生來讀書。”
“聖上辛苦!還請多多注意龍體,臣告退!”
待蕭珩從宮中出來時,門口還圍了不少官員等著他呢。
眾人見蕭珩出來了,紛紛上前道賀:
“恭喜大將軍榮升攝政王!”
“臣等參見攝政王!”
得到這個頭銜,蕭珩並沒有感覺多麽開心,反而眉頭淡淡蹙著。
“攝政王因何不悅?”
“這不是喜事一件麽?”
蕭珩道:“福禍相依,我隻是不解聖上為何會突然間封我為攝政王……很是蹊蹺。”
“這還用說嗎?那一定是咱們大將軍……不,攝政王功勞大,小皇帝必須還要處處依仗您,所以才……”
蕭珩冷颼颼的一個眼神瞟了過去,那人立刻就閉嘴了。
“不管怎麽說,今日是喜事一件。攝政王,聽說百花樓新釀了一批酒,也研究了一批新菜,不若咱們都去品嚐品嚐?”
眾臣紛紛攛掇著,想要給蕭珩慶祝這件喜事。
蕭珩薄唇一抿,卻拒絕道:“日後自是有相聚的日子,此時不易太張揚,各位請回!”
眾臣你瞧我,我瞧你,最終隻得答應了下來。
回去的路上,蕭珩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腦袋裏還在琢磨著今日小皇帝為什麽會來這麽一出?
他發現,這個小皇帝的心有就竅,是個有城府,又能夠沉得住氣的狠人。
伴隨著他年齡越大,怕是越難掌控了。
蕭珩並不想要掌控小皇帝,他想要做的是保住衛家人與自己的妻兒。
但,他也並不清楚日後小皇帝會長成個什麽樣子的皇帝,盡管,他已經讓郎玉卿在悉心教導,一旦發現什麽問題及時糾正了。
不知不覺,便到了大將軍府。
這府邸已經舊了許多,今日小皇帝也說了,要賜他一處新宅子,眼下需要修繕一通,暫時委屈他住在這裏。
蕭珩下了馬車,林白便迎了上來:“大將軍,府內有客。”
“哦?什麽人?”蕭珩問道。
“祁騰、石猛二位將軍。”
蕭珩蹙眉:“他們兩個人是嫌棄自己的命太長了?不奉詔竟然擅入南州城!”
“你放心,二位將軍來的時候無能看見,已經非常小心了。”
蕭珩略略點頭:“回府。”
石猛和祁騰二人已經等了一陣子了,見了蕭珩,二人對視一眼,麵露喜色對著蕭珩跪拜了下來:“參加攝政王!”
“消息傳得很快。”蕭珩垂眸看了二人一眼,“起來吧。”
石猛喜氣洋洋地說道:“大將軍,你是不知道,當兄弟們聽說您做了攝政王,高興地都不得了。”
祁騰糾正道:“不是大將軍,是攝政王了!”
“對對對!”石猛忙改口,“兄弟們都說,這是眾望所歸!早就在一年前,您就應該是攝政王了!若不是太後那個老妖婆從中作梗,何至於拖到今日?”
蕭珩低笑兩聲,忽然開口發問:“你們二人也覺得這是喜事一件?難道不覺得有什麽不妥麽?”
“這有什麽不妥?”石猛頭腦簡單,想不通其中的彎彎繞繞,也不想去那麽多,“興許是小皇帝良心發現了!”
“您覺得有什麽不對嗎?”祁騰詢問。
蕭珩搖頭:“一時之間沒有搞明白他打的什麽算盤!”
“一個手裏頭沒有什麽實權的皇帝怕什麽?”祁騰道,“他還不到十歲,怕是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我瞧著倒像是來討您呢!”
“對啊,您何須憂慮啊。這可不像是您啊……”石猛跟著道。
“事出的突然必然有蹊蹺,隻是我們暫且想不到其中的意思罷了。”說到此,蕭珩看到了一直放在石猛腳邊上的那一壇酒,“走吧,今日便留在府中用飯,待天黑了再出城。”
“是!大……不,是攝政王。”二人異口同聲道。
第521章 野心
趙嬌一心都沉浸在要嫁給衛 庭蘊做妻子這件事上,至於蕭珩封不封攝政王,對她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倒是郎玉卿從此事中嗅出了些非同尋常的意味。
一個時辰的課程結束,期間休息之時,郎玉卿便與小皇帝閑談。
“聖上,您聰慧勤勉,在朝堂上一年之久了,想必對理政一事多少也有些心得。”
“有,但不多。”趙勉似乎猜到他要問什麽,淡淡一笑道,“朕要學習的還很多,朝中之事還是讓大將軍來處理吧。”
“那內閣解散……日後朝中的事情便都由大將軍一人說了算。”郎玉卿淺淺試探道。
趙勉道:“朕覺得大將軍忠心耿耿!他有很多次機會都可以自己當皇帝,可他並沒有這麽做!反而是一直都替朕分憂,朕倒是覺得很安心!這樣忠心的人若是寒了他就不好了,所以,朕希望讓他來做這個攝政王!朕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大將軍做的好!朕信他!”
郎玉卿唇角淡淡勾了勾:“聖上英明。”
“那是,朕看人的眼光是錯不了的。”趙勉道。
“但是,臣是您的臣子,還是要提醒您一句,盡管攝政王對您是忠心耿耿,但是也不得不防。”
趙勉的目光在郎玉卿的臉上來回移動了幾次,這才道:“郎大人也教給朕一個道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既然用了他, 就不會懷疑他。”
聽聞烏合的五王蘇勒與烏合王公然翻臉了。
據說早些年烏合王的王位是踩著五王母親的屍體上位得來了,五王蘇勒險些被殺死,最終是被狼王救了一命才活下來的。
烏合國動亂,便是這大周的好時機。
若是趁機能夠狠狠出擊,對烏合予以打擊,進一步削弱他的國力,便是可以讓大周得到更多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對此,兼任首輔的蕭珩並沒有表示什麽。
小皇帝也沒有對此做出任何回應,反而是命眾臣安靜,他要宣布一道聖旨。
眾臣眼睛齊刷刷都望著聖上。
傳旨太監,拿出黃色額卷軸,當堂高聲宣讀。
一番盛讚之後,這才念出了那一句至關重要的話:“朕,特封蕭大將軍為攝政王,可以代朕行駛天子之權!”
這一道聖旨下,朝堂上立刻便猶如油鍋中濺入了水花,霎時間便沸騰了起來。
第520章 福禍相依
“這是什麽情況?”
“聖上……聖上這是怎麽了?這江山坐得好好的,再有幾年就能夠親政了,怎麽突然間又封了個攝政王……”
這不是給自己日後親政的路上添堵嗎?
不隻是眾臣這驚訝,就連蕭珩本人也感到非常意外。
朝堂之上前些日子因為攝政王一事也吵過好幾次,蕭珩陣營裏的那些心腹都覺得朝中事務幾乎都是由他來決策,封他做個攝政王會更好!
而秦家陣營裏的那些人,自然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的。
把蕭珩封為攝政王,這權利大的滔天!
日後聖上若想要親政,還得經過他的同意才行。
而且,蕭珩若是做了攝政王,日後想要鏟除秦家,那更是易如反掌了!
所以,秦家陣營裏的人誓死都不同意。
反正,不管怎麽說,朝臣們爭議歸爭議,爭吵歸爭吵,這聖上完全可以不同意啊。
這麽簡單的事情任誰用腳趾頭也都能夠想明白。
這權臣功高蓋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野心被喂大了,隻怕日後養虎成患會反噬主人的。
趙勉年紀小,可這帝王術也學習了有個一年半載了,總歸連這個都不會想不明白吧?
“聖上請三思!”
“三思啊聖上!”
不少朝臣紛紛站出來,勸小皇帝三思,不要如此魯莽的下旨。
要知道這旨意一下,這攝政王便可以代替小皇帝行使統領國家的職權。
目前已經有了內閣首輔,權力是掌握在四個人的手中的,隻有四人意見統一,才可以下達命令。
可一旦有了攝政王,便要裁撤內閣首輔,權利便直接集中到了一個人的手中。
這不是一件好事情!
趙勉卻道:“朕年紀尚小,許多政務並不能很好的處理!為了大周的天下,暫且由攝政王蕭珩代朕處理,日後等朕可以獨自理政之時,便還政與朕!”
既然是小皇帝下的旨意,誰還能夠反駁和質疑呢?
蕭珩這一招夠狠啊!這都不是挾天子令諸侯了,而是有淩駕在小皇帝之上的想法了。
等退了朝,蕭珩留下,單獨與小皇帝對話。
“聖上此番何意?”蕭珩道,“聖上年紀雖小,可一直勤勉,若是照此情形下去,用不了幾年便可以獨自理政了,實在不應該把權利都交到臣的手中。”
“朕相信大將軍沒有私心!秦首輔不在的日子,朝中之事也都是大將軍在料理,所以,朕相信大將軍!”趙勉笑著說道。
“臣怕有負聖上的囑托。”蕭珩道 。
“大將軍當之無愧!不,應該是攝政王當之無愧!”趙勉笑道,“攝政王莫要憂慮此事了,朕心已決,日後朝中之事還要由攝政王來決策。”
蕭珩唇角微動:“恭敬不如從命。”
“攝政王去吧,朕今日有些累了,先小憩一會兒,再跟著郞先生來讀書。”
“聖上辛苦!還請多多注意龍體,臣告退!”
待蕭珩從宮中出來時,門口還圍了不少官員等著他呢。
眾人見蕭珩出來了,紛紛上前道賀:
“恭喜大將軍榮升攝政王!”
“臣等參見攝政王!”
得到這個頭銜,蕭珩並沒有感覺多麽開心,反而眉頭淡淡蹙著。
“攝政王因何不悅?”
“這不是喜事一件麽?”
蕭珩道:“福禍相依,我隻是不解聖上為何會突然間封我為攝政王……很是蹊蹺。”
“這還用說嗎?那一定是咱們大將軍……不,攝政王功勞大,小皇帝必須還要處處依仗您,所以才……”
蕭珩冷颼颼的一個眼神瞟了過去,那人立刻就閉嘴了。
“不管怎麽說,今日是喜事一件。攝政王,聽說百花樓新釀了一批酒,也研究了一批新菜,不若咱們都去品嚐品嚐?”
眾臣紛紛攛掇著,想要給蕭珩慶祝這件喜事。
蕭珩薄唇一抿,卻拒絕道:“日後自是有相聚的日子,此時不易太張揚,各位請回!”
眾臣你瞧我,我瞧你,最終隻得答應了下來。
回去的路上,蕭珩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腦袋裏還在琢磨著今日小皇帝為什麽會來這麽一出?
他發現,這個小皇帝的心有就竅,是個有城府,又能夠沉得住氣的狠人。
伴隨著他年齡越大,怕是越難掌控了。
蕭珩並不想要掌控小皇帝,他想要做的是保住衛家人與自己的妻兒。
但,他也並不清楚日後小皇帝會長成個什麽樣子的皇帝,盡管,他已經讓郎玉卿在悉心教導,一旦發現什麽問題及時糾正了。
不知不覺,便到了大將軍府。
這府邸已經舊了許多,今日小皇帝也說了,要賜他一處新宅子,眼下需要修繕一通,暫時委屈他住在這裏。
蕭珩下了馬車,林白便迎了上來:“大將軍,府內有客。”
“哦?什麽人?”蕭珩問道。
“祁騰、石猛二位將軍。”
蕭珩蹙眉:“他們兩個人是嫌棄自己的命太長了?不奉詔竟然擅入南州城!”
“你放心,二位將軍來的時候無能看見,已經非常小心了。”
蕭珩略略點頭:“回府。”
石猛和祁騰二人已經等了一陣子了,見了蕭珩,二人對視一眼,麵露喜色對著蕭珩跪拜了下來:“參加攝政王!”
“消息傳得很快。”蕭珩垂眸看了二人一眼,“起來吧。”
石猛喜氣洋洋地說道:“大將軍,你是不知道,當兄弟們聽說您做了攝政王,高興地都不得了。”
祁騰糾正道:“不是大將軍,是攝政王了!”
“對對對!”石猛忙改口,“兄弟們都說,這是眾望所歸!早就在一年前,您就應該是攝政王了!若不是太後那個老妖婆從中作梗,何至於拖到今日?”
蕭珩低笑兩聲,忽然開口發問:“你們二人也覺得這是喜事一件?難道不覺得有什麽不妥麽?”
“這有什麽不妥?”石猛頭腦簡單,想不通其中的彎彎繞繞,也不想去那麽多,“興許是小皇帝良心發現了!”
“您覺得有什麽不對嗎?”祁騰詢問。
蕭珩搖頭:“一時之間沒有搞明白他打的什麽算盤!”
“一個手裏頭沒有什麽實權的皇帝怕什麽?”祁騰道,“他還不到十歲,怕是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我瞧著倒像是來討您呢!”
“對啊,您何須憂慮啊。這可不像是您啊……”石猛跟著道。
“事出的突然必然有蹊蹺,隻是我們暫且想不到其中的意思罷了。”說到此,蕭珩看到了一直放在石猛腳邊上的那一壇酒,“走吧,今日便留在府中用飯,待天黑了再出城。”
“是!大……不,是攝政王。”二人異口同聲道。
第521章 野心
趙嬌一心都沉浸在要嫁給衛 庭蘊做妻子這件事上,至於蕭珩封不封攝政王,對她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倒是郎玉卿從此事中嗅出了些非同尋常的意味。
一個時辰的課程結束,期間休息之時,郎玉卿便與小皇帝閑談。
“聖上,您聰慧勤勉,在朝堂上一年之久了,想必對理政一事多少也有些心得。”
“有,但不多。”趙勉似乎猜到他要問什麽,淡淡一笑道,“朕要學習的還很多,朝中之事還是讓大將軍來處理吧。”
“那內閣解散……日後朝中的事情便都由大將軍一人說了算。”郎玉卿淺淺試探道。
趙勉道:“朕覺得大將軍忠心耿耿!他有很多次機會都可以自己當皇帝,可他並沒有這麽做!反而是一直都替朕分憂,朕倒是覺得很安心!這樣忠心的人若是寒了他就不好了,所以,朕希望讓他來做這個攝政王!朕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大將軍做的好!朕信他!”
郎玉卿唇角淡淡勾了勾:“聖上英明。”
“那是,朕看人的眼光是錯不了的。”趙勉道。
“但是,臣是您的臣子,還是要提醒您一句,盡管攝政王對您是忠心耿耿,但是也不得不防。”
趙勉的目光在郎玉卿的臉上來回移動了幾次,這才道:“郎大人也教給朕一個道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既然用了他, 就不會懷疑他。”